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58723U - 输送翻转夹持系统 - Google Patents

输送翻转夹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58723U
CN215158723U CN202120145582.8U CN202120145582U CN215158723U CN 215158723 U CN215158723 U CN 215158723U CN 202120145582 U CN202120145582 U CN 202120145582U CN 215158723 U CN215158723 U CN 2151587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roll
conveying device
clamping
trans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4558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顺
申文戎
周翠林
易盛
梁德文
夏敬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Changho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Changho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Changho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Changho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4558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587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587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587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ttitude Control For Article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送翻转夹持系统,包括: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和输送翻转夹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设于第一输送装置的一侧;输送翻转夹持装置设于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之间,输送翻转夹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与第一输送装置沿物料的输送方向排列分布;其中,输送翻转夹持装置包括:机架、翻转机构、输送机构和夹持机构;翻转机构设于机架上;输送机构设于翻转机构上,翻转机构能够带动输送机构翻转预定角度,输送机构设有用于输送物料的输送部;夹持机构设于输送部上,夹持机构能够将物料夹持固定。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翻转夹持系统能够简化翻转物料的工序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输送翻转夹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送翻转夹持系统。
背景技术
在加工显示屏、电路板和电视机背板等板状物料时,需要用机械手将输送机上的物料夹持移送至翻转装置上,翻转装置将物料翻转一定的角度,使物料以合适的角度朝向加工工位,以方便加工。可以看出,上述针对物料的翻转工序步骤较为繁琐,需要另外用机械手夹持搬送才能准确地将物料放置于翻转装置上,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输送翻转夹持系统,能够简化翻转物料的工序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送翻转夹持系统,包括: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和输送翻转夹持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设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一侧;所述输送翻转夹持装置设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之间,所述输送翻转夹持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沿物料的输送方向排列分布,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与所述输送翻转夹持装置的间隔以及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与所述输送翻转夹持装置的间隔小于物料最大宽度的二分之一;其中,所述输送翻转夹持装置包括:机架、翻转机构、输送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翻转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输送机构设于所述翻转机构上,所述翻转机构能够带动所述输送机构翻转预定角度,所述输送机构设有用于输送物料的输送部;所述夹持机构设于所述输送部上,所述夹持机构能够将物料夹持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送翻转夹持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输送物料的过程中,物料依次经过第一输送装置、输送翻转夹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与所述输送翻转夹持装置的间隔以及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与所述输送翻转夹持装置的间隔小于物料最大宽度的二分之一,以保证物料在输送过程能够横跨第一输送装置与输送翻转夹持装置的间隙,以及横跨输送翻转夹持装置与第二输送装置之间的间隙,防止物料从第一输送装置或输送翻转夹持装置的边缘掉落。在输送物料期间,需要对物料进行一定角度的倾斜抬升固定,以方便加工,物料进入输送翻转夹持装置后,输送机构停止运作,通过控制夹持机构将物料夹持固定在输送部上,然后控制翻转机构带动输送机构转动,使输送机构呈一定角度倾斜,从而使物料倾斜朝向加工工位,方便对物料的加工,加工完成后,控制翻转机构带动输送机构反向转动,使输送机构恢复原有角度,然后控制夹持机构松开物料,启动输送机构将物料输送至第二输送装置上,完成单个物料的加工循环。可以看出,对物料的输送和加工过程,无需另外设置机械手来搬送物料,简化了翻转加工的工序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转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翻转机构转动。通过设置转动机构带动翻转机构转动,使物料水平转动,并沿任意角度翻转倾斜,从而可以更灵活地使物料朝向加工工位,提高了输送翻转夹持装置的生产适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盘和转动驱动件,所述转盘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转动驱动件与所述转盘连接且能够带动所述转盘转动,所述翻转机构设于所述转盘上。转动驱动件带动转盘转动,转盘进而带动翻转机构转动,使翻转机构能够调节水平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盘的周壁设有轮齿,所述转动驱动件为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与所述轮齿啮合的齿轮,所齿轮的直径小于所述转盘的直径,增大齿轮与转盘的传动比,提高转盘的输出扭矩,从而提高转盘的最大转动载荷,提高转动机构的生产适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于所述转动机构上,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且能够带动所述升降机构转动,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翻转机构连接且能够带动所述翻转机构上下移动。在上述实施例的转动机构带动翻转机构转动时,翻转机构有可能会与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接触干涉,因此基于本实施例,在翻转物料之前,升降机构带动翻转机构向上移动,使翻转机构被抬升至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的上方,然后转动机构带动翻转机构旋转一定角度,保证物料倾斜后能够朝向加工工位,由于翻转机构在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的上方,因此能够在旋转过程中避免干涉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最后翻转机构动作,带动输送机构翻转倾斜,使物料朝向加工工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升降机构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固定部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的活动部与所述翻转机构固定连接。通过液压缸的伸缩动作,带动翻转机构上下移动,实现将翻转机构抬升或下降,从而使翻转机构能够避免与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发生干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固定架、翻转架和翻转驱动件,所述固定架设于所述机架上,结合上述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架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所述翻转架的端部与所述固定架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翻转驱动件能够带动所述翻转架转动以使所述翻转架呈一定角度倾斜,所述输送机构设于所述翻转架上,因此翻转架能够带动带动输送机构整体翻转倾斜,进而方便物料倾斜朝向加工工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翻转驱动件为气缸,所述气缸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气缸的另一端与所述翻转架转动连接。气缸通过自身伸缩动作来带动翻转架绕其转动轴线转动,使翻转架与固定架展开,并且输送机构设于翻转架上,所以能够实现将输送机构翻转倾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架设有能够容纳所述气缸的第一收纳槽,所述翻转架设有能够容纳所述气缸的第二收纳槽,所述气缸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收纳槽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气缸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收纳槽的侧壁转动连接。使翻转架与固定架折叠后能够将气缸隐藏收纳,提高了翻转机构的紧凑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伸缩组件,两个所述伸缩组件分设于所述输送部的两侧,其中,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电动推杆和夹持件;所述电动推杆设于所述输送部的侧部;所述夹持件设于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动杆部,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动杆部与所述夹持件连接且能够带动所述夹持件横向移动,所述夹持件上设有能够与物料配合的夹持槽。夹持物料时,控制电动推杆动作,使电动推杆带动夹持件横向移动,两个夹持件相对靠近,不断缩短两个夹持件的间距,直至夹持件与物料的相对两个端部或侧部接触,由此实现将物料夹持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架、主动辊、从动辊、柔性输送带和输送驱动件,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可转动地设置在输送架上,所述输送驱动件设于所述输送架上,所述输送驱动件与所述主动辊连接且能够带动主动辊转动,所述柔性输送带环绕设置于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且能够随主动辊的转动而转动,所述输送部为所述输送带的上表面。输送驱动件带动主动辊转动,主动辊带动柔性输送带循环转动,从动辊对柔性输送带支撑和引导转动的作用,保证输送带带能够稳定地转动,带动输送部上的物料的移动,从而实现对物料的输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为带式输送机或链板式输送机,物料放置在输送机的输送部上,实现对物料的输送。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送翻转夹持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输送翻转夹持系统的另一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送翻转夹持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示出的输送翻转夹持装置的另一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图3示出的输送翻转夹持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机架100、翻转机构200、翻转驱动件210、固定架220、翻转架 230、输送机构300、输送驱动件310、输送架320、柔性输送带330、电动推杆410、夹持件420、转动机构500、转动驱动件510、转盘520、齿轮530、升降机构600、第一输送装置700、第二输送装置8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输送翻转夹持系统,包括:第一输送装置700、第二输送装置800和输送翻转夹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800设于第一输送装置700的一侧;输送翻转夹持装置设于第一输送装置700和第二输送装置800之间,输送翻转夹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800与第一输送装置700沿物料的输送方向排列分布,第一输送装置700与输送翻转夹持装置的间隔以及第二输送装置800与输送翻转夹持装置的间隔小于物料最大宽度的二分之一;其中,输送翻转夹持装置包括:机架100、翻转机构200、输送机构300和夹持机构;翻转机构200设于机架100上;输送机构300设于翻转机构200上,翻转机构200能够带动输送机构300翻转预定角度,输送机构300设有用于输送物料的输送部;夹持机构设于输送部上,夹持机构能够将物料夹持固定。
在输送物料的过程中,物料依次经过第一输送装置700、输送翻转夹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800,第一输送装置700与输送翻转夹持装置的间隔以及第二输送装置800与输送翻转夹持装置的间隔小于物料最大宽度的二分之一,以保证物料在输送过程能够横跨第一输送装置700与输送翻转夹持装置的间隙,以及横跨输送翻转夹持装置与第二输送装置800之间的间隙,防止物料从第一输送装置700或输送翻转夹持装置的边缘掉落。在输送物料期间,需要对物料进行一定角度的倾斜抬升固定,以方便加工,物料进入输送翻转夹持装置后,输送机构300停止运作,通过控制夹持机构将物料夹持固定在输送部上,然后控制翻转机构200带动输送机构300转动,使输送机构300 呈一定角度倾斜,从而使物料倾斜朝向加工工位,方便对物料的加工,加工完成后,控制翻转机构200带动输送机构300反向转动,使输送机构300恢复原有角度,然后控制夹持机构松开物料,启动输送机构 300将物料输送至第二输送装置800上,完成单个物料的加工循环。可以看出,对物料的输送和加工过程,无需另外设置机械手来搬送物料,简化了翻转加工的工序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还包括转动机构 500,转动机构500设于机架100上,转动机构500能够带动翻转机构200转动。通过设置转动机构500带动翻转机构200转动,使物料水平转动,并沿任意角度翻转倾斜,从而可以更灵活地使物料朝向加工工位,提高了输送翻转夹持装置的生产适用性。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转动机构500包括转盘520和转动驱动件510,转盘520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100上,转动驱动件510与转盘520连接且能够带动转盘520转动,翻转机构 200设于转盘520上。转动驱动件510带动转盘520转动,转盘520 进而带动翻转机构200转动,使翻转机构200能够调节水平角度。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转盘520的周壁设有轮齿,转动驱动件510为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与轮齿啮合的齿轮530,所齿轮530的直径小于转盘520的直径,增大齿轮530与转盘520的传动比,提高转盘520的输出扭矩,从而提高转盘520的最大转动载荷,提高转动机构500的生产适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还包括升降机构 600,升降机构600设于转动机构500上,转动机构500与升降机构 600连接且能够带动升降机构600转动,升降机构600与翻转机构200 连接且能够带动翻转机构200上下移动。在上述实施例的转动机构500带动翻转机构200转动时,翻转机构200有可能会与第一输送装置700和第二输送装置800接触干涉,因此基于本实施例,如图2中,在翻转物料之前,升降机构600带动翻转机构200向上移动,使翻转机构200被抬升至第一输送装置700和第二输送装置800的上方,然后转动机构500带动翻转机构200旋转一定角度,保证物料倾斜后能够朝向加工工位,由于翻转机构200在第一输送装置700和第二输送装置800的上方,因此能够在旋转过程中避免干涉到第一输送装置 700和第二输送装置800,最后翻转机构200动作,带动输送机构300 翻转倾斜,使物料朝向加工工位。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升降机构600为液压缸,液压缸的固定部与转盘520固定连接,液压缸的活动部与翻转机构200固定连接。通过液压缸的伸缩动作,带动翻转机构200上下移动,实现将翻转机构200抬升或下降,从而使翻转机构200能够避免与第一输送装置700和第二输送装置800发生干涉。
可以想到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升降机构600也可以设为气缸,气缸的下端与转盘520连接,气缸的上端与翻转机构200连接,同样可以通过自身伸缩动作来带动翻转机构200上升或下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翻转机构 200包括固定架220、翻转架230和翻转驱动件210,固定架220设于机架100上,结合上述的一些实施例,固定架220与升降机构600 连接,翻转架230的端部与固定架220的端部转动连接,翻转驱动件 210能够带动翻转架230转动以使翻转架230呈一定角度倾斜,输送机构300设于翻转架230上,因此翻转架230能够带动带动输送机构 300整体翻转倾斜,进而方便物料倾斜朝向加工工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翻转驱动件210为气缸,气缸的一端与固定架220转动连接,气缸的另一端与翻转架230转动连接。气缸通过自身伸缩动作来带动翻转架230绕其转动轴线转动,使翻转架230与固定架220展开,并且输送机构300设于翻转架230上,所以能够实现将输送机构300翻转倾斜。
可以想到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翻转驱动件210也可以设为电机,优选为伺服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翻转架230的转动轴固定连接,从而可以通过输出轴转动来带动翻转架230转动抬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架220设有能够容纳气缸的第一收纳槽,翻转架230设有能够容纳气缸的第二收纳槽,气缸的一端与第一收纳槽的侧壁转动连接,气缸的另一端与第二收纳槽的侧壁转动连接。使翻转架230与固定架220折叠后能够将气缸隐藏收纳,提高了翻转机构200的紧凑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夹持机构包括两个伸缩组件,两个伸缩组件分设于输送部的两侧,其中,伸缩组件包括:电动推杆410和夹持件420;电动推杆410设于输送部的侧部;夹持件420设于电动推杆410的活动杆部,电动推杆410的活动杆部与夹持件420连接且能够带动夹持件420横向移动,夹持件420上设有能够与物料配合的夹持槽。夹持物料时,控制电动推杆410动作,使电动推杆410带动夹持件420横向移动,两个夹持件420相对靠近,不断缩短两个夹持件420的间距,直至夹持件420与物料的相对两个端部或侧部接触,由此实现将物料夹持固定。
具体地,如图5所示,夹持件420包括一个倒“L”字形的折板,折板上形成限位槽,折板推进至与物料接触,物料的端部或侧部与限位槽的侧壁抵接,限位槽的顶壁对物料的顶部限位,防止物料脱离与夹持件420的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输送机构300包括输送架320、主动辊、从动辊、柔性输送带330和输送驱动件310,主动辊和从动辊可转动地设置在输送架320上,输送驱动件310设于输送架320上,输送驱动件310与主动辊连接且能够带动主动辊转动,柔性输送带330环绕设置于主动辊和从动辊且能够随主动辊的转动而转动,输送部为输送带的上表面。输送驱动件310带动主动辊转动,主动辊带动柔性输送带330循环转动,从动辊对柔性输送带330支撑和引导转动的作用,保证输送带带能够稳定地转动,带动输送部上的物料的移动,从而实现对物料的输送。具体地,柔性输送带330可以为皮带或链板,如附图中均为皮带,皮带设为环状,皮带的内侧与主动辊和从动辊抵接,皮带的外侧面为输送机构300的输送部,用于输送物料。
具体地,输送架大致由两个夹板和连接两个夹板的连接板组成,连接板和两个夹板之间形成容纳空间,主动辊和从动辊放置于容纳空腔,并且主动辊和从动辊的转动轴两端分别和容纳空腔两侧壁转动连接,输送驱动件可以设为直流电机或交流电机,电机固定在夹板的侧壁上,使得输送架可以对主动辊、从动辊和电机等承载固定。
结合上述的一些实施例,输送架320的两个夹板均设置有一个固定板,固定板延伸出夹板的外侧,夹持机构的电动推杆固定在夹板上,夹持件位于柔性输送带的顶部,在电动推杆的伸缩动作下,夹持件在输送部横向移动,两个夹持件相互靠近,以对物料夹持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输送装置700和第二输送装置800为带式输送机或链板式输送机,带式输送机和链板式输送机都是市面上常见的输送机,物料放置在输送机的输送部上,实现对物料的输送。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输送翻转夹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输送装置(700);
第二输送装置(800),所述第二输送装置(800)设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700)的一侧;
输送翻转夹持装置,所述输送翻转夹持装置设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700)和所述第二输送装置(800)之间,所述输送翻转夹持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800)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700)沿物料的输送方向排列分布,所述第一输送装置(700)与所述输送翻转夹持装置的间隔以及所述第二输送装置(800)与所述输送翻转夹持装置的间隔小于物料最大宽度的二分之一;
其中,所述输送翻转夹持装置包括:
机架(100);
翻转机构(200),所述翻转机构(200)设于所述机架(100)上;
输送机构(300),所述输送机构(300)设于所述翻转机构(200)上,所述翻转机构(200)能够带动所述输送机构(300)翻转预定角度,所述输送机构(300)设有用于输送物料的输送部;
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设于所述输送部上,所述夹持机构能够将物料夹持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翻转夹持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转动机构(500),所述转动机构(500)设于所述机架(100)上,所述转动机构(500)能够带动所述翻转机构(200)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翻转夹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机构(500)包括转盘(520)和转动驱动件(510),所述转盘(52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100)上,所述转动驱动件(510)与所述转盘(520)连接且能够带动所述转盘(520)转动,所述翻转机构(200)设于所述转盘(52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翻转夹持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升降机构(600),所述升降机构(600)设于所述转动机构(500)上,所述转动机构(500)与所述升降机构(600)连接且能够带动所述升降机构(600)转动,所述升降机构(600)与所述翻转机构(200)连接且能够带动所述翻转机构(200)上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翻转夹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机构(600)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固定部与所述转盘(520)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的活动部与所述翻转机构(200)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翻转夹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转机构(200)包括固定架(220)、翻转架(230)和翻转驱动件(210),所述固定架(220)设于所述机架(100)上,所述翻转架(230)的端部与所述固定架(220)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翻转驱动件(210)能够带动所述翻转架(230)转动以使所述翻转架(230)呈一定角度倾斜,所述输送机构(300)设于所述翻转架(230)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翻转夹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转驱动件(210)为气缸,所述气缸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220)转动连接,所述气缸的另一端与所述翻转架(230)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翻转夹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架(220)设有能够容纳所述气缸的第一收纳槽,所述翻转架(230)设有能够容纳所述气缸的第二收纳槽,所述气缸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收纳槽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气缸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收纳槽的侧壁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翻转夹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伸缩组件,两个所述伸缩组件分设于所述输送部的两侧,其中,所述伸缩组件包括:
电动推杆(410),所述电动推杆(410)设于所述输送部的侧部;
夹持件(420),所述夹持件(420)设于所述电动推杆(410)的活动杆部,所述电动推杆(410)的活动杆部与所述夹持件(420)连接且能够带动所述夹持件(420)横向移动,所述夹持件(420)上设有能够与物料配合的夹持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翻转夹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机构(300)包括输送架(320)、主动辊、从动辊、柔性输送带(330)和输送驱动件(310),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可转动地设置在输送架(320)上,所述输送驱动件(310)设于所述输送架(320)上,所述输送驱动件(310)与所述主动辊连接且能够带动主动辊转动,所述柔性输送带(330)环绕设置于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且能够随主动辊的转动而转动,所述输送部为所述输送带的上表面。
CN202120145582.8U 2021-01-19 2021-01-19 输送翻转夹持系统 Active CN2151587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45582.8U CN215158723U (zh) 2021-01-19 2021-01-19 输送翻转夹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45582.8U CN215158723U (zh) 2021-01-19 2021-01-19 输送翻转夹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58723U true CN215158723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406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45582.8U Active CN215158723U (zh) 2021-01-19 2021-01-19 输送翻转夹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587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73222A (zh) * 2022-06-20 2022-08-09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73222A (zh) * 2022-06-20 2022-08-09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设备
CN114873222B (zh) * 2022-06-20 2024-04-02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36992B1 (ko) 기판반전장치
KR100754831B1 (ko) 인쇄회로기판 반전장치
CN110421441B (zh) 玻璃研磨系统
WO2019029078A1 (zh) 显示面板的检查设备和显示面板检测方法
CN215158723U (zh) 输送翻转夹持系统
CN112722789A (zh) 输送翻转夹持系统
CN114152068B (zh) 电芯用烘烤线
CN112475838B (zh) 一种产品的扣合设备
CN109747890B (zh) 一种自动立机设备
CN108126876B (zh) 显示器面板自动uv固化设备的安装转动结构
CN108144819B (zh) 显示器面板自动uv固化设备
CN214243627U (zh) 一种物流自动下料装置
JP4553131B2 (ja) 反転式アンローディング方法及び反転式アンローダー
KR101064485B1 (ko) 프레스 가공 라인 및 이에 적용되는 리프트 및 트레이 셔틀 어셈블리
CN220051871U (zh) 一种摄像头底座移送料机械手
CN214877780U (zh) 输送翻转装置
CN217332214U (zh) 一种全自动测试台
CN115258531B (zh) 一种自动横移传送机构及其pcb板上下料装置
CN215515787U (zh) 玻璃上片设备
CN219065637U (zh) 老化测试机
CN217577123U (zh) 一种托板翻转装置
CN215477934U (zh) 用于浸锡设备的上料装置
CN215297451U (zh) 一种电路板的装箱系统、电路板生产线
CN213111415U (zh) 板架输送设备
KR100193569B1 (ko) 이송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