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65733U - 一种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65733U
CN220765733U CN202322357786.XU CN202322357786U CN220765733U CN 220765733 U CN220765733 U CN 220765733U CN 202322357786 U CN202322357786 U CN 202322357786U CN 220765733 U CN220765733 U CN 2207657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ing
rotating
mounting frame
conveyor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5778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家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ngtian Mechan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ngtian Mechan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ngtian Mechan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ngtian Mechan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5778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657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657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657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ttitude Control For Article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安装架;两组转动组件,各转动组件间隔形成供输送件输送的输送区,每组转动组件的两端均分别转动设置于安装架的两侧壁上;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传动带和驱动件;传动带上设置有相反朝向的第一推动侧面和第二推动侧面,第一推动侧面贴合于其中一组转动组件的外侧壁,第二推动侧面贴合于另一组转动组件的外侧壁;第一推动侧面或第二推动侧面还贴合于驱动件的输出轴。通过驱动件的输出轴推动传动带移动,由第一推动侧面推动其中一组转动组件转动,第二推动侧面推动另一组转动组件转动;以使被翻转至任一面时,均能够被推送至沿同一方向移动,随后即可将输送件输送至加工设备中。

Description

一种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部分物料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对此类物料的正反面切换后,分别加工处理。
在一些相关的技术中,输送装置包括传送带和带动传送带移动的转动轴,当输送装置翻转至180°后,为了确保物料能够正确输送,因此仅能改变转动轴的转动方向,从而保证物料处于正确的输送方向,否则物料错送至其它输送方向;为此,在切换物料的正反面后,工作人员还需控制转动轴的转动方向,由此导致该过程繁琐,加重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
安装架;
两组转动组件,各所述转动组件间隔形成供输送件输送的输送区,每组所述转动组件的两端均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架的两侧壁上;
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传动带和驱动件;所述传动带上设置有相反朝向的第一推动侧面和第二推动侧面,所述第一推动侧面贴合于其中一组所述转动组件的外侧壁,所述第二推动侧面贴合于另一组所述转动组件的外侧壁;所述第一推动侧面或所述第二推动侧面还贴合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以推动所述传动带移动,以使每组所述转动组件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每组所述转动组件均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推动转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每一所述推动转轴均包括转动杆和多个推动轮,每一所述推动轮均套设于所述转动杆上,当所述推动轮在转动时,以推动输送件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推动轮与输送件的接触面设置有柔软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传动带的第一推动侧面和第二推动侧面均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和所述转动杆设置有多个用于嵌设于所述凹槽中的凸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多个压制惰轮,所述传动带的第一推动侧面和第二推动侧面分别贴合于各所述压制惰轮的外侧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安装架驱动连接,以带动所述安装架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转动组件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侧板内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容置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驱动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驱动件的输出轴推动传动带移动,由第一推动侧面推动其中一组转动组件转动,第二推动侧面推动另一组转动组件转动;以使被翻转至任一面时,均能够被推送至沿同一方向移动,随后即可将输送件输送至加工设备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图1的立体视角图。
图3是图1的侧面视角图。
图中标号
1、安装架;11、第一侧板;111、容置腔;12、第二侧板;13、支撑部;
2、转动组件;21、推动转轴;211、转动杆;212、推动轮;
3、第一驱动组件;31、传动带;311、第一推动侧面;312、第二推动侧面;32、驱动件;
4、压制惰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
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有切换物料的正反面后,工作人员还需控制转动轴的转动方向,由此导致该过程繁琐,加重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送装置。
下面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送装置的具体结构,根据附图1-3中所示,该输送装置的具体结构包括安装架1、两组转动组件2及第一驱动组件3。
各组转动组件2间隔形成供输送件输送的输送区,每组转动组件2的两端均分别转动设置于安装架1的两侧壁上。具体而言,输送件位于输送区中输送至加工设备中;在输送时,两组转动组件2同时转动,输送件位于其中一组的转动组件2上,由该组转动组件2用于推动输送件移动至加工设备中。
需要说明的是,两组转动组件2相距的距离大于输送件的厚度;由此设置,两组转动组件2在同时转动时,仅由下方的转动组件2推动输送件移动。
第一驱动组件3包括传动带31和驱动件32;传动带31上设置有相反朝向的第一推动侧面311和第二推动侧面312,第一推动侧面311贴合于其中一组转动组件2的外侧壁,第二推动侧面312贴合于另一组转动组件2的外侧壁;第一推动侧面311或第二推动侧面312还贴合于驱动件32的输出轴,以推动传动带31移动,以使每组转动组件2转动。具体而言,两组转动组件2分别为第一转动组件2和第二转动组件2;驱动件32的输出轴在转动时,以带动传动带31移动,通过传动带31的第一推动侧面311推动第一转动组件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通过传动带31的第二推动侧面312推动第二转动组件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使得输送件被翻转至任一面时,均能够被推送至沿同一方向移动。
举例而言,加工处理输送件的正面时,由第一推动侧面311推动第一转动组件2转动,使得位于第一转动组件2上的输送件的正面被推送至加工设备中;加工处理输送件的反面时,将整个输送装置翻转至180°后,以使输送件掉落至第二转动组件2上,且输送件的反面朝上,随后通过传动带31的第二推动侧面312推动第二转动组件2转动,使得输送件的反面被推送至加工设备中。因此,无需工作人员改变转动组件2的转动方向,进而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件32为伺服电机;第一推动侧面311为传动带31的外侧面,第二推动侧面312为传动带31的内侧面。
进一步地,每组转动组件2均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推动转轴21,且每个推动转轴21水平对齐设置。具体而言,输送件放置于推动转轴21的外侧壁上,通过多个推动转轴21同时沿周向转动,也即其中一推动转轴21转动时以将输送件推送至另一推动转轴21的外侧壁上,从而起到推送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调整多个推动转轴21的转动速度,以调整输送件的推送速度。
更进一步地,每一推动转轴21均包括转动杆211和多个间隔设置的推动轮212,每一推动轮212均固定套设于转动杆211上,当推动轮212在转动时,以推动输送件移动。具体而言,由转动杆211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于安装架1的两侧壁,输送件放置于多个推动轮212上;在推送时,驱动件32通过传动带31以带动每一转动杆211转动,以使推动轮212跟随转动杆211转动,进而实现推送输送件。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一组转动组件2的推动轮212与另一组转动组件2的推动轮212相对设置,因此当整个输送装置翻转至180°后,输送件掉落至另一组转动组件2的推动轮212上,随后即可推送至加工设备中。
由于部分输送件的表面层较为脆弱,为了防止在推送输送件时,造成其表面层的刮痕,因此在推动轮212与输送件的接触面设置有柔软部;由此设置,当每一推动轮212在转动时,由于柔软部的硬度比输送件的硬度低,因此通过推动轮212的柔软部与输送件接触,可防止输送件的表面层出现刮痕的状况。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柔软部由聚氨酯材质所制成,输送件为PCB板块;聚氨酯材质所制成柔软部的硬度比PCB板块的硬度低,因此柔软部与PCB板块接触时,可防止PCB板块的表面层出现刮痕的状况。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传动带31的第一推动侧面311和第二推动侧面312均设置有多个凹槽;驱动件32的输出轴和转动杆211均设置有多个用于嵌设于凹槽中的凸块。具体而言,当驱动件32的输出轴在转动,通过输出轴的凸块嵌设于凹槽中以推动传动带31移动,随后每一转动杆211的凸块嵌设于凹槽中,由移动中的传动带31带动每一转动杆211转动,进而起到推送输送件的作用。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与安装架1驱动连接,以带动安装架1转动。具体而言,为能够切换输送件的正反面执行加工处理,因此通过第二驱动组件带动整个安装架1转动,也即完成输送件的正面的加工处理后,第二驱动组件则带动整个安装架1转动至180°,以将输送件掉落至另一组转动组件2上,使得输送件的反面朝上,随后即可将输送件输送至加工设备中。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驱动组件包括传动带31、伺服电机及设置于安装架1上的从动轴;传动带31的内侧壁均套置于从动轴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具体而言,输出轴在转动时,以推动传动带31移动,通过传动带31带动从动轴转动,使得整个安装架1翻转至180°。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输送装置还包括多个压制惰轮4,传动带31的第一推动侧面311和第二推动侧面312分别贴合于各压制惰轮4的外侧壁。具体地,多个压制惰轮4设置于安装架1上且分别位于各转动杆211之间。举例而言,传动带31的第一推动侧面311贴合于其中一转动杆211的一端后,传动带31的第二推动侧面312贴合于压制惰轮4;由此设置,通过多个压制惰轮4起到导向的作用,且使得传动带31伸直,从而实现传动带31能够稳定地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架1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转动组件2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于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具体而言,输送件位于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之间推送;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均贯通有将转动杆211穿设的转动孔,也即转动杆211的一端穿设于转动孔后与传动带31的第一推动侧面311或第二推动侧面312贴合。
进一步地,第一侧板11内置有用于容纳第一驱动组件3的容置腔111,也即传动带31和驱动件32均内置于容置腔111中,防止传动带31和驱动件32暴露在外,导致容易受到外物的碰撞。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架1上设置有支撑部13,用于支撑驱动件32。可理解为,支撑部13包括支撑板块和贯通于支撑板块的安装口,驱动件32的输出轴穿设于安装口,且可通过螺丝固定于支撑板块上,从而起到支撑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
安装架;
两组转动组件,各所述转动组件间隔形成供输送件输送的输送区,每组所述转动组件的两端均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架的两侧壁上;
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传动带和驱动件;所述传动带上设置有相反朝向的第一推动侧面和第二推动侧面,所述第一推动侧面贴合于其中一组所述转动组件的外侧壁,所述第二推动侧面贴合于另一组所述转动组件的外侧壁;所述第一推动侧面或所述第二推动侧面还贴合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以推动所述传动带移动,以使每组所述转动组件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转动组件均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推动转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推动转轴均包括转动杆和多个推动轮,每一所述推动轮均套设于所述转动杆上,当所述推动轮在转动时,以推动输送件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轮与输送件的接触面设置有柔软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的第一推动侧面和第二推动侧面均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和所述转动杆设置有多个用于嵌设于所述凹槽中的凸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多个压制惰轮,所述传动带的第一推动侧面和第二推动侧面分别贴合于各所述压制惰轮的外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安装架驱动连接,以带动所述安装架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转动组件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内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容置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驱动件。
CN202322357786.XU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输送装置 Active CN2207657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57786.XU CN220765733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57786.XU CN220765733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65733U true CN220765733U (zh) 2024-04-12

Family

ID=90618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57786.XU Active CN220765733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657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944940B2 (ja) 基板の搬送装置
CN219057688U (zh) 一种pcb线路板翻转装置
CN220765733U (zh) 一种输送装置
JP2007038369A (ja) ガラス板端面加工装置
CN214028004U (zh) 一种精雕机片料自动输送装置
CN215709338U (zh) 一种电路板用加工装置的导向结构
CN217076080U (zh) 一种手机触摸屏批量传输除尘装置
CN215591811U (zh) 一种分段式传送装置
CN215158723U (zh) 输送翻转夹持系统
JPH1022364A (ja) 搬送装置における吸着ハンド
CN212557912U (zh) 一种板材送料机
CN210794542U (zh) 滚轮传送模组以及滚轮传送装置
JP3587104B2 (ja) ガラス板の加工機械
KR101401541B1 (ko) 기판 이송장치
CN217296078U (zh) 一种滑撬输送装置
KR101904892B1 (ko) 대면적 기판의 이송장치
CN215556584U (zh) 一种输送机用旋转装置
KR100710870B1 (ko) 파레트 프레임 포밍기
CN211103124U (zh) 一种电路板磨边装置
KR101098230B1 (ko) 기판 크기 자동 변환이 가능한 기판 처리 장치
CN220663969U (zh) 同步定位夹持机构及辊式输送机
CN212291543U (zh) 水平移动装置
CN212608093U (zh) 一种玻璃传送装置以及玻璃清洗机
CN214933059U (zh) 一种塑料管生产用的运输装置
CN218057044U (zh) 一种家具生产用输送带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