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47987U - 一种悬浮式涂胶扰流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悬浮式涂胶扰流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47987U
CN220447987U CN202322104143.4U CN202322104143U CN220447987U CN 220447987 U CN220447987 U CN 220447987U CN 202322104143 U CN202322104143 U CN 202322104143U CN 220447987 U CN220447987 U CN 2204479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iler
shaped structure
plate
upper plate
g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0414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龙
陶嘉伟
郭文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ingchen 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ingchen 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ingchen 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ingchen 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0414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479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479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479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浮式涂胶扰流板,扰流板总成呈“E”字型结构,“E”字型结构的三个开口端杆上均设置有紧固件,紧固件均与车身连接;扰流板总成包括上板和下板组成的壳体,上板和下板通过中间的内板涂胶粘接;“E”字型结构的中间开口端杆下方设置有环状凸块;内板为不对称方波,位于环状凸块内的不对称方波波谷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防脱落安装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上板的内侧通过工装定位用结构胶与内板粘接,保证无缝隙;下板的内侧通过工装定位再与上板及内板用结构胶粘接;“E”字型结构左、中、右三处设有螺钉安装孔,紧固件通过螺钉安装孔安装,用于扰流板左、中、右三处安装到车身,方便安装、可拆卸,结构美观。

Description

一种悬浮式涂胶扰流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浮式涂胶扰流板。
背景技术
汽车扰流板是指安装在轿车后箱盖上的类似倒装的飞机尾翼的部件。有的汽车上装有前扰流板,俗称气坝;有的汽车上侧部装有侧裙,也是扰流板的一种。目前市场上大多数乘用车存在以下技术缺陷:车上安装的扰流板安装于后备箱上部,结构为“1”字型,而SUV中很少安装扰流板;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背景下,某些电器元件无法做到结构随形和隐藏。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方便安装、可拆卸、具有美观和具有涂胶结构的悬浮式涂胶扰流板,如何设计一种借助内外饰本身的结构隐藏电器元件的悬浮式涂胶扰流板,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浮式涂胶扰流板,以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悬浮式涂胶扰流板,包括扰流板总成,所述扰流板总成呈“E”字型结构,“E”字型结构的三个开口端杆上均设置有紧固件,紧固件均与车身连接;扰流板总成包括上板和下板组成的壳体,上板和下板通过中间的内板涂胶粘接;“E”字型结构的中间开口端杆下方设置有环状凸块;内板为不对称方波,位于环状凸块内的不对称方波波谷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防脱落安装结构,防脱落安装结构为“干”字型结构,“干”字型结构的两根横杆卡入通孔内;上板、下板、内板为三个塑料件;防脱落安装结构采用橡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板的内侧通过工装定位用结构胶与内板粘接,保证无缝隙;下板的内侧通过工装定位再与上板及内板用结构胶粘接;扰流板总成也被称为“汽车尾翼”:一方面,它使轿车外形增添了动感;另一方面,它更重要的作用是有效地减少了车辆在高速行驶时产生的空气阻力,既节省了燃料,同时也提高了车辆行驶的稳定性,“E”字型结构左、中、右三处设有螺钉安装孔,紧固件通过螺钉安装孔安装,用于扰流板左、中、右三处安装到车身,方便安装、可拆卸,在整车碰撞后可依据损坏程度进行部分更换,降低了维修费用;“E”字型造型结构美观,安装于后玻璃窗位置,通过环状凸块使扰流板具有“悬浮”的视觉效果,具有美观、且具有涂胶结构。
优选,所述“E”字型结构的闭合端中部设置有高位刹车灯安装位置,高位刹车灯安装位置上安装有高位刹车灯。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E”字型结构的闭合端中部设置有高位刹车灯,借助扰流板本身的结构隐藏高位刹车灯,并做到了结构随形合理化。
优选,所述“E”字型结构的闭合端远离开口端一侧设置有摄像头安装位置,摄像头安装位置上安装有摄像头。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E”字型结构的闭合端远离开口端一侧设置有摄像头,借助扰流板本身的结构隐藏摄像头,并做到了结构随形合理化;后摄像头位于高位,视野角度广,有效防止带入环境中的尘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图1的B-B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5为图4的C局部放大图。
图中:1.扰流板总成;2.涂胶位置;3.防脱落安装结构;4.紧固件;5.高位刹车灯安装位置;6.摄像头安装位置;7.缓冲泡棉;101.上板;102.下板;103.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阅图1-5,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仍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一、一种悬浮式涂胶扰流板,参考图1、图2、图4,包括扰流板总成1,所述扰流板总成1呈“E”字型结构,“E”字型结构的三个开口端杆上均设置有紧固件4,紧固件4均与车身连接;扰流板总成1包括上板101和下板102组成的壳体,上板101和下板102通过中间的内板103涂胶粘接;“E”字型结构的中间开口端杆下方设置有环状凸块;内板103为不对称方波,位于环状凸块内的不对称方波波谷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防脱落安装结构3,防脱落安装结构3为“干”字型结构,“干”字型结构的两根横杆卡入通孔内;上板101、下板102、内板103为三个塑料件;防脱落安装结构3采用橡胶材质。本实用新型采用上板的内侧通过工装定位用结构胶与内板粘接,保证无缝隙;下板的内侧通过工装定位再与上板及内板用结构胶粘接;扰流板总成也被称为“汽车尾翼”:一方面,它使轿车外形增添了动感;另一方面,它更重要的作用是有效地减少了车辆在高速行驶时产生的空气阻力,既节省了燃料,同时也提高了车辆行驶的稳定性,“E”字型结构左、中、右三处设有螺钉安装孔,紧固件通过螺钉安装孔安装,用于扰流板左、中、右三处安装到车身,方便安装、可拆卸,在整车碰撞后可依据损坏程度进行部分更换,降低了维修费用;“E”字型造型结构美观,安装于后玻璃窗位置,通过环状凸块使扰流板具有“悬浮”的视觉效果,具有美观、且具有涂胶结构。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参考图3,所述上板101的内侧与内板103之间留有1mm的涂胶间隙,除环状凸块外的不对称方波波峰及波谷上均设置有涂胶位置2。本实用新型采用不对称方波状的内板,除环状凸块外的内板通过波峰及波谷的涂胶位置涂结构胶与上板、下板粘结,实现零件的安装和固定,同时也具有防水功能。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内板103的两侧均设有涂胶筋,涂胶筋的表面到上板101、下板102的距离均为0.2mm。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内板的两侧设涂胶筋,通过涂胶筋涂结构胶与上板、下板粘结,实现零件的安装和固定,同时也具有防水功能。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参考图5,所述“E”字型结构的闭合端中部设置有高位刹车灯安装位置5,高位刹车灯安装位置5上安装有高位刹车灯。本实用新型采用在“E”字型结构的闭合端中部设置有高位刹车灯,借助扰流板本身的结构隐藏高位刹车灯,并做到了结构随形合理化,适用于普通SUV汽车,跟随车身结构安装于后挡风玻璃顶部,安装简易,在造型上更美观。相比于其他结构的扰流板具有更好的改善尾流气体结构,提高汽车抓地力及降低能耗。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E”字型结构的闭合端远离开口端一侧设置有摄像头安装位置6,摄像头安装位置6上安装有摄像头。本实用新型采用在“E”字型结构的闭合端远离开口端一侧设置有摄像头,借助扰流板本身的结构隐藏摄像头,并做到了结构随形合理化,后摄像头位于高位,视野角度广,有效防止带入环境中的尘土,适用于普通SUV汽车,跟随车身结构安装于后挡风玻璃顶部,安装简易,在造型上更美观。相比于其他结构的扰流板具有更好的改善尾流气体结构,提高汽车抓地力及降低能耗。
实施例六、在实施例四或实施例五的基础上,所述扰流板总成1内部设有线束安装结构,线束安装结构内安装有线束。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扰流板总成内部设有线束安装结构,通过线束安装结构安装的线束将高位刹车灯、摄像头接入汽车电源。
实施例七、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环状凸块上设置有主定位,主定位包括三个间距布置的第一螺栓。所述“E”字型结构两侧的开口端上均设置有辅定位,任意一个辅定位均包括两个间距布置的第二螺栓。本实用新型采用环状凸块上设主定位,“E”字型结构两侧的开口端上均设置有辅定位,便于上板和下板之间的安装。
实施例八、在实施例七的基础上,参考图4,所述上板101和下板102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缓冲泡棉7。本实用新型采用缓冲泡棉对上板和下板之间密封及缓冲,对车身及内部起到保护作用。
实施例九、在实施例七的基础上,所述主定位、辅定位、紧固件4与车身之间均设置有缓冲泡棉7。本实用新型采用缓冲泡棉对主定位、辅定位、紧固件与车身之间密封及缓冲,对车身及内部起到保护作用。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悬浮式涂胶扰流板,包括扰流板总成(1),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板总成(1)呈“E”字型结构,“E”字型结构的三个开口端杆上均设置有紧固件(4),紧固件(4)均与车身连接;扰流板总成(1)包括上板(101)和下板(102)组成的壳体,上板(101)和下板(102)通过中间的内板(103)涂胶粘接;“E”字型结构的中间开口端杆下方设置有环状凸块;内板(103)为不对称方波,位于环状凸块内的不对称方波波谷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防脱落安装结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式涂胶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101)的内侧与内板(103)之间留有1mm的涂胶间隙,除环状凸块外的不对称方波波峰及波谷上均设置有涂胶位置(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式涂胶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103)的两侧均设有涂胶筋,涂胶筋的表面到上板(101)、下板(102)的距离均为0.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式涂胶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E”字型结构的闭合端中部设置有高位刹车灯安装位置(5),高位刹车灯安装位置(5)上安装有高位刹车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式涂胶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E”字型结构的闭合端远离开口端一侧设置有摄像头安装位置(6),摄像头安装位置(6)上安装有摄像头。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悬浮式涂胶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板总成(1)内部设有线束安装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式涂胶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凸块上设置有主定位,主定位包括三个间距布置的第一螺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悬浮式涂胶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E”字型结构两侧的开口端上均设置有辅定位,任意一个辅定位均包括两个间距布置的第二螺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悬浮式涂胶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101)和下板(102)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缓冲泡棉(7)。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悬浮式涂胶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定位、辅定位、紧固件(4)与车身之间均设置有缓冲泡棉(7)。
CN202322104143.4U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悬浮式涂胶扰流板 Active CN2204479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04143.4U CN220447987U (zh)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悬浮式涂胶扰流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04143.4U CN220447987U (zh)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悬浮式涂胶扰流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47987U true CN220447987U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24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04143.4U Active CN220447987U (zh)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悬浮式涂胶扰流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479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49873B (zh) 一种用于轨道车辆制动的伞状风阻板结构
CN220447987U (zh) 一种悬浮式涂胶扰流板
CN201494441U (zh) 车顶水箱活盖装置
CN201065097Y (zh) 一种微型客车的前装饰板结构
CN204726442U (zh) 一种高速列车的顶置式空调机组安装结构
CN107813685A (zh) 一种背门总成
CN215553619U (zh) 一种镂空尾翼扰流板
CN218577896U (zh) 一种汽车悬浮尾翼组件
CN207225226U (zh) 一种车辆行李架
CN208881544U (zh) 一种用于汽车车窗晴雨挡的铝材框架
CN207191194U (zh) 尾翼总成及车辆
CN111516586A (zh) 一种汽车前大灯安装结构
CN216709463U (zh) 一种商用车分体导流罩隐藏密封结构
CN201633513U (zh) 一种汽车无门框车门呢槽的固定结构
CN220948250U (zh) 尾翼和车辆
CN201065099Y (zh)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装置
CN219544929U (zh) 扰流板侧翼结构、背门和车辆
CN215153871U (zh) 一种带把手外水切
CN220549124U (zh) 汽车扰流板
CN209467096U (zh)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防下沉结构
CN210101287U (zh) 一种汽车全塑料后背门的安装结构
CN209870539U (zh) 机舱盖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1395175Y (zh) 一种气体辅助注塑成型轿车扰流板
CN218751082U (zh) 一种扰流板装饰件和扰流板结构
CN203199037U (zh) 左前围外侧板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