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86975U - 一种侧成型结构及钣金件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成型结构及钣金件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86975U
CN221086975U CN202322416459.7U CN202322416459U CN221086975U CN 221086975 U CN221086975 U CN 221086975U CN 202322416459 U CN202322416459 U CN 202322416459U CN 221086975 U CN221086975 U CN 2210869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ing
seat
clamping
lower die
sheet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1645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旭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Kingpin Metal To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Kingpin Metal Tool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Kingpin Metal To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Kingpin Metal Tool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869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869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侧成型结构,包括:下模;夹持座,设于所述下模的顶部,所述夹持座与所述下模的顶部竖直滑动连接,所述夹持座的顶部设有第一夹持面;第一成型座,设于所述下模的顶部,所述第一成型座位于所述夹持座的一侧,所述夹持座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成型座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成型座的顶部设有第一成型顶凸;上模,设于所述下模的顶部,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的顶部竖直滑动连接,所述上模的底部设有第二成型座,本申请能够解决钣金件为弯折状,因此冲头只能倾斜的进行冲压成型,但倾斜冲压成型的冲压机结构较为复杂,导致冲压机设计较为困难,造成冲压成型的不便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侧成型结构及钣金件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钣金生产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成型结构及钣金件生产线。
背景技术
钣金件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成本低、大规模量产性能好等特点;随着钣金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钣金件的设计变成了产品开发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传统钣金件加工工艺是先将钣金料带切断成一块块钣金件,然后将钣金板移到折弯机的模具中进行折弯成型,钣金件在折弯的过程中会以一定的角度或形状进行折弯操作。
现有技术中,当钣金件折弯后,根据产品开发的要求,还需要在折弯板的侧边冲压成型凹包,但由于钣金件为弯折状,因此冲头只能倾斜的进行冲压成型,但倾斜冲压成型的冲压机结构较为复杂,导致冲压机设计较为困难,造成冲压成型的不便,因此需要一种侧成型结构及钣金件生产线来解决该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侧成型结构及钣金件生产线,能够解决钣金件为弯折状,因此冲头只能倾斜的进行冲压成型,但倾斜冲压成型的冲压机结构较为复杂,导致冲压机设计较为困难,造成冲压成型的不便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侧成型结构,一种侧成型结构,包括:下模;
夹持座,设于所述下模的顶部,所述夹持座与所述下模的顶部竖直滑动连接,所述夹持座的顶部设有第一夹持面;
第一成型座,设于所述下模的顶部,所述第一成型座位于所述夹持座的一侧,所述夹持座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成型座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成型座的顶部设有第一成型顶凸;
上模,设于所述下模的顶部,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的顶部竖直滑动连接,所述上模的底部设有第二成型座,所述第二成型座的底部设有第二夹持面,所述第一夹持面与所述第二夹持面相隔形成夹持空腔,所述夹持空腔用于夹持钣金件,所述第二成型座的底部设有第一成型面,所述第一成型面位于所述第二夹持面的一侧,所述第一成型面与所述第一成型顶凸相隔形成第一成型空腔,所述第一成型空腔用于对钣金件的侧边冲压成型凸包。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侧成型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需要对弯折状钣金件的侧边冲压成型凸包时,夹持座向上滑动,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分别对钣金件的两侧进行抵触,使得钣金件被夹持在夹持空腔内,此时,钣金件的侧边位于第一成型空腔内,并且钣金件的侧边与第一成型顶凸呈竖直对齐状态,当夹持座和上模向下移动时,夹持座和上模带动钣金件向下移动,使得钣金件的侧边分别被第一成型顶凸和第一成型空腔挤压,让钣金件的侧边冲压成型出凸包,从而冲头无需倾斜冲压,简化了冲压机的整体机构。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模的顶部设有第三成型座,所述第三成型座位于所述夹持座的另一侧,所述夹持座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成型座滑动配合,所述第三成型座的顶部设有第二成型顶凸,所述第二成型座的底部设有第二成型面,所述第二成型面位于所述第二夹持面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成型面与所述第二成型顶凸相隔形成第二成型空腔。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夹持座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导向滑槽,所述第一导向滑槽贯穿所述夹持座的顶部与底部,所述第一成型座与所述第一导向滑槽滑动配合。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夹持座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导向滑槽,所述第二导向滑槽贯穿所述夹持座的顶部与底部,所述第三成型座与所述第二导向滑槽滑动配合。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模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第一升降气缸,所述第一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向上穿出所述安装槽,所述第一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上模连接,所述下模的顶部开设有安装空腔,所述安装空腔内设有多个第二升降气缸,所述夹持座位于所述安装空腔内,所述第二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夹持座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模的顶部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上模的底部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相对应。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模的顶部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的顶部设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具有弹性,所述缓冲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对应。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夹持面的顶部设有第一导向架,所述第一导向架向上凸出所述第一夹持面,所述第一成型座内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贯穿所述第一成型座的顶部与底部,所述第一导向架的凸出端与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夹持座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第一减重空腔,所述第一减重空腔贯穿所述夹持座的底部,所述第二成型座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第二减重空腔,所述第二减重空腔贯穿所述第一成型座的顶部。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钣金件生产线,包括如以上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侧成型结构。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钣金件生产线,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钣金件被夹持在夹持空腔内,钣金件的侧边位于第一成型空腔内,并且钣金件的侧边与第一成型顶凸呈竖直对齐状态,当夹持座和上模向下移动时,夹持座和上模带动钣金件向下移动,使得钣金件的侧边分别被第一成型顶凸和第一成型空腔挤压,让钣金件的侧边冲压成型出凸包,从而冲头无需倾斜冲压,简化了冲压机的整体机构。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第一升降气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夹持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夹持空腔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第一成型空腔和第二成型空腔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第一减重空腔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的第二升降气缸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的第三成型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的第二导向滑槽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下模100、安装槽110、第一升降气缸120、第一限位块130、缓冲块131、安装空腔140、夹持座150、第一夹持面151、第一导向滑槽152、第二导向滑槽153、第一导向架154、第一减重空腔155、第一成型座160、第一成型顶凸161、第三成型座170、第二成型顶凸171、第二升降气缸180;
上模200、第二限位块210、第二成型座220、第二减重空腔221、导向槽230、第二夹持面240、第一成型面241、第二成型面242;
夹持空腔300、第一成型空腔310、第二成型空腔3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侧成型结构,包括:
下模100;
夹持座150,设于下模100的顶部,夹持座150与下模100的顶部竖直滑动连接,夹持座150的顶部设有第一夹持面151;
第一成型座160,设于下模100的顶部,第一成型座160位于夹持座150的一侧,夹持座150的一侧与第一成型座160滑动配合,第一成型座160的顶部设有第一成型顶凸161;
上模200,设于下模100的顶部,上模200与下模100的顶部竖直滑动连接,上模200的底部设有第二成型座220,第二成型座220的底部设有第二夹持面240,第一夹持面151与第二夹持面240相隔形成夹持空腔300,夹持空腔300用于夹持钣金件,第二成型座220的底部设有第一成型面241,第一成型面241位于第二夹持面240的一侧,第一成型面241与第一成型顶凸161相隔形成第一成型空腔310,第一成型空腔310用于对钣金件的侧边冲压成型凸包。
可以理解的是,当需要对弯折状钣金件的侧边冲压成型凸包时,夹持座150向上滑动,第一夹持面151和第二夹持面240分别对钣金件的两侧进行抵触,使得钣金件被夹持在夹持空腔300内,此时,钣金件的侧边位于第一成型空腔310内,并且钣金件的侧边与第一成型顶凸161呈竖直对齐状态,当夹持座150和上模200向下移动时,夹持座150和上模200带动钣金件向下移动,使得钣金件的侧边分别被第一成型顶凸161和第一成型空腔310挤压,让钣金件的侧边冲压成型出凸包,从而冲头无需倾斜冲压,简化了冲压机的整体机构。
此外,第一夹持面151和第二夹持面240的形状与钣金件的形状相匹配,如:钣金件弯折的凹陷朝下,凸起朝上时,第一夹持面151为与凹陷相匹配的凸起面,第二夹持面240为与凸起相匹配的凹陷面,从而增大对钣金件的接触面积,避免在第一夹持面151和第二夹持面240的抵触下发生形变。
如图4、图7至图8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下模100的顶部设有第三成型座170,第三成型座170位于夹持座150的另一侧,夹持座150的另一侧与第二成型座220滑动配合,第三成型座170的顶部设有第二成型顶凸171,第二成型座220的底部设有第二成型面242,第二成型面242位于第二夹持面240的另一侧,第二成型面242与第二成型顶凸171相隔形成第二成型空腔320。
可以理解的是,当弯折状的钣金件需要在两个侧边开设凸包时,钣金件被夹持在夹持空腔300内,当夹持座150和上模200向下移动时,夹持座150和上模200带动钣金件向下移动,使得钣金件的两个侧边分别被第一成型顶凸161、第一成型空腔310、第二成型顶凸171和第二成型空腔320挤压,从而让钣金件的两个侧边冲压成型出凸包。
如图5至图6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夹持座150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导向滑槽152,第一导向滑槽152贯穿夹持座150的顶部与底部,第一成型座160与第一导向滑槽152滑动配合。
可以理解的是,当夹持座150进行滑动时,通过第一导向滑槽152,从而对夹持座150的一侧的滑动位置进行导向,从而增强夹持座150滑动的稳定性。
如图4、图7至图8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夹持座150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导向滑槽153,第二导向滑槽153贯穿夹持座150的顶部与底部,第三成型座170与第二导向滑槽153滑动配合。
可以理解的是,当夹持座150进行滑动时,通过第二导向滑槽153,从而对夹持座150的另一侧的滑动位置进行导向,进一步的增强夹持座150滑动的稳定性。
如图2至图3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下模100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安装槽110,安装槽110内设有第一升降气缸120,第一升降气缸120的活塞杆向上穿出安装槽110,第一升降气缸120的活塞杆与上模200连接,下模100的顶部开设有安装空腔140,安装空腔140内设有多个第二升降气缸180,夹持座150位于安装空腔140内,第二升降气缸180的活塞杆与夹持座150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成型座220需要移动时,启动第一升降气缸120,第一升降气缸120驱动上模200进行移动,上模200带动移动第二成型座220进行移动,从而便于对钣金件的侧边进行冲压成型;当夹持座150需要移动时,启动第二升降气缸180,第二升降气缸180驱动夹持座150进行移动,从而便于对钣金件进行夹持。
如图2至图3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下模100的顶部设有第一限位块130,上模200的底部设有第二限位块210,第一限位块130与第二限位块210相对应。
可以理解的是,当上模200向下移动时,会与下模100发生撞击,通过第一限位块130与第二限位块210相对应,从而避免了上模200与下模100的直接撞击,延长了上模200与下模100的使用寿命。
如图2至图3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下模100的顶部设有第一限位块130,第一限位块130的顶部设有缓冲块131,缓冲块131具有弹性,缓冲块131与第二限位块210对应。
可以理解的是,当上模200向下移动时,上模200带动第二限位块210向下移动,第二限位块210对缓冲块131进行撞击,通过缓冲块131的弹性,可有效的对撞击力进行缓冲,进一步的减少上模200和下模100撞击产生的损伤。
如图5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夹持面151的顶部设有第一导向架154,第一导向架154向上凸出第一夹持面151,第一成型座160内开设有导向槽230,导向槽230贯穿第一成型座160的顶部与底部,第一导向架154的凸出端与导向槽230滑动配合。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成型座160向下移动时,第一导向架154的凸出端与导向槽230滑动,从而对第一成型座160的移动位置进行导向,便于第一夹持面151与第二夹持面240与钣金件的两侧对应夹持。
如图4至图5、图9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夹持座150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第一减重空腔155,第一减重空腔155贯穿夹持座150的底部,第二成型座220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第二减重空腔221,第二减重空腔221贯穿第二成型座220的顶部。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一减重空腔155,可有效的减少了夹持座150的重量,从而减轻了第二升降气缸180的驱动负担,延长第二升降气缸180的使用寿命;通过第二减重空腔221,可有效的减少了第二成型座220的重量,从而减轻了第一升降气缸120的驱动负担,延长第一升降气缸120的使用寿命。
一种钣金件生产线,包括如上述一种侧成型结构。
由于钣金件生产线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侧成型结构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全少具有上还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一种侧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
夹持座,设于所述下模的顶部,所述夹持座与所述下模的顶部竖直滑动连接,所述夹持座的顶部设有第一夹持面;
第一成型座,设于所述下模的顶部,所述第一成型座位于所述夹持座的一侧,所述夹持座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成型座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成型座的顶部设有第一成型顶凸;
上模,设于所述下模的顶部,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的顶部竖直滑动连接,所述上模的底部设有第二成型座,所述第二成型座的底部设有第二夹持面,所述第一夹持面与所述第二夹持面相隔形成夹持空腔,所述夹持空腔用于夹持钣金件,所述第二成型座的底部设有第一成型面,所述第一成型面位于所述第二夹持面的一侧,所述第一成型面与所述第一成型顶凸相隔形成第一成型空腔,所述第一成型空腔用于对钣金件的侧边冲压成型凸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的顶部设有第三成型座,所述第三成型座位于所述夹持座的另一侧,所述夹持座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成型座滑动配合,所述第三成型座的顶部设有第二成型顶凸,所述第二成型座的底部设有第二成型面,所述第二成型面位于所述第二夹持面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成型面与所述第二成型顶凸相隔形成第二成型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座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导向滑槽,所述第一导向滑槽贯穿所述夹持座的顶部与底部,所述第一成型座与所述第一导向滑槽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侧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座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导向滑槽,所述第二导向滑槽贯穿所述夹持座的顶部与底部,所述第三成型座与所述第二导向滑槽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第一升降气缸,所述第一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向上穿出所述安装槽,所述第一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上模连接,所述下模的顶部开设有安装空腔,所述安装空腔内设有多个第二升降气缸,所述夹持座位于所述安装空腔内,所述第二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夹持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侧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的顶部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上模的底部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侧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的顶部设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具有弹性,所述缓冲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面的顶部设有第一导向架,所述第一导向架向上凸出所述第一夹持面,所述第一成型座内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贯穿所述第一成型座的顶部与底部,所述第一导向架的凸出端与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侧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座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第一减重空腔,所述第一减重空腔贯穿所述夹持座的底部,所述第二成型座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第二减重空腔,所述第二减重空腔贯穿所述第一成型座的顶部。
10.一种钣金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侧成型结构。
CN202322416459.7U 2023-09-05 一种侧成型结构及钣金件生产线 Active CN221086975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86975U true CN221086975U (zh) 2024-06-07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1086975U (zh) 一种侧成型结构及钣金件生产线
CN211071550U (zh) 一种用于冲压成型的异形薄片上料装置
CN210280338U (zh) 一种带有正反拉深结构的冲压模具
CN217393509U (zh) 一种防止浮块跳出的下模
CN114160684A (zh) 翻边模具的回拉斜楔成型机构
CN220698025U (zh) 车体护板加工成型模具
CN208195359U (zh) 一种汽车油箱盖内板模具吊冲系统
CN220781909U (zh) 一种拉索支架翻边成型模
CN219401846U (zh) 一种汽车后围加强板翻边斜楔冲压模
CN211304420U (zh) 一种新型冲孔传动机构
CN218395357U (zh) 一种铝型材窗框加工用模具
CN212857419U (zh) 一种全周侧成型模具
CN215396417U (zh) 一种具有滑块结构的冲压模具
CN218192188U (zh) 一种薄材带料模内拉料装置
CN219335520U (zh) 一种锁扣模具的冲压装置
CN213495947U (zh) 一种针对汽车离合器减震盘落料冲孔模具
CN218310267U (zh) 一种减少卡料的拉延模具
CN214391843U (zh) 一种用于阀门冲压及限位的装置
CN219520195U (zh) 一种级进模的下压料芯延时顶出机构
CN215544470U (zh) 一种汽车零件定位冲压模具
CN219401954U (zh) 一种具备微整形功能的折弯模具
CN218139649U (zh) 一种塑料制品模具的前模斜顶装置
CN218083970U (zh) 一种二次行位的模具结构
CN220901830U (zh) 一种汽车车门外板模具
CN221064051U (zh) 一种汽车顶盖外板尾部侧整形冲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