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73035B - 汽车空调暖风芯体进出水管铆接机 - Google Patents

汽车空调暖风芯体进出水管铆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73035B
CN111673035B CN202010548914.7A CN202010548914A CN111673035B CN 111673035 B CN111673035 B CN 111673035B CN 202010548914 A CN202010548914 A CN 202010548914A CN 111673035 B CN111673035 B CN 1116730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veting
water pipe
placing groove
core
warm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4891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73035A (zh
Inventor
李军
朱建成
罗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Sandian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Sandian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Sandian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Sandian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4891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730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73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730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730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730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JFORGING; HAMMERING; PRESSING METAL; RIVETING; FORGE FURNACES
    • B21J15/00Riveting
    • B21J15/10Riveting machines
    • B21J15/16Drives for riveting machines; Transmission means therefor
    • B21J15/22Drives for riveting machines; Transmission means therefor operated by both hydraulic or liquid pressure and gas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JFORGING; HAMMERING; PRESSING METAL; RIVETING; FORGE FURNACES
    • B21J15/00Riveting
    • B21J15/38Accessories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riveting, e.g. pliers for upsetting; Hand tools for riveting
    • B21J15/42Special clamping devices for workpieces to be riveted together, e.g. operating through the rivet ho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暖风芯体进出水管铆接机,包括机架,机架上具有水平设置的工作台,该工作台上设有放置槽,放置槽的上下两端及前侧敞口,工作台上对应放置槽的位置设有夹紧组件,夹紧组件用于使暖风芯体以竖直姿态保持在放置槽内;工作台上对应放置槽位置设有铆接组件,铆接组件包括四个呈圆周分布的铆接头,以及与各铆接头一一对应的驱动件,驱动件用于驱动铆接头沿其分布圆周的径向移动。通过对暖风芯体和水管姿态的同时固定,以及多个均匀分布的铆接头进行同时铆接,从而保证铆接位置和力度的准确性,大大提高铆接质量和效率,有利于保证成品质量的一致性,提高生产效率等。

Description

汽车空调暖风芯体进出水管铆接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空调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空调暖风芯体进出水管铆接机。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系统能给汽车驾驶者和乘客带来舒适的驾驶和乘车环境,而暖风芯体又是汽车空调系统的主要部件之一。暖风芯体多为方形结构,端部连接有供冷却液流通的进出水管。
检测暖风芯体的主要实验有气密性实验和内部泄漏量测试等,而进出水管与暖风芯体水室的连接质量直接影响测试结果,传统两点对铆的铆接方式很难达到铆接质量的一致性,且铆接质量和效率较低,相对降低了产品合格率和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空调暖风芯体进出水管铆接机,以提高暖风芯体进出水管铆接质量和效率。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空调暖风芯体进出水管铆接机,其关键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具有水平设置的工作台,该工作台上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上下两端及前侧敞口,工作台上对应放置槽的位置设有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用于使暖风芯体以竖直姿态保持在放置槽内;
所述工作台上对应放置槽位置设有铆接组件,所述铆接组件包括四个呈圆周分布的铆接头,以及与各铆接头一一对应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铆接头沿其分布圆周的径向移动。
采用以上方案,铆接时通过夹紧组件保持暖风芯体自身的稳定性,再经由圆周分布的四个铆接头对其进行同时四点铆接,确保铆接点位和力度的准确性、一致性,大大提高铆接质量和效率,保证成品的合格率等。
作为优选:所述放置槽的两侧具有对称设置的滑动底板,工作台上具有与所述滑动底板滑动配合的底板导轨,所述底板导轨沿放置槽前后方向设置;
所述滑动底板配置有位置切换气缸,所述位置切换气缸能够驱动滑动底板沿底板导轨滑动,并使其保持在第一铆接工位或第二铆接工位,所述第一铆接工位或第二铆接工位对应待铆接暖风芯体的两个水室接口,所述铆接头和驱动件两两一组对称设置在两个滑动底板上,同一滑动底板上的两个铆接头呈90°夹角分布,且均朝向放置槽所在一侧。采用以上结构,通过滑动底板在两个铆接工位之间滑动,则可使一组铆接组件完成同一暖风芯体上两个水室接口与水管之间的铆接工作,有利于提高铆接组件的利用率,便于布局,且减少铆接组件的占用空间等。
作为优选:所述滑动底板上固设有铆接导轨,所述铆接头通过滑块与铆接导轨滑动配合,所述铆接导轨通过支撑块固设于滑动底板上,所述铆接头两侧具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推板,所述推板位于支撑块两侧,其下端通过连接块与所述驱动件相连。采用以上方案,有利于保证铆接头移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件为液压缸,四个所述液压缸与同一预压式增压器相连,所述预压式增压器连接有气源,当所述液压缸通过预压式增压器预增压时,所述铆接头与待铆接暖风芯体的水室接口翻边接触,二次增压时,所述铆接头向内压紧水室接口翻边,使其与对应水管铆接固定。采用以上方案,四个液压缸同步动作,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铆接质量均一性,同时通过预压式增压器实现预增压与二次增压结合铆接的方式,有利于保证铆接过程的稳定性,避免产生冲击力导致暖风芯体发生抖动或偏移,进而导致铆接点偏移降低铆接质量的情况发生。
作为优选:所述工作台上在放置槽的一侧设有水管托座,所述水管托座上具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卡槽,所述卡槽的顶部及两端敞口,其大小与水管相适应。采用以上结构,有利于保证铆接时水管姿态的准确性,确保二者铆接后能够与对应部件相连,提高成品的装配性,即提高铆接质量。
作为优选:所述工作台上对应水管托座的位置设有水管支撑气缸,所述水管支撑气缸竖直朝上设置,所述水管托座固定支撑于该水管支撑气缸上。采用以上方案,可根据需要调整水管托座的高度,以便于水管摆放到位,或适应暖风芯体的夹持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放置槽正上方设有水管压紧组件,所述水管压紧组件包括两个与暖风芯体水室接口位置对应设置的水管压头,以及与所述水管压头一一对应设置的压紧气缸,所述压紧气缸竖直向下设置,水管压头竖直向下,其上端与所述压紧气缸固定连接;
所述水管压头下部具有至少两个呈圆周分布的压紧条,所述压紧条下端齐平,且其中两个相邻压紧条之间的空隙能够供所述水管通过。
采用以上方案,铆接时,装有密封圈的水管连接端插入对应水室接口内,压紧条竖直向下伸入水室接口内,其下端压在密封腔上,有利于保证铆接时密封腔位置的稳定性,防止发生移动,同时间隔分布的压紧条也不会妨碍铆接头的动作,铆接完成之后,也可顺利从水室接口内退出,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铆接部位的密封性,即提高铆接成品质量。
作为优选:所述压紧条的内外两侧均为光滑弧面。采用以上方案,可相对减小压紧条的厚度,避免对铆接造成干涉,或水室接口翻边向内变形时,对其造成破坏等,也便于铆接完成之后从水室接口内退出,减少阻力。
作为优选:所述工作台对应放置槽的位置具有贯穿其上下两侧的槽口,所述槽口两侧具有对称设置的侧挡板,所述侧挡板竖向设置,两块侧挡板后端连接有背板,所述侧挡板和背板合围形成上大下小的放置槽。采用以上方案,便于对放置槽的结构进行调整,且此种形状的放置槽也能更好的与暖风芯体形状相适应,便于取放暖风芯体,提高其可操作性。
作为优选:所述夹紧组件包括芯体前压板和芯体侧压板,其中芯体前压板位于放置槽的正前方,芯体侧压板位于放置槽的下方一侧,所述芯体前压板配有用于驱动其靠近或远离放置槽的夹紧气缸A,芯体侧压板配置有用于驱动其靠近或远离放置槽的夹紧气缸B。采用以上方案,通过芯体前压板与背板配合,即可以实现暖风芯体前后方向的夹紧,而芯体侧压板与其中一个侧挡板配合即可实现暖风芯体左右方向的夹紧,有利于保证铆接时暖风芯体位置稳定性,防止偏移,提高铆接质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汽车空调暖风芯体进出水管铆接机,通过对暖风芯体和水管姿态的同时固定,以及多个均匀分布的铆接头进行同时铆接,从而保证铆接位置和力度的准确性,大大提高铆接质量和效率,有利于保证成品质量的一致性,提高生产效率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夹紧组件安装示意图;
图4为水管压紧组件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铆接组件安装示意图;
图6为铆接组件局部放大图;
图7为铆接组件剖视图;
图8为水管压头结构示意图;
图9为支撑块结构示意图;
图10为连接块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气路连接示意图;
图12为暖风芯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水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首先参考图12和图13,其中暖风芯体9大体呈长方体状,其一端略宽,并在较宽的一端设置有两个水室接口90,水室接口90与暖风芯体9内部的水室想通,水管91的粗细与水室接口90相适应,为异形管状结构,其一端具有插入水室接口90的铆接段910,另一端具有与其他管接头连接的连接段911,在进行水管91与暖风芯体9的连接时,通常铆接段910需要伸入水室接口90中,而为便于水管91的布置安装,减少占用空间等,还需保持两个水管91处于基本平行布置的姿态,且为充分保证水管91与水室接口90连接之后的密封性,故通常还会在铆接段910的外部套设密封圈92。
在此基础之上,参考图1至图11所示的本发明的汽车空调暖风芯体进出水管铆接机,其主要包括机架1,机架1上具有水平设置的工作台10,机架1上在工作台10左右及后侧和顶部均设有围挡12,围挡12与工作台10构成一个前侧敞口的安装和操作空间,操作空间可避免铆接工序受外部影响,工作台10上设有至少一个放置槽2,放置槽2的上下两端及前侧均敞口,其主要用于将暖风芯体9以竖直姿态放入,同时每个放置槽2均配置有一组夹紧组件6,通过夹紧组件6可对装入放置槽2的暖风芯体9起到固定作用,使其保持竖直,且水室接口90朝上的姿态不变。
工作台10上对应各放置槽2设有至少一组铆接组件3,本实施例中铆接组件3主要包括大体呈圆周分布的铆接头30,以及与各铆接头30一一对应设置的驱动件31,驱动件31能够驱动铆接头30沿其分布圆周的径向移动,即指铆接头30的初始位置处于同一圆周上,并在驱动件31的驱动下能够同时接触到水室接口90的外壁,以此保证铆接时机的同步性。
本实施例中,为充分提高其可操作性以及部件的利用效率等,故在工作台10上仅设有一个放置槽2以及一组铆接组件3,如图2、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放置槽2的两侧具有对称设置的滑动底板32,工作台10上具有沿其前后方向设置的底板导轨11,滑动底板32与底板导轨11滑动配合,铆接组件3则对称设置于两个滑动底板32上,每个滑动底板32均配置有位置切换气缸38,滑动底板32在位置切换气缸38的作用下前后滑动,并能够保持在第一铆接工位或第二铆接工位,第一铆接工位和第二铆接工位分别对应了暖风芯体9上两个水室接口90的位置,即当滑动底板32保持在不同工位时,铆接组件3能够完成对应水室接口90与水管91的铆接。
铆接头30和驱动件31两两一组对称设置在两个滑动底板32上,四个铆接头30的移动轨迹均相互垂直,即任意相邻两个铆接头30均呈90°夹角分布,且朝向放置槽2所在的一侧,这样铆接时,四个铆接头30与水室接口90的接触点均匀分布,避免出现某两个接触点因偏差较大导致铆接力度失衡,有利于提高铆接质量。
为保证铆接头30移动轨迹的精准度和移动平稳度,故在滑动底板32上具有与铆接头30一一对应设置的铆接导轨33,如图所示,铆接导轨33通过支撑块35支撑于滑动底板32上,铆接导轨33位于支撑块35的顶部,其上具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滑块34,而铆接头30则以可拆卸方式与滑块34固定连接,铆接头30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推板36,推板36位于支撑块35的两侧,其后侧至少部分突出于支撑块35的后端,支撑块35后端下侧具有让位空间350,而两个推板36的突出部分与该让位空间350合围形成一个“凹”形空间,两个推板36的后侧设有连接块37,连接块37两端分别与两个推板36固定连接,连接块37的前侧具有与“凹”形空间相适应的凸出部371,其后侧与驱动件31相连,这样当驱动件31工作时,通过连接块37即可推动铆接头30沿铆接导轨33滑动,且滑动一段距离之后,凸出部371嵌入“凹”形空间中,有利于节省空间,且进一步保证移动的平稳性。
为避免直接冲压铆接对暖风芯体9的位置造成影响,故本实施例中采用两次增压铆接的方式进行铆接,结合图11所示,驱动件31为液压缸,且四个液压缸通过并联气路与统一预压式增压器4相连,而预压式增压器4连接有气源5,这样在铆接时,可通过预压方式,使铆接头30前移至与水室接口90的外壁接触,然后再增压通过高油压推动铆接头30进行铆接固定。
当驱动件31为液压缸时,连接块37的后侧设有呈T字形的栓接槽370,而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具有与栓接槽370相适应的栓接头,通过栓接头与栓接槽370配合,即可实现二者的快速连接,相对提高了装置的装配性。
参考图4和图11,因为需要尽可能保证安装完成之后两个水管91保持基本平行姿态,故本申请中在工作台10上还设有用于保持水管91姿态的保持组件,其主要包括水管托座7,水管托座7上具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卡槽70,卡槽70的顶部及两端均敞口,且其大小以及倾斜角度(相对工作台10的角度)与连接段911均相适应。
当然,为提高水管托座7的适应性,本实施例的工作台1上对应水管托座7还设有水管支撑气缸10,水管支撑气缸10竖直朝上设置,水管托座7固设于水管支撑气缸10的活塞杆上,并可通过水管支撑气缸10进行升降调整,水管支撑气缸10的同样有气源5供气。
参考图2、图4和图8,放置槽2正上方设有水管压紧组件8,本实施例中水管压紧组件8主要包括两个与水室接口90位置对应设置的水管压头80,以及与水管压头80一一对应设置的压紧气缸81,如图所示,放置槽2的后方设有安装支架82,安装支架82具有朝前延伸至放置槽2正上方的部分,压紧气缸81固定于安装支架82上,并竖直朝下,水管压头80竖直向下,其上端与所述压紧气缸8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
水管压头80主要包括上部呈圆柱状的连接头801,连接头801下部具有至少两个沿其轴向延伸的压紧条800,压紧条800沿连接头801的圆周分布,所述压紧条800下端齐平,相邻之间的压紧条800之间具有避让铆接头30触点的空隙,且必有相邻两个压紧条800之间的空隙能够供水管91通过,本实施例中有三个压紧条800。
此外,为充分提高压紧条800伸入或退出水室接口90的可靠性,同时避免压紧条800厚度对铆接造成干涉,故压紧条800的内外两侧均为与连接头801同轴设置的光滑弧面,铆接时,压紧条800的下端抵在密封圈92上,其内侧壁与水管910的外壁紧贴,而其外侧壁与水室接口90的内壁紧贴。
参考图2至图4,本实施例中工作台10上对应放置槽2的位置具有贯穿其上下两侧的槽口100,槽口100的前侧敞口,工作台10上表面,在槽口100的两侧具有对称设置的两个侧挡板20,侧挡板20竖向设置,槽口100的后端设有背板21,背板2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挡板20相连,其与两个侧挡板20合围形成放置槽2,且侧挡板20的内侧上部具有沿其厚度方向向外凹陷形成的让位槽,这样形成的放置槽2的上部宽度则略大于下部宽度,大体呈“T”字形,使其与暖风芯体9的形状更适应。
结合图3和图11可知,本申请中夹紧组件6主要包括芯体前压板60和芯体侧压板61,其中芯体前压板60位于放置槽2的正前方,而芯体侧压板61则位于放置槽2的下方一侧,芯体前压板60和芯体侧压板61分别配置有夹紧气缸A62和夹紧气缸B63,且夹紧气缸A62和夹紧气缸B63均与气源5相连,如图所示,夹紧气缸A62沿放置槽2的前后方向设置,其活塞杆朝前,芯体前压板60与夹紧气缸A62的活塞杆相连,夹紧气缸A62工作时,则可通过芯体前压板60与背板21一同对暖风芯体9的前后两侧进行夹紧固定。
夹紧气缸B63与夹紧气缸A62位于同一侧,但夹紧气缸B63沿放置槽2的左右方向设置,其活塞杆朝向放置槽2所在的一侧,芯体侧压板61与其活塞杆相连,其芯体侧压板6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暖风芯体9的宽度,夹紧气缸B63工作时,则可依靠芯体侧压板61与相对的一个侧挡板20一起共同实现对暖风芯体9的厚度两侧(左右两侧)夹紧固定,充分保证了铆接过程中暖风芯体9的稳定性,避免松动偏斜导致铆接质量降低的情况发生,。
参考图1至图13所示的汽车空调暖风芯体进出水管铆接机,使用时,夹紧气缸A62的活塞杆处于伸出状态,即芯体前压板60位于远离放置槽2的位置,将暖风芯体9放入其中,并通过夹紧气缸A62和夹紧气缸B63对暖风芯体9进行前后和左右方向的夹紧固定。
接着将两根水管91的铆接段910分别插入两个水室接口90内,而连接段911则放入水管托座7上的卡槽70内,然后通过压紧气缸81驱动水管压头80下压伸入水室接口90内,压到密封圈92上,以避免铆接过程中密封圈92发生相对移位进而降低密封效果的情况发生。
初始时滑动底板32位于第一铆接工位,即对应暖风芯体9靠后侧的一个水室接口90,通过驱动件31驱动铆接头30完成该水室接口90与对应水管91的铆接,然后通过位置切换气缸38驱动滑动底板32前移至第二铆接工位,使铆接组件3对应暖风芯体9靠前的一个水室接口90,同样通过驱动件31驱动铆接头30完成第二个水室接口90与对应水管91的铆接,两次铆接过程均采用预压方式进行铆接,以进一步保证铆接质量和一致性。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发明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汽车空调暖风芯体进出水管铆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具有水平设置的工作台(10),该工作台(10)上设有放置槽(2),所述放置槽(2)的上下两端及前侧具有敞口,工作台(10)上对应放置槽(2)的位置设有夹紧组件(6),所述夹紧组件(6)用于使暖风芯体以竖直姿态保持在放置槽(2)内;
所述工作台(10)上对应放置槽(2)位置设有铆接组件(3),所述铆接组件(3)包括四个呈圆周分布的铆接头(30),以及与各铆接头(30)一一对应的驱动件(31),所述驱动件(31)用于驱动铆接头(30)沿其分布圆周的径向移动;
所述放置槽(2)的两侧具有对称设置的滑动底板(32),工作台(10)上具有与所述滑动底板(32)滑动配合的底板导轨(11),所述底板导轨(11)沿放置槽(2)前后方向设置;
所述滑动底板(32)配置有位置切换气缸(38),所述位置切换气缸(38)能够驱动滑动底板(32)沿底板导轨(11)滑动,并使其保持在第一铆接工位或第二铆接工位,所述第一铆接工位对应待铆接暖风芯体的其中一个水室接口,第二铆接工位对应待铆接暖风芯体的另一个水室接口,所述铆接头(30)和驱动件(31)两两一组对称设置在两个滑动底板(32)上,同一滑动底板(32)上的两个铆接头(30)呈90°夹角分布,且均朝向放置槽(2)所在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暖风芯体进出水管铆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底板(32)上固设有铆接导轨(33),所述铆接头(30)通过滑块(34)与铆接导轨(33)滑动配合,所述铆接导轨(33)通过支撑块(35)固设于滑动底板(32)上,所述铆接头(30)两侧具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推板(36),所述推板(36)位于支撑块(35)两侧,其下端通过连接块(37)与所述驱动件(3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空调暖风芯体进出水管铆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1)为液压缸,四个所述液压缸与同一预压式增压器(4)相连,所述预压式增压器(4)连接有气源(5),当所述液压缸通过预压式增压器(4)预增压时,所述铆接头(30)与待铆接暖风芯体的水室接口翻边接触,二次增压时,所述铆接头(30)向内压紧水室接口翻边,使其与对应水管铆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空调暖风芯体进出水管铆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0)上在放置槽(2)的一侧设有水管托座(7),所述水管托座(7)上具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卡槽(70),所述卡槽(70)的顶部及两端敞口,其大小与水管相适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空调暖风芯体进出水管铆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0)上对应水管托座(7)的位置设有水管支撑气缸(71),所述水管支撑气缸(71)竖直朝上设置,所述水管托座(7)固定支撑于该水管支撑气缸(7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空调暖风芯体进出水管铆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2)正上方设有水管压紧组件(8),所述水管压紧组件(8)包括两个与暖风芯体水室接口位置对应设置的水管压头(80),以及与所述水管压头(80)一一对应设置的压紧气缸(81),所述压紧气缸(81)竖直向下设置,水管压头(80)竖直向下,其上端与所述压紧气缸(81)固定连接;
所述水管压头(80)下部具有至少两个呈圆周分布的压紧条(800),所述压紧条(800)下端齐平,且其中两个相邻压紧条(800)之间的空隙能够供所述水管通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空调暖风芯体进出水管铆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条(800)的内外两侧均为光滑弧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空调暖风芯体进出水管铆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0)对应放置槽(2)的位置具有贯穿其上下两侧的槽口(100),所述槽口(100)两侧具有对称设置的侧挡板(20),所述侧挡板(20)竖向设置,两块侧挡板(20)后端连接有背板(21),所述侧挡板(20)和背板(21)合围形成上大下小的放置槽(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空调暖风芯体进出水管铆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6)包括芯体前压板(60)和芯体侧压板(61),其中芯体前压板(60)位于放置槽(2)的正前方,芯体侧压板(61)位于放置槽(2)的下方一侧,所述芯体前压板(60)配有用于驱动其靠近或远离放置槽(2)的夹紧气缸A(62),芯体侧压板(61)配置有用于驱动其靠近或远离放置槽(2)的夹紧气缸B(63)。
CN202010548914.7A 2020-06-16 2020-06-16 汽车空调暖风芯体进出水管铆接机 Active CN1116730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48914.7A CN111673035B (zh) 2020-06-16 2020-06-16 汽车空调暖风芯体进出水管铆接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48914.7A CN111673035B (zh) 2020-06-16 2020-06-16 汽车空调暖风芯体进出水管铆接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73035A CN111673035A (zh) 2020-09-18
CN111673035B true CN111673035B (zh) 2022-02-18

Family

ID=72455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48914.7A Active CN111673035B (zh) 2020-06-16 2020-06-16 汽车空调暖风芯体进出水管铆接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730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55397B (zh) * 2021-10-27 2023-06-06 杭州徐睿机械有限公司 水管自动铆压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4082856A (zh) * 2022-01-24 2022-02-25 龙口市车辆油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油管软管的连接装置及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88202A (en) * 1932-02-18 1933-02-23 Rudolph William Glasner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metal working presses
US6959835B2 (en) * 2003-07-11 2005-11-01 The Boeing Company Fastener stacking and removal system
CN102416423B (zh) * 2011-10-21 2013-08-28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二十三所 一种收集元自动压铆装置
CN103433392B (zh) * 2013-08-20 2015-07-22 天津市亚星散热器有限公司 一种暖风散热器四角打点铆合机
CN207138675U (zh) * 2017-08-31 2018-03-27 天津亚星世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散热器用竖式高效铆合机
CN207358970U (zh) * 2017-08-31 2018-05-15 天津亚星世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暖风散热器管口活接装置
CN208408315U (zh) * 2018-05-18 2019-01-22 江苏骄阳转向技术有限公司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用轴承进管柱压铆装置
CN210702145U (zh) * 2019-08-23 2020-06-09 威海邦德散热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冷凝器集流管组件用管路铆压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73035A (zh) 2020-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73035B (zh) 汽车空调暖风芯体进出水管铆接机
CN107971676B (zh) 一种汽车悬架控制臂的焊接夹紧方法
CN107738051A (zh) 可移动的汽车转向支撑总成焊接定位工装
CN212442922U (zh) 汽车空调暖风芯体水管铆接组件
CN102079100B (zh) 一种橡胶冲孔机
CN210115359U (zh) 汽车排气混合管成型设备
CN109434423B (zh) 一种多加工面的压装机构及其压装方法
CN110842456A (zh)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骨架的焊接定位系统
CN114472656B (zh) 一种用于圆管内凸的成型模具
CN115816020A (zh) 一种汽车电驱动总成减速器轴系压机
CN213591583U (zh) 一种全自动缩管机
CN210450342U (zh) 铜管三通接头成型装置
CN212046053U (zh) 一种汽车金属塑胶件压合装置
CN209239570U (zh) 一种异形横梁的装夹定位工装
CN208773379U (zh) 一种汽车车架纵梁孔定位工装
CN206326525U (zh) 通用型车架总装夹具
CN209887514U (zh) 汽车天窗机械组的自动化旋铆装置
CN220921427U (zh) 一种热水器双内胆焊接用定位夹紧装置
CN201702275U (zh) 一种金属板料冲压连接模具
WO2023184646A1 (zh) 一种多工位型材液压冲孔生产线及方法
CN207139155U (zh) 易于移动的车辆转向总成焊接定位装置
CN216466342U (zh) 一种运行平稳的伺服液压机滑块导向机构
CN211679464U (zh) 一种通风管加工u型槽成型设备
CN220881242U (zh) 一种汽车底盘部件的折弯压合机
CN216780216U (zh) 插角件六点铆接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