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81242U - 一种汽车底盘部件的折弯压合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底盘部件的折弯压合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81242U
CN220881242U CN202322420451.8U CN202322420451U CN220881242U CN 220881242 U CN220881242 U CN 220881242U CN 202322420451 U CN202322420451 U CN 202322420451U CN 220881242 U CN220881242 U CN 2208812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waist
back plate
plate
transverse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2045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应海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hai Biqiang Machinery To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hai Biqiang Machinery To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hai Biqiang Machinery To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hai Biqiang Machinery To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2045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812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812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812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底盘部件的折弯压合机,包括机座、横向固定在机座顶部的座板、固定在座板顶部的箱体、固定在箱体顶部的机箱、以及设于座板上并位于箱体内的主机,定位块的顶部开设有定位腔;背板的前侧还固定有两个支架,两个支架中还均穿插固定有一个缓冲器,两个缓冲器的伸缩端均横向向外设置并分别位于两个牵引板的内侧;本实用新型大大简化了操作步骤以方便了使用,从而有效提高了加工效率,此外,还大大提升了定位准确度和牢固度,进而显著降低了加工不良率。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底盘部件的折弯压合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底盘部件的折弯压合机。
背景技术
汽车底盘的主要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成形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汽车底盘上安装有较多数量的连接部件,这些连接部件往往也是由若干个零部件通过焊接、铆接或螺接组装而成;为了保证各个零部件在焊接、铆接或螺接时不发生移位,通常需要将各个零部件先进行相互压合,最常用的压合方式就是折弯;目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部件之间折弯压合大都是在配套的压合设备上完成的,但是必须借助人工手动操作才能完成,即:操作人员将各个零部件先预装到压合设备中的夹具上,然后手动操作多个夹紧机构以将预装后的零部件进行定位并固定,最后手动启动执行机构以完成压合,上述方法的操作步骤较多,使用起来较为不便,因此加工效率较低,而且夹具的定位不够准确和牢固,导致零部件在压合时很容易发生移位,进而导致加工不良率较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大大简化了操作步骤以方便了使用,进而有效提高了加工效率,还大大提升了定位准确度和牢固度以显著降低了加工不良率的汽车底盘部件的折弯压合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底盘部件的折弯压合机,包括机座、横向固定在机座顶部的座板、固定在座板顶部的箱体、固定在箱体顶部的机箱、以及设于座板上并位于箱体内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包括竖直固定在座板顶部的背板、两个固定在背板后侧与座板顶部之间并左右对称设置的撑板、固定在座板顶部并位于背板后方的平行手指气缸、两个分别固定在平行手指气缸两个夹爪上的夹座、可拆卸的固定在背板前侧并可上下调节固定高度的定位块、两个竖直并均活动连接在背板前侧以均具备左右平移功能且分别左右对称设置的牵引板、竖直固定在座板顶部并位于背板后方的定板、竖直并活动连接在背板后侧以具备上下移动功能的动板、固定在背板上并位于动板上方的折弯气缸、以及横向两个横向穿插设置在背板、动板和定板之间并左右对称分布的牵引柱,所述背板的下侧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缺口槽,所述定位块设于两个缺口槽之间,两个所述夹座的端部分别向前穿过两个缺口槽并分别伸出到定位块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牵引板的内侧均向外形成有一个相互对称设置的折弯块,两个所述折弯块的下侧分别高于两个夹座的上侧;所述折弯气缸的伸缩端竖直向下设置并固定在动板上;所述动板中开设有两个倾斜分布并左右对称的第一腰型孔,对应地,所述定板中开设有两个横向分布并左右对称的第二腰型孔,所述背板中开设有两个横向分布并左右对称的第三腰型孔;两个所述第二腰型孔分别设于两个第一腰型孔的后方,两个所述第三腰型孔分别设于两个第一腰型孔的前方,左侧的一个所述牵引柱横向穿插设置在左侧的一个第三腰型孔、一个第一腰型孔、以及一个第二腰型孔中,右侧的一个所述牵引柱横向穿插设置在右侧的一个第三腰型孔、一个第一腰型孔、以及一个第二腰型孔中,两个所述牵引柱的前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牵引板上。
优选地,所述定位块的顶部开设有定位腔。
优选地,所述背板的前侧还固定有两个支架,两个所述支架中还均穿插固定有一个缓冲器,两个所述缓冲器的伸缩端均横向向外设置并分别位于两个牵引板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两个支架中还均穿插螺接有一个横向设置的限位螺栓,两个所述限位螺栓的螺纹端均向外设置并分别位于两个牵引板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定板的下侧开设有缺口腔,所述座板的顶部还固定有底座,所述平行手指气缸固定在底座上并位于缺口腔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能借助平行手指气缸自动完成第二U型部件、第一U型部件和嵌件的定位和固定,无需人工手动操作,进而大大简化了操作步骤以方便了使用,从而有效提高了加工效率,此外,还大大提升了对第二U型部件、第一U型部件和嵌件的定位准确度和牢固度,进而避免第二U型部件、第一U型部件或嵌件在压合时发生移位,从而显著降低了加工不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前侧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机的右前侧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机的右后侧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背板的右前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为了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汽车底盘部件的折弯压合机,包括机座1、横向固定在机座1顶部的座板2、固定在座板2顶部的箱体3、固定在箱体3顶部的机箱4、以及设于座板2上并位于箱体3内的主机5,主机5包括竖直固定在座板2顶部的背板51、两个固定在背板51后侧与座板2顶部之间并左右对称设置的撑板52、固定在座板2顶部并位于背板51后方的平行手指气缸54、两个分别固定在平行手指气缸54两个夹爪上的夹座55、可拆卸的固定在背板51前侧并可上下调节固定高度的定位块53、两个竖直并均活动连接在背板51前侧以均具备左右平移功能且分别左右对称设置的牵引板56、竖直固定在座板2顶部并位于背板51后方的定板59、竖直并活动连接在背板51后侧以具备上下移动功能的动板58、固定在背板51上并位于动板58上方的折弯气缸57、以及横向两个横向穿插设置在背板51、动板58和定板59之间并左右对称分布的牵引柱510,背板51的下侧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缺口槽511,定位块53设于两个缺口槽511之间,两个夹座55的端部分别向前穿过两个缺口槽511并分别伸出到定位块53的左右两侧;两个牵引板56的内侧均向外形成有一个相互对称设置的折弯块561,两个折弯块561的下侧分别高于两个夹座55的上侧;折弯气缸57的伸缩端竖直向下设置并固定在动板58上;动板58中开设有两个倾斜分布并左右对称的第一腰型孔581,对应地,定板59中开设有两个横向分布并左右对称的第二腰型孔591,背板51中开设有两个横向分布并左右对称的第三腰型孔512;两个第二腰型孔591分别设于两个第一腰型孔581的后方,两个第三腰型孔512分别设于两个第一腰型孔581的前方,左侧的一个牵引柱510横向穿插设置在左侧的一个第三腰型孔512、一个第一腰型孔581、以及一个第二腰型孔591中,右侧的一个牵引柱510横向穿插设置在右侧的一个第三腰型孔512、一个第一腰型孔581、以及一个第二腰型孔591中,两个牵引柱510的前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牵引板56上。
定位块53的顶部开设有定位腔531。
背板51的前侧还固定有两个支架512,两个支架512中还均穿插固定有一个缓冲器513,两个缓冲器513的伸缩端均横向向外设置并分别位于两个牵引板56的内侧。
两个支架512中还均穿插螺接有一个横向设置的限位螺栓514,两个限位螺栓514的螺纹端均向外设置并分别位于两个牵引板56的内侧。
定板59的下侧开设有缺口腔592,座板2的顶部还固定有底座511,平行手指气缸54固定在底座511上并位于缺口腔592中。
每个牵引板56与背板51之间还均至少设有一个横向分布的第一导轨515,每个第一导轨515均固定在背板51上,每个第一导轨515上还均套设连接有若干个第一滑块516,每个第一滑块516均固定在对应的一个牵引板56上。
动板58与背板51之间还至少设有一个竖直分布的第二导轨517,每个第二导轨517均固定在背板51上,每个第二导轨517上还均套设连接有若干个第二滑块518,每个第二滑块518均固定在动板58上。
使用方法:
驱动平行手指气缸54的两个夹爪均向外侧移动以带动两个夹座55相互分开,然后将第一U型部件7的底部放置到定位腔531中,然后将嵌件8放入到第一U型部件7的内部,随后将第二U型部件6倒置并从上往下扣合到第一U型部件7上,并使第二U型部件6的两端分别位于定位块53的左右两侧,同时使第一U型部件7的两端分别向上穿过位于第二U型部件6顶部的两个限位槽61并均伸出到第二U型部件6的上方,然后驱动平行手指气缸54的两个夹爪均向内侧移动以带动两个夹座55相互靠拢,直到分别夹紧在第二U型部件6的两端外侧,这样就完成了第二U型部件6、第一U型部件7和嵌件8的固定;最后驱动折弯气缸57的伸缩端向外伸出以带动动板58向下移动,进而借助两个第一腰型孔581分别迫使两个牵引柱510均向内移动,由于每个牵引柱510的前后两端分别被第三腰型孔512和第二腰型孔591限制,所以两个牵引柱510只能水平移动,进而带动两个牵引板56均向内移动,从而使两个折弯块561分别朝着第一U型部件7的两端移动,最终借助两个折弯块561的端部将第一U型部件7的两端均向内折弯并均压紧在第二U型部件6的顶部,这样就将嵌件8固定在第二U型部件6中以便于后续焊接工序的准确、快速进行;当任意一个牵引板56的内侧接触到对应的一个限位螺栓514的螺纹端时,该牵引板56就会停止移动,而在牵引板56与限位螺栓514接触之前,牵引板56会先接触到缓冲器513的伸缩端以减慢速度。
折弯完成后,驱动折弯气缸57的伸缩端向内收缩以按照同理带动两个牵引板56均向外移动,随后驱动平行手指气缸54的两个夹爪均向外侧移动以带动两个夹座55相互分开,最后,取走压合后的第二U型部件6、第一U型部件7和嵌件8即可。
本实用新型能借助平行手指气缸54自动完成第二U型部件6、第一U型部件7和嵌件8的定位和固定,无需人工手动操作,进而大大简化了操作步骤以方便了使用,从而有效提高了加工效率,此外,还大大提升了对第二U型部件6、第一U型部件7和嵌件8的定位准确度和牢固度,进而避免第二U型部件6、第一U型部件7或嵌件8在压合时发生移位,从而显著降低了加工不良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Claims (5)

1.一种汽车底盘部件的折弯压合机,包括机座、横向固定在机座顶部的座板、固定在座板顶部的箱体、固定在箱体顶部的机箱、以及设于座板上并位于箱体内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包括竖直固定在座板顶部的背板、两个固定在背板后侧与座板顶部之间并左右对称设置的撑板、固定在座板顶部并位于背板后方的平行手指气缸、两个分别固定在平行手指气缸两个夹爪上的夹座、可拆卸的固定在背板前侧并可上下调节固定高度的定位块、两个竖直并均活动连接在背板前侧以均具备左右平移功能且分别左右对称设置的牵引板、竖直固定在座板顶部并位于背板后方的定板、竖直并活动连接在背板后侧以具备上下移动功能的动板、固定在背板上并位于动板上方的折弯气缸、以及横向两个横向穿插设置在背板、动板和定板之间并左右对称分布的牵引柱,所述背板的下侧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缺口槽,所述定位块设于两个缺口槽之间,两个所述夹座的端部分别向前穿过两个缺口槽并分别伸出到定位块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牵引板的内侧均向外形成有一个相互对称设置的折弯块,两个所述折弯块的下侧分别高于两个夹座的上侧;所述折弯气缸的伸缩端竖直向下设置并固定在动板上;所述动板中开设有两个倾斜分布并左右对称的第一腰型孔,对应地,所述定板中开设有两个横向分布并左右对称的第二腰型孔,所述背板中开设有两个横向分布并左右对称的第三腰型孔;两个所述第二腰型孔分别设于两个第一腰型孔的后方,两个所述第三腰型孔分别设于两个第一腰型孔的前方,左侧的一个所述牵引柱横向穿插设置在左侧的一个第三腰型孔、一个第一腰型孔、以及一个第二腰型孔中,右侧的一个所述牵引柱横向穿插设置在右侧的一个第三腰型孔、一个第一腰型孔、以及一个第二腰型孔中,两个所述牵引柱的前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牵引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底盘部件的折弯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的顶部开设有定位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底盘部件的折弯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的前侧还固定有两个支架,两个所述支架中还均穿插固定有一个缓冲器,两个所述缓冲器的伸缩端均横向向外设置并分别位于两个牵引板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底盘部件的折弯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架中还均穿插螺接有一个横向设置的限位螺栓,两个所述限位螺栓的螺纹端均向外设置并分别位于两个牵引板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底盘部件的折弯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板的下侧开设有缺口腔,所述座板的顶部还固定有底座,所述平行手指气缸固定在底座上并位于缺口腔中。
CN202322420451.8U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汽车底盘部件的折弯压合机 Active CN2208812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20451.8U CN220881242U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汽车底盘部件的折弯压合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20451.8U CN220881242U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汽车底盘部件的折弯压合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81242U true CN220881242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79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20451.8U Active CN220881242U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汽车底盘部件的折弯压合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812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17254U (zh) 伺服铆压平台
CN220881242U (zh) 一种汽车底盘部件的折弯压合机
CN111673035B (zh) 汽车空调暖风芯体进出水管铆接机
CN104325228A (zh) 热铆焊接机
CN218136162U (zh) 一种丝杆轴承座自动装配机构
CN216632256U (zh) 一种锻件加工用冲压装置
CN209319346U (zh) 发动机前悬支架固定夹具
CN209813100U (zh) 一种高频组框机
CN203636215U (zh) 热铆焊接机
CN214351907U (zh) 一种用于对汽车模具加工用的夹具
CN220196114U (zh) 具有冲头自动切换机构的汽车前围板精密冲压成型模具
CN219683688U (zh) 一种铝骨架加强件冲压设备
CN213671482U (zh) 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成型加工机构
CN210702212U (zh) 一种缩口和铆压内衬一体的工装
CN220278801U (zh) 一种双联屏屏幕压装装置
CN217859571U (zh) 一种半自动双头风道焊接设备
CN218136163U (zh) 一种丝杆轴承和轴承座自动装配机构
CN216881310U (zh) 一种钣金件槽钢自动化冲孔设备
CN214290334U (zh) 一种车用空调铝套筒侧孔冲压装置
CN218396817U (zh) 一种装配装置
CN208513927U (zh) 一种汽车挡泥板支撑筋的辅助成形装置
CN212552448U (zh) 一种后地板边梁中段分总成焊接专用夹具
CN219335530U (zh) 一种冲压冶具结构
CN219542049U (zh) 一种压紧机构
CN216780216U (zh) 插角件六点铆接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