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41561A - Motor - Google Patents

Moto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41561A
TW200841561A TW097106437A TW97106437A TW200841561A TW 200841561 A TW200841561 A TW 200841561A TW 097106437 A TW097106437 A TW 097106437A TW 97106437 A TW97106437 A TW 97106437A TW 200841561 A TW200841561 A TW 20084156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motor
rotor
drum
wash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064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360279B (zh
Inventor
Hideharu Hiwaki
Hiroyuki Inoue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8415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415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602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6027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4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30Driving arrangements 
    • D06F37/304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electric moto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30Driving arrangements 
    • D06F37/40Driv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ing the receptacle and an agitator or impeller, e.g. alternative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8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magnetic stationary parts on to, or to, the stator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2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solid heat conducting material embedded in, or arranged in contact with, the stator or rotor, e.g. heat brid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ain Body Construction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Laundry Dryers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Description

200841561 九、發明說明: t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包含有安裝於洗衣機等之固定部 5 之定子及安裝於洗衣機等之旋轉軸之轉子之馬達。 【先前技術3 發明背景 包含有定子110及轉子111之習知馬達105係用於第12 圖、第13圖所示之習知滾筒式洗衣機100(以下稱為洗衣機 10 100)等。 在洗衣機100,於洗衣機本體101(以下稱為本體1〇1)内 設置水槽102及旋轉滾筒104(以下稱為滾筒1〇4)。水槽1〇2 以懸吊構造(圖中未示)彈性支撐於本體101。滚筒104設置於 水槽102内’並形成有多數孔103。又,滾筒1〇4以馬達1Q5 15旋轉驅動。門開關自如地設置於本體1〇1之正面側。夢 打開門106,洗滌物(圖中未示)經由水槽1〇2之正面開口部及 滾筒104之正面開口部,從滾筒104内取出或放入。 打開門106,將洗滌物投入滾筒1〇4内後,投入洗潔劑, 開始洗衣機100之運轉。當開始洗衣機1〇〇之運轉時,從供 20水部丨〇7供水至水槽102内。供給至水槽1〇2内之水(圖中未 示)經由複數孔103,進入滾筒104内,將所需量之水亦供給 至滾筒104内。當供給所需量之水時,藉馬達1〇5以預定旋 轉速度旋轉驅動滾筒104。當旋轉驅動滾筒1〇4時,收容於 滾筒104内之洗滌物被設置於滾筒1〇4内周面之授摔突起 5 200841561 斤鉤住,而被舉起至旋轉方向。被舉起至旋轉方向之洗 滌物從適當之高度落下。對洗滌物施加拍洗之作用,進行 洗“物之洗滌。在此洗滌行程後,髒污之洗條水以排水部 109排出至本體1〇1外部。之後,使用新供給之水,進行握 r 5揉行程。搓揉行程結束後,藉使滾筒104高速旋轉,執行脫 、 水行程。該等洗滌行程、搓揉行程、脫水行程依預定控制 程序,自動執行。 Φ 此種習知洗衣機揭示於日本專利公開公報10-263271 遽(以下稱為專利文獻〗)、日本專利公開公報2006-43105號 1〇 (以下稱為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公開公報2005-168116號 (以下稱為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公開公報2004-216166號 (以下稱為專利文獻4)等。 習知洗衣機具有可正反旋轉而用以執行洗滌行程及搓 揉行程之第1馬達、於一方向連續旋轉而用以執行脫水行程 15之第2馬達。第1馬達在洗滌行程與搓揉行程,以第1轉速正 ® 反旋轉驅動旋轉滾简。第2馬達在脫水行程,以第2轉速使 旋轉滾筒於一方向連續旋轉。第1馬達及第2馬達安裝於水 , 槽背面,以V形皮帶將旋轉力傳達至旋轉滾筒。此種旋轉滾 _ 筒之驅動方式揭示於專利文獻1。安裝於水槽背面之馬達連 結於旋轉滾同之說轉轴,以使馬達之旋轉直接傳達至旋轉 滾同之旋轉轴之驅動方式揭示於專利文獻2。於安裝在水槽 背面之馬達之定子内周配置轉子之内轉子式馬達揭示於專 利文獻3。或者,於定子外周配置轉子之外轉子式馬達揭示 於專利文獻4。如此,旋轉驅動旋轉滾筒之驅動方式使用各 6 200841561 種方式。 此外,第12圖顯示使用習知内轉子式馬達1〇5之滾筒式 洗衣機100。第13圖顯示使用習知外轉子式馬達1〇5之滚筒 式洗衣機100。在任一洗衣機100,馬達1〇5之定子11〇皆安 5裝於水槽102背面之外底面,轉子⑴皆安裝於滾筒1〇4之旋 轉軸112。 專利文獻1揭不之滾筒式洗衣機係將用以冷卻第丨馬達 及第2馬達之冷卻風扇固定於水槽。再者,冷卻導管固定於 冷卻風扇,冷卻導管之冷卻風吹出口分歧為與第⑼達及第 10 2馬達相對。藉冷卻風扇之冷卻風經由冷卻導管輸送,而不 致對以水槽為主體之搖動體搖動動作造成影響,而可使冷 卻風確實地吹送至2個馬達。藉此,可抑制馬達之發熱。 然而,在專敎獻1域之冷卻部之結構巾,設置於本 15 體1〇1内之機器增加。藉此,引起洗衣機議之大型化及重 量以及成本上升。 又,如第13圖所示,若為外轉子式馬達105時,特別於 發熱源之定子進外周面設置轉子⑴。再者,設有用以將 轉子111安裝於旋轉軸112之頂蓋部份。藉此,相對於定子 m在洗衣機酬等之絲方向,料部純洗衣卿〇之相 20反侧覆蓋定子110。因此,從定子11〇產生之熱不易排出, 而不易抑制馬達15之蓄熱。因而,當以更高轉矩驅動馬達 105時,馬達105之發熱即成為相當大之問題。 t:發明内容 發明概要 7 200841561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可提高定子之散熱性,而可抑制定 子之發熱之馬達。 本發明之馬達包含有被旋轉驅動之轉子及呈圓環狀之 定子,定子具有線圈、定子樹脂模製體及凹凸形狀部。定 5 子樹脂模製體以樹脂材料將線圈模製,而凹凸形狀部設置 於定子樹脂模製體之軸方向之端面,於半徑方向延伸之凹 部及定子凸部交互形成,且凹部設置於從線圈於轴方向延 長之端面上之位置。藉此結構,可提供提高定子之散熱特 性之馬達。 10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顯示使用本發明實施形態之馬達之洗衣機之 截面圖。 第2圖係觀看第1圖所示之洗衣機内部之背面圖。 第3圖係顯示第1圖所示之馬達之安裝部份之部份截面圖。 15 第4圖係第1圖所示之馬達之截面圖。 第5圖係第1圖所示之馬達之分解立體圖。 第6圖係構成第1圖所示之馬達之定子與轉子之平面截 面之結構圖。 第7圖係構成第1圖所示之馬達之轉子之背面立體圖。 20 第8圖係構成第1圖所示之馬達之定子之凹凸形狀部的 平面圖。 第9圖係本發明實施形態之另一態樣之馬達之分解立 體圖。 第10圖係構成第9圖所示之馬達之定子之凹凸形狀部 8 200841561 之平面圖。 第11A圖係第1圖所示之滾筒式洗衣機之動作說明圖。 第11B圖係第1圖所示之滾筒式洗衣機之動作說明圖。 第11C圖係第丨圖所示之滾筒式洗衣機之動作說明圖。 r 5 帛11D®係第1圖所示之滾筒式洗衣機之動作說明圖。 第11E圖係第丨圖所示之滾筒式洗衣機之動作說明圖。 第11F圖係第1圖所示之滾筒式洗衣機之動作說明圖。 • 第11G圖係第1圖所示之滾筒式洗衣機之動作說明圖。 第12圖係顯示使用習知内轉子式馬達之滾筒式洗衣機 10 之截面圖。 第13圖係顯示使用習知外轉子式馬達之滾筒式洗衣機 之截面圖。 【實施方式j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15 以下,依圖式,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此外,以下 鲁之說明為本發明之實施例,非限定本發明之内容。 使用第1圖及第2圖,就包含有本發明實施形態之馬達5 、 之滾間式洗衣機U以下稱為洗衣機1)之構造及動作作說明。 V 此外,第1圖係使用本發明實施形態之馬達5之洗衣機1之截 °面圖。第2圖係觀看第1圖所示之洗衣機1内部之背面圖。 如第1圖所示,本實施形態之洗衣機〗係於洗衣機殼體 2(以下稱為殼體2)内設置水槽3及旋轉滾筒4(以下稱為滾筒 4)。水槽3以懸吊構造(圖中未示)彈性支擇於殼體2。滾筒4 .又置於水槽3内’並形成有多數通孔知。又,滾筒*以馬達5 9 200841561 旋轉驅動。門6開關自如地設置於殼體2之正面侧。藉打開 門6,洗滌物(圖中未示)經由水槽3之正面開口部及滾筒4之 正面開口部,從滾筒4内取出或放入。 打開門6,將洗滌物投入滾筒4内後,投入洗潔劑(圖中 5未示),開始洗衣機1之運轉。當開始洗衣機1之運轉時,從 供水部7供水至水槽3内。供給至水槽3内之水(圖中未示)經 由複數通孔4c,進入滾筒4内,將所需量之水亦供給至滾筒 4内。當供給所需量之水時,藉馬達5以預定旋轉速度、例 如40rpm旋轉驅動滾筒4。當旋轉驅動滾筒4時,收容於滾筒 10 4内之洗滌物被設置於滾筒4内周面之攪拌突起如鉤住,而 被舉起至馬達5之旋轉方向。被舉起至旋轉方向之洗滌物達 適當高度時,便從攪拌突起4(1脫離而落下。藉此,對洗滌 物%加拍洗之作用,進行洗滌物之洗滌。在此洗滌行程後, 髒污之洗滌水以排水部8排出至殼體2外部。排出髒污之洗 15滌水後,將水新供給至水槽3内,進行使用所供給之搓揉行 程搓揉行程結束後,藉使滾筒4以lOOOrpm之旋轉速度高 速方疋轉。藉此,執行脫水行程。該等洗滌行程、搓揉行程、 脫水行程依預定控制程序,自動執行。 此外,供水部7藉電磁閥(圖中未示)之開關,如供水路 2〇佐61所示,適時地供水。》先衣機i具有利用供水,將洗潔劑 收容部(圖中未示)内之洗潔劑適時地投入至水槽3内之機 構洗滌行程結束時、搓揉行程結束時等需排水時,排水 部8藉電磁閥(圖中未示)之開關,如排水路徑62所示排水。 此外本貝%形恶之洗衣機1為裝設有乾燥部9之滾筒 200841561 作時’乾燥部9«送風機_水槽 所作之除-冷:=空=_發器12 成為乾燥之高p办# …、、二除濕、加熱之空氣 5 10 15 此,執行乾^;二再度_她⑽輯4内。藉 可於脫水行程彳Γ自Γ,乾燥部9反覆執行該等行程。亦 A。仃私後,自動執行乾燥行程。 循产之1 159具有猎适風機14使水槽3内1滾筒4内之空氣 之二=、器Π捕集從水槽3及滾筒4導入之導入空氣中 氣除;:::=Γ4發器12將業經過渡器1咖 卜:~知13將業經蒸發器12除濕之^氣加熱,以生 之高溫空氣。送風韻㈣於冷凝㈣,配置於循 核路=之:游側。藉此,送風機14不易受濕氣』二 11 1 ^ i可罪度。乾燥部9具有以蒸發器12及冷凝器13構成 ^厂周4機16。空氣調和機π使用壓縮機ι5,使冷媒於 _器12及冷凝㈣循環,與以乾燥部靖環之线進行熱 又換。另,乾燥部9之結構不限於此。 ^為自動地執行以上之各行程,依操作面板19之模式設 定或控制程式等,控制部18自動地控制馬達5、供水部7、 排水部8、乾燥部9。如此,洗衣機以有自動地執行洗藤行 長握揉行程、脫水行程及乾燥行程之功能。控制部比以 搭載有微電腦之控制基板等構成。 滾筒4具有同軸安裝於滾筒4之背面4b之旋轉軸20(以 下稱為軸20)。如第5圖所示,於軸2〇之前端之外周設置止 200841561 轉卡合用之旋轉轴鋸齒狀缺口(serration)部20(以下稱為鋸 齒狀缺口部20a)。軸20支承於軸承部31,與安裝在水槽3背 面3a之馬達5直接連結。軸20與滾筒4及水槽3共同從洗衣機 1開口部側朝背面3a侧使旋轉軸方向從水平方向傾斜角度 5 θ=20±10度而設置。當滾筒4傾斜設置時,相較於滾筒4設 置於與水平方向平行之方向之情形,即使滾筒4設置於相同 高度,開口仍傾斜朝上。藉此,洗衣機1之使用者在不採取 % 諸如彎身之勉強姿勢下,可輕易地將洗滌物取出或放入。 特別是從本發明人等之經驗,藉傾斜角度0 =20士 10度,可 10獲得即使從兒童(幼兒除外)至大人有身高差或者為輪椅使 用者,亦可最輕易進行洗滌物之取出放入之作業之洗衣機i 之結構。 因供給至滾筒4内之水滯留於背面4b側,即使為少水 量,亦具有可獲得深儲水狀態之優點。此外,第1圖所示之 15洗衣機1之轴20直接連結於設置在背面3a之馬達5。藉此, _ 馬達5直接將旋轉力傳達至滾筒4。此外,此種軸20及馬達5 之結構不限於第1圖所示之結構。 , 洗衣機1構成具有乾燥功能之滾筒式洗衣烘衣機。然 v 而,亦可為不具有乾燥功能之滾筒式洗衣機、旋轉滾筒垂 2〇直設置之滾筒式洗衣機、不具有旋轉滾筒等之其他洗衣 機。當馬達5依洗衣機1之洗滌方式或驅動方式之不同等, 而如何安裝於洗衣機1之哪個部份時,仍可適用本發明。關 於使轉子25旋轉之驅動用軸20,軸20之支撐構造或對滾筒4 等驅動對象之旋轉傳達方式不拘。 12 200841561 接著’使用第3圖〜第8圖,就本實施形態之馬達$在滾 筒式洗衣機1之安裝構造作說明。 第3圖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馬達5在洗衣機1之安裝部 份之部份截面圖。第4圖係呈安裝至背仙之狀態之馬達5 5之截面圖。第5圖係馬達5之分解立體圖。第6圖係構成馬達 5之定子2丨與轉子25之平面截面之結構圖圖係轉扣 之背面圖。第8圖係形成於定子21端面之^凹凸形狀部 40(以下稱為凹凸部40)的平面圖。 如第3圖及第4圖所示,馬達5具有定扣及轉子&定 1〇子21使用形成於定子21之圓周方向之複數安裝機構%,安 裝於定子保持部33(以下稱為保持部33)。保持部33係以以鎖 固螺件(圖中未示)等固定於背面以之金屬製定子安裝座體 構成。以馬達5及保持部33構成馬達單元%。轉子Μ連接於 將旋轉力傳達至滾筒4之軸20,旋轉自如地支持於背面 15藉作用於定子21及轉子25間之三相交流之電磁作用,轉子 25旋轉。藉此,鶴滾筒4,執行洗滌行程、觀行程、脫 水行程及乾燥行程等各行程。此外,保持部33亦可以樹脂 成形品構成。 如第5圖及第6圖所示,定子21具有定子芯23(以下稱為 2〇心幻)、定子樹脂模製體22(以下稱為模製體22)、安裝部32、 連接於線圈24之連接斋50、旋轉位置檢測部5〇。芯23具有 内T形接頭23a(以下稱為T形接頭23a)、外丁形接頭23b(以下 稱為接頭23b)及輛23c。T形接頭23a、23b呈於定子21之半 徑方向延伸之形狀,於定子21之圓周方向排列複數個。輕 13 200841561 23c大致呈連結T形接頭23a與T形接頭23b間之圓環狀。此 外’相鄰之T形接頭23a、23b亦以軛23c而連結。線圈24捲 繞於辆》23c。藉以樹脂材料模製定子21之幾乎全體,形成模 製體22。藉設置旋轉位置檢測部29,可精確度佳地檢測馬 5達5之旋轉位置。此外,第6圖所示之定子21為採用線圈24 产 於輛23 c之徑方向捲繞之環狀線圈方式之定子21。 如第3圖及第4圖所示,轉子25具有内轉子25a(以下稱 • 為轉子25a)及外轉子25b(以下稱為25b)。轉子25a沿定子21 之内周面、亦即沿模製體22之内周面22b而設置。轉子25b 10沿疋子21之外周面、亦即沿模製體22之外周面22c而設置。 轉子25a具有與T形接頭23a相對之内磁鐵27a(以下稱為磁 鐵27a)及對應於磁鐵27a之内芯28a(以下稱為芯28a)。轉子 25b具有與T形接頭23b相對之外磁鐵27b(以下稱為磁鐵27b) 及對應於磁鐵27b之外芯28b(以下稱為芯28b)。藉轉子25全 15體以樹脂材料模製,形成轉子樹脂模製體26(以下稱為模製 _ 體26)。即,模製體26模製成覆蓋磁鐵27a、27b及芯28a、28b。 模製體22大致呈圓環狀。藉於模製體22之端面22a交互 , 設置凹部40a及定子凸部4〇b(以下稱為凸部4〇b),形成凹凸 部40。凹部4〇a及凸部4〇b以於定子21之半徑方向延伸之狀 2〇態形成於端面22a。即,凹凸部40形成於端面22a。端面22a 為位於模製體22之軸方向之端面,為與滾筒4相反側之端面。 模製體26之外緣部26c支撐轉子25b。於模製體26之中 央部26b設置轂36,模製體26藉由轂36而與軸20結合。模製 體26於外緣部26c與中央部26b間具有頂蓋部26a。此外,頂 14 200841561 蓋部26a設置於模製體26之與水槽3相反之側。頂蓋部26a大 致呈在中央部26b側朝外膨脹之圓形碗狀。 馬達5如以上構成。在馬達5,在1個定子21及沿定子21 内周面22b與外周面22c配置之轉子25a與轉子25b間產生之 5電磁力與分布繞組型馬達同樣地作用。藉此,不產生大噪 音及振動,轉子25相對於定子21旋轉。於定子21之内周面 22b與軸承部31間形成無效空間,於此無效空間配置轉子 25a。藉此,馬達5之轉矩增大。結果,即使大負荷施加於 馬達5,滾筒4亦可以穩定之狀態藉由軸2〇旋轉驅動。此外, 10軸承部31設置成貫穿設置於保持部33之中央部之空洞部。 又,定子21及轉子25如上述,各以樹脂材料模製,而 形成模製體22、26。模製體22、26所用之樹脂材料為熱可 塑性樹脂、熱硬化性樹脂等依所需之絕緣特性及使用環 境,可選擇各種材料。當考慮不冒煙、不起火之安全觀點, 15宜適用不易燃材料,以不燃材料為佳,例如可使用不飽和 聚酉旨樹脂。 設置複數個安裝機構30,以將定子21安裝於保持部 33。如第4圖及第5圖所示,安裝機構3〇以安裝部32及螺栓 等鎖緊工具類構成。安裝部32係以以相對於模製體22安裝 2〇於保持部33侧之軸方向端面外周延伸至外側之狀態而設置 之複數安裝腳構成。螺栓34等鎖緊工具類將安裝部32及保 持部33螺固。保持部33及軸承部31形成一體。於軸承部31 壓入支承轴20之複數軸承31a、31b及油封31c。此外,保持 部33之-面安裝m3a,於與安裝於f S3a之面相反之 15 200841561 面安裝定子21。 於各安裝部32設置安裝孔32a,於保持部33設置螺孔 33a。藉螺栓34從保持部33之相反侧通過安裝孔32a,螺合 於螺孔33a而鎖緊。藉此,將安裝部32與保持部33鎖緊。結 5果’定子21藉由保持部33確實地安裝於背面3a。 如第4圖〜第5圖及第7圖所示,於中央部26b以插入 (insert)成型形成金屬製轂36。藉插入轂36,於中央部26b形 成安裝孔26d。於安裝孔26d之内周設置轉子鋸齒狀缺口部 26e(以下稱為鋸齒狀缺口部26e)。安裝孔26d及軸20以確保 10 持旋轉方向之狀態而嵌合,以使兩者之鋸齒狀缺口部26e、 20a在保持部33之反對側卡合。此外,亦可使用鍵(圖中未 示)與鍵溝(圖中未示)卡合之止轉部取代鋸齒狀缺口部 26e、20a。轉子25係使用按壓墊圈37,對轂36以螺栓38等 鎖緊工具類於軸20鎖緊。藉此,轉子25可確實地安裝於轴 15 20。此外,將馬達5安裝於殼體2之組裝程序有各種方式可 供選擇。止轉部與定子21及轉子25間之空隙之定位部可應 用各種結構、手法。 馬達5沿定子21之内周面22b及外周面22c配置轉子 25a、25b。藉此結構,可提高馬達5之轉矩。然而,若不抑 20制定子21所具有之成為發熱源之線圈24之溫度上升,則馬 達5之驅動轉矩受限。為對應線圈24之溫度上升,本實施形 態之馬達5使用熱傳導性較空氣佳之樹脂材料,定子21具有 經模製之模製體22。又,於位在定子21之轴方向且位於滚 同4之相反侧之端面22a,如第4圖、第5圖及第8圖所示,設 16 200841561 置凹凸部40。 凹凸部40交互形成於半徑方向延伸之凹部4〇&及凸部 40b。凹部40a配置於從線圈24於軸方向延長之端面上 藉此,有助於模製體22之散熱之表面積增大。因模製^22 r 5之表面積增大,故可藉由端面22a,獲得來自線圈24之高散 熱特性。凹凸部40係於圓周方向排列複數個於半徑方=延 . 伸之凹部40a及凸部40b而構成。藉此,端面22&之:面積易 φ 增大,而可提高散熱性。結果,可抑制定子21、亦即馬達5 之溫度上升。 10 再者,凹部4加可配置於從線圈24於軸方向延長之端面 22a上、亦即對應於位在轴方向内側之線圈以之正上方位 置。藉此,可將散發線圈24之熱之空氣層與線圈24之距離 設定較短。#此,從線圈24產生之熱不致滞留於模製體”, 而可從端面22a有效率地散熱。結果,提高散熱特性。如此, "於相對於線圈24之正上方位置配置有凹部*之凹凸部 • 4〇形成於端面瓜上,故具有簡單之構造,而可抑制成本上 升’進而,不致導致馬達5之大型化,而可抑制定扣、亦 即馬達5之溫度上升。 ‘ 在本實施形態中,凹部♦可以隨著遠離定子21之中心 20 A而寬度逐漸擴大之第i凹溝41形成。即,相對於内周面細 位置之凹部撕之寬度Lb,外周面22c之位置之凹部伽之寬 度Lc可較大。如此,因具有Lb<Lc之關係,故凹部術之表 面積可擴大至最大限度。藉此,易積存於__近之熱 可有效地散熱。結果,可抑制作為發熱源之定子21之發熱。、 17 200841561 藉此,可抑制定子21或馬達5之溫度上升。結果,馬達可以 高轉矩之狀態旋轉驅動。 馬達5之芯23具有T形接頭23a、τ形接頭23b及軛23c。 即使於23a、23b捲繞線圈24之分布繞組式或密集繞組式馬 ^ 5達5,亦可謀求於旋轉驅動馬達5時產生之馬達旋轉音之靜 音化。又,凹部40以與捲繞於複數軛23e之各線圈24相對之 狀態配置設置於端面22a。藉此,從線圈24產生之熱不致滯 • 留於模製體22内部,而可從端面22a散熱。如此,可易獲得 散熱特性提高之馬達5。 1〇 馬達5具有外轉子25b作為轉子25。藉此,定子21具有 從位於相對於保持部33之安裝方向相反之側之端面22a及 外周面22c以轉子5覆蓋之結構。藉此,熱易滯留於定子2ι 與轉子25之間隙。然而,因具有凹凸部4〇,故熱易從端面 22a散熱,而可有效地抑制馬達5之蓄熱。再者,具有凹部 15 40a及凸部40b於半徑方向延伸之結構。藉此,對隨著轉子 • 25旋轉之空氣之流動幾乎垂直相交,而形成凹部40a及凸部 4〇b°因此’凹凸部4〇擾亂隨著轉子25旋轉之之空氣流動, 一 而促進接觸模製體22之空氣之更新。結果,可更提高凹凸 部40之冷卻效果。 2〇 馬達5除了外轉子25b,尚具有内轉子25a。即,對1個 定子21,設置2個轉子25a、25b。藉此,作用於定子21與轉 子25a、25b間之電磁力增大,不致造成馬達5之大型化,馬 達5之轉矩增大。然而,定子21具有從端面22a至内周面22b 及外周面22c以轉子25覆蓋之構造。藉此,熱易滯留於定子 18 200841561 21與轉子25之間隙。然而,因端面22a具有凹凸部4〇,故可 提高端面22a之散熱性,而可有效地抑制馬達5之發熱。結 果可貝現具有大轉矩之馬達5並且可抑制發熱之馬達5。 因此,即使在擔心馬達5發熱之使用條件下,仍可保證高轉 5 矩之馬達5之運轉。 再者,如第7圖所示,於與定子21之端面22a相對之轉 子25之内面、亦即頂蓋部26a之内面設置於轉子25之半徑方 向延伸之複數轉子凸部42(以下稱為凸部42)。凸部42於轉子 25之軸方向突出,於轉子25之中心轴線周圍隔開間隔而配 10置。因設置凸部42,故隨著轉子25之旋轉,可攪拌存在定 子21與轉子25之間隙之空氣。藉此,可促進形成有凹凸部 40之端面22a之散熱及冷卻。進而,可有效地抑制馬達5之 發熱。 又,亦可於頂蓋部26a設置開口窗43。因設置開口窗 I5 43故卩过者轉子25之旋轉,存在於定子21與轉子25之間隙 之空氣與馬達5之外部空氣替換而更新。藉此,可更有效地 攪拌存在於定子21與轉子25之間隙之空氣。結果,可更促 進形成有凹凸部4〇之端面22a之散熱及冷卻。因此,可加倍 地抑制馬達5之發熱。 20 此外,就位於定子21之軸方向之模製體22之端面22a具 有凹凸部40之結構作了說明。除此之外,亦可如第9圖及第 10圖所示,於模製體22之外周面22c形成第2凹凸形狀部 44(以下稱為凹凸部44)。形成於外周面22c之凹凸部44藉於 圓周方向排列複數個相對於半徑方向垂直或傾斜而延伸之 200841561 第2凹溝45(以下稱為凹溝45),而輕易形成。此外,凹溝衫 宜配設於從線圈24於半徑方向延長之外周面瓜上。如此, 藉設置於外周面22e之凹凸部44,模製體22之表面積更增 大,藉由模製體22之外周面22c,可獲得高散熱特性。再者: ♦ 5凹溝45可配置於從線圈24於半徑方向延長之外周面22c - 上、亦即相對於線圈24之正上方位置。藉此,可縮短將從 線圈24散熱之熱發散之空氣層與線_之距離。因此,從 • 線圈24產生之熱不致滯留於模製體22,而可從外周面22c有 效率地散熱。如此,可更提高馬達5之散熱特性。 1〇 此種本發明之馬達5可適合用於執行絲行程、搓揉行 程與脫水行程之洗衣機或進一步執行乾燥行程之洗衣洪衣 機。特別更賴合聽要求高轉狀洗衣機或洗衣洪衣機。 接著’使用第11圖,就本實施形態之馬達5應用於滾筒 式洗衣機1時之旋轉驅動模式與此時之洗滌物之動作作說 15明。第11®個以制本發明實施形態之滾筒式洗衣機k 麵I 動作之例示圖 洗衣機1之滾筒4之旋轉軸方向係從水平方向傾斜角度 、 θ===20士10度而設置。藉此,相較於滾筒4設置於水平方向之 , 力衣機,顯示洗膝物70相對於滾筒4之旋轉軸方向易集中於 2〇低位置之傾向。連同此種傾向性在内,進一步謀求大幅改 善洗滌物之釗結、扭絞之發生,提高機械力之作用,並且 不易產生皺痕。即,洗衣機〗具有轉子25a及轉子25b,活用 已強化轉矩之馬達5之特性,肖滾筒4之控制部以之驅動控 制具有正反弧旋轉驅動模式及正反連續旋轉驅動模式。 20 200841561 正反弧旋轉驅動模式係在滾筒4之旋轉角度超過9〇 度,且小於180度之條件下,交互反覆進行急速正弧旋轉及 急速反弧旋轉之旋轉驅動模式。此外,在正反弧旋轉驅動 模式中,滾筒4以40rpm〜60rpm左右之旋轉速度驅動。正反 5連續旋轉驅動模式係以實現以滾筒4之旋轉而被舉起之洗 滌物70從洗滌物70自身重量佔優勢之高度落下之動作的旋 轉速度旋轉滾筒4,而正反交互反覆進行滾筒4之連續旋轉 之旋轉驅動模式。此外,正反弧旋轉驅動模式係利用洗務 物70易集中於滾筒4内之低位置之傾向,謀求大幅減低洗條 10物70之糾結、扭絞之發生,提高機械力之作用,並且不易 產生皺狀_料。鱗2倾歧需餘合執行,在洗 蘇行程、搓揉行程、脫水行程、乾燥行程等任一階段也易 執行。 15 20 首先,詳細說明在洗條行程及搓揉行程中,執行正反 弧旋轉驅動模式之情形。以正反弧旋轉驅動模式執行洗務 行程及搓揉行輯,為對馬達5之軸負荷大,過嚴之條 件。然而,馬達5具有足夠之轉矩,而可穩定地旋轉驅 筒4。第糊至第11F圖係顯示於滾㈤内收納虛擬之洗^ 物70時之滾筒4之鶴模式嘴第UA_示之料4之靜: 狀恶,如第卿所示’以超過9〇度,小於⑽度將 弧旋轉驅動。藉此,絲㈣被麵至最大限度超過 而小於⑽度。進而,因正反交互進行此弧旋轉 ^ 洗滌物舉起之最終點或最終點附近,滾筒4產生用= 轉旋轉之減速乃至制動狀態。藉此,如第= 21 200841561 予洗滌物70之旋轉慣性之強制剝落力及洗滌物7〇之自身重 量,可從滾筒4内面確實且瞬間剝落洗滌物7〇。進一步,反 覆執行第lie圖至第11F圖之動作。即,如第llc圖至第11F 圖所示,藉滾筒4之正反交互之弧旋轉驅動,洗滌物7〇之舉 5起位置及落下位置在每次之弧旋轉驅動中,可左右交互替 換。藉以此種驅動模式旋轉驅動滾筒4,可提高洗滌物7〇之 解開作用。進一步,對洗滌物7〇機構力可完全傳達,而有 φ 效地洗滌。此外,第11G圖係例示顯示反覆進行每隔90度之 正反弧旋轉時之正反弧旋轉驅動模式之例示圖。 10 僅第11A圖至第11F圖所示之正反弧旋轉驅動模式,減 輕洗滌物70之糾結、扭絞、產生皺痕等,另一方面,則不 易替換洗滌物70之上下方向之位置,而易產生洗滌不均。 又,正反弧旋轉驅動模式施加於馬達5之驅動負荷大。是 故,藉併用驅動負荷低,而易實現洗滌物7〇之上下方向之 15位置替換。即,藉正反弧旋轉驅動模式,可減輕洗滌物70 • 之糾結、扭轉、起皺等,同時,藉正反連續旋轉驅動模式, 可減輕對洗滌物70施予機械力之不平衡。如此,藉併用正 • 反弧旋轉驅動模式及正反連續旋轉驅動模式等兩驅動模 • 式,在洗滌行程中及搓揉行程中,洗滌物70產生不同之2種 2〇動作。具體έ之,藉正反孤旋轉驅動模式,可輕減洗滌物 70之糾結、扭轉、起皺,同時實現強勁之手搓洗之動作。 又,藉正反連續旋轉驅動模式,洗滌物70大幅連續搖動, 而可面減輕洗滌不均,一面洗滌,而施予均一之洗滌動 作。由於正反弧旋轉驅動考莫式交互反覆進行急速正弧旋轉 22 200841561 及急速反弧旋轉,故施加於 、, 於馬達5之驅動負荷大。然而,藉 併用施加於馬達5之驅動倉片# 々小之正反連續旋轉驅動模 式,可減輕鉍加於馬達5之驅動負荷。 5
10 15 =上,错併用正反連續旋轉驅動模式及正反弧旋轉 :動:式:可執行加倍地兼具兩驅動模式之特徵動作之洗 /條行程及搓揉行程。再者,僅利 僅利用正反弧旋轉驅動模式時, 為獲侍大轉矩,耗費雷力揀士 、 9大。然而,藉併用正反連續旋 轉驅動模式,可謀求省電力化。 .著沈在乾%仃矛王中’執行正反娘旋轉驅動模式之 十月形作制。絲行歡_程序及絲物版動作基本 上與上述洗騎程與搓揉行程中,執行正反弧旋轉驅動模 式之情_同。在絲行程執行正祕旋轉職模式時, 相較於在絲行料顯行輯狀㈣,鶴負荷可略 為減輕。然而’較正反連續旋轉驅動模式大之驅動負荷施 加於馬達5。
在乾燥行程巾,親筒4之弧旋轉_,正反交互進行 將洗務物尊起魏筒4之左右單側均之動作。藉此,在 洗滌物70被舉起之最終點或最終點附近滾⑼產生用以反 轉旋轉之減速乃至制動狀態。藉此,如第nc圖所示,藉施 2〇 ^綠物7〇之旋轉慣性之強制㈣力及洗㈣%之^重 量,可從滾筒4之内面確實且瞬間地剝^洗滌物。進—步, 反覆進行使洗M70落下至滾筒4之左右相反側之動作。藉 此’每次弧旋轉驅動時,可左右交互替換洗務物7〇之舉起 位置及落下位置,提高洗滌物7〇之解開作用。結果,抑制 23 200841561 洗滌物70之糾結、扭絞及在滾筒4内面之貼附,而易取出及 放入洗滌物70。進而,可大幅緩和洗滌物70之皺痕之產生。 舉例言之,洗滌物70在洗滌行程及搓揉行程結束時之 糾結或扭絞、產生皺痕之狀態下,強制按壓至滾筒4内面, • 5在脫水行程結束之狀態下,形成呈貼附狀態之褶痕。然而, 藉在乾燥行程執行正反弧旋轉驅動模式,可進行洗滌物7〇 之舉起位置與落下位置之左右交互替換。進而,藉此動作, • 伴隨諸洗滌物70之左右替換之高解開作用及機械力作用作 用於洗滌物70。洗滌物7〇如此平順地解開,同時併用正反 1〇連續旋轉驅動模式。藉此,進行洗滌物70之上下替換,提 鬲對各洗滌物70之透氣性,乾燥之高溫空氣可達洗滌物7〇 内邛之各角落。結果,可均一地於短時間使洗滌物7〇乾燥。 又,有主無水狀悲之洗滌物7〇落下時之拍洗作用所作之撫 平皺痕作用,而可謀求各洗滌物7〇之扭絞解開之纖維擴展 15及纖維再生。絲,可大幅改善洗務、搓揉、脫水、乾燥 • 後之洗滌物70之完成狀態。 再者,在乾燥行財,執行正反連續_·_模式時, ‘ ^提高洗義7G與觸线之接觸效率,而提高乾燥效 帛。因而,在乾燥行程中,藉併用正反弧旋轉驅動模式及 〇正反連續旋轉驅動模式,可更縮短乾燥時間。可防止洗務 物70之糾結、扭絞、在賴4内面之_,而易取出及放入 洗條物70。同時,可大幅緩和在洗膝物7〇起敵。如此,執 仃加倍地兼具2__紅優社朗行程。僅在正逆孤 知轉驅動模式,為獲得大轉矩,耗費電力增大。然而,藉 24 200841561 併用正反連繽旋轉驅動模式,可謀求省電力化。 如此在使用本實施形態之馬達$之洗衣機1中,
用正反弧旋轉驅動模式及正反連續旋轉驅動模式,機= 可達洗務物70。同時,可執行除了對洗務物%之拍打作用 5之拍洗效果及拍揉效果外,尚具有防止洗務物7〇之糾結及 扭紋之效果、撫平皺痕效果,亦即加倍地兼具兩驅動模式 之特徵及優點之洗滌行程、搓揉行程、乾燥行程各行程。 【圖式簡單說明;J 第1圖係顯示使用本發明實施形態之馬達之洗衣機之 10 截面圖。 第2圖係觀看第1圖所示之洗衣機内部之背面圖。 第3圖係顯示第1圖所示之馬達之安裝部份之部份截面圖。 第4圖係第1圖所示之馬達之截面圖。 第5圖係第1圖所示之馬達之分解立體圖。 15 第6圖係構成第1圖所示之馬達之定子與轉子之平面截 面之結構圖。 第7圖係構成第1圖所示之馬達之轉子之背面立體圖。 第8圖係構成第1圖所示之馬達之定子之凹凸形狀部的 平面圖。 20 第9圖係本發明實施形態之另一態樣之馬達之分解立 體圖。 第10圖係構成箄9圖所示之馬達之定子之四凸形狀部 之平面圖。 第11A圖係第1圖所示之滾筒式洗衣機之動作說明圖。 25 200841561 第11B圖係第1圖所示之滾筒式洗衣機之動作說明圖。 第11C圖係第1圖所示之滾筒式洗衣機之動作說明圖。 第11D圖係第1圖所示之滾筒式洗衣機之動作說明圖。 第11E圖係第1圖所示之滾筒式洗衣機之動作說明圖。 5 第11F圖係第1圖所示之滾筒式洗衣機之動作說明圖。 第11G圖係第1圖所示之滾筒式洗衣機之動作說明圖。 第12圖係顯示使用習知内轉子式馬達之滾筒式洗衣機 之截面圖。 第13圖係顯示使用習知外轉子式馬達之滾筒式洗衣機 10 之截面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滾筒式洗衣機 12...蒸發器 2...洗衣機殼體 13...冷凝器 3...水槽 14...送風機 3a·.·背面 15...壓縮機 4...滾筒 16...空氣調和機 4b···背面 17...過濾器 4c...通孔 18...控制部 4d...攪拌突起 19…操作面板 5...馬達 20...旋轉軸 6…門 20a...鋸齒狀缺口部 7...供水部 21...定子 8...排水部 22...定子樹脂模製體 9...乾燥部 22a...端面 26 200841561 22b...内周面 3 lb...軸承 22c...外周面 31c...油封 23...定子芯 32...安裝部 23a...内T形接頭 32a...安裝孔 23b...外Τ形接頭 33...保持部 23c…軛 33a..·螺孔 24...線圈 34...螺栓 25…轉子 36…轂 25a...内轉子 37...按壓墊圈 25b...外轉子 38...螺栓 26...轉子樹脂模製體 40··.凹凸部 26a...頂蓋部 40a.··凹部 26b...中央部 40b...定子凸部 26c...外緣部 41·.·第1凹溝 26d…安裝孔 42...轉子凸部 26e...轉子鋸齒狀缺口部 43...開口窗 27a. ·.内磁鐵 44…第2凹凸形狀部 27b...外磁鐵 45···第2凹溝 28a...内芯 50...連接器 28b...外芯 55…馬達單元 29...旋轉位置檢測部 61...排水路徑 30...安裝機構 62...排水路徑 31...軸承部 63…循環路徑 31a...轴承 70...洗務物 27 200841561 100.. .滾筒式洗衣機 101.. .洗衣機本體 102.. .水槽 103.. .孔 104…滾筒 105.··馬達 106···門 107.. .供水部 108…擾拌突起 109…排水部 110.. .定子 111.. .轉子 112.. .旋轉軸
28

Claims (1)

  1. 200841561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馬達,包含有: 轉子,係被旋轉驅動者;及 定子,係呈圓環狀,並具有線圈、定子樹脂模製體 及凹凸形狀部,該定子樹脂模製體以樹脂材料模製前述 線圈,而該凹凸形狀部設置於前述定子樹脂模製體之軸 方向之端面,且交互形成有於半徑方向延伸之凹部及定 子凸部, 又,前述凹部設置於從前述線圈於軸方向延長之前 述端面上之位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馬達,其中前述凹部係寬度隨 著遠離前述定子之中心而逐漸擴大之凹溝。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馬達,其中前述轉子沿前述 定子之外周面設置,而呈以樹脂材料模製之圓環狀。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馬達,其中前述轉子具有於半 徑方向延伸之複數轉子凸部,該等轉子凸部於轴方向突 出,設置於與前述定子相對之内面,並且環繞中心軸線 隔開間隔而配置。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馬達,其中前述轉子沿前述 定子之内周面與外周面設置,而呈以樹脂材料模製之圓 環狀。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馬達,其中前述轉子具有於半 徑方向延伸之複數轉子凸部,該等轉子凸部於軸方向突 出,設置於與前述定子相對之内面,並且環繞中心軸線 29 200841561 隔開間隔而配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馬達,其中前述定子具有芯 部,前述芯部具有内T形接頭、外T形接頭、及連接於前 述内T形接頭與前述外T形接頭之間之圓環狀軛,且前述 線圈捲繞於前述軛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馬達,其中前述轉子沿前述定 子之外周面設置,而呈以樹脂材料模製之圓環狀。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馬達,其中前述轉子具有於半 徑方向延伸之複數轉子凸部,該等轉子凸部於軸方向突 出,設置於與前述定子相對之内面,並且環繞中心軸線 隔開間隔而配置。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馬達,其中前述轉子沿前述定子 之内周面及外周面設置,而呈以樹脂材料模製之圓環狀。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〇項之馬達,其中前述轉子具有於半 徑方向延伸之複數轉子凸部,該等轉子凸部於軸方向突 出,設置於與前述定子相對之内面,並且環繞中心軸線 隔開間隔而配置。 30
TW097106437A 2007-03-12 2008-02-25 Motor TW200841561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61697A JP4339900B2 (ja) 2007-03-12 2007-03-12 モー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41561A true TW200841561A (en) 2008-10-16
TWI360279B TWI360279B (zh) 2012-03-11

Family

ID=39846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06437A TW200841561A (en) 2007-03-12 2008-02-25 Motor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4339900B2 (zh)
KR (1) KR100962838B1 (zh)
CN (2) CN201219218Y (zh)
TW (1) TW20084156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39900B2 (ja) * 2007-03-12 2009-10-0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モータ
KR101217219B1 (ko) * 2010-10-29 2012-12-31 주식회사 아모텍 방열 구조를 구비한 슬림형 모터 및 직결식 구동 방식을 구비한 세탁기
US9557069B2 (en) * 2011-09-29 2017-01-31 Daikin Industries, Ltd. Dehumidification system
JP5288064B1 (ja) * 2012-06-14 2013-09-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モータ
CN104412490B (zh) * 2012-06-18 2017-02-2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动机
JP6034085B2 (ja) * 2012-07-26 2016-11-30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衣類乾燥機
CN107359717B (zh) * 2017-09-11 2023-09-15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洗衣机、电机、转子及转子框架
CN110492632A (zh) * 2019-08-14 2019-11-22 射阳远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转子的入风口框架以及一种发电机转子
JP2022154194A (ja) * 2021-03-30 2022-10-1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モータ、送風装置、圧縮装置、および冷凍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42494B2 (ja) 1998-05-21 2000-05-1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洗濯機
KR100663641B1 (ko) * 2006-04-06 2007-01-05 주식회사 아모텍 일체형 스테이터의 제조방법, 이를 이용한 레이디얼코어타입 더블 로터 방식의 비엘디씨 모터 및 그의제조방법
JP4339900B2 (ja) * 2007-03-12 2009-10-0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モー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962838B1 (ko) 2010-06-09
JP2008228423A (ja) 2008-09-25
CN201219218Y (zh) 2009-04-08
CN101267134A (zh) 2008-09-17
CN101267134B (zh) 2013-05-08
KR20080083581A (ko) 2008-09-18
TWI360279B (zh) 2012-03-11
JP4339900B2 (ja) 2009-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41561A (en) Motor
US6539753B1 (en) Drum type washing machine
EP1992730B1 (en) Washing machine with steam generator
EP1510612A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drying cycle in a washing machine
JP3517600B2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KR101050946B1 (ko) 모터 유닛과, 모터 유닛의 조립 방법과, 세탁기와, 세탁기의 조립 방법
JP2008228423A5 (zh)
JP2003311068A (ja) 乾燥洗濯機
JP2006158488A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およびドラム式衣類乾燥機
TWI328060B (zh)
KR102550766B1 (ko) 의류처리기기 및 의류처리기기의 제어방법
JP2010057771A (ja) 洗濯乾燥機
JP2009089548A (ja) 洗濯乾燥機のファン駆動用永久磁石式回転電機
KR100994339B1 (ko) 모터
JP2008194264A (ja) モータ
JP2005261691A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4866821B2 (ja) 乾燥機及び洗濯乾燥機
KR102161514B1 (ko) 세탁장치의 제어방법
WO2024004730A1 (ja) 洗濯機
KR100802538B1 (ko) 히팅장치를 갖는 세탁기
JP2023025448A (ja) 洗濯機
JP2010240224A (ja) 洗濯乾燥機および洗濯機
JP2002159782A (ja) 洗濯乾燥機
JP2006136366A (ja) 衣類処理装置
JP2009061058A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