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74354U - 车厢结构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厢结构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74354U
CN220974354U CN202323227567.6U CN202323227567U CN220974354U CN 220974354 U CN220974354 U CN 220974354U CN 202323227567 U CN202323227567 U CN 202323227567U CN 220974354 U CN220974354 U CN 2209743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vehicle
top plate
plate
shie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22756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平强
施泉有
王彦彬
梁依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Remote Commercial Vehicle R&D Co Ltd
Zhejiang Geely Remote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Remote Commercial Vehicle R&D Co Ltd
Zhejiang Geely Remote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Remote Commercial Vehicle R&D Co Ltd, Zhejiang Geely Remote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22756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743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743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743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厢结构和车辆,其中,车厢结构包括车厢本体和遮雨组件,车厢本体包括顶板、前板、两侧板、底板以及后门,所述顶板、所述前板、两所述侧板、所述底板以及所述后门合围构成容纳空间,以供装载货物。遮雨组件连接于所述顶板靠近所述后门的一端,所述遮雨组件包括相连接的固定部和遮挡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顶板相连接;沿所述车厢本体的高度方向,所述遮挡部位于所述顶板延长线的下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降低了车辆的行驶阻力,降低了车辆的能耗。

Description

车厢结构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厢结构和车辆。
背景技术
厢式货车又叫厢式车,主要用于全密封运输各种物品,具有机动灵活、操作方便,工作高效、运输量大、下雨淋不湿货物、充分利用空间及安全可靠等优点。
一般地,厢式货车的车尾部设置有雨檐结构,以避免雨水进入车厢内造成货物损坏。但是,现有的雨檐结构往往设置于车顶部并凸出于车顶部,这种结构的风阻较大,使得车辆的能耗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车厢结构,旨在降低车辆的行驶阻力,降低车辆的能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厢结构,包括:
车厢本体,包括顶板、前板、两侧板、底板以及后门,所述顶板、所述前板、两所述侧板、所述底板以及所述后门合围构成容纳空间,以供装载货物;以及
遮雨组件,连接于所述顶板靠近所述后门的一端,所述遮雨组件包括相连接的固定部和遮挡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顶板相连接;沿所述车厢本体的高度方向,所述遮挡部位于所述顶板延长线的下部。
可选地,所述遮挡部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靠近所述后门设置,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接,且两者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可选地,所述遮挡部还包括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靠近所述侧板设置,所述第三挡板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三挡板上开设有第一铆接孔,所述第三挡板与所述侧板铆接。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和所述遮挡部为一体结构。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第二铆接孔,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顶板铆接。
可选地,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导流条,所述导流条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设置。
可选地,所述前板通过顶横梁与所述顶板相连接,所述顶横梁倒圆角设置。
可选地,所述前板通过立柱与所述侧板相连接,所述立柱倒圆角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车厢结构和驾驶室,所述驾驶室与所述车厢结构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通过将车厢结构的遮雨组件安装在车厢本体的顶板上,并使得遮雨组件中的遮挡部的最高高度低于顶板的高度,从而使得遮挡部避开迎风面。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将遮雨组件凸出顶板的设置,本实用新型使得遮挡部避开迎风面,从而减小了整车的风阻压力,降低了整车的行驶阻力,降低了整车的能耗,提高了车辆的使用经济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厢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车厢结构中的遮雨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遮雨组件一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的“和/或”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技术方案、B技术方案,以及A和B同时满足的技术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厢式货车又叫厢式车,主要用于全密封运输各种物品,具有机动灵活、操作方便,工作高效、运输量大、下雨淋不湿货物、充分利用空间及安全可靠等优点。
厢式货车的车尾部一般设置有雨檐结构,以避免雨水进入车厢内造成货物损坏。但是,现有的雨檐结构往往设置于车顶部并凸出于车顶部,这种结构的风阻较大,使得车辆行驶时的阻力较大,能耗较高,使用经济性较低。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厢结构。
请参照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车厢结构包括车厢本体100和遮雨组件200。其中,车厢本体100包括顶板110、前板、两侧板、底板以及后门120,顶板110、前板、两侧板、底板以及后门120合围构成容纳空间,以供装载货物。
遮雨组件200连接于顶板110靠近后门120的一端,也即,遮雨组件200安装在顶板110的朝向车尾的一端,并从顶板110的端部露出,以对车辆的后门120处遮挡雨水。遮雨组件200包括相连接的固定部210和遮挡部220,固定部210与顶板110相连接,从而实现遮雨组件200和车厢本体100之间的连接,实现遮雨组件200的安装固定。遮挡部220位于后门120的上方,以对后门120遮挡雨水。沿车厢本体100的高度方向,遮挡部220位于顶板110延长线的下部。具体地,以地面为参考基准,定义地面的高度值为0。沿车厢本体100的高度方向,顶板110及其延长线具有一高度值H1,遮挡部220取其最高的高度值H2,H1大于H2,使得遮挡部220的整体结构位于顶板110及其延长线之下。
当车辆行驶时,车辆的顶板110及顶板110之上为迎风面。遮雨组件200通过固定部210安装在顶板110上后,使遮挡部220始终低于顶板110延长线。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将遮雨组件200凸出顶板110的设置,本实用新型使得遮挡部220避开迎风面,从而减小整车的风阻压力,降低整车的行驶阻力,降低整车的能耗,提高车辆的使用经济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通过将车厢结构的遮雨组件200安装在车厢本体100的顶板110上,并使得遮雨组件200中的遮挡部220的最高高度低于顶板110的高度,从而使得遮挡部220避开迎风面。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将遮雨组件200凸出顶板110的设置,本实用新型使得遮挡部220避开迎风面,从而减小了整车的风阻压力,降低了整车的行驶阻力,降低了整车的能耗,提高了车辆的使用经济性。
进一步地,遮挡部220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挡板221和第二挡板222,第一挡板221和第二挡板222靠近后门120设置,第一挡板221与固定部210相连接,且两者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第一挡板221和第二挡板222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图中示出的方案中,遮挡部220包括相连接的两挡板。第一挡板221和第二挡板222靠近后门120处设置,以对车辆的后门120进行遮挡,避免雨水从车辆的后门120处进入车厢的容纳空间,对车厢内的货物造成损坏。其中,第一挡板221与固定部210相连接,第一挡板221与固定部210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如此,使得第一挡板221向顶板110的后方和下方延伸,以对后门120的上方进行遮挡。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挡板221和固定部210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20°-150°。如此,既能够保证固定部210和第一挡板221之间的连接强度,又能够最大限度的对后门120进行遮挡。第二挡板222自其与第一挡板221的连接处向上、向后延伸,且第一挡板221和第二挡板222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挡板221和第二挡板222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50°。如此,既能够保证第一挡板221和第二挡板222之间的连接强度,又能够对雨水进行较好的遮挡。也即,沿车厢本体100的宽度方向,使得雨水从第一挡板221和第二挡板222的连接处的两端流下,避免了雨水直接流经或流入后门120处,提高了防雨水效果。
进一步地,遮挡部220还包括第三挡板223,第三挡板223靠近侧板设置,第三挡板223与固定部210相连接。具体地,第三挡板223设于固定部210沿车厢本体100的宽度方向的端部,第三挡板223向顶板110的侧方、下方延伸设置。如此,第三挡板223可以对侧板和后门120之间的连接缝隙进行遮挡,从而提高了遮雨组件200的挡雨效果,提高了对车厢内货物的防雨保护。车厢本体100包括两侧板,也即左侧板和右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相对设置。在一实施例中,第三挡板223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三挡板223分别靠近左侧板和右侧板设置,如此,对后门120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的缝隙均进行遮挡,进一步地提高了遮雨组件200的挡雨效果。
进一步地,第三挡板223上开设有第一铆接孔224,第三挡板223与侧板铆接。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图中示出的方案中,第三挡板223上开设有第一铆接孔224,铆钉穿过第一铆接孔224与侧板铆接连接。如此,实现了第三挡板223和侧板之间的连接固定。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铆接孔224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铆接孔224可均匀间隔排布,如此进一步地提高第三挡板223和侧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和牢靠性。当然,第三挡板223和侧板还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固定部210和遮挡部220为一体结构。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固定部210和遮挡部220为一体结构,也即,固定部210、第一挡板221、第二挡板222以及第三挡板223为一体成型结构。相较于固定部210和遮挡部220的分体结构,如此设置,保证了遮雨组件200的整体结构强度,也提高了遮雨组件200的整体加工效率。
进一步地,固定部210上开设有第二铆接孔211,固定部210与顶板110铆接。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图中示出的方案中,固定部210上开设有第二铆接孔211,铆钉穿过第二铆接孔211与顶板110铆接连接。如此,实现了固定部210和顶板110之间的连接固定。在一实施例中,由于顶板110的宽度较宽,固定部210沿顶板11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铆接孔211,从而提高固定部210和顶板11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当然,固定部210和顶板110还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顶板110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导流条111,导流条111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具体地,车厢本体100的顶板110上还设置有多个导流条111,导流条111的长度方向与车辆的长度方向保持一致。也即,导流条111于顶板110上沿车厢本体100的长度方向延伸。如此,使得导流条111的延伸方向与车辆行驶时顶板110处的风向保持平行,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导流条111沿车厢本体100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设置,本实用新型使得导流条111的延伸方向与风向平行设置,从而有利于车辆顶部气流的流动,有效的降低风阻,有利于减小整车的风阻压力。在一实施例中,多个导流条111沿车厢本体100的宽度方向均匀间隔排布,如此,有利于车厢本体100的宽度风向上风阻的均衡性。在一实施例中,导流条111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从而使得车辆行驶过程中,有利于风从两导流条111之间流动,相较于导流条111的横截面为矩形的设置,可以更好的为风的流动提供导向,进一步地降低风阻。为提供更好的导流效果,进一步地降低风阻,导流条111的横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
进一步地,前板通过顶横梁130与顶板110相连接,顶横梁130倒圆角设置。具体地,前板和顶板110之间通过顶横梁130连接,其中,顶横梁130倒圆角设置。如此,有利于车辆顶部处迎风面的导流,减小整车的风阻压力,进行降低整体的风阻,降低整车的能耗,提高车辆的使用经济性。在一实施例中,顶横梁130的圆角半径为50mm。
进一步地,前板通过立柱140与侧板相连接,立柱140倒圆角设置。具体地,前板和侧板之间通过立柱140连接,车厢本体100包括两侧板,前板和两侧板之间分别通过一立柱140连接。两立柱140均倒圆角设置。如此,有利于车辆两侧迎风面的导流,有利于减小整车的风阻压力,从而降低了整车的能耗,提高了车辆的使用经济性。在一实施例中,立柱140的圆角半径为50mm。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驾驶室和车厢结构,该车厢结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车辆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驾驶室与车厢结构相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厢本体,包括顶板、前板、两侧板、底板以及后门,所述顶板、所述前板、两所述侧板、所述底板以及所述后门合围构成容纳空间,以供装载货物;以及
遮雨组件,连接于所述顶板靠近所述后门的一端,所述遮雨组件包括相连接的固定部和遮挡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顶板相连接;沿所述车厢本体的高度方向,所述遮挡部位于所述顶板延长线的下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靠近所述后门设置,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接,且两者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还包括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靠近所述侧板设置,所述第三挡板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挡板上开设有第一铆接孔,所述第三挡板与所述侧板铆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遮挡部为一体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第二铆接孔,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顶板铆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导流条,所述导流条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通过顶横梁与所述顶板相连接,所述顶横梁倒圆角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通过立柱与所述侧板相连接,所述立柱倒圆角设置。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车厢结构和驾驶室,所述驾驶室与所述车厢结构相连接。
CN202323227567.6U 2023-11-28 2023-11-28 车厢结构和车辆 Active CN2209743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227567.6U CN220974354U (zh) 2023-11-28 2023-11-28 车厢结构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227567.6U CN220974354U (zh) 2023-11-28 2023-11-28 车厢结构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74354U true CN220974354U (zh) 2024-05-17

Family

ID=91063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227567.6U Active CN220974354U (zh) 2023-11-28 2023-11-28 车厢结构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743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974354U (zh) 车厢结构和车辆
CN111688736B (zh) 车顶防护装置、轨道车辆车体及轨道车辆
CN110254532B (zh) 一种车厢的瓦楞侧板防水结构
CN216232576U (zh) 车身顶盖和车辆
CN107933696B (zh) 前车身框式结构及汽车
CN110748247A (zh) 一种多功能背门锁加强件、背门及汽车
CN209305702U (zh) 一种货厢组装结构
CN206012520U (zh) 一种后保险杠面罩总成
CN216508578U (zh) 一种后纵梁及汽车
CN205440239U (zh) 一种具有发动机保护装置的前保险杠
CN215706643U (zh) 汽车副车架
CN221315790U (zh) 安装支架总成和车辆
CN210591638U (zh) 一种下潜式汽车行李架
CN210653377U (zh) 顶盖中横梁与上边梁的连接结构及汽车
CN213768733U (zh) 机舱上层支架总成的安装架、车辆机舱前围和车辆
CN220701017U (zh) 行李架固定结构及车辆内吊装行李架
CN214689766U (zh) 提高侧碰性能的b柱补丁板结构
CN220905116U (zh) 一种汽车前围板加强结构
CN214396309U (zh) 板簧支座安装支架、车架及全承载式客车
CN212984950U (zh) 一种掀背门安装结构
CN218257747U (zh) 一种副仪表板安装支架、中央通道连接结构及车辆
CN214567885U (zh) 一种集装箱横梁与边梁的连接结构以及集装箱
CN220180920U (zh) 一种车架
CN211167128U (zh) 一种新能源物流车隔板安装结构
CN210234651U (zh) 汽车排气吊钩安装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