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537872A - Data detection for a hierarchical coded data transmission - Google Patents

Data detection for a hierarchical coded data transmission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537872A
TW200537872A TW093140310A TW93140310A TW200537872A TW 200537872 A TW200537872 A TW 200537872A TW 093140310 A TW093140310 A TW 093140310A TW 93140310 A TW93140310 A TW 93140310A TW 200537872 A TW200537872 A TW 20053787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ata stream
symbol
stream
symbol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403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amod Khandekar
Raghuraman Krishnamoorthi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5378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3787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488Multiresolut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178Arrangements involving sequence estimation techniques
    • H04L25/03312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provision of output signals
    • H04L25/03318Provision of soft deci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8Demodulator circuits; Receive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178Arrangements involving sequence estimation techniques
    • H04L25/03305Joint sequence estimation and interference remov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Description

200537872 九、發明說明: 〔根據35 U.S.C.§119主張優先權〕 本專利申請案主張優先於2004年1月21日提出申請且名 稱爲「階層化編碼系統中緩衝器尺寸之減小(Buffer Reduction in a Hierarchical Coding System)」之臨時申請案 第60/538271號,該臨時申請案受讓於本申請案之受讓人並 以引用方式明確地倂入本文中。 〔發明背景〕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概言之係關於通信,更具體而言係關於用於在無 線通信系統中執行階層化編碼資料傳輸之資料偵測之技 術。 【先前技術】 階層化編碼係一種資料傳輸技術,其中將多個(例如兩個) 資料流疊加(例如相加)於一起並同時發送。在本文中,「編 碼」係指頻道編碼而非發射機處之資料編碼。階層化編碼 可有利地用於(舉例而言)將廣播服務遞送至一指定廣播區 或中之各使用者。s亥荨使用者可能會經歷不同之頻道狀態 並獲得不同之信號對雜訊及干擾比(SNR)。因此,該等使用 者能夠以不同資料速率接收資料。藉助階層化編碼,可將 廣播資料劃分成一「基本流」及一「增強流」。其中基本流 係以一種使廣播區域中之所有使用者皆可恢復該流之方式 付到處理及發运。增強流則係以一種使具有較佳頻道狀態 之使用者可恢復該流之方式得到處理及發送。 98230.doc 200537872 爲恢復一階層化編碼資料傳輸,接收機首先偵測並藉由 將增強流視爲雜訊來恢復基本流。然後,接收機估測並消 除因基本流引起之干擾。此後,接收機在已消除來自基本 流之干擾之狀況下偵測並恢復增強流。爲提高效能,通常 係按照上述次序依序恢復基本流及增強流,其中每次恢復 一個流。爲恢復每一流,通常需要實施大量處理。此外, 視母 %,l可受到彳貞測及恢復之方式及速度而定,亦可能需 要實施大量緩衝。該等大量處理及緩衝可能會影響系統效 能及成本。 因此’在此項技術中需要提供有效地執行階層化編碼資 料傳輸之資料偵測之技術。 【發明内容】 本文闡述用於執行階層化編碼資料傳輸之資料偵測之技 術。該等技術可用於單載波及多載波(例如〇FDm)無線通信 系統。
在一種資料偵測方案中,首先獲得具有多個(例如兩個) 二貝料流之階層化編碼資料傳輸之接收符號,並根據該等接 收符號導出一第一資料流(基本流)之各碼位元之對數概度 比(LLR)。然後,解碼該第一資料流之該等LLR,以獲得已 解碼資料,然後進一步重新編碼及重新調變該已解碼資料 以獲得該第一資料流之重新調變符號。然後,根據該等重 新調變符號估測該第一資料流引起之干擾。然後,根據該 第一資料流之各碼位元之LLR及該估測之干擾來導出一第 二資料流(增強流)之各碼位元之LLr。該第一資料流之LLR 98230.doc 200537872 了( 1)根據即時之接收符號導出而無需緩衝該等接收符號及 (2)儲存於一缓衝器中以供解碼。該第二資料流之L]Lr可(1) 在該第一資料流已得到解碼後導出及(2)藉由覆寫該第一資 料流之LLR而儲存於同一緩衝器中。該等接收符號並不用 於導出5亥弟二資料流之LLR,因而無需加以緩衝。 在另一種資料偵測方案中,首先根據該等接收符號導出 "亥第資料流之碼位元之LLR。然後,根據該等接收符號 φ 或忒第資料流之LLR導出該第一資料流之資料符號(或未 編碼之硬決策符號)估測值。根據該等資料符號估測值估測 該第一資料流引起之干擾並自該等接收符號中消除之,以 獲得已消除干擾之符號。然後,根據該等已消除干擾之符 f導出該第二資料流之碼位元之LLR。該第一及第二資料 流二者之LLR皆可㈣即時的接收符號來計算而無需緩衝 該等接收符號。在該第一資料流已得到解碼後,可藉由⑴ 根據該第-資料流之重新調變符號來债測該等資料符號估 # 職中是否有錯誤㈣將有錯誤之資料符號估測值之碼位 兀之LLR设定爲抹除值或⑽使用根據該等重新調變符號 及=等資料符號估測值導出之校正因數來修改有錯誤之資 ;斗付就估測值之碼位凡之乙以,來調整/更新該 之 LLR。 在下文中將進-步詳述本發明之各態樣及實施例。 【實施方式】 、在本文中’「實例性」-詞用於意指「用作—實例、例子、 或例€」。本文中描述爲「實例性」之任何實施例或設計皆 98230.doc 200537872 未必應視爲較其他實施例或設計爲佳或有利。 圖1顯示一無線通信系統100中一發射機11〇及一接收機 150之方塊圖。在發射機11G處,—位於一發射(τχ)資料處 理器120内之編碼器/調變器122a接收、編碼、交插及調變(即 付唬映射)一基本資料流(標記爲並提供一對於之基 本符號流(標記爲{以丨)。一編碼器/調變器12几同樣地接 收、編碼、交插及調變一增強資料流(標記爲{4丨),並提供 對於之:¾強付號流(標記爲{、丨)。每一流之資料皆通常編 碼於封包中,其中每一封包皆在發射機處分別編碼並在接 收機處分別解碼。符號流及{〜丨皆含有「資料符號」, 該等「資料符號」係資料之調變符號。 一組合器130接收並組合基本符號流及增強符號流。在組 合器130内’一乘法器132a接收並將基本符號流乘以一 尺度因子&>,而一乘法器132b接收並將增強符號流乘以 一尺度因子尺e。尺度因子A及心分別確定用於基本流及增 強流之發射功率值。通常將總發射功率尸⑻β/中一更大之比 例分配給基本流。一求和器134接收並求取來自乘法器132a 之已換算資料符號與來自乘法器132b之已換算資料符號之 和,然後提供經組合之符號或複合符號,此可表示爲: a· x=Kb.sb+Ke.se, 方程式(1) 其中心係基本流之資料符號,心係增強流之資料符號,而 X係組合符號。該換算及組合係逐一符號地進行。 一發射單元(TMTR)138接收一來自組合器130之組合符 號流(標記爲{x})及若干引示符號,根據系統設計來處理該 98230.doc 200537872 等組合符號及引示符號’並産生一或多個已調變信號。引 示符號係引示之調變符號,其爲發射機及接收機二者所先 驗已知並可由接收機用於頻道估測及其他目的。發射單元 138可執行正交分頻多工(〇FDM)調變以在多個子頻帶上發 送該等組合符號及引示符號,可執行空間處理以自多個天 線發射該等組合符號及引示符號等等。然後,經由一無線 頻道將該(該等)已調變信號發射至接收機15〇。 在接收機150處,一接收單元(RCVR)160經由無線頻道接 收-或多健號,以-與發射單元138龍行之處理互補之 方式處理該(該等)接收信號,然後提供所接收引示符號(標 記爲{少/?})至一頻道估測哭】α Μ , 巧时162,並提供一接收符號流(標記 爲Μ)至-RX處理器17〇。該等接收符號可表示爲: y^X + n^{Kb-sb+Ke^n , 方程式⑺ 其中_且合符號以複頻道增益,讀組合符號靖觀測 到之雜訊,而痛對應於組合符—之接收符號。雜動包括 頻道雜訊及干擾、接收機電路雜訊等等。 鄉頻道估測器162根據所接收引示符號來估測無線頻道之 曰應,並提供頻道增益估測值{Λ}。爲簡明起見,在本文說 明中假定頻道估測無誤差,即 < 。 RX處理器17〇包括偵測器π _ 叹W() 干擾消除器174、 解碼器182及186以及一編碼器/調變 艾。σ 1 84。偵測器1 72對對 應於基本流之接收符號流{ 於其士、ώ 仃貝枓偵測,然後提供對應 暴本>;,L之偵測符號(標記爲{i山。备扁、日丨斤上” 料μ & …母一偵測符號4皆係資 科付唬〜之估測值,且如下文 j田(舉例而言)一組對數 98230.doc 200537872 概度比(LLR)來表示。解碼器! 82解碼對應於基本流之偵測 符號,然後提供一已解碼基本流(標記爲以山。然後,編碼 器/調變器184以與發射機11〇所執行之相同方式重新編碼 及重新調變該已解碼基本流,然後提供一調變基本流(標記 爲坑}),该重新調變基本流係基本符號流{&}之估測值。干 擾消除器174接收該重新調變基本流,估測並自該接收符號 流中消除因該基本流引起之干擾,然後提供一已消除干擾 之符號流(標記爲{少」)至偵測器176。偵測器176對對應於增 強流之已消除干擾之符號流{h}執行資料偵測,然後提供 對應於增強流之偵測符號(標記爲饵})。然後,解碼器186 解碼該等♦對應於增強m貞測符號並提供—已解碼增強流 (標記爲(心)。 控制器140及190分別控制發射機11〇及接收機15〇處之運 作。記憶體單元142及192則分別爲控制器][4〇及19〇所使用 之程式碼及資料提供儲存。 接收機所執行之資料偵測會受到諸如以下等各種因素之 影響:每-資料流所用調變方案、用於表示該等價測符號 之具體形式、用於執行資料偵測之技術等等。爲清楚起見, 在下文中將具體說明其中對兩個流皆使用正交相移編碼 (QPSK)且使用LLR來表示該等偵測符號之階層化編碼資料 傳輸之資料偵測。 圖2A顯示一 QPSK信號星象圖2〇〇,其包含四個位於一二 維複數平面上之信號點㈣至21Gde該等四個信號點分: 位於座標1+/1、W1、-1+/1及-w1處,並分別標記爲,ir、 98230.doc 200537872 ,:〇,、,〇1,及w。對於QPS_變而言,每一對碼位元(標記 爲Zm及Z?2)映射至該等四個可能之信號點之一,且所映射之 信號點之複數值即係該對碼位元之調變符號。舉例而言, 位元h可用於該調變符號之同相⑴分量,而位元h可=於 該調變符號之正交(Q)分量。在此種情形中,每_對碼位元 之调k符唬可表不爲:Fh+yh,其中辱_^且认一 圖2]3顯不其中基本流及增強流皆使用QPSK之階層化編
碼之信號星象圖250。基本流之QPSK星象圖由四個信號點 210a至210d表示。增強流之QpSK星象圖疊加於基本流之 QPSK星象圖上,並由每一信號點21〇上之四個信號點]術 至260d表示。尺度因子心及心決定(1)基本流信號點21〇與複 數平面中心之間的距離及(2)增強流信號點26〇與基本流信 號點210之間的距離。 重新簽見圖2A,藉由qpsk,對每一對碼位元傳送僅有四 個可能信號點中之一個信號點的調變符號。然而,由於無 線頻道中存在雜訊、干擾及失真,所接收之符號(例如圖2 A 中之符號212)可能不會直接落在該等四個可能信號點之一 上。執行資料偵測,以消除無線頻道之影響(例如爲消除複 頻道增益/〇’並斷定該等四個可能信號點中哪一信號點係 所傳輸之資料符號s。每一偵測符號3之資訊通常表示爲該 偵測符號之兩個組成碼位元心及h中每一組成碼位元之 LLR形式。每一 LLR皆表示其碼位元匕之概度為一,或+ 1) 或零(’0’或-1)。偵測符號i中第z•個碼位元之Llr可表示爲: U/? =i〇g 6LPrGH-l)」,其中對於QPSK,ζ·= 1,2方程式(3) 98230.doc 11 200537872 其中心係偵測符號·?之第z•個碼位元; 咐㈣係搞測符號.中位从爲匕機率; a.⑽㈣係偵測符號钟位元…之機率;及 b· ^兄係碼位元心之LLr。 LLR係一雙極值,其爲一侖士 ^ 4愈大之正數值對應於該碼位元 爲+1之概度愈大,而其A 一会士 4愈大之負數值則對應於該碼位 兀爲-i之概度愈大。LLR爲零則表示該碼位元爲”或」之可
能性相等。通常將每-碼位元之咖量化成—預定數量之 位元(或L個位元,其中L> 1),以剎私^ ;以利於儲存。LLR所用位元 數量相依於各種因素,例如解石民哭 J戈解碼為之要求、所偵測符號之 SNR、等等。 圖1顯示一階層化編碼資料傳輸之資料㈣之符號表 示。資料㈣可以多種方式執行。下文將閣述三種資料横 測方案。 圖3顯示一用於一第一資料偵測方案iRx處理器i7〇a, 其中基本流及增強流二者皆係根據所接收符號{少丨來偵 測。RX處理器17〇a係圖1中rx處理器17〇之一實施例。 在RX處理器170a内,所接收符號{少}首先儲存於一緩衝器 314中。一基本流LLR計算單元320自緩衝器314擷取該等接 收符唬並對每一接收符號執行資料偵測,以獲得一載送於 彼接收付號中之基本流符號心之兩個碼位元之兩個Llr。該 基本流之兩個LLR可表示爲 .............. _ 方程式(4) LLR^ + jLLRh ^ 98230.doc -12- 200537872 其中係接收符號j;内基本流符號仏之兩個位元 之 LLR ; a. /z係接收符號j;之頻道增益估測值; b·「1」表示複數共軛; c.A係基本流符號〜之能量;及 d· N〇,b係基本流符號心所觀測到之雜訊及干擾功率。 假定基本流符號心具有一複數值。基本流 #號能量係幻…流符號能土量: (a尤攸+幻,其中係組合符號以總能量。雜訊 及干擾功率NQ,b包含頻道雜訊Nq及來自增強流之干擾。計算 單το 320將該等基本流LLR(標記爲經由一多工器 (Mux)322提供至一緩衝器324以供儲存。 解碼器18 2自緩衝器3 2 4接收該等基本流L L R並解碼之, 然後提供已解碼之基本流資料此}。若分別纟發射機處執行
Turbo編碼或卷積編碼,則解碼器丨82可構建一几吐〇解碼器 98230.doc 1 或一維特比解碼器。Turb0解碼器會進行多次叠代對LLR執 行解碼,以獲得逐漸變佳之所發射資料位元估測值。解碼 過程的完成通常需要一定量的時間,並可能進一步需要在 該解碼過程之持續時間内儲存該等基本流llr(例如對於 Turbo解碼器而言)。 、 在忒等基本流LLR得到解碼後,由編碼器/調變器! 84重新 =碼及重新調變已解碼資料R},以獲得重新言周變符號队 一干擾估測器330接收該重新調變符號⑹並將其乘以頻道 增益估測值W,然後提供因基本流引起之干擾估測值 200537872 {“}。一求和器332接收該干擾估測值{“}並將其自由缓衝 器3 14獲得之接收符號杪}中減去,然後提供已消除干擾之 符號{h},該已消除干擾之符號{%}可表示爲: t y,y4 = y〜h#y-h、。 方程式(5) 若基本流得到正確解碼,則重新調變符號5;等於基本流 符號心。可根據CRC(循環冗餘核對)或某些其他錯誤偵測方 案來判疋基本流係正確地還是錯誤地得到解碼。
一增強流LLR計算單元340對該已消除干擾之符號{>}執 行為料偵測’以獲得每一增強流符號〜之兩個碼位元之兩個 LLR。增強流之兩個llr可表示爲 a. LLM€i + jLLRel ^. Λ* ^ 方程式(6) 2两
I 其中係根據已消除干擾之符號丨少]導出之增 強流符號〜之兩個位元之LLR ; a· 係增強流符號、之能量;及 b· >^,6係增強流符號〜所觀測到之雜訊及干擾功率。 計算單元340將增強流LLR(標記爲經由多工器 322提供至緩衝器324以供儲存。然:後,解碼器182解碼該等 增強流LLR,以獲得已解碼之增強流資料试}。 對於。亥第-種貝料债測方案而言,在由解碼器⑻解碼基 ^之同RX處理器17〇a需將所接收符號⑼儲存於緩衝 盗314中並將基本流LLR儲存於緩衝器324中。緩衝器…及 324之尺寸相依於f料封包尺寸、解碼延遲及可能之其他因 素。可使用同-緩衝器324來儲存基本流LLR及增強流咖 98230.doc 200537872 二者,乃因該等流係依序進行解碼。 圖4顯不一用於一第二資料偵測方案之RX處理器170b, 其中係根據接收符號以}來偵測基本流、根據基本流1^11來 偵測增強流。RX處理器17〇b係圖j中RX處理器17〇之另一實 施例。
在RX處理器17〇b内’一基本流llr計算單元420對接收符 號卜}執行資料偵測,以獲得基本,如方程式 (4)所示。計算單元420將該等基本流lLR經由一多工器422 提供至一緩衝器424以供儲存。解碼器182自緩衝器424接收 1等基本流LLR並解碼之,然後提供已解碼基本流資料 (d ) ju r。在§亥專基本流LLR得到解碼後,編碼器/調變器丨84重 新編碼及重新調變該已解碼資料试},以獲得重新調變之基 本流符號丨以。 基本流LLR係根據接收符號導出並與接收符號緊密相 關。因而可直接根據基本流LLR而非根據接收符號來計算 增強流LLR。增強流LLR可表示爲: 叫+jLLRe 2^2E;)^/N〇e y,h* 万%式(7) 其中G产喊/〜)/(疯/~),G严2屁/N〇te,且时表示接收 符號少之頻道功率增益估測值。方程式(7)中之第一等式係藉 98230.doc • 15- 200537872 由將方程式(5)代入方程式(6)而獲得。第三等式中括弧内之 量係對應於基本流LLR。方程式(7)表明,可根據基本流LLR 及重新調變符號來導出增強流LLR。
在RX處理器170b内,一乘法器426接收基本流LLR並將其 乘以增益G丨,然後提供經換算之基本流LLR。一干擾估測 器430接收每一重新調變符號%並將其乘以其頻道功率增益 估測值丨外及增益G2二者,以獲得因基本流引起之干擾估測 值干擾估測器430所執行之處理不同於圖3所示 干擾估測器330所執行之處理。一求和器432接收該干擾估 測值f〖並將其自該等已換算之基本流LLR中減去,然後提供 增強流LLR,該等增強流LLR係經由多工器422發送並發送 至緩衝器424以供儲存。然後,解碼器182解碼該等增強流 LLR ’以獲得已解碼之增強流貨料成}。如方程式(?)所示, 並未使用接收符號{少}來導出增強流LLR。 對於第二種資料偵測方案而言,RX處理器17〇|3無需儲存 接收符號,因而可僅使用一個緩衝器424來儲存基本流LLR 及增強流LLR二者。此可大大降低接收機之緩衝要求。 基本流LLR係以足夠數量之位元來量化及儲存,以使該 等LLR可爲基本流提供較佳之解碼效能並可進一步用於導 出增強流LLR。對於該第二種資料偵測方案而言,基本流 LLR所用位元之數量會影響兩個流之LLR之精度及範圍。在 一種特定之Turbo解碼器實施方案中,將LLR量化成六個位 元,其範圍爲[-8, 8]及精度爲0.25。精度表示最大可能之量 化誤差。該範圍及精度二者通常皆根據解碼效能來選擇且 98230.doc -16- 200537872 與信號對量化雜訊比(SQNR)僅間接相關。此外,該範圍及 精度通常不會根據諸如碼率或運作SNR等因素而改變。 增強流LLR之精度會受在方程式(7)中換算基本流llr時 所用增益之影響。若基本流所觀測到的雜訊及干擾功率 馬j受頻道雜訊馬而非來自增強流之干擾之支配,則為义約 等於馬,且增強流之SNR將低於基本流,乃因通常對增強 流使用更小之功率。在此種情形中,增益Gi將小於丨,且由 φ 於使用來乘以基本流LLR,因而增強流LLR之精度不會受 到基本流LLR之精度影響。然而,若增益大於i,則基本 流LLR可使用一或多個附加之低階/更低有效位元。 置化之範圍應夠大,以使基本流LLR不會飽和或箝位於 一過低之值,否則可能會使效能降格。基本流lLR飽和通 常不會對Turbo解碼器造成嚴重問題,但可能會嚴重影響自 基本流LLR導出之增強流LLR之品質。爲確定需要多少附加 高階位元來防止LLR飽和,可如下所示使用Λ % 代換方程 φ 式(4)中之接收符號少: LLRb[+JLLRbl 省.Ψ::,遐 ^ 方程式(8) 其中W代表基本流所觀測到之雜訊及干擾,其包含來自增 強流之干擾。 若發射一基本流符號,則該符號〜之兩 個乙乙尺中每一^尺皆將具有平均值外二祕^丨叶/八力:^-观凡及 標準差心·丨到27^=2*觀。因而基本流之SNR爲 98230.doc - π. 200537872 纖4·丨/Μ2爲。假定接收符•之平均值加上三倍標準差 「合理」變化,則該等LLR之值應能夠取高 fh ^ ^σΐ = 2 - SNRh + 6JSNRb .伯 斗如 之值。该數值隨基本流之SNR之增大 而增大。因此,最差情形係頻道雜訊爲零且基本流snr達 到一由來自增強流之干擾引起之雜訊基準時。在該點上, 基本流之^係鍵4%,且所容納之最大LLR值係 2 。應注意’此係—保守範圍,乃因當‘不
受來自增強流之干擾主導時,雜訊不再係高斯雜訊而係 QPSK雜訊,該雜訊不會變化超出平均值加上單倍標準差。 可根據基本流符號能量對增強流符號能量之比率來選擇 基本流LLR使用之位元數量。舉例而言,若基本流之功率 較增強流之功率強四倍(或仏/五6= 4),則應以一高達 2*4+6〜2G之值I量化基本流LLR。對於上文所述具有範圍 [-8, 8]之實例性Turb0解碼器實施方案而|,可以兩個附加 高階位元或總共8個位元來量化及儲存基本流llr。作爲另 :實例,若基本流之功率較增強流之功率強九倍(或_ =9),則應以一高達2.9+6万=36之值來量化基本流⑽,且e LLR可使用三個附加高階位元。 儘管對於第二種資㈣測方案而言,可以附加位元來儲 ,基本流LLR,然而總記憶體要求可能仍明顯小於第一種 貧料债測方案儲存接收符號與儲存基本流咖之總記憶體 要求。既然存在增強流時’該等接收符號亦有可能需要一 更大之位元寬度,此種情形尤其如此。 圖5顯示一用於一 第三種資料偵測方案之RX處理器 98230.doc -18- 200537872 170c,其中根據接收符號{少}來偵測基本流,並使用未編碼 干擾消除來偵測增強流。RX處理器1 70c係圖1中RX處理器 1 7 0之又一貫施例。 在RX處理器170c内,一基本流LLR計算單元520對接收符 號以}執行資料偵測,以獲得基本流LLr,如方程式(4)所 示。計算單元520將該等基本流LLR提供至一緩衝器524以 供儲存。解碼器1 82經由一多工器526,自緩衝器524接收該
等基本流LLR,解碼該等LLR,並提供基本流已解碼資 ❾。 ' 在該第三種資料偵測方案中,與第一種資料偵測方案类 似,係根據接收符號{火來計算增強流[]^11。然而,基本分 所引起之干擾係根據基本流之未編碼資料符號估測值(汗 非重新調變符號)來估測。因而增強流LLR可與基本流 同日令叶异,而不須等待基本流完成解碼。 未編碼資料符號估測值匕(或簡稱資料符號估測值)係袭 由對一接收符號少或對接收符號少之基本流LLR作出一硬浴 策而侍出之基本流符號h之估測值。舉例而言,參見圖2八 接收符仙2之資料符號估測值可係1 處之信號點, U點係最靠近接收符號212之信號點。資料符號估測值痛 根據接收符號導出而未利用基本流所用碼之錯誤校正能 2因而相較侍益於基本流碼之錯誤校正能力之重新調緣 符號、,資料符號估測值更易出現錯誤。因此,根據資= 旒估測值導出之未編碼干擾插 、切干擾符號W導出之增強流LLR亦不如由第一 98230.doc 19 200537872 方轉出之增強流咖可靠。若在解碼過程中 料符^測值之LLR高的可靠性值(或更大之權 、“曰強流解碼效能可能會降格。 m /各種方案來消除在解碼增強流時資料符號錯誤 二》、朿符號錯誤)之不利影響。可藉由將每—重新調變符 遽人對於之資料符號估測值相比較並在料:者不相等時 聲明出現錯誤,來偵測資料符號錯誤。 ,一第-種錯誤補償方案中’在解碼過料,對應於錯 誤資料符號估測值之增強流LLR未賦予權重。此可藉由將 該等LLR設定爲抹除值來達成,抹除值料於零之l^值, 其表示碼位元等於+ 1或」之概度相等。若符號錯誤率(剛 相對低’則對應於資料符號錯誤之LLR使用抹除值之效果 可能較小。舉例而言’在雜訊基準爲6分貝(其對應於一具 有四倍於增強流功率之基本流)時,SER約爲百分之二。因 聲明該等硬決策符號錯誤爲抹除值而引起之解碼效能之降 格應不明顯。 在-第二種錯誤補償方案中,係在基本流得到解碼後, 根據重新調變符號來更新藉由錯誤資料符號估測值獲得之 增強流LLR。根據方程式(7)之增強流]^]1化可表示爲: + jLLRt2 二(y -h,s、) · h ‘ l , -(y-h sl)^h +«一瓦)·μ丨2 辽尤⑷2·σ3, 方程式(9) 其中LZJTh及ZZJ?。係一增強流符號心之兩個位元之初始 98230.doc -20· 200537872 llr。方程式(9)表明,可根據接收符號少及資料符號估測值 h獲侍初始及、及。一旦基本流得到解碼且可得到 重新凋變符號,即可使用重新調變符號冗更新初始H7及 LLR a,以獲得最終及LLJ^,然後可將最終及 ^化2解碼以獲得已解碼之增強流資料。若初始llr飽和, 則可將該等LLR設定爲抹除值。最終LLR即使在其飽和時仍 會得到保留。
在RX處理器170c内,一硬決策單元528接收基本流 R(如圖5所示)或所接收符號(圖5中未圖示),並執行硬決 策來導出基本流之資料符號估測值蜓}。該硬決策可以此項 技術中習知之方式來執行。舉例而言,可將每一資料符號 估測值设定爲在距離上最靠近接收符號之信號點。不同於 重新凋變付號,該等資料符號估測值可以最小之延遲導出。 干擾估測器530接收該等資料符號估測值並將其乘 以頻道增益估測值W,然後提供因基本流引起之未編碼干 擾估測值⑹,此可表示爲:。一求和器532接收該等 未編碼干擾估測值奶並將其自接收符號{沿減去,然後提 供_未編碼之已消除干擾符號,此可表示爲· 。一增強飢R計算單元540對該等未編碼 之已消除干擾符號⑹執行資料㈣,以獲得初始增強流 LLR似及,小此與方程式⑷所示相同。然後,計算單元54〇 將該等初始增強流LLR提供至一緩衝器544以供儲存。 在基本流LLR得到解碼後,編碼器/調變器184重新編碼万 重新調變已解碼資料试J,以鞾溫其 ' M 3又侍基本流之重新調變符號 98230.doc -21 - 200537872 ㈨。-符號錯誤侦測器542接收該等重新調變符號㈤及咳 等資料符號估測值⑹,並編等資料符號估測值中是否 存在錯誤,然後爲❹]到存在錯誤之每—資料符號估測值 提:-指示。若使用第二種錯誤補償方案,則符號錯誤伯 測裔5 4 2可進一步爲备一Φτ /- -χσ — " 存在錯铁之貧料符號估測值計算 出一校正因數4«弋>叫2哫。一
LLR凋整早το 546自緩衝 器544接㈣始增㈣咖⑽,指調整之,並將最終增強 =LR {⑽}經由多工器526提供至解碼器182。⑽調整 單兀546可⑴對於第—種錯誤補償方案而言,將對應於存在 錯誤之資料符號估測值之增強流LLR設定爲抹除值,或 對於第二種錯誤補償方案而言,爲對應於每-存在錯誤之 資料符號估測值之初始增強流LLR增加校正因數 對t第三種資料偵測方案而言,RX處理器_無需健存 接收付號,且兩個_拖;盟、c 田個、,友衝益524及544分別用於儲存基 LLR及增強流LLR。 爲月邊(I上文已針對QpsK闡述了三種資料侦測方 案。料資料偵測方案亦可用於更高階調變方案,、即較 QPSK更高階之調變方案。第一種及第三種資料偵測方案可 按上文所述方式使用,其中任一調變方案皆可用於基本 流、且任-調變方案皆可用於增強流。對於第三種資料偵 測方案而言’每#偵_資料符號估測值存在錯誤時,可 根據增強流所用調變方案,使用校正因數¥(以脚 更新初始LLR。 ^ 對於第二種資料谓測方案而言,基本流llr包含接收符 98230.doc -22- 200537872 號中之所有資訊,因而可用於估測或重構該等接收符號。 然後,即可根據該等接收符號估測值來計算增強流llr。 可如下文所述根據基本流LLR來執行接收符號估測。爲簡 明起見,在下文說明中假定對基本流使用—具有—較qpsk 更高階之格雷映射調變方案。對於格雷映射而言,星象圖 中相鄰信號點(對於正方形星象圖而言,在水平方向及豎直 方向二者上)具有僅在一個位元位置上不同之標籤。對於更 鲁可能之錯誤事件’格雷映射會減少碼位元錯誤之數量,此 對應於一接收符號被映射至一位於正確信號點附近之信號 點,在此種情形中將僅有一個碼位元存在錯誤。在下文說 明中亦假定使用一「雙最大近似」來計算基本流llr,其 可表示爲: LLRf 〜J2 ηλ 丨2 · N^h h 方程式(10) • 其中ZZ兄係接收符號少之第ζ·個碼位元之LLR ; a·心,1係一最靠近接收符號3;之假設調變符號,其使心,丨之 第ί個碼位元之值爲+1 ;及 b· 1,〇係一最靠近接收符號3;之假設調變符號,其使〜,〇之 第Ηϋ碼位元之值爲]。 一 Μ階PSK或M-QAM調變方案之信號星象圖包含μ個信 號點。每一信號點皆與一 Β-位元標籤相關聯,其中β = logzM。將Β個碼位元映射至一調變符號,該調變符號係一 其標籤等於該等B個碼位元之值之信號點之複數值。計算每 98230.doc •23- 200537872 一接收符號少之B個L L R,其中每—L L R皆根據相應的一對假 設調變符號及〜,〇來計算。 方程式(10)爲所债測調變符號$之每一碼位元皆提供一個 關於接收之方程式。因此,對於8_PSK(B=3)而言, 每接收符戒皆存在三個方程式,對於i 6_QAM(B = 4)而 言,每一接收符號皆存在四個方程式,依此類推。可證明, 自方私式(10)導出之對應於該等B個碼位元之B個方程式係 φ 線性方程式。根據該等則固方程式,可確定出兩個未知量, ㈣收符•之實部及虛部。然而,困難在於,對應於接收 符號代該等B個方程式中每_方程式皆使用不同的一對假 δ又调變符號吖!及从❻,且該等假設調變符號未知。對於格雷 映射8 PSK及16-QAM而言,藉助下文所述之技術,可確定 出對應於母接收付號少之Β個碼位元中至少兩個碼位元之 假設調變符號。因而可得到兩個(獨立的)線性方程式來計算 對應於接收符號少之實部及虛部的兩個未知量。 • 可按如下方式來確定對應於接收符號少之兩個碼位元之 值心,1及〜,〇。首先,方程式(1〇)表明,每一碼位元llr之符 號皆由最靠近之假設調變符號來確定。舉例而言,若〜1 比〜,()更靠近少/A,則丨(〆*)—气_丨2將小於丨卜气。丨2,且^兄將 爲負值。反之,若〜,❹比〜】更靠近少/A,則足將爲正值。反 過來說,該等Β個碼位元LLR(硬式位元判定)之符號確定了 最靠近之信號點心(硬式符號判定)。舉例而言,若對於 一8-PSK符號而言,ZJ:i?7=+a,及产外且以化二义(其中 a,b,c皆爲正值),則最靠近該8-pSK符號之信號點之標籤 98230.doc -24- 200537872 爲,001,。 —爲簡化°己法,可藉由以最近信號點心之標籤對星象圖中 母^ 點之標籤執行互斥视(職),將該最近信號點〜 重^ °己H全零標籤。在此種新記法中’該等B個碼位元中 母一碼位凡之假設符號吖〇皆等於最近信號點、,或气〇 = 〜’其中Ζ = 1···Β。確定氕1之程序相依於信號星象圖且將在 下文中針對格雷映射卜QAM來具體說明。 對於8-PSK而言,星象圖中之八個信號點在單位圓上均句 相間45。根據上述程序,最靠近—之信號點標記爲,嶋,。 對於8_PSK星象圖而言,接下來兩個最靠近_之信號點係 ·〇〇〇’的兩個相鄰信號點(即一個信號點沿單位圓位於,〇⑼, 左側,另一信號點沿單位圓位於,〇〇〇,右側)。由於星象圖係 格雷映射星象圖,因而該等兩個相鄰信號點僅在一個位元 位置上不同於舉例而言,若該等兩個相鄰信號點標 記爲,100,及,010,,則對於最左側碼位元,~係,ι〇〇,,對於 中間碼位S ’〜係瞥。由此得知該等三個碼位元中兩個 碼位元之心,1及〜,0值,其可與該等兩個碼位元之LLR及頻道 增盈估測值/Z—同用於求解接收符號^。 對於16-QAM而言,該等16個信號點排列成一二維網格, 且每一信號點沿實軸具有至少一個相鄰信號點、沿虛軸具 有至少-個相鄰信號點。由於星象圖係格雷映射星象圖, 因而該等相鄰信號點至多在一個位元位置上不同於原始信 :虎’:。根據上述程序,最靠近—之信號點標記爲糊 右最近信號點〜之該等兩個相鄰信號點標記爲,麵,及 98230.doc -25- 200537872 ’ooor ’則對於最左側碼位元,係,1000’,對於最右側碼 位元’心,!係’〇〇〇 1 ’。由此得知該等四個碼位元中兩個碼位元 之〜,1及心,〇值,其可用於求解接收符號少。使用一個水平相 鄰信號點及一個豎直相鄰信號點會避免出現一具有相依方 程式之情形。 圖6顯示一用於第二種資料偵測方案之RX處理器i7〇d, 其中係使用一更高階調變方案來調變基本流。RX處理器 0 170d包含圖3所示RX處理器170a*之大部分單元(無緩衝器 3 14)並進一步包含一接收符號估測器326。 基本流LLR計算單元320根據接收符號抄}導出基本流 LLR ’然後經由多工器322將該等基本流llr提供至緩衝器 324以供儲存。接收符號估測器326自缓衝器324接收該等基 本流LLR並例如如上文所述根據該等llr導出接收符號估 測值炒}。求和器332接收干擾估測值並將其自該等接收 符唬估測值⑼中減去,然後提供已消除干擾之符號。 φ 增強流LLR^算單元340根據該等已消除干擾之符號抄」導 出增強流LLR,然後經由多工器322將該等增強流llr提供 至緩衝器324以供儲存。 爲清楚起見,在圖3、5及6中分別針對基本流及增強流顯 示單獨之LLR計算單元。可由一單個LLR計算單元以(舉例 而吕)分時多工(TDM)方式來執行對兩個流之乙乙尺計算。亦 可由一具有一或多個乘法一累加單元及一或多個算術邏輯 單元(ALU)之數位信號處理器(DSP)來執行所有資料偵測計 算。圖3、4、5及6所示方塊圖亦可用作資料偵測過程流程 98230.doc -26- 200537872 圖。 本文所述資料偵測技術既可用於單載波系統亦可用於多 載波系統。可由OFDM或某些其他構造來提供多個載波。 OFDM有效地將整個系統頻寬劃分成多(卿正交子頻帶, 該等正交子頻帶亦稱作單音、子載波、單位頻寬位置、及 頻道。對於OFDM而言’每一子頻帶皆與一可使用資料來調 變之相應子載波相關聯。 • T於每-用於資料傳輸之子頻帶上發射一組合符號j。在 每一 OFDM符號周財,可於該_個子頻帶上發射多達以 個組合符號。發射機藉由使用—⑽快速傅立葉反變換 (IFFT)將欲在一個0FDM符號周期中發射之每一組n個組合 符號及引示符號{<幻}變換至時域來執行〇FDM調變,以獲 得-含有N個碼片之「已變換」符號。爲克服由頻率選擇: 衰落造成之符號間干擾(ISI),通常重復每一已變換符號之 一部分(或Nep個碼片),以形成一對於2〇fdm符號。每一 • 〇FDM符號皆在一個OFDM符號周期中發射,一個〇FDM符 號周期等於N+Ncp個碼片周期,其中Ncp係循環字首長度。 接收機獲得一對應於一接收信號之樣本流並移除每一所 接收OFDM符號中之循環字首,以獲得一對於之所接收已變 換符號。然後,接收機使用一 N點快速傅立葉變換(1^乃將 每一所接收已變換符號變換至頻域,以獲得對應於該等n 個子頻帶之N個接收符號杪(幻丨。每一接收符號{少(々)}皆對 應於一於子頻帶灸上發送之組合符號<幻或引示符號,其因 頻道增益A(々)而失真,並因雜訊 <幻而降袼,如方程式(2) 98230.doc -27- 200537872 所示。可如上文針對三種資料债 理該等接收符號。 ”之采“化及處 本文所述資料偵測技術亦 — 刀r用於多於兩個資料流。可對 母一附加育料流重復捭強、、ώ 设、強,瓜所用之處理(例如LLR計算、符 號估測、干擾估測等等)。 、 本文所述資料偵測技術可由 一 由各種構件來實施。舉例而 曰’ 4 4技術可實施於硬體、教 又瓶f人體或其一組合中。對於硕
,實施方案’執行資料_所用之處理單元可構建於二或 夕個應用專用積體雷路 冤路(八81〇、數位信號處理器(DSP)、數 位信號處理裝置(Dspm 』 (咖)、可程式化邏輯裝置(PLD)、場可程 式化閘陣列(FPGA)、虛踩哭、^ 口口 4工制裔、微控制器、微處理 器、其他設計用於執行本文所述功能之 組合中。 ‘ 2於1人體貫施方案,可使用執行本文所述功能之模組〇 如耘序、功旎寺等)來實施該等資料偵測技術。軟體碼可* 存二。己隐體單7C (例如圖j所示記憶體單元i Μ)中並由一肩 理裔(例如控制器執行。該記憶體單元既可構建於處泡 器内,亦可構建於處理器外部,在構建於處理器外部之悄 況:’该記憶體單元可藉由此項技術中習知的各種構件以 通k方式相合至處理器。 比亡文對所揭示實施例之說明旨在使任何熟習此項技術者 ::夠製作或利用本發明。熟習此項技術者將易於得出該 等見知例之各種修改方式,且本文所界定之—般原理亦可 應用衣其他實施例,此並不背離本發明之精神或範疇。因 98230.doc -28- 200537872 此’本發明並非意欲限定為本文所示之實施例,而 予其與本文所揭示之原理及新穎特徵相—致 【圖式簡單說明】 / w 結合圖式閱讀上文所述之詳細說明, 717尺易件知本發明 之特徵及性質,在所有附圖中,相同夫 U 筝考子元皆標識相同 含義,附圖中: 圖1顯示一無線通信系統中之_於 I射機及一接收機; 圖2A顯示一 QPSK信號星像圖; 圖2B顯示一其中對基本流及增強 9 机一者皆使用QPSK之 階層化編碼之信號星象圖; 之接收(RX)處理 圖3顯示一用於一第一種資料偵測方案 器; 圖4顯示一用於一第二稀资相 ^ 種貝貞測方案之rX處理器; 圖5顯示一用於一第二猶杳极# 乐一禋貝枓偵測方案之RX處理器;及 圖6顯示一用於該第二種資斜自 裡貝科偵測方案之RX處理器,其 中對基本流使用一更高階調變方案。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 無線通信系統 110 發射機 120 發射(TX)資料處理 122a 編碼器/調變器 122b 編碼器/調變器 130 組合器 132a 乘法器 98230.doc -29- 200537872
132b 乘法器 134 求和器 138 發射單元(TMTR) 140 控制器 142 記憶體單元 150 接收機 160 接收單元(RCVR) 162 頻道估測器 170 RX處理器 170a RX處理器 170b RX處理器 170c RX處理器 170d RX處理器 172 偵測器 174 干擾消除器 176 偵測器 182 解碼器 184 編碼器/調變器 186 解碼器 190 控制器 192 記憶體單元 200 QPSK信號星象圖 210a 信號點 210b 信號點 98230.doc -30- 200537872 210c 信號點 210d 信號點 212 接收符號 250 信號星象圖 260a 信號點 260b 信號點 260c 信號點
260d 信號點 314 緩衝器 320 基本流LLR計算單元 322 多工器 324 緩衝器 326 接收符號估測器 330 干擾估測器 340 增強流LLR計算單元 420 基本流LLR計算單元 422 多工器 424 緩衝器 426 乘法器 430 干擾估測器 432 求和器 520 基本流LLR計算單元 524 緩衝器 526 多工器 98230.doc -3 ] · 200537872 528 硬決策單元 530 干擾估測器 532 求和器 540 增強流LLR計算單元 542 符號錯誤偵測器 544 緩衝器 546 LLR調整單元 98230.doc -32-

Claims (1)

  1. 200537872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於一無線通信系統中執行資料偵測之方法,包括: 根據一資料傳輸之接收符號,導出一第一資料流之碼 位元之對數概度比(LLR); 估測該第一資料流引起之干擾;及 根據該第一資料流之該等碼位元之LLR及該估測之干 擾’導出一第二資料流之碼位元之LLr。 2·如請求項1之方法,進一步包括: 解石馬忒第一資料流之該等碼位元之LLR,以獲得該第一 資料流之已解碼資料;及 重新編碼及重新調變該已解碼資料,以獲得該第一資 料流,重新調變符號’其中根據該等重新調變符號來估 測該第一資料流引起之該干擾。
    :請ΐ項1之方法,其中即時自該等接收符號導出該第一 貝料流之該#碼位元^LLR n緩衝該等接收符號。 如凊求項1之方法,進一步包括: 將4第_資料流之該等碼位元之LLR儲存於—緩衝器 5. 6. =覆寫該第-資料流之該等碼位元之llr,將該第二 、’、、敬之5亥等碼位元之LLR儲存於該緩衝器中。 之方法,其'對該第一及第二資料流皆使用正 又相移編碼(QPSK)。 1=::1之方法’其中對該第-資料流使用-階次高於 相移編碼(QPSK)之調變方案,該方法進一步包括: 98230.doc 200537872 根據該第一資料流之該等碼位元之llr “ 估測值’且其中根據該等接收符號估測值及該估刮:: 擾,導出該第二資料流之該等碼位元之匕七尺。彳' 干 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中該導出接收符號估洌值包括: 。根據該第一資料流之該接收符號中所載送之_資料# 说之所有碼位元之LLR’為每一接收符號形成兩個方: 式’且其中該接收符號之一接收符號估測值 : 個方程式。 曰该等兩 8. 如請求们之方法,其中根據一雙最大近似來導出該第一 及第二資料流之該等碼位元之LLR。 9. 如請求項1之方法,進一步包括·· 導出一用於該資料傳輸之無線㈣之頻❿曾益估測 值,且其中使用該等頻道增益估測值導出該第一及第二 資料流之該等碼位MLLR及該第—資料流引起之該干 而 增 月长員1之方法,其中對於一階層化編碼資料傳 吕,該第一資料流係一基本流,且該第二資料流係 強流。 μ 11_如印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無線通信系統利用正交分頻多 工(OFDM),且其中該等接收符號來自複數個子頻帶。 12·種無線通信系統中之裝置,包括: 第计异單凡,其運作以根據一資料傳輸之接收符 、 導出第一資料流之碼位元之對數概度比(LLr); 干擾估測器,其運作以估測該第一資料流引起之干 98230.doc 200537872 擾;及 一弟二計算單元’其運作以根據該第__資料流之該等 碼位元之LLR及該估測之干擾,導出一第二資料 元之LLR。 13·如請求項12之裝置,進一步包括: 一解碼器,其運作以解碼該第_f料流之該等碼位元 之LLR,以獲得該第一資料流之已解碼資料,·及 φ 編碼器及調變器,其運作以重新編碼及重新調變該 已解碼資料,以獲得該第一資料流之重新調變符號,且 -中斜擾估測$用於根據該等重新調變符號來估測該 第一資料流引起之該干擾。 14.如請求項12之裝置,進一步包括: -緩衝器,其運作以儲存該第一資料流之該等碼位元 之m及藉由覆寫該第_資料流之該等碼位元之llr來 儲存該第二資料流之該等碼位元之L L R。 φ I5·如請求項丨2之裝置,進一步包括: 頻道估測’其運作以導出_用於該資料傳輸之益 線頻道之頻道增益估測值,且其中該第一及第二資料流 之該等碼位元之LLR及該第一資料流引起之該干擾係使 用該等頻道增益估測值來導出。 16· —種無線通信系統中之裝置,包括·· 導出構件,其用於根據一資料傳輸之接收符號,導出 第貝料流之碼位元之對數概度比(LLR); 估測構件,其用於估測該第一資料流引起之干擾;及 98230.doc 200537872 導出構件 llr及該估 LLR 〇 用於根據该弟一資料流之該等碼位元之 則之干擾’導出一第二資料流之碼位元之 17.如請求項16之裝置,進-步包括: 解碼構件,其用於解碼該第一資料流之該等碼位元之 LLR’ M獲得該第一資料流之已解碼資料;及 ,重新編碼及重新調變構件,其用於重新編碼及重新調 m解碼資料,以獲得該第-資料流之重新調變符 唬’且其中該第一資料流引起之該干擾係根據該等重新 調變符號來估測。 18·如請求項16之裝置,其中該第一資料流之該等碼位元之 LLR係即時導自該等接收符號,而不缓衝該等接收符號。 19·如請求項16之裝置,進一步包括: 儲存構件,其用於儲存該第一及第二資料流之該等碼 位兀之LLR,其中係藉由覆寫該第一資料流之該等碼位元 之LLR來儲存該第二資料流之該等碼位元之llr。 20. —種於一無線通信系統中執行資料偵測之方法,包括: 根據一資料傳輸之接收符號,導出一第一資料流之碼 位元之對數概度比(LLR); 根據该等接收符號或該第一資料流之該等碼位元之 LLR,導出該第一資料流之資料符號估測值; 根據该專貧料符號估測值來估測該第一資料流引起之 干擾;及 根據該等接收符號及該估測之干擾,導出一第二資料 98230.doc 200537872 流之碼位元之LLR。 21·如請求項20之方法,其中藉由對該等接收符號或對該第 一資料流之該等碼#元之LLR作出硬決策來導出該等資 料符號估測值。 / 貝 22.如請求項20之方法,進一步包括·· 解碼省第一資料流之該等碼位元之LLR,以獲得該第一 資料流之已解碼資料; 重新編碼及重新調變該已解碼資料,以獲得該第一資 料流之重新調變符號;及 、 根據該第-資料流之該等重新調變符號及該等資料符 號估測值,調整該第二資料流之該等碼位元之M。 23.如請求項22之方法,其中該調整該等乙1^尺包含 根據該等重新調變符號,谓測該等資料符號估測值中 之錯誤,及 將偵測到存在錯誤之資料符號估測值之碼位元2Llr 設定爲抹除值以供解碼。 24·如請求項22之方法,其中該調整該等Llr包含 根據該等重新調變符號,價測該等資料符號估測值中 之錯誤, 導出偵測到存在錯誤之資料符號估測值之校正因數,及 使用該等校正因數來更新债測到錯誤之資料符號估測 值之碼位元之LLR。 25.如請求項20之方法’其中自該等接收符號即時導出該第 一及第二資料流之該等碼位元之LLR,而不缓衝該等接收 98230.doc 200537872 符號。 26·如印求項2〇之方法,進一步包括: ☆育忒第一及第一資料流之該等碼位元之lLR,以用於 後續解瑪。 、 27· —種無線通信系統中之裝置,包括: 第汁异單元,其運作以根據一資料傳輸之接收符 唬’導出一帛一資料流之碼位元之對數概度比(LLR),· φ :判定單元,其運作以根據該等接收符號,導出該第 一貧料流之資料符號估測值; 、一干擾估測器,其運作以根據該等資料符號估測值來 估測該第一資料流引起之干擾;及 、一弟二計算其運作以根據該等接收符號及該估 測之干擾,導出-第二資料流之碼位元之LLR。 28. 如請求項27之裝置,進一步包括·· 解碼為’其運作以解碼該第一資料流之該等碼位元 • 2LLR,以獲得該第一資料流之已解碼資料; 一編碼器及調變器,其運作以重新編碼及重新調變該 ⑽碼資料,以獲得該第一資料流之重新調變符號;及 Y調整單元,其運作以根據該第_資料流之該等重新 調變符號及該等資料符號估測值來調整該第二資料流之 該等碼位元之LLR。 29. 如請求項28之裝置,進一步包括: 一符號錯誤债測器,其運作以根據該等重新調變符號 來偵測該等資料符號估測值中 j值〒之錯誤,且其中該調整單 98230.doc 200537872 符號㈣…位元一 30.如請求項28之裝置,進一步包括: f〜曰戎偵測益,其運作以根據該等重新調變符號 來偵測該等資料符隸測值中之錯誤,且其中該調整單 m導iiw貞測到錯誤之資料符號估測值之校正因數,
    並使用σ亥等权正因數來更新該等偵測到錯誤之 估測值之碼位元之LLR。 、寸號 3 1 · —種無線通信系統中之裝置,包括·· '構件其用於根據一資料傳輸之接收符號,導出 第為料流之碼位元之對數概度比(llr); 出構件,其用於根據該等接收符號, 一 料流之資料符號估測值; 估測構件,其用於根據該等資料符號估測值來估測該 第一資料流引起之干擾;及 導出構件,其用於根據該等接收符號及該估測之干 擾’導出一第二資料流之碼位元之LLr。 32·如請求項31之裝置,進一步包括·· 解碼構件,其用於解碼該第一資料流之該等碼位元之 LLR 以獲得該第一資料流之已解碼資料; 重新編碼及重新調變構件,其用於重新編碼及重新調 艾4已解碼資料,以獲得該第一資料流之重新調變符 號;及 根據該第一資料流之該等重新調變符號及該等資料符 98230.doc 200537872 號估測值’調整該第二資料流之該等碼位元之咖。 33. 如^求項32之裝置’其中該詩㈣該等咖之構件包含 夂測構件,其用於根據該等重新調變符號,偵洌 貧料符號估測值中之錯誤,及 /專 設定構件,其用於將_到錯誤之資料符號估測值之 碼位兀之LLR設定爲抹除值以供解碼。 34. 如請求項32之裝置,其中該用於調整該等⑽之構件包含 一偵測構件’其用於根據該等重新調變符號,偵測該 資料符號估測值中之錯誤, 導出構件,其用於導出债測到錯誤之資料符號估測值 之校正因數,及 更新構件,其用於使用該等校正因㈣更新债測到錯 誤之資料符號估測值之碼位元之LLR。
    98230.doc
TW093140310A 2004-01-21 2004-12-23 Data detection for a hierarchical coded data transmission TW200537872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53827104P 2004-01-21 2004-01-21
US10/821,585 US7813453B2 (en) 2004-01-21 2004-04-09 Data detection for a hierarchical coded data transmiss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37872A true TW200537872A (en) 2005-11-16

Family

ID=34753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40310A TW200537872A (en) 2004-01-21 2004-12-23 Data detection for a hierarchical coded data transmission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1) US7813453B2 (zh)
EP (1) EP1706977A1 (zh)
JP (1) JP4399466B2 (zh)
KR (2) KR100944836B1 (zh)
CN (1) CN1926831B (zh)
AR (1) AR047441A1 (zh)
AU (1) AU2004314569B2 (zh)
BR (1) BRPI0418429A (zh)
CA (1) CA2553944A1 (zh)
IL (1) IL176954A0 (zh)
RU (1) RU2360373C2 (zh)
TW (1) TW200537872A (zh)
WO (1) WO20050719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49074B2 (en) * 2004-04-24 2011-05-24 Thomson Licen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coding in a hierarchical, modulation system
US7587657B2 (en) * 2005-04-29 2009-09-08 Agere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terative error-erasure decoding
US7480351B2 (en) * 2005-11-07 2009-01-20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Technique for demodulating level II hierarchical data
EP1811674A1 (en) * 2006-01-23 2007-07-25 Motorola,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jointly decoding messages based on apriori knowledge of modified codeword transmission
GB2434948B (en) * 2006-02-03 2008-04-09 Motorola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nit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a wireless signal
US20070297533A1 (en) * 2006-06-26 2007-12-27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hierarchical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for geran evolution
KR100758230B1 (ko) * 2006-09-19 2007-09-12 연세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무선자원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US8675771B2 (en) * 2006-09-29 2014-03-18 Nec Corporation Log likelihood ratio arithmetic circuit, transmission apparatus, log likelihood ratio arithmetic method, and program
KR100864823B1 (ko) 2006-12-01 2008-10-2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파일럿을 이용한 계층 변조 장치 및 방법, 계층 변조된신호를 수신하는 장치 및 그 방법
WO2008066270A1 (en) * 2006-12-01 2008-06-05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Iterative reception method and iterative receiver
KR100932456B1 (ko) * 2006-12-05 2009-12-1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직교주파수분할다중접속 시스템의 셀간 간섭 완화 장치 및방법
KR20080069495A (ko) 2007-01-23 2008-07-2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파일럿의 삽입 및 파일럿의 특정 배치 패턴을 통하여ofdm 전송 시스템의 전송성능을 높이는 계층 변조 장치및 계층 변조 신호 송수신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8817849B2 (en) * 2007-05-25 2014-08-26 Rambu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ransmitting data by modulating transmitter filter coefficients
US8189581B2 (en) * 2007-06-20 2012-05-29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signal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the transmission and receipt of broadcast channel information
KR100926563B1 (ko) 2007-08-23 2009-11-1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로그우도비 산출 방법, 송신 신호 검출 방법 및 수신기
WO2009055972A1 (en) * 2007-11-01 2009-05-07 Alcatel Shanghai Bell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audio/video content 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US20090220034A1 (en) * 2008-03-03 2009-09-03 Ramprashad Sean A Layered receiver structure
US8873671B2 (en) * 2008-03-26 2014-10-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LLR buffer redu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em
US9184874B2 (en) 2008-03-31 2015-1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toring log likelihood ratios in interleaved form to reduce hardware memory
US8055235B1 (en) * 2008-05-02 2011-11-08 Hypr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gita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US8184745B2 (en) * 2008-12-04 2012-05-22 Altobridge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of generating soft bits
WO2010066287A1 (en) * 2008-12-09 2010-06-1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Apparatus for rejecting co-channel interference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US8238487B2 (en) * 2009-01-26 2012-08-07 Cisco Technology, Inc. Log-likelihood ratio algorithm for use in reducing co-channel interferen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331495B2 (en) * 2009-08-17 2012-12-1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 improv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receiver
US8625474B2 (en) * 2009-09-09 2014-0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simultaneous reception of FLO and FLO-EV data
CN102907031B (zh) * 2010-05-21 2016-08-03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解码设备和解码顺序控制方法
US8699167B2 (en) * 2011-02-16 2014-04-15 Lsi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ata detection using distance based tuning
US8806306B2 (en) * 2011-03-07 2014-08-12 Acacia Communications Inc. Generation of soft bit metrics for differentially encoded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 (QPSK)
EP2523412B1 (en) * 2011-05-11 2018-09-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oft demapping
US9009574B2 (en) * 2011-06-07 2015-04-14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Identification and mitigation of hard errors in memory systems
US8792598B1 (en) * 2011-08-02 2014-07-29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Coexistence of multip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on a single device
US8908808B2 (en) * 2011-09-16 2014-12-0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modulating a signal
FR2981781A1 (fr) * 2011-10-19 2013-04-26 France Telecom Codage hierarchique perfectionne
US8964908B2 (en) 2012-02-15 2015-02-24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Receiver circuit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data
US8908743B2 (en) * 2012-09-26 2014-12-09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Receiver with multi laye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US9031143B2 (en) * 2012-12-03 2015-05-12 Broadcom Corporation Adaptive decoding based on 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
US9197267B2 (en) * 2013-04-09 2015-11-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joint demodulation with max-log MAP (MLM)
WO2015099556A1 (ru) * 2013-12-23 2015-07-02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Космонет" Метод передачи и приема сигналов кам (квадратурной амплитудной модуляции)
US9306678B2 (en) * 2014-04-24 2016-04-05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Data interpretation with noise signal analysis
CN104601298B (zh) * 2015-02-17 2018-04-24 英特尔公司 在多重输入输出通信系统中检测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US10019223B2 (en) * 2015-09-03 2018-07-10 Shure Acquisition Holdings, Inc. Soft decision audio decoding system
KR20180092744A (ko) * 2017-02-10 2018-08-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수신 신호를 컴바이닝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1025365B1 (en) * 2019-12-30 2021-06-01 Hughes Network Systems, Llc Satellite forward link non-linear noise and APSK I/Q imbalance error cancellation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US20230336275A1 (en) * 2022-04-15 2023-10-19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Hierarchical deep channel cod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63421B2 (ja) 1993-08-25 2004-09-08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
JP3256646B2 (ja) 1995-06-05 2002-02-1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適応干渉キャンセル受信機
RU2113761C1 (ru) 1995-09-06 1998-06-20 Вадим Николаевич Бронников Способ аналогового декодирования итеративных бинарных кодов и декодер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US5966412A (en) 1997-06-30 1999-10-12 Thomson Consumer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a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ed (QAM) signal
DE19736653C1 (de) 1997-08-22 1998-12-10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r Abschätzung der Dienstqualität auf Übertragungskanälen in einem digitalen Übertragungssystem
BR9901056A (pt) * 1998-04-30 2000-01-18 Lucent Technilogies Inc Estimação de canal usando realimentação de decisão temporária.
US6671338B1 (en) * 1998-11-12 2003-12-30 Hughe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mbined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with FEC decoding for high spectral efficiency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JP3246484B2 (ja) * 1999-07-07 2002-01-1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ターボデコーダ
US6594318B1 (en) * 1999-12-02 2003-07-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uting soft decision input metrics to a turbo decoder
US7173981B1 (en) 2001-04-27 2007-02-06 The Directv Group, Inc. Dual layer signal processing in a layered modulation digital signal system
US7209524B2 (en) 2001-04-27 2007-04-24 The Directv Group, Inc. Layered modulation for digital signals
KR100434473B1 (ko) * 2001-05-11 2004-06-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시스템에서 채널 복호 장치 및 방법
US7116652B2 (en) * 2001-10-18 2006-10-0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Rate control technique for layered architectures with multiple transmit and receive antennas
US20030172114A1 (en) * 2001-10-24 2003-09-11 Leung Nikolai K. 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packet transpor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an internet protocol
US7154936B2 (en) * 2001-12-03 2006-12-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Iterative detection and decoding for a MIMO-OFDM system
DE60215153T2 (de) * 2002-08-21 2007-10-25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Drahtloses MIMO Telekommunikationssystem mit Multilevel-Coded Modulation unter Verwendung von iterativer Ermittlung von Soft-Schätzwerten und entsprechende Method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90033406A (ko) 2009-04-02
AR047441A1 (es) 2006-01-18
EP1706977A1 (en) 2006-10-04
CA2553944A1 (en) 2005-08-04
KR100944836B1 (ko) 2010-03-03
RU2360373C2 (ru) 2009-06-27
KR20060120255A (ko) 2006-11-24
JP2007519370A (ja) 2007-07-12
WO2005071913A1 (en) 2005-08-04
IL176954A0 (en) 2006-12-10
AU2004314569A1 (en) 2005-08-04
CN1926831B (zh) 2010-05-12
RU2006129946A (ru) 2008-02-27
CN1926831A (zh) 2007-03-07
AU2004314569B2 (en) 2009-05-28
BRPI0418429A (pt) 2007-05-22
JP4399466B2 (ja) 2010-01-13
US20050157822A1 (en) 2005-07-21
US7813453B2 (en) 2010-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537872A (en) Data detection for a hierarchical coded data transmission
JP6151022B2 (ja) 連続干渉除去によるmimo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復号化する順序を決定する方法
US777369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quality measurements
KR100909570B1 (ko) 다중 입출력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시스템을 위한 반복 채널 및잡음 분산 추정 장치 및 방법
US20090316840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tc signal decoding using mimo decoder
US20100034323A1 (en) Signal decoding systems
JP2013503559A (ja) 連続干渉除去によるmimo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復号化する順序を決定する方法
JP2006261982A (ja) 無線送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送信方法及び送受信方法
EP2087628B1 (en) Space-time decoder and methods for decoding alamouti-encoded signals in high-doppler environments
TW200952405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signal and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phone
WO2009117877A1 (en) Estimation of error propagation probability to improve performance of decision-feedback based systems
JP4308139B2 (ja) Cofdm送信機ダイバーシティシステム用の最適復号の単純化された実施
Avram et al. A novel quantize-and-forward cooperative system: channel parameter estimation techniques
CN101162975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反馈信息检测方法及系统
Avram et al. A novel quantize-and-forward cooperative system: channel estimation and M-PSK detection performance
Jeon et al. Iterative detection and ICI cancellation for MISO-mode DVB-T2 system with dual carrier frequency offsets
JP6335521B2 (ja) 送信装置及び伝送システム
CN105122670B (zh) 用于用最大对数map(mlm)进行联合解调的方法和装置
KR101040606B1 (ko) 공간 변조된 신호의 복원 장치 및 방법
MXPA06008312A (en) Data detection for a hierarchical coded data transmission
Yeşilyurt et al. Hybrid SNR‐Adaptive Multiuser Detectors for SDMA‐OFDM Systems
CN115023924A (zh) 用于接收器的软判决信息生成
Avram et al. Research Article A Novel Quantize-and-Forward Cooperative System: Channel Estimation and M-PSK Detection Performance
KR20110065114A (ko) Mimo mmse 수신기 기반의 llr 신뢰도 향상 기법
JP2010041074A (ja) 受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受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