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85926U - 下料摆盘装置和下料摆盘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下料摆盘装置和下料摆盘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85926U
CN220885926U CN202322800414.XU CN202322800414U CN220885926U CN 220885926 U CN220885926 U CN 220885926U CN 202322800414 U CN202322800414 U CN 202322800414U CN 220885926 U CN220885926 U CN 2208859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y
opening
assembly
blanking
material b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80041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椅洋
林育正
杨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reewon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reewon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reewon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Freewon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80041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859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859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859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nching, Merging, And Special Transfer Betwee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下料摆盘装置和下料摆盘设备,包括开合组件和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料座;两个挡料座相邻内侧面上均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第二槽段远离第一槽段的一端设置有挡料部件,挡料部件朝向另一个挡料座一侧凸起;开合组件包括第一开合部和第二开合部,第一开合部能够相对靠近或者远离第二开合部,第一开合部和第二开合部分别与对应的挡料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料摆盘装置和下料摆盘设备,通过开合组件和设置有导向槽的挡料座相互配合,实现对产品的换向定位,空间利用率高,结构简单,成本低。

Description

下料摆盘装置和下料摆盘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下料摆盘装置和下料摆盘设备。
背景技术
一种产品,包括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均设置为类圆柱体状结构,两部位同轴设置,第一部位的直径小于第二部位的直径,第二部位的重量小于第一部位的重量。在该产品通过加工设备完成生产加工后,需要将其摆盘。
在完成加工后的产品通常是无序的,面对无序来料的产品,现有摆盘设备需要设置多个不同功能的装置,以定位产品。以一种常规摆盘设备为例,其包括接料装置、导向装置、视觉识别装置、抓取装置、料盘定位装置和料盘仓。完成加工的产品落入接料装置进行第一次定位,随后进入传送带,传送带将产品运至导向装置进行二次定位。二次定位后,由视觉识别装置配合抓取装置抓取、并放入料盘,待摆满料盘后,将料盘运至料盘仓。
虽然具有不同功能的装置相互配合实现了对无序产品的摆盘,但由于装置数量众多,在面对有限的空间时,往往无法容纳这么多装置。同时,随着装置数量增多,各机构部件中的电控逻辑复杂,成本也相对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无序来料的摆盘设备体积大、成本高等,提供一种下料摆盘装置和下料摆盘设备,通过开合组件和设置有导向槽的挡料座相互配合,实现对产品的换向定位,空间利用率高,结构简单,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料摆盘装置,用于产品的下料摆盘,所述产品包括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所述第一部位和所述第二部位均设置为类圆柱体状结构、且两者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部位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部位的直径,所述第二部位的重量小于所述第一部位的重量,该下料摆盘装置包括两个挡料座,两个所述挡料座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挡料座相邻的内侧面上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朝向另一个所述挡料座一侧凸起;所述导向槽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所述第一槽段连接所述第二槽段的一端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槽段远离所述第二槽段的一端的高度,所述第一槽段用于引导所述产品移至所述第二槽段;所述第二槽段用于引导所述产品的轴向竖直,所述第二槽段远离所述第一槽段的一端设置有挡料部件,所述挡料部件朝向另一个所述挡料座一侧凸起;开合组件,所述开合组件包括第一开合部和第二开合部,所述第一开合部能够相对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二开合部,所述第一开合部和所述第二开合部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挡料座固定连接;所述开合组件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所述开合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合部相对靠近所述第二开合部,两个所述导向槽之间具有第一间距,所述第一间距的最大值小于所述第二部位的直径、所述第一部位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间距的最小值,以防止所述产品脱离所述导向槽;当所述开合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合部相对远离所述第二开合部,两个所述导向槽之间具有第二间距,所述第二部位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间距的最小值,以使得所述产品脱离所述导向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挡料座相邻的内侧面上均开设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设置在所述导向槽的上方,所述导向斜面用于引导所述产品进入所述导向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料座位于所述导向槽的轴向两端均设置有挡料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料座远离所述开合组件的一端向外侧凸起并形成摆放部件,所述第二槽段设置在所述摆放部件上,所述挡料座远离所述开合组件的一端的所述挡料板上开设有适配所述第二部位的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安装板,所述开合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推料组件,所述推料组件包括推料驱动部件和推料部件,所述推料部件设置在所述导向槽的下方,所述推料部件与所述推料驱动部件的驱动端相连接,所述推料驱动部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推料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推料部件抵接、并带动所述产品进入所述第二槽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料部件接触所述产品的一端设置有适配所述产品的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槽段设置在所述挡料座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下料摆盘设备,包括摆盘驱动装置、以及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下料摆盘装置,所述下料摆盘装置与所述摆盘驱动装置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料盘移动装置,所述料盘移动装置包括X轴驱动组件和料盘承接座,所述X轴驱动组件固定设置,所述料盘承接座与所述X轴驱动组件的驱动端相连接,所述料盘承接座用于承接料盘,所述料盘上开设有多个适配所述产品的料孔;所述摆盘驱动装置包括Y轴驱动组件和升降组件,所述Y轴驱动组件固定设置,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Y轴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上,所述下料摆盘装置与所述升降组件的驱动端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料盘仓装置和第二料盘仓装置,所述第一料盘仓装置和所述第二料盘仓装置依次沿所述X轴驱动组件的轴向设置、且在所述X轴驱动组件一侧,所述第一料盘仓装置和所述第二料盘仓装置均包括料盘架组件和顶升组件,所述料盘架组件固定设置,所述料盘架组件用于存储所述料盘;所述顶升组件设置在所述料盘架组件下方,所述顶升组件用于在所述料盘承接座和所述料盘架组件之间运输所述料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在进行下料摆盘时,首先开合组件的两个开合部相对靠近并进入第一状态;将无序来料的产品依次送入挡料座中,产品由于受到重力影响、以及导向槽的限位,一方面产品的第一部位会处于下方、第二部位处于上方,另一方面产品会沿着导向槽的第一槽段滑动并进入第二槽段,从而产品的轴向竖直。接着,通过外部装置驱动挡料座移动至对应料盘的料孔处。最后,两个开合部相对远离并进入第二状态,使得两个挡料座相对远离分开,此时处于第二槽段的产品失去导向槽的支撑,落入料盘的料孔中实现摆盘。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料摆盘装置,能够通过一个装置实现换向和定位两个动作,空间利用率高,能够高效的实现对产品的下料摆盘,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下料摆盘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挡料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开合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的下料摆盘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开合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的下料摆盘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推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下料摆盘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第二料盘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0、挡料座;11、导向槽;111、第一槽段;112、第二槽段;113、挡料部件;12、导向斜面;13、挡料板;131、开口;14、摆放部件;20、开合组件;21、第一开合部;22、第二开合部;30、安装板;31、推料组件;311、推料驱动部件;312、推料部件;313、凹槽;40、料盘移动装置;41、X轴驱动组件;42、料盘承接座;43、料盘;431、料孔;50、摆盘驱动装置;51、Y轴驱动组件;52、升降组件;601、第一料盘仓装置;602、第二料盘仓装置;61、料盘架组件;62、顶升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料摆盘装置,用于产品的下料摆盘,所述产品包括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所述第一部位和所述第二部位均设置为类圆柱体状结构、且两者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部位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部位的直径,所述第二部位的重量小于所述第一部位的重量。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产品特征的描述,仅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料摆盘装置,包括开合组件20和两个挡料座10。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两个挡料座10相对设置,两个挡料座10相邻的内侧面上均开设有导向槽11,导向槽11朝向另一个挡料座10一侧凸起。通过导向槽11的设置,以便于从上方落入挡料座10的产品,在重力的作用下,第二部位被导向槽11限制、而第一部位能够穿过导向槽11,从而使得产品在导向槽11的作用下、保持第二部位在上方、第一部位在下方的状态,从而便于将产品进行后续的摆放。导向槽1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槽段111和第二槽段112,第一槽段111连接第二槽段112的一端的高度、低于第一槽段111远离第二槽段112的一端的高度,第一槽段111用于引导产品移至第二槽段112。通过对于第一槽段111两端高度的限定,便于产品沿着第一槽段111滑落至第二槽段112,实现产品在轴向换向后的定位。能够根据不同需求,选择第一槽段111的延伸方式,例如沿直线延伸、或者沿曲线延伸等。第二槽段112用于引导产品的轴向竖直,优选的,第二槽段112沿水平方向延伸,以使产品的轴向垂直于第二槽段112的延伸方向、从而竖直。通过第二槽段112使产品轴向竖直后、能够方便的将产品放入料盘43中。第二槽段112远离第一槽段111的一端设置有挡料部件113,挡料部件113朝向另一个挡料座10一侧凸起,挡料部件113的设置,避免产品在进入第二槽段112后仍会在惯性作用下滑动而脱离第二槽段112,同时也便于产品的定位。
开合组件20包括第一开合部21和第二开合部22,第一开合部21能够相对靠近或者远离第二开合部22,第一开合部21和第二开合部22分别与对应的挡料座10固定连接。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开合组件20,例如开合气缸、或者用两组气缸作为两个开合部等。
参照图3和图4所示,所述开合组件20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所述开合组件20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合部21相对靠近所述第二开合部22,两个所述导向槽11之间具有第一间距,所述第一间距的最大值小于所述第二部位的直径、所述第一部位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间距的最小值,以防止所述产品脱离所述导向槽11。在第一状态下,落入挡料座10的产品会受到导向槽11的限制,并在重力的作用下,第二部位被导向槽11形成在高度方向上的限位、而第一部位穿过第一间距;同时,由于第一槽段111的倾斜式结构,产品沿第一槽段111滑至第二槽段112,并形成轴向竖直状态,从而能够通过外部装置驱动挡料座10移动、实现将轴向竖直的产品放入料盘43中实现摆盘。当所述开合组件20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合部21相对远离所述第二开合部22,两个所述导向槽11之间具有第二间距,所述第二部位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间距的最小值,以使得所述产品脱离所述导向槽11。即在第二状态时,两个挡料座10相对远离、分开,此时处于第二槽段112的产品失去导向槽11的支撑,落入料盘43的料孔431中实现摆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料摆盘装置,在进行下料摆盘时,首先开合组件20的两个开合部相对靠近并进入第一状态;将无序来料的产品依次送入挡料座10中,产品由于受到重力影响、以及导向槽11的限位,一方面产品的第一部位会处于下方、第二部位处于上方,另一方面产品会沿着导向槽11的第一槽段111滑动并进入第二槽段112,从而产品的轴向竖直。接着,通过外部装置驱动挡料座10移动至对应料盘43的料孔431处。最后,两个开合部相对远离并进入第二状态,使得两个挡料座10相对远离分开,此时处于第二槽段112的产品失去导向槽11的支撑,落入料盘43的料孔431中实现摆盘。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料摆盘装置,能够通过一个装置实现换向和定位两个动作,空间利用率高,能够高效的实现对产品的下料摆盘,结构简单,成本低。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料摆盘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挡料座10相邻的内侧面上均开设有导向斜面12,所述导向斜面12设置在所述导向槽11的上方,所述导向斜面12用于引导所述产品进入所述导向槽11。考虑到仅设置导向槽11的挡料座10、在面对无序来料的产品时,对于产品的来料方向仍存在一定限制;同时,与产品的接触面积也相对较小,产品易落至挡料座10外。因此通过设置导向斜面12增加与产品的接触面积,使得产品能够在落至导向斜面12的情况下,沿导向斜面12滑动并进入导向槽11、再进行后续的换向和定位动作。
优选的,导向斜面12在自身具有斜度的情况下,再倾斜设置、以与高度方向形成一个夹角。能够更加适配从侧方来料的产品。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料摆盘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料座10位于所述导向槽11的轴向两端均设置有挡料板13。在挡料座10之间间距较大,或是由于设置了导向斜面12、挡料座10与产品接触面积增加的情况下,产品易在不接触导向槽11的情况下脱离挡料座10,因此通过设置挡料板13形成对产品的阻挡,避免其脱离挡料座10。
参照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料摆盘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料座10远离所述开合组件20的一端向外侧凸起并形成摆放部件14,所述第二槽段112设置在所述摆放部件14上,所述挡料座10远离所述开合组件20的一端的所述挡料板13上开设有适配所述第二部位的开口131。考虑到与其它视觉检测设备的配合,如果第二槽段112设置在挡料座10内部,虽然也能够实现产品的摆盘,但对于视觉检测设备的安装角度具有较高的要求。而将第二槽段112设置在摆放部件14上后,产品即相对处于挡料座10的外部,能方便的实现检测。
参照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料摆盘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板30和推料组件31。安装板30用于设置开合组件20。推料组件31包括推料驱动部件311和推料部件312,推料部件312设置在导向槽11的下方,推料部件312与推料驱动部件311的驱动端相连接,推料驱动部件311设置在安装板30上,推料驱动部件311用于驱动推料部件312抵接、并带动产品进入第二槽段112。能够根据不同需求选择不同推料驱动部件311,如气缸、电机丝杆等。考虑到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产品可能无法顺利的进入第二槽段112实现定位,因此通过设置推料组件31,通过推料驱动部件311推动推料部件312移动,从而使推料部件312接触产品的第一部位,以带动产品进入第二槽段112。
参照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料摆盘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料部件312接触所述产品的一端设置有适配所述产品的凹槽313。通过设置凹槽313,以使得推料部件312更适配产品,避免损伤产品。
参照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料摆盘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槽段112设置在所述挡料座10的底部。对于第二槽段112位置的限定,使得产品的第一部位能够相对第二槽段112伸出更长的距离,产品更易放入料孔431、也便于外部视觉检测装置检测,从而降低对于摆放精度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料摆盘设备,包括摆盘驱动装置50、以及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下料摆盘装置,下料摆盘装置与摆盘驱动装置50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料摆盘设备,由于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下料摆盘装置,因此其具有的优点,下料摆盘设备也全部具有,不再重复叙述。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摆盘驱动装置50,例如机械臂、三轴位移装置等。
参照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料摆盘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料盘移动装置40,所述料盘移动装置40包括X轴驱动组件41和料盘承接座42,所述X轴驱动组件41固定设置,所述料盘承接座42与所述X轴驱动组件41的驱动端相连接,所述料盘承接座42用于承接料盘43,所述料盘43上开设有多个适配所述产品的料孔431;所述摆盘驱动装置50包括Y轴驱动组件51和升降组件52,所述Y轴驱动组件51固定设置,所述升降组件52设置在所述Y轴驱动组件51的驱动端上,所述下料摆盘装置与所述升降组件52的驱动端相连接。通过对摆盘驱动装置50进一步限定,同时设置料盘移动装置40,以优化了摆盘驱动装置50在X轴方向移动的需求。料盘移动装置40一方面能够在完成摆盘后对料盘43进行位移,另一方面也能配合实现对于产品和料孔431之间在X轴方向的定位,节能,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优选的,料盘承接座42设置为中部设置有镂空的结构,以便于料盘43的稳定摆放。
参照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料摆盘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料盘仓装置601和第二料盘仓装置602,所述第一料盘仓装置601和所述第二料盘仓装置602依次沿所述X轴驱动组件41的轴向设置、且在所述X轴驱动组件41一侧,所述第一料盘仓装置601和所述第二料盘仓装置602均包括料盘架组件61和顶升组件62,所述料盘架组件61固定设置,所述料盘架组件61用于存储所述料盘43;所述顶升组件62设置在所述料盘架组件61下方,所述顶升组件62用于在所述料盘承接座42和所述料盘架组件61之间运输所述料盘43。料盘架组件61和顶升组件62均为现有技术,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只要能够满足存储料盘43、对于料盘43顶升即可。通过设置两个料盘仓装置,分别用于存储空料盘43和摆满的料盘43。在摆满盘后,X轴驱动组件41带动料盘承接座42和料盘43移动至第一料盘仓装置601处,顶升组件62将料盘43顶升至料盘架组件61进行存储。随后X轴驱动组件41带动料盘承接座42至第二料盘仓装置602处,在顶升组件62的配合下取下空的料盘43,再运至挡料座10处进行摆盘。该结构具有高的空间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料摆盘设备的工作原理是:
在进行下料摆盘时,首先开合组件20的两个开合部相对靠近并进入第一状态;将无序来料的产品依次送入挡料座10中,产品沿导向斜面12滑动进入第一槽段111。进入第一槽段111的产品由于受到重力影响、以及导向槽11的限位,一方面产品的第一部位会处于下方、第二部位处于上方,另一方面产品会沿着导向槽11的第一槽段111滑动并进入第二槽段112,从而产品的轴向竖直。接着,通过外部装置驱动挡料座10移动至对应料盘43的料孔431处。最后,两个开合部相对远离并进入第二状态,使得两个挡料座10相对远离分开,此时处于第二槽段112的产品失去导向槽11的支撑,落入料盘43的料孔431中实现摆盘。
在摆满盘后,X轴驱动组件41带动料盘承接座42和料盘43移动至第一料盘仓装置601处,顶升组件62将料盘43顶升至料盘架组件61进行存储。随后X轴驱动组件41带动料盘承接座42至第二料盘仓装置602处,在顶升组件62的配合下取下空的料盘43,再运至挡料座10处进行摆盘。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下料摆盘装置,用于产品的下料摆盘,所述产品包括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所述第一部位和所述第二部位均设置为类圆柱体状结构、且两者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部位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部位的直径,所述第二部位的重量小于所述第一部位的重量,其特征在于,该下料摆盘装置包括:
两个挡料座,两个所述挡料座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挡料座相邻的内侧面上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朝向另一个所述挡料座一侧凸起;所述导向槽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所述第一槽段连接所述第二槽段的一端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槽段远离所述第二槽段的一端的高度,所述第一槽段用于引导所述产品移至所述第二槽段;所述第二槽段用于引导所述产品的轴向竖直,所述第二槽段远离所述第一槽段的一端设置有挡料部件,所述挡料部件朝向另一个所述挡料座一侧凸起;
开合组件,所述开合组件包括第一开合部和第二开合部,所述第一开合部能够相对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二开合部,所述第一开合部和所述第二开合部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挡料座固定连接;
所述开合组件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所述开合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合部相对靠近所述第二开合部,两个所述导向槽之间具有第一间距,所述第一间距的最大值小于所述第二部位的直径、所述第一部位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间距的最小值,以防止所述产品脱离所述导向槽;当所述开合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合部相对远离所述第二开合部,两个所述导向槽之间具有第二间距,所述第二部位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间距的最小值,以使得所述产品脱离所述导向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摆盘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挡料座相邻的内侧面上均开设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设置在所述导向槽的上方,所述导向斜面用于引导所述产品进入所述导向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料摆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座位于所述导向槽的轴向两端均设置有挡料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料摆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座远离所述开合组件的一端向外侧凸起并形成摆放部件,所述第二槽段设置在所述摆放部件上,所述挡料座远离所述开合组件的一端的所述挡料板上开设有适配所述第二部位的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摆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装板,所述开合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
推料组件,所述推料组件包括推料驱动部件和推料部件,所述推料部件设置在所述导向槽的下方,所述推料部件与所述推料驱动部件的驱动端相连接,所述推料驱动部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推料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推料部件抵接、并带动所述产品进入所述第二槽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料摆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部件接触所述产品的一端设置有适配所述产品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摆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段设置在所述挡料座的底部。
8.一种下料摆盘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摆盘驱动装置、以及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下料摆盘装置,所述下料摆盘装置与所述摆盘驱动装置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下料摆盘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料盘移动装置,所述料盘移动装置包括X轴驱动组件和料盘承接座,所述X轴驱动组件固定设置,所述料盘承接座与所述X轴驱动组件的驱动端相连接,所述料盘承接座用于承接料盘,所述料盘上开设有多个适配所述产品的料孔;
所述摆盘驱动装置包括Y轴驱动组件和升降组件,所述Y轴驱动组件固定设置,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Y轴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上,所述下料摆盘装置与所述升降组件的驱动端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下料摆盘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料盘仓装置和第二料盘仓装置,所述第一料盘仓装置和所述第二料盘仓装置依次沿所述X轴驱动组件的轴向设置、且在所述X轴驱动组件一侧,所述第一料盘仓装置和所述第二料盘仓装置均包括料盘架组件和顶升组件,所述料盘架组件固定设置,所述料盘架组件用于存储所述料盘;所述顶升组件设置在所述料盘架组件下方,所述顶升组件用于在所述料盘承接座和所述料盘架组件之间运输所述料盘。
CN202322800414.XU 2023-10-18 2023-10-18 下料摆盘装置和下料摆盘设备 Active CN2208859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00414.XU CN220885926U (zh) 2023-10-18 2023-10-18 下料摆盘装置和下料摆盘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00414.XU CN220885926U (zh) 2023-10-18 2023-10-18 下料摆盘装置和下料摆盘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85926U true CN220885926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37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800414.XU Active CN220885926U (zh) 2023-10-18 2023-10-18 下料摆盘装置和下料摆盘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859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52266B (zh) 一种电池上料模组
CN113816152A (zh) 一种不间断供料器及mtf测试设备
KR20130006671A (ko) 수동 로딩을 이용한 저장 장치의 대량 이동
CN215207262U (zh) 一种上下料装置
EP0096505A1 (en) Picking device
CN220885926U (zh) 下料摆盘装置和下料摆盘设备
CN212173533U (zh) 一种自动牵引上料装置
CN108016895B (zh) 上料装置
CN112141386A (zh) 轴承滚子装盘机
JP2820898B2 (ja) ワーク体の整列積層装置
KR100603029B1 (ko) 논스톱방식의 트레이 공급장치
CN215158115U (zh) 精雕机自动化料盘回收系统
CN214691961U (zh) 上料设备
CN214934155U (zh) 一种上料装置
EP3199954B1 (en)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 for storing material
CN114291468A (zh) 便携式高自由度搬运机器人
KR100555066B1 (ko) 메모리 모듈 오토 로딩/언로딩 장치
KR100319015B1 (ko) 번인 테스터용 소팅 핸들러의 빈 트레이 적재스택커
CN216685435U (zh) 一种工件收纳定位装置
CN112707074B (zh) 堆垛存放组件
CN214827312U (zh) 托盘收纳装置
CN219488884U (zh) 下料机构及移料装置
CN220549684U (zh) 上下料装置
CN214732463U (zh) 送料装置
CN216037160U (zh) 一种储料装置及片式电阻加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