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80014U - 轮毂定位工装 - Google Patents

轮毂定位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80014U
CN220680014U CN202321087742.3U CN202321087742U CN220680014U CN 220680014 U CN220680014 U CN 220680014U CN 202321087742 U CN202321087742 U CN 202321087742U CN 220680014 U CN220680014 U CN 2206800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b
plate
positioning table
positioning
positioning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8774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08774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800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800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800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轮毂定位工装,包括:定位台,定位台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用于支撑轮毂的内壁;压紧单元,设置于定位台的上方,压紧单元包括安装座、第一驱动组件和压紧板,压紧板转动设置于安装座,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使压紧板沿竖直方向运动,以抵压轮毂的外壁;转动单元,包括第二驱动组件和传动轴,传动轴与定位台连接,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使传动轴转动,以带动支撑板、轮毂和压紧板共同转动。支撑板和压紧板配合,能够快速抵压固定轮毂,并通过转动单元带动轮毂转动,使轮毂转动至适当的加工位置,便于对轮毂的散热孔进行钻孔加工或去毛刺处理。

Description

轮毂定位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毂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轮毂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轮毂是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相关技术中,货车轮毂设置有方便散热的散热孔,并且,一些相关技术中,散热孔设置在曲面上,而目前对轮毂的定位工装较为粗糙,往往将轮毂套设在固定芯座上,从而,轮毂定位后不能快速对散热孔进行钻孔加工。另外,散热孔加工完成后,需要对散热孔进行去毛刺处理,而目前去毛刺处理多为人工手持打磨工具对散热孔逐一清理,存在去毛刺效率低以及在去毛刺过程中刮伤轮毂表面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轮毂定位工装,所述轮毂定位工装能够对轮毂快速定位并能驱使轮毂转动,以便于对散热孔进行加工处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毂定位工装,包括:
定位台,所述定位台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用于支撑轮毂的内壁;
压紧单元,设置于所述定位台的上方,所述压紧单元包括安装座、第一驱动组件和压紧板,所述压紧板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使所述压紧板沿竖直方向运动,以抵压所述轮毂的外壁;
转动单元,包括第二驱动组件和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定位台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使所述传动轴转动,以带动所述支撑板、所述轮毂和所述压紧板共同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毂定位工装,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支撑板和压紧板配合,能够快速抵压固定轮毂,并通过转动单元带动轮毂转动,使轮毂转动至适当的加工位置,便于对轮毂的散热孔进行钻孔加工或去毛刺处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轮毂定位工装,所述支撑板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板沿所述定位台的周向均匀布置,所述支撑板设置有支撑曲面,所述支撑曲面与所述轮毂的内壁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轮毂定位工装,所述支撑板设置有第一避空孔,所述第一避空孔与所述轮毂的散热孔对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轮毂定位工装,所述定位台安装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用于对所述轮毂定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轮毂定位工装,所述支撑板转动设置于所述定位台。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轮毂定位工装,所述支撑板设置有第一转动孔和第二转动孔,所述第一转动孔与所述定位台通过第一销轴连接,所述定位台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孔通过第二销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定位台相对移动,以撑开或合拢所述支撑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轮毂定位工装,所述定位台内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安装有横杆,所述定位台的侧壁设置有供所述横杆通过的通道槽,所述通道槽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横杆的一端伸出所述通道槽并与所述拉杆背离所述支撑板的一端铰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轮毂定位工装,所述压紧单元还包括滑动座和轴承座,所述滑动座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所述轴承座安装于所述滑动座,所述轴承座内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连接并驱动所述滑动座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压紧板固定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内环。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轮毂定位工装,所述压紧板固定安装有对位销,所述对位销用于与所述轮毂对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轮毂定位工装,所述压紧板设置有防护曲面,所述防护曲面设置有第二避空孔,所述第二避空孔与所述轮毂的散热孔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轮毂定位工装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轮毂定位工装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轮毂定位工装的定位台内部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轮毂定位工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定位台100;通道槽101;支撑板110;支撑曲面111;第一避空孔1111;第一转动孔112;第二转动孔113;定位销120;拉杆130;滑动板140;横杆141;
压紧单元200;安装座210;第一驱动组件220;滑动座230;轴承座240;第一轴承241;压紧板250;防护曲面2501;第二避空孔2502;连接轴251;对位销252;
转动单元300;驱动电机310;减速机320;主动轮330;同步带340;传动轴350;从动轮351;连接板360;
轮毂400;散热孔4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轮毂是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相关技术中,货车轮毂设置有方便散热的散热孔,并且,一些相关技术中,散热孔设置在曲面上,而目前对轮毂的定位工装较为粗糙,往往将轮毂套设在固定芯座上,从而,轮毂定位后不能快速对散热孔进行钻孔加工。另外,散热孔加工完成后,需要对散热孔进行去毛刺处理,而目前去毛刺处理多为人工手持打磨工具对散热孔逐一清理,存在去毛刺效率低以及在去毛刺过程中刮伤轮毂表面的问题。
为此,如图1和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轮毂定位工装,包括定位台100、压紧单元200和转动单元300,其中,定位台100用于定位轮毂400,压紧单元200设置于定位台100的上方并用于抵压固定轮毂400,转动单元300用于驱使轮毂400转动。具体地,定位台100安装有支撑板110,支撑板110用于支撑轮毂400的内壁;压紧单元200包括安装座210、第一驱动组件220和压紧板250,压紧板250转动设置于安装座210,第一驱动组件220用于驱使压紧板250沿竖直方向运动,以抵压轮毂400的外壁。转动单元300包括第二驱动组件和传动轴350,传动轴350与定位台100连接,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使传动轴350转动,以带动支撑板110、轮毂400和压紧板250共同转动。需要说明的是,支撑板110和压紧板250分别与轮毂400的内壁和外壁抵接,并通过第一驱动组件220施加压力,能够快速抵压固定轮毂400,另外,通过转动单元300驱使定位台100旋转并带动轮毂400转动,使轮毂400转动至适当的加工位置,便于对轮毂400的散热孔401进行钻孔加工或去毛刺处理。需要说明的是,轮毂400设置有锥壁且锥壁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401,多个散热孔401沿轮毂400的周向均匀布置。对此,转动单元300可通过等距转动轮毂400,使轮毂400的散热孔401依次转动至方便加工的位置,例如,钻头的中心线与轮毂400的锥壁的法线重合,在转动单元300驱使轮毂400等距转动的配合下,钻头沿钻头的中心线方向往复运动即可加工出散热孔401。再例如,打磨头的中心线与轮毂400的锥壁的法线重合,在转动单元300驱使轮毂400等距转动的配合下,打磨头沿打磨头的中心线方向往复运动即可对散热孔401进行去毛刺处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支撑板110有多个,多个支撑板110沿定位台100的周向均匀布置,支撑板110设置有支撑曲面111,支撑曲面111与轮毂400的内壁抵接,能够更好地对轮毂400的锥壁进行支撑,避免对轮毂400散热孔401加工时轮毂400的锥壁出现局部变形的加工缺陷。进一步地,支撑板110设置有第一避空孔1111,第一避空孔1111与轮毂400的散热孔401对应设置,方便对散热孔401进行加工处理。例如,第一避空孔1111的直径与散热孔401的直径相等,或者,第一避空孔1111的直径大于散热孔401的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定位台100安装有定位销120,定位销120用于对轮毂400定位,方便轮毂400通过定位销120对准盖合于定位台100,且盖合后支撑板110支撑轮毂400的内壁,散热孔401的中心线与第一避空孔1111的中心线重合。其中,定位销120的端部设置有便于导向的导向锥面,方便轮毂400插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板110转动设置于定位台100,与轮毂400的曲面相适配,更好地抵压轮毂400的曲面。具体地,参照图3,支撑板110设置有第一转动孔112和第二转动孔113,第一转动孔112与定位台100通过第一销轴(图中未示出)连接,定位台100连接有拉杆130,拉杆130的一端与第二转动孔113通过第二销轴(图中未示出)连接,另一端与定位台100相对移动,以撑开或合拢所述支撑板110。例如,拉杆130背离第二销轴的一端与定位台100之间的相对移动结构可参考雨伞的骨架结构,拉杆130能够驱使支撑板110撑开或合拢。一些实施例中,再参照图1至图3,定位台100内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有滑动板140,滑动板140安装有横杆141。定位台100的侧壁设置有供横杆141通过的通道槽101,通道槽101沿竖直方向延伸,横杆141的一端伸出通道槽101并与拉杆130背离支撑板110的一端铰接。容易理解的是,通道槽101能够限制横杆141上下移动的位移,以及避免横杆141发生周向的偏移。其中,第二转动孔113位于第一转动孔112背离定位台100中心的一侧,当滑动板140向上滑动,拉杆130向上平移,支撑板110往外撑开;当滑动板140向下滑动,拉杆130下移,支撑板110往内收拢。一些实施例中,滑动板140的底部连接有压缩弹簧(图中未示出),压缩弹簧用于驱使滑动板140往上滑动并使支撑板110往外张开,进而,轮毂400盖合定位台100后,支撑板110更加紧贴轮毂400的内壁,支撑轮毂400效果更好。容易理解的是,第一转动孔112的中心线为支撑板110的转动轴线,当第二转动孔113位于第一转动孔112朝向定位台100中心的一侧时,此时,当滑动板140向上滑动,拉杆130向上平移,支撑板110往内合拢;当滑动板140向下滑动,拉杆130向下平移,支撑板110往外撑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压紧单元200包括滑动座230和轴承座240,滑动座230滑动设置于安装座210,轴承座240安装于滑动座230。其中,轴承座240内安装有两个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轴承241,第一驱动组件220连接并驱动滑动座230沿竖直方向运动。另外,压紧板250固定安装有连接轴251,连接轴251穿设于第一轴承241的内环,可选地,连接轴251部分穿过压紧板250并通过与螺母螺接以固定于压紧板250。其中,第一驱动组件220包括驱动气缸和连接块,连接块的一端与驱动气缸的驱动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动座230固定连接。使用时,驱动气缸连接并驱使滑动座230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压紧板250与滑动座230共同运动并压紧轮毂400的上端面。并且,压紧板250压紧轮毂400后,在第一轴承241的作用下,压紧板250能够与轮毂400共同转动。进一步地,再参照图1,压紧板250固定安装有对位销252,对位销252用于与轮毂400对位。压紧板250能够准确压紧轮毂400。容易理解的是,与定位销120类似,对位销252的端部设置有导向锥面,方便对位销252插入轮毂400的圆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压紧板250设置有防护曲面2501,防护曲面2501设置有第二避空孔2502,第二避空孔2502与轮毂400的散热孔401对应设置,例如,第二避空孔2502的直径与轮毂400的散热孔401的直径相等,或者,第二避空孔2502的直径比轮毂400的散热孔401的直径稍大。通过设置防护曲面2501,能够避免对轮毂400的散热孔401钻孔加工或去毛刺处理时刮伤轮毂400的表面。可选地,防护曲面2501与支撑板110的外形对应,对轮毂400的支撑和压紧的综合效果更佳。
再参照图1和图4,转动单元300包括驱动电机310、减速机320、主动轮330、同步带340和从动轮351,其中,驱动电机310的驱动轴插入减速机320的输入端,减速机320的输出轴与主动轮330固定,传动轴350固定安装有从动轮351,主动轮330和从动轮351均为同步轮并通过同步带340传动连接。另外,传动轴350背离从动轮351的一端与定位台100固定连接,驱动电机310通过减速机320构和同步带340传动机构,驱动传动轴350和定位台100共同转动。例如,驱动电机310驱使轮毂400等距转动,以使轮毂400的散热孔401依次转动至方便加工的位置,便于对散热孔401快速进行加工。另外,转动单元300还包括连接板360,连接板360用于安装转动单元300,例如,定位台100设置在底座的上方,转动单元300通过连接板360安装在底座内。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轮毂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位台,所述定位台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用于支撑轮毂的内壁;
压紧单元,设置于所述定位台的上方,所述压紧单元包括安装座、第一驱动组件和压紧板,所述压紧板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使所述压紧板沿竖直方向运动,以抵压所述轮毂的外壁;
转动单元,包括第二驱动组件和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定位台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使所述传动轴转动,以带动所述支撑板、所述轮毂和所述压紧板共同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板沿所述定位台的周向均匀布置,所述支撑板设置有支撑曲面,所述支撑曲面与所述轮毂的内壁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设置有第一避空孔,所述第一避空孔与所述轮毂的散热孔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台安装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用于对所述轮毂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轮毂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转动设置于所述定位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毂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设置有第一转动孔和第二转动孔,所述第一转动孔与所述定位台通过第一销轴连接,所述定位台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孔通过第二销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定位台相对移动,以撑开或合拢所述支撑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毂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台内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安装有横杆,所述定位台的侧壁设置有供所述横杆通过的通道槽,所述通道槽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横杆的一端伸出所述通道槽并与所述拉杆背离所述支撑板的一端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单元还包括滑动座和轴承座,所述滑动座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所述轴承座安装于所述滑动座,所述轴承座内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连接并驱动所述滑动座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压紧板固定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内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板固定安装有对位销,所述对位销用于与所述轮毂对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8或9所述的轮毂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板设置有防护曲面,所述防护曲面设置有第二避空孔,所述第二避空孔与所述轮毂的散热孔对应设置。
CN202321087742.3U 2024-03-01 2024-03-01 轮毂定位工装 Active CN2206800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87742.3U CN220680014U (zh) 2024-03-01 2024-03-01 轮毂定位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87742.3U CN220680014U (zh) 2024-03-01 2024-03-01 轮毂定位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80014U true CN220680014U (zh) 2024-03-29

Family

ID=90403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87742.3U Active CN220680014U (zh) 2024-03-01 2024-03-01 轮毂定位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800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15336B (zh) 一种用于风机叶轮自动装配生产线上的组装压料机构
CN110394644B (zh) 一种风机叶轮自动装配生产线
CN220680014U (zh) 轮毂定位工装
CN102601196A (zh) 钣金件旋压成型设备及成型方法
CN113649942B (zh) 一种用于内孔膛线槽光整去毛刺的设备及工艺
CN108788931B (zh) 一种汽车制动盘的精加工装置
CN112928879B (zh) 一种电机外壳的打磨及组装机构
CN113483028A (zh) 一种轴承制造使用的多功能夹具
CN216399051U (zh) 一种铝合金铝管端口精密进料打磨装置
CN217344639U (zh) 一种精密型五金配件加工钻床用自动上料装置
CN214161640U (zh) 一种圆管内孔倒角装置
CN215393438U (zh) 一种汽车焊接夹具压紧机构
CN106965006A (zh) 一种加工面积广的钻孔方法
CN219649520U (zh) 轮毂自动打磨设备
CN207414779U (zh) 一种笔芯管加工设备
CN214292551U (zh) 一种散热器生产用铜管抛光装置
CN216913608U (zh) 一种零段辊组立式装配工装
CN220837746U (zh) 一种快速加工的碾环机
CN216759351U (zh) 一种可持续打磨保温杯口的设备
CN218051343U (zh) 一种法兰盘加工钻床
CN219766507U (zh) 一种单向器旋压工装
CN116352571A (zh) 轮毂自动打磨设备和轮毂散热孔去毛刺方法
CN214982231U (zh) 石墨轴套加工设备
CN108857583B (zh) 一种汽车制动盘的精加工装置的工作方法
CN114274036B (zh) 表面处理机构及饰品表面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