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87107947A - 热熏蒸器 - Google Patents

热熏蒸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87107947A
CN87107947A CN87107947.XA CN87107947A CN87107947A CN 87107947 A CN87107947 A CN 87107947A CN 87107947 A CN87107947 A CN 87107947A CN 87107947 A CN87107947 A CN 871079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body
heater
bottle
heating
evapo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8710794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739C (zh
Inventor
山本志延
冈田邦浩
堀部宣裕
山本亮
大井哲
大山史朗
武井康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makilla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makill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986176726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053020Y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987057531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046548Y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Fumakilla Ltd filed Critical Fumakilla Ltd
Publication of CN871079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71079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73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3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20Poisoning, narcotising, or burning insects
    • A01M1/2022Poisoning or narcotising insects by vaporising an insecticide
    • A01M1/2061Poisoning or narcotising insects by vaporising an insecticide using a heat source
    • A01M1/2077Poisoning or narcotising insects by vaporising an insecticide using a heat source using an electrical resistance as heat sour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02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with devices or substances, e.g. food, pheronones attracting the insects
    • A01M1/04Attracting insects by using illumination or colou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015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gaseous or vaporous substances, e.g. ozone
    • A61L9/02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gaseous or vaporous substances, e.g. ozone using substances evaporated in the air by heating or combustion
    • A61L9/03Apparatus therefor
    • A61L9/037Apparatus therefor comprising a wick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热熏蒸器,其特征在于,液体药剂被汲取到一个芯体上,该芯体的下部浸在这种液态化学药剂中,其特征还在于,用加热该芯体上部的方法,致使液态药剂蒸发。这种芯体是由无机粉末或有机粉末,粘合剂和抗氧剂组成的。

Description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毛细汲取型热熏蒸器,为了杀虫、灭菌、除臭和扩散香气等目的,该设备能将液态药剂汲取到芯体上(该芯体的一部分浸在液态化学药剂里),并用加热芯体上部的方法,致使液态药剂蒸发。
已经知道的一些常用的热熏蒸杀虫法涉及到一个系统,在该系统中,多孔的芯体的一部分浸在液态杀虫剂中,液态杀虫剂被汲到芯体上,再加热芯体的上部,致使杀虫剂蒸发。例如,在日本实用新型公报(Japanese    Utility    Model    Publication)25081/1968号中,已公开了一种直接加热系统,然而,由于是直接加热会使杀虫剂迅速分解,所以一般倾向采用非直接加热系统。至于这种非直接加热系统,日本实用新型公报12459/1961和22585/1971号,已公开了一种在芯体和加热器之间插入一个毡垫圈或其类似物的加热芯体的方法;日本实用新型公报26274/1968,8361/1969,14913/1970,19801/1970和29244/1970号和日本专利公报23163/1986号中,公开了一种在芯体和加热器之间予留一定空隙的芯体加热方法。
日本专利公报23163/1986号建议使用溶解在特定沸程高沸点的碳氢化合物中的丙烯菊酯或其同分异构体,其芯体是用从多孔陶瓷、玻璃纤维和石棉中选择的无机纤维并用石膏和/或皂土和它粘合在一起构成的多孔芯体;或使用从高岭土、滑石、硅藻土、珍珠岩、皂土、矾土、硅石、硅石矾土和钛中选择的无机粉末再用淀粉将其粘结起来芯体。
在上述的具有芯体加热系统的热蒸发法中,由于多孔芯体一般是用毛毡,拆散的纺织品、石棉或其它类似物制成,所以液体在芯体上汲取的速度是比较高的,因此,当芯体被加热时,存在着仅有液态药剂中的溶剂被蒸发的倾向,从而难于使药剂充分汽化;并且由于药剂热分解产生的高沸点物质和包含在溶剂里的高沸点物质易于引起芯体堵塞,所以难于长期保持药剂稳定地蒸发。
使用具有特定成分的芯体,特别是使用如日本专利公报23163/1986号中给出的无机粉末体构成的芯体,在某种程度上减缓了上述仅蒸发液态杀虫剂中的溶剂和难于使杀虫剂稳定地蒸发的问题,但它仍不能令人满意。在丙烯菊酯的情况下,为了获得足够的杀虫效果,需要在单位时间蒸发比较大量的杀虫剂。因此,日本专利公报23163/1986号提出了在较高的130~140℃温度范围加热多孔芯体上部表面的方法。然而,在如此高的温度范围加热芯体,不利地加速了药剂的热分解或聚合作用,因而也减少了有效蒸发成分的数量。此外,热分解或聚合作用产生的高沸点物质易于存留在芯体中,而引起芯体堵塞。
众所周知,通常在脂肪和油中,氧与β-位置的碳反应形成过氧化物,从而生成酮、羧酸或醇类化合物。当脂肪和油以这种方式被氧化时,结果是它们变成粘稠状,从而导热性能降低,并且易于产生油脚和凝聚物。同样,当药剂放入溶剂中并被加热,亦可引起分解或聚合作用而产生了凝聚物。
在汲取型热蒸发法中,由于液态药剂被汲取到芯体中,并加热芯体上部到高温,产生了相同或类似上述的现象,结果是,芯体堵塞和不良的导热性势必导致药剂的不良蒸发。为了改善由于加热药剂的分解或聚合而引起的药剂不良蒸发,一般在药剂中添加抗氧剂。例如,日本专利公报12106/1979号公布了在液态药剂中添加BHT。
然而,抗氧剂的有效期和所使用的温度之间有紧密的关系,用较高的温度,氧化作用迅速地加快,结果用掉了大量的抗氧剂,因而极大地缩短了抗氧剂的有效期。此外,抗氧剂本身的热分解或蒸发也依赖于所使用的温度条件,它可能由于蒸发而损失或失去抗氧化作用的能力。为了获得有效的抗氧化作用,必须添加比予定量要多的抗氧剂。为的是全部液态药剂用完之前,药剂中都含有抗氧剂,因此需要大量的抗氧剂。
某些抗氧剂仅少量溶解在所用的溶剂中,而另外一些抗氧剂在室温下不溶解,为了溶解必须加热,因此,用溶解法来添加必需量的抗氧剂是不可能的。
此外,在芯体成型期间或在加热使用时,由于摩擦,干燥和加热可能出现芯体成分热变质,如颜色改变,或热分解(特别是有机粉末),它对液态药剂的稳定期和浓度势必有坏的影响。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消除以前工艺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并且提供一种热熏蒸器,该热熏蒸器使用了一种可以长期有效地蒸发足够量液态药剂的芯体,而且在加热使用芯体的期间,几乎不产生药剂的热分解或共聚。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热蒸发器,该热蒸发器所使用的芯体含有少量抗氧剂,它表现出良好的时间稳定性和耐化学性,而且它在成型期或加热下使用时,芯体几呼没有热分解和强度降低。
为了达到该目标,本发明提供了一个热熏蒸器,在该熏蒸器中,液态药剂被汲取到芯体上,该芯体的一部分浸在化学药剂中,用加热芯体上部的方法,促使药剂蒸发。该芯体是从无机粉末和有机粉末组中至少选择一种粉末,一种粘合剂和至少一种抗氧剂组成的。该抗氧剂在使用期间的加热温度下,不汽化的。
从下面对所优选具体装置结合附图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就很清楚了。
图1是根据本发明设备一种具体装置的剖面图;
图2A至2F是本发明设备另一种具体装置,其中:
图2C是其平面图;
图2D是其正视图;
图2E是其侧视图;
图2A是图2C中所示装置沿Ⅰ-Ⅰ线的剖视图;
图2B是图2C所示装置沿Ⅱ-Ⅱ线的剖视图;
图2F是有不同受热部分的图2C所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3A至3O是根据本发明设备另一个具体装置,其中:
图3A是其垂直剖视图;
图3B是图3A所示装置改进型的透视图;
图3C是图3B所示改进型装置的垂直剖视图;
图3D至3I是图3A所示装置不同改进型各自的透视图;
图3J和3K是开孔尺寸的示意图;
图3L和3O照明设备示意图;
图4A至4K是依据本发明设备更进一步的具体装置,其中:
图4A和4B是第一个实施例装置的剖视图;
图4C和4D是第二个实施例装置的剖视图;
图4E和4F是第三个实施例装置的剖视图;
图4G和4H是第四个实施例装置的剖视图;
图4I(A)和4I(D)是该装置其它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I(E)是4I(D)所示实施例的芯体剖视图;
图4J和4K是不同的常规实施例的正视图。
众所周知的典型抗氧剂是3,5-二叔丁基-4-羟基甲苯(BHT)和3-叔丁基-4-羟基苯甲醚(BHA)。在热蒸发法所使用的加热温度(例如140℃)下,它们比杀虫剂汽化得快,结果它们不能显现出抗氧化作用。因而当把这种抗氧剂添加到液态药剂中,由于加热使液态药剂汽化时,溶剂或化学药剂在芯体中形成树脂状物质并引起芯体堵塞。所以,药剂长期稳定地汽化是不可能的。
由本发明者所从事的研究结果已经发现:如果下面描述的特殊化合物,即将在使用的加热温度下(例如,对于热蒸发杀虫系统的110至140℃)不汽化的抗氧剂与芯体本身混合并粘结在一起,就不会出现上述问题了。与抗氧剂添加入液态化学药剂中相比较,这种方法加入极少量的抗氧剂就能显示出抗氧化作用。它不仅能够防止在芯体成型期间和/或在加热下使用时芯体的热损坏,而且还能防止使用加热芯体时,药剂的热分解或聚合及因氧化作用使药剂树脂化,所以也就防止了芯体堵塞,能长期地保持药剂充分的汽化。
本发明的芯体是由无机粉末和/或有机粉末,粘合剂,和刚刚述及的特殊抗氧剂及适量水经过混合,搅拌,挤压成型和干燥而制成的。当然也可以采用别的成型方法,如压力成型方法等。
为了添加和粘结特殊的抗氧剂可以采用各种不同方法。由于芯体的组分受芯体成型时加热的影响,例如挤压成型时的磨擦热,压力成型时的摩擦热和干燥工艺的干燥热,并且由于在加热下使用,液态药剂汽化期间芯体长期被加热,所以芯体组分的热损坏就是个关键性问题。特别是,有机粉末或粘合剂的热损坏,对药剂的稳定性和芯体的强度,颜色改变和抗化学性能起着有害的影响。然而,加入特殊的抗氧剂能够防止芯体成型期和加热使用期芯体组分的热损坏。而且即使在抗氧化剂不溶或仅少量溶于溶剂中的情况下,借助于将抗氧剂与芯体组分混合并结合在一起也可能使药剂中含有足够和有效的抗氧剂的量,而且该量大于溶解量。甚至抗氧剂在室温仅少量溶解时,把抗氧剂与芯体成分混合并粘合在一起在加热使用芯体时,能使抗氧剂溶剂在芯体的内部。并显示出其抗氧化的作用。
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模压芯体是多微孔的,其汲取液态药剂的量比主要由纤维物质组成的芯体汲取的量要少得多,因此,该芯体适合长期使用。
做为芯体的主要材料,至少要从下述无机粉末和有机粉末组中选择一种粉末,该无机粉末组包括:粘土、滑石、高岭土、硅藻土、石膏、珍珠岩、皂土、酸性粘土、火山石、玻璃纤维和石棉;有机粉末包括:如木粉、活性炭、纤维素、纸浆、棉毛和聚含树脂。在这些材料中,优先选取无机粉末,按其成型性,特别是石膏、粘土、硅藻土、酸性粘土和珍珠岩更为可取。
至于粘合剂可以采用羧甲基纤维素(在本文下面称为CMC)、淀粉、金合欢胶、明胶、聚乙烯醇(在本文,下面称为PVA)等。在这些物质中,按其在溶剂中的不溶性和成型性,CMC是更可取的。用上述无机粉末中至少二种与CMC,或CMC与明胶或PVA的混合物粘合并模压成芯体,这样制成的芯体是最可取的。在这种情况下,汲取液态杀虫剂的量依赖于混入的粘合剂CMC的量。从芯体的成型性及其汲取来考虑,混入粘合剂的合适数量是1~25%(按重量)。
如果芯体的特性不受到损害,必要时,其它添加剂如颜料,着色剂和防腐剂也可以添加到这种多孔性的芯体中。
包含在芯体成分中的抗氧剂是在使用时的加热温度(即140℃)下无汽化的抗氧化剂。下述化合物可以用来做这种类型的抗氧化剂:
化合物A:β-(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十八烷基酯
化合物B: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
化合物C:2,2′-亚甲基-双(4-乙基-6-叔丁基苯酚)
化合物D:4,4′-亚甲基-双(2-甲基-6-叔丁基苯酚)
化合物E:4,4′-亚甲基-双(2,6-二叔丁基苯酚)
化合物F:4,4′-亚丁基-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
化合物G:4,4′-硫代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
化合物H: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苄基)苯
化合物I:1,1,3-三(2-甲基-5-叔丁基-4-羟苯基)丁烷
化合物J:四〔亚甲基(3,5-二-t-丁基-4-羟基肉桂酸酯)〕甲烷
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用二种或多种化合物混合使用。所使用化合物的量是芯体成分总量的0.02~3%(按重量),更可取的是0.05~1%(按重量)。如果添加的化合物量太少,上述添加抗氧剂的作用,即在芯体成型期间或在加热下使用时防止芯体热损坏的作用是难以得到的。
二月桂基硫二丙酸酯(在本文,下面称为DLTP)和二硬脂基硫二丙酸盐(在本文,下面称为DSTP),是俗知的过氧化物分解剂,它们亦可与本发明中的抗氧剂合用。添加这类过氧化物分解剂能够还原由于在加热使用芯体时,在粘结层上产生的任何过氧化物,例如能引起芯体堵塞的凝集物;并且能使稳定的汽化作用保持较长的时间。
本发明的热熏蒸器,在加热下,可使杀虫剂,消毒剂,灭菌剂,除臭剂和香料汽化达到杀虫,杀菌,去臭和扩散香气目的。
根据目的的不同,可以使用液态的杀虫剂,香料等做为液态药剂。当使用本发明的设备做为热蒸发杀虫器时,可将液态杀虫剂放入容器内,给加热器通电加热芯体表面。根据所使用杀虫剂的种类,使芯体表面的温度最好在110至140℃范围。如果加热温度太高,很可能导致药剂的热分解或聚合,从而降低了有效汽化成分的量,结果产生的高沸点物质令人不快地贮留在芯体里,并易于引起芯体堵塞。
溶于各类脂族烃溶剂里的各种杀虫剂的溶液都可做为液态杀虫剂。然而,使用单一的脂族不饱和烃溶剂,发出一种令人不快的异味,而脂族饱和烃是最可取的。如果脂族不饱和烃的含量不引起上述麻烦,那就无关紧要了。即使在用脂族饱和烃作溶剂时,如果它含有19个或更多个碳原子,它是高粘度的或凝胶态或凝固态的,因而液态杀虫剂不可能平缓地被汲取到芯体上。因此,必须将碳原子数限制为18或更少。另一方面,随碳原子数减少,杀虫剂成分总有效汽化比趋向变低,因此为了得到足够汽化比,碳原子数至少为12。然而,如果定量比不导致上述麻烦时,混入超过上述范围的脂族烃也是可以的。
在本发明中可使用的脂族饱和烃的实例是十二烷、十三烷、十四烷、十五烷、十六烷、十七烷、十八烷和它们的混合物,和各种市场上可以买到的含有脂族烃做为主要成分的溶剂,例如,O#溶剂H(Nippon石油有限公司生产),O#溶剂M(Nippon石油有限公司生产),普通石蜡(Mitsuishi    Texaco化学有限公司生产),和IP溶剂2028(Idemitsn石油化学有限公司生产)都可使用。
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各种常规的可汽化的杀虫剂。例如,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氨基甲酸酯杀虫剂和有机磷杀虫剂。如下面提到的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在一般情况下被优先选用,因为它们有较高的安全性。
3-烯丙基-2-甲基环戊-2-烯-4-酮-1-基-d1-顺/反菊酸酯〔通称:丙烯菊酯,商品名:毕那命,日本住友化学公司生产(在本文下面称为PA)〕
3-烯丙基-2-甲基环戊-2-烯-4-酮-1-基-d1-顺/反菊酸酯〔商品名:强力毕那命,日本住友化学有限公司生产(在本文下面称为PB)〕
右旋-3-烯丙基-2-甲基环戊-2-烯-4-酮-1-基-右旋反式菊酸酯〔商品名:Exthin日本住友化学有限公司生产(在本文下面称为PC)〕
3-烯丙基-2-甲基环戊-2-烯-4-酮-1-基-右旋反式菊酸酯〔通称:生物丙烯菊酯(在本文下面称为PD)〕
2-甲基-4-氧代-3-(2-丙烯基)环戊烯-2-基-菊酸酯(在本文,下面称为PE)
N-(3,4,5,6-四氢邻苯二酰亚胺)-甲基-d1-顺/反菊酸酯〔通称:胺菊酯,商品名:新毕那命日本住友化学有限公司生产(在本文下面称为PF)〕
5-苄基-3-呋喃甲基-右旋顺/反菊酸盐〔通称:苄呋菊酯商品名:Chrysronforte日本住友化学有限公司生产(在本文下面称为PG)〕
5-(2-炔丙基)-2-呋喃甲基菊酸酯〔通称:炔呋菊酯(在本文下面称为PH)〕
3-苯氧基苄基-2,2-二甲基-3-(2′,2′-二氯)乙烯基-环丙甲酸酯〔通称二氯苯醚菊酯日本住友化学有限公司生产(在本文下面称为PI)〕
3-苯氧苄基-右旋顺/反菊酸酯〔通称:苯醚菊酯商品名:smithrin日本住友化学有限公司生产(在本文下面称为PJ)〕
α-氰基苯氧基苄基-2-异丙基-4-氯苯乙酸酯〔通称:氰菊酯商品名:速灭杀丁日本住友化学有限公司生产(在本文下面称为PK)〕
(s)-α-氰基-苯氧基苄基(1R,顺)-3-(2,2-二氯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酯〔通称:氯氰菊酯f(在本文下面称为PL)〕
(R,S)-d-氰基-3-苯氧基苄基(1R,1S)-顺/反-3-(2-2-二氯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酯〔通称:氯氰菊酯(在本文下面称为PM)〕
α-氰基-3-苯氧基苄基右旋-顺/反菊酸酯〔通称:氰基苯醚菊酯(在本文下面称为PN)〕
1-乙炔基-2-甲基戊烯-2-基-顺/反菊酸酯〔通称:empenthrin(在本文下面称为PO)〕
3-烯丙基-2-甲基环戊-2-烯-4-酮-1-基-2,2,3,3-四甲基环丙烷甲酸酯〔通称:四甲丙烯菊酯(在本文下面称为PP)〕
1-乙炔基-2-甲基-2-戊烯基-2,2,3,3-四甲基环丙烷甲酸酯(在本文下面称为PQ)
1-乙炔基-2-甲基-2-戊烯基-2,2-二甲基-3-(2,2-二氯乙烯基)环丙烷-1-甲酸酯(在本文下面称为PR)
〔(五氟苯基)-甲基〕-1R,3R-3-(2,2-二氯乙炔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酯(在本文下面称为PS)
杀虫有效成分恰当的浓度是0.5~10%(按重量),最可取的是0.5~8%(按重量)。
类似的是,当本发明装置用于扩散香料时,可以使用各种天然的和人造的香料。例如,动物基和植物基的天然香料和人造香料,如烃、酮、酚、醛、醇、内酯、氧化物和酯类等。这些香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用这些香料二种或更多种的混合物。此外,根据目的不同,还可使用各种化学品,如除臭剂、杀菌剂和驱虫剂,只要它们是加热能汽化的药剂。这些化学品的浓度最好在0.5~10%(按重量)。
根据以上描述,本发明有以下优点:
由于本发明中使用的芯体含有特殊的抗氧剂,当在加热下使用芯体时,本发明的装置几乎不产生由于药剂成分热分解或聚合,引起芯体堵塞,因此能产生高的汽化比并长期保持有效而稳定的汽化。
由于在制造芯体时,加入了在使用加热温度下不汽化的抗氧剂,不仅防止了芯体成型时或加热使用时,芯体的热损坏及芯体强度和耐化学性能降低,而且,与抗氧剂直接加到药剂中比较,有效地阻止了药剂的热分解,聚合等等。芯体中所加的抗氧化剂的量是很少的。
甚至在抗氧剂不溶于或微溶于溶剂中时,借助于把抗氧剂与芯体成分混合并结合在一起可能使药剂含有足够和有效氧化剂的量。该量大于正常溶解量。
甚至在抗氧剂在室温下微溶解时抗氧剂与芯体成分混合并结合能使抗氧化剂,在加热下使用芯体时,在芯体内部热溶并显示出其抗氧化作用。
孔隙率的解释
现在解释用于本发明中的芯体孔隙率。
本发明者已经发现,模压无机和/或有机的粉末和粘合剂成为具有25~40%孔隙率的多孔体。用它制成虹吸型热熏蒸器的芯体能够:防止由于环境温度或压力变化而引起容器内部压力升高,或者由装置翻倒而造成的液体泄漏;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能够得到足够的汽化,因此几乎不产生化学药剂的分解;在高有效汽化比之下长期地保持稳定的蒸发。
也就是说,减少芯体的孔隙率和限制它的渗透率,就能阻止液体泄漏。这种泄漏可能是由于容器内外压差引起液体由内向外溢,也可能由于浸入的液体冒出芯体所致。说得更具体些,当加热使用时,加热器产生的热辐射致使容器内部热膨胀,或当设备没有用或正在使用时,周围压力减少,这样就产生了内外压差。这种压力差迫使容器内液体上升;如果芯体的孔隙率减少,则孔隙便会充满液体,它好象一个屏障。这样在芯体材料和液体间的摩擦阻力增大便抑制液体由于压力差而被迫向上的趋势,因而限制了在内压稍高状态下液体被迫向上,从而阻止了泄漏。
如果目的仅是防止这种泄漏,那孔隙率越小越好。然而,当芯体用于虹吸型热蒸发器时,就必须考虑到由于加热而引起容器内部压力上升,及液态药剂稳定而有效的蒸发。
已经发现,为了防止这种泄漏,同时也确保液态药剂长期稳定而有效地蒸发,芯体的孔隙率必须限制在25~40%范围内。
本发明的多孔芯体是这样制造的,例如,在颗粒直径不大于100μm的无机粉末中,加入颗粒直径不大于100μm的粘合剂,如淀粉或羧甲基纤维素(CMC),然后再加入适量的水,搅拌此混合物,再挤压成型并干燥之。当然,其它成型方法也可以采用。
这样得到的多孔芯体是超微孔的,它是有比主要以纤维物质或普通无机粉末用淀粉粘合而制成的芯体有更小的孔隙率。而且,它汲取液态药剂的量也是很少的,所以更适合长期使用。
为了限制芯体的孔隙率在上述范围内,最好使用的无机粉末,有机粉末和粘合剂都具是小粒径的,每种成分的颗粒直径最好不大于100μm。
已经研究了每种材料和制成芯体孔隙率之间的关系,由无机和有机粉末各种组分压制而成芯体的孔隙率列在表1中。
Figure 87107947_IMG2
孔隙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例如
(a)芯体仅是由具有大粒径粉末模压而成的;
(b)芯体含有大量的多孔粉末,如硅藻土、木屑、活性炭、火山灰、珍珠岩(泡已破碎)等
(c)芯体含有大量连续的多孔树脂粉。
“微孔”这个词,不包括多孔体纯粹孔的那部分。
如上所述,如果多孔芯体的孔隙率减少了,被汲取的液体量也将减少。因此,不足的孔隙率将导致蒸发量减少。当孔隙率少于25%时,在实际使用中将产生问题。另一方面,如果多孔粉末含量大,则孔隙率增加,也势必产生泄漏。当孔隙率大于40%,其结果是不适合实际使用。
如上所述,如果芯体具有特定的孔隙率,即使容器内部压力随着环境温度升高或大气压力的变化而上升,甚至容器倾倒,也能防止泄漏。这样就没有弄脏装置周围环境的问题。不仅如此,由于该装置在相对较低的加热温度下,具有蒸发药剂有效成分足够量的能力,并几乎不会由于药剂组分(特别是杀虫剂组分)的热分解或共聚而造成芯体堵塞。因此,能够得到高有效汽化比,并且能够长期保持有效而稳定的蒸发。
下面将参考相应的附图来解释根据本发明设备的优选具体装置。
图1是本发明设备一个具体装置的剖面图。装有液态药剂2的容器1安装在外壳3里并可折卸。外壳3的上部是敞开的,一个环型加热器(或者一对半环加热器)4安装在开口处。数字5为连接到加热器4上的电源线。入口6是用于引入液态药剂的,它位于容器1的上部。入口6夹住的芯体7基本上起着塞子的作用,芯体7的上部位于环形加热器4的中央部位。
图2A至2F是本发明设备的另外一些具体装置。
装置的本体21是由主体22和盖子23组成。主体22是由上部体24和下部体25组成,上、下部体是活动连接的。能容纳一个瓶子凹座26造在上部体24的底板24a上。灯27的下灯罩28和上灯罩29分别连接在凹座26和上部体24的侧面24b上。下部体25的形状和尺寸要保证当下部体滑动插入凹座26时,二者能很好连接。在下部体25的侧面25a上,有个挂勾定位器211,它是与下部灯罩28上的挂勾210相配合。环形的瓶子容器214和下部体25的底面25b成为一体,它和瓶子212下部直径较小部分213相连接。
瓶子212基本上和凹座26具有同样的形状。芯体216由衬套215支撑,该衬套是安装在瓶子212上部直径较小部分212a上。芯体216的下部浸在瓶子212中的液态药剂中。在凹座26上提供了瓶子复式支架217,它们可以和瓶子212的凸缘部212b接触并且夹住瓶子212,从而使它完全不能够移动。在凹座26和凸缘部分212b之间有个间隙218,这样使其能够和外部通气,这是通过下部体25的下部直径较大部分212c的外壁和成型在下部体25的底部的下排气孔220之间的环形空间219实现的。
盖子23是园柱形的,安装在上部体24的园柱形上部24c上,这样在盖子23和连接在上部24c中心的环形加热器221之间形成了一个环形空间222。与加热器221同心的大直径蒸发孔223成型在盖子23的上部。蒸发孔223的下部,有一个帽形热接受器224,在热接受器224和蒸发孔223之间,有一个环形侧面通风孔225。同时中心通风孔226成型在热接受器224的中心。环形空间222通过通风孔222a与外部相通。
芯体216的上端,通过一个成型在凹座26底部26a上的孔227面对加热器221,这样在芯体216和孔227之间形成了园周间隙229。园周间隙228与上部体24和凹座26最好的孔隙230相通,它还和上出气孔231的环形空间222,及下出气孔232的环形空间219相通。
用连接件233把加热器221连接到上部体24的上端24c,连接件233是和凹座26以及加热器221的固定部件221a一起成型的,如图2B所示。
瓶子212放在下部体25的瓶子支座214上,这是通过把瓶子212的直径较小部213装配到瓶子支座214上实现的。下部体25是通过将下部体滑动插入上部体24与上部体连接的,这样瓶子212便装到凹座26中,并且使挂勾保持器211与挂勾210啮合。
当电源线235连接到电源上,使灯27点亮时,通过上灯罩29用肉眼可看到灯27。灯27通过下灯罩28照射瓶子212。换句话说,不仅瓶子212内的液体表面由照明能识别,而且灯27还具有光照作用,通过瓶子212和下盖罩25能够看到它。为此,上,下灯罩29和28,瓶子212和下部体25都由透光材料制成。
与此同时,起动加热器221,加热芯体216的上端,因而从瓶子212汲取液态药剂,并通过蒸气孔223向外蒸发和汽化。同时热接受器224被予热和加热器221受热升温。
当加热器221通电时,由于受热产生了上升气流,并且周围的气流以下述途径流入设备主体21:
(1)下通风孔220→环形空间219→间隙218→外气隙228→外气隙229和上通风孔231→中心通风孔226→侧通风孔225→蒸发孔223。
这样,由于周围空气绕着瓶子212流动,所以瓶子212被冷却,因此抑制了瓶子212内部温度升高,防止了由于内部压力升高而引起液态药剂由芯体216泄漏,并且能使蒸发到加热器221下面的药剂顺利的释放到外面,而不必担心主体22被存留的药剂所充满。
周围的空气按下述路径流动:
(2)下部通风孔220→环形空间219→气隙218→外部间隙228→外部间隙229→环形空间222→侧通风孔225→蒸发孔223。
周围空气按下述路径流动:
(3)下部通风孔220→环形空间219→下部通风孔232→空间230→上部通风孔231→环形空间222→侧通风孔225和中心通风孔226→蒸发孔223。
周围空气按下述路径流动:
(4)通风孔222a→环形空间222→侧通风孔225和中心通风孔226→蒸发孔223。
热接受器224构造的实例见图2F(a)至2F(h)。热接受器224通过涨圈224a与盖子23相连。
换句话说,热接受器224可以有任何结构,只要至少它的一部分处在加热器221上,并且在它的中心和沿其周边有通风孔。这些通风孔可以有各种形状,例如,中心通风孔可以是园形的,多边形的或星形的,而围绕热接受器221的通风孔可以是狭长缝形,园形或环形的。除此之外,如果热接受器224至少它的一部分处在加热器221上,那么它可以有这样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可以从加热器的侧面或其它类似的地方进一步接受辐射热。
不同类型的药剂所要求的无粘着温度范围很可能是不同的。如果该装置用做电加热灭蚊器时,其所用的药剂是含有拟除虫菊酯杀虫剂,例如丙烯菊酯,苯醚菊酯,炔糠菊酯或prallethrin的脂族烃溶液。此时热接受器224的温度保持在60℃,最好不要低于70℃。
为此,可能要把加热器221加热到高温。加热器221合适的温度是70℃~450℃。
例如,如加热器221加热到120至130℃时,那么通过维持热接受器224的下表面和加热器221之间的间隙小于10mm,最好小于5mm,就可能保热接受器224的温度不低于70℃。
热接受器224可以用一个桥或类似的东西与盖子23连成整体。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降低由热受器224向盖子23传导的热量,从而也就减低了热量传向盖子的趋势。这是以窄桥或适当安排该桥,使热接受器224和盖子23之间距离保持在予先确定的范围来达到的。
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热接受器224与盖子23分开制造,然后把热接受器224用粘接,焊接,螺丝固定、压合等办法固定到盖子23,加热器221和装置本体21上。
热接受器224可以用任何一种能承受工作期间所产生热的材料制造。例如,金属,如铝不锈钢,铜和黄铜;陶瓷,如矾土,玻璃和瓷;聚合树脂,如酚醛树脂,尼龙树脂和聚丙烯树脂等,都可使用。
加热器221结构不一定是环形。也可以是U型结构,或用多个加热器的组合件。
热接受器224并不一定是平坦表面;它可以是曲面或连接热接受器224到盖子23的桥架,以及转换向上气流的肋和一个小通风孔所提供的表面。
盖子23也可与上部体24一起提供
设备本体21和瓶子212的形状并不限采用本装置的结构,可以有其它的形式。
上部体24和下部体25除了图中给出那种滑动配合方式外,也可以用其他形式。
由于热接受器224位于蒸发孔223之中,它至少要高于加热器221,所以加热器221升温辐射出的热,首先击中热接受器224,然后再经由每个通风孔和蒸发孔223,再击中其它部件。这样,大部分由加热器辐射出的热都被热接受器224所吸收,它变热。同时热接受器224的周围,如上表面也被辐射热加热,因而产生了保温作用。这样自然产生了由通风孔通过装置本体21,到蒸发孔223的上升气流。
另一方面,由于加热器221的加热部分周围的热散发引起药剂的蒸发。由于药剂本身的上升气流和上述的由热加到热接受器224而产生的上升气流、因而加速了进一步向上蒸发。因此,在药剂通过每个通风孔并从蒸发孔223向上蒸发的同时,热接受器224的保温作用防止了已蒸发的药剂冷却和冷凝。
即使药剂碰到了热接受器224,因为热接受224是热的,所以药剂不附着在那里。其原因是当已蒸发的药剂碰到冷的器壁等,它就会迅速冷却,药剂冷凝并附着在器壁上,但是它碰到暖的部分,就不会发生这种凝附现象。
进一步讲,即使盖子23和加热器221间有一个不小的距离,只要等热性能良好的热接受器224的高度增高,就可能使药剂从蒸发孔223中蒸发出来,而不附着在装置的内表面。
因为热接受器224处在蒸发孔223之中其位置低于盖子23的上表面,所以即使有风从侧面吹来,也不会直接碰到热接受器224而使其冷却。不过即使侧边风吹到了热接受器224上,由于热接受器224是热的,故也不会使其明显冷却。这样,上述由于侧边风迅速冷却热接受器224而引起药剂附着的现象就不会产生了。此外,由于来自中心通风孔和热接受器224周围的热量产生了至少二方面的上升气流。因为有双重的上升气流从蒸发孔223流向外边,就大大地抑制了侧面风和任何来自外部空气对药剂蒸发的干扰。
因为上述理由,已蒸发的药剂不会附着在通风孔上,而减少化学药剂通过的截面,和已蒸发的药剂量,所以足以获得所期望的药剂作用。因为热接受器224吸收了大量热量,所以蒸发孔223周围上部表面的温度不会升高很多,这样防止了过热,并减少了燃烧的危险。此外,因为已蒸发的药剂并不保留在装置本体21之内,它也不附着在装置本体21的内表面,所以避免了定期地折卸和清洗设备。
如上所述,因为有可能保持盖子23上表面处在低温,即使盖子23和加热器221之间的距离缩短,和装置本体的总高度降低,也可能使盖子23的上表面温度保持在电器设备控制规范所规定的范围内。
特别是,日本电器设备控制规范规定了电熏蒸杀虫器用100V电压,其壳体外表面温度不得超过70℃。在常规设备中,为了保持药剂蒸发部分的周围温度不高于70℃,必须使盖子离开加热器相当的距离,这样装置的总高度就变高了。相反地,在这些具体装置的热熏蒸器中,即使盖子和加热器之间的距离缩短,也可能保持药剂蒸发部分周围的温度不高于70℃。
图3A至3O是另一些本发明设备的具体装置。
图3A是该具体装置热熏蒸器的纵剖面图。序号31表示了带有瓶子支座32的装置主体。瓶子支座32的前部和外壁34构成了一个敞开部分33。外壁34的后表面上开了窗口35。在瓶子支座32的上表面36上留一个开口37。在开口37外周上表面36上有个加热器支架38。加热器39装在加热器支架38上,并且在加热器39上形成一个芯体孔310。
装置本体31中,在窗35后,有灯311。在装置本体31的上表面312上,在加热器39上方有通风孔313。在上表面312上开了个装配孔314,由透明树脂构成的光线引导元件315,插在装配孔314中。在光线引导元件315下端有一个斜面315a,面对灯311。
瓶子支座32装有瓶子316。瓶子316装有能蒸发的液态药剂317,如杀虫剂,驱虫剂,去臭剂,灭菌剂和香料。芯体318插入瓶子316的口316a中,芯体318下端浸入液态药剂317中,而芯体318上端插入加热器39的芯体孔310中。
加热器39和电灯311通电,加热器39开动,灯311点亮。加热器39的热量蒸发汲取到芯体318上的液态药剂317,并通过通风孔313将它向外散发。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存在敞开部分33,瓶子316的体部316b,直接和环境空气接触,它的冷却得到改善。所以,当加热使用时,加热器39所产生的热效应被降低了。因此,防止了在加热期间由于内压升高而引起的泄漏,从而改善了液态药剂的稳定性。
由于光线从外面直接射到瓶子316的体部316b,所以可以用肉眼观察瓶子中的液体量(液面)。
当灯311点亮时,光线通过窗口35照到瓶子316上。因此,能清楚地看到瓶中的液量(液面),这是由于光线在液态药剂317中和在空气层中的折射率不同的关系。
灯311的光射通过光线引导元件315射向外面,因此可作为照明用。
图3B和3C表示的是一种改进型装置。热熏蒸器的设备主体31包括上部容器320和下部容器321两部分。下部容器321和瓶子支座32做在一起,瓶子支座32前部和外壁部分34构成了开口33。插入孔323和位于插入孔323前后的复式定位孔324做在下部容器321的上表面322上。在下部容器321中,在插入孔323的正下方,有一个穿过支撑件325a的下部触点325。下部触点325联到电源线326,电源线引到下部容器的外面。
上部容器320和瓶子的上部包容件327及加热器支撑件328(加热器329安装在它上面)连在一起。加热器329位于瓶子上包容件327的上方,并带有芯体孔330。定位凸台332和上部触点333设置在上部容器320的下表面上。开关335安装在上部容器320的器壁334上。开关335的一个端子335a通过导线336连接触点333上,另一个端子335b通过导线337和338分别连到加热器329和灯343上。上部容器320的上表面上有一个通风孔339。在瓶子上部包容件327的肩部340上和加热器支撑328上,分别有窗口341和342。
瓶子316放在下部容器321的支座32上。上部容器320的定位凸台332是用下部容器321的定位孔324固定住的,因而上,下部容器320和321互相联接起来。同时,上部触点333连接到下部触点325,而瓶子316的上部便插入到瓶子上部包容件327中,同时芯体318也伸到加热器329的芯体孔330里。
当开关335打开,加热器329通电,灯343点亮。加热器329加热芯体318,于是蒸发液态药剂317。已蒸发的液态药剂317通过通风孔339向外散发。
此时,因为瓶子316的主体部分316b通过敞口33直接与环境空气接触,冷却得到改善。冷却的作用是降低在加热使用时,加热器329所产生的热效应。因此,防止了在加热期间,由于内部压力升高而引起的泄漏,从而改善了液态药剂317的热稳定性。
因为光线从外边直接照射到瓶子316的瓶体部分316b上,所以用肉眼可观察到瓶子里的液体量(液面)。
当灯343亮时,光线通过窗口341射到瓶子316上,由于光线在药剂里和在空里的折射率的差别,可清楚地判别瓶中的液体量(液面),不管在灯光下或黑暗中,都可能判别。灯311也有照明作用。
瓶子316的瓶体部分316b的暴露量最好是10~100%,从容易观察的角度看,暴露瓶体部分316b最好为20~100%。
例如,在图3D所示的装置中,装置本体31上所提供的开口部分33,以便于与瓶支座32连通。此开口使瓶子316的瓶体部分316b暴露约20%。
图3E所示的热熏蒸器从开口部分33暴露瓶子316瓶体部分316b约50%。
在图3F所示的热熏蒸器中,暴露了瓶子316瓶体部分316b约60%。
在图3G所示的热熏蒸器中,暴露了瓶子316瓶体部分316b约90%,而在图3H和3I所示的热熏蒸器中,暴露了瓶子316的瓶体部分316b约100%。
设备主体31的敞开部分33的尺寸可有所不同,即能看到的瓶子316的上部和下部,如图3J所示;或瓶子316的中部和下部,如图3K所示。
灯311和343可以采用任何形式,如光线折射照明(用光导纤维或透明树脂光导),直接照明和反射照明,只要它的结构能从内部照亮瓶子316。灯311(343)的数量可以是二个或更多(见图3L,3M,3N和3O)。也可以给灯311和343装上单独开关,以便根据需要打开。
另一个方案是在制造瓶子的材料中加入紫外线吸收体,这样可以屏蔽紫外线并增加液态药剂317的稳定性时间。
此外,在装置主体31上可设置通风孔或空隙,以进一步增强液态药剂317的蒸发和冷却效率。
如上所详述,这种热熏蒸器包括装置本体,及它所容纳的瓶子,瓶子带一个能汲取液态药剂的芯体,在装置主体内还有一个为了加热芯体和蒸发液态药剂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装置主体具有一个至少暴露瓶体的一部分的暴露手段和照亮瓶子的液面的照明手段。
因此,由于瓶体部分至少有一部分是暴露的,所以瓶体直接和周围空气接触,改善了冷却。冷却是为降低在加热使用时,加热器产生的热效应,以防止在加热期间,由于内部压力升高而引起的泄漏,也改善了液态药剂的热稳定性。
另外,由于光线很容易从外面进到瓶子里,可以清楚地判别液体量(液面),这是由于光线在空气层和在液态剂层中反射率或折射率不同的关系。所以很容易用肉眼观察到瓶中剩余液态药剂的量。
由于电光设备照到瓶子的液体表面,在光线下能清楚地看到液体的量(液面),这是由于光线在液态药剂和在空气层的折射率之间的差别造成的。此外,由于液体表面从外面能看到,所以在黑暗中,也能容易观察剩余液态药剂的数量。这个电光设备还可以作为照明用,甚至在黑暗中也可见到它。
图4A至4K表示本发明设备的更进一步具体装置。
图4A至4B中,序号41a代表容器外壳,在其上部有一个蒸发孔42。一个园柱形的加热器43处在蒸发孔42下面,它固定在外壳41a的上部。序号44a和44b是表示位于外壳41a内下部的液态药剂罐。入口45,可用于向罐内倒液态药剂,它是在液态药剂罐44a和44b中的上部。芯体46插在入口45中,它好象一个塞子。芯体46从入口45伸出,伸出长度是予定的,芯体46的下端延伸到与液态药剂罐44a和44b底部相接触。
外壳41a内还有一个定位部分47,它是用于保持液态药剂罐处在垂直方向上。
在液态化学药剂罐44a和44b的外周上,分别有连接部分48a和48b,用这种方式与定位部分47做可折卸连接。联接部分48a和48b分别设置在不同的垂直位置上。在图4A所示的液态药剂罐44a的接合部分48a比接合部分48b位置要低。序号49表示为把芯体46固定在入口45上的衬套。
在上述结构中,二个液态化学药剂罐44a和44b可以互换地安装在外壳41a上。换句话说,二个液态化学药剂罐44a和44b,可以用可折卸接合各自的接合部分48a和48b与定位部分47连接而装在外壳41a上。
此时,液态化学药剂罐44a和44b相对于加热器43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其变化取决于接合部分48a和48b的位置。更特殊的是,具有位置较低结合部48a的液态药剂罐44a,被架在相对较高的位置上,如图4A所示。因而,芯体46插入加热器43中较深。另一方面,具有位置较高结合部分48b的液态药剂罐44b被固定在相对较低的位置上,如图4B所示,因此,芯体46插入加热器43的深度较浅。以这种方式,借助于具有不同位的结合部分48a和48b的液态化学药剂罐44a和44b,就能改变芯体相对于加热器43的位置,也就是改变了芯体46的受热面积,液态药剂的蒸发量也就变化了。
图4C和4D表示出该具体装置的改进型。图4C和4D中,序号41b代表在其上部有蒸发孔42的容器外壳。园柱形加热器43安装在外壳41b的上部,蒸发孔42的下面。序号44c和44d代表液态化学药剂罐,它安装在外壳41b内的下部。入口45处在每个液态药剂罐44c和44d的上部,通过它灌入液态药剂。芯体46插在入口45(通过衬套410a)中,好象个塞子。芯体46插入各自的液态药剂罐44c和44d中,并从入口伸出各自不同的长度,因而改变液态药剂罐44c和44d和外壳41b的配合,芯体相对于加热43的深度也就变化了。
在图4C和4D中,411a,411b和411c代表通风孔,412为槽穴,413是指示灯用以指示加热器是否通电。
图4E和4F表示出另一种改进装置。序号41c代表在其上部带有蒸发孔42的容器外壳。园柱形加热器43安装在外壳41c的上部,蒸发孔42的下面。序号44e和44f是表示位于外壳41c内下部的液态药剂罐。入口45在液态药剂罐44e和44f的上部,通过它灌入液态药剂。芯体46插在入口45(通过衬套410b或410c)中,它起塞子的作用。以液态药剂罐44e和44f颈部的外缘与外壳41c的定位部420接合,把液态化学药剂罐44e和44f固定在外壳41c上。衬套410b和410c有不同的外形,借此,把药剂罐44e和44f分别定位在垂直方向高低不同的位置上。因此,通过交换液态药剂罐44e和44f,芯体46插入到加热器43中的深度就能改变。
图4G和4H表示另一种改进型装置。两个液态药剂罐44g和44h有相对外壳41d深度不同的支座414a和414b。通过交换液态化学药剂罐44g和44h,芯体46相对于加热器43的垂直位置就可以改变。
在上述每种改进型装置中,芯体插入加热器的深度是可变的,另一方面,具有不同粗细的芯体可以插入到不同液态药剂罐中并被固定住。这样,通过交换液态药剂罐,可以改变芯体和加热器之间的空间,如图4I(A)和4I(B)所示;或者可以改变芯体的截断面的形状,如图4I(C)和4I(D)所示。在该装置中的不同液态药剂罐中的药剂可以是一样的,也可是不同的。在前一种情况下,可能改变化学药剂的蒸发量;而在后一种情况下,可能得到相应于每种药剂蒸发类型的蒸发量。
根据该装置,通过分别变换液态化学药剂罐44a,44b,44c,……与外壳41a、41b、41c……的相对位置,可以改变芯体46在轴向或在径向相对于加热器的位置。也可以改变芯体的截断面形状。相应地,根据使用情况,可以适当地选择加热器面积,适当选择液态药剂罐,便能得到最佳化学药剂蒸发量。也可以用改变液态药剂罐44a,44b,44c……的容积来改变使用期的长短。
另外,由于可以把芯体作为塞子插到每个液态药剂罐中,所以不存在从连结处泄漏液态药剂的问题。
结合下面实施例将对本发明作更详细的解释。
抗氧剂实例
实例1
把一种原料,按重量比,其含有8份石膏,5份粘土,2份硅藻土和0.4份CMC,与表2所示的特殊成分中的一种及水混在一起,经搅拌,然后模压成型,并干燥制成直径7mm,长7cm的多孔芯体。将这种分别制成的芯体安装到图1所示的热蒸发器上。容器中的液体是50ml拥有14至17个碳原子的脂族饱和烃溶液和表2所示的一种药剂的混合物。
加热器通电,加热芯体的上部侧表面到120℃。测量一次加热时间蒸发出来的杀虫剂的量,结果列于表3中。
蒸发量:按照予定的时间间隔把释放出的蒸汽收集在充满硅胶的柱子中,然后用三氯甲烷进行萃取,浓缩,再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
从所得的结果清楚看到,从加热开始,在大约400小时时间内,杀虫剂稳定地蒸发。
Figure 87107947_IMG3
Figure 87107947_IMG4
Figure 87107947_IMG5
实例2
除了用表4所示的活性成分代替表3所示的成分外,其它同实例1。从加热开始,大约400小时内,全部有效成分都发出稳定的香气。
表4
抗氧剂    有效成分
样品号
名称    浓度    名称    浓度
(重量/重量%)    (重量/重量%)
2a    B    0.3    苧烯    0.5
2b    D    0.3    薄荷醇    0.5
2c    E    0.3    香茅醛    0.5
2d    F    0.3    樟脑    0.5
2e    G    0.3    香豆素    0.5
2f    H    0.3    香茅油    0.5
尽管没有给出实例,但当用实例1同样方法进行化学药剂PC、PD、DF、PI、PK、PL、PM、PN、PQ、PR、PS、二乙基甲苯酰胺等实验时,它们全部能长期稳定地蒸发。
对照实例101至104
这里用了实例1中所采用的类似脂族包含烃溶液,蒸发量也用实例1中同样方法测量。只是改变了药剂及其加入量,如表5所示。其结果表示在表6中。
表5
化合物    化学药剂
样品号
名称    浓度    名称    浓度
(重量/重量%)    (重量/重量%)
101    BHT    0.5    PB    3
102    BHT    1.0    PB    3
103    BHA    0.5    PN    3
104    BHA    1.0    PN    3
表6
蒸发量(mg/hr)
样品号    加热时间
100hrs    200hrs    300hrs    400hrs
101    1.71    1.15    0.41    0.10
102    1.75    1.20    0.43    0.11
103    2.08    1.33    0.73    0.21
104    2.13    1.38    0.75    0.25
从上表列出结果清楚地看到,在芯体中含有在加热温度下能蒸发的抗氧剂如BHT和BHA的情况下,则蒸发量随加热时间长而大大减少,所以液态化学药剂长期稳定蒸发是不可能的。
孔隙率实例
实例3
将具有表7所示成分的混合物与水捏合匀,模压成型并干燥,制成直径7mm,长7cm的多孔芯体。
将30ml的具有14至17个碳原子的混合脂族烃溶液倒入图1所示的50ml容器内,然后把上述方法所得到的每个芯体插入容器并使其与容器口部紧密接触。该容器在25℃放置3天。容器在50℃下放置1小时后,环境温度降到25℃,环境压力降到0.9大气压。在这种状态保持30分钟后,测量从芯体泄漏出来的脂族烃重量。其结果与每个芯体的孔隙率列在表8中。
从结果中可见,当孔隙率超过40%时,产生了相当大的泄漏量。
用下述方法测量和计算孔隙率:
孔隙率:
将芯体放到干燥器中。在干燥器完全抽真空后,再把脂族饱和烃倒入干燥器中,芯体浸入其中,然后将干燥器复原到大气压。测量芯体重量的增加,则孔隙率按下述公式计算:
孔隙率= (芯体增加的重量)/(脂族饱和烃比重) × 100/(芯体体积)
Figure 87107947_IMG7
对照实例
按照实例3的方法,测量了一种商品热熏蒸杀虫器所使用的芯体的孔隙率和泄漏量。孔隙率是65%,在50℃泄漏量是287mg,在0.9大气压下泄漏量是259mg。
实例4
按重量比由7份石膏,5份粘土,2份硅藻土和0.3份CMC的原料制成直径7mm长7cm的多孔芯体。孔隙率是35%。该芯体安装在图1所示的热蒸发器上。容器内装有10ml含有14至17个碳原子的脂族饱和烃和表9所列药剂的混合液体。加热器把芯体上部侧表面加热到120℃,测量每次加热杀虫剂的蒸发量和总的有效蒸发比。其结果列于表9。蒸发量和总有效蒸发比的测量是用下述方法进行的:
蒸发量:
在予定的时间内用充有硅胶柱子连续收集蒸汽,然后用三氯甲烷萃取、浓缩,再用色谱法做定量分析。以所得的数值以蒸发时间即得蒸发量。
总有效蒸发比(回收):
用上述方法测量总蒸发量(它给出时间单位近似O的蒸发量),容器内剩余溶液中有效成分量(Amg),和剩在芯体中有效分量(Bmg=在容器中剩余溶液的浓度×芯体增加的重量)。用加热前的有效成分量(Cmg),按下面公式计算总有效蒸发比:
总有效蒸发比= (总蒸发量)/(C-(A+B)) ×100
表9
化学药剂    总蒸发量    总有效蒸发比
名称    浓度
(重量/重量%)    (mg/hr)    (%)
毕那命酯    8    3.62    81
强力毕那命    3    1.76    86
Prallethrin    0.8    0.48    89
对照实例
按重量比由6份粘土,8份珍珠岩、1份淀粉和0.3份CMC的原料制成多孔芯体,它的孔隙率为55%。用实例4中同样的方法,测量药剂的蒸发量和总有效蒸发比。结果列表10。
表10
化学药剂    总蒸发量    总有效蒸发比
名称    浓度
(重量/重量%)    (mg/hr)    (%)
毕那命酯    8    5.43    72
强力毕那命    3    3.26    74
Prallethrin    0.8    1.13    78
由上述结果可看到,当芯体的孔隙太高时,实际蒸发的化学药剂量远远大于灭蚊所需要的量,同时总有效蒸发比也下降了。因而,设备的有效期缩短了,因而不可能长期地有效蒸发。
现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具体装置需要考虑那些问题,应该理解到对具体装置可以作各种改的,而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了所有属于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改进。

Claims (12)

1、一种热熏蒸器,它装的液态药剂被汲到一个芯体上,该芯体的一部分浸在所说的液态化学药剂中,用加热所说的芯体上部的方法,引起所说的药剂的蒸发,改进包括所说的芯体,该芯体的组成是,从无机粉末和有机粉末组中选取只少一种粉末;一种粘合剂;和至少一种在加热温度下不蒸发的抗氧剂。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所说的无机粉末是从包括粘土、滑石、高岭土、硅藻土、石膏、珍珠岩、皂土、火山岩、酸性粘土、玻璃纤维和石棉中选择的。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所说的有机粉末是从木粉、活性炭、纤维素、纸桨、棉毛和聚合树脂中选择的。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所说的粘合剂是从羧甲基纤维素、淀粉、金和欢胶、明胶和聚乙烯醇中选择的。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所说的抗氧化剂是从2,2′-亚甲基-双(4-乙基-6-叔丁基苯酚);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4,4′-亚甲基-双(2-甲基-6-叔丁基苯酚);4,4′-亚丁基-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4,4′-硫代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4,4′-亚甲基-双(2,6-二叔丁基苯酚);β-(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十八烷基酯,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苄基)苯,1,1,3-三(2-甲基-5-叔丁基-4-羟苯基)丁烷和四〔亚甲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肉桂酸酯)〕甲烷中选择的。
6、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所说的液态药剂是从杀虫剂,灭菌剂、除臭剂和香料中选择的药剂和溶剂组成的,该溶剂是溶解所说的化学药剂的。
7、根据权利要求6的设备,其中所说的溶剂是拥有12至18个碳原子的脂族饱和烃溶剂。
8、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所说的芯体是具有孔隙率25~40%的多孔体。
9、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所说的设备是一种热熏蒸器,其中的液态药剂被汲到芯体216上,该芯体的一部分浸入在瓶子212里所说的液态药剂中,借助加热器221加热所说芯体的上部,致使所说的液态药剂蒸发,其特征在于设备本体21是由主体22和盖子23组成。主体22是用来装容所说的瓶子212的,盖子23位于所说加热器221的上方,它可以和主体22做成整体,也可做成分离式,在所说的加热器221的上方,在盖子23上有一个大直径蒸发孔223;热接受器224至少在中心部位或受热部位的周围有通风孔,它处在所说的大直径蒸发孔223之中,其位置在大直径蒸发孔223的上表面之下,而且至少有部分是处在加热器221的上面;而所说的设备本体通过通风孔与外界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其中所说的设备包括一个设备本体,它装容带有所说芯体的瓶子,该芯体是为了汲取瓶内所说的液态药剂,在所说的设备本体内提供了为蒸发液态药剂加热芯体的加热手段和为了至少暴露瓶子一部分的瓶子暴露手段。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设备,其中所说的设备本体装备了照射所述瓶子的液体表面的照明手段。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所说的设备包括一个容器外壳41a,41b,41c或41d,在这种外壳的上部表面有一个蒸发孔42和一个安装在蒸发孔42下边的加热器43;可折卸的复式液态药剂罐装置在外壳41a,41b,41c或41d内下部,芯体46从罐中伸向加热器,所说的复式液态化学药剂罐有一种结构,该结构能使芯体46和加热器43之间的位置关系在垂直方向或在径向改变,这种改变是液态药剂罐安装在所说的外壳41a,41b,41c或41d内的状态不同发生的。
CN 87107947 1986-11-19 1987-11-19 热熏蒸器 Expired - Lifetime CN102473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986176726U JPH053020Y2 (zh) 1986-11-19 1986-11-19
JP176726/86 1986-11-19
JP1987057531U JPH046548Y2 (zh) 1987-04-17 1987-04-17
JP057531/87 1987-04-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7107947A true CN87107947A (zh) 1988-08-31
CN1024739C CN1024739C (zh) 1994-06-01

Family

ID=26398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87107947 Expired - Lifetime CN1024739C (zh) 1986-11-19 1987-11-19 热熏蒸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739C (zh)
DE (1) DE3737272C2 (zh)
ES (1) ES2005930A6 (zh)
FR (1) FR2606595B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033C (zh) * 1994-10-13 2000-09-06 李经春 一种吸附型电热蚊香基片及其制作方法
CN1060398C (zh) * 1994-03-30 2001-01-10 那福延 消毒并除去空气中异味的方法
CN101305707B (zh) * 2003-01-30 2011-05-11 约翰逊父子公司 用于挥发物输送系统的基材
CN105148312A (zh) * 2015-08-19 2015-12-16 吴青平 一种熏蒸消毒装置
CN105432589A (zh) * 2015-12-13 2016-03-30 重庆金合蚊香制品有限公司 能持续有效的电热蚊香
CN109715221A (zh) * 2016-06-16 2019-05-03 赛特奥有限公司 用于分配、特别是用于蒸发挥发性物质、特别是香料和/或活性剂的装置
CN110868851A (zh) * 2017-07-06 2020-03-06 塞尔玛塞驱虫剂公司 便携式热法昆虫驱避剂系统
CN114321861A (zh) * 2021-11-03 2022-04-12 益阳市金十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气化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011629A1 (de) * 1990-04-11 1991-10-17 Globol Gmbh Elektrische vorrichtung zum verdampfen von wirkstoffen
DE4430291C2 (de) * 1994-08-26 1996-07-25 Steinel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Verdunsten eines flüssigen Wirkstoffs
DE29504734U1 (de) * 1995-03-20 1996-07-18 Perycut Chemie Ag Verdampfervorrichtung
AU708907B2 (en) * 1995-09-14 1999-08-12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Liquid insecticidal preparation for heat fumigation and method for killing insects by heat fumigation
ATE263485T1 (de) 1999-12-18 2004-04-15 C T R Consultoria Tecnica E Re Vorrichtung zum verdampfen von flüchtigen substanzen, insbesondere von insektiziden und/oder duftstoffen
EP1275402A1 (en) * 2001-07-14 2003-01-15 Givaudan SA Device for vaporising and diffusing oils
US7252805B2 (en) 2001-07-14 2007-08-07 Givaudan Sa Device for vaporising and diffusing oils
DE102005054313A1 (de) * 2005-11-11 2007-05-24 Universität Rostock Federvorrichtung
TWI533803B (zh) * 2011-02-04 2016-05-21 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熱蒸散之殺蟲材料,及藉熱蒸散防治害蟲之方法
DE102015006101A1 (de) * 2015-05-09 2016-11-10 Georg Ortner Beduftungsgerät
US20240050616A1 (en) * 2020-11-09 2024-02-15 Ctr, Lda Device and method for dispensing and/or diffusing volatile substances, especially for dispensing and/or diffusing fragrances and/or active substan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325081Y1 (zh) * 1964-09-14 1968-10-21
JPS4519801Y1 (zh) * 1965-12-08 1970-08-10
JPS4326274Y1 (zh) * 1965-12-09 1968-11-01
JPS448361Y1 (zh) * 1965-12-27 1969-04-01
JPS4514913Y1 (zh) * 1966-06-02 1970-06-23
JPS4529244Y1 (zh) * 1966-06-28 1970-11-11
JPS5557502A (en) * 1978-10-23 1980-04-28 Earth Chem Corp Ltd Heat volatilization destroying of insect
JPS5940409B2 (ja) * 1978-10-27 1984-09-29 ア−ス製薬株式会社 吸液芯
JPS5962784U (ja) * 1982-10-20 1984-04-25 ア−ス製薬株式会社 加熱蒸散装置
GR82163B (zh) * 1984-01-31 1984-12-13 Earth Chemical Co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398C (zh) * 1994-03-30 2001-01-10 那福延 消毒并除去空气中异味的方法
CN1056033C (zh) * 1994-10-13 2000-09-06 李经春 一种吸附型电热蚊香基片及其制作方法
CN101305707B (zh) * 2003-01-30 2011-05-11 约翰逊父子公司 用于挥发物输送系统的基材
CN101243788B (zh) * 2003-01-30 2012-05-02 约翰逊父子公司 用于挥发物输送系统的基材
CN105148312A (zh) * 2015-08-19 2015-12-16 吴青平 一种熏蒸消毒装置
CN105432589A (zh) * 2015-12-13 2016-03-30 重庆金合蚊香制品有限公司 能持续有效的电热蚊香
CN109715221A (zh) * 2016-06-16 2019-05-03 赛特奥有限公司 用于分配、特别是用于蒸发挥发性物质、特别是香料和/或活性剂的装置
CN109715221B (zh) * 2016-06-16 2022-10-21 赛特奥有限公司 用于分配、特别是用于蒸发挥发性物质、特别是香料和/或活性剂的装置
US11911539B2 (en) 2016-06-16 2024-02-27 Ctr, Lda Device for dispensing, in particular for vaporizing, volatile substances, in particular fragrances and/or active agents
CN110868851A (zh) * 2017-07-06 2020-03-06 塞尔玛塞驱虫剂公司 便携式热法昆虫驱避剂系统
CN114321861A (zh) * 2021-11-03 2022-04-12 益阳市金十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气化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2606595B1 (fr) 1992-08-14
DE3737272C2 (de) 1989-10-26
CN1024739C (zh) 1994-06-01
DE3737272A1 (de) 1988-06-01
ES2005930A6 (es) 1989-04-01
FR2606595A1 (fr) 1988-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739C (zh) 热熏蒸器
CN1113598C (zh) 害虫防治方法
CN1269399C (zh) 风扇式药剂扩散装置
CN88100834A (zh) (+)1r-反式-2,2-二甲基-3-(2,2-二氯乙烯基)-环丙羧酸2,3,5,6-四氟苄基酯
CN1197455C (zh) 风扇式药剂扩散装置
US20060272199A1 (en) Aqueous gel candle for use with a warming device
US6482365B1 (en) Volatile dispenser lamp
CN1041268C (zh) 控制昆虫和螨的方法
GB2194442A (en) Heat fumigation apparatus
CN1115956C (zh) 气溶胶喷雾装置
CN1976751A (zh) 释放化学物质的多孔物品
CN1027028C (zh) 杀虫透明乳液
CN85101429A (zh) 微型胶囊及包微型胶囊的过程
CN1610500A (zh) 物质释放装置
CN1714637A (zh) 载体元件和保持元件
CN1075479A (zh) 1,3-嗪-4-酮衍生物和含有该衍生物的除草剂及用于制造该除草剂的新颖中间体
CN1087895A (zh) 氟代链烯杀虫剂
CN1025186C (zh) 含取代的二环庚二酮衍生物的除草剂
CN1638628A (zh) 防虫具和防虫方法
CN1106622A (zh) 除草组合物
CN1044936A (zh) 3-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的一些新的氟代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其作为农药的用途和含该衍生物的组合物
CN88103413A (zh) 吡喃化合物
CN86108161A (zh) 吸引苍蝇的组合物
CN1709889A (zh) 一种具噻吩和炔烯键的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其用途
CN1075473A (zh) 6-(三氟甲基)苄醇衍生的新的拟除虫菊酯及其制法和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15 Extension of patent right duration from 15 to 20 years for appl. with date before 31.12.1992 and still valid on 11.12.2001 (patent law change 1993)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