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15520U - 一种梯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梯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15520U
CN220815520U CN202322509146.6U CN202322509146U CN220815520U CN 220815520 U CN220815520 U CN 220815520U CN 202322509146 U CN202322509146 U CN 202322509146U CN 220815520 U CN220815520 U CN 2208155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rods
support
frame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0914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浩
王蒙
荆向阳
徐凡
杜忠浩
张生径
高杨
张伟
胡浩
盛斌
祁财忠
刘高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Second Railway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Second Railway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Second Railway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Second Railway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0914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155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155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155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梯车,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包括2个踏板支撑架、踏板和2个护栏,踏板设置于2个踏板支撑架上,且位于2个护栏之间;每个踏板支撑架均包括立架和2个横架,2个横架分别活动连接在立架的前后两侧;立架的自由端滑动设置在轨道内;横架的自由端滑动设置在隧道侧壁上;每个所述立架均包括H型支架和支撑杆;支撑杆活动设置在H型支架的2个侧杆之间,所述踏板放置在支撑杆上;所述横架为可调节的L型结构,且横架的两边均与H型支架的同一侧杆活动连接,所述护栏与支撑杆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合理,使用简单方便,可有效解决现有梯车存在的单侧施工效率低,高度及倾斜角度无法调节,以及收纳不方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梯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梯车。
背景技术
在地铁区间机电工程施工中,各专业交叉施工作业多,特别是轨道车的来往,对现场施工的安全防范要求极高。常规的机电施工,都是土建、铺轨专业完成后,各机电专业才能进场施工,并且区间高度可达七八米,这就造成机电施工界面难度增大,在规定的工期内要完成施工任务,就面临着工期紧、施工时间短,来往轨道车给施工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等问题;目前区间的机电施工,高空作业一般都是采用传统的人字梯登高作业工具,在铺有钢轨的、存在一定坡度的区间轨面上施工,即使有专门的防护人员进行旁站手扶,也存在极大的摔落风险,并且施工期间,要及时避让轨道平板,造成施工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
授权公告号为“CN217532839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地铁区间隧道内单侧高空作业的简易梯车,梯车设置为斜三角型结构,通过梯车架体底部的单轮缘轨道轮与轨道做支撑以及侧面的定向轮与隧道侧壁做支撑,使得梯车可稳定的固定在隧道内,并可在单轨道上行走,便于施工及运输;提高了工人施工的安全性以及施工效率。但是,该梯车在使用时,也存在一些缺陷:
梯车单侧结构设置,施工人员无法双人对隧道两侧同时进行施工,只能单人对两侧的隧道侧壁进行分步施工,效率依然不高;其次,梯车的高度是固定的,不能根据施工面高度,以及工人的身高进行随时调整,使用范围比较局限;梯车顶部框架的长度也是固定的,梯车在隧道侧壁倚靠时的倾斜角度不能根据隧道直径以及需要修检的位置进行随时调整,支撑的稳定性难以保证;此外,梯车的体积较大,收纳很不方便。
针对上述问题,亟待开发一种可进行双侧施工,高度及倾斜角度可调,且便于收纳的梯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梯车存在的单侧施工效率低,高度及倾斜角度无法调节,以及收纳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梯车,在双轨道两侧分别设置踏板支撑架,一字型踏板横跨安装在两个踏板支撑架上,悬设在双轨道上方,施工人员可同时对隧道两侧进行施工;踏板支撑架包括立架和横架,立架的自由端滑动设置在轨道内,横架的自由端滑动设置在隧道侧壁上;立架上设置高度可调节的支撑杆对踏板高度进行调节,满足不同的施工需求;横架上设置伸缩支撑杆,并通过可调节的三角形结构调节伸缩支撑杆的支撑角度,进而对踏板支撑架的支撑角度,以及倚靠时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以提高支撑的稳定性;踏板支撑架与护栏之间活动连接,护栏设计为平行四边形的可折叠结构,来对踏板支撑架和护栏进行折叠,便于进行收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梯车,包括2个踏板支撑架、踏板和2个护栏,踏板设置于2个踏板支撑架上,且位于2个护栏之间,其特征是,
每个踏板支撑架均包括立架和2个横架,2个横架分别活动连接在立架的前后两侧;立架的自由端滑动设置在轨道内;横架的自由端滑动设置在隧道侧壁上;
每个所述立架均包括H型支架和支撑杆;支撑杆活动设置在H型支架的2个侧杆之间,所述踏板放置在支撑杆上;所述横架为可调节的L型结构,且横架的两边均与H型支架的同一侧杆活动连接,所述护栏与支撑杆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护栏均包括2个横梁和多个竖杆;2个横梁之间相互平行设置,多个竖杆相互平行铰接在2个横梁之间;2个横梁相对的一侧面上开设有用于收纳竖杆的空腔;2个横梁两端均贯穿设置有固定件。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包括螺纹杆,螺纹杆上配设有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护栏下方的横梁两端均设置有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末端固设有连接套环,连接套环活动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H型支架2个侧杆的底部分别设置有2个刹车滑轮,2个刹车滑轮均滑动设置在所述轨道内。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横架均包括第一伸缩杆、固定杆和定向轮;第一伸缩杆与固定杆之间铰接;第一伸缩杆和固定杆均与H型支架同一个侧杆的外侧面活动连接;H型支架的侧杆与第一伸缩杆、固定杆之间形成可调节的三角形结构;定向轮固设在固定杆的末端,且滑动设置在隧道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H型支架的横杆与侧杆之间固设有用于卡接所述护栏的U型卡块,U型卡块内设置有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双轨道两侧分别对称设置踏板支撑架,踏板铺设安装在两个踏板支撑架上,悬设在双轨道上方,施工过程中不必对来往平板车进行避让;同时施工人员可对隧道两侧一次进行施工,提高了施工作业效率;
2.H型支架的2个侧杆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圆形通孔,支撑杆可固定在不同的圆形通孔内;同时支撑杆与护栏之间设置第二伸缩杆可实现随着支撑杆在H型支架上的移动,护栏与支撑杆之间进行适应性伸缩,以此实现对支撑杆高度的调节,从而实现对踏板安装高度的调节,可满足不同的施工需求;
3.通过调节第一伸缩杆的长度,可改变H型支架在隧道侧壁上的倚靠的倾斜角度;H型支架的侧杆与第一伸缩杆、固定杆之间形成可调节的三角形结构,通过调节三角形结构的夹角可改变第一伸缩杆在隧道侧壁上的支撑角度,以此来提高踏板支撑架的稳定性;
4.护栏通过连接套环转动连接在支撑杆上,并且护栏的横梁与竖杆之间形成多个平行四边形的结构;横梁相对的一侧面上开设有用于收纳竖杆的空腔;通过对平行四边形之间夹角的调节,可实现护栏的支撑防护,以及折叠收纳;通过横梁两端的螺纹杆将平行四边形的结构固定在矩形状态,用于防护;拆掉横梁两端的螺纹杆,平行四边形折叠为一条直线,上下方的两个横梁合并在一起,便于收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梯车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立架、横架和护栏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时H型支架的横杆、U型卡块、护栏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
1立架;11H型支架;12支撑杆;13刹车滑轮;14加固杆;15U型卡块;16橡胶垫;
2横架;21第一伸缩杆;22固定杆;23定向轮;
3栏杆;31横梁;311空腔;32竖杆;33螺纹杆;34连接套环;35第二伸缩杆;
4踏板;5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梯车,包括2个踏板支撑架、踏板4和2个护栏3,踏板4设置于2个踏板支撑架上,且位于2个护栏3之间;每个踏板支撑架均包括立架1和2个横架2,2个横架2分别活动连接在立架1的前后两侧;立架1的自由端滑动设置在轨道5内;横架2的自由端滑动设置在隧道侧壁上;
每个所述立架1均包括H型支架11和支撑杆12;支撑杆12活动设置在H型支架11的2个侧杆之间,所述踏板4放置在支撑杆12上;所述横架2为可调节的L型结构,且横架2的两边均与H型支架11的同一侧杆活动连接,所述护栏3与支撑杆12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护栏3均包括2个横梁31和多个竖杆32;2个横梁31之间相互平行设置,多个竖杆32相互平行铰接在2个横梁31之间,形成多个平行四边形的可调节结构;2个横梁31相对的一侧面上开设有用于收纳竖杆32的空腔311;2个横梁31两端均贯穿设置有固定件。
2个踏板支撑架分别位于踏板4的底部两端,2个护栏3分别位于踏板4的两侧,2个踏板支撑架分别与护栏3两端活动连接;护栏3的一侧设置有进出门和梯子,方便施工人员登上梯车。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包括螺纹杆33,螺纹杆33上配设有螺母。
多个竖杆34与2个横梁31之间形成多个平行四边形结构,平行四边形结构的4个顶角通过铰接轴进行铰接;可调节的平行四边形结构设置,以及上下横梁31上空腔331的设置,便于对竖杆34进行收纳;在梯车不使用时,可拉伸上方的横梁31,使得平行四边形结构闭合,上下两个横梁31合并在一起,多个竖杆34隐藏在上下两个横梁31形成的矩形空腔311内部,极大地缩小了护栏3的体积;
在梯车使用时,拉伸上方的横梁31,使得平行四边形结构张开,上下两个横梁31分开且平行;通过2个横梁31两端贯穿设置的螺纹杆33,对平行设置的2个横梁31之间进行固定,使得竖杆32与横梁31之间形成的多个平行四边形结构的夹角均固定在角度90°,即为矩形,此时护栏3可起到防护的作用;当需要对护栏3进行收纳时,拆卸掉横梁31两端的螺纹杆33,上方的横梁31在重力作用下趋于闭合的状态,竖杆32与横梁31之间形成的多个矩形结构转变为平行四边形,最终变为一条直线;即上下的2个横梁31合并在一起,同时多个竖杆32隐藏在横梁31相对面上形成的空腔311内,便于对护栏3的收纳。
进一步的,所述护栏3下方的横梁31两端均设置有第二伸缩杆35,第二伸缩杆35末端固设有连接套环34,连接套环34活动套设在所述支撑杆12上。通过连接套环34实现可踏板支撑架与护栏3之间的转动连接,便于踏板支撑架的折叠收纳;通过第二伸缩杆35可实现随着支撑杆12在H型支架11上的移动,护栏3与支撑杆12之间进行适应性伸缩,便于对支撑杆12高度的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H型支架11的2个侧杆底部分别设置有2个刹车滑轮13,2个刹车滑轮13均滑动设置在所述轨道5内。为了提高立架1的稳定性,在H型支架的2个侧杆之间还交叉设置有2个固定杆14。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横架2均包括第一伸缩杆21、固定杆22和定向轮23,第一伸缩杆21与固定杆22之间铰接;第一伸缩杆21和固定杆22均与H型支架11同一个侧杆的外侧面活动连接;H型支架11的侧杆与第一伸缩杆21、固定杆22之间形成可调节的三角形结构;定向轮23固设在固定杆22的末端,且滑动设置在隧道侧壁上。
支撑杆12两端内部开设有螺纹孔,H型支架11的2个侧杆、以及第一伸缩杆21上开设有圆形通孔;螺栓贯穿对应的圆形通孔,通过螺纹孔固定在支撑杆12上,从而实现将螺纹杆12固定在H型支架11的2个侧杆之间,同时第一伸缩杆21转动连接在H型支架11侧杆的外侧;固定杆22上开设有若干个圆形通孔,可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将固定杆22的自由端固定在H型支架11的侧杆上;
H型支架11的2个侧杆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圆形通孔,支撑杆12可固定在不同的圆形通孔内,从而实现对支撑杆12高度的调节,便于对踏板4的安装高度进行调节;通过调节支撑杆12在H型支架11的2个侧杆上的位置对踏板4的安装高度进行快速调节;通过调节第一伸缩杆21的长度,可改变H型支架11在隧道侧壁上的倚靠的倾斜角度,同时可对踏板4的高度实现进一步微调;通过调节固定杆22自由端在H型支架11的2个侧杆上的固定位置,来改变第一伸缩杆21在隧道侧壁上的支撑角度;以此来提高踏板支撑架的稳定性。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中所述H型支架11的横杆与侧杆之间固设有用于卡接所述护栏3的U型卡块15,U型卡块15内壁上设置有橡胶垫16。此外,H型支架的2个侧杆之间交叉设置的2个固定杆14相对应的位置也设置有U型卡块15,以便于护栏3折叠后的横梁31顺利卡接固定在H型支架上。
H型支架11的横杆两端,以及2个固定杆14与护栏3相对的一侧均设置U型卡块15,在需要对梯车进行收纳时,先将固定杆22自由端上的螺栓拆卸下来,再转动第一伸缩杆21使其与H型支架11的侧杆平行;然后,拉伸固定杆22使其与第一伸缩杆21呈一条直线之后,用拆卸下来的螺栓将固定杆22再次固定在H型支架11的侧杆上,即横架2与立架1形成一个整体;此后,整体转动横架2与立架1,将其与护栏3闭合,护栏3底部的横梁31将卡接在固定杆14,及H型支架11的横杆与侧杆之间的U型卡块15内,同时U型卡块15侧壁上橡胶垫16的设置,提高了横梁31卡接的稳定性;最后,拆卸掉安装在上下2个横梁31两端的螺纹杆33,护栏3在横梁31重力的作用下,处于自动闭合状态;此时,整个梯车处于平面状态,体积较小,便于对梯车进行收纳。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当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梯车对隧道内部进行施工时,首先,根据需要检修位置的高度,调节双轨道两侧踏板支撑架的高度,即调节支撑杆12至合适位置;然后将刹车滑轮13抵接并锁定在轨道5内,将定向轮23抵靠在隧道侧壁上;调节第一伸缩杆21对两侧踏板支撑架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并通过固定杆22进行固定;之后将踏板4放置在双轨道两侧的2个踏板支撑架上,施工人员站在上面进行施工即可;
施工完毕当需要对梯车进行折叠收纳时,先将固定杆22自由端上的螺栓拆卸下来,将第一伸缩杆21与H型支架11的两个侧杆合并为一个整体;然后,整体转动横架2与立架1,将其与护栏3闭合,护栏3底部的横梁31卡接在对应的U型卡块15内;之后,拆卸掉安装在上下2个横梁31两端的螺纹杆33,护栏3处于闭合状态;整个梯车处于平面状态,进行收纳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梯车,包括2个踏板支撑架、踏板(4)和2个护栏(3),踏板(4)设置于2个踏板支撑架上,且位于2个护栏(3)之间,其特征是,
每个踏板支撑架均包括立架(1)和2个横架(2),2个横架(2)分别活动连接在立架(1)的前后两侧;立架(1)的自由端滑动设置在轨道(5)内;横架(2)的自由端滑动设置在隧道侧壁上;
每个所述立架(1)均包括H型支架(11)和支撑杆(12);支撑杆(12)活动设置在H型支架(11)的2个侧杆之间,所述踏板(4)放置在支撑杆(12)上;所述横架(2)为可调节的L型结构,且横架(2)的两边均与H型支架(11)的同一侧杆活动连接,所述护栏(3)与支撑杆(12)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车,其特征是,每个所述护栏(3)均包括2个横梁(31)和多个竖杆(32);2个横梁(31)之间相互平行设置,多个竖杆(32)相互平行铰接在2个横梁(31)之间;2个横梁(31)相对的一侧面上开设有用于收纳竖杆(32)的空腔(311);2个横梁(31)两端均贯穿设置有固定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梯车,其特征是,所述固定件包括螺纹杆(33),螺纹杆(33)上配设有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梯车,其特征是,所述护栏(3)下方的横梁(31)两端均设置有第二伸缩杆(35),第二伸缩杆(35)末端固设有连接套环(34),连接套环(34)活动套设在所述支撑杆(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梯车,其特征是,所述H型支架(11)2个侧杆的底部分别设置有2个刹车滑轮(13),2个刹车滑轮(13)均滑动设置在所述轨道(5)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梯车,其特征是,每个所述横架(2)均包括第一伸缩杆(21)、固定杆(22)和定向轮(23);第一伸缩杆(21)与固定杆(22)之间铰接;第一伸缩杆(21)和固定杆(22)均与H型支架(11)同一个侧杆的外侧面活动连接;H型支架(11)的侧杆与第一伸缩杆(21)、固定杆(22)之间形成可调节的三角形结构;定向轮(23)固设在固定杆(22)的末端,且滑动设置在隧道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梯车,其特征是,所述H型支架(11)的横杆与侧杆之间固设有用于卡接所述护栏(3)的U型卡块(15),U型卡块(15)内设置有橡胶垫(16)。
CN202322509146.6U 2023-09-15 2023-09-15 一种梯车 Active CN2208155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09146.6U CN220815520U (zh) 2023-09-15 2023-09-15 一种梯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09146.6U CN220815520U (zh) 2023-09-15 2023-09-15 一种梯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15520U true CN220815520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711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09146.6U Active CN220815520U (zh) 2023-09-15 2023-09-15 一种梯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155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68122A (zh) 一种自行式双梁桥梁检修平台
JP3318549B2 (ja) 既設橋梁の作業足場
CN220815520U (zh) 一种梯车
CN202176343U (zh) 一种自行式多功能模板台车组合装置
CN206873495U (zh) 一种便携移动式管廊侧墙模板台车
CN210529487U (zh) 一种桥梁及带有翼缘板的箱形桥梁检查装置
CN214189631U (zh) 一种轻便式轨道巡视车
CN209874433U (zh) 一种组拼式整体移动操作架
CN110829277B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的架线辅助设备
CN208310160U (zh) 一种悬挂轨道式采光顶安装用钢移动平台
CN107217685A (zh) 一种便携移动式管廊侧墙模板台车
CN210684458U (zh) 一种借助桥梁护栏的桥梁辅助检查装置
CN218175588U (zh) 轨交维保快速拼装移动综合平台
CN113622365A (zh) 弧形闸门支臂及支铰可移动行走的快装作业平台
CN207498824U (zh) 一种吊架铰接式单轨桥梁检修车
CN211735057U (zh) 移动式护栏模板操作平台
CN205387853U (zh) 一种建筑用高强度防护栏
CN214329834U (zh) 一种采光顶施工台车系统
CN216474693U (zh) 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用防护栏
CN220451374U (zh) 一种可折叠建筑脚手架
CN216811541U (zh) 一种轨道交通隧道登高作业平台
CN110565542A (zh) 一种用于悬臂浇注小曲率半径连续梁的挂篮
CN216515127U (zh) 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缆索爬车
CN218343513U (zh) 城轨车辆车门检修平台
CN220248097U (zh) 一种组合门架型隧道移动台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