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43227A - L-shaped contact - Google Patents

L-shaped contac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43227A
TW200843227A TW97112123A TW97112123A TW200843227A TW 200843227 A TW200843227 A TW 200843227A TW 97112123 A TW97112123 A TW 97112123A TW 97112123 A TW97112123 A TW 97112123A TW 200843227 A TW200843227 A TW 20084322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locking
lock
connector
wi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71121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hintaro Abe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8432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43227A/zh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Description

200843227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裔之L型接觸件 本發明關於一種適用於L型連接 【先前技術】 抑在與連接器嵌合方向正交之方向引出電線 接器為公知技術,做為裝設於該L型 v 垔驾 L型接觸件,可例舉如日本特開_5_7189^;;2件4 開之L·型接觸件。 2諕^報中所公 這種接觸件在多數情況τ係藉由對〗個 壓加工所形成,且0赵# 么 與傲運订南 觸之接減、“ 用於與相對接觸件接 接部,朗料料魏連接料具有連 但瓦,在上述之:L型接觸件,雖然 接觸傳導部之—型f曲之部分=: 之強度弱之.If況T,在對電線施加過度外存^ 接觸件變形之缺點。㈣㈣J^之方^ 致 將今属姑& 寸別係為衣k之方便或結構之簡便而 '、,、反向尽度方向彎曲而形成上述彎曲部之情況下更 易形成強度不足,因此該問題有待解決。 【發明内容】 立2解決上述問題之不足,本發明以提供一種可增強彎 曲邛強度、且耐變性強之L型接觸件為目的。 本發明係以如下方式實現。本發明之一個方面之^型 接觸件,由金屬板衝壓之加工品所形成,且在前端具有用 於/、相對接觸件接觸之接觸傳導部、在基端則具有用於與 5 320095 200843227 ,線連接部,上述接觸傳導部和上述電線連接 ,·邛係具有角度而配置成L·型,其申, 接 :在仗上述電線連接部到上述接觸傳 侧設置有用於保持彎曲部角度之肋。 弓曲邛之内 板ίΓ述電線連“之基板到接觸傳導部之; 板,係由向厚度方向彎曲之連續之帶板所構成; 在上述電線連接部之基板之兩側邊緣 藝觸傳導部延之保持臂,以做為上述肋; 迷接 Γ上述各保持臂之前端係卡合於在上述接觸傳導部之其 板之兩側邊緣響曲形成之側板之切口部。、基 伴^且^在上述各保持臂之前端設置有包圍部,上述各 保持臂之包圍部係卡合於從上述 士攻各 之基板之兩侧邊緣之在上述f曲部之外=糊 拉替亚f ’在上述各保持臂之前端形成抵接部,上述各俘 持臂之抵接部係抵接於上 这各保 |上料曲部之内側之面。 傳^之上柄口部之在 並且從上述電線連接部到上述接 之角度係設定成略直角。 *料W之脊曲部 根據本發明,由於在從電 觸墓 曲部之内側設置有肋,從而即使由電。;::導部之彎 過度外力之情況下也可防止接觸吏 線厂_接觸件組裝於連接器外殼二例二=電 複數個方向受力之可能性,㈣ 4在從 接觸件之變形,而可f,單入 衣步驟中可防止 了間早進仃適合之組裝。並且, 320095 200843227 和接觸傳導部以預定之角度所固定,從而角度之 1積度、笑南,組裝變得簡單。 & m據本I明,由於保持臂具有肋之功能,可透過簡單 結構增加接觸件強度。 觸值、曾^本發明’由於將保持臂前端之包圍部卡合於從接 、^之七刀口部露出之基板之兩侧邊緣之上面(在彎曲 =之夕側之面)’.可增強在彎曲部角度擴大方向之彎曲強 度。 著接=本Λ明’由於將保持f之前端之抵接部抵接於向 觸傳广P之切口部之下側之面(在彎曲部之内側之 ’可增強在彎曲部角度變小方向之彎曲強度。 «本發明,由於彎曲部之角度緊 形狀且設計簡單。 用向,、百緊奏之 之㈣可提供―種可增_㈣強度、且 強之L型接觸件。 j文f玍 【實施方式】 明。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更為詳細之說 w工 對於相同或類似之部分使用;η $ + 似之符號。但係,圖式僅用於圖示本發明類 尺寸之關係、各層之厚产如尽度和平面 同。 9之&度比料與實際產品切时所不 在此,對使用實施形態之L型接觸件之連接哭 整體結構進行說明,透過_ 接时衣置之 觸件。 明可㈣實施形態之L型接 320095 200843227 首先,對說明時所使用之圖式進行敍述。 第1圖係表示適用實施形態中L型接觸件之連接器裝 :置之嵌合前狀態之整體立體圖,·第2圖係表示該連接器裝 置之嵌合時將雙重鎖定構件壓入雙重鎖定位置前之狀態之 正體立胜圖,第3圖係表示將雙重鎖定構件墨入到雙重鎖 疋位置之狀恶之整體立體圖,·第4圖係表示第2圖或第3 圖之狀態之正視圖;第5圖係表示將上述雙重鎖定構件壓 _入雙重鎖定位置前之狀態之第4圖之v_v向剖視圖;第6 圖係表示將上述雙重鎖定構件壓入到雙重鎖定位置之狀態-之第4圖之V-V向剖視圖。 ^ 並且,第7圖係表示省略接觸件圖示之插座連接器之 立體圖;第8圖係表示該插座連接器之其他角度之示意 圖;第9圖係表示安裝有實施形態中L型接觸件之插塞式 連接器之整體結構之分解立體圖;第1〇圖係表示.從下方觀 察插塞式連接器之外殼之立體圖;第n圖係表示關閉該插 _基式連接器之蓋子蓋體之狀態之概略剖視圖;第12圖係表 示關閉該蓋體之狀態之概略剖視圖;第13圖係表示插塞式 連接器之裝配完成狀態之立體圖。 並且,苐14圖係表示將設置在插塞式連接器之、實施 形態中附有電線之L型接觸件之立體圖;第Μ圖係同一 接觸件之擴大立體圖久第16圖係同一接觸件之側視圖;第 Π圖係第16圖之XVII-XVII向剖視圖;第18圖係第16 圖之XVIII-XVIII向剖視圖。 並且,第19圖係表示嵌合插座連接器和插塞式連接哭 320095 200843227 ,之狀態之卡合部分社 \ 20目係表示該卡刀八之㈣—多餘部分之水準剖視圖;第 狀態之省略々私σ 口刀之鎖疋解除桿位於通常位置時之 ’合部分之鎖ί解:t:二:剖視圖;第21圖係表示相同卡 分之垂直剖視^才干位於解鎖位置時之狀態之省略多餘部 如第1圖楚/f 括固定於基板之插座構’該連接器裝置包 插座連接器U)拔連接器)10和相對該 器)20。其中,# 入之插塞式連接器(一侧之連接 接器20係做連接器1〇係做為母連接器,插塞式連 =為可歲合_座連接㈣之 如罘5圖至筮丈牧σσ 之嵌合孔18內 在插座連接器10之外殼10Α 係與連接器公連接器侧之複數個接觸件19之前端部 個接觸件平行地突出’以使公連接器側之複數 於插塞式連接器^部與相對側接觸件嵌如並且,在設置 納有安裝於各U外:α2〇Α之各接觸件容納室24,容 接觸傳導部2〇1及卡端。之母連接器側之接觸件200之 形態)tr為Γ述之之^ 20之嵌合M p里之結構’電線w從與連接器10、 在插座連接=:之下侧方向引出。並且,與此對應地, 上述切口 17am外设1〇A之下壁17設置有切口 17a, 用於導出插塞式連接器2〇之下相 之電境引出部蓋子32或電線w)。之下側部分(後述 庄連接◎ 1G之外殼1GA和插塞式連接器加之外殼 320095 9 200843227 成為矩形,分別由樹腊之-體成形品所形 、上;=V〇包括由樹腊所成形之外殼ioa和裝設
:20部之複數個接觸件19,插塞式連接器 Λ樹腊所成形之外殼篇和袭設於上述外殼2〇A :二,:=£型接觸件2。。和從後方裝設於外殼2〇a之 树月曰製雙重鎖定構件50。 <兩連接益鎖定機構之構成〉 如弟19圖所示,在插庙土表| ^ ^ , 20 . ^ „ 20A ^ ^ 1 〇A ^ ^ ^ „ 各 Γλ又2〇A體设置有第1、第2鎖定部15、 在兩連接器1G、2Q嵌合於正規位置時,由钱合動作 外彳此卡合,由此將兩連接器10、2〇鎖定為嵌合狀能。 並:,在插座連接器10之外殼似之内面,在將插 Γ?Γ120側之第2鎖定部23下壓到解除與插座連接’ ^侧之¥ 1鎖定部15之卡合之位置,時,在該位置設置 用於保持f 2鎖定部23而㈣解除狀態保持機構之凹 14 〇 山第1、第2鎖定部15、23係配置於在將兩連接器1〇、 合及脫離時彼此干涉之位置,藉由將第2鎖定部23 叹=於後述之鎖定解除桿22之左右臂21,從而可根據左 右臂21之彎曲而從與第1鎖定部15干涉之位置自由移位 ” _干/y之位置。並且,在上述非干涉之位置配置有上述 解除狀態保持用之凹部14,上述凹部14用於接受第 定部23 〇 、 如進仃更為詳細之說明,如第7圖、第8圖、第20 320095 10 200843227 圖、第21圖所示,在插座連接器】〇之外殼〗〇A之左右侧
壁,具有第1鎖定部15之可彎曲鎖定臂n係與外殼1〇A 设置成一體。上述可彎曲鎖定臂n,在第2鎖定部23伴 隨連接器ίο、11之嵌合動作(插塞式連接器2〇向第19圖 之箭頭D方向之插入操作)干涉第】鎖定部15時,係透過 自身向外側(第圖之箭頭E方向)彎曲而允許第2鎖定部 23之通過,在兩連接器1〇、2〇嵌合到正規位置時,藉由 攸寫、曲狀態進行復位而使第i、第2鎖定部15、23之卡合 面15a、23b彼此卡合。 .… 並且,在插塞式連接器20之外殼2〇a之左右侧壁之 外侧,設置有鎖定解除桿22之左右臂21,上述左右臂21 在外侧面具有* 2鎖定部23。該鎖定解除桿Μ係在與插 座連接器1G側之可彎曲鎖定臂11之彎曲方向正交之方向 具有可f曲性,並藉由從第2G圖所示之通常位置彎曲到第 ^圖所示之解鎖位置,相料第1鎖定部15使第2鎖定 口P 23移位到非干涉之位置。、 而且,在插座連接n 10側之可彎曲鎖定臂η之内面 設置有上述解除狀態保持用之凹部14,上述 由將鎖定解除桿22保持在 糸轎 持在相對於第丨鎖定部位广鎖定部23保 方二為;=接器:°側之可弯曲鎖定臂11之彎曲 机定為上; °之同%將鎖定解除桿22之彎曲方向 口又疋為上下方向,解除狀態
鎖定部15之下側位置。之凹部Μ钱置於U 320095 11 200843227 ' 亚且,分別具有第1鎖定部15及第2鎖定部23之可 ,彎曲敎臂u和敎解除桿22之左右臂21,係成對地設 :置於各插座連接$ 1〇和插塞式連接器2〇之各外殼似、 20Α之左右侧部。 —如第I圖、第8圖所示,插座連接器1〇側之可彎曲鎖 定臂U,係由設置在插座連接器10之外殼ι〇Α之左右侧 壁之兩個切口之間之壁體所構成,上述切口係從連接器被 I方向之則端向後端方向大致平行地進人所形成。並且, ί 15 # 13(^τ""# ^φ ^e } # #j ^# ^所構成,上述槽13係在由上述壁體所構成之可彎曲鎖 疋臂11、之連接器嵌合方向之前端隔開一定間距之位置形 成上述壁部之連接器嵌合方向之後端面係做 2鎖定部23之第1鎖定部B之卡合面15a。 弟 ’ t第9圖、第19圖所示’插塞式連接器2〇側 、击 干錢視枯王〔字状’且包括左右臂21和 '、連接左右f 21之端部之間之操作桿22 b。左右臂21 塞式連接器2。之一之左右側壁之二」 平行地從連論合方向之前端向後端方 L申’而形成將上述前端做為支點21a、可在上 弓曲之懸臂樑。並且’第2鎖定部23係做為鎖定爪而突二 :為=樑而形成之左右臂21之自由端21b側之: 第1鎖二1之第 乐Z鎖疋部23之卡合面23b。 I且如昂2〇圖、第21圖所示,在插座連接器10 320095 12 200843227 侧之可彎曲鎖定臂u《内面設置有解除狀態保持用之凹 部14’在上述凹部14可嵌合做為第2鎖定部23而突設之 鎖定爪。在此情況下,在凹,14之上端面和第2二: 23之上端面,設置有與第2可彎曲鎖定臂之彎曲方^ 正交且彼此卡合之卡合面14d、23d。 ° 、,亚且’第1鎖定部15之連接器嵌合方向之前端面和第 2鎖定部23之連接器嵌合方向之前端面中之至少—個設置 有引導斜面,在伴隨連接器1〇、2〇之嵌合動作而第 部15和第2鎖定部23干涉時’上述引導斜面可將第〗^ 彎曲鎖定臂11向彎曲方向誘導移位。如第19圖所示,在 本例中僅在第2鎖定部23側設置有引導斜面23a。 亚且,如第20圖、第21圖所示,在第2鎖定部η 和上述帛2鎖定部23從第!鎖定部15干涉之位置移動到 解除狀態保持用之凹部14之路程中之至少一方設置有引 $斜面13b、23c ’上述引導斜面13b、23c係向外側彎曲 •=曲鎖定臂11 ’從而在彎曲第2可彎曲鎖定臂21時使 得第2鎖定部23向上述解除狀態保持用之凹部14嵌合。 以下對⑴插塞式連接器20之外殼20A之除上述^構 外之結構和(2)可容納於上述外殼肅之L型接觸件崩 =結構和(3)做為鎖定解除桿22之彎曲控制機構之雙重鎖 定機構之結構崎說明。雙重敍铺缝重較構件% 構成’透過上述雙重鎖定構件5〇之控制而使得鎖定解除桿 22不此攸通$位置移位到解鎖位置。 (】)<插塞式連接界20夕& &Α Λ 之外叙20Α之除上述結構外之結構> 320095 13 200843227 、 如第9圖、10所示,該插塞式連接器20之外殼2〇a '為,藉由容納並列之複數個L型接觸件2〇〇而形成插塞式 :連接益20之結構,包括上侧部分之外殼本體^和下侧呷 分之電纜引出部蓋子32。L型接觸件2〇〇包括,設置在^ 端且與相對接觸件19接觸之接觸傳導部2〇1、設置在基端 之電線連接部204,並且將接觸傳導部2〇1和電線連 204設置成匕型之結構,以下對此進行詳細說明。 外殼本體31係將前侧部分做為與插座連接器10之外 •殼之嵌合部分,電繞引出部蓋子%.係一體地設置心 外殼本體3丨之後部下侧’與外殼本體31共通構成對應於 L型接觸件200之侧視L型之形狀。 在外殼本體31之内部設置有複數個第i容納室24, 上述複數個f 1容納室24用於容納透過外殼本體3i之下 部開口部從下侧插入之各接觸件2〇〇之接觸傳導部2〇1。 關於各第1容納室24’從下面侧之下部開0部觀察時係呈 籲平行之槽狀結構,在各第丨容納室24分別連通有插入孔 25,上述插入孔25形成於外殼本體31之前壁部且用於插 入:對側之接觸件19。並且’如第5圖、第6圖所示,在 各第j容納室24之内侧壁設置有接觸件卡止用之卡止爪 26藉由上逆卡止爪26與從下插入之l型接觸件之 卡止用大片213a(後述)卡合而防止接觸件2〇〇之脫離。 並且’在電纜引出部蓋子32之内部設置有第2容納室 (容納槽34) ’由於第2容納室與各第1容納室24連通,而 可容納各接觸件200之電線連接部2〇4及電線|之一部 14 320095 200843227 、分。 . 電窥号丨出部#早4 k ^ •體33之蓋子蓋體^。芸匕括盖子本體33和連接於蓋子本 於外般本體31&盍子本體%係藉由固定地—體設置 部,it: 構成電缓引出部蓋子32之後面側之壁 個容納室:4。I具二If各第2容納室之前面開放之複數 本體以内部之槽狀形成於外殼 ,㈣閉從外 h Μ姑都v 盖子本體31之開放之前面之連 ^ 。/刀’上述蓋子蓋體35透過鉸鏈36可在上下方 向(第13圖中箭頭Α方向)轉動地一體設置於外殼本體31 之下部開口部之前緣部。 尽骽 北蓋子本體33包括,垂直形成於蓋子本體31之下面之 :面土 33a、在該背面壁33a之左右兩側邊緣向前方突出 =一體設置之左右侧壁33b、藉由將左右側壁现之間之 空間分割成複數個部分而形成上述各容納槽34之分割壁 33〇 ’且在左右側壁33b之外面具有用於與蓋子蓋體%卡 合之卡合孔(卡合部)37 〇 並且’盍子盍體35包括透過基端邊緣以薄肉狀之鉸鏈 36連接於外殼本體31而堵住外殼本體31下部開口部之下 面覆板;3$a、透過正交地一體設置於該下面覆板35&之前 端邊緣而堵住蓋子本體33之前面開放部之前面覆板35^、 用於保持上述下面覆板35a和上述前面覆板3讣之角度而 設置於彎曲部之内侧之肋35c、在前面覆板35b之前端侧 320095 15 200843227 ’之兩侧邊緣向著蓋子本體3 3侧一體設置且在將蓋子蓋體 、35操作到關閉位置時在蓋子本體33之左右側壁33b之外 :面重疊之左右側板35d。 在左右侧板35d之内面,設置有與設置在蓋子本體% 之左右侧壁33b之卡合孔37卡合之卡合突起(卡合部)38。 並且,在前面覆板35b之内面設置有複數個細槽42和定位 突起39、40,在將蓋子蓋體35轉動到堵住蓋子本體%之 础面之位置時’將蓋子本體33侧之左右侧壁33b及分割壁 33c之前端邊緣嵌入上述複數個細槽42,.上述定位突起 39、40用於定位L型端子2〇〇之電線連接部2〇4。並且, 下面覆板35a之内面設置有卡止部44(參照第5圖、第6 圖在將蓋子蓋體35轉動到堵住蓋子本體33之前面之位 置時,上述卡止部44用於定位先前預先容納之l型端子 200之接觸傳導部201 〇 (2)<插塞式連接器20侧之[型接觸件2〇〇之結構〉 • 以下對實施形態之L型接觸件200之結構進行說明。 如弟14圖至第16圖所示,插塞式連接器2〇側之接觸 件200係由對一片金屬板衝壓成形之加工品所形成,且包 括设置在前端且用於與相對接觸件19(參照第5圖、第6 圖)接觸之.接觸傳導部201、設置在基端且用於連接電線w 之電線連接部204,且形成將接觸傳導部201、電線連接部 90°角度配置成L型之結構。具體為,在接觸傳導 =01之後侧設置有補助性之卡止固定部逝,在卡止固 疋部202之下側,隔介包圍部2〇3設置有電線連接部撕。 320095 16 200843227 在此,卡止固定部202係設置為接觸傳導部2〇1之一部分, 包圍部203係設置為電線連接部204之一部分。 從電線連接部204之基板204a到接觸傳導部2〇1之基 板210,係由向厚度方向以直角彎曲之連續之帶板所構 成,在接觸傳導部2〇1之基板210之兩侧邊緣向上侧彎曲 之方式立設有一對前側侧板211,透過該一對前側侧板2ιι 構成可容納相對接觸件19之接觸傳導部2〇1之主要部分。 在接觸傳導部201之前側侧板211之後侧,隔著切口 ^2 形成有卡止固定部202之一對後侧侧板213。卡止固定部 2〇2之後侧側板213,也同樣地將連續之相同基板2仞之兩 侧邊緣立設而形成,在卡止时部2G2之後侧侧板加之 後端适緣大„又有卡止用突片213a,從而在將接觸件2⑼插 入到外殼本體31之第!容納室24時,上述卡止用突片仙 與設置在第1容納室24之内侧壁之接觸件卡止用之卡 26卡合。 丨 並且,在接觸傳導部2〇1之下侧設置有接觸件固定 樑m,上述接觸件固定用樑214係由基板2ι〇之前端 =並向電線連接部2G4f曲而形成板簧狀。上述接觸件 定用樑214為’在將接觸件·之接觸傳導部加和 f定部202插入外殼本體31之第1容納室24後,將蓋 盍體35轉動到_位置時,與蓋子蓋體^之内二 抵接之部分’藉由使在抵接之狀態下之接觸件固定用 214之别端214a與蓋子蓋體%内面之卡止部卡合, 不可移動地保持接觸件2〇〇。 。 320095 17 200843227 立#並且在彳之電線連接部2〇4到接觸傳導部2〇〗之彎曲 讲w ^ 土板2〇4a、210之帶板以直角彎#之部分)之内侧 仅士 :、有肋之功能之保持臂215,上述保持臂215係用 ”寸電線連接部204和接觸傳導部201之設置角度。上 j保持臂215係藉由從電線連接部綱之基板綱&之兩侧 ^緣向接觸傳導部2〇1延伸所形成,各保持臂215之前端 ^與側板213之切口部216卡止,上述侧板⑴係藉由將 土板210之兩侧邊緣彎曲所形成,上述基板係指從接 觸傳&部201到卡止固定部π]。 ....... _ 立即,在各保持臂215之前端形成有包圍部217和抵接 部218,如第17圖所示,包圍部217卡止於從卡止固定部 之切口。卩216路出之基板21〇之兩側邊緣之上面(基板 210、難之彎曲部之外侧之面)。並且,如第18圖所示, 各保持臂之抵接部218抵接於上述切口部216之上側之抵 接土 216a(基板210、204a之彎曲部之内侧之面),從而使 φ保持臂215具有保持電線連接部2〇4和接觸傳導部之 角度之肋之功能。 (3)<雙重鎖定機構之結構> 如第9圖所示,在鎖定解除捍22之左右臂21之自由 端21b之上侧設置有垂直上升壁部22a,透過操作桿2几 連接上述垂直上升壁部22a之上端,而構成俯視形狀為匚 子狀且侧視形狀為L狀之鎖定解除桿22。 在此情況下,鎖定解除桿22之操作桿22b係位於外殼 20A之上面之上側位置,在該操作桿22b和外殼2〇a之上 320095 18 200843227 •面之間設置有間隙,上述間隙係用於插入雙重鎖定構件50 &之中間突出壁53。 、 雙重鎖定構件50包括與連接器10、20之嵌合方向垂 直之背面板51和分別設置於上述雙重鎖定構件50前面侧 之上段、中段、下段且與連接器10、20之嵌合方向平行之 3個突出壁52、53、54。如第5圖、第6圖所示,上段之 突出壁52和中段之突出壁53之間隔係設置.成可包夾鎖定 解除桿22之操作桿22b。並且,中段之突出壁53之厚度 ®係設置成,在將振塞式連接器20之外殼-本體31嵌合於插-座連接器10之外殼10A之狀態下可插入如下間隙之厚 度,即,插座連接器10之外殼10A之上面和通常位置之 鎖定解除桿22之操作桿22b之間之間隙。並且,中段之突 出壁53和下段之突出壁54之間隙設置成如下厚度,即, • 在將連接器10、20嵌合之狀態下,可包夾從插座連接器 10之外殼10A之上面到外殼本體31之後端部31h之下面 •之厚度。 並且,雙重鎖定構件5Ό設置成,在裝設於插塞式連接 器20之外殼20A之狀態下,可在如第2圖、第5圖所示 之臨時卡止位置和第3圖、第6圖所示之實際卡止位置之 間選擇性地切換。並且,如第9圖所示,為在臨時固定位 置臨時固定,在雙重鎖定構件50之上段之突出壁52之下 面和中段之突出壁53之上面設置有臨時固定用之卡止突 起55a、55b、55c。並且,為在實際固定位置進行實際固 定,在雙重鎖定構件50之上段之突出壁52之下面和下段 19 320095 200843227 -之突出壁54之上面設置有實際固定用之卡止突起55b、 v 55d。在此,卡止突起55b同時做為臨時固定用和實際固定 ^用。上段和中段之突出壁52、53之卡止突起55a、55b、 55c與鎖定解除桿22之操作桿22b卡合,下段之突出壁54 之卡止突起55d與插塞式連接器20之外殼本體31之後端 部3lh之下端卡合。 並且,在雙重鎖定構件50位於如第5圖所示之臨時卡 止位置時,藉由做為第1卡合機構之上段之突出壁52和中 ®段之突出壁53-卡合於鎖定解除桿22之操作桿22b「在兩 個連接器10、20嵌合之狀態下可將鎖定解除桿22從通常 位置移位到解鎖位置(向著下方),並且,在雙重鎖定構件 50位於如第6圖所示之實際卡止位置時,藉由做為第1卡 合機構之上段之突出壁52和中段之突出壁53卡合於鎖定 解除桿22之操作桿22b,"且做為第2卡合機構之中段之突 出壁53和下段之突出壁54卡合於連接器10、20之外殼 ⑩10A、20A之本體部分,在兩個連接器10、20嵌合之狀態 下雙重鎖定構件50可阻止鎖定解除桿22移位到解鎖位置。 並且,在雙重鎖定構件50之下段之突出壁54上面之 左右端設置有凹部56,上述凹部56係用於與外殼本體31 之後端部31h之左右端卡合,並做為裝設於插塞式連接器 20之外殼20A之狀態下之防止橫向移動之機構,在雙重鎖 定構件50之上段和中段之突出壁52、53之間之背面壁51 設置有切口 57,上述切口 57用於嵌合鎖定解除桿22之垂 直上升部22a。並且,在背面壁51之下端設置有脫模孔 20 320095 200843227
We’上述脫模孔55e係用於卡止突起…之 、<作用 > 主 : 以下對作用進行說明。 -,了插塞式連接器2G之組裝步驟中,如第9圖所 =猎 '盍子盍體35處於開啟之狀態’而開放外殼本體 利用之H口部7子本體33之前面’透過在該狀態下 ,,將女裝在電線臂之前端之接觸件200從下 側插入到外殼肅。即,在將接觸件之接觸傳導部2〇ι 及卡止固定部202從下側插入到g p容納室24之同時,將 接觸件200之包圍部2〇3或電線連接部綱及與此連接之 電線W之-部分容納於外殼本體33之容納们4。在以上 述方法將接觸件200插入_,在將接觸件2〇〇之接觸傳導 = 20!及卡止固定部搬插入到第i容納室㈣,卡止固 疋口P 202之後端之卡止用突片213&會卡止於第1容納室 24之内㈣之卡止爪26’從而可防止接觸件·從連接器 φ外殼2〇A脫離,使接觸件2〇〇之組裝變得簡單。 並且,在該狀態下,以如第13圖之箭頭A所示之方 向轉動而將蓋子蓋體35關閉’使蓋子蓋體35之卡合突起 38卡合於蓋子本體33之卡合孔37。根據上述,可藉由蓋 子蓋t 35完全堵住外殼本體31之下部開口部和蓋子本體 33之前面,從而確實地保持固定接觸件2〇〇之全部及電線 W之一部分。 如北,雖然係裝設比較難之L型接觸件2〇〇,但透過 利用外殼本體Μ之下部開口部或蓋子本體3 3之前面開放 320095 21 200843227 •部將接觸件200從下側插入而設置,從而使連接有電線w t之狀態下之接觸件200之組裝變為簡單。並且,在裝設接 觸件200之後’僅透過利用鉸鏈36將蓋子蓋體%轉^到 關閉位置㈣止了接觸件或電線w之脫離而可確實地保 持固定’從而可達到防止因外力而導致之接觸件之變 形。亚且,蓋子蓋體35與外殼本體31或蓋子本體Μ係一 體成形,因此管理簡單且製造成本低。 並且’透過上述之方式關閉蓋子蓋體%,如第5圖、 第6圖所示,使接觸件固定用樑214之前端21牦鱼罢苔 體h内面之卡止部44卡合’可在無響聲不可移動:條; 下將接觸件200容納於連接器外殼2〇α内部。 並且,如第14圖至第18圖所示,所使用之l型接觸 」㈣’因設置成在從電線連接部綱到接 之彎曲部之内㈣置有具有肋之功能之保持臂之結 構’即使從電線w向電線連接部204施加過度外力時也 衣到連接器外殼20入之步驟中雖存在從複數個方向 文力之可能性,但因在上述組裝步射可防止接觸件彻 之變形,從而能夠簡單進行適合之組裝。 並且,由於電線連接部204和接觸傳導部2〇1以直 固定,從而角度之精度變高,組裝變得簡單。並且保 具有肋之功能,可透過簡單之結構增加接觸件』 之强度。 具體而言’由於將保持臂215之前端之包圍部扣卡 320095 22 200843227 •合於從接觸傳導部201之切口部216露出之基板21〇之兩 t側邊緣之上面(彎曲部之外側之面),可增強在彎曲部角产 :擴大之方向之彎曲強度。並且,由於將保持臂215之前端 之抵接部218抵接於向著接觸傳導部201之切口部216之 下側之抵接面216a(彎曲部之内侧之面),可增強在彎曲部 角度變小之方向之彎曲強度。透過上述,可進一步提高保 持接觸傳導部201和電線連接部204之直角度之強度,使 耐變性變強。 • 並且,接觸傳導部201和電線連接部2〇4之角度並非 僅限於直角,也可以係接近直角之結構,可滿足接觸件形 狀之緊凑和設計之簡單化之結構均可適用。 如第2圖所示,相對於插座連接器1〇將如上構成之插 塞式連接器20嵌合到正規位置時,藉由使第丨、第2之鎖 定部15、23自動地彼此卡合,使兩個連接.器1()、2〇以嵌 合狀態鎖定。 _ 即,相對於插座連接器1〇將插塞式連接器向第Μ 圖所不之前頭D方向嵌合,隨著上述嵌合操作,第}、第 2鎖1部15、23彼此干涉,而可彎曲鎖定臂n係向箭頭£ 方向’弓曲。亚且,在插塞式連接器20和插座連接器1〇嵌 合到正規位置時,可彎曲鎖定臂11會從彎曲狀態復位,彼 此干/步之第1、第2鎖定部15、23之卡合面15a、< =彼此卡。,兩個連接器1〇、以嵌合狀態鎖定。在此狀 匕、1,兩個連接器10、20之接觸件19、200之間彼此結合 而貝現包連接。此時,卡合部分之垂直截面具有如第加 320095 23 200843227 '圖所示之結構。 1 一般,在該階段藉由將如第2圖所示之預先暫時卡止 •=插塞式連接器20之外殼2GA之後部之雙重鎖定構件5〇 壓入到如第3圖所示之實際卡止位置,控制鎖定解除桿^ 使^不能移動(雙重鎖定)。這係為了防止由於.某種原因使 鎖=除桿22移動到解除侧。以下,首先對解除鎖定操作 f仃。兄明,此後繼續對防止鎖定解除之雙重鎖定功能進行 說明。 μ在解除鎖定使連接器10、2〇脫離之情況為,首先,向 如第13圖中箭頭Β方向壓下鎖定解除桿u之操 饥二吏左右臂21肖下彎曲,使第2鎖定部η移位到與^ 1二定部15非干涉之位置。從而藉由使鎖定解除桿u從 L承位置移位到解鎖位置,而解除鎖定部15、23之間之卡 :二C圖所示’藉由使第2鎖定部23嵌合於解除狀 二=用之凹部14,而在該位置保持第2鎖定部23。從而, 式_1 該狀態之情況下,可從插座_ 1G拔出插塞 和連= 由於可獨立進行連接器1G、2G之較解除操作 的、20之拔出操作,即使在不能同時進行上述 可達到提確實地使連接111()、2()脫離,從而 一 “刼作性之目的。另外,在此情況下 ,從而可在不增加構件數之條: 厩彳貝之方式提高操作性。 二 在該連接為之情況下,可藉由利用可彎曲鎖定 320095 24 200843227 ’臂11和鎖定解除桿22之左古壁οι +妈1 + f (左右# 21之彎曲來進行第卜第 :2鎖^部15、23之敎及鎖定解除操作而使結構簡單,且 化費外成10A 20A之成形成本。並且,插座連接器忉 貝之^曲鎖定臂η和插塞式連接器2Q侧之鎖定解除桿 u之彎曲方向係設定為彼此正交之方向,從而彼此涉 對方之彎曲。 並且’由於設置成透過壓下鎖定解除桿22之方式將 2鎖定部23卡合於解除狀態保持用之凹部μ,從而使鎖定 解除麵作變得簡單,可在此狀態下使連接器1()、Μ脫離。 並且’由於在外殼似、肅之左右設置有可弯曲鎖 …1和鎖定解除桿22之左右臂2卜可均衡堅固地鎖 時,僅透過壓下操作桿22而在均衡性良好之狀 間早貫現鎖定解除操作。 -·並且,由於可彎曲鎖定臂11係藉由在插座連接哭1〇 之外殼10A之左右侧壁僅設置兩個切口 12所構成,第^
鎖定部15係非設置成在可彎曲鎖定臂11之内面突出之凸 部,而設置成由可彎曲鎖定臂u本身之壁部所構成之注 構’從而可在不增加多餘厚度之情況下,僅以外殼· Z 側壁厚度範圍緊湊設置所必需之功能構件。 並且’鎖定解除桿22之左右臂22係設置成以 ^之懸臂樑,將做為鎖定爪之第2鎖定部23突設: 左右# 21之自由端21b側之外側面,從而可提高操作 亚且,透過引導斜面23a之作用,可平滑地卡合第】、 鎖定部15、23,透過引導斜面別、23〇之作用,可使第2 320095 25 200843227 鎖定部23平滑地卡合於解除狀態保持用之凹部14。 以下對雙重鎖定之設定和作用進行說明。 在進行上述之鎖定解除操作前,鎖定解除桿22位於通 常位置。在此階段,透過卡止突起55a、55b、55 c與操作 桿22b之卡合,使雙重鎖定構件50保持在如第5圖所示之 臨時卡止位置之狀態,從而可自由操作鎖定解除桿22。並 且,為控制鎖定解除桿22之自由操作,將雙重鎖定構件 50向前方(第13圖中箭頭C方向)壓入。 從而,如第6圖所示,藉由將雙重鎖定構件50之中段 之突出壁53插入到插座連接器10之外殼10A之上面和鎖 定解除桿22之操作桿22b之間之間隙,從而阻止鎖定解除 桿22向下侧(解鎖位置)之移位。從而,可確實地保持連接 器10、20處於不能解除鎖定之狀態。即,可確實地制止鎖 定狀態由於某種原因被簡單地解除而使連接器10、20分 離,而提高連接器10、20嵌合之信賴性。 此外,如未將雙重鎖定構件50壓入到雙重鎖定位置, 而將鎖定解除桿22錯誤地操作到解鎖位置時,會維持鎖定 解除狀態。因此,會導致作業者未想到之情況下拔出嵌合 狀態之連接器10、20,在某些情況下會導致連接器10、20 完全脫離。 如果採用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情況下,可避免發生 上述之脫離。並且,透過將雙重鎖定構件50裝設於適當之 位置(雙重鎖定位置),可確認連接器10、20之鎖定係否正 常進行。 26 320095 200843227 =且,在該連接器裝置之情況下,在鎖定解除桿^ = 種原因錯誤地操作到解鎖位置,而藉由解除狀態保 ' =構=部14)保持在解鎖位置時,㈣中段之突出壁53 雔、二Γ 1GA、2GA干涉而不能將雙重鎖定構件5g裝設到 定録(歡位置),由此可預先告知鎖定解 通常位置,從而可事先避免連接器1〇、2〇之不完整 <肷合。 …並且’在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之情況下,由於可將錐 ^ ^構件5 G預置於插塞式連接器2 Q之外殼肅,從而 可相繼進行從連接器10、20之間之嵌合到鎖定部15、23 -查由透過又重鎖疋構件5G完成雙重鎖^操作等之 而提高τ操作性。並且,由於預置了雙重 、、疋^0’攸而無需單獨管理雙重鎖定構件50’具有可 避免構件管理之繁瑣之優點。 a 5〇 一並且’在該連接器裝置之情況下’在將雙重鎖定構件 〇定餘實際卡止位置時,由於雙重鎖㈣件50之上^ :之ST广53(第1卡合機構)卡合於鎖定解心 2之叫’中段和下段之突出壁53、54(第2卡合 :::插座連接器!。之外殼10Α或插塞式連接器2。之: 二,,可確實地阻止鎖定解除桿22移向解鎖位置之卜 冰作,可提鬲鎖定之信賴性。 亚且’在上述實施形態中,將£型接觸件2〇〇之 連接部204到接觸傳導部2〇1之彎曲角度設定為直、、' 可將該腎曲角度設定為除直角外其他適當之角度。角,也 320095 27 200843227 .以上,對本發明之實施㈣進行 ,明並不僅限於上述範圍,各構件 = 能之任意結構所替換。 霉叮用具有相同功 【圖式簡單說明】 、“ f1㈣表示適用本㈣之實施形射L型接觸件之 連接益裝置之嵌合前狀態之整體立體圖。 斤入^2係表示同—連接器裝置嵌合時將雙重鎖定構件 ^又重鎖定位置前之狀態之整體立體圖。 狀能Γ1Γ糸表示將雙重鎖定構件屋入到雙重鎖定位置之
狀悲之整體立體圖。 K =4圖係表不第2圖或第3圖之狀態之正視圖。 =5圖係表示將上述雙重較構件壓人雙 月·J之狀悲之第4圖之v-v向剖視圖。 '置 置之表㈣上述雙重較構件以到雙重鎖定位 ,、之弟4圖之V-V向剖視圖。 圖。""圖係表不省略接觸件圖示之插座連接器之立體 圖 =圖係表示同一插座連接器之其他角度之示意圖。 圖係表示插塞式連接器之整體結構之分解立體 立體$。10圖係表示從下方觀察插塞式連接器外殼結構之 第11圖係表示關閉同一插塞接器 狀態之概略剖視圖。 卞之 320095 28 200843227 第12圖係表示_同_蓋子蓋體之狀態之概略剖視 第13圖係表示插塞式連接器之組裝完成狀態之立體 =14圖表示將容納在插塞式連接器之、本發明之實施 附有電線之L型接觸件之立體圖。 f 15圖係同一接觸件之擴大立體圖。 第16圖係同一接觸件之侧視圖。 =17圖係第16圖之XVII-XVII向剖視圖。 ,18圖係第16圖之xvm_xvm向剖視圖。 ^人圖係表示肷合插座連接器和插塞式連接器之狀 ^ # 5部分結構之省略多餘部分之水準剖視圖。 弟20圖係表示該卡合部分之鎖定解除桿位於通常位 置”狀態之省略多餘部分之垂直剖視圖。 /罢=21圖係表示相同卡合部分之鎖定解除桿位於解鎖 蚪之狀您之省略多餘部分之垂直剖視圖。 、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Α 、20A 外殼 12、 17a 切口 13b 、23c 引導斜面 14d 、23b、 23d卡合面 23 第2 鎖定部 18 嵌合孔 20 插塞式連接器 10 插座連接器 11 可彎曲绩定臂 13 槽 14、 56 凹部 15 第1鎖定部 17 下壁 19 相對接觸件 320095 29 200843227 21 左右臂 22 鎖定解除桿 22a 垂直上升壁部 22b 透過操作桿 23a 引導斜面 24 第1容納室 25 插入孔 26 卡止爪 31 外殼本體 31h 後端部 32 電纜引出部蓋子 33 ^ 35 :蓋子本體 34 容納槽 36 鉸鏈 37 卡合孔 38 卡合突起 39 ^ 40 定位突起 42 細槽 44 卡止部 50 樹脂製雙重鎖定構件 52、 53、54 突出壁 55a、 55b、55c、55d 卡止突起 55e 脫模孔 200 L型接觸件 201 接觸傳導部 202 卡止固定部 203 包圍部 204 電線連接部 204a 、210基板 211 前侧側板 212 切口 213 侧板 215 保護臂(肋) 213a 卡止用突片 214 接觸件固定用樑 214a 前端 216 切口部 产 216a 抵接面(彎曲部之内側之面) 217 包圍部 218 抵接部 W 電線 30 320095

Claims (1)

  1. 200843227 •十、申請專利範圍·· _ 1.山種L型接觸件’由金屬板衝壓加工品所形成,且在前 •端具有用於與相對接觸件接觸之接觸傳導部、在基端具 有用於與電線連接之電線連接部,上述接觸傳導部和上 述電線連接部係具有角度而配置成L型,其中, 在攸上述電線連接部到上述接觸傳導部之彎曲部 之内侧設置有用於保持上述彎曲部角度之肋。 °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L型接觸件,其巾, 由向電線連接部之基板到接觸傳導部之基板,係 由向厚度方向彎曲之連續之帶板所構成; 亚且,在上述電線連接部之基板之兩侧邊緣, 向上述接觸傳導部延伸之保持臂,做為上述肋; 之美保持臂之前端字卡合於在上述接觸傳導部 基板之兩側邊緣彎曲形成之侧板之切口部。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L型接觸件, 保持臂之前1上^4各 之則知仅置有包圍部,上述各保持臂之 卡t於從上述接觸傳導部之 =糸 邊緣之在上述f曲部之外側之面广』之基板之兩側 4.如: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型接觸件,其 保持臂之前端形成抵接部,上述夂 处。 之面述接觸傳導部之切口部之在上述、彎曲部之内侧 5·:申二專Z第4項// 4項,任-項之L型接觸 部之角度㈣11ΪΙ導部之、彎曲 320095 31
TW97112123A 2007-04-26 2008-04-03 L-shaped contact TW200843227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17081A JP2008277036A (ja) 2007-04-26 2007-04-26 L型コンタク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43227A true TW200843227A (en) 2008-11-01

Family

ID=40054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7112123A TW200843227A (en) 2007-04-26 2008-04-03 L-shaped contact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08277036A (zh)
CN (1) CN101295830B (zh)
TW (1) TW200843227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92746B1 (ko) * 2012-07-04 2013-08-02 한국몰렉스 주식회사 오프셋 타입 와이어 투 보드 커넥터
JP6337491B2 (ja) * 2014-02-12 2018-06-06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
JP6567600B2 (ja) * 2017-06-16 2019-08-2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109411919A (zh) * 2018-11-29 2019-03-01 苏州中兴联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87338B2 (ja) * 1999-03-01 2008-11-26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電気コネクタ
JP3045726B1 (ja) * 1999-03-16 2000-05-29 株式会社サンテック アンテナ線接続用l型コネクタ
CN2501215Y (zh) * 2001-09-08 2002-07-1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合
JP3693973B2 (ja) * 2002-03-20 2005-09-14 Smk株式会社 L字プラグとその組み立て方法
JP2005056600A (ja) * 2003-08-05 2005-03-03 Three 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電線端子
JP2005071892A (ja) * 2003-08-27 2005-03-17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L型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277036A (ja) 2008-11-13
CN101295830A (zh) 2008-10-29
CN101295830B (zh) 2010-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402909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latch mechanism enclosed in shell
JPH089913Y2 (ja) コネクタ
JP3987736B2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H10112356A (ja) 半嵌合防止コネクタ
JP3987737B2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2002352903A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H10289756A (ja) コネクタ嵌合構造
KR100826384B1 (ko) 속결단자장치
US7351086B2 (en) Connector
JP3422925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739627B2 (ja) 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結合機構
TW200843227A (en) L-shaped contact
JP2002033159A (ja) コネクタ嵌合構造
US6273746B1 (en) Connector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TW200843228A (en) Connector housing and connector
KR102338388B1 (ko) 방수커넥터
JP4387268B2 (ja) 電気的接続装置
CN112670751B (zh) 连接器
JP2008277035A (ja) コネクタ装置
JP4893452B2 (ja) コネクタ
JP2014056718A (ja) コネクタ
JP3263321B2 (ja) 速結端子装置
JP3256782B2 (ja) ロック機構付コネクタ
TW200418238A (en) Plug connector housing with locking mechanism and plug connector with the locking mechanism using the same
JP2008262718A (ja) コネク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