TW200905375A - Photomask blank and photomask - Google Patents

Photomask blank and photomask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05375A
TW200905375A TW097115531A TW97115531A TW200905375A TW 200905375 A TW200905375 A TW 200905375A TW 097115531 A TW097115531 A TW 097115531A TW 97115531 A TW97115531 A TW 97115531A TW 200905375 A TW200905375 A TW 20090537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light
transition metal
shielding film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155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oshiyuki Suzuki
Atsushi Kominato
Yasushi Okubo
Osamu Nozawa
Morio Hosoya
Original Assignee
Hoy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ya Corp filed Critical Hoya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9053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0537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1/00Originals for 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masks, photo-masks, reticles; Mask blanks or pellicles therefor;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Preparation thereof
    • G03F1/38Masks having auxiliary features, e.g. special coatings or marks for alignment or testing; Preparation thereof
    • G03F1/46Antireflective coating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1/00Originals for 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masks, photo-masks, reticles; Mask blanks or pellicles therefor;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Preparation thereof
    • G03F1/20Masks or mask blanks for imaging by charged particle beam [CPB] radiation, e.g. by electron beam; Preparation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1/00Originals for 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masks, photo-masks, reticles; Mask blanks or pellicles therefor;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Preparation thereof
    • G03F1/26Phase shift masks [PSM]; PSM blanks; Preparation thereof
    • G03F1/32Attenuating PSM [att-PSM], e.g. halftone PSM or PSM having semi-transparent phase shift portion; Preparation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1/00Originals for 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masks, photo-masks, reticles; Mask blanks or pellicles therefor;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Preparation thereof
    • G03F1/38Masks having auxiliary features, e.g. special coatings or marks for alignment or testing; Preparation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1/00Originals for 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masks, photo-masks, reticles; Mask blanks or pellicles therefor;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Preparation thereof
    • G03F1/62Pellicles, e.g. pellicle assemblies, e.g. having membrane on support frame; Preparation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7Making masks on semiconductor bodies for further photolithographic process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21/18 or H01L21/34
    • H01L21/0271Making masks on semiconductor bodies for further photolithographic process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21/18 or H01L21/34 comprising organic layers
    • H01L21/0273Making masks on semiconductor bodies for further photolithographic process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21/18 or H01L21/34 comprising organic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photoresist layers
    • H01L21/0274Photolithographic processes
    • H01L21/0276Photolith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n anti-reflective coa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reparing Plates And Mask In Photomechanical Process (AREA)

Description

200905375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顯示面板) 〃本發明係有關於半導體元件或顯示元件 等之製造巾所制的光罩基底及光罩。 【先前技術】 半導體元件等之微細化係具有性能、機能之提昇(高 、、動作或低4耗電力化等)或低成本化的優點,而微細化 之發展係漸漸加速當t。支持此微細化者係微影技術,與 轉寫用以、曝光裝置、光阻材料—起成為關鍵技術。 近年來,使用適於相位移轉技術等超解析技術 (Resolution Enhancenient Technology: RET} 0 相位移轉光罩係一種利用由相位移轉引起之光的干涉作 用,而可以提昇轉寫圖案之解析度的光罩。 另外’通常’因為對半導體基板進行微細加工時之微 影係利用縮小投影曝光進行,_,形成於轉寫用光罩之 圖案尺寸係作成半導體基板上所形成之圖案尺寸的4倍左 右大。但是,在半導體設計規則中卯錢半超低 (half-pitch) 45nm以下之微影中,因為光罩上之回路圖 案之尺寸係也變得比曝光光之波長小,所以,一旦如設計 規則一樣使用形成有轉寫圖案之轉寫用光罩,對回路圖案 進行縮小投影曝光的話,則因為曝光光之干涉等的影響, 而變得無法將如同轉寫圖案之形狀轉寫至半導體基板上之 光阻膜。
2190-9618-PF 5 200905375 在此,以使用超解析技術之光罩而言,藉由進行光近 接效果修正(〇Ptical Pr〇ximity Effect c〇rrecti〇n: 〇PC),而可以使用適於修正使轉寫特性劣化之光近接效果 的技術0PC等。例如,在0PC光罩,必須形成回路圖案之 1 / 2以下大小之〇pc圖案(例如,未滿1 〇〇nm之線寬之輔 助條(assistbar)或(ha_erhead)等)。 在特許文獻1中,以適於上述0PC圖案之高精度化的 遮光膜而言,有人提出 之遮光膜。相較於絡系膜而言’因為此Si: M〇 = 4: 1〜15: 1 (原子比)之遮光膜的遮光性能較高,故可以使遮光膜薄 膜化,結果,藉由乾蝕刻時間之縮短、及光阻膜厚之薄膜 化’可以提昇遮光性膜精度。 特許文獻1 :特開2006-78807號公報 【發明内容】 對於形成半導體設計規則中DRAM半超低 (half-pitch) 45nm以下的微細圖案而言,必須利用開口 數na>i之高NA(Hyper_NA)曝光方法,例如是液浸曝光。 液浸曝光係藉由以液體充滿晶圓曝光裝置之最下鏡頭 之間’相較於屈折率為i之空氣的情況下,因為高於液體 之屈折率倍NA,而可以提昇解析度的曝光方法。開口數 UA: NUmerical Aperture)係以 NA=nxsii^ 表示。θ 係進入曝光裝置之最下鏡頭之最外側入之光線與光軸角度 所夾的角度’ @ η係晶圓曝光裝置之最下鏡頭之間之媒質
2190-9618-PF 6 200905375 的屈折率。 在適於使用開口數NA>1之液浸曝光 述特許文獻1 4方法’對具有上 。己栽之Si . Mo=4 : 1〜15 :丨(原子比) 遮光膜的光罩,形成半導體DRAM半超低(half ·. r,-r- ^ , 丁义见 Waif-pitch )45nm 圖案的情況下,無法得到期待的 目前的課題。 以其原因而言,可以考慮液浸曝光裝置側之影響(例 心设定條件之不適切、或是與最下鏡頭㈣之液體的影 m 陰〜))、或是與晶圓之光阻相對之液體的影 響(例如,光阻之膨脹等)等種種要因。 本發明者之目的係在於提供解決上述課題之光罩基底 與光罩。 本發明者係在重複檢討及究明上述原因的過 列看法。 本發明者在上述種種原因之外認為,在進一步摸索與 從前相異之處中,利用冑NA>1的情況下,著眼於向曝^ 時:基板背面之光入射角度變大的點,因為其而受到從前 實質上可忽視之在基板内之多重反射的影響,此成為⑶精 度降低的主原因之一。 具體而言,例如,如第5圖所示,本發明者認為,一 旦向曝光時之光罩基板背面之光入射角度變大(具體而 言,與基板背面之垂線的夾角例如是丨〇〜2〇度)的話,則 在遮光膜之遮光帶等反射之光於玻璃基板背面再反射,且 該再反射之光入射至被轉寫側 而受到入射於此被轉寫側 2190-9618-PF 7 200905375 之光的影響。而且’在來自遮光帶之反射大的情況下,與 影響鱗接短路之閃光信號(F 1 are )、在圖案區域内之曝光 量超過誤差(Dose Error)相關,而無法滿足所要求之嚴 格的CD精度,成為主要原因之一。 而且’以上述之對策而言,在利用開口數NA > 1之曝 光方法’而形成半導體DRAM半超低(half —pitch) 45nm以 下之微細圖案之際, 雖然起因於向光罩基板背面之光入射角度變大,而在 基板内多重上反射(特別是,在基板内2次反射)且入射 至被轉寫側之光(以下,稱為預定之光)的影響變大,但 是, 可以確認的是,降低此預定之光的影響(具體而言, 將前述遮光膜之基板側之反射率降低至實質上可忽略預定 之光之影響的程度,更具體而言,例如將背面反射防止膜 設置於前述遮光膜與前述透明基板之間)對於上述課題之 解決是有效果的,因此,本發明者明白了上述「是主原因 之一的推定」實效上是正確的,而推及本發明。 々而且’以上述之對策而纟,可以考慮其它擴張遮光帶 之旯度’增加反射回|而使其衰;咸’以有效地解決上述 題。但是,在增加遮光帶之寬度的情況下,如第6圖所示, ⑴使評價專用圖案之TEG(Test Ele_t —up)圖’ 靠近(A、B之區域);⑴提昇在可以轉寫八與β之 數曰曰片之多重晶片光罩(multichipmask)的數量(Α與 之面積或數),而成為遠離需求的方向。 >、
2190-9618-PF 200905375 另外’以上述之谢_繁品 背& x站 戒 也可以考慮其它使向基板 岸面入射之入射角度大之光在 土极 石甘1 仕先軍基板背面反射但不入射 至基板内的對策,例如,在光 ,· 尤卓基板背面設置反射防止膜 (例如Ti〇2/Si〇2之多層)θ 夕層)的對朿是有效的。但是,此情況 ::於表面側之遮光膜等之姓刻製程時,t面之反射防止 、文到影響。另外’在缺陷品質之點,實現性低。 在將具有上述特許文獻!記载之Si : H U : 1(原子比)之遮光膜的光罩,適用於開口數NA=〇 8之曝 光方法’而形成半導體瞧(hp) 9〇nm之微細圖案的情況 下,以hP 9〇nm而言,會在微細圖案之CD精度上產生問 題0 、 此理由可能是以下原因。 (1)在NA<1之情況下,入射於基板背面之光的入射 角度係幾乎與基板背面垂直(與基板背面之垂線的夾角), 因為在步進機之照明光學系側可以採取反射防止對策,因 此可以實質迴避背面反射的影響。 (2 )在NA < 1之情況下,在限於垂直入射至基板背面 之光時’即使是在基板内多重反射的光,也因為經多數回 (例如,4回以上)反射而減衰至可忽視之強度,而可以 忽略在光罩基板内之多重反射的影響。 ' 根據本發明的話,在利用200nm以下之曝光光波長而 形成半導體DRAM半超低(ha 1 f-pitch ) 45 nm以下之微細圖 案形成之際,除了進一步提昇形成於被轉寫基板上之轉寫 圖案的解析度之外,更可以提供能提昇圖案精度之光罩基 2190-9618-PF 9 200905375 底及轉寫用光罩。 本發明具有以下之結構。 (結構1 ) 種光罩基底’係在200nm以下 之素材,在透明基板上具備遮光性膜, 其特徵在於: 前述遮光性膜包括: 遮光膜,包含作為主成分的石夕及過渡金屬,其中,膜 之曲折率⑴為1.G〜17、膜之消衰係數匕為、 膜厚ti為20〜5〇nm; ^面反射防止膜,連接於前述遮光膜之上而形成; 月面反射防止膜’連接於前述遮光膜之下而形成,包 含矽、過渡金屬、氧及氣,1 0 c 讥共中,膑之屈折率m為1. 〇〜 3.5、膜之消衰係數^為2·5以 腰与t2為5〜40nm; 滿足…2或是k〜之關係、且Μ之關係, 遮光性膜全體之膜厚在62nm以下。 (結構2) .位於前述遮 超過:1〜19 : 位於前述遮 超過:1〜4 又口品稱1所述的光罩基底,其特徵 光膜之料過渡金屬的原子比為石夕:金屬 如結構1所述的光罩基底,其特徵 光膜之砍與過渡今屬Mjg,》 ' / ” L及4屬的原子比為矽. 未滿:1。 兔4
2190-9618-PF 10 200905375 (結構4 ) 所述的光罩基底, 之矽與過渡金屬的 其特徵在於 原子比為石夕 所述的光罩基底’其特徵在於 之石夕與過渡金屬的原子比為石夕 如結構1至3中任一 位於前述背面反射防止臈 金屬=2超過:1〜9: 1。 (結構5) 如結構1至3中任— 位於前述背面反射防止膜 金屬=2超過:1〜4未滿 (結構6 ) 如結構1至5中任一邱·、+、& , ^ 斤述的光罩基底,其特徵在於: 與來自前述透明基板側之# + x a 光之入射相對的背面反射率在約 3 0 %以下。 (結構7) 兄如結構1至6中任-所述的光罩基底,其特徵在於: :述背面反射防止膜係以過渡金屬矽氧化物、過渡金屬矽 亂化物、過渡金屬⑦氧氮化物、過渡金屬⑦氧化後化物、 過渡金屬石夕氮化碳化物或過㉟金屬矽氧氮化碳化物為主成 分。 (結構8) 如結構1 7中任-所述的光罩基底,其特徵在於: 前述表面反射防止膜係以鉻氧化物、鉻氮化物、鉻氧氮化 物、鉻氧化碳化物、鉻氮化碳化物或鉻氧氮化碳化物為主 成分。 (結構9 ) 2190-9618-PF 11 200905375 、 π早吞履,六付徵在於: 前述表面反射防止膜係以過渡金W氧化物、過渡金屬石夕 见化物、過渡金屬錢氮化物、過渡金屬錢化碳化物' 過渡金屬矽氮化碳化物或過渡金屬矽氧氮化碳化物為主成 分0 (結構1 0) 如結構1至9中任一所诚的出罢Α十 所迷的先罩基底,其特徵在於: 前述過渡金屬為鉬。 (結構11 ) ’其特徵在於包 ’且膜厚20Onm 如結構1至1 〇中任一所述的光罩基底 括:光阻膜,設置於前述表面反射防止膜上 以下。 (結構1 2 ) 種轉寫用光罩,其特徵在於:使用如結構工至11中 任一所述的光罩基底而製作。 (結構1 3 ) 光罩土底在2〇〇nm以下之曝光光波長下供认之 素材,在透明基板上具備遮光性膜, … 其特徵在於: 前述遮光性膜包括: '其中,矽 ti為20〜 遮光膜,包含作為主成分的矽及過渡金屬 及過渡金屬之原+卜卜生 眾于比為2超過:1〜19 :1,膜厚 50nm ; 表面反射防止膜 連接於前述遮光膜之上而形& 以
2190-9618-PF 12 200905375 及 为面反射防止膜,連接於前述遮光膜之下而形成,包 3石夕、過渡金屬、氧及氮,其中,膜厚。為卜“⑽; 滿足t!> t2之關係, 遮光性膜全體之膜厚在62nm以下。 (結構14) 一種光罩基底,在2〇〇nm以下之曝光光波長下供給之 素材,在透明基板上具備遮光性膜, 其特徵在於: 前述遮光性膜包括: 遮光膜包含作為主成分的石夕及過渡金屬,其中,石夕 及過渡金屬之原子比為2超過:1~19:1 ; 、 表面反射防止膜’連接於前述遮光膜之上而形成;以 及 奇面反射防止膜’連接於前述遮光膜之下而形成,包 3夕過渡金屬、氧及氮,其中,石夕及過渡金屬之原子比 為2超過:1〜9: 1。 以下,詳細說明本發明。 本發明之光罩基底乃是在20 0nm以下之曝光光波長下 供給之素材,在透明基板上具備遮光性膜, 其特徵在於: 前述遮光性膜包括:
遮光膜’包含作為主成分的矽及過渡金屬,其中,膜 之曲折率1)1為I 0〜1. 7、膜之消衰係數ki為2. 5〜3. 5、 2190-9618-PF 13 200905375 膜厚ti為20〜50nm; 表面反射防止膜,連接於前述遮光膜之上而形成; 背面反射防止膜,連接於前述遮光膜之下而形成,包 含石夕、過渡金屬、氧及氮,其中,膜之屈折率以為1〇〜 3. 5、膜之消衰係數k2為2. 5以下、膜厚t2為5〜40nm ; 滿足m < ns或是b h之關係、且ti > t2之關係,遮 光性膜全體之膜厚在6 2nm以下。(結構1 ) 本發明之光罩基底係將背面反射防止膜(背面反射率 降低膜)形成於前述遮光膜與前述透明基板之間,其中, 背面反射防止膜係將前述遮光膜之基板側的反射率降低至 實夤上看不見預定之光之影響的程度(約3 〇 %以下)。 另外,本發明係藉由分別嚴密控制遮光膜之光學特性 (m、k!、t!)、與形成於遮光膜及透明基板間之背面反射 防止膜的光學特性(n2、k2、t2),而可以嚴密控制遮光膜 之背面側的反射率(例如,可以控制成最小值或極小值)。 因此起因於向基板背面之光入射角度變大,雖然在 基板内多重反射(特別是在基板内反射2次)且入射至被 轉寫侧之光(以下,稱為預定之光)的影響變A,但是, 可以實際降低此預定之光的影響,具體而言,T以將前述 遮光膜之基板側低至冑質上4 Μ預定之光之 影響的程度。 藉此在半導體設計規則中DRAM半超低(ha If-pitch) 45Μ以下之微細圖案形成之際,除了提昇被轉寫基板上所 形成之轉寫圖案的解析度’更可以提昇圖案精度,而得到
2190-9618-PF 14 200905375 期待之CD精度。 而且以具備者面反射防止膜之遮光性膜而言可以 薄膜化4體而5 ’在遮光性膜之膜厚u下的限制 藉由使遮光膜包含作為 下 主成分之矽及過渡金屬,其中 膜之屈折率m為1.〇 2. 5〜3. 5、 • 7、膜之消衰係數b為 膜厚ti為20 50nm’且使背面反射防止膜包含矽、過渡金 屬、氧及氮’其中,膜之屈折率…為1〇〜35、膜之消衰 係數k2為2·5以下、膜厚匕為5〜40nm,相對地,可以作 成使遮光膜之膜厚增厚、使背面反射防止膜之膜厚變薄的 :吉構。也就是說,ϋ由分別控制遮光膜之組成及膜厚、與 # ®反射jL膜之纟成及膜厚’可以使遮光性膜全體薄膜 化。 一旦遮光膜之膜厚tl未滿2〇nm、或背面反射防止膜之 膜厚U超過4〇nm的話,以遮光性膜全體而言,會有無法 知到充刀光學’辰度的情況。另外,一旦遮光膜之膜厚匕超 過5〇nm、或背面反射防止膜之膜厚tz未滿的話,則會 有無法得到充分之表面反射率或背面反射率的情況。 在前述結構1記載之膜厚範圍中,一旦遮光膜之屈折 率⑴在1.0〜1.7之範圍外、或背面反射防止膜之屈折率 η2在1· 0〜3. 5之範圍外的話,則會有遮光膜引起之反射光 與背面反射防止膜引起之反射光所造成之干涉無*充分作 用,而無法得到背面反射防止機能的情況。另外,在包含 矽、過渡金屬、氧及氮的背面反射防止膜中,難以形 超過3.5的膜。在前述結構丨所記載之膜厚範圍中,一日2
2190-9618-PF 15 200905375 遮光膜之消衰係數ki未滿2. 5的話,以遮光性膜而言,會 有無法得到充分光學濃度的情況。另外,難以形成包含矽 及過渡金屬之遮光膜之消衰係數k!超過3. 5的膜。另外, 一旦背面反射防止膜之消衰係數k2超過2. 5的話,會有無 法得到充分之背面反射率的情況。 開口數NA> 1之曝光方法係適用於200nm以下(以後) 之曝光光波長,具體而言,適用於ArF準分子雷射 (193nm) 、F2準分子雷射(i57nm)等。 在用於ArF準分子雷射時,係以遮光膜之ηι為丨.2〜 1. 6、k!為2· 8〜3. 3者更佳,而以遮光膜與透明基板間形 成之背面反射防止膜之n2為2· 〇〜2. 6、k2為0· 3〜1. 0者 更佳。也就是說,ni< n2、kl> k2。 在本發明之光罩基底中,位於遮光膜之矽與過渡金屬 的原子比係以矽:金屬=2超過:1〜1 9 : 1 (原子比)者 較佳(結構2)。 此理由乃是因為-旦矽(Si)之原子比在2以下的話, 即使金屬比例高,^光性能也有變低的傾向。另一方面, 因為-旦矽(si)之原子比超過19的話,則靶材之導電性 變低’以DC濺鍍無法得到良好σ j氏野0口質。而且,在此種情況下, 因為金屬比例變低,遮光性膜 域膜早體之遮光性能變低(消衰 係數小),遮光性膜全體難 # ^ a 辱腺化另外,一旦位於遮 先性膜之矽與過渡金屬的席 ^ 、 肖的原子比為石夕:金屬=2 : 1 (原子 比)的話,則相較於鉻系膜而今,盔 ’、 性能。 σ …、法侍到咼特性之遮光
2190-9618-PF 16 200905375 在本發明中, 子比為矽:金屬= (結構3)。 係以位於遮 2超過:1〜 光性膜之矽與過渡金屬的原 4未滿:1 (原子比)者更佳 旦社粑固内的話,相 r ® ^ . X .八"、帘.隻、屬=4 : 1 〜1 9 : 1 (原子比)而§ ’可以謀本组曰 '、求&昇遮光性膜單體之遮光性, 而且可以使遮光性膜薄膜化。 在本發明之光罩基麻φ ,, ^ β m , a电 _ ,雖然遮光膜可以是單層膜或 多層膜,但疋,為了得到更离 j更阿的加工性,則以單層膜者較 佳。另外’在遮光膜為多層膜 .…一 勹夕層膜的情況下,構成遮光膜之全 部層係以包含作為主忐公夕沾& 成刀之矽與過渡金屬,且矽與過渡金 屬之原子比在上述範圍内者較佳。 以構成遮光膜之過渡金屬而言,雖然可以列舉銦,、 鎮、飢、m給等適合的材料作為例子,但是, 較佳者是鉬(結構丨0)。 光罩上成膜之膜為了作為具備充分之遮光性的材料, 則在具備遮光膜與表面及背面反射防止膜之二元式光罩 (Blnary Mask)基底中,結合遮光膜與表面及背面反射防 止膜,另夕卜在半階調相位移轉光罩中,結合半階調相位 移轉膜與遮光膜與纟面及背面反射防止膜,對於曝光光, 要求光學濃0〇42.5以上,尤其是28以上、3〇以上。 結果,上述以矽與過渡金屬作為主成分的遮光膜即使 實質上僅由矽與過渡元素所構成,以其它成分而言,雖然 也可以更包含氧、氮、碳等輕元素,但是,因為一旦含有 一定量以上之上述輕元素的話,則會有變得無法得到充分 2190-9618-PF 17 200905375 光罩基底特別 的光罩基底而 下、氧之含有 為4 0原子%以 之遮光f·生的情況,所以,例如,以本發明之 適用之波長193nm之ArF準分子雷射曝光用 言’係以氮、碳之含有率分別為原子%以 率1 〇原子%以下、尤其是氮、碳及氧之合計 下者較佳。 另外,遮光臈之膜厚係以20〜50nm者較佳。膜厚未滿 2〇·會有無法得到充分之遮光效果的情況,-旦超過50nm 的:’則以厚度2〇〇nm以下之薄光阻進行高精度之加工會 變得困難,且恐有成為因膜應力而導致基板彎曲的原因。 雖然遮光膜可利用習知之方法形成,但是,以最容易 仔到均質性優異之膜的方法而言,係屬濺鍍成膜最常用, 而在本發明中,也是以濺鍍法為較佳成膜方法。以靶材而 °可以單獨使用將矽與過渡金屬之含有比調整為2超 過.1〜1 9 : 1 (較佳者係2超過:1〜4未滿:丨)的靶材, 也可以從矽靶材、過渡金屬靶材、及由矽與過渡金屬構成 之靶材(過渡金屬矽化物靶材)中適當地地選擇,並藉由 6周整與靶材之濺鍍面積或靶材相對之施加電力,而調整矽 與過渡金屬之比。 而且,在使遮光膜含有氧、氮、碳等輕元素的情況下, 於濺鍍氣體内適當地導入作為反應性氣體,可以藉由反應 性濺鍍而成膜,其中,上述反應性氣體例如是含氧之氣體、 含氮之氣體、含碳之氣體、或上述氣體的混合氣體。 在本發明之光罩基底中,係以背面反射防止膜含有 矽、過渡金屬、氧及氮,且石夕與過渡金屬之原子比為矽:
2190-9618-PF 18 200905375 金屬=2超過Ω .者較佳(結構4 ),而以石夕:金屬 超過]〜4未滿:1者更佳(結構5)。 金屬 此理由乃m & 則盘美板之 目為一旦矽(Si)之原子比在2以下的話, j 之附著緣變差。另-方面,因為一旦石夕(Sl)之 '、子比超過9的話,則金屬比例繪變 性能會變低,而镇肢作…b a 豕又所以遮先 背面… 變困難。另外,-旦將位於 之石夕及過沪t膜之石夕及過渡金屬的原子比、與位於遮光膜 歸時=4的原子比控制成相同的話,則因為可以在 7: ’用石夕與過渡金屬之含有率相同的靶 茭侍奋易,且彼此之膜的蝕刻速率差亦變小, 而遮光性膜之剖面形狀變得良好。 另外,在本發明之其它光罩基底中’如上所述’為了 提高精度,雖然使背面反射率降低是有效的,但是,因為 在液浸曝光時對jfi宏姑_ # & $ * 于對圖案精度的要求亦提高,所以背面反射率 係以在30%以下者較佳(結構6)。 本發月之’、匕光罩基底係在2o〇nm以下之曝光光波長 下供給之素材,在透明基板上具備遮光性膜, 其特徵在於: 前述遮光性膜包括: 遮光膜’包含作為主成分的石夕及過渡金屬,其中,矽 及過渡金屬之原子比為2超過··卜ΐ9:ι,膜厚L為2〇〜 50nra,· 表面反射防止胺,诖姐於乂、1、> , m運接於則述遮光膜之上而形成;以
及 2190-9618-PF 19 200905375 旁面反射防止膜’連接於前述遮光膜之下而形成,包 含石夕、過渡金屬、氧及氮,其中,膜厚匕為卜4〇⑽; 滿足tz之關係, 遮光性膜全體之膜厚在62·以下。(結構】3 )。 九構13之光罩基底藉由作成具備表面反射防止膜及 背面反射防止膜的遮光性膜’其中,遮光膜包含作為主成 分的石夕及過渡金屬,且秒及過渡金屬之原子比為2超過^ 〜19.卜膜厚匕為2〇〜5〇nm;而背面反射防止膜包含矽、 過渡金屬、氧及氮,滿足膜厚U為5〜40nffl、tl>t2之關 係,相對地,可以增加遮光膜之膜厚,作成背面反射防正 膜之膜厚為薄的結構。也就是說,藉由分別控制遮光膜之 組成及膜厚、背面反射防止膜之膜厚,可以使遮光性膜全 體薄膜化。 ^ 旦遮光膜之膜厚1:1未滿20nm、或背面反射防止膜之 膜厚h超過40nm的話,則有遮光性膜全體無法得到充分 之光學浪度的情況。另外,一旦遮光膜之膜厚t超過5〇nm、 或者面反射防止膜之膜厚乜未滿5nm的話,則會有無法得 到充分之表面反射率或背面反射率的情況。 本發明之其它光罩基底係在200nm以下之曝光光波長 下供給之素材,在透明基板上具備遮光性膜, 前述遮光性臈包括: 遮光膜,包含作為主成分的矽及過渡金屬,其中,矽 及過渡金屬之原子比為2超過:ι〜ig:i ; 表面反射防止膜,連接於前述遮光膜之上而形成;以
2190-9618-PF 20 200905375 及 背面反射防止膜,連接於前述遮光膜之下而形成, 含矽、過渡金屬、氡及I ,其中,矽及過渡金屬之原 匕 為2超過·· 1〜9 : ί (結構i 4)。 子比 結構Μ之光革基底藉由作成具備表面反射防止膜及 老面反射防止膜的遮光性膜,其中,遮光膜包含作為主成 分的矽及過渡金屬,且矽及過渡金屬之原子比為2趙過:1 〜ΐθ· \,:a_背面瓦射防止膜包含矽、過渡金屬、氧及氣, 矽及過渡金屬之原子比為2超過·· i〜9 ·· ^ ,相對地,< 以 增加遮光膜之膜厚,作成背面反射防止膜之暝厚為薄的結 構。也就是說,藉由分別控制遮光膜之組成、與背面反射 防止膜之組成,可以使遮光性膜全體薄膜化。 位於遮光膜之矽與過渡金屬的原子比以矽:金屬< 2 超過.1〜1 9 . 1 (原子比)A佳的理由是,一旦石夕(S i ) 之原子比成為2以下的話,則即使金屬比例高也會有遮光 性能變低的傾向。另一方面,因為一旦矽(s。之原子此 ^ 19的話,則乾材之導電性變低,以%機鍍無法得到 、好:口貝。而且’在此種情況下,因為金屬比例變低,因 此,遮光膜單體之遮光性能變低(消衰係數小),而遞光 性膜全體難以薄膜化。另外,相較於鉻膜而言,一里位於 光膜之石夕與過渡金屬的原子比為石夕:金屬。2 : 1 (廣子 )的后則無法得到高特性之遮光性能。 金屬射防止膜之秒與過渡金屬的原子比以石厂 金屬-2超過]〜9:1為佳之理由乃是,因為—旦石"S1)
2190-9618-PF 21 200905375 之原子比在2以下的話,則與基板之附著會變差。另一方 面’因為一旦石夕(Si)之© +卜卜 眾于比超過9的話,則金屬比例 會變低的緣故,因此,遮光性能轡根, 士 兀*旺此變低,而有難以薄膜化的 可能性。 在本發明中,遮光膜與透明基板間所形成之背面反射 防止膜係以過渡金屬⑦氧化物、過渡金屬錢化物、過渡 金屬矽氧氮化物、過渡金屬矽备仆#几此 α 又虫镯矽乳化石厌化物、過渡金屬矽氮 化碳化物或過渡金屬石夕氧f仆1 /礼虱化石反化物等過渡金屬矽化合物 為主成分(結構7 )。 在此種情況下,以過溏厶嵐二__ 〇, tl 、疫金屬而§,雖然可以列舉鉬、 组、鎢、飢、鈦、铌、參、丛姑、Α人 ° 給專適合的材料作為例子,也 可以列舉包含上述過渡金屬由 又隹屬中2個以上之過渡金屬的情 況,但是,從加工性爽丟,於 ^ 看係以使用與遮光膜之過渡金屬 相同者較佳,特別是,以4日兔η /+ , 乂鋼為取佳(結構丨〇 )。另外,從 低反射(反射防止)及簿瞪 叹潯膜化之觀點來看,係以過渡金屬 矽氧氮化物、特別是鉬矽4 # 7乳氮化物(MoSiON)為佳。 在此種情況下,背面只 牙由反射防止膜之原子組成在過渡金 屬=1_7 〜28 原子%、si=1n Ci7 1U〜57原子。/。、〇 = 〇〜60原子%、 Ν=0 〜57 原子%、C=〇 〜μ β 原子%之範圍内,且在作成後述 之膜厚的情況下,係以相斟 不對於曝光光之光學濃度0D介於 0.1〜0.8、或0.15〜〇·4之!v円咖 4 <乾圍内的方式而設定者較佳。 此背面反射防止臈之眩戸及4 、予係稭由作成5〜40nm之膜厚而得 到反射防止效果,尤里a j ,、疋,以ArF準分子雷射曝光用而言, 係以7〜1 0 nm者較佳。
2190-9618-PF 22 200905375 在本發月中,於上述之遮光膜上,可以進一步疊積表 面反射防止膜。 ' 基本上,雖'然習知之任一表面反射防止膜皆可以使 用’但是’考慮加工性的話,以下列冑2個不同結構之態 樣。 其中I個係在適於以光阻為姓刻硬罩幕而同時對表面 反射防止膜與遽光膜進行敍刻加工之情況的表面反射防止 膜中,以過渡金屬石夕氧化物、過渡金屬石夕氮化物、過渡金 屬石夕氧氮化物、過渡金屬石夕氧化碳化物、過渡金屬石夕氮化 碳化物或過渡金屬矽氧氮化碳化物等過渡金屬矽化物為主 成分(結構9)。 ' 在此種情況下,以過渡金屬而言,雖然可以列舉以構 成遮光膜之過渡金屬而言,雖然可以列舉銦,、鶴、釩、 鈦、銳、錯、給等適合的材料作為例子,但是,較佳者是 鉬(結構10 )。 在此種情況下,表面反射防止膜之原子組成在過渡金 屬0 28原子%、以=10〜57原子%、〇=〇〜6〇原子%、 N 0 57原子% C D〜3G原子%之範圍内,且在作成後述 之膜厚的情況下,係以相對於曝光光之光學濃冑⑽Μ 0.03〜0.3、或〇·〇5〜以上〇 2之鉻职〜 J之乾圍内的方式而設定者 較佳。此背面反射防止膜之膜厚雖然因製作或使用時所需 之檢查用光的波長而異’但是’通f藉由作成 膜厚,可以得到反射防止效果’尤其是IS準分子雷 射曝光用而言,係以7〜15nm較佳。 马此表面反射防止 2190^9618-PF 23 200905375 膜之银刻特性與遮光膜及背面反射防止膜相同,所以,藉 由-次之蝕刻加工’蝕刻遮光膜與表面反射防止膜與背面 反射防止膜,而可以形成遮光圖案。 上述表面反射防止膜係可以與由你L, 猎由與上述遮光膜同樣之 方法而得到。 另-方面,再-個表面反射防止膜之態樣係以絡氧化 物、鉻氮化物、鉻氧氮化物、鉻氧化碳化物、錢化碳化 物或鉻氧氮化碳化物等鉻化合物為主成分(結構8 )。 鉻化合物之蝕刻條件的氣系 因為絡化合物之表面反射防止膜 就已足夠’且在對光阻造成上述 結束鉻化合物之表面反射防止膜 案負荷’即使是1〇〇〜2〇〇nm之臈 度下進行加工。 乾触刻對光阻造成傷害。 的膜厚在13〜30nm左右 問題之前可以在短時間内 的蝕刻,所以可以降低圖 厚的光阻,也可以在高精 :外,在利用。12+〇2之混合氣體進行的乾蝕刻中,雖 然實質上無法對含有矽與過渡金屬 ^ ^ 辑您迟先膜(含很多氧的 清況)進订加卫,但是在以利用n2+Q2之混合氣體進行之 乾姓刻祕化合物之表面反射防止膜進行加工後,一 此表面反射防止讓刻罩幕並以氟系乾韻刻對含有:金 過渡金屬之遮光膜進行蚀刻加工的話,因為表面反射防: 膜之絡化合物膜幾乎不受!的影響 到蝕刻罩幕之效果,而進行高精度的蝕刻。 °以達 在此種情況下,表面反射防正膜之原子組成係在Cr — 3。〜85原子%十20〜6。原子%、 成係在。一 原子%、c= η
2190-9618-PF 24 200905375 〜20原子%之範圍内,在作成後述之膜厚的情況下,與曝 光光相對之光學濃度0D係以在〇.03以上〇·3以下'或〇 〇5 以上0.2以下之範圍内設定。此表面反射防止膜之膜厚雖 然因製作或使用光罩時所需之檢查用光的波長而異,但 是,通常藉由作成5〜30nm之膜厚,可以得到反射防止效 果,尤其是,以ArF準分子雷射曝光用而言,係以7〜15_ 較佳。 上述表面反射防止膜雖然可以藉由習知之方法得到, 但是,常用之方法乃是使用鉻靶材並在反應性氣體或反應 性氣體與m隋性氣體之混合㈣中進行反應性淹锻的 方法。 接著,說明關於使用上述本發明之光罩基底而得到轉 寫用光罩的方法。 如上所述,在加工本發明之光罩基底之際,於在反射 防止膜使用過渡金屬料合物的情況、與使用鉻化合物的 情況中、’ 0為步驟有-部分相異,首先,從表面反射防止 膜為過渡金屬矽化合物的情況開始說明。 1首先’-開始在具有過渡金屬碎化合物之表面反射防 止膜的光罩基底上形成光阻圖案。 在此步驟中,於塗布光阻之前,在基板(光罩基底) 表面上形成樹脂層。藉由形成樹脂層,可以降低微細光阻 圖案之剝離、倒塌問題之發生。 而且,在上述步驟中, 於降低基板(光罩基底)表 在塗布光阻之前,可以進行用 面之表面能量的表面處理,以
2190-9618-PF 25 200905375 代替樹脂層之形成。以處理方法而言,最好的方法是以半 導體製造步驟常用之HMDS或其它有機矽系表面處理劑將 表面烷基矽(Alkylsilyl)化的方法、將基板暴露在處理劑 乳體中的方法、或在表面直接塗布的方法。藉由進行此處 理,可以降低微細光阻圖案之剝離、倒塌問題之發生。 接著,在經過上述步驟之基板(光罩基底)上塗布光 阻並乾燥而得到光阻膜。光阻雖然必須因應使用之描畫装 置而適當地選擇,但是,以通常使用之⑽描畫用而言,係 可以使用聚合物中具有芳香族架構之正型或負型光阻,另 外’以本發明特別有效地使用之微細圖案用的光罩製造用 而言,係以使用化學增幅型光阻較佳。 光阻膜厚雖然必須在可以得 j艮好之圖案形狀的範圍 内,且達到作為蝕刻罩幕之機能 风靶的乾圍内’但是,尤豆异 在作為ArF準分子雷射曝光用 ^ ^ „ 0 用罩幕而形成微細圖案的情況 下,膜厚係以200nm以下者較佳、 4 15〇nin以下者更佳。 而且,在利用藉由使用矽系樹脂之 文1 0 a + P且與使用芳香族系樹 月曰之下層膜之組合的2層光阻、本 幅型光阻盥矽系矣$ ® ,、或組合芳香族系化學增 Μ先阻與石夕系表面處理劑之表面影像 進-步減少膜厚。關於塗布條件、/下’可乂 選定適於使用之個別光阻的方法。 / ,可以適當地 對光阻之描晝雖然有藉由Εβ照射 + 之方法,但是,一般而言,_ 法、藉由光照射 精由Εβ照射之 微細圖案的較佳方法。在使用 万法係用於形成 叩予增幢切也〜 通常藉由3〜4MC/CV之範圍的能量 先卩且的情況下, 里運仃描畫,描畫後進
2190-9618-PF 26 200905375 打加熱處理,之後,對光阻膜進行顯影處理而得到光阻圖 案。 接著,以上述所得之光阻圖案作為蝕刻罩幕,進行遮 光膜之蝕刻加工。蝕刻係藉由習知之氟系之乾蝕刻而進 行,在此悲樣之表面反射防止膜的情況下,可以同時對表 面反射防止膜及遮光膜加工。 另外,蝕刻表面反射防止膜之後,可以藉由氯系乾蝕 刻對遮光膜進行蝕刻,在此情況下,因為包含很多氧之過 渡金屬矽化合物的膜不會被蝕刻,而氧含量少之過渡金屬 矽化合物的膜被蝕刻,所以,若將表面反射防止膜之氧含 量設定成較遮光膜之氧含量多的話,也能以表面反射防止 膜作為蝕刻罩幕,而可以進行更高精度的加工。 而且,在藉由蝕刻而得到遮光圖案之後,一旦以預定 之剝離液將光阻剝離的話,則可以得到形成有遮光膜圖案 的光罩。
I 另外,如上所述,在蝕刻表面反射防止膜之後,若使 用氣系乾蝕刻而除去遮光膜的話,則可以防止過度蝕刻。 而且’在對未形成表面反射防止膜之結構之光罩基底進行 加工的情況下,也可以使用與上述方法相同的方法。 "如上所述,本發明之轉寫用光罩係使用上述本發明之 光罩基底而製作(結構1 2 )。 一奉發明之轉寫用光罩乃是一種在利用開口數na>i之 光方法及200nm以下之曝光光波長’形成半導體設計規 則中DRAM半超低(half_pitch) 45咖以下之微細圖案的圖
2190-961S-PF 27 200905375 案轉寫方法巾,特财料光罩。 在本發明中,光 光阻膜形&二_ , &匕3附有先阻膜之光罩基底、 疋丨見膜形成則之光罩基底。 本發明之光罩基底在為 _nm之線寬之光阻岡安二 於先罩基底上形成未滿
述光罩基底…可以是呈二兄下係特別有效。以上 光罩中,由於提昇^ 構造之光罩。在此〇PC 奉丙ifiHh 茶之解析度的目的,而設置於本圖 莱周圍之辅助圖案的賞声畀 圖幸…认 小,所以對於使用具有上述 S案之先罩的圖案轉寫而言係特別有用。 在本發明中,以其士 + 鈣玻土 5,可以是合成石英基板、鈉 、…鹼破璃基板、低熱膨脹玻璃基板等。 【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圖面說明本發明之實施例。 第1圖係^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之光罩基们0之一 :的^圖。在本例中,光罩基底1G為二元式光罩(B1㈣ aS ,之光罩基底’且具備透明基板12、遮光性膜13 及化學增幅型光阻膜2 0。 …、土板12例如由合成石英基板、鈉鈣破璃基板等材 料構成。遮光性膜! 3為背面反射防止膜22、遮光臈%、 與表面反射防止膜16之積層膜。 、
—遮光性膜13係在透明基板12上,例如,依序含有氧 氮化鉬矽膜22及鉬矽膜24。氧氮化鉬矽膜22乃是以鉬、 石夕、氧、氮為主成分的層(M〇Si0N),且具有例如5〜伽 2190-9618-PF 28 200905375 之膜厚。銷石夕膜?4 7¾ g Μ乃疋以矽為主成分的層(MoSi),具有 例如25〜5Onm之膜厚。 卜表面反射防止臈16例如是在鉻内含有氧及氮之氧化 氮化鉻膜(CrON膜),形成於遮光膜24上。表面反射防 止膜16之膜厚例如是5〜3〇nm。 以下,說明本發明之實施例及比較例。 (實施例1 ) k无卓基底 以透明基板12而言,係、使用6英对角、厚Q 25之入 成石英基板,並在透明基板12 i分別㈣鐘法連續形: ^⑽膜(背面反射防止膜)22、咖膜(遮光膜)μ、 ⑽膜(表面反射防止膜)16作為遮光性膜13 (圖】)。 詳係而言,使用Mo: Si=10: 9〇 (原子%比)之乾材, 以Ar與〇2與N2作錢職體,卩—之膜厚形成由翻、 石夕、氧、氮構成的膜(MoSiON),接著,使用相同的乾材 以氬Ud作為_氣體’以33邮之膜厚形成由銦及石夕構 成的膜(M〇Sl),接著,使用Cr乾材,以訏與〇2與&作 為濺鍍氣體’α 17抓之膜厚形成由鉻、氧、氮構成的膜 (CrON)。遮光性膜13之合計膜厘主、 Τ膜厗為57⑽。另外,MoSi 膜之為2.8;MoSi0N膜之n為2 34為〇.5。 藉由上述内容,得到形成ArF準分子雷射曝光 光性膜的光罩基底。 (反射率及光學濃度之測定) 關於上述所得之基板試料,將矣呰品>、 肝衣者面之分光反射率及 2190-9618-PF 29 200905375 光學濃度之測定結果顯示於第2圖。而且,分光透過率及 光學濃度係藉由分光光度計(曰立製作所社製: 而測定。 在ArF準为子雷射之曝光波長igg.4nm中,形成膜之 側(表面側)的反射率為15. 8%,基板背面側之反射率為 29. 6%。光學濃度為3. 〇3。 另外,以遮光性膜13而言,單獨將M〇Si膜24形成在 石英基板上,調查其光學濃度時,在約4〇nm下約為3。另 外’單獨將MoSi膜24形成在石英基板上,調查基板背面 側之反射率時,在波長193. 4 nm處為67%。 (實施例2) (光罩基底之製作) 以透明基板12而言,係使用6英吋角、厚〇 25之合 成石英基板’並在透明基板12 1分別以賤鑛法連續形: MoSiON膜(背面反射防止膜)22、亂。膜(遮光膜)
Cr〇N膜(表面反射防止膜16)作為遮光性膜13 (圖1)。 詳係而言’使用Mo: Si = 25: 75 (原子%比)之乾材 以Ar/ 〇2與N2作為濺鑛氣體,以1〇四之膜厚开)成由銷、 石夕、氧、氮構成的膜(MoSi0N),接著,使用相同的乾材 以氬(A〇作為誠氣體,以—之膜厚形成由銘 盖
成的膜⑽)’接著’使用Cr乾材,以心〇2 為減鍍氣體…〇nm之膜厚形成由鉻、氧、氮構 (WW 。遮光性膜13之合計膜厚為62nm。另外,_ 膜之η為l.3、k為3.〇;M〇Si〇N膜之n為2 3、k為〇 1 2190-9618-PF 30 200905375 藉由上述内容,得到形成ArF準分子雷射曝光用之遮 光性膜的光罩基底。 (反射率及光學濃度之測定) (反射率及光學濃度之測定) 關於上述所得之基板試料,將表背面之分光反射率及 光學濃度之測定結果顯示於第3圖。而且,分光透過率及 光學濃度係藉由分光光度計(曰立製作所社製:U—4W0) 而測定。 在ArF準分子雷射之曝光波長1 93 4nm中,形成膜之 側(表面側)的反射率為16.8%,基板背面側之反射率約 為23%。光學濃度為3.2。 另外’以遮光性膜13而言,單獨將M〇Si膜24形成在 石英基板上,調查其光學濃度時,在約3〇nm下約為3。另 外,單獨將MoSi膜24形成在石英基板上,調查基板背面 側之反射率時’在波長193.4 nm處為66%。 (實施例3 ) (光罩基底之製作) 以透明基板12而言’係使用6英吋角、厚〇 25之人 成石英基板,並在透明基板12上分別以濺鍍法連續形i MoSiON膜(背面反射防止膜)22、此“膜(遮光膜J Cr0N膜(表面反射防止膜)16作為遮光性膜13 (圖1) 詳係而言,使用Mo : Si = 1 0 : 90 (原子%比)之靶材, 以Ar與〇2與N2作為激鍍氣體,以8nm之膜厚形成由鋇 石夕、氧、氮構成的膜(MoS i 0N),接著,使用M〇 : s— 2190-9618-PF 31 200905375 75(原子%比)之乾材,以翕作氣、私 以虱C Ar)作為濺鍍氣體,以2g 之膜厚形成由翻及矽構成的膜(M〇Si ) 付Γ贫,使用Cr乾 材,以Ar與〇2與N2作為濺鑛氣體,以2〇咖之膜厚形成由 鉻、氧、氮構成㈣(Cr0N)。遮光性m 13之合計膜 57nm。另外,MoSi 膜之 4 13]為 3〇;M〇si〇N 膜 ^ 為 2.2、k 為 0.5。 藉由上述内容,得到形成ArF準分子雷射曝光用 光性膜的光罩基底。 (反射率及光學濃度之測定) 關於上述所得之基板試料,將表背面之分光反射率及 光學濃度之測定結果顯示於第4 _。而且,分光透過率及 光學濃度係藉由分光光度計(曰立製作所社製·· U— 而測定。 在ArF準刀子雷射之曝光波長Mg. 4 nm中,形成膜之 側(表面側)的反射率為16.9%,基板背面側之反射率約 為23%。光學濃度為3.2。 另外,以遮光性膜13而言,單獨將M〇Si膜24形成在 石英基板上,調查其光學濃度時,在約3〇nm下約為3。另 外,單獨將MoSi膜24形成在石英基板上,調查基板背面 侧之反射率時,在波長193. 4 nm處為66%。 (比較例1 ) 在實施例i中,除了未形成M〇Si〇N膜22 (背面反射 防止膜)以外,其餘與實施例1相同。 在ArF準分子雷射之曝光波長193. 4 nm中,膜形成之 2190-9618-PF 32 200905375 侧(表面側)的反射率為15. 8%、基板背面側之反射率約 67%。 (附有光阻膜之光罩基底的製作) 在位於上述實施例1〜3及比較例丨所得之光罩基底的 遮光性膜13上,藉由回轉塗布法形成厚15〇nm的化學增幅 型光阻膜20 (圖1 )。 詳細地說,以化學增幅型光阻膜2〇而言,以回轉塗布 法塗布厚150ηηι之電子束曝光用化學增幅型光阻 (fepi71 : FUJIFILM corporati〇n 製),之後以加熱盤 (hot plate)於130C下進行1〇分鐘熱處理,使化學增 中田型光阻冑20乾、燥,而得到附冑ArF準分子雷射曝光用之 光阻膜的光罩基底(即光罩基底1〇)(圖丨)。 (光阻圖案之形成) 關於實施例1〜3及比較例1之附有光阻膜的光罩基底, 使用電子束曝光裝置並藉由5〇keV以上之加速電壓所加速 的電子束,對各光罩基底進行圖案曝光(描畫),之後, 進行曝光後之烘烤處理及顯影處理,而形成化學增幅型光 阻圖案。 (光罩之製作) 以光阻圖案作為硬罩幕,藉由使用包含氣氣與氧氣之 蝕刻氣體冑氧化氮化鉻膜(表面反射防止層丄6 )圖案化。 而且,以圖案化之氧化氮化鉻膜(表面反射防止層16)作 為硬罩幕’並藉由使用包含氟系氣體之蝕刻氣體的乾蝕 刻’而將咖膜24與抓抓膜22(背面反射防止膜)
2190-9618-PF 33 200905375 圖案化。最後,除去化學增幅型光阻膜2〇 ,而製作ArF準 分子雷射曝光用之光罩。 (使用光罩之圖案轉寫) 使用開口數M>1之液浸曝光方法’將實施例^中 得到之光罩用於形成半導體設計規則之drm半超低 (half-pitch) 45以下的微細圖案時,可以得到期待的 CD精度。 f
而且,在使用與實施例1相對之實施例2、3的光罩時, CD精度明顯變好。 使用開口數NA>i之液浸曝光方法,將比較例丄中得 到之光罩用於形成半導體設計規則之咖半超低 (half-pitCh) 45nm以下的微細圖案時,可以得到期待的 CD精度。雖然在曝光機側進行調整(例如,散焦),但是 結果相同。 ~ ^ 適用開口數為NA=〇_8之曝光方法,將比較例i得到 之光罩適用於形成半導體設計規則中⑽龍半超低 (half_pitch) 65nffl的微細圖案。在此種情況下藉由在 曝光機側之§周整(例如)等,在作占h ^ e 寸隹作成hP65nm之微細圖案時, 就沒有CD精度的問題。 關於此理由,如前所述。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 平住霄鈿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 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蓺 又π有在不脫離本發明之搪妯 和範圍内,當可作任意之更動广之精神 又勒興凋飾’因此本發明 範圍當視後附之中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
2190-9618-PF 34 200905375 【圖式簡單說明】 [圖1 ]係繪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之光罩基底1 0之一 例的典型圖。 [圖2 ]係繪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光罩基底之分光反 射率及光學濃度的示意圖。 [圖3 ]係繪示本發明之實施例2之光罩基底之分光反 射率及光學濃度的示意圖。 [圖4 ]係緣示本發明之實施例3之光罩基底之分光反 射率及光學濃度的示意圖。 [圖5 ]係繪示用於說明本發明之課題的典型圖。 [圖6 ]係繪示用於說明解決本發明之課題之其它手段 的典型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0〜光罩基底 12〜透明基板 13〜遮光性膜 16〜表面反射防止膜 2 0〜化學增幅型光阻膜 22〜背面反射防止臈 24〜遮光膜 2190-9618-PF 35

Claims (1)

  1. 200905375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光罩基底’在2〇〇nm以下之曝光光波長下供給 之素材,在透明基板上具備遮光性膜, 其特徵在於: 前述遮光性膜包括: 遮光膜,包含作為主成分的矽及過渡金屬,其中,膜 之曲折率⑴為K0〜1>7、膜之消衰係數匕為2 5〜3 5、 膜厚11為2 0〜5 0 n m ; 表面反射防止膜,連接於前述遮光膜之上而形成;以 及 背面反射防止膜,連接於前述遮光膜之下而形成,包 含矽、過渡金屬、氧及氮,其中,膜之屈折率以為1〇〜 3·5、膜之消衰係數匕為2·5以下、膜厚七為5〜4〇nm ; 滿足ηΐ < Π2或是kl > k2之關係、且t 1 > t2之關係, 遮光性膜全體之膜厚在62nm以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罩基底,其中,位 於如述遮光膜之碎與過渡金屬的原子比為妙:金屬=2超 過· 1 ^ 1 9 : 1 〇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罩基底,其中,位 於前述遮光膜之矽與過渡金屬的原子比為矽:金屬超 過:1〜4未滿: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光罩基 底,其中,位於前述背面反射防止膜之矽與過渡金屬的原 子比為矽:金屬=2超過:1〜9: 1。 2190-9618-PF 36 200905375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光罩基 低’其中,位於前述背面 射方止膜之矽與過渡金屬的原 子比為石夕:金屬=2超過:卜4未滿:工。 6二申請專利範圍第)至5項中任一項所述的光罩基 與來自前述透明基板側之光之人射相對的背面 反射率在約30%以下。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中任一項所述的光罩基 氏其中,刖述背面反射防止膜係以過渡金屬石夕氧化物、 過渡金屬石夕氮化物、過渡金屬石夕氧氮化物、過渡金屬石夕氧 化碳化物、過渡金屬石夕氮化碳化物或過渡金屬石夕氧氮化石炭 化物為主成分。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中任-項所述的光罩基 底’其中,前述表面反射防止膜係以鉻氧化物、鉻氮化物、 鉻氧氮化物、鉻氧化碳化物、鉻氮化碳化物或路氧氮化碳 化物為主成分。 9.如申請專利範㈣項中任—項所述的光罩基 底,其中,前述表面反射防止膜係以過渡金屬石夕氧化物、 過渡金屬石夕氮化物、過渡金屬石夕氧氮化物、過渡金屬石夕氧 化碳化物、過渡金屬石夕氮化碳化物或過渡金屬石夕氧氮化碳 化物為主成分。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至9項中任一項所述的光罩基 底’其中,前述過渡金屬為鉬。 η·如申請專利範圍第!至10項中任—項所述的光罩 基底,包括: 2190-9618-PF 37 200905375 光阻膜’設置於前述表面反射防止膜上’且膜厚2〇〇nm 以下。 1 2_ —種轉寫用光罩,其特徵在於:使用如申請專利範 圍第1至11項中任一項所述的光罩基底而製作。 13_ 種光罩基底,在200ηιη以下之曝光光波長下供給 之素材’在透明基板上具備遮光性膜, 其特徵在於: 前述遮光性膜包括: 遮光膜’包含作為主成分的矽及過渡金屬,其中,石夕 及過渡金屬之原子比為2超過:,膜厚1為2〇〜 5 0nm ; 表面反射防止膜,連接於前述遮光膜之上而形成;以 及 , 背面反射防止膜,連接於前述遮光膜之下而形成,包 含矽、過渡金屬、氧及氮,其中,膜厚彷為5〜4〇_ ; 滿足t2之關係, 遮光性膜全體之膜厚在62nm以下。 14· 一種光罩基底’在2〇〇nm以下之曝光光波長下供仏 之素材,在透明基板上具備遮光性膜, = 其特徵在於: 前述遮光性膜包括: 遮光膜’包含作為主成分的矽及過渡金屬,其中 及過渡金屬之原子比為2超過j〜19:1 ; 表面反射防止膜,連接於前述遮光膜之上而形成;以 2190-9618-PF 38 200905375 及 背面反射防止膜,連接於前述遮光膜之下而形成,包 含矽、過渡金屬、氧及氮,其中,矽及過渡金屬之原子比 為2超過:1〜9 : 1。 2190-9618,PF 39
TW097115531A 2007-04-27 2008-04-28 Photomask blank and photomask TW200905375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20318 2007-04-27
PCT/JP2008/058129 WO2008139904A1 (ja) 2007-04-27 2008-04-25 フォトマスクブランク及びフォトマス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05375A true TW200905375A (en) 2009-02-01

Family

ID=40002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15531A TW200905375A (en) 2007-04-27 2008-04-28 Photomask blank and photomask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054766B2 (zh)
KR (1) KR20100009558A (zh)
TW (1) TW200905375A (zh)
WO (1) WO200813990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57696B (zh) 2008-03-31 2014-10-21 Hoya Corp 空白光罩、光罩及空白光罩之製造方法
WO2010113475A1 (ja) * 2009-03-31 2010-10-07 Hoya株式会社 マスクブランクおよび転写用マスク
US8709681B2 (en) 2009-04-16 2014-04-29 Hoya Corporation Mask blank, transfer mask, and film denseness evaluation method
JP5201361B2 (ja) * 2009-05-15 2013-06-05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フォトマスクブランクの加工方法
JP5257256B2 (ja) * 2009-06-11 2013-08-07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フォトマスクの製造方法
JP5714266B2 (ja) * 2009-08-25 2015-05-07 Hoya株式会社 マスクブランク、転写用マスクおよび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JP5606028B2 (ja) * 2009-09-11 2014-10-15 Hoya株式会社 フォトマスクブランクおよびフォトマスクの製造方法
JP4797114B2 (ja) * 2009-10-12 2011-10-19 Hoya株式会社 転写用マスク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体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JP4739461B2 (ja) 2009-10-12 2011-08-03 Hoya株式会社 転写用マスク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体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JP5682493B2 (ja) 2010-08-04 2015-03-11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バイナリーフォトマスクブランク及びバイナリーフォトマスクの製造方法
NL2007287A (en) * 2010-09-14 2012-03-15 Asml Netherlands Bv Correction for flare effects in lithography system.
JP5596111B2 (ja) * 2012-12-05 2014-09-24 Hoya株式会社 半導体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JP2015125628A (ja) * 2013-12-26 2015-07-0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センサ、タッチ位置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およびフィルムセンサを作製するための積層体
JP6420958B2 (ja) * 2014-03-04 2018-11-07 Hoya株式会社 インプリント用モールドブランクおよびインプリント用モールド
JP5775631B2 (ja) * 2014-08-06 2015-09-09 Hoya株式会社 マスクブランク、転写用マスク、転写用マスク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半導体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JP2017054105A (ja) 2015-09-11 2017-03-16 旭硝子株式会社 マスクブランク
JP6400763B2 (ja) * 2017-03-16 2018-10-03 Hoya株式会社 マスクブランク、転写用マスクおよび半導体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JP7080070B2 (ja) * 2017-03-24 2022-06-03 Hoya株式会社 フォトマスク、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7420065B2 (ja) * 2018-03-15 2024-01-2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大型フォトマスク
JP6938428B2 (ja) 2018-05-30 2021-09-22 Hoya株式会社 マスクブランク、位相シフトマスクおよび半導体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CN113311660B (zh) * 2021-06-03 2023-07-18 上海传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掩模基版的制作方法及具有等离子体加热装置的涂胶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95437A (ja) * 1983-10-28 1985-05-28 Hoya Corp フオトマスクブランク
JP3037763B2 (ja) * 1991-01-31 2000-05-08 ホーヤ株式会社 フォトマスクブラン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フォトマス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032089B2 (ja) * 1992-09-24 2000-04-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フォトマスク形成方法
JPH11125896A (ja) * 1997-08-19 1999-05-11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フォトマスクブランクス及びフォトマスク
KR100424853B1 (ko) * 1998-07-31 2004-03-27 호야 가부시키가이샤 포토마스크 블랭크, 포토마스크, 이들의 제조방법 및미세패턴의 형성방법
JP2001100393A (ja) * 1999-09-28 2001-04-13 Toshiba Corp フォトマスク
JP3359620B2 (ja) * 2000-09-01 2002-12-24 株式会社半導体先端テクノロジーズ ホトマスクの製造方法
JP4525893B2 (ja) * 2003-10-24 2010-08-18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位相シフトマスクブランク、位相シフトマスク及びパターン転写方法
JP4407815B2 (ja) * 2004-09-10 2010-02-03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フォトマスクブランク及びフォトマスク
JP4883278B2 (ja) * 2006-03-10 2012-02-22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フォトマスクブランク及びフォトマスク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139904A1 (ja) 2008-11-20
JPWO2008139904A1 (ja) 2010-07-29
KR20100009558A (ko) 2010-01-27
JP5054766B2 (ja) 2012-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905375A (en) Photomask blank and photomask
TWI502275B (zh) Mask substrate and transfer mask
TWI598679B (zh) 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TW201024912A (en) Phase shift mask blank, phase shift mask,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hase shift mask blank
JP6058757B1 (ja) マスクブランク、位相シフトマスク、位相シフトマスク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半導体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TW201001059A (en) Photomask blank, photomask,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07010935A1 (ja) フォトマスクブランクおよびフォトマスクならびに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JP2013088814A (ja) ブランクマスク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フォトマスク
TW200949430A (en) Photo mask blank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201109831A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photomask
JP5317310B2 (ja) マスクブランク及び転写用マスクの製造方法
JP6430666B2 (ja) マスクブランク、位相シフトマスク、位相シフトマスク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体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TW202014793A (zh) 空白光罩、光罩之製造方法及光罩
TW200424752A (en) Improved photomask having an intermediate inspection film layer
TWI550335B (zh) 空白光罩、轉印用光罩、轉印用光罩之製造方法、及半導體元件之製造方法
TWI791837B (zh) 遮罩基底、相移遮罩及半導體元件之製造方法
TW200905373A (en) Photomask blank and photomask
JPWO2010119811A1 (ja) マスクブランク及び転写用マスク並びに膜緻密性評価方法
JP6532919B2 (ja) 表示装置製造用の位相シフトマスクブランク、表示装置製造用の位相シフトマスク、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TW202038002A (zh) 遮罩基底、相移遮罩、相移遮罩之製造方法及半導體元件之製造方法
JP2020197566A (ja) フォトマスクブランク、フォトマスクの製造方法及びフォトマスク
TWI801781B (zh) 空白光罩、光罩之製造方法及光罩
TWI769223B (zh) 相位移光罩基底及使用其之相位移光罩之製造方法、與圖案轉印方法
JP2022023453A (ja) フォトマスクブランク、フォトマスクの製造方法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