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94585U - 一种机械式挂车悬架提升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械式挂车悬架提升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94585U
CN220594585U CN202321849964.4U CN202321849964U CN220594585U CN 220594585 U CN220594585 U CN 220594585U CN 202321849964 U CN202321849964 U CN 202321849964U CN 220594585 U CN220594585 U CN 2205945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box
box body
connecting rod
upper connecting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4996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芳芳
郝志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ichuangda Air Suspen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ichuangda Air Suspen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ichuangda Air Suspen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ichuangda Air Suspen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4996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945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945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945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式挂车悬架提升结构,包括外箱体,所述外箱体包括底壳和安装在底壳上的上壳;所述外箱体内安装有上连接杆,上连接杆的底部固定套接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座和上连接杆上套接有同一个常压弹簧,且常压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弹簧座上,常压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外箱体的顶部内壁上;所述上连接杆的顶端贯穿外箱体。该实用新型当承载气囊放掉内部高压气后,提升结构没有了外部的压力,常压弹簧开始自然伸长,由于上端点固定,弹簧产生的张力作用在外箱体总成上封板上,推动外箱体整体上移,拉近上下端点间距离,从而实现车桥的举升,纯机械式受力,不受气源等外部因素的影响,铁路运行时不会产生因漏气而产生的下落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机械式挂车悬架提升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悬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械式挂车悬架提升结构。
背景技术
挂车空气悬架的使用日益普及,为了避免空载或轻载时轮胎不必要的磨损,空气悬架常配置提升功能,将整个车轴提升离地,这种提升装置通常是采用专用的提升空气弹簧作为作用元件的。
这种提升方式的工作原理是先将承载空气弹簧内的压缩空气排空,再向提升空气弹簧中充入高压气体,从而通过杠杆原理将车桥举升起来,提升空气弹簧的气源来至于发动机气压泵或者电动气压泵。
在普通公路车辆上这种使用空气弹簧为举升元件的方式暂为成熟,但在一些特定场景中则存在结构性问题。例如,在公铁联运车辆中,铁路运行模式时(铁轨上运行),为铁路安全需要举升车轴高于轨面一定距离(法规要求),而这时铁路机车产生的气源仅能保证车辆制动所需,不能产生足够的气压持续的给提升空气弹簧供气;而空气弹簧及气路本身无法避免气体的泄漏,压力必定会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提升力不足,车桥落下的情况,这在铁路运行中会产生极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式挂车悬架提升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式挂车悬架提升结构,包括外箱体,所述外箱体包括底壳和安装在底壳上的上壳;
所述外箱体内安装有上连接杆,上连接杆的底部固定套接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座和上连接杆上套接有同一个常压弹簧,且常压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弹簧座上,常压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外箱体的顶部内壁上;
所述上连接杆的顶端贯穿外箱体,且固定安装有上连接件,所述外箱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连接件。
优选的,所述底壳和上壳的一侧均开设有窗口,底壳和上壳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外箱体的顶部开设有方孔,且上连接杆贯穿方孔。
优选的,所述上连接杆通过螺栓与弹簧座固连。
优选的,所述外箱体内部设置有橡胶衬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结构特点:提升性能稳固可靠,不需要外接动力源;
性能优势:当承载气囊放掉内部高压气后,提升结构没有了外部的压力,常压弹簧开始自然伸长,由于上端点固定,弹簧产生的张力作用在外箱体总成上封板上,推动外箱体整体上移,拉近上下端点间距离,从而实现车桥的举升,纯机械式受力,不受气源等外部因素的影响,铁路运行时不会产生因漏气而产生的下落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箱体;2、上连接件;3、下连接件;4、上连接杆;5、弹簧座;6、常压弹簧;7、方孔;8、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机械式挂车悬架提升结构,包括外箱体1,外箱体1包括底壳11和安装在底壳11上的上壳12;
外箱体1内安装有上连接杆4,上连接杆4的底部固定套接有弹簧座5,弹簧座5和上连接杆4上套接有同一个常压弹簧6,且常压弹簧6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弹簧座5上,常压弹簧6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外箱体1的顶部内壁上;
上连接杆4的顶端贯穿外箱体1,且固定安装有上连接件2,外箱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连接件3。
结合图1-2所示,底壳11和上壳12的一侧均开设有窗口8,底壳11和上壳12焊接固定,通过窗口8的设置,便于观察外箱体1内部的工作状态。
结合图2所示,外箱体1的顶部开设有方孔7,且上连接杆4贯穿方孔7,方孔7的设置便于上连接杆4的来回移动。
结合图2所示,上连接杆4通过螺栓与弹簧座5固连。
本实用新型中,外箱体1内部设置有橡胶衬套。
本实用新型:上连接杆通过螺栓与弹簧座固连;外箱体为焊接总成,带有下安装座;上下安装座中均有橡胶衬套;常压弹簧上端压在外箱体的上封板上,下端压在弹簧座上,弹簧自由长度较长,在整个使用过程中保持为常压弹簧;当承载气囊放掉内部高压气后,提升结构没有了外部的压力,常弹簧开始自然伸长,由于上端点固定,弹簧产生的张力作用在外箱体总成上封板上,推动外箱体整体上移,拉近上下端点间距离,从而实现车桥的举升,纯机械式受力,不受气源等外部因素的影响,铁路运行时不会产生因漏气而产生的下落风险。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机械式挂车悬架提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体(1),所述外箱体(1)包括底壳(11)和安装在底壳(11)上的上壳(12);
所述外箱体(1)内安装有上连接杆(4),上连接杆(4)的底部固定套接有弹簧座(5),所述弹簧座(5)和上连接杆(4)上套接有同一个常压弹簧(6),且常压弹簧(6)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弹簧座(5)上,常压弹簧(6)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外箱体(1)的顶部内壁上;
所述上连接杆(4)的顶端贯穿外箱体(1),且固定安装有上连接件(2),所述外箱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连接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式挂车悬架提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1)和上壳(12)的一侧均开设有窗口(8),底壳(11)和上壳(12)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式挂车悬架提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体(1)的顶部开设有方孔(7),且上连接杆(4)贯穿方孔(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式挂车悬架提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杆(4)通过螺栓与弹簧座(5)固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式挂车悬架提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体(1)内部设置有橡胶衬套。
CN202321849964.4U 2023-07-14 2023-07-14 一种机械式挂车悬架提升结构 Active CN2205945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49964.4U CN220594585U (zh) 2023-07-14 2023-07-14 一种机械式挂车悬架提升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49964.4U CN220594585U (zh) 2023-07-14 2023-07-14 一种机械式挂车悬架提升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94585U true CN220594585U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64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49964.4U Active CN220594585U (zh) 2023-07-14 2023-07-14 一种机械式挂车悬架提升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945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594585U (zh) 一种机械式挂车悬架提升结构
CN208698410U (zh) 一种卡车用复合式后空气悬架系统
CN208277780U (zh) 一种空气悬架
CN210191076U (zh) 一种液压低平板半挂车的空气悬架
CN201646764U (zh) 大轴重铁路车辆制动装置
CN215944265U (zh) 一种矿用自卸车电池箱减震器及矿用自卸车
CN2592428Y (zh) 车用防震座位架
CN211567922U (zh) 车辆
CN203358678U (zh) 一种电动轮自卸车车架横梁
CN113978507A (zh) 一种高速轨道车辆车端连接处风阻制动装置
CN207212994U (zh) 一种渣土车专用制动缸
CN208714860U (zh) 半挂车球头牵引器
CN110712489A (zh) 一种减压式被动提升轮轴高度的空气悬架结构
CN216808032U (zh) 高空作业车臂架支撑装置
CN115431863B (zh) 一种通过载荷转移的罐车抗侧翻装置及方法
CN211032084U (zh) 一种减压式被动提升轮轴高度的空气悬架结构
CN215435892U (zh) 一种多轴半挂车空气悬挂与板簧式悬挂配合悬挂系统
CN205036772U (zh) 微型自平衡式橡胶空气弹簧
CN212555693U (zh) 一种矿用自卸车后驱动桥呼吸器及矿用自卸车
CN216331297U (zh) 一种挂车空气悬架提升装置
CN214929810U (zh) 一种高荷载防滑型港口搬运车车轮
CN110588787B (zh) 一种模块化无人驾驶电动汽车底盘
CN203228686U (zh) 集成一体化液压举升系统
CN211969581U (zh) 液压油缸式底盘
CN217713466U (zh) 一种电动四轮乘用车的前减震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