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56584U - 一种输送机用旋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送机用旋转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56584U
CN215556584U CN202121608744.3U CN202121608744U CN215556584U CN 215556584 U CN215556584 U CN 215556584U CN 202121608744 U CN202121608744 U CN 202121608744U CN 215556584 U CN215556584 U CN 2155565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m
conveyor
movable sleeve
conveyor according
worm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0874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泽光
付雄
付豪
陈芬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Hengboxin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Hengboxin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Hengboxin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Hengboxin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0874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565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565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565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机用旋转装置,包括:固定支架,活动支架,铰接在所述固定支架上,传送带,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连接件,与所述传送带固定连接,且其上开设有槽口,活动套,其上开设有通孔,定位销,穿过所述槽口与所述通孔,将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活动套相互连接,丝杠升降机构,用以驱动活动套定向移动,采用此种装置,达到旋转传送带倾斜角度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输送机用旋转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送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送机用旋转装置。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尤其涉及多工位连续生产过程中,其生产加工过程为,机械手将工件搬运至多工位的加工模具中,进行加工生产,加工完成后的成品件,在通过传送带将其传送至收料装置中,进行后续物料收集与整理,传送带作为物料传递的中转站,在物料的运输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物料在传送带的进料口处,往往是通过机械手夹持物料在传送带的进料口的上方,然后机械手松开物料,物料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入至传送带的进料口进行后续的输送,此种输送方式对于规则形状且厚度较厚的物料较为合适,但是对于形状不规则且厚度较薄的物料(如图1所示),当采用此种方式进行输送时,由于物料两端的下表面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当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到传送带时,会出现物料的左侧下表面先落入到传送带上,物料的右侧下表面后落入到传送带上,又由于物料较为单薄,在左侧下表面先落入时,物料在左侧的弯折部由于应力集中的问题,会出现变形或者折断的风险,如此会使得前面的加工过程处于无用功状态;
为此,急需解决现有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机用旋转装置,达到旋转传送带倾斜角度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之一种输送机用旋转装置,包括:
固定支架;
活动支架,铰接在所述固定支架上;
传送带,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
连接件,与所述传送带固定连接,且其上开设有槽口;
活动套,其上开设有通孔;
定位销,穿过所述槽口与所述通孔,将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活动套活动连接;
丝杠升降机构,用以驱动活动套定向移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槽口的宽度与所述定位销的直径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丝杠升降机构包括:
动力件;
第一蜗杆,可旋转式的设置在所述动力件的输出端上;
第一蜗轮,与所述第一蜗杆相互啮合;
第二蜗杆,与所述第一蜗轮固定连接;
第二蜗轮,与所述第二蜗杆相互啮合,且第二蜗轮内开设有螺纹孔;
丝杆,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并与活动套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第二蜗轮形成丝杠螺母副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与所述第二蜗轮以及所述第二蜗杆相互适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动力件为伺服电机,所述第一蜗杆可旋转式的设置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伺服电机动力连接有动力轴,所述动力轴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与所述第一蜗杆相互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还包括张紧辊,所述传送带绕过所述张紧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一):活动支架与固定支架相互铰接,从而使得活动支架具有绕固定支架旋转的运动趋势,而传送带固定安装在活动支架上,连接件又固定连接在传送带上,即可以理解的是连接件与活动支架固定连接,当丝杠升降机构驱动活动套上下移动时,活动套带动定位销在连接件的槽口内运动,即为连接件的运动提供动力,最终实现活动支架绕着固定支架旋转,即传送带绕着固定支架旋转;
(二):槽口的宽度与定位销的直径相等起到使得无论传送带处于任何角度定位销都能卡接在槽口内,防止活动套出现晃动;
(三):动力件驱动第一蜗杆旋转,第一蜗杆与第一蜗轮相互啮合,从而驱动第一蜗轮旋转,第一蜗轮与第二蜗杆固定连接,从而驱动第二蜗杆旋转,旋转的第二蜗杆与第二蜗轮相互啮合,从而使得第二蜗轮旋转,第二蜗轮与丝杆螺纹连接形成丝杠螺母副机构,从而使得丝杆具有上下运动的功能,此处采用丝杠螺母副机构起到自锁的功能,即只有先通过开启伺服电机,才能驱动丝杆上下移动,而该过程并不能逆向运动;
(四):空腔与第二蜗轮以及第二蜗杆相互适配,使得第二蜗轮以及第二蜗杆只能在空腔内做旋转运动,而不能在空腔内做其它方向的运动,当第二蜗轮旋转时,从而使得丝杆只能做上下移动;
(五):伺服电机具有正转与反转的特点,从而可以使得丝杆具有上下移动的特点,从而使得传送带具有正转和反转的特性;
(六):设置联轴器起到保护伺服电机的动力轴的目的,从而延长伺服电机的使用寿命;
(七):设置张紧辊起到张紧传送带的目的,防止传送带因打滑而不具有传送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后备箱隔热板进入传送带的进料口的输送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输送机用旋转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输送机用旋转装置的另一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输送机用旋转装置的图3的A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输送机用旋转装置的活动支架与固定支架的连接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输送机用旋转装置的丝杠升降机构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输送机用旋转装置的图6的局部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输送机用旋转装置的图6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1、固定支架;2、活动支架;3、传送带;31、环形传送带;32、固定座;33、主动辊;34、从动辊;35、张紧辊;4、连接件;41、槽口;5、活动套;51、通孔;6、丝杠升降机构;61、动力件;62、第一蜗杆;63、第一蜗轮;64、第二蜗杆;65、第二蜗轮;66、丝杆;67、外壳;671、空腔;68、机壳;7、后备箱隔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施方案:
本实用新型之一种输送机用旋转装置,包括:
丝杠升降机构6,作为动力来源,输出动力,请参阅图6所示,包括伺服电机,其中伺服电机动力连接有动力轴,动力轴通过设置联轴器(此处设置联轴器起到保护伺服电机的动力轴的目的,从而延长伺服电机的使用寿命)连接有第一蜗杆62,请参阅图7所示,第一蜗杆62穿过机壳68,机壳68内设置有与第一蜗杆62相互啮合的第一蜗轮63,第一蜗轮63上链连接有第二蜗杆64,再次参阅图6所示,第二蜗杆64穿过机壳68的前后两端,再在第二蜗杆64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外壳67,请参阅图8所示,外壳67内设有空腔671,空腔671内设置有第二蜗轮65,第二蜗杆64与第二蜗轮65相互啮合,其中空腔671的形状与第二蜗轮65相互匹配,限制第二蜗轮65运动(只允许第二蜗轮65旋转,不存在其它方向的运动),第二蜗轮65的中部开设有螺纹,且螺纹连接有丝杆66,再次参阅图6所示,并结合图4所示,两个丝杆66的顶部分别螺纹连接有活动套5,
丝杠升降机构6的工作原理:伺服电机驱动第一蜗杆62旋转,第一蜗杆62与第一蜗轮63相互啮合,从而驱动第一蜗轮63旋转,第一蜗轮63与第二蜗杆64固定连接,从而驱动第二蜗杆64旋转,旋转的第二蜗杆64与第二蜗轮65相互啮合,从而使得第二蜗轮65旋转,第二蜗轮65与丝杆66螺纹连接形成丝杠螺母副机构(空腔671与第二蜗轮65以及第二蜗杆64相互适配,使得第二蜗轮65以及第二蜗杆64只能在空腔671内做旋转运动,而不能在空腔671内做其它方向的运动,当第二蜗轮65旋转时,从而使得丝杆66只能做上下移动),从而使得丝杆66具有上下运动的功能,此处采用丝杠螺母副机构起到自锁的功能,即只有先通过开启伺服电机,才能驱动丝杆66上下移动,而该过程并不能逆向运动;
传送带3,用以输送后备箱隔热板7,请参阅图2所示,并结合图3所示,包括环形传送带31、固定座32、主动辊33、从动辊34和多个张紧辊35,其中主动辊33、从动辊34和多个张紧辊35均安装在固定座32上,环形传送带31缠绕在主动辊33、从动辊34和多个张紧辊35,当电机驱动主动辊33旋转时,从而可以驱动环形传送带31运动,进而达到传送后备箱隔热板7目的,设置张紧辊35起到防止环形传送带31因打滑而不具有传送功能;
支撑组件,用以承载丝杠升降机构6,请参阅图5所示,包括固定支架1和活动支架2,活动支架2铰接在固定支架1上,使得活动支架2相对于固定支架1具有旋转功能,再次参阅图2所示,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架1上,驱动主动辊33的电机安装在活动支架2上,传送带3的固定座32也安装在活动支架2上;
连接件4,请参阅图3所示,并结合图4所示,安装在传送带3的固定座32的底部,连接件4为U形板,在U形板上开设有槽口41,其中槽口41的宽度与活动套5的通孔51的直径相等,取出定位销(图中未展示),将定位销分别插入到槽口41和通孔51中实现连接件4与活动套5的活动连接;
传送带3旋转的工作原理:活动支架2与固定支架1相互铰接,从而使得活动支架2具有绕固定支架1旋转的运动趋势,而传送带3固定安装在活动支架2上,连接件4又固定连接在传送带3上,即可以理解的是连接件4与活动支架2固定连接,当丝杠升降机构6驱动活动套5上下移动时,活动套5带动定位销在连接件4的槽口41内运动,即为连接件4的运动提供动力,最终实现活动支架2绕着固定支架1旋转,即传送带3绕着固定支架1旋转;
其中,通过将槽口41的宽度与活动套5的通孔51的直径设置相等,可以起到使得无论传送带3处于任何角度定位销都能卡接在槽口41内,防止活动套5出现晃动,丝杆66设置两个,起到使得传送带3能够受力稳定,即丝杠升降机构6受力稳定,不会因丝杠升降机构6因传送带3的重力,导致其受力不稳定,从而影响丝杠升降机构6的使用寿命,伺服电机具有正转与反转的特点,从而可以使得丝杆66具有上下移动的特点,从而使得传送带3具有正转和反转的特性,采用丝杆螺母副机构,起到无极调节传送带3角度的目的,设置多个蜗轮蜗杆起到减速器的目的,从而使得传送带3的角度调节更加精准;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本申请适用于具有特定工件(质地较薄,易折损且底部具有一定的高度差),具体来讲本申请适用于后备箱隔热板7,如图1所示,因其具有多处折弯部,此处,易出现应力集中现象,本身质地较薄,且两个底部具有一定的高度差,当后备箱隔热板7落入到水平的传送带3时,因左右两端分先后接触传送带3,导致折弯部容易出现变形,采用本申请专利,通过将传送带3调节至一定的倾斜角度,从而可以保证后备箱隔热板7的两底部能够同时落入到传送带3上;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输送机用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支架(1);
活动支架(2),铰接在所述固定支架(1)上;
传送带(3),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1)上;
连接件(4),与所述传送带(3)固定连接,且其上开设有槽口(41);
活动套(5),其上开设有通孔(51);
定位销,穿过所述槽口(41)与所述通孔(51),将所述连接件(4)与所述活动套(5)活动连接;
丝杠升降机构(6),用以驱动活动套(5)定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机用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41)的宽度与所述定位销的直径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机用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丝杠升降机构(6)包括:
动力件(61);
第一蜗杆(62),可旋转式的设置在所述动力件(61)的输出端上;
第一蜗轮(63),与所述第一蜗杆(62)相互啮合;
第二蜗杆(64),与所述第一蜗轮(63)固定连接;
第二蜗轮(65),与所述第二蜗杆(64)相互啮合,且第二蜗轮(65)内开设有螺纹孔;
丝杆(66),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并与活动套(5)固定连接,所述丝杆(66)与所述第二蜗轮(65)形成丝杠螺母副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送机用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67),所述外壳(67)内开设有空腔(671),所述空腔(671)与所述第二蜗轮(65)以及所述第二蜗杆(64)相互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送机用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件(61)为伺服电机,所述第一蜗杆(62)可旋转式的设置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输送机用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动力连接有动力轴,所述动力轴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与所述第一蜗杆(62)相互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机用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张紧辊(35),所述传送带(3)绕过所述张紧辊(3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机用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用旋转装置用于输送后备箱隔热板(7),所述后备箱隔热板(7)由横板和两个竖板组成,两个所述竖板分别连接在所述横板的两端,两个所述竖板的底面之间具有高度差。
CN202121608744.3U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输送机用旋转装置 Active CN2155565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08744.3U CN215556584U (zh)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输送机用旋转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08744.3U CN215556584U (zh)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输送机用旋转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56584U true CN215556584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25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08744.3U Active CN215556584U (zh)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输送机用旋转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565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057688U (zh) 一种pcb线路板翻转装置
CN215556584U (zh) 一种输送机用旋转装置
CN212150691U (zh) 一种电路板自动上板机
CN216503746U (zh) 一种轴加工用伺服同步输送传动机构
CN212557912U (zh) 一种板材送料机
CN211034055U (zh) 一种波纹管输送支撑架
CN210998130U (zh) 机电一体式专用送料装置
CN219173528U (zh) 输送移载机
CN220239831U (zh) 一种方便换模的空调翅片模具
CN214494631U (zh) 一种绝缘体的自动上料传送机构
CN220765733U (zh) 一种输送装置
CN219652047U (zh) 一种聚四氟乙烯棒材的送料装置
CN219949400U (zh) 一种缓存分散合流机构
CN212830926U (zh) 一种理瓶机导向装置
CN221088367U (zh) 一种螺栓表面打磨装置
CN215357917U (zh) 一种汽车摇臂轴磨床上料机
CN220222504U (zh) 一种具有双向限位功能的垫圈输送设备
CN219258509U (zh) 一种步进输送装置
CN218967903U (zh) 一种加工上料装置
CN218433467U (zh) 一种随行支撑架
CN212218070U (zh) 一种双球型纹路玻璃拉丝模具
CN220501719U (zh) 一种荒管平头机的自动上料装置
CN220033209U (zh) 一种折弯钣金件整理输送机
CN220995622U (zh) 一种送料快速的制袋机
CN220200806U (zh) 送料组件及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