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538645A - Axial flow fan - Google Patents

Axial flow fan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538645A
TW200538645A TW094111234A TW94111234A TW200538645A TW 200538645 A TW200538645 A TW 200538645A TW 094111234 A TW094111234 A TW 094111234A TW 94111234 A TW94111234 A TW 94111234A TW 200538645 A TW200538645 A TW 20053864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xial flow
flow fan
bell
scope
venturi tub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112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asanori Watanabe
Taku Iwase
Shouichi Kawamata
Osamu Sekiguchi
Taro Tanno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Serv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Servo filed Critical Japan Servo
Publication of TW2005386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3864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5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axial pumps
    • F04D29/5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541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545Du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Description

200538645 (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於例如冰箱等家電製品或各種0Α · IT機 器等所使用的軸流風扇。 【先前技術】 冷卻用的軸流風扇,是多數使用在例如冰箱等家電製 品或各種〇Α · IT機器等。爲了降低製品的發熱量或成本 ,這般製品所使用的軸流風扇是被要求需具大風量。然而 ,軸流風扇是隨著風量增加的同時電磁加振力或旋葉旋轉 形成的噪音會有變大的傾向。另一方面,爲了追求舒適環 境,降低噪音的需求也有逐漸變大的趨勢。基於上述背景 ,習知以來就有謀求降低噪音的技術開發。 軸流風扇噪音降低的習知技術,例如已知有:於文丘 里管的外圍部設有氣袋的同時,藉由將腳部設置成與旋葉 後緣部具有角度形成交叉來達到抑制亂流噪音的技術(參 照專利文獻1 )或藉由將文丘里管的內周形狀形成爲從下 風側朝頂風側擴開的喇叭狀來達到降低流體音的技術(參 照專利文獻2 ),此外,又已知有藉由因應吸風側的角度 來決定文丘里管的排風側的張開角度來達到降低流體音的 技術(參照專利文獻3 )。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188599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2·2673 ι9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平6-24 1 045號公報 200538645 (2) 【發明內容】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然而,上述習知技術都是著眼在降低旋葉旋轉產生的 流體音,並未考慮到要降低電動機等產生的固體傳播聲。 因此,當以軸流風扇整體來看時,就噪音降低的觀點而言 尙有改良餘地。 本發明的目的,是在於提供一種可降低流體音的同時 ,藉由降低電動機等振動所產生的固體傳播聲,又可達到 更爲降低噪音的軸流風扇。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爲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特徵,是於備有:旋葉; 旋葉驅動用的馬達;及,被設置在旋葉外圔側,旋葉旋轉 所產生的氣流要通過的鐘形口部是設置在內周面側的文丘 里管之軸流風扇中,鐘形口部,具有:朝氣流流動方向縮 徑成曲面狀的吸風部;具圓筒形狀的圓筒部;及,朝氣流 流動方向擴徑成斜面狀的排風部。將鐘形口部形成爲如上 述的構造,是可抑制鐘形口部內流體的脫離來降低流體音 的同時,還能夠增加鐘形口部的剛性使共振點成爲使用旋 轉數範圍以上,藉此得以形成爲避免共振的構造。因此, 可降低流體音的同時還能夠降低電動機等振動所產生的固 體傳播聲,能夠達到更爲降低噪音。 200538645 (3)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時,可降低流體音的同時,藉由降低電動 機等振動所產生的固體傳播聲,又可達到更爲降低噪音。 【實施方式】 [發明之最佳實施形態] 以下,是邊參照圖面邊說明本發明軸流風扇的實施形 態。 第1圖爲表示實施形態的軸流風扇全體構造剖面圖, 第2圖爲其平面圖[從排風側(第1圖的下側)看的軸流 風扇平面圖面]。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軸流風扇,備 有:透過旋轉使空氣產生流動的旋葉1 ;旋葉1驅動用的 馬達(電動機)2 ;對該馬達2進行支撐的板材(電動機 支撐部)3 ;與旋葉1的前端物隔著間隙設置在旋葉1外 圍側的文丘里管4 ;及,使板材3和文丘里管4形成連結 的複數支(於北實施形態爲4支)腳部5。上述馬達2是 被組裝在板材3上,旋葉1是被安裝成包圍著馬達2。此 外,文丘里管4,是由:外圍形狀大致四角形的外框部6 ;及,被設置在內周面側,旋葉1旋轉所產生的氣流要通 過的鐘形口部7所構成。上述腳部5的文丘里管4側,是 接合於外框部6。 鐘形口部7,是由:朝氣流流動方向縮徑成曲面狀的 吸風部1 0 ;具有大致同徑圓筒形狀的圓筒部1 1 ;及,朝 氣流流動方向擴徑成擴張角度約3 0 °的斜面狀排風部1 2 200538645 (4) 以下是邊對2個比較例進行比較的同時說明根據以上 本實施形態的軸流風扇的鐘形口部7的構造所獲得的作用 。第3圖是分別表示這2個比較例的鐘形口形狀和本實施 形態軸流風扇的鐘形口形狀的比較圖。 於第3圖中,比較例1軸流風扇的鐘形口部,其位於 圓筒部兩側的吸風部及排風部對吸風側及排風側分別均以 擴張角度約45 °來形成爲擴開的形狀,具有相當於習知一 般軸流風扇鐘形口部的形狀。另外,比較例2的鐘形口部 ,是將吸風部的形狀形成爲從下風側朝頂風側擴開成喇叭 狀的同時,對於排風部也是形成爲從頂風側朝下風側擴開 成喇叭狀的形狀(換句話說是將上述比較例的角部形成導 圓形狀),具有相當於上述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習知構造 鐘形口部的形狀。 首先,是邊與比較例1進行比較的同時邊說明本實施 形態的作用。 第4圖是表示比較例1的鐘形口部和本實施形態的鐘 形口部7的形狀剖面比較圖。如第4圖所示,由於比較例 1其鐘形口部的吸風部及排風部的擴張角度均爲45° ,因 此形成爲本實施形態的鐘形口部7的構造時鐘形口部的體 積所增大的部份就是圖中細斜線標示的部份。藉此,是能 夠增加文丘里管4的剛性。 於此,例如像比較例1般文丘里管的剛性爲不充分時 ’於使用旋轉範圍中,馬達的加振力頻率和文丘里管的固 -8 - 200538645 (5) 有振動頻率成爲一致是有可能產生共振現象。因本實施形 態是能夠增加文丘里管4的剛性,所以能夠避免共振現象 。關於此事,是於以下進行說明。 於一般,就軸流風扇而言,特別是振動噪音之所以會 成爲問題,是在馬達等的加振力頻率和文丘里管的固有振 動頻率成爲一致的狀況。文丘里管的固有振動頻率(振型 )雖是多數存在,但其中特別會影響到軸流風扇噪音的振 型是第5圖所示的扭曲振型和第6圖所示的橢圓振型。 第7圖,是表示比較例1的軸流風扇組入家電製品( 例如冰箱)時的旋轉次數成份和固有振動頻率的關係圖( 冰箱內溫度爲常溫的狀況)。 於該第7圖中,旋轉Μ次成份和上述各振型(扭曲振 型和橢圓振型)的交點是爲共振點,比較例1軸流風扇的 狀況,因於使用旋轉範圍內具有交點所以有可能產生共振 〇 第8圖,是表示本實施形態的軸流風扇組入家電製品 (例如冰箱)時的旋轉次數成份和固有振動頻率的關係圖 (冰箱內溫度爲常溫的狀況)。 如第8圖所示,本實施形態軸流風扇的狀況,如上述 因能夠提昇文丘里管4的剛性,所以剛性增加使文丘里管 4的固有振動頻率(振型)變高,其結果,使共振點成爲 使用旋轉範圍以上,在使用旋轉範圍內並無共振點。即, 本實施形態軸流風扇是能夠形成避共振構造。如上述,根 據本實施形態時,文丘里管4剛性的提昇是能夠避免產生 200538645 (6) 共振現象,能夠降低軸流風扇的的固體傳播聲。 此外,比較1的構造,如第4圖所示因在鐘形口部具 有角部1 3、1 4,所以旋葉所產生的氣流會在角部1 3、1 4 下游側脫離.,導致渦流產生以致有可能產生大聲的流體音 。相對於此,本實施形態的鐘形口部7,由於將吸風部1 0 形成爲朝氣流流動方向縮徑成曲面狀的形狀是能夠消除角 部1 3,將排風部1 2的擴張角度形成爲約3 0 °的小角度是 能夠緩和角部1 4,因此氣流在鐘形口部7內就變成較難脫 離,旋渦的產生受到抑制能夠降低流體音。 從以上所述得知,根據本實施形態的軸流風扇時,與 比較例相較是能夠降低流體音的同時也能夠降低固體傳播 聲,以致能夠達到更進一步降低噪音。 其次,是邊與比較例2進行比較邊說明本實施形態的 作用。 第9圖,是表示比較例2的鐘形口部和本實施形態的 鐘形口部7的形狀剖面比較圖。如第9圖所示,本實施形 態的鐘形口部7的構造和比較例2的構造相比鐘形口部體 積增大的部份就是圖中細斜線標示的部份。藉此,是能夠 增加文丘里管4的剛性。因此,如上述,本實施形態的鐘 形口部7是能夠避免產生共振現象,能夠降低軸流風扇的 的固體傳播聲。 再加上’根據本實施形態的鐘形口部7的構造時,相 對於比較例2的鐘形口構造其是能夠提昇空氣動力特性。 以下,是針對該特性來進行說明。 -10- 200538645 (7) 第1 〇圖是表示比較例2和上述比較例1的空氣動力 解析結果比較圖,分別圖示著靜壓及靜壓效率(相對於馬 達輸出的風扇靜壓工作比率)和空氣流量的關係。如該第 1 0圖所示,比較例1和比較例2相較,比較例2方面的靜 壓效率是較低。這是因爲就空氣動力的影響力而言角部導 圓所形成的損耗降低還不如旋葉前端部和鐘形口部之間間 隙的葉梢間隙的增大來得具有支配性。因此,要形成爲鐘 形口部的最佳形狀,並非只是角部導圓而已葉梢間隙才是 重點。 本實施形態的鐘形口部7,是有鑑於以上情況,如上 述第3圖所示利用圓筒部1 1以保持有和比較例1相同葉 梢間隙的狀態,於吸風側導圓使吸風部1 〇形成爲朝氣流 流動方向縮徑成曲面狀的形狀,此外對於排風側是設有約 以30°擴張角度擴徑成斜面狀的排風部12。 該排風部12的擴張角度爲30° ,是根據第1 1圖及第 1 2圖所示的空氣動力特性最佳化解析來決定。第1 1圖是 表示透過最佳化解析所選出的鐘形口部最佳形狀和上述較 比較例2還空氣動力特性佳的比較例1鐘形口部形狀的比 較圖,第1 2圖是表示最佳形狀和比較例的空氣動力特性 比較圖。如第1 1圖及第12圖所示,相對於比較例1在全 流範圍能夠提昇靜壓效率的最佳形狀的鐘形口部,在吸風 側幾乎是沒有傾斜,至於排風側其擴張角度是形成爲約 3 0 °這與比較例1的擴張角度4 5 °相比是爲較小。因此, 本實施形態的鐘形口部7的排風部1 2的擴張角度是形成 -11 - 200538645 (8) 爲本解析所獲得的結果約3 0 ° 。 根據以上所述,形成爲本實施形態的鐘形口部7的構 造時,相對於比較例2 (又相對於上述的比較例也是同樣 ),本實施形態是能夠提昇空氣動力特性(靜壓效率)。 從以上的情況看來,根據本實施形態的軸流風扇時, 和相當於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習知構造的鐘形口形狀比較 例2相比,透過降低固體傳播聲是能夠達到降低噪音,又 能夠提昇空氣動力特性(靜壓效率)。 另,根據本實施形態的軸流風扇時,相對於比較例2 ,本實施形態在文丘里管的製作上是較佔優勢。即,一般 在製作本實施形態的軸流風扇時,文丘里管4通常是分成 吸風部1 〇及圓筒部1 1的部份和排風部1 2的部份來分別 製作,然後接合成一體性。此時,比較例2的狀況因接合 部是爲連續曲面,所以在接合時爲避免產生不連續段差需 要相當注意施作。相對於此,本實施形態軸流風扇的狀況 ,接合部原本就是不連續的角部(參照第4圖),所以在 接合時不致於需要像比較例2那樣注意施作。因此,本實 施形態的鐘形口部7的構造與比較例2相比可以說是較符 合文丘里管製作情況的形狀。 本實施形態軸流風扇的其他特徵,是在於腳部5的安 裝方向。 第1 3圖是表示本實施形態軸流風扇的全體構造平面 圖(從排風側看時),是較上述第2圖爲更詳細的圖。如 該第13圖所示,腳部5,並不是平行於旋葉1的後緣1 a -12- 200538645 (9) ’而是以某角度安裝成漸近性交叉。這是因爲若腳部5和 旋葉1的後緣1 a是爲平行的構造時,在旋葉1的後緣! a 要通過腳部5時後緣1 a和腳部5的形狀幾乎是重疊,因 此在腳部5的周邊會產生大的壓力變動,恐怕會導致流體 音增加。於本實施形態中,因藉由形成爲上述構造是能夠
使腳部5和旋葉1的後緣1 a的重疊部份(漸近性交叉部 I 份)變小(於旋葉1旋轉時該交點是從徑方向外圍側朝內 周側移動),所以腳部5和後緣1 a彼此的妨礙受到緩和 ,因此是可降低流體音。 本實施形態軸流風扇的又另一特徵,是在於腳部5的 安裝位置。 如上述第1 3圖所示,本實施形態的軸流風扇,是將 腳部5和文丘里管4 (外框部6 )的接合部1 5形成在文丘 里管4的外框部6的4角隅隆起部16的附近。更詳細地 說,是將接合部1 5配置在隆起部1 6的旋葉1旋轉方向稍 微下游側。該隆起部1 6,是製作文丘里管4時於脫模關係 上形成的產物。 接著,是邊與比較例3進行比較邊說明形成爲上述構 造所獲得的作用。第1 4圖是表示比較例3軸流風扇的全 體構造平面圖。 如該第1 4圖所示,比較例3軸流風扇的腳部構造, 是形成爲腳部5A只是各2支分別安裝在文丘里管4A的 外框部6 A的4邊當中第1 4圖左右側的邊,並未於上下側 的邊安裝有腳部5A。 -13- 200538645 (10) 於此,一般於軸流風扇中,斂縫轉矩(根 固定子和轉子之間產生磁氣吸引力形成的轉矩 生的變化,所謂的轉矩不均)或旋葉1通過所 力,是從板材3經由腳部5傳遞至文丘里管4 。要降低文丘里管4的振動反應,重點是如何 上形成爲難以傳遞振動的構造。 上述比較例3的構造,經由腳部5A傳遞 如上述只是傳遞至文丘里管4A的外框部6A 外框,所以傳遞產生偏向,再加上,文丘里管 成爲被支撐在左右的安裝位置上,所以外框部 其振動狀況幾乎是形成自由狀態,軸方向、半 成容易振動。另,此時的文丘里管4A軸方向 代表性的振型,分別是爲上述第5圖及第6圖 振型及橢圓振型。 相對於此,本實施形態的軸流風扇,如第 ,是將腳部5和文丘里管4的外框部6的接合 配置在外框部6的上下左右。如此一來,消除 的偏向,因此能夠降低文丘里管4上下的振動 於本實施形態中,因是將各接合部1 5分別配 大的隆起部1 6附近,所以能夠更進一步降低 腳部5傳遞往外框部6。 其次,是使用第15圖及第16圖來說明以 的降低效果。第1 5圖是表示比較例3和本實 流風扇的板材和帶腳根部的振動傳達率比較圖 據馬達2的 對旋轉角產 產生的加振 的外框部6 在傳遞路徑 的加振力, 當中左右的 4A因是形 6A的上下 徑方向均形 及半徑方向 所示的扭曲 1 3圖所示 •部15均等 了振動傳遞 。再加上, 置在強度較 振動傳播從 上振動傳播 施形態的軸 。如該第1 5 -14- 200538645 (11) 圖所示,得知本實施形態與比較例3相比其振動傳達率是 能夠降低成約七分之一。此外,第1 6圖是表示比較例3 和本實施形態的軸流風扇的帶腳根部和和外框部中央部份 的振動傳達率比較圖。如該第1 6圖所示得知本實施形 態與比較例3相比其振動傳達率是能夠降低成約三分之二 〇 如以上說明,根據本實施形態的軸流風扇時,透過鐘 形口部7形狀及腳部5設置方向的設計功夫是能夠降低流 體音,於同時還能夠增加文丘里管4的剛性避免產生共振 現象,再加上是將腳部5的安裝位置形成在隆起部1 6的 附近來降低振動傳達率,藉此能夠降低軸流風扇的固體傳 播聲。因此,其與只著眼在降低流體音的上述習知技術相 比,是可更進一步降低噪音。 另,本實施形態的軸流風扇,是可應用在冰箱、電視 等需要冷卻的家電製品,或其他、電腦、文字處理機、影 印機等各種〇A · IT機器。其一例如第1 7圖所示。 第17圖是表示安裝有本實施形態軸流風扇(於此爲 軸流風扇20 )的冰箱2 1全體構造剖面圖。如該第1 7圖所 示,軸流風扇20是設置在冰箱2 1內部的指定位置上。此 時,於軸流風扇20的文丘里管4周圍是捲繞有尿烷等緩 衝材。 一般而言,冰箱內的冷卻風扇,在冰箱抽屜或冰箱門 22〜25打開時有停止運轉或不停止運轉的狀況,於此是爲 後者。於該狀況時,當一打開冰箱抽屜或冰箱門2 2〜2 5 -15- 200538645 (12) 時,使用者會聽到軸流風扇2 0的噪音。因此,從冰箱2 1 周圍舒適環境的創造觀點來看降低軸流風扇20的噪音是 重要的事項。 於此,第1 8圖是表示上述比較例1的軸流風扇組入 冰箱內時的冰箱內溫度爲低溫(例如爲一 2 0 °c )狀況的旋 轉次數成份和固有振動頻率的關係圖表。第19圖是表示 本實施形態的軸流風扇組入冰箱內時的冰箱內溫度爲低溫 (例如爲- 20 °C )狀況的旋轉次數成份和固有振動頻率的 關係圖表。 如第1 8圖及第1 9圖所示,比較例1的軸流風扇因是 於使用旋轉數範圍內具有交點所以是有產生共振的可能性 ,相對於此,根據本實施形態的軸流風扇20時,使用環 境即使是爲低溫(例如爲- 20 °C )共振點還是形成在使用 旋轉數範圍以上因此能夠形成避共振構造。此外,雖然未 使用圖面來進行詳細說明,但與上述所說明的內容相同也 是能夠降低振動傳達率,又能夠降低流體音。如上述,由 於軸流風扇20是能夠降低包括固體傳播聲及流體音在內 的噪音,因此採用設有該軸流風扇2 0的冰箱2 1時,對使 用者來講是能夠擁有噪音少的舒適周圍環境。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爲表示本發明軸流風扇一實施形態的全體構造 剖面圖。 第2圖爲表示本發明軸流風扇一實施形態的全體構造 -16- 200538645 (13) 剖面圖。 第3圖爲表示本發明軸流風扇一實施形態的鐘形口形 狀和比較例1及比較例2的鐘形口形狀各別比較圖。 第4圖爲表示本發明軸流風扇一實施形態的鐘形口形 狀和比較例1的鐘形口形狀剖面比較圖。
第5圖爲本發明軸流風扇一實施形態的文丘里管振型 I 當中的扭曲振型說明圖。 第6圖爲本發明軸流風扇一實施形態的文丘里管振型 當中的橢圓振型說明圖。 第7圖表示比較例1軸流風扇組入家電製品(例如冰 箱)時的旋轉次數成份和固有振動頻率的關係圖表(冰箱 內溫度爲常溫的狀況)。 第8圖表示本發明軸流風扇一實施形態組入家電製品 (例如冰箱)時的旋轉次數成份和固有振動頻率的關係圖 表(冰箱內溫度爲常溫的狀況)。 第9圖爲表示本發明軸流風扇一實施形態的鐘形口形 狀和比較例2的鐘形口形狀剖面比較圖。 第1 0圖爲表示比較例1和比較例2的空氣動力特性 解析結果比較圖。 第Π圖爲表示透過最佳化解析所選出的鐘形口部胃 佳形狀和比較例1的鐘形口形狀的比較圖。 第1 2圖爲表示最佳形狀和比較例1的空氣動力特,丨生 比較圖。 第1 3圖爲表示本發明軸流風扇一實施形態的全體牛霉 -17- 200538645 (14) 造剖面圖。 第14圖爲表示比較例3軸流風扇的全體構造平面圖 〇 第1 5圖爲表不本發明軸流風扇一實施形態和比較例3 的板材與帶腳根部的振動傳達率比較圖。 第1 6圖表示本發明軸流風扇一實施形態和比較例3 的帶腳根部與外框部中央部份的振動傳達率比較圖。 第1 7圖爲表示安裝有本發明軸流風扇一實施形態的 冰箱全體構造剖面圖。 第1 8圖爲表示比較例1軸流風扇組入冰箱內時的冰 箱內溫度爲低溫(例如爲- 2 0 °C )狀況的旋轉次數成份和 固有振動頻率的關係圖表。 第1 9圖爲表示本發明軸流風扇一實施形態組入冰箱 內時的冰箱內溫度爲低溫(例如爲一 20 °C )狀況的旋轉次 數成份和固有振動頻率的關係圖表。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旋葉 1 a :後緣 2 :馬達(電動機) 3 :板材(電動機支撐部) 4 :文丘里管 5 :腳部 7 :鐘形口部 -18- (15) 1 0 :吸風部 1 1 :圓筒部 1 2 :排風部 1 5 :接合部 1 6 :隆起部
200538645 -19-

Claims (1)

  1. 200538645 ⑴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軸流風扇,具備有:旋葉;旋葉驅動用的馬 達;及被設置在旋葉外圍側,旋葉旋轉所產生的氣流要通 過的鐘形口部是設置在內周面側的文丘里管,其特徵爲, 上述鐘形口部,具有:朝上述氣流流動方向縮徑成曲面狀 的吸風部;具圓筒形狀的圓筒部;及朝上述氣流流動方向 擴徑成斜面狀的排風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的軸流風扇,其中 ,具備要連結上述電動機支撐用的電動支撐部和上述文丘 里管,被配置成與上述旋葉具有漸近性角度來形成交叉的 腳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記載的軸流風扇,其中 ,上述文丘里管於4角隅具有隆起部,上述腳部和上述文 丘里管的接合部是配置在上述隆起部附近。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記載的軸流風扇,其中 ,上述接合部是配置在上述隆起部的上述旋葉旋轉方向下 游側。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任一項所記載的 軸流風扇,其中,上述排風部的擴張角度是形成約3 0。。 6 · —種冰箱,其特徵爲:具有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 至弟5項任一項所記載的軸流風扇。 7 · —種家電製品,其特徵爲:具有申請專利範圍第1 項至第5項任一項所記載的軸流風扇。 8. —種〇A · IT機器,其特徵爲:具有申請專利範圍 -20- 200538645 (2) 第1項至第5項任一項所記載的軸流風扇。
    -21 -
TW094111234A 2004-04-20 2005-04-08 Axial flow fan TW200538645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23779A JP4627409B2 (ja) 2004-04-20 2004-04-20 軸流ファ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38645A true TW200538645A (en) 2005-12-01

Family

ID=35096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11234A TW200538645A (en) 2004-04-20 2005-04-08 Axial flow fan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470108B2 (zh)
JP (1) JP4627409B2 (zh)
CN (1) CN100436834C (zh)
TW (1) TW20053864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34100B2 (ja) * 2005-08-03 2010-03-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ダクテッドファン
JP4583281B2 (ja) * 2005-09-30 2010-11-17 オリエンタルモーター株式会社 軸流ファン
JP4682854B2 (ja) * 2006-01-25 2011-05-1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送風機
JP5124124B2 (ja) 2006-04-14 2013-01-23 日本電産サーボ株式会社 軸流ファンモータ
JP4871189B2 (ja) * 2006-04-18 2012-02-08 山洋電気株式会社 軸流送風機
KR100811488B1 (ko) * 2006-05-19 2008-03-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US20110011115A1 (en) * 2007-07-24 2011-01-20 Carrier Corporation Evaporator air management system for trailer refrigeration
JP2010275907A (ja) * 2009-05-27 2010-12-09 Toshiba Home Technology Corp 冷却装置
JP5322900B2 (ja) * 2009-11-27 2013-10-2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送風機のベルマウス構造
US8649171B2 (en) * 2010-02-26 2014-02-1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ixed-flow ducted fan
JP4544375B1 (ja) * 2010-03-02 2010-09-1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
JP5589456B2 (ja) * 2010-03-12 2014-09-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WO2012098652A1 (ja) * 2011-01-19 2012-07-26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GB2499356B (en) * 2011-01-28 2016-12-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Circulator
JP5821565B2 (ja) * 2011-11-21 2015-11-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送風機制御装置、送風機制御方法および送風機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3113128A (ja) * 2011-11-25 2013-06-10 Sanyo Denki Co Ltd 軸流ファン
JP5992778B2 (ja) * 2012-09-06 2016-09-14 山洋電気株式会社 軸流ファン
CN104832440A (zh) * 2015-04-20 2015-08-12 侨健新能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电风扇
US20170211589A1 (en) * 2016-01-22 2017-07-27 Minebea Co., Ltd. Axial Fan
JP6802022B2 (ja) * 2016-09-29 2020-12-16 山洋電気株式会社 リバーシブルファン
CN106438412B (zh) * 2016-11-02 2019-10-01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生活电器
CN106438414B (zh) * 2016-11-02 2019-07-30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生活电器
CN106438413B (zh) * 2016-11-02 2019-07-30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生活电器
CN106368964B (zh) * 2016-11-02 2019-07-30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生活电器
JP2018137935A (ja) * 2017-02-23 2018-08-30 日本電産テクノモータ株式会社 モータユニット
WO2019066923A1 (en) * 2017-09-29 2019-04-04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SERVO CONTROL AIR COOLING SYSTEM
JP2019124195A (ja) * 2018-01-18 2019-07-25 株式会社マキタ 送風装置および衣服
US11480190B2 (en) 2019-03-27 2022-10-25 Compal Electronics, Inc. Fan having first body and second body slidable relative to each other
USD938011S1 (en) 2019-12-10 2021-12-07 Regal Beloit America, Inc. Fan blade
USD952830S1 (en) 2019-12-10 2022-05-24 Regal Beloit America, Inc. Fan shroud
US11371517B2 (en) 2019-12-10 2022-06-28 Regal Beloit America, Inc. Hub inlet surface for an electric motor assembly
USD938009S1 (en) 2019-12-10 2021-12-07 Regal Beloit America, Inc. Fan hub
USD938010S1 (en) 2019-12-10 2021-12-07 Regal Beloit America, Inc. Fan hub
US11859634B2 (en) 2019-12-10 2024-01-02 Regal Beloit America, Inc. Fan hub configuration for an electric motor assembly
US11555508B2 (en) * 2019-12-10 2023-01-17 Regal Beloit America, Inc. Fan shroud for an electric motor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25236A (en) * 1967-02-21 1969-02-04 Nolin Mfg Co Inc Refrigerating system with air control means
CH611983A5 (zh) * 1974-11-18 1979-06-29 Papst Motoren Kg
DE2652642A1 (de) * 1976-11-19 1978-05-24 Papst Motoren Kg Axialventilator mit der aussenkontur eines ein paar quadratische begrenzungsflaechen aufweisenden quaders
DE3227698A1 (de) * 1982-07-24 1984-01-26 Papst-Motoren GmbH & Co KG, 7742 St Georgen Axialventilator
JPH0736154Y2 (ja) * 1989-12-28 1995-08-16 日本サーボ株式会社 軸流フアン
FR2683599B1 (fr) * 1991-11-07 1994-03-04 Ecia Carenage perfectionne pour ventilateur et son application a un groupe motoventilateur d'automobile.
JPH064399U (ja) * 1992-06-19 1994-01-21 日本サーボ株式会社 軸流ファン
JP3161127B2 (ja) * 1993-02-15 2001-04-2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送風装置
JP4190683B2 (ja) * 1999-11-22 2008-12-03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ファン装置
US6254343B1 (en) * 1999-12-06 2001-07-03 Motorola, Inc. Low-noise cooling fan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135306C (zh) * 2000-07-21 2004-01-21 Lg电子株式会社 轴流式风扇
JP4442029B2 (ja) * 2000-12-15 2010-03-3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
JP2002267319A (ja) 2001-03-07 2002-09-18 Toshiba Corp 冷蔵庫
US6752587B2 (en) * 2002-08-07 2004-06-22 Inventec Corporation Modular fan assembly
CN1288349C (zh) * 2003-03-28 2006-12-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轴流式风扇组件
TWI256444B (en) * 2004-05-06 2006-06-11 Sunonwealth Electr Mach Ind Co Air outlet structure for an axial-flow fa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470108B2 (en) 2008-12-30
CN100436834C (zh) 2008-11-26
US20050232765A1 (en) 2005-10-20
JP2005307793A (ja) 2005-11-04
JP4627409B2 (ja) 2011-02-09
CN1690447A (zh) 2005-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538645A (en) Axial flow fan
WO2009139422A1 (ja) 遠心送風機
EP2607714B1 (en) Propeller Fan and Heat Source Unit including same
JP2006057631A (ja) 熱放散ファンおよびそのハウジング
JP2002188599A (ja) 送風装置
US20080134713A1 (en) Turbo fan and air conditioner having the same
JP2016056772A (ja) プロペラファン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空気調和機
JP2016121580A (ja) 遠心型送風機
JP2021102956A (ja) 羽根車及び羽根車を有する放熱ファン
JP5924715B2 (ja) 室外機
JP5321068B2 (ja) 多翼送風機
JP6179819B2 (ja) 空気調和機
JP4791107B2 (ja) 軸流ファンモータ、ブロア、oa・it機器及び家電製品
JP2007002708A (ja) ターボファン
JP4317676B2 (ja) 空気調和機用ターボファン
JP2003184797A (ja) 送風装置及び該送風装置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JP5418663B2 (ja) 多翼送風機
JP2005273593A (ja) 遠心ファン
JP2005163598A (ja) パイプファン
JP2013053532A (ja) 軸流送風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JP2011190749A (ja) ファン、成型用金型および流体送り装置
WO2013018359A1 (ja) 貫流式ファン
JP2021124017A (ja) 天井埋込型空調
JP2012202263A (ja) シロッコファン用羽根車及びシロッコファン
JP2016070075A (ja) 遠心送風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