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10266A - Double-sided connector capable of easily and accurately positioning a connection member - Google Patents

Double-sided connector capable of easily and accurately positioning a connection memb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10266A
TW200810266A TW096111273A TW96111273A TW200810266A TW 200810266 A TW200810266 A TW 200810266A TW 096111273 A TW096111273 A TW 096111273A TW 96111273 A TW96111273 A TW 96111273A TW 200810266 A TW200810266 A TW 20081026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onnector
elastic member
connecting member
engaged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112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327395B (en
Inventor
Seiya Matsuo
Akane Yoneta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filed Critical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Publication of TW2008102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102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273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2739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07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 H01R13/241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conductive elastom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2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Description

200810266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申請案主張先前日本專利申請第 JP 2006-98561號 之優先權,其揭示在此倂入參照。 :本發明係關於適應介置在兩連接物件之間以使連接物 件相互行電氣連接之連接器。 【先前技術】 此型之連接器例如,係揭示於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公 # 開公報(JP-A)第2005 -22 8 5 04號上。下面將參照第1至第5 圖敘述此型連接器。 第1圖係表示連接器之組裝過程的透視圖。符號21所 描畫之連接器包括框2 2,分別被收容在形成於框2 2之中 央的兩個收容孔22a內之兩個連接構件23,及分別黏貼在 框22之相對表面之一對單邊膠帶24及25。 框22係由合成樹脂材料製作成爲長方薄板型。在框 22之中央,形成有穿透該框22並相互平行延伸之兩個長 φ 方形收容孔22a。框22上設有一對定位突起物22b,此兩 定位突起物22b係形成在單一表面之兩個對角上,並從表 面突出。定位突起物22b係作爲使連接器2 1對印刷電路板 定位之用。 每個連接構件23包括由諸如橡膠或凝膠之材料作成 之絕緣彈性構件23a及形成在彈性構件23a上之多數導電 性膜23b,這些導電性膜23b係以等間隔分別在彈性構件 23a之頂部表面、一個側面及底面上方延伸。導電性膜23b 係藉適當方法,諸如濺射而形成。如第2A至2D圖所示, 200810266 此彈性構件23a具有一對分別形成在其之縱向相對末端附 近之另一側面(亦即,無導電性膜23b之表面)上之突出 23al 〇 單邊膠帶24及25在形狀上係與框22之相對表面一 致。單邊膠帶24及25設有多數之長方形孔24a及25a,這 些長方形孔係藉衝孔形成以使兩連接構件23之導電性膜 23b從構件突出。單邊膠帶24在其之對角上藉衝孔而形成 具有一對圓孔24b。 下面將參照第3圖至第5圖敘述連接構件23固定於框 22之方法。 ’ 首先,如在第3圖之左側所示,每個連接構件23係在 圖上白箭頭所描畫之方向上插入框22之收容孔22a。接 著,突出23al移動到擠壓收容孔22&之內部表面,致連接 構件23如第3圖之右側所示臨時地或暫時地固定於框22。 爲了防止每個導電性膜23b在插入期間受到損傷,每個收 容孔22a在面對導電性膜23b之表面上形成有去角部22c。 其次,如第4圖所示,單邊膠帶24及25係如圖上白 箭頭所描畫那樣,分別黏貼在框22之相對表面上。然後, 如第5圖所示組裝連接器2 1 〇於這種狀態下,單邊膠帶24 及2 5係黏貼在彈性構件2 3 a之窄部2 3 a2上。結果,連接 構件23永久固定於框22上。 【發明內容】 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公開公報(JP-A)第 200 5 -22 8 5 04 號揭示之連接器2 1在下列各點上有其缺點。 1 ·當連接構件23插入框22時,不易適當地使連接構 200810266 件23固定於框22,這是因爲框22的翹曲及框22與連接 構件23之彈性構件23a的突出23&1間之摩擦力的變化’ 導致壓合(press-fit)深度不均勻所造成。 2. 壓合於框22內之連接構件23係臨時地或暫時地被 固定。爲了防止連接構件23從框22脫出,而使用單邊膠 帶24及25。如果膠帶24及25受到剝離之力量,膠帶24 及25則會局部從框22被剝離,從而連接構件23會在垂直 方向上移位。如果連接器21受到巨大之震動或機械撞擊, ® 膠帶24及25會從框22剝離。這種情形下,連接構件23 則從框22脫出。 3. 當導電性膜23b損傷時,連接構件23必須更換。這 種情形下,在更換區域上之膠帶24及25必須從框22剝離 。這則意謂會降低工作效率。當膠帶24及25被剝離時, 另外的導電性膜23b可能會受損。 4. 連接器21包括連接構件23、框22及膠帶24及25 。因此,零件數多,並且裝配及拆解作業麻纟頁。 ^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連接器,其中連接構 件能容易地及精確地對框定位。 本發明之另外目的係提供一^種連接器,其中連接構件 係被防止對框移位及從框脫出。 本發明之再另外目的係提供一種連接器,其中連接構 件能簡易地被更換。 本發明之再另外目的係提供一種連接器,其具有較少 部件數且能簡易地裝配及拆解。 200810266 本發明之其它目的將隨著敘述之進行而趨明白。 依本發明之一個形態,提供一種用於將兩個連接構件 相互連接之連接器,此連接器包括具有被嚙合部之框及適 應於第1方向或相反於第1方向之第2方向上插入框之連 接構件。該連接構件包括連接至框之彈性構件;連接於彈 性構件並在第1及第2方向上從框突出,俾與連接物件行 電氣連接之導體;在垂直於第1方向之第3方向上從彈性 構件突出俾在第1方向上與被嚙合部嚙合之第1嚙合部; • 及在第3方向上從彈性構件突出俾在第2方向上與被嚙合 部嚙合之第2嚙合部。該第1嚙合部具有形成在與被嚙合 部相對之側上,並朝第2方向傾斜趨近彈性構件之第1傾 斜表面。該第2嚙合部具有形成在與被嚙合部相對之側上 ,並朝第1方向傾斜趨近彈性構件之第2傾斜表面。 依本發明之另外形態,提供一種用於將兩個連接物件 相互連接之連接器,此連接器包括連接構件及固定連接構 件之框,該連接構件包括彈性構件,接到彈性構件並從框 m — 突出俾與連接物件行電氣連接之導體,及接到彈性構件之 嚙合部,該框具有要與嚙合部嚙合之被嚙合部,嚙合部係 由剛性高於彈性構件之材料作成。 【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照第6圖至第1 〇圖依本發明之第丨實施例之 連接器的結構敘述。 圖示之連接器係爲雙邊連接器,亦即,用於雙邊連接 之連接器。具體說,第6圖所示之雙邊連接器1包括多數 200810266 ’亦即,兩個相互平行地安裝於框3上之連接構件2(參照 第9A及9B圖)。每個連接構件2包括做爲增強構件之骨幹 2a,及形成在骨幹2a周圍之彈性構件2b。在彈性構件2b 之外部表面上蜿蜓形成絕緣片2c。絕緣片2c係利用,例如 ’黏膠而固定於彈性構件2b。絕緣片2c上配設有隔預定 間距之多數導體2d。每個導體2d係利用,例如,黏膠而 固定於絕緣片2c。如此,形成連接構件2。 骨幹2a係由具有剛性,諸如不銹鋼之金屬材料製成。 ® 另外的選擇是骨幹2a可能由絕緣樹脂,諸如塑膠,或與框 3者相同之塑膠材料製成。彈性構件2b係由具有可撓性之 絕緣材料製成。每個導體2d包括諸如鍍金之銅箔的多層膜 〇 框3上設有多數之豁口 3 a俾以等間隔插通收容連接構 件2。這裡,形成兩個豁口 3a以收容兩個連接構件2。每 個豁口 3a上設有三個框突出(被嚙合部)3b,其包含交替地 於上、下形成之兩個上部側框突出及一個下部側框突出。 ® 上部及下部側框突出3b之組合也可稱爲被嚙合部。 每個連接構件2可在第1方向A1或與第1方向A1相 反之第2方向A2中插入配合於框3之每個豁口 3a內。連 接構件2具有多數從彈性構件2b在垂直於第1方向A1之 第3方向A3上突出之嚙合部(以下稱爲”合釘部”)2bl。合 釘部2b 1係由與彈性構件2b相同之材料製作並與彈性構件 2b —體形成。骨幹2a係在對應於每個合釘部2bl之位置 上埋設在彈性構件2b內。 200810266 合釘部2bl具有三個對應於三個框突出3b之三個堵塞 表面2b2。每個合釘部2bl在與堵塞表面2b2相對之側上 形成有傾斜表面2b3。因此,合釘部2bl係被界定在堵塞 表面2b2與傾斜表面2b3之間。在垂直於第1方向A1及第 3方向A3之第4方向A4上,堵塞表面2b2與傾斜表面2b 3 係在對應於框突出3b之位置交替地倒反。具體說,合釘部 2b 1係在第4方向A4上互相比鄰配置。相互比鄰之合釘部 2bl之一之傾斜表面2b3(亦即,第1嚙合部)係朝第2方向 A2傾斜趨近彈性構件2b,同時另一個合釘部之傾斜表面 2b 3 (亦即,第2嚙合部)係朝第1方向A1傾斜趨近彈性構 件2b 〇 導體2d係在第1方向A1及第2方向A2上從框3突 出。從下文將會清楚,兩連接物件係分別被移動致擠壓接 觸自框3突出之導體2d之突出部分。結果,連接物件經導 體2d而相互電氣連接。 下面將參照第1 1圖及第1 2圖敘述連接構件2插入(安 裝)框3中之方法。 參照第1 1圖,考量框突出3 b出現在豁口 3 a之上部側 的區域。當連接構件2在第1方向A1上插入框3時,連接 構件2首先係被形成在框突出3b上之傾斜表面3bl導引, 及視需要,被尖細部3b3導引而插入豁口 3a內。接著,連接 構件2之傾斜表面2b3被移動而與框突出3b接觸。然後, 連接構件2之傾斜表面2b3被移動而與框3之傾斜表面3b 1 接觸。因此,彈性構件2b變形滑過傾斜表面3 b 1。 -10- 200810266 參照第12圖,考量框突出3b出現在豁口 3a之下部側 之另外區域。當連接構件2在第1方向A1上插入框3時, 連接構件2不會妨害框3。最後,連接構件2之堵塞表面 2b2被移動而與形成在框突出3b上之堵塞表面3 b2接觸。 接著,完成連接構件2之插入。 所示之例子上的合釘部2bl之傾斜表面2b3具有尖細 形狀。另外的選擇是傾斜表面2b3可具有去角化型、圓角 0 化型、圓化型。傾斜表面2b3可具有任何適當形狀而不受 限於實施例。 最後,連接構件2係被固定在一種狀態,即堵塞表面 2b2係由從框3之豁口 3a上下交替地突出框突出3b所挾 持。因此,連接構件2容易地及精確地對框3定位。 在第1 1及1 2圖上,框3於垂直方向上具有對稱形狀 。因此,容易瞭解,連接構件2也能在第2方向A2上從框 3之下部側插入。 φ 在前文的敘述裡,合釘部2bl的數目及框突出3b的數 目各皆爲三個。但是,也可爲二或四或四以上。 藉上述之連接器,預期可有下列之優點: 1·因爲連接構件2不需用膠帶即可固定於框3,故能降 低成本; 2·藉形成在連接構件之彈性構件上之嚙合部與框之被 嚙合部間之嚙合,能容易地及精確地使連接構件對框定位 -1 1 - 200810266 3 .因爲連接構件之嚙合部係框的被嚙合部嚙合,故 能可靠地防止連接構件對框移位及防止從框脫出; 4 ·藉從框之被嚙合部解脫連接構件之彈性構件的嚙合 部,能簡易地更換連接構件; 5 ·因爲連接構件能從框的一側或另一側插入框,故能 便利地組裝及拆解連接器; 6 ·因爲連接器包括連接構件及框,故連接器之零件數 少且能簡易地組裝及拆解。 — 下文將參照第13圖依本發明之第2實施例之連接器敘 述。相似之部件係用類似之參考數字代表,其敘述則省略 〇 於第1 3圖所示之連接構件2上,骨幹2a係形成在對 應合釘部2bl之位置。合釘部2bl係由與骨幹2a者相同之 材料所製成並與骨幹2a —體形成。如此,連接構件2之結 構可作各式各樣之變更。 藉上述之連接器也可預期與第6至12圖有關所述之連 接器相似之優點。 下面將參照第1 4圖敘述依本發明之第3實施例之連接 器。相似之部件係用類似之參考數字代表,其說明則省略 〇 於第14圖上,連接構件2’包括彈性構件2b、絕緣片 2c、多數之導體2(!及突出部26。框3具有一對豁口3&, 每個豁口之中央形成有框凹處3 c以做爲被嚙合部。 當連接構件2’在第1方向A1上插入框3之豁口 3a時 «12- 200810266 ,連接構件2’之突出部2e係被移動而與傾斜表面3bl接觸 。然後,突出部2 e被移動而與平坦部3 b4接觸致被推向左 方而使彈性構件2b變形。當連接構件2’再進一步插入時, 突出部2e則與框凹處3c嚙合,致使彈性構件2b回復爲原 來形狀,並固定。 突出部2e係由剛性高於彈性構件2b的金屬製成,但 也可由高剛性之塑膠或類似者製成。 同樣藉上述之連接器,預期具有與有關第6至12圖所 ® 述之連接器者相似之優點。 下面將參照第1 5至1 7圖敘述使用上述之連接器使印 刷電路板與模組相互連接之例子。這裡,連接器可係爲依 第1至第3實施例之連接器之任一。 參照第15圖,將從最底下起依序敘述各種部件。由諸 如不銹鋼之高剛性材料製成之增強扳11設有四個螺絲孔 1 1 a。印刷電路板1 2上設有由金、鎳、銅或類似物等作成 之多數接端面(lands)12a,兩個定位孔12b,及四個通孔12c 。雙邊連接器1之框3具相對之表面’每面設有兩個定位 銷3 d。塑膠或金屬框1 3具有形成在其中央之模組插入開 口 1 3 a、開口側壁1 3 b、開口尖細部1 3 c、兩個定位孔1 3 d 、及四個通孔1 3 e。模組1 4係爲具有多數接端面1 4 a之接 端面格柵陣列。散熱器1 5係由熱傳導性優良之材料,諸如 銅或鋁作成,並設有四個通孔15a。 如第1 6圖所示,四根螺絲1 6分別插進散熱器1 5之四 個通孔1 5 a、框13之四個通孔136、印刷電路板12之四個 -13- 200810266 通孔1 2c、及增強板i i之四個螺絲孔n a。 然後,將模組1 4插入框1 3之模組插入開口 1 3 a。在 雙邊連接器1之一個表面上之兩個定位銷3d及在另一表面 上之兩個定位銷3 d係分別插入框1 3之兩個定位孔1 3 d及 印刷電路板1 2之兩個定位孔1 2 b。 最後,鎖緊四根螺絲1 6。如此則如第1 7圖所示完成 組裝(己裝滿狀態)。 雖然本發明已舉其之良好實施例敘述如上,但熟悉此 • 項技藝者很容易以各種其它方式實施本發明。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爲傳統之連接器的分解透視圖。 第2A圖係爲第1圖所示之連接器的連接構件之背面圖 〇 第2B圖係爲連接構件之平面圖。 第2C圖係爲連接構件之正面圖。 第2D圖係爲連接構件之側面圖。 第3圖係表不在組裝之第1階段,第1圖所W之連接 器的剖面圖。 第4圖係表示在組裝之第2階段,第1圖所示之連接 器的剖面圖。 第5圖係表示在完成組裝後’第1圖所示之連接器的 剖面圖。 第6圖係爲依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之連接器的透視圖 -14- 200810266 第7圖係爲第6圖所示之連接器的分解透視圖。 第8圖係爲第7圖所示之框沿線VIII-VIII剖開之剖面 透視圖。 第9A圖係爲第7圖所示之連接構件之放大透視圖。 第9 B圖係爲第7圖所示之連接構件從另一側看之透視 圖。 第1 0圖係爲第6圖所示之連接器的平面圖。 第1 1圖係爲在第1 〇圖上沿線XI-XI剖開之剖面圖, ® 顯示連接構件之一尙未固定於框之狀態。 第1 2圖係與第1 1圖相似之剖面圖,但是沿著第1 0圖 之線XII-XII剖開。 第1 3圖係爲依本發明之第2實施例之連接器的連接構 件之剖面圖。 第1 4圖係爲依本發明之第3實施例之連接器的剖面圖 ,顯示連接構件之一尙未固定於框之狀態。 第1 5圖係爲用於敘述使用依本發明之連接器的裝置 ®之分解透視圖。 第1 6圖係爲在組裝中途,第1 5圖之裝置.的正面圖。 第1 7圖係爲在組裝完成後,第1 5圖之裝置的剖面圖 〇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雙邊連接器 2 連接構件 2a 骨幹 200810266 2 b 彈性構件 2c 絕緣片 2d 導體 2b 1 合釘部 2b2 堵塞表面 2b3 傾斜表面 3 框 3a 豁口 3b 框突出 3b3 尖細部 3c 框凹處 11 增強板 12 印刷電路板 12a 接端面 14 模組 16 螺絲

Claims (1)

  1. 200810266 十、申請專利範園: 1. 一種用於使兩個連接物件相互連接之連接器,此連接器 包含: 框:其具有被嚙合部;及 連接構件,其適應在第1方向或與第1方向相反之 第2方向上插入框; 該連接構件包括: 彈性構件,其係接到框; ® 導體,其係接於彈性構件,並在第1及第2方向上 從框突出,俾與連接物件電氣連接; 第1嚙合部,其係在垂直於第1方向之第3方向上 從彈性構件突出俾在第1方向上與被嚙合部嚙合;及 第2嚙合部,其係在第3方向上從彈性構件突出俾 在第2方向上與被嚙合部嚙合; 第1嚙合部具有第1傾斜表面,其形成在與被嚙合 部相對之側上,並朝第2方向傾斜趨近彈性構件; 0 第2嚙合部具有第2傾斜表面,其形成在與被嚙合 部相對之側上,並朝第1方向傾斜趨近彈性構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其中第1及第2嚙合 部各具有在第3方向上延伸且面對被嚙合部之堵塞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其中第1及第2嚙合 部係由與彈性構件相同之材料製成,且與彈性構件一體 形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連接器,其中連接構件具有剛 -17- 200810266 性高於彈性構件且形成在對應第1及第2嚙合部之位置 上之增強構件。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連接器,其中增強構件係嵌進 彈性構件內。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其中連接構件具有剛 性高於彈性構件且形成在對應第1及第2嚙合部之位置 上之增強構件; 第1及第2嚙合部係由與增強構件者相同之材料製 ⑩ 成,且與增強構件一體形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其中框具有在第1方 向上穿透框及收容連接構件之豁口; 被嚙合部具有形成在接近於豁口之位置之傾斜表面 ,俾當連接構件插入豁口時,嚙合第1及第2傾斜表面 〇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其中第1及第2嚙合 部係在垂直於第1及第3方向之方向上相互接鄰配置; • 被嚙合部具有: 第1被嚙合部,係與第1嚙合部嚙合;及 第2被嚙合部,係與第2嚙合部嚙合; 第1及第2被嚙合部係在第1方向上相互移換。 9 · 一種用於使兩個連接物件相互連接之連接器,該連接器 包括= 連接構件;及 框,其係固定連接構件; -18- 200810266 該連接構件包括: 彈性構件; 導體,其係接於彈性構件,且從框突出俾與連接物 件電氣連接;及 嚙合部,其係接於彈性構件; 該框具有要與嚙合部嚙合之被嚙合部; 嚙合部係由剛性高於彈性構件之材料製成。 1 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連接器,其中框具有收容連接 構件之豁口; 被嚙合部具有面對豁口之凹處; 嚙合部係安裝於凹處;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項之連接器,其中該框具有形成在 接近豁口之位置上之傾斜表面,俾當連接構件插入豁口 時朝向彈性構件壓擠及移動該嚙合部。
    -19-
TW096111273A 2006-03-31 2007-03-30 Double-sided connector capable of easily and accurately positioning a connection member TWI327395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98561A JP4286266B2 (ja) 2006-03-31 2006-03-31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10266A true TW200810266A (en) 2008-02-16
TWI327395B TWI327395B (en) 2010-07-11

Family

ID=38559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11273A TWI327395B (en) 2006-03-31 2007-03-30 Double-sided connector capable of easily and accurately positioning a connection member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351069B2 (zh)
JP (1) JP4286266B2 (zh)
KR (1) KR100885103B1 (zh)
TW (1) TWI32739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7193A (zh) * 2012-05-25 2013-12-04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25355B2 (ja) * 2008-04-14 2012-04-2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849690B2 (ja) * 2008-04-16 2012-01-11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763838B2 (ja) 2009-07-29 2011-08-31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930300B2 (ja) * 2012-06-11 2016-06-08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985908B2 (ja) * 2012-07-06 2016-09-0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接続部材およびコネクタ
CN203631800U (zh) * 2013-11-26 2014-06-04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3871516U (zh) * 2014-02-27 2014-10-08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KR102100189B1 (ko) * 2019-10-15 2020-04-13 주식회사 케이포스 표면 실장형 탄성 전기 커넥터 조립체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234960C3 (de) * 1971-11-26 1975-04-30 Teledyne, Inc., Los Angeles, Calif. (V.St.A.) Elektrischer Stecker
US3998512A (en) * 1975-02-13 1976-12-21 International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H0737633A (ja) * 1993-07-14 1995-02-07 Whitaker Corp:The エラストマコネクタ
US5632626A (en) 1996-01-05 1997-05-27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Retention of elastomeric connector in a housing
JP3076979B2 (ja) * 1997-09-29 2000-08-14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6315576B1 (en) 1997-10-30 2001-11-13 Intercon Systems, Inc. Interposer assembly
TW445680B (en) * 1999-01-21 2001-07-11 Shinetsu Polymer Co Press-contact electrical interconnector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3963386B2 (ja) 2004-02-10 2007-08-22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両面接続用コネク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7193A (zh) * 2012-05-25 2013-12-04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3427193B (zh) * 2012-05-25 2015-11-18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286266B2 (ja) 2009-06-24
US20070232103A1 (en) 2007-10-04
KR20070098596A (ko) 2007-10-05
KR100885103B1 (ko) 2009-02-20
US7351069B2 (en) 2008-04-01
TWI327395B (en) 2010-07-11
JP2007273314A (ja) 2007-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10266A (en) Double-sided connector capable of easily and accurately positioning a connection member
US647862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modular sockets using flexible interconnects and resulting structures
JP2022103291A (ja) コネクタ
US20130260579A1 (en) Board connecting terminal
JP4756716B2 (ja)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装置
TWI294202B (en) Connector having a u-shaped fixing member with screw holes
JP2002175855A (ja) コネクタ
TW200524225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module with multiple card edge sections
JP2001177206A (ja) フレキシブル配線基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コネクタ相互接続構造
JP4340636B2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5275781B2 (ja) 電気接続用端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コネクタ
JP5100823B2 (ja) バックライトアセンブリ、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2117945A (ja) コネクタ
JP4188942B2 (ja) コネクタ
JP4231499B2 (ja) コネクタ
JP7339639B2 (ja) 電気装置
JP2013149649A (ja) 接点構造及びスライド型可変抵抗器
JP4270451B2 (ja) コネクタ
JP2005243403A (ja) コネクタ
JPS5834710Y2 (ja) フレキシブル配線板用コネクタ
KR200254993Y1 (ko) 탄성 고분자 기판을 이용한 전기 커넥터
TWM647683U (zh) 用於電連接器之端子及電連接器
JP3949591B2 (ja) コネクタ
JP2003283060A (ja) 差込側コネクタ半体搭載カードパッケージ
JP2002359024A (ja) プリント配線板用コネク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