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03597A - Light emitting element,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substrate treatment device - Google Patents

Light emitting element,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substrate treatment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03597A
TW200803597A TW096105553A TW96105553A TW200803597A TW 200803597 A TW200803597 A TW 200803597A TW 096105553 A TW096105553 A TW 096105553A TW 96105553 A TW96105553 A TW 96105553A TW 200803597 A TW200803597 A TW 20080359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ight
electrode
emitting element
protective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055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azuki Moyama
Yasushi Yagi
Shingo Watanabe
Chuichi Kawamura
Kimihiko Yoshino
Tadahiro Ohmi
Original Assignee
Tokyo Electron Ltd
Univ Tohoku Nat Univ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yo Electron Ltd, Univ Tohoku Nat Univ Corp filed Critical Tokyo Electron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8035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0359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2Cathod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2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or physical composition or the arrangement of auxiliary dielectric or reflective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26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used as an electrod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2Cathodes
    • H10K50/826Multilayers, e.g. opaque multi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10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 H10K71/16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PVD], e.g. vacuum deposition or sputte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1Chemical elements
    • H01L2924/01047Silver [A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Description

200803597 (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在2個電極之間被形成有機發光層的發 光元件及供形成該發光元件之用的基板處理裝置。 【先前技術】 近年來,取代從前使用的陰極射線管(CRT, Cathode Ray Tube),而進行著可薄型化的平面型顯示裝 置的實用化,例如有機電致發光元件(有機EL元件)因 爲具有自行發光、高速應答等特徵,所以被視爲次世代之 顯示裝置而受到囑目。此外,有機EL元件,除了顯示裝 置以外’亦有作爲面發光元件來使用的。 有機EL元件,係在陽電極(正電極)與陰電極(負 電極)之間挾持著含有有機EL層(發光層)的有機層的 構造’於該發光層由正極注入正孔,由負極注入電子而藉 由使其再結合而使該發光層發光的構造。 此外’於前述有機層,亦可以應需要而在陽極與發光 層之間’或者陰極與發光層之間,附加例如正孔輸送層或 者電子輸送層等使發光效率良好之層。 作爲形成前述發光元件的方法之一例,一般採取以下 的方法。首先,由IT0構成的陽電極被圖案化於基板上, 藉由蒸鍍法形成前述有機層。蒸鍍法,係將例如蒸發或者 昇華的蒸鍍原料蒸鍍於被處理基板上而形成薄膜的方法。 其次’於該有機層上,藉由蒸鍍法形成成爲陰電極之鋁 -5- 200803597 (2) (A1 )。亦有將這樣的發光元件稱爲頂陰極型發光元件的 場合。 例如如此進行而形成在陽電極與陰電極間被形成有機 層之發光元件。 • 但是’如前所述,使用蒸鍍法形成陰電極的場合,特 - 別是在被處理基板很大的場合,會有陰電極的厚度均勻性 的問題。如此,若是在被處理基板面內陰電極的膜厚的均 I 勻性不充分的話,在被處理基板面內的發光元件的品質會 有變得不均勻的問題。 爲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在形成陰電極的場合,例如與 蒸鍍法相比,考慮使用在被處理基板的面內的成膜速度的 均勻性良好的灑鍍法。但是,濺鍍法,與蒸鍍法相比,會 有對成膜對象的損傷變大的問題。 例如於形成前述發光元件的場合,陰電極被形成於機 械強度比較小的有機層上。因此,例如藉由濺鍍法等使鋁 φ 等硬的金屬粒子以高速度衝突於有機層的場合,有機層會 受到損傷而會使得發光元件的品質降低。因此,要將膜厚 均勻性良好的濺鍍法使用於陰電極的形成是困難的。 ’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4-225 05 8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此處,在本發明,以提供解決前述問題之新穎有用的 發光元件、發光元件之製造方法以及供製造該發光元件之 -6- 200803597 (3) 用的基板處理裝置爲統括的目的。 本發明之具體的課題,在於提供電極 同時有機層的損傷也很少之高品質的發光 光元件的製造方法以及製造該發光元件的 ^ [供解決課題之手段] 在本發明之第1觀點,藉由一種發光 Φ 課題,其係具有第1電極、對向於前述第 極、包含被形成於前述第1電極與前述第 光層之有機層的發光元件,其特徵爲:前 含被形成於前述有機層上的保護該有機層 層,及被形成於該保護層上的導電性的主 在本發明之第2觀點,藉由一種發光 來解決前述課題,其係於第1電極與第2 光層的有機層被形成而構成的發光元件之 | 徵爲包含:於前述第1電極上形成前述有 成步驟,及於前述有機層上形成包含複數 電極形成步驟;前述電極形成步驟,包含 ' 上,藉由對該有機層不造成損傷地進行成 ‘ 的保護層之步驟,及藉由於前述保護層上 成主電極層的步驟。 在本發明之第3觀點,藉由一種基板 前述課題,其係製造被形成於基板上的第 極之間包含發光層的有機層被保持的構造 厚度的差異很少 元件、製造該發 基板處理裝置。 元件來解決前述 1電極的第2電 2電極之間的發 述第2電極,包 的導電性之保護 電極層。 元件之製造方法 電極之間含有發 製造方法,其特 機層之有機層形 層的第2電極之 :於前述有機層 膜而形成導電性 均勻地成膜而形 處理裝置來解決 1電極與第2電 之發光元件之基 200803597 (4) 板處理裝置,其特徵爲具有:於前述有機層上,形成保護 該有機層同時構成前述第2電極的導電性保護層之第1成 膜裝置,與在前述保護層上,形成構成前述第2電極的主 電極層之第2成膜裝置,及將前述被處理基板由前述第1 * 成膜裝置搬送至前述第2成膜裝置之搬送手段。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以提供電極厚度的差異很少同時有機 層的損傷也很少之高品質的發光元件、製造該發光元件的 製造方法以及製造該發光元件的基板處理裝置。 【實施方式】 [供實施發明之最佳型態] 其次,根據圖面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型態。 (實施例1 ) 圖1係模式顯示本發明的實施例1之發光元件之剖面 圖。參照圖1,根據本發明之發光元件1 〇〇,具有:被形 成於基板101上的陽電極102,及對向於該陽電極102之 陰電極104,及包含被形成於該陽電極102與該陰電極 104之間的發光層(有機EL層)103A的有機層103。 前述之發光元件100,亦會被稱爲有機EL元件,藉 由對前述陽電極1 02與前述陰電極1 04之間施加電壓,於 該發光層103A由前述陽電極102注入正孔,由前述陰電 200803597 (5) 極1 04注入電子使其再結合,而成爲使該發光層1 〇3 A發 光的構造。該發光層103A,例如可以使用多環芳香族碳 氫化合物,雜環芳香族化合物,有機金屬錯體化合物等材 料來形成,前述材料例如可以藉由蒸鍍法來形成。 * 在從前的發光元件,形成陰電極的場合具有以下的技 - 術問題。例如,在以蒸鍍法形成陰電極的場合,會有陰電 極的厚度均勻性不充分的問題,另一方面以濺鍍法形成陰 φ 電極的場合,雖然陰電極的厚度均勻性很好,但有在有機 層產生損傷的疑慮。 在此,在根據本實施例之前述發光元件100,前述陰 電極104,以包含在前述有機層103上以接於該有機層 103的方式被形成的保護該有機層103的導電性之保護層 104A,及在該保護層104A上以接於該保護層104A的方 式被形成的導電性的主電極層1 04B的方式構成。 在此場合,例如前述保護層1 0 4 A藉由蒸鍍法形成, φ 而前述主電極層1 〇 4 B以藉由濺鍍法形成較佳。例如,於 形成前述陰電極104的場合,首先藉由對前述有機層1〇3 的損傷很少的例如蒸鍍法形成前述保護層1 04 A,其次於 該保護層104A上,藉由成膜的基板面內的均勻性很好之 ' 例如濺鍍法來形成前述主電極層1 04B。在此場合,前述 保護層104A以及前述主電極層104B,最好同樣由導電性 材料構成。在根據從前的蒸鍍法來成膜,膜厚的差異在正 負1 〇 %程度,根據本實施方法的話,膜厚的差異可以抑 制於正負5 %以下。 -9- 200803597 (6) 因此,前述之發光元件l 00抑制對前述有機 損傷之影響,同時前述陰電極104的膜厚之基板 性也良好,具有高品質的發光元件的特徵。 此外,前述保護層104A,與前述主電極層 • 可由相同的材料所構成’但應需要而使前述保· - 與前述主電極層ι〇4Β以相異的材料來構成亦可 在前述之任一場合’前述保護層104A,被形成 φ 主電極層104B更薄。 例如,如前述發光元件1 〇 〇那樣所謂的頂陰 元件的場合,前述陰電極104,作爲來自前 103A的發光的反射層來利用。因此,前述保護層 可見光的反射率,比前述主電極層104B的可見 率更高所以較佳。在此場合,發光元件的發光效 好。此外,另一方面,前述主電極層104B的耐 前述保護層1 〇 4 A的耐久性更高所以較佳。前 φ 104B,被形成於前述保護層104A的外側,因爲 或氧氣,所以最好是例如對氧氣的耐久性要高。 又,在此場合,耐久性係指對氧氣或氫氣等 或者被激發的該氣體所導致的腐蝕之耐受性 ' 性)、對結晶粒粗大化之耐性、對凝集之耐性 (以下亦同)。 在從前的發光元件的陰電極,要同時提高可 射率同時提高耐久性是很困難的。另一方面,根 例之前述陰電極104,因爲係以包含含複數之層 層103的 面內均勻 104B ,亦 !層 1 0 4 A 。此外, 爲比則述 極型發光 述發光層 f 104A 的 光的反射 率變得良 久性,比 述主電極 暴露於熱 活性氣體 (耐腐蝕 等之總稱 見光的反 ΐ據本實施 「而被形成 -10· 200803597 (7) 於前述有機層1 〇 3上的前述保護層1 〇 4 A與被形成於該保 護層104上之導電性的主電極層i〇4B的方式構成的,所 以可以提高陰電極的可見光的反射率,同時也可以提高耐 久性。 • 例如,前述保護層104A最好由銀所構成。銀因爲對 • 可見光的反射率很高,所以適合作爲構成面對前述發光層 1 0 3 A之側的前述保護層1 〇 4 A的材料。 φ 此外,前述主電極層1 04B,例如亦可爲混合供對銀 具有耐久性之用的添加物而構成。例如,使用對銀添加1 重量百分比的鈀之材料於前述主電極層1 04B的話,與使 用銀的場合相比,提高該主電極層的耐久性,所以較佳。 此外,前述主電極層104B亦可由鋁構成。鋁雖然可 見光的反射率比銀差,但耐久性比銀還高,與使用銀的場 合相比,該主電極層的耐久性提高,所以較佳。 此外,如先前所說明的,亦可用相同材料構成前述保 φ 護層]04A與前述主電極層104B,例如,亦可將保護層 104 /主電極層104B之組合,採用銀/銀、銘/鋁、或者銀 (添加1重量百分比的鈀)/銀(添加1重量百分比的 ' 鈀)亦可。 - 此外,前述保護層104B以接於前述有機層103的方 式形成。因此,於前述保護層1 04B,亦可添加供調整該 保護層104的功函數(work function)之用(使發光效率良 好)之物質,例如Li, LiF,CsC03等。此外,於前述有機 層103上把供調整功函數之用的層(Li,LiF,CsC03)形 -11 - 200803597 (8) 成爲下底層,而於該下底層上形成由銀或鋁之類的高 性材料所構成的前述保護層104B亦可。 此外,以使在前述發光層103A之發光效率成爲 的方式,於前述有機層103,在該發光層103A與前 • 電極1 〇2之間形成例如正孔輸送層1 〇 3 B、正孔注 • 103C亦可。此外,該正孔輸送層 103B、與正孔注 103C,亦可爲省略其任一或者省略其雙方的構造。 φ 同樣地,以使在前述發光層103A之發光效率成 好的方式,於前述有機層103,在該發光層103A與 陰電極104之間形成例如電子輸送層103D、電子注 103E亦可。此外,該電子輸送層 103D、與電子注 103E,亦可爲省略其任一或者省略其雙方的構造。 此外,前述發光層103A,例如可以使用主體材 銘奎林醇(aluminoquinolinol)錯體(Alq3),摻雜材使 螢烯(rubrene)而形成,但不以此爲限,可以使用種種 φ 來形成。 其次,針對製造前述發光元件100的製造方法, 圖2 A〜圖2 D依照順序加以說明。其中,在以後的圖 可能會對先前所說明過的部分賦予相同的參照符號而 ' 其說明。 首先,於圖2A所示的步驟,準備被圖案化的被 例如由ITO所構成的前述陽電極1〇2的例如由玻璃所 的前述基板101。在此場合,於前述基板101,亦可 被接續於前述陽電極101之例如TFT (薄膜電晶體) 導電 良好 述陽 入層 入層 爲良 前述 入層 入層 料爲 用紅 材料 根據 中, 省略 形成 構成 含有 之主 -12 - 200803597 ⑼ 動矩陣驅動電路等。 其次,於圖2B所示之步驟,於前述陽電極1 02上 (前述基板101上),形成前述有機層103。在此場合, 前述有機層103例如藉由蒸鍍法形成,以由前述陽電極 • 102之側起依序層積正孔注入層103C、正孔輸送層 • 103B、發光層(有機EL層)103A、電子輸送層103D、 電子注入層1 03 E的方式形成。此外,如先前所說明的, φ 亦可以應需要而省略前述正孔輸送層1 0 3 B以及前述正孔 注入層103C之任一方的成膜,或者是省略雙方之成膜。 同樣地,前述電子輸送層103D、與電子注入層103E,亦 可爲省略其任一成膜或者省略其雙方之成膜。 其次,於圖2C〜圖2D所示之步驟,於前述有機層 103上形成包含複數層(前述保護層104A、前述主電極 層104B)之前述陰電極104。 首先,於圖2C所示的步驟,於前述有機層1〇3 (前 φ 述電子注入層103E)上,以接於該有機層103的方式將 導電性之例如銀所構成的保護層1 04A,藉由例如蒸鍍法 來形成。在此場合,因爲前述保護層1 04A藉由蒸鍍法形 ' 成,所以對前述有機層103 (前述電子注入層103 E)所造 成的損傷,與例如藉由濺鍍法等來成膜的方法相比可以降 低。 此外,在此場合,構成前述保護膜104A的材料不以 銀爲限。 例如前述保護層1 04A,亦可以使用添加了提高對銀 -13- 200803597 (10) 的耐久性之添加物(例如1重量百分比之鈀)的材 成。但是,添加著這些提高對鋁或銀的耐久性之添 材料,與以銀爲主成分的材料相比,可見光的反 差。 因此,爲了維持反射來自前述發光層103A的 反射率於較高之値,前述保護層1 04A最好由銀構月 在此場合,「前述保護膜104A由銀構成」, 保護膜1 04A實質上由純銀構成,或者是該保護靡 至少由以銀爲主成分的材料來構成。此外前述之構 護膜1 04A的「至少以銀爲主成分的材料」,係指 上之純銀相比,發光的反射率在實質上不會變低的 維持銀的純度於較高之材料。 其次,於圖2D所示的步驟,於前述保護層 上,以接於該保護層1 04A的方式將例如鋁所構成 主電極層104B,藉由例如濺鍍法來形成。結果, 含前述保護層104A與前述主電極層104B之前述 104 ° 在此場合,前述有機層103 (前述電子注入層 因爲藉由前述保護層104A覆蓋而保護,所以形成 電極層104B的場合,抑制對前述有機層103造 傷。因此,在根據本實施例之方法,形成前述主 1 0 4B的場合之成膜方法自由度變高。例如,如前 成膜速度之基板的面內均勻性很好,另一方面對成 造成的損傷很大,可以將例如濺鍍法等成膜方法選 料來形 加物的 射率較 發光的 係指該 I 104A 成該保 與實質 程度地 I 104A 的前述 形成包 陰電極 103E ) 前述主 成的損 電極層 所述, 膜對象 擇爲成 -14- 200803597 (11) 膜前述主電極層1 04B之成膜方法。在此場合’即使以濺 鍍法形成前述主電極層1〇4Β的場合,也因爲前述有機層 103被保護,所以對該有機層1〇3之損傷被抑制了。 亦即,使用根據本實施例之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的 • 話,可以減少陰電極厚度的差異,而且可以製造有機層的 * 損傷很少的高品質的發光元件。 此外,如先前所說明的,前述主電極層104B的耐久 φ 性,最好比前述保護層1 04A的耐久性更高。 例如,使用鋁或以鋁爲主成分的材料構成前述主電極 層1 04B的場合,雖然可見光的反射率比銀差,但耐久性 比銀還高,該主電極層的耐久性提高,所以較佳。此外, 使用混合了供對銀具有耐久性之添加物(例如鈀)的材料 構成· 前述 保 護J 脣 1 04B 亦可< 3如 1此 進 行 y 可以製造根據本 實施· 例之 發 光: 元件100 〇 例如 > 刖 述 陽電極 102 的 厚 度 被 形 成 爲 1 0 0 μιη 至 200μ m , -a八 刖 述 有 機層 103 的 厚 度 被 形 成 爲 5 0 μηι 至 200μ m , 刖 述 陰 電極 104 的 厚 度 被 形 成 爲 5 0 μιη 至 3 0 0 μ m , Λ八 刖 述 保 護層 104A 的 厚 度 被 形 成 爲 1 0 μηι 至 3 0 μη] L °此 .外 7 前 述保護層1 〇 4 A 的 厚 度 j 被形成爲前述$ 電極層104B的厚度的十分之一以下較佳。 此外,例如,前述發光元件1〇〇,可以適用於顯示裝 置(有機EL顯75裝置)或者面發光元件(照明/光源 等),但並不以此爲限,可以用於種種電子機器。 -15- 200803597 (12) (實施例2) 其次,針對製造實施例1所記載的發光元件100之基 板處理裝置的構成之一例,根據圖3〜圖5加以說明。 首先,圖3係模式顯示製造前述發光元件1〇〇之基板 ' 製造裝置1 〇〇〇的構成之一例之平面圖。 ' 參照圖3,根據本實施例之基板處理裝置1000,複數 之成膜裝置或處理室,具有被接續於被處理基板被搬送之 ^ 搬送室 900A,900B,900C之任一的構造。前述搬送室 900A,9 00B,900C分別具有供接續處理室或成膜裝置之用 的4個接續面。此外,前述搬送室900A,900B,900C具有 搬送被搬送基板的搬送手段(搬送手臂)900a,900b,900e 分別被設置於內部的構造。 被接續於前述搬送室900A,900B,900C之處理室或成 膜裝置,例如係:進行被處理基板的前處理(清潔等)之 前處理室500、被處理基板或安裝於被處理基板的遮罩的 φ 對準(位置決定)之對準處理室600、藉由蒸鍍法形成前 述有機層103的(實施圖2所示的步驟的)成膜裝置 700、以蒸鑛法形成前述保護層104A的(實施圖2C所示 的步驟的)成膜裝置200、以濺鍍法形成前述主電極層 104B的(實施圖2所示的步驟的)成膜裝置3 00、裝載鎖 定室 400A、400B。 於前述搬送室9 0 0 A的4個接續面,被接續著前述裝 載鎖定室4〇〇A、前述前處理室500、前述對準處理室600 以及前述成膜裝置700。此外,前述成膜裝置7 00之與被 -16- 200803597 (13) 接續於前述搬送室9 0 0 A之側相反之側,被接續於前述搬 送室900B之接續面,於該搬送室900B之其他的接續 面,被接續2個前述成膜裝置200及前述對準處理室 600。進而,前述對準處理室600之與被接續於前述搬送 " 室900B之側相反之側,被接續於前述搬送室900C之接 * 續面,於該搬送室900C之其他的接續面,被接續2個前 述成膜裝置3 00及前述裝載鎖定室4 00B。 ^ 此外,前述搬送室 900A,900B,900C、前述裝載鎖定 室 400A,400B、前述前處理室 500、前述對準處理室 600、前述成膜裝置200,300,700分別被接續供使內部成 爲減壓狀態(真空狀態)之真空泵等排氣手段(未圖 示),因應需要而使內部維持於減壓狀態。 其次,說明藉由前述基板處理裝置1 〇〇〇,製造實施 例所記載之前述發光元件1 〇〇的場合之步驟的槪略。首 先,被處理基板W (相當於圖2A所示之被形成陽電極 φ 102的基板101 )由前述裝載鎖定室400A投入前述基板 處理裝置1000。被投入前述裝載鎖定室40 0A的被處理基 板 W,藉由前述搬送手段900a,首先透過前述搬送室 900A被搬送至前述前處理室500,進行被處理基板的前 * 處理(清潔等)。 其次,該被處理基板,藉由前述搬送手段90 0a透過 前述搬送室90GA被搬送進前述對準處理室600,在被處 理基板上設置遮罩。 其次,該被處理基板,藉由前述搬送手段900a,透 -17- 200803597 (14) 過前述搬送室900A被搬送入前述成膜裝置700,於該 膜裝置700,藉由蒸鍍法形成前述發光元件100之前述 機層1〇3(實施圖2B所示之步驟)。 其次,被形成前述有機層103的被處理基板,藉由 述搬送手段9 0 0 b透過則述搬送室9 0 0 B被搬送進刖述k寸 • 處理室600,被施以對準處理。 其後,被處理基板,藉由前述搬送手段900b被搬 φ 入前述成膜裝置200(2台連接的成膜裝置200之中的 一)。 於被搬送至前述成膜裝置200的被處理基板,於該 膜裝置200,前述保護層104藉由蒸鍍法形成(實施圖 所示的步驟)。被形成該保護層104A的被處理基板, 度被搬送進前述對準處理室600被施以對準處理之後, 由前述搬送手段900c,透過前述搬送室90 0 C搬送入前 成膜裝置3 00 (2台連接的成膜裝置3 00之中的任一)< φ 於前述成膜裝置300,前述主電極層104B藉由濺 法形成(實施圖2D所示的步驟)。如此進行形成實施 1所記載之發光元件1 〇〇,該發光元件1 00,透過前述 載鎖定室400B,由基板處理裝置1 0 0 0搬出。又,前述 板處理裝置1 000,亦可進而具有將例如由絕緣層所構 的保護層形成於前述發光元件1 〇〇上的成膜裝置。 其次,對前述所示之成膜裝置2 00,成膜裝置300 構成之一例,分別根據圖4及圖5加以說明。 圖4係模式顯示包含於前述基板處理裝置1 000的 成 有 前 準 送 任 成 2C 再 藉 述 鍍 例 裝 基 成 的 成 -18- 200803597 (15) 膜裝置(蒸鍍裝置)200的構成之一例。 參照圖4,前述成膜裝置2 00於內部具有被區隔內部 空間20 0A的處理容器201,於該內部空間200A,具有蒸 鍍源202、與被設置基板保持台205的構造。前述內部空 ' 間200A,由被接續排氣泵等排氣手段(未圖示)的排氣 • 線204所排氣,成爲保持於特定的減壓狀態之構造。 前述蒸鍍源被設置加熱器203,被構成爲可藉由該加 φ 熱器203加熱被保持於內部的原料202A,而使氣化或昇 華成爲氣體原料。該氣體原料,被蒸鍍於被保持於以對向 於前述蒸鍍源202的方式設置的前述基板保持台205的被 處理基板W (被形成前述陽電極102、前述有機層103的 前述基板101)上,形成前述保護層104A。 前述基板保持台205,以在被設置於前述處理容器 201的上面(對向於前述蒸鍍源202之側)的移動軌道 206上,可平行移動的方式構成。亦即,藉由在成膜時移 φ 動前述保持台205,以被處理基板在面內之蒸鍍膜的均勻 性變得良好的方式構成。 此外,藉由開放前述處理容器2 0 1之被形成於接續於 前述搬送室90 0B之側的閘閥207,而可以進行前述被處 ' 理基板之往前述內部空間200A之搬入,或者由前述內部 空間200A之搬出。 藉由使用前述之成膜裝置200,實施實施例1所記載 的相當於圖2C的步驟,可以抑制對前述有機層1 〇3所造 成的損傷,形成前述保護層104A。 -19- 200803597 (16) 此外’圖5係模式顯示包含於前述基板處理裝置〇 的成膜裝置(濺鍍裝置)300的構成之一例。 篸照圖5’前述成膜裝置300於內部具有被區隔內部 空間3 0 0 A的處理容器3 0 1,於該內部空間3 0 0 A,具有被 設置標(陰電極)303、基板保持台(陽電極)3〇2的 構造。前述內部空間3 00A,由被接續排氣泵等排氣手段 (未圖不)的排氣線3 0 6所排氣,成爲保持於特定的減壓 狀態之構造。 於前述內部空間3 00A,由氣體供給手段307供給例 如氬等供電漿激發之用的氣體。此處,對前述標靶3 03由 高頻電源3 0 4施加高頻電力而於該內部空間3 0 0 A激發電 漿,產生氬離子。藉由如此產生的氬離子,以前述標靶 3 03被濺鍍,而在被保持於前述基板保持台3 02的被處理 基板(被形成前述陽電極102、前述有機層103、以及前 述保護層104 A的前述基板101)上,形成前述主電極層 104B。 此外,藉由開放前述處理容器3 01之被形成於接續於 前述搬送室900C之側的閘閥3 08,而可以進行前述被處 理基板之往前述內部空間300A之搬入,或者由前述內部 空間3 00A之搬出。 此外,前述之成膜裝置(蒸鍍裝置)200、成膜裝置 (濺鍍裝置)3 00僅係其構成之一例,而可以與以種種變 形/變更。 此外,前述之基板處理裝置10〇〇,例如可以在搬送 -20- 200803597 (17) 室的形狀或接續面之數目,或者被接續的處理室、成膜裝 置的構成或數目等,進行種種的變形/變更是很清楚的。 以上,針對較佳的實施例說明了本發明,但本發明並 不以前述特定的實施例爲限定,在不逸脫申請專利範圍所 * 記載的要旨的範圍內,可以進行種種的變形/變更。 [產業上利用可能性] ^ 根據本發明,可以提供電極厚度的差異很少同時有機 層的損傷也很少之高品質的發光元件、製造該發光層元件 的製造方法以及製造該發光元件的基板處理裝置。 本國際申請案,係根據2 0 0 6年2月1 4日所申請之日 本專利第2006-3691 6號申請案而主張優先權者,於本國 際申請案援用2006-3 69 1 6號申請案之全部內容。 【圖式簡單說明】 φ 圖1係模式顯示實施例1之發光元件之圖。 圖2A係顯不圖1之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之圖(其 1 ) ° 圖2B係顯示圖1之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之圖(其 ' 2 )。 圖2C係顯示圖1之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之圖(其 3 ) ° 圖2D係顯不圖1之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之圖(其 -21 - 4 ) ° 200803597 (18) 圖3係顯不製5s0 1之發光兀件的基板處理裝置之構 成例。 圖4係顯示使用於圖1之基板處理裝置的成膜裝置之 構成例(其1 )。 圖5係顯示使用於圖1之基板處理裝置的成膜裝置之 • 構成例(其2)。 赢 【主要元件對照表】 100 : 發光元件 101 : 基板 102 : 陽電極 103 : 有機層 103 A :發光層 103B :正孔輸送層 103C :正孔注入層 • 103D :電子輸送層 103E :電子注入層 104 : 陰電極 104A :保護層 1 0 4 B :主電極層 200 :成膜裝置 200A :內部空間 201 :處理容器 202 :蒸鍍源 -22- 200803597 (19) 202A :原料 203 :力口熱器 2 04 :排氣線 2 0 5 :基板保持台 2 0 6 :移動軌道 207 :閘閥 3 00 :成膜裝置
3 0 0 A :內部空間 3 0 1 :處理容器 3 0 2 :基板保持台 303 :標靶 3 0 4 :高頻電源 3 06 :排氣線 3 07 :氣體供給手段 3 0 8 :閘閥 400A,400B :裝載閉鎖室 500 :前處理室 600 :對準處理室 700 :成膜裝置 900A,900B,900C :搬送室 900a,900b,900c :搬送手段 -23-

Claims (1)

  1. 200803597 (1)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發光元件,係具有第1電極、對向於前述第 1電極的第2電極、包含被形成於前述第1電極與前述第 2電極之間的發光層之有機層的發光元件,其特徵爲:前 ' 述第2電極,包含被形成於前述有機層上的保護該有機層 - 的導電性之保護層,及被形成於該保護層上的導電性的主 電極層。 φ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光元件,其中前述保 護層係藉由蒸鍍法形成的。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發光元件,其中前述主 電極層係藉由濺鍍法形成的。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光元件,其中前述保 護層之可見光的反射率,比前述主電極層的可見光的反射 率遠要闻。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光元件,其中前述主 φ 電極層之耐久性,比前述保護層的耐久性還要高。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光元件,其中前述保 護層由銀構成,前述主電極層被構成爲混合有供對銀具有 耐久性之添加物。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光元件,其中前述保 護層由銀構成,前述主電極層被構成爲以鋁爲主成分。 8 · —種發光元件之製造方法,係於第1電極與第2 電極之間含有發光層的有機層被形成而構成的發光元件之 製造方法,其特徵爲包含:於前述第1電極上形成前述有 -24- 200803597 (2) 機層之有機層形成步驟,及於前述有機層上形成包含複數 層的第2電極之電極形成步驟;前述電極形成步驟’包 含:於前述有機層上,藉由對該有機層不造成損傷地進行 成膜而形成導電性的保護層之步驟,及藉由於前述保護層 上均勻地成膜而形成主電極層的步驟。 -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發光元件之製造方法, 其中前述保護層係藉由蒸鍍法形成的。 φ 1 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發光元件之製造方法, 其中前述主電極層係藉由濺鍍法形成的。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發光元件之製造方法, 其中前述保護層之可見光的反射率,比前述主電極層的可 見光的反射率還要高。 1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發光元件之製造方法, 其中前述主電極層之耐久性,比前述保護層的耐久性還要 高。 φ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發光元件之製造方法, 其中前述保護層由銀構成,前述主電極層被構成爲混合有 供對銀具有耐久性之添加物。 1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發光元件之製造方法, ^ 其中前述保護層由銀構成,前述主電極層被構成爲以鋁爲 主成分。 15· —種基板處理裝置,係製造被形成於被處理基板 上的第1電極與第2電極之間包含發光層的有機層被保持 的構造之發光元件之基板處理裝置,其特徵爲具有:於前 -25- 200803597 (3) 述有機層上,形成保護該有機層同時構成前述第 導電性保護層之第1成膜裝置,與在前述保護層 構成前述第2電極的主電極層之第2成膜裝置, 被處理基板由前述第1成膜裝置搬送至前述第2 之搬送手段。 -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基板處理裝 前述第1成膜裝置係蒸鍍裝置。 ^ 1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基板處理裝 前述第2成膜裝置係濺鍍裝置。 2電極的 上,形成 及將前述 成膜裝置 置,其中 置,其中
    •26-
TW096105553A 2006-02-14 2007-02-14 Light emitting element,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substrate treatment device TW200803597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36916A JP2007220359A (ja) 2006-02-14 2006-02-14 発光素子、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基板処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03597A true TW200803597A (en) 2008-01-01

Family

ID=38371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05553A TW200803597A (en) 2006-02-14 2007-02-14 Light emitting element,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substrate treatment device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051280A1 (zh)
JP (1) JP2007220359A (zh)
KR (1) KR20080083360A (zh)
CN (1) CN101385396A (zh)
TW (1) TW200803597A (zh)
WO (1) WO20070943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46977B2 (ja) * 2008-01-30 2012-10-10 帝人デュポンフィ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性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1040193A1 (ja) * 2009-09-30 2011-04-07 株式会社アルバック 有機el及び有機elの電極形成方法
KR20110039062A (ko) 2009-10-09 2011-04-15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9950422B (zh) * 2019-03-29 2020-11-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阴极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165067A (zh) * 2019-07-01 2019-08-23 南方科技大学 一种全透明倒置量子点发光器件、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13990B2 (ja) * 1996-09-04 2006-08-23 ケンブリッジ ディスプレイ テクノロジー リミテッド 有機発光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162652A (ja) * 1997-12-02 1999-06-18 Idemitsu Kosan Co Ltd 有機el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114646A (ja) * 2001-08-03 2003-04-1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JP4345278B2 (ja) * 2001-09-14 2009-10-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パターニング方法、膜形成方法、パターニング装置、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の製造方法、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装置の製造方法
JP4050972B2 (ja) * 2002-10-16 2008-02-20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表示装置
JP2006228573A (ja) * 2005-02-17 2006-08-31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80083360A (ko) 2008-09-17
JP2007220359A (ja) 2007-08-30
CN101385396A (zh) 2009-03-11
WO2007094321A1 (ja) 2007-08-23
US20090051280A1 (en) 2009-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57915B1 (ko) 성막 장치 및 발광 소자의 제조 방법
TWI246352B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cathode i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KR100995219B1 (ko) 발광 소자, 발광 소자의 제조 방법 및 기판 처리 장치
WO2006132226A1 (ja) 有機el素子、有機el表示装置、および有機el素子の製造方法
JP4871901B2 (ja) 透明伝導性酸化膜のカソードを備える有機電界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0818547A (en) Light-emitting eleme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light-emitting element
TW200803597A (en) Light emitting element,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substrate treatment device
WO2013099084A1 (ja) 有機el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09529779A (ja) 有機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れによって製造された有機発光素子
JPH11126689A (ja) 有機el素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有機el素子
TWI601281B (zh) A wiring structure for a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that includes a reflective anode electrode
JP2007179797A (ja) 成膜装置および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07080806A (ja) 有機発光表示装置及び蒸着方法
KR100685832B1 (ko) 무기막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JP2002083693A (ja) 透明導電膜付き基板及び該透明導電膜付き基板を使用した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KR100848335B1 (ko) 복수의 대향 타겟식 스퍼터를 이용한 증착장치 및 이를이용한 증착방법
JP2005222732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418590B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Moon et al. Large area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with multilayered graphene anodes
JP2006054098A (ja) 透明導電膜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有機el発光素子
JP4423589B2 (ja) スパッタ装置、スパッタ方法、有機el発光素子の製造装置および有機el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JP6023404B2 (ja) 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用の反射アノード電極を含む配線構造の製造方法
JP2007220358A (ja) 基板処理装置および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07141602A (ja)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透明電極成膜方法
JP2016219417A (ja) 有機el素子およびスパッタ成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