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49763U - 一种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的角度调节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的角度调节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49763U
CN221049763U CN202322965701.6U CN202322965701U CN221049763U CN 221049763 U CN221049763 U CN 221049763U CN 202322965701 U CN202322965701 U CN 202322965701U CN 221049763 U CN221049763 U CN 2210497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bracket
bolt
adjusting
bottom plate
steering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6570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佟向旭
王晓山
林浩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sch Huayu Steering Systems Yant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sch Huayu Steering Systems Yantai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sch Huayu Steering Systems Yant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sch Huayu Steering Systems Yantai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497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497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的角度调节机构。一种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的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下柱管的一端通过前旋转点螺栓连接调节支架及调节支架悬臂,调节支架及调节支架悬臂的上部连接前底板,调节支架的下部通过丝杠螺母连接丝杠的一端,丝杠的另一端连接电机总成,电机总成通过电机螺栓连接下柱管;下柱管的另一端通过后旋转点螺栓滑动连接后底板。同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角度调节机构驱动实现电调管柱角度调节功能,可以有效的实现电调管柱角度调节夹紧功能,消除下柱管与调节支架和调节支架悬臂间的间隙,保证管柱刚度和固有频率;结构简单,易于布置,制造成本低,有利于整车轻量化设计。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的角度调节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的角度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中不可或缺的便是转向系统,人们对车辆的舒适性等配置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很多豪华级别的汽车都配有电动调节转向管柱,可以实现方向盘前后伸缩和上下角度调节,电动调节可以提升车辆舒适性,提升产品竞争力,目前的电动调节执行机构较为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的角度调节机构,可以有效的实现电调管柱角度调节夹紧功能,消除下柱管与调节支架和调节支架悬臂间的间隙,保证管柱刚度和固有频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下柱管、前底板、后底板、调节支架、调节支架悬臂、前旋转点螺栓、后旋转点螺栓、电机总成、丝杠螺母、螺母连接片,其特征在于:下柱管的一端通过前旋转点螺栓连接调节支架及调节支架悬臂,调节支架及调节支架悬臂的上部连接前底板,调节支架的下部通过丝杠螺母连接丝杠的一端,丝杠的另一端连接电机总成,电机总成通过电机螺栓连接下柱管;下柱管的另一端通过后旋转点螺栓滑动连接后底板。
所述的前旋转点螺栓的两端通过锁紧螺母一锁紧固定,前旋转点螺栓与下柱管之间设有螺栓衬套。
所述的调节支架及调节支架悬臂的上部通过调节机构螺栓及旋转衬套与前底板连接。
所述的调节支架的下部外侧通过螺栓连接螺母连接片的一端,螺母连接片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丝杠螺母。
所述的前旋转点螺栓为圆柱形结构,位于前旋转点螺栓的两侧分别设有限位结构。
所述的调节支架为三角形面板结构,位于调节支架上的一侧设有与前旋转点螺栓相配合的限位孔一。
所述的调节支架悬臂为长条形面板结构,位于调节支架悬臂上的一侧设有与前旋转点螺栓相配合的限位孔二。
所述的下柱管的另一端成U型结构,下柱管另一端的两侧分别通过后旋转点螺栓、后旋转衬套及锁紧螺母二与后底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一种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的角度调节机构,通过角度调节机构驱动实现电调管柱角度调节功能,可以有效的实现电调管柱角度调节夹紧功能,消除下柱管与调节支架和调节支架悬臂间的间隙,保证管柱刚度和固有频率;结构简单,易于布置,制造成本低,有利于整车轻量化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零件拆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前旋转点螺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支架悬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下柱管9的一端通过前旋转点螺栓5连接调节支架8及调节支架悬臂6,调节支架8及调节支架悬臂6的上部连接前底板7,调节支架8的下部通过丝杠螺母16连接丝杠4的一端,丝杠4的另一端连接电机总成3,电机总成3通过电机螺栓15连接下柱管9;下柱管9的另一端通过后旋转点螺栓2滑动连接后底板1。
前旋转点螺栓5的两端通过锁紧螺母一12锁紧固定,前旋转点螺栓5与下柱管9之间设有螺栓衬套18。
调节支架8及调节支架悬臂6的上部通过调节机构螺栓10及旋转衬套11与前底板7连接。
调节支架8的下部外侧通过螺栓连接螺母连接片17的一端,螺母连接片17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丝杠螺母16。
前旋转点螺栓5为圆柱形结构,位于前旋转点螺栓5的两侧分别设有限位结构5-1。
调节支架8为三角形面板结构,位于调节支架8上的一侧设有与前旋转点螺栓5相配合的限位孔一8-1。
调节支架悬臂6为长条形面板结构,位于调节支架悬臂6上的一侧设有与前旋转点螺栓5相配合的限位孔二6-1。
下柱管9的另一端成U型结构,下柱管9另一端的两侧分别通过后旋转点螺栓2、后旋转衬套13及锁紧螺母二14与后底板1连接。
电机总成3通过电机螺栓15与下柱管9连接,提供角度调节驱动力。
电机总成3中的减速机构与电机联动减速增扭,传递扭矩方向变化。
电机总成3通过丝杠4输出扭矩,另一端与丝杠16螺母连接。
丝杠螺母16通过螺母连接片17固定在调节支架8上,驱动调节支架8旋转,实现角度变化。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电机总成3通过减低机构减速增扭,实现扭矩、方向变化;电机总成3动力通过丝杠4传递给丝杠螺母16,丝杠螺母16沿丝杠4轴向方向运动,带动调节支架8沿丝杠4轴向运动;调节支架8与调节支架悬臂6通过前旋转点螺栓5连接,防转结构的作用使三者绕下柱管9的孔中心旋转;调节支架8、调节支架悬臂6的另一侧通过锁紧螺母一12固定在前底板7的两侧,前底板7固定在整车上无运动;下柱管9的另一侧与后底板1通过锁紧螺母二14滑动连接,并可实现一定角度的旋转,后底板1固定在整车上无运动;调节支架8与前底板7连接处为整个机构的一个固定支撑点,调节支架8与丝杠螺母16连接端为动力源,提供角度驱动力,调节支架8与下柱管9连接端绕调节机构螺栓支撑点旋转;下柱管9与后底板1滑动连接处为整个机构的另一固定支撑点,下柱管9绕该支撑点旋转,实现电调机构的角度变化。
本实用新型实现电调管柱的角度调节,角度调节过程中能有效消除下柱管与调节支架、调节支架悬臂间的间隙,保证管柱的刚度和固有频率;后旋转衬套的设置使下柱管与后底板间的滑动连接更简单,提高结构的稳定性的同时提升了NVH性能;结构简单,易于布置,制造成本低,有利于整车轻量化设计。

Claims (8)

1.一种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下柱管、前底板、后底板、调节支架、调节支架悬臂、前旋转点螺栓、后旋转点螺栓、电机总成、丝杠螺母、螺母连接片,其特征在于:下柱管(9)的一端通过前旋转点螺栓(5)连接调节支架(8)及调节支架悬臂(6),调节支架(8)及调节支架悬臂(6)的上部连接前底板(7),调节支架(8)的下部通过丝杠螺母(16)连接丝杠(4)的一端,丝杠(4)的另一端连接电机总成(3),电机总成(3)通过电机螺栓(15)连接下柱管(9);下柱管(9)的另一端通过后旋转点螺栓(2)滑动连接后底板(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的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旋转点螺栓(5)的两端通过锁紧螺母一(12)锁紧固定,前旋转点螺栓(5)与下柱管(9)之间设有螺栓衬套(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的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支架(8)及调节支架悬臂(6)的上部通过调节机构螺栓(10)及旋转衬套(11)与前底板(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的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支架(8)的下部外侧通过螺栓连接螺母连接片(17)的一端,螺母连接片(17)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丝杠螺母(16)。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的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旋转点螺栓(5)为圆柱形结构,位于前旋转点螺栓(5)的两侧分别设有限位结构(5-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的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支架(8)为三角形面板结构,位于调节支架(8)上的一侧设有与前旋转点螺栓(5)相配合的限位孔一(8-1)。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的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支架悬臂(6)为长条形面板结构,位于调节支架悬臂(6)上的一侧设有与前旋转点螺栓(5)相配合的限位孔二(6-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的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柱管(9)的另一端成U型结构,下柱管(9)另一端的两侧分别通过后旋转点螺栓(2)、后旋转衬套(13)及锁紧螺母二(14)与后底板(1)连接。
CN202322965701.6U 2023-11-03 一种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的角度调节机构 Active CN221049763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49763U true CN221049763U (zh) 2024-05-3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64702B (zh) 汽车悬架系统及四轮独立转向的分布式驱动底盘平台
JP7262570B2 (ja) モータとねじ軸の直結による新型電動スライドレール
JP7037315B2 (ja) 転舵機能付ハブ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車両
CN221049763U (zh) 一种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的角度调节机构
CN109664701B (zh) 实现四轮独立转向的分布式驱动底盘平台
CN115158438B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转向柱及汽车
CN109572798A (zh) 电动四向可调转向管柱的轴向调节装置
CN209905056U (zh) 一种直升机尾桨自动控制机构
CN107009352B (zh) 一种可调式刚性关节连接结构
CN221049761U (zh) 一种设有夹紧机构的电动调节转向管柱
CN219789980U (zh) 一种汽车座椅脚托
CN110126910A (zh) 一种转向系统以及具有此转向系统的电动车
CN218948990U (zh) 座椅调节机构、座椅及车辆
CN219927393U (zh) 一种前摆臂装置、悬架总成及车辆
CN115352520B (zh) 一种方向盘调节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11731540U (zh) 一种小型汽车的管柱式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CN220009347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动车后桥加固结构
CN219257540U (zh) 一种新型汽车扰流板多角度调节的机构
CN219996528U (zh) 一种汽车转向柱护套的实验工装
CN220842659U (zh) 一种电动调节转向机构、电动调节转向系统及汽车
CN2832621Y (zh) 一种重型汽车用转向操纵调节装置
CN218559213U (zh) 无人机及其可变向探伸机构
CN218986737U (zh) 一种四向间隙可调的三段式电动调节转向管柱
CN216734743U (zh) 一种无人直升机尾舵机及油门舵机的操纵安装结构
CN219406143U (zh) 一种发动机转接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