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47539U - 一种散热器拉杆总成、散热系统及矿用自卸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器拉杆总成、散热系统及矿用自卸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47539U
CN220947539U CN202323203327.2U CN202323203327U CN220947539U CN 220947539 U CN220947539 U CN 220947539U CN 202323203327 U CN202323203327 U CN 202323203327U CN 220947539 U CN220947539 U CN 2209475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pull rod
shock absorber
heat sink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20332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想
戈超
谢凤群
赵鹏
张涌海
陈洋
朱显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XCMG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XCMG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XCMG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XCMG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20332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475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475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475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器拉杆总成、散热系统及矿用自卸车,散热器拉杆总成包括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第一连接部件用于与散热器固定板连接;第二连接部件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件相连,另一端通过减震器与车架固定支撑相连,且通过改变减震器在第二连接部件的位置来实现散热器与车架之间的距离,位置调节完成,固定减震器来固定散热器位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种稳定可靠的散热器拉杆总成,来实现散热器与车架之间的稳定连接和安装,较好的支撑和保护车载散热器,满足矿区复杂的工作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器拉杆总成、散热系统及矿用自卸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器拉杆总成,散热器拉杆总成用于辅助支撑散热器,属于矿山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非公路矿用自卸车工作环境恶劣,在某些工况下,会出现持续颠簸的路况,特别是在平坦路况出现凹坑、凸起是驾驶过程,整车散热系统的稳定性对散热器的使用寿命起决定性作用,此散热器拉杆总成能够缓冲散热器的震动,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器拉杆总成,是散热器支撑的一种全新设计与应用,便于安装与拆卸。
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器拉杆总成,包括:
第一连接部件,用于与散热器固定板连接;
第二连接部件,其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相连,另一端通过减震器与车架固定支撑相连,且通过改变减震器在第二连接部件的位置来实现散热器与车架之间的距离,位置调节完成,固定减震器来固定散热器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包括连接板和连接螺栓;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散热器固定板的通孔后紧固在连接板的螺纹孔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一个与之垂直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中心处开有圆孔,所述连接板上开有自所述圆孔开始向连接螺栓延伸的凹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拉杆穿过圆孔后伸入在凹槽中,并通过焊接的方式将拉杆固定在凹槽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杆与安装板中的圆孔之间采用环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所述拉杆与连接板中的凹槽之间采用角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在靠近连接螺栓的那一端面设为弧形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包括:
拉杆,一端为与第一连接部件配合使用的焊接端,另一端为螺纹端,减震器套装在螺纹端处,且两者为间隙配合;
两个调节板,分别套装在位于减震器两端的拉杆上;
两个调节螺母,分别旋入在位于两个调节板处的拉杆上,通过调节两个调节螺母在拉杆上的位置来移动减震器,进而调节散热器与车架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器的中部设有一圈凹槽,所述车架固定支撑的安装孔装配在凹槽处。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系统,包括散热器,在所述散热器和车架之间安装有上述的散热器拉杆总成。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用自卸车,安装有上述的散热器拉杆总成;或者,安装有上述的散热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种稳定可靠的散热器拉杆总成,来实现散热器与车架之间的稳定连接和安装,较好的支撑和保护车载散热器,满足矿区复杂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拉杆总成安装示意图;
图1中:1. 散热器固定板、2.散热器拉杆总成、3.车架固定支撑。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拉杆总成示意图;
图2中:11.连接螺栓、12.连接板、13.拉杆、14.调节螺母、15.调节板、16.减震器。
图3为为本实用新型的拉杆与连接板焊接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 “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散热器拉杆总成,包括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第一连接部件用于与散热器固定板1连接;第二连接部件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件相连,另一端通过减震器16与车架固定支撑3相连,且通过改变减震器16在第二连接部件的位置来实现散热器与车架之间的距离,位置调节完成,固定减震器16来固定散热器位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种稳定可靠的散热器拉杆总成,来实现散热器与车架之间的稳定连接和安装,较好的支撑和保护车载散热器,满足矿区复杂的工作环境。
以下给出上述实施例关于第一连接部件的一优选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第一连接部件包括连接板12和连接螺栓11;连接板12的一端设有螺纹孔,连接螺栓11穿过散热器固定板1的通孔后紧固在连接板12的螺纹孔中。
进一步的方案,如图1、图2所示,连接板12的另一端固定一个与之垂直连接的安装板,安装板的中心处开有圆孔,连接板12上开有自圆孔开始向连接螺栓11延伸的凹槽,第二连接部件的拉杆13穿过圆孔后伸入在凹槽中,并通过焊接的方式将拉杆13固定在凹槽中。
进一步的方案,如图3所示,拉杆13与安装板中的圆孔之间采用环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拉杆13与连接板12中的凹槽之间采用角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此焊接方式可以将连接板12和拉杆13位置进行准确固定,同时可以均匀受力。
进一步的方案,如图1、图2所示,连接板12在靠近连接螺栓11的那一端面设为弧形面。
以下给出上述实施例关于第二连接部件的一优选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第二连接部件包括拉杆13、两个调节板15、两个调节螺母14;拉杆13的一端为与第一连接部件配合使用的焊接端,另一端为螺纹端,减震器16套装在螺纹端处,且两者为间隙配合;两个调节板15分别套装在位于减震器16两端的拉杆13上;两个调节螺母14分别旋入在位于两个调节板15处的拉杆13上,通过调节两个调节螺母14在拉杆13上的位置来移动减震器16,进而调节散热器与车架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方案,如图1、图2所示,减震器16的中部设有一圈凹槽,车架固定支撑3的安装孔装配在凹槽处。
在散热器拉杆总成安装过程中,散热器拉杆总成2的一侧通过连接螺栓11与散热器固定板1连接,散热器拉杆总成2的另一侧与车架固定支撑3进行连接。
散热器拉杆总成2与散热器固定板1的连接,保证散热器拉杆总成2支撑和固定散热器。散热器拉杆总成2安装完成后,可调节散热器拉杆总成2位置,使车架与散热器之间距离至合适位置。具体的为:拉杆13与减震器16之间通过调节螺母14进行连接,调整两个调节螺母14位置,即可调节减震器16与车架固定支撑3之间的相对位置,位置调节完成,紧固两个调节螺母14即可固定散热器拉杆总成2位置,同时固定散热器位置。
如上所述,在散热器拉杆总成安装的过程中,散热器拉杆总成可通过调节螺母位置,进而车架与散热器之间的位置和距离;同时,散热器拉杆总成可以固定散热器位置;此外,散热器拉杆总成的减震器能够有效地缓冲散热器的震动,进而提高散热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散热系统,包括散热器,在散热器和车架之间安装有上述的散热器拉杆总成。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矿用自卸车, 安装有上述的散热系统。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含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同样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上面的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获知的技术方案和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组合的方式来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散热器拉杆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部件,用于与散热器固定板连接;
第二连接部件,其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相连,另一端通过减震器与车架固定支撑相连,且通过改变减震器在第二连接部件的位置来实现散热器与车架之间的距离,位置调节完成,固定减震器来固定散热器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器拉杆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包括连接板和连接螺栓;
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散热器固定板的通孔后紧固在连接板的螺纹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热器拉杆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一个与之垂直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中心处开有圆孔,所述连接板上开有自所述圆孔开始向连接螺栓延伸的凹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拉杆穿过圆孔后伸入在凹槽中,并通过焊接的方式将拉杆固定在凹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散热器拉杆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杆与安装板中的圆孔之间采用环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所述拉杆与连接板中的凹槽之间采用角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热器拉杆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板在靠近连接螺栓的那一端面设为弧形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器拉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包括:
拉杆,一端为与第一连接部件配合使用的焊接端,另一端为螺纹端,减震器套装在螺纹端处,且两者为间隙配合;
两个调节板,分别套装在位于减震器两端的拉杆上;
两个调节螺母,分别旋入在位于两个调节板处的拉杆上,通过调节两个调节螺母在拉杆上的位置来移动减震器,进而调节散热器与车架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器拉杆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震器的中部设有一圈凹槽,所述车架固定支撑的安装孔装配在凹槽处。
8.一种散热系统,包括散热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散热器和车架之间安装有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拉杆总成。
9.一种矿用自卸车,其特征在于:
安装有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拉杆总成;或者,安装有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系统。
CN202323203327.2U 2023-11-27 2023-11-27 一种散热器拉杆总成、散热系统及矿用自卸车 Active CN2209475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203327.2U CN220947539U (zh) 2023-11-27 2023-11-27 一种散热器拉杆总成、散热系统及矿用自卸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203327.2U CN220947539U (zh) 2023-11-27 2023-11-27 一种散热器拉杆总成、散热系统及矿用自卸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47539U true CN220947539U (zh) 2024-05-14

Family

ID=91005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203327.2U Active CN220947539U (zh) 2023-11-27 2023-11-27 一种散热器拉杆总成、散热系统及矿用自卸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475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08492C2 (ru) Рама для грузового автомобиля
GB2540993A (en) A powertrain mount assembly
CN220947539U (zh) 一种散热器拉杆总成、散热系统及矿用自卸车
CN113370928B (zh)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中支架
CN103029570B (zh) 一种汽车散热器安装架及散热器总成安装结构
CN210912239U (zh) 一种用于汽车散热器的散热组件
CN102658835B (zh) 一种中重型汽车转向机固定支架
CN202200797U (zh) 一种用于小型电动汽车车身高度调节的车架
CN214396392U (zh) 一种焊接可调式发动机安装座、轻型矿车车架及轻型矿车
CN110722979B (zh) 一种客车散热器支架
CN202624329U (zh) 一种中重型汽车转向机固定支架
CN210126424U (zh) 汽车电池包的铝合金安装装置及汽车
CN204077802U (zh) 一种前横梁总成
CN216942595U (zh) 一种高结构强度空调机支架
CN221067705U (zh) 一种车用冲压焊接式后横向构件
CN212332360U (zh) 新能源轻卡后端用冷却风扇固定安装支架
CN211167146U (zh) 备胎固定架和包括其的车辆
CN213383846U (zh) 一种电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CN219565057U (zh) 一种汽车制动系统用真空泵减震座
CN214001320U (zh) 一种重型汽车用散热器支架总成
CN220199442U (zh) 重型卡车新型摆臂
CN211416885U (zh) 一种用于汽车空调管路的稳定固定支架
CN218229140U (zh) 一种副车架吸振器、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1075429U (zh) 城市电动轻卡物流车前减振器上支架结构
CN213651763U (zh) 一种叉车顶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