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42049U - 一种压紧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紧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42049U
CN219542049U CN202320075854.0U CN202320075854U CN219542049U CN 219542049 U CN219542049 U CN 219542049U CN 202320075854 U CN202320075854 U CN 202320075854U CN 219542049 U CN219542049 U CN 2195420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nge
hold
plate
driving
mov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7585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振峰
张君
聂庆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7585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420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420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420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桶体的压紧机构,包括有工作台;内支撑机构;四根支撑条;每根支撑条上均设置有用来抵压所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对应侧边的压脚;每根支撑条上的压脚至少有两个,且沿着对应支撑条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各所述压脚的底面的至少局部能围合形成与所述第二法兰的形状相同的抵压面。对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的各个位置进行抵压,从而保证了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贴合地更加均匀紧密,可避免因两个法兰平面度不佳而对支撑条进行磨损,保证了后续取得较好的焊接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压紧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内胆的压紧机构。
背景技术
工装夹具大量出现在产品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目前的工装夹具如中国发明专利《将不锈钢面板与立桶焊接在一起的激光焊接工装》,其专利申请号为ZL201811343324.X(申请公开号为CN111168238B)公开了一种将不锈钢面板与立桶焊接在一起的激光焊接工装,包括台面;四块外支撑平台,均约束在台面上并由第一气缸驱动而能滑移,四块外支撑平台围成空间,各外支撑平台上分别固定有外压紧块;底部限位结构,设于台面上用以对放入空间内的立桶底部形成限位;中部支撑平台,固定在台面上并位于四块外支撑平台围成空间内;四块内撑块,均约束在台面上并由第二气缸驱动而能滑移,内撑块的外移能压紧立桶的内壁并邻近焊接位置;多块上压紧块,每块上压紧块对应安装在转角气缸上而能偏转和上下移动。
上述立桶(呈环状的环壁)的两端敞口,面板(盖板)遮盖住立桶的顶部敞口,立桶的顶部敞口的周沿侧向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一法兰,而盖板的周沿侧向外延形成有第二法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均呈环状,上述立桶和盖板所组成的部件为待压桶体,上述工装通过多块上压紧块将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压紧,但是多块上压紧块安装在立桶的四个边角(即法兰的四个边角)处,通过下移将对应位置压紧,但是由于立桶周边的法兰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变形,仅依靠上述上压紧块对边角压紧时,法兰的侧边平面度不佳,会对法兰下侧的支撑件(如内支撑块)进行磨损,并且法兰侧边的压紧效果不佳,容易导致后续焊接不良情况的产生。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压紧机构作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压紧机构,抵压桶体的两个法兰以使两个法兰贴合地均匀紧密的压紧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桶体的压紧机构,所述桶体包括呈竖向环壁状的环形壁及设置在所述环形壁顶部敞口的板体,所述环形壁之顶部敞口的周沿侧向外延形成有第一法兰,所述板体的周沿侧向外沿形成有位于所述第一法兰之上的第二法兰,该压紧机构包括有:
工作台;
内支撑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以供桶体自上而下罩设在其上;
四根支撑条,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且沿着周向依次布置在所述内支撑机构的外围,且围合形成供所述桶体的环形壁置于其中的空间,其顶部围合形成供所述桶体的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搁置在其上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的形状与所述第一法兰的形状相同,各所述支撑条均被布置成能朝靠近或远离所述内支撑机构方向运动;
每根支撑条上均设置有用来抵压所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对应侧边的压脚;
其特征在于:每根支撑条上的压脚至少有两个,且沿着对应支撑条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各所述压脚的底面的至少局部能围合形成与所述第二法兰的形状相同的抵压面。
为了方便设置压脚,每根所述支撑条对应有一个活动板,所述压脚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且至少有局部位于对应支撑条之上,并被布置成能沿着上下方向来回运动。
压脚可与支撑条呈相交叉布置的方式,也可采用背景技术中的结构形式,但是优选地,所述压脚沿着与其所在的支撑条的长度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延伸,且能转动地设置在对应侧的活动板上,并且其转动轴线沿着其所对应的支撑条的长度方向延伸,该压脚的第一端位于对应支撑条之上,该压脚的第二端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着上下方向运动。
为了实现压脚第一端的上下运动,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气缸,所述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位于对应的压脚之第二端的下方。
为了实现对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边角处的抵压,四根支撑条包括有两根沿着前后方向间隔布置且均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撑条和两根沿着左右方向间隔布置且均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支撑条,所述第一支撑条上的压脚为第一压脚,所述第二支撑条上的压脚为第二压脚,相邻第一压脚和第二压脚拼接形成位于所述第二法兰对应边角之上的角部压件。
为了实现对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的全面抵压,相邻两个所述角部压件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的压脚。
为了对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的边角处进行支撑,相邻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相拼接形成至少局部位于所述第一法兰对应边角之下的角部支撑件。
为了实现活动板的运动,还包括有用来带动所述活动板靠近或远离所述内支撑机构的第五驱动机构,所述第五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对应活动板驱动相连。
支撑条可采用一体的结构形式,也可采用分体的结构形式,但是优选地,所述支撑条包括有至少两根沿着其自身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分支条,各分支条均设置在对应的活动板上。
内支撑机构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可采用背景技术中的结构,也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他结构,但是优选地,所述内支撑机构包括有:
固定板,其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之上;
第一活动件,其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且被布置成能相对所述固定板上下运动;
两个第一抵压件,其设于所述固定板之上,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活动件的前后两侧,并在所述第一活动件上下运动的驱动下同时靠近或远离对应侧的支撑条;
两个第二抵压件,其设于所述固定板之上,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活动件的左右两侧,并分别被布置成能靠近或远离对应侧的支撑条;
四个角部抵压件,其设于所述固定板之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活动件的周侧,并分别位于所述环形壁的各个边角处,并被布置成能靠近或远离对应侧的边角。
实现第一活动件带动第一抵压件运动的方式有多种,可采用倾斜部和倾斜段相配合的形式,也可采用其他方式,但是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动件前后两侧壁的上部均具有自上而下逐渐朝远离对向侧方向倾斜的倾斜部,每个第一抵压件均具有与对应侧的倾斜部相匹配的倾斜段。此外,倾斜部还可采用自上而下逐渐朝对向侧方向倾斜的形式。
为了减少动力源的设置个数,优选地,四个角部抵压件中沿着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的两个为一组,则有两组,且沿着左右方向间隔布置,每组对应有一个第二驱动机构,且每组中的两个角部抵压件在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朝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此外,还可采用沿着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的两个为一组。
第二驱动机构的结构形式有多种,但是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有驱动器和第二活动件,所述第二活动件设于所述固定板上,且位于对应侧的两个角部抵压件之间,并在驱动器的驱动下能上下运动,所述第二活动件的前后两侧壁的上部均具有自上而下逐渐朝远离对向侧方向倾斜的倾斜板,所述角部抵压件具有与对应侧的倾斜板相匹配的倾斜壁。此外,倾斜板还可采用自上而下逐渐朝对向侧方向倾斜的形式。
优选地,所述第二抵压件在第三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运动,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的局部位于两个第二驱动机构之间,且该第三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穿过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而与所述第二抵压件驱动相连。
第二活动件的形式有多种,优选地,所述第二活动件包括有位于所述固定板之下的连接板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顶面上且向上穿过所述固定板的延伸件,所述延伸件有两个,且沿着前后方向间隔布置,每个所述延伸件上具有一个所述的倾斜板,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位于两个所述延伸件之间。此外,还可采用两个连接板,每个连接板上设置有一个延伸件的形式。
为了方便将桶体取出,所述工作台包括有台板及用来支撑所述台板的支架,所述台板位于所述支架之上,所述内支撑机构、支撑条和桶体均设置在所述台板之上,该压紧机构还包括有用来向上推动所述桶体的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设置在所述台板上,且对应所述桶体的位置。
顶出机构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顶出结构,但是优选地,所述顶出机构包括有:
安装板,其位于所述台板之下;
顶杆,竖向布置,至少有两根且并排间隔布置,其上端穿设在所述台板上,并对应所述环形壁之底部敞口的周沿,其下端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及
第四驱动机构,其安装在所述台板的底面上,其动力输入端与所述安装板驱动相连,用来带动所述安装板沿着上下方向运动。
为了降低桶体底部敞口的周沿的磨损,还包括有使该安装板始终具有向上运动趋势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作用于所述安装板。
弹性件的安装位置和设计形式有多种,可采用弹簧的形式,也可采用簧片的形式,但是优选地,还包括有位于所述安装板之下且与台板相对固定的固定座,所述弹性件为位于所述安装板和固定座之间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接,且该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固定座相连接。
为了提高取出的可靠性,所述顶杆有四根,所述环形壁底部敞口的相对两个边沿分别对应有两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压紧机构通过四根支撑条对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进行支撑,并通过四根支撑条上的压脚对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进行抵压,由于四根支撑条的顶部围合形成供所述桶体的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两个法兰)搁置在其上的支撑面,支撑面的形状与第一法兰的形状相同,则对第一法兰各个位置进行支撑,而每根支撑条上的压脚间隔布置,且各压脚的底面至少局部能围合形成与第二法兰的形状相同的抵压面,则对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的各个位置进行抵压,从而保证了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贴合地更加均匀紧密,可避免因两个法兰平面度不佳而对支撑条进行磨损,保证了后续取得较好的焊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剖视图;
图4为图1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图5为图2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I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桶体1为烹饪设备的内胆。前述桶体1包括呈竖向环壁状的环形壁11及设置在环形壁11顶部敞口的板体12,环形壁11之顶部敞口的周沿侧向外延形成有第一法兰111,板体12的周沿侧向外沿形成有位于第一法兰111之上的第二法兰121。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板体12位于环形壁11的后侧。
如图1至图5所示,用于桶体的压紧机构包括有工作台2、内支撑机构3、四根支撑条、第一驱动机构、顶出机构6和弹性件。其中,工作台2包括有台板21及用来支撑台板21的支架22,台板21位于支架22之上,内支撑机构3、支撑条和桶体1均设置在台板21之上。内支撑机构3设置在工作台2上,以供桶体1自上而下罩设在其上。为了对桶体1进行定位,如图4所示,台板21上设置有四个间隔布置的定位块211,在桶体1放置在台板21的状态下,桶体1位于定位块211的外围,各个定位块211分别位于桶体1底部敞口的四个边角处。
如图1、图2、图7和图8所示,四根支撑条设置在工作台2上,且沿着周向依次布置在内支撑机构3的外围,且围合形成供桶体1的环形壁11置于其中的空间,其顶部围合形成供桶体1的第一法兰111和第二法兰121搁置在其上的支撑面01,支撑面01的形状与第一法兰111的形状相同,各支撑条均被布置成能朝靠近或远离内支撑机构3方向运动。每根支撑条上均设置有用来抵压第一法兰111和第二法兰121对应侧边的压脚,每根支撑条上的压脚至少有两个,且沿着对应支撑条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各压脚的底面的至少局部能围合形成与第二法兰121的形状相同的抵压面02。各个支撑条的结构相同,以下以其中一根支撑条为例进行说明。每根支撑条对应有一个活动板4,支撑条包括有至少两根沿着其自身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分支条400,各分支条400均设置在对应的活动板4上。压脚设置在活动板4上,且有局部位于对应支撑条之上,并被布置成能沿着上下方向来回运动。在本实施例中,压脚沿着与其所在的支撑条的长度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延伸,且能转动地设置在对应侧的活动板4上,并且其转动轴线沿着其所对应的支撑条的长度方向延伸,该压脚的第一端位于对应支撑条之上,该压脚的第二端在第一驱动机构8的驱动下沿着上下方向运动。前述的第一驱动机构8为气缸,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位于对应的压脚之第二端的下方。
具体地,四根支撑条包括有两根沿着前后方向间隔布置且均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撑条41和两根沿着左右方向间隔布置且均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支撑条42。相邻第一支撑条41和第二支撑条42相拼接形成至少局部位于第一法兰111对应边角之下的角部支撑件44。第一支撑条41上的压脚为第一压脚411,第二支撑条42上的压脚为第二压脚421,相邻第一压脚411和第二压脚421拼接形成位于第二法兰121对应边角之上的角部压件43。相邻两个角部压件43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的压脚,其中,第一支撑条41上有5个压脚,而第二支撑条42上有3个压脚。
如图3所示,上述第五驱动机构9用来带动活动板4靠近或远离内支撑机构3,第五驱动机构9的动力输出端与对应活动板4驱动相连。前述第五驱动机构为气缸。
如图4所示,内支撑机构3包括有固定板31、第一活动件32、两个第一抵压件33、两个第二抵压件34、四个角部抵压件35、第二驱动机构5和第三驱动机构36。其中,固定板31固定在工作台2之上。第一活动件32安装在固定板31上,且在第六驱动机构30的驱动下能相对固定板31上下运动。两个第一抵压件33设于固定板31之上,且分别位于第一活动件32的前后两侧,并在第一活动件32上下运动的驱动下同时靠近或远离对应侧的支撑条;具体地,第一活动件32前后两侧壁的上部均具有自上而下逐渐朝远离对向侧方向倾斜的倾斜部321,每个第一抵压件33均具有与对应侧的倾斜部321相匹配的倾斜段331。如此,在第一活动件32向上运动时,带动两个第一抵压件33相互远离,继而分别与桶体1对应侧的内侧壁相抵靠。两个第一抵压件33可撑住环形壁11的前后两个侧壁。
两个第二抵压件34设于固定板31之上,且分别位于第一活动件32的左右两侧,并分别第三驱动机构36的驱动下能靠近或远离对应侧的支撑条。四个角部抵压件35设于固定板31之上,且位于第一活动件32的周侧,并分别位于环形壁11的各个边角处,并被布置成能靠近或远离对应侧的边角。具体地,四个角部抵压件35中沿着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的两个为一组,则有两组,且沿着左右方向间隔布置,每组对应有一个第二驱动机构5,且每组中的两个角部抵压件35在第二驱动机构5的驱动下朝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上述的第三驱动机构36的局部位于两个第二驱动机构5之间,且该第三驱动机构36的动力输出端穿过第二驱动机构5而与第二抵压件34驱动相连。第二驱动机构5包括有驱动器51和第二活动件52。第二活动件52设于固定板31上,且位于对应侧的两个角部抵压件35之间,并在驱动器51的驱动下能上下运动,第二活动件52的前后两侧壁的上部均具有自上而下逐渐朝远离对向侧方向倾斜的倾斜板5221,角部抵压件35具有与对应侧的倾斜板相匹配的倾斜壁351。第二活动件52包括有位于固定板31之下的连接板521及设置在连接板521的顶面上且向上穿过固定板31的延伸件522,延伸件522有两个,且沿着前后方向间隔布置,每个延伸件522上具有一个倾斜板5221,第三驱动机构36的动力输出端位于两个延伸件522之间。两个第二抵压件34可撑住环形壁11的左右两个侧壁。上述第一抵压件和第二抵压件将环形壁11的周壁撑住,避免对定位块211进行磨损。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将焊接好的桶体1顶出,上述顶出机构6用来向上推动桶体1从而将桶体1顶出。前述的顶出机构6设置在台板21上,且对应桶体1的位置。具体地,顶出机构6包括有安装板61、顶杆62和第四驱动机构63。其中,安装板61位于台板21之下。顶杆62竖向布置,至少有两根且并排间隔布置,在本实施例中,顶杆62有四根,环形壁11底部敞口的相对两个边沿分别对应有两根。每根顶杆62的结构和安装方式相同,以下以其中一根顶杆62为例进行说明。顶杆62的上端穿设在台板21上,并对应环形壁11之底部敞口的对应边沿,顶杆62的下端设置在安装板61上。第四驱动机构63安装在台板21的底面上,第四驱动机构63的动力输入端与安装板61驱动相连,用来带动安装板61沿着上下方向运动。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器51、第三驱动机构和第四驱动机构均采用气缸。
上述弹性件使该安装板61始终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弹性件作用于安装板61上。本实施例中的弹性件有四个,且均为弹簧7。四个弹簧7的安装方式相同,以下以其中一个弹簧7为例进行说明。工作台21上在位于安装板61之下设置有与台板21相对固定的固定座23,弹性件为位于安装板61和固定座23之间的弹簧7,弹簧7的上端与安装板61相连接,且该弹簧7的下端与固定座23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侧”、“顶”、“底”等,用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

Claims (20)

1.一种用于桶体的压紧机构,所述桶体(1)包括呈竖向环壁状的环形壁(11)及设置在所述环形壁(11)顶部敞口的板体(12),所述环形壁(11)之顶部敞口的周沿侧向外延形成有第一法兰(111),所述板体(12)的周沿侧向外沿形成有位于所述第一法兰(111)之上的第二法兰(121),该压紧机构包括有:
工作台(2);
内支撑机构(3),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2)上,以供桶体(1)自上而下罩设在其上;
四根支撑条,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2)上,且沿着周向依次布置在所述内支撑机构(3)的外围,且围合形成供所述桶体(1)的环形壁(11)置于其中的空间,其顶部围合形成供所述桶体(1)的第一法兰(111)和第二法兰(121)搁置在其上的支撑面(01),所述支撑面(01)的形状与所述第一法兰(111)的形状相同,各所述支撑条均被布置成能朝靠近或远离所述内支撑机构(3)方向运动;
每根支撑条上均设置有用来抵压所述第一法兰(111)和第二法兰(121)对应侧边的压脚;
其特征在于:每根支撑条上的压脚至少有两个,且沿着对应支撑条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各所述压脚的底面的至少局部能围合形成与所述第二法兰(121)的形状相同的抵压面(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支撑条对应有一个活动板(4),所述压脚设置在所述活动板(4)上,且至少有局部位于对应支撑条之上,并被布置成能沿着上下方向来回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脚沿着与其所在的支撑条的长度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延伸,且能转动地设置在对应侧的活动板(4)上,并且其转动轴线沿着其所对应的支撑条的长度方向延伸,该压脚的第一端位于对应支撑条之上,该压脚的第二端在第一驱动机构(8)的驱动下沿着上下方向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8)为气缸,所述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位于对应的压脚之第二端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四根支撑条包括有两根沿着前后方向间隔布置且均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撑条(41)和两根沿着左右方向间隔布置且均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支撑条(42),所述第一支撑条(41)上的压脚为第一压脚(411),所述第二支撑条(42)上的压脚为第二压脚(421),相邻第一压脚(411)和第二压脚(421)拼接形成位于所述第二法兰(121)对应边角之上的角部压件(4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角部压件(43)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的压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第一支撑条(41)和第二支撑条(42)相拼接形成至少局部位于所述第一法兰(111)对应边角之下的角部支撑件(44)。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来带动所述活动板(4)靠近或远离所述内支撑机构(3)的第五驱动机构(9),所述第五驱动机构(9)的动力输出端与对应活动板(4)驱动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包括有至少两根沿着其自身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分支条(400),各分支条(400)均设置在对应的活动板(4)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机构(3)包括有:
固定板(31),其固定在所述工作台(2)之上;
第一活动件(32),其安装在所述固定板(31)上,且被布置成能相对所述固定板(31)上下运动;
两个第一抵压件(33),其设于所述固定板(31)之上,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活动件(32)的前后两侧,并在所述第一活动件(32)上下运动的驱动下同时靠近或远离对应侧的支撑条;
两个第二抵压件(34),其设于所述固定板(31)之上,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活动件(32)的左右两侧,并分别被布置成能靠近或远离对应侧的支撑条;
四个角部抵压件(35),其设于所述固定板(31)之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活动件(32)的周侧,并分别位于所述环形壁(11)的各个边角处,并被布置成能靠近或远离对应侧的边角。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件(32)前后两侧壁的上部均具有自上而下逐渐朝远离对向侧方向倾斜的倾斜部(321),每个第一抵压件(33)均具有与对应侧的倾斜部(321)相匹配的倾斜段(331)。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四个角部抵压件(35)中沿着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的两个为一组,则有两组,且沿着左右方向间隔布置,每组对应有一个第二驱动机构(5),且每组中的两个角部抵压件(35)在第二驱动机构(5)的驱动下朝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包括有驱动器(51)和第二活动件(52),所述第二活动件(52)设于所述固定板(31)上,且位于对应侧的两个角部抵压件(35)之间,并在驱动器(51)的驱动下能上下运动,所述第二活动件(52)的前后两侧壁的上部均具有自上而下逐渐朝远离对向侧方向倾斜的倾斜板(5221),所述角部抵压件(35)具有与对应侧的倾斜板相匹配的倾斜壁(351)。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抵压件(34)在第三驱动机构(36)的驱动下运动,所述第三驱动机构(36)的局部位于两个第二驱动机构(5)之间,且该第三所述第三驱动机构(36)的动力输出端穿过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而与所述第二抵压件(34)驱动相连。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件(52)包括有位于所述固定板(31)之下的连接板(521)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板(521)的顶面上且向上穿过所述固定板(31)的延伸件(522),所述延伸件(522)有两个,且沿着前后方向间隔布置,每个所述延伸件(522)上具有一个所述的倾斜板(5221),所述第三驱动机构(36)的动力输出端位于两个所述延伸件(522)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包括有台板(21)及用来支撑所述台板(21)的支架(22),所述台板(21)位于所述支架(22)之上,所述内支撑机构(3)、支撑条和桶体(1)均设置在所述台板(21)之上,该压紧机构还包括有用来向上推动所述桶体(1)的顶出机构(6),所述顶出机构(6)设置在所述台板(21)上,且对应所述桶体(1)的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6)包括有:
安装板(61),其位于所述台板(21)之下;
顶杆(62),竖向布置,至少有两根且并排间隔布置,其上端穿设在所述台板(21)上,并对应所述环形壁(11)之底部敞口的周沿,其下端设置在所述安装板(61)上;及
第四驱动机构(63),其安装在所述台板(21)的底面上,其动力输入端与所述安装板(61)驱动相连,用来带动所述安装板(61)沿着上下方向运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使该安装板(61)始终具有向上运动趋势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作用于所述安装板(61)。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位于所述安装板(61)之下且与台板(21)相对固定的固定座(23),所述弹性件为位于所述安装板(61)和固定座(23)之间的弹簧(7),所述弹簧(7)的上端与所述安装板(61)相连接,且该弹簧(7)的下端与所述固定座(23)相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62)有四根,所述环形壁(11)底部敞口的相对两个边沿分别对应有两根。
CN202320075854.0U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压紧机构 Active CN2195420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75854.0U CN219542049U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压紧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75854.0U CN219542049U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压紧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42049U true CN219542049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34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75854.0U Active CN219542049U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压紧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420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39232U (zh) 一种汽车顶盖内外板包边模具
US6871587B2 (en) Machine press
CN112338423A (zh) 一种便于钢结构檩托板组装并可防焊接变形的胎模
KR102031026B1 (ko) 멀티 캠형 프레스장치
KR20110078045A (ko) 도어용 채널의 노칭장치
CN219542049U (zh) 一种压紧机构
CN220837296U (zh) 一种后副车架矫形装置
CN116748363B (zh) 一种动力电池壳铝板压弧模具
CN212233375U (zh) 一种鞋底自动高效冲裁装置
CN212144206U (zh) 一种新型钣金件冲压模具
CN218775530U (zh) 一种汽车连接器生产冲压模具
CN218801997U (zh) 一种抱箍安装机构
CN109278245B (zh) 一种铁环镶嵌成型自动化设备
CN113828666A (zh) 一种用于自动折弯成型的液压装置
CN108999852B (zh) 装饰面板组件粘接方法
CN206392793U (zh) 一种螺栓的压扁装置
CN221065410U (zh) 一种导航接收机机箱壁板数控加工自动锁紧定位装置
CN221019846U (zh) 一种导航接收机机箱支撑自动锁紧四轴数控加工装置
CN215469179U (zh) 一种增力压紧机构
CN204135145U (zh) 新型汽车车门包边机
CN210046571U (zh) 一种定位压紧装置
CN217168357U (zh) 用于反射镜和衬板的压接装置
CN219053535U (zh) 一种消音器的内音网成型装置
CN218876252U (zh) 一种塑料制品生产用折弯装置
CN215156332U (zh) 一种压料装置的压箱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