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47484U - 一种芯片及墨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芯片及墨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47484U
CN220447484U CN202321928925.3U CN202321928925U CN220447484U CN 220447484 U CN220447484 U CN 220447484U CN 202321928925 U CN202321928925 U CN 202321928925U CN 220447484 U CN220447484 U CN 2204474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contact
chip
terminal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2892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敬章
梁仕超
朱一静
杨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474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474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芯片,包括基板和端子组,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外接面和内表面,外接面具备第一方向以及在第一方向上的边缘的第一接触边,基板在第一接触边两端均设置有贯通外接面与内表面的缺口部,缺口部在外接面上远离第一接触边的侧边为第二接触边,基板在两个缺口部之间设置贯通外接面和内表面的镂空部,镂空部在外接面上远离第一接触边的侧边为第三接触边,端子组包括位于第一接触边上的至少一个外缘端子、位于第二接触边上的至少一个中间端子和位于第三接触边上的至少一个内缘端子。以及一种使用该芯片的墨盒。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安装状态下的墨盒在宽度方向上发生偏移,保证芯片与打印装置之间的稳定性;且还能防止端子间的短路。

Description

一种芯片及墨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芯片及墨盒。
背景技术
打印装置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墨盒是一个需要经常更换的部件。芯片是墨盒上的一个部件,以墨盒为例说明:墨盒上的芯片用于存储生产厂信息、墨水量信息、墨盒类别信息、墨水颜色等信息,喷墨打印装置用芯片对于喷墨打印装置的正常工作起到决定性作用。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某些类型的打印耗材,比如墨盒就需要采取线性插入的方式装入打印机侧的安装部,具体是将墨盒沿铅锤方向插入安装部内对应的安装位内,这类墨盒借助卡位把手等结构能够保证其在铅锤方向上的准确定位。但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安装部针对每个墨盒的安装位都会设置一定的宽度余量,因此墨盒安装就位后在宽度方向上仍可发生小幅偏移,目前打印耗材芯片领域呈现小型化的发展趋势,芯片上各个端子的尺寸也越来越小,因此墨盒在宽度方向上的小幅偏移会严重影响芯片上端子与打印机侧的触针的连接稳定性。常规思路下为限制墨盒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移需要在墨盒的外壳上引入对应的限位结构,但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提高产品的设计和制造难度,还会增加生产成本。
因此,需要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芯片,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芯片,可装配于墨盒上,芯片包括基板和端子组,其中
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外接面和内表面,外接面具备第一方向以及在第一方向上的边缘的第一接触边;
基板在第一接触边两端均设置有贯通外接面与内表面的缺口部,缺口部在外接面上远离第一接触边的侧边为第二接触边;
基板在两个缺口部之间设置贯通外接面和内表面的镂空部,镂空部在外接面上远离第一接触边的侧边为第三接触边;
端子组包括位于第一接触边上的至少一个外缘端子、位于第二接触边上的至少一个中间端子和位于第三接触边上的至少一个内缘端子。
具有上述结构的芯片,基板设有第一接触边,并通过在基板上设置缺口部和镂空部,设置第二接触边和第三接触边,端子组的所有端子都设置到基板上第一接触边、第二接触边和第三接触边,使端子与打印装置的触针进行配合使,通过第一接触边、第二接触边和第三接触边限制,能够加强芯片与触针的配合,防止安装状态下的墨盒在宽度方向上发生偏移,保证芯片与打印装置之间的电连接稳定性;且在基板上引入了缺口部和镂空部,端子组部端子通过缺口部或镂空部间隔,还能有效防止导电异物引发的端子间短路。
优选地,在基板上,第一接触边、第二接触边和第三接触边在基板上相互平行,并且第一接触边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
优选地,在第一方向上,第三接触边到第一接触边的距离大于第二接触边到第一接触边的距离。
优选地,在第一方向上,第三接触边与第二接触边的间距等于第二接触边与第一接触边的间距。
优选地,外接面还具备正交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在第二方向上,缺口部的长度为L,镂空部与缺口部的间距为Ds,其中Ds≥L/2。
优选地,外缘端子、中间端子和内缘端子上均设有接触部,外缘端子的接触部在基板上排成第一行,中间端子的接触部在基板排成第二行,内缘端子的接触部在基板上排成第三行,在第一方向上,第一行与第二行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二行与第三行之间的间距。
一种墨盒,包括盒体和上述的芯片,芯片安装在盒体上,盒体在外侧还设置与芯片配合的承接部,承接部包括局部与内表面贴合的抵接面,盒体在抵接面上对应于镂空部的区域设置引导凸棱,引导凸棱具备引导触针脱离镂空部的斜导面。
具有上述结构的墨盒,墨盒上设有承接部,承接部上设有引导凸棱,引导凸棱的斜导面,能够引导触针在芯片上取出,能够解决芯片墨盒采取线性安装方式安装在安装部时,墨盒在从安装部取出的过程中触针不易从镂空部脱出,即容易发生“卡针”的问题。
优选地,斜导面具备靠近第三接触边的起始边和靠近第一接触边的终止边,终止边到内表面的距离大于起始边到内表面的距离。
优选地,起始边和终止边均平行于第一接触边,并且终止边与外接面齐平。
优选地,第一方向为墨盒的安装方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墨盒欲安装到安装部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触针部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触针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墨盒的结构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芯片的立体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芯片从后观察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芯片的立体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芯片的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芯片与触针的配合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墨盒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安装部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墨盒的立体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墨盒承接部的结构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芯片与墨盒配合安装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一种打印耗材,打印耗材是打印装置上经常需要更换的部件,打印耗材可拆卸安装在打印装置上,打印耗材可以是墨盒、硒鼓、色带等,其内存储有用于打印的显影介质,比如:墨水,能够用于为打印装置提供显影介质。
而且,打印耗材上装还有芯片10,芯片10可以是墨盒、硒鼓或者色带上的芯片。打印装置设有触针架30,触针架30上设有触针,在打印耗材安装打印装置时,打印耗材上安装的芯片10能够与触针抵接,使芯片10与触针电性连接,将芯片10上记录的打印耗材的信息传递到打印装置上。
本实用新型中的打印耗材为墨盒20,下文使用“墨盒20”为例对相应内容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打印装置上设有安装部90,安装部90设有一个或多个安装位。安装位能用于承载墨盒20,使安装部90上能够承载多个或者一个墨盒20,墨盒20沿安装方向T可拆卸地安装到安装部90的安装位中,当墨盒20使用完毕后,需要更换新的墨盒20。
墨盒20包括芯片10、出墨口40、盒体50和把手60,安装部90具有触针架30、供墨部92、开口95和卡槽96。墨盒20沿安装方向T从开口95安装到安装部90中,把手60用于将墨盒20固定到安装部90上,通过与安装部90上设置的卡槽96卡合进行固定,防止墨盒20从安装部90中脱离出来,墨盒20的盒体50内存储有显影介质,如:墨水,墨水经出墨口40到达供墨部92处,进而供墨部92可以将墨水供给到打印装置内,从而打印装置通过墨水可以用于执行打印的动作。
如图1所示,安装部90内的触针架30包括触针及基座31,触针设置在基座31上。芯片10上具有端子组13,端子组13可以与触针架30的触针接触电连接,用于电信号之间的相互传输。把手用于将墨盒20固定到安装部90上,防止墨盒20从安装部90中脱离出来。
设定三维直角坐标系,即XYZ轴坐标系,墨盒20的三维直角坐标系与安装部90的三维直角坐标系一致。以墨盒20安装到安装部90的方向为-Z轴方向(即安装方向T),则墨盒20从安装部90脱离的方向为+Z轴方向,开口95位于+Z轴方向上,底壁90a位于-Z轴方向上。一般情况下,打印装置平放在办公桌面或者打印桌面上,安装部90的开口95位于重力方向的上方,底壁90a位于重力方向的下方,由此方便了使用者安装或者拆卸墨盒20。
进一步的,安装部90可以承载多个或者一个墨盒20,即安装部90具有多个或者一个安装位。优选地,安装部90可安装四个墨盒20,四个墨盒20内可以存储四种不同颜色的墨水,例如黑色、黄色、蓝色、红色。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90是一个近似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具有开口95的部件,安装部90的内侧壁及底壁90a构成了安装位。安装位设有四个,四个安装位在Y轴方向上依次排列。同时垂直于Y轴和Z轴的方向为X轴方向,触针架30安装在安装部90的第一侧壁90c上,其中,从安装部90内部指向触针架30的方向为+X轴方向。+X轴垂直于第一侧壁90c,沿+X轴方向观察,在YZ平面上,+Z轴在上方时,+Y轴方向位于左侧。
图2为触针架3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触针架30具有:基座31、安装在基座31上的多个触针32,多个触针32具体为第一触针32a、第二触针32b、第三触针32c、第四触针32d、第五触针32e、第六触针32f第七触针32g、第八触针32h和第九触针32i。所有触针32均为薄片状的金属片,可以起到导电作用,且不易磨损。基座31具有多个狭缝,分别为第一狭缝31a、第二狭缝31b、第三狭缝31c、第四狭缝31d、第五狭缝31e、第六狭缝31f、第七狭缝31g、第八狭缝31h和第九狭缝31i。其中,第一狭缝31a、第二狭缝31b、第三狭缝31c、第四狭缝31d、第五狭缝31e、第六狭缝31f、第七狭缝31g、第八狭缝31h和第九狭缝31i分别与第一触针32a、第二触针32b、第三触针32c、第四触针32d、第五触针32e、第六触针32f第七触针32g、第八触针32h和第九触针32i对应,多个狭缝均呈U字形,其具有+Z轴方向的狭缝口,多个触针32沿-Z轴方向分别通过狭缝口安装到狭缝中。具体地,第一触针32a沿-Z轴方向通过狭缝口安装到第一狭缝31a中;第二触针32b、第三触针32c、第四触针32d、第五触针32e、第六触针32f第七触针32g、第八触针32h和第九触针32i的安装方式与之相同,在此不重复阐述。
第一触针32a、第二触针32b、第三触针32c、第四触针32d、第五触针32e、第六触针32f第七触针32g、第八触针32h和第九触针32i中的每一个触针的一侧通过安装部90内部的电路连接到喷墨打印装置的主电路上,另一侧在墨盒20安装时,连接到墨盒20的芯片10上。
第一触针32a、第二触针32b、第三触针32c、第四触针32d、第五触针32e、第六触针32f、第七触针32g、第八触针32h和第九触针32i的结构一致。如图3所示,以第一触针32a为例,第一触针32a分为第一部分32aa、第二部分32ab和第三部分32ac。第一部分32aa用于与芯片10相连接,第二部分32ab用于与喷墨打印装置的内部电路相连接,第三部分32ac与第一部分32aa、第二部分32ab相连接。第三部分32ac位于第一触针32a的+Z轴方向,第一触针32a通过第三部分32ac或者是第三部分32ac的一部分(例如是第三部分32ac的水平部分32ah)固定在第一狭缝31a。第一部分32aa、第二部分32ab设置在第一触针32a的-Z轴方向的末端,使得第一部分32aa、第二部分32ab可以弹性变形且变形后易恢复至原状,避免了因与打印装置内部电路、芯片20硬性接触磨损芯片10或触针,第一触针32a的第一部分32aa设置在-X轴方向,第二部分32ab设置在+X轴方向,第一部分32aa、第二部分32ab突出于基座31,第三部分32ac非突出于基座31。
进一步地,第一部分32aa、第二部分32ab在X轴方向上突出于基座31,基座31位于第一部分32aa与第二部分32ab之间。第一部分32aa相比第二部分32ab更靠近墨盒20,第三部分32ac分为垂直于X方向的第一垂直部分32ak与第二垂直部分32aj、平行于X方向的水平部分32ah;水平部分32ah连接第一垂直部分32ak与第二垂直部分32aj。第一垂直部分32ak与第二垂直部分32aj沿平行于墨盒20安装到安装部90的安装方向(即Z轴方向)上延伸。第一垂直部分32ak相比第二垂直部分32aj更靠近安装部90,第一垂直部分32ak的末端连接第一部分32aa,第二垂直部分32aj的末端连接第二部分32ab,水平部分32ah或者第一垂直部分32ak、第二垂直部分32aj在+Z轴方向上固定在第一狭缝31a。第一部分32aa位于第一触针32a的末端。
更进一步地,第一触针32a的第一部分32aa与墨盒20的芯片10电连接,形成有接触区域;第二部分32ab与喷墨打印装置内的电路相连接,第三部分32ac连接第一部分32aa和第二部分32ab。如图3所示,第一部分32aa包括尖端部32a1b及山脊区32a1a,均能够用于与芯片10相接触。第二触针32b、第三触针32c、第四触针32d、第五触针32e、第六触针32f第七触针32g、第八触针32h和第九触针32i均采用与第一触针32a具有相同的布置、结构,这里将不再提供其详细图示和阐述。
如图4至图6所示的一种墨盒20,墨盒20上设有芯片10,其能与打印装置上的触针架30连接,使墨盒20与打印装置连接。
参考图5,芯片10具有存储器11、基板12、多个端子组13和电气元器件14,多个端子组13的多个端子(第一端子131至第九端子)均设置在基板12的前表面12a,前表面12a是芯片在墨盒随着墨盒安装在打印装置时的外接面。
参考图6,存储器11也安装在基板12上,存储器11用于存储生产厂信息、墨水量信息、墨盒20类别信息、墨水颜色等信息,且基板12内置将端子13和电气元器件14与存储器11导通的印刷电路,通过电气元器件14与存储器11相配合共同完成芯片10的内部程序的运行,以利于芯片10完成相应的工作、实现相应的功能。当墨盒20安装到打印装置的安装部90内时,通过打印装置的触针与端子组13连接,使储存器11与打印装置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确认、数据交互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1和电气元器件14理论上可以设置在基板12的任意一个面上,但由于基板12的布置面积有限,将存储器11和电气元器件14都设置在第二面12b上是优选设计。
实施例一
图7至图9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墨盒上芯片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芯片10具有存储器11、基板12、多个端子组13和电气元器件14。
如图7、图8和图9所示,基板12具有前表面12a、后表面12b、左侧面12c、右侧面12d、顶面12e和底面12f六个面,其中,基板12上前表面12a与后表面12b的面积最大,前表面12a与后表面12b相对设置,前表面12a和后表面12b分别是芯片在墨盒随着墨盒安装在打印装置时的外接面和内表面,且前表面12a位于后表面12b的+X侧;左侧面12c与右侧面12d相对设置,且左侧面12c位于右侧面12d的-Y轴侧;顶面12e和底面12f相对设置,且顶面12e位于底面12f的+Z轴侧。
端子组13的数量优选为9个,具体为第一端子131、第二端子132、第三端子133、第四端子134、第五端子135、第六端子136、第七端子137、第八端子138和第九端子139。本实施方式中,9个端子组13的功能及作用分别为:第一端子131、第四端子134、第五端子135、第九端子139为安装检测端子,当墨盒20安装到打印装置上时,安装检测端子与打印装置之间发生电信号传输,当墨盒20安装到打印装置上时,安装检测端子与打印装置之间发生电信号传输,为墨盒20是否安装做检测;第二端子132为复位端子,用于对芯片10内部数据进行复位;第三端子133为时钟端子,用于接收时钟信号;第六端子136为电源端子,用于接收不同于接地电位的电源电位(比如3.6V),通过此端子为存储器11的工作提供电源;第七端子137为接地端子,用于接收接地电位;第八端子138为数据端子,用于进行数据信号的发送或者接收。
此外,第五端子135、第九端子139也称为高压端子,用于接收安装检测电压(比如42V),完成墨盒20安装到安装部上的安装检测功能,例如,第五端子135、第九端子139之间连接一个高电阻(比如:62kΩ),通过检测电流或者电压的变化来判断墨盒20是否已经安装到安装部内;第一端子131、第四端子134也称为短路检测端子,通过二者是否连接来判定墨盒是否安装到打印装置上;此外,第一端子131、第四端子134还用于检测端子之间是否发生短路,具体的,用于检测第五端子135/第九端子139与第一端子131/第四端子134之间是否发生短路。当第五端子135/第九端子139与第一端子131/第四端子134之间短路时,打印装置就能检测到第一端子131/第四端子134上的电压被升高了,随即打印装置提示短路信息,避免了芯片或者打印装置因短路被损坏的风险。
而且,端子组13中的所有端子上均设有接触部C。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接触部C为端子中心位置的圆形区域,第一端子131、第二端子132、第三端子133、第四端子134、第五端子135、第六端子136、第七端子137、第八端子138和第九端子139上均设有接触部C,分别为第一接触部C1、第二接触部C2、第三接触部C3、第四接触部C4、第五接触部C5、第六接触部C6、第七接触部C7、第八接触部C8和第九接触部C9,当墨盒20安装到打印装置上时,接触部C为触针在端子组13上的最可能的接触区域。
前表面12a(外接面)上还设有第一接触边113。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板12的前表面12a具有第一方向(即Z轴方向和基板的长度方向),前表面12a(外接面)还以第一方向上的边缘(本实施例为-Z方向的边缘)作为第一接触边113,第一接触边113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基板12的第一方向,即Y轴方向。
基板12上设有缺口部114,在墨盒20安装在安装部90时,触针能够伸入缺口部114内,缺口部114能够限制安装状态下伸入其内部的触针相对芯片10移动,使芯片10与触针架30之间定位更准确,避免了端子有可能无法与打印装置建立正常连接而致使打印装置无法识别该芯片10或者因芯片10上的端子没有与触针正确的连接而导致芯片10、打印装置损坏的情况,且缺口部114上具有第二接触边115。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板12在第一接触边113两端分别设置贯通前表面12a(外接面)与内表面的缺口部114,使芯片10的具体形状为大致T形结构;当然,还可以将芯片10设置为矩形结构、切角矩形结构、圆角矩形结构、梯形结构、平行四边形结构均可,只需满足上述端子围绕在镂空部的排布方式即可;且两个缺口部114在前表面12a(外接面)上远离第一接触边113的侧边为第二接触边115。
进一步地,基板12上设有镂空部116,镂空部116在基板12上贯通前表面12a和后表面12b,且镂空部116上设有第三接触边117。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镂空部116为基板12上设置的通孔,通孔在基板12上沿X轴方向设置,使通孔贯穿基板12的前表面12a和后表面12b,镂空部116在基板12上位于两个缺口部114之间,镂空部116与缺口部114还在Z轴方向上存在重合,镂空部116在前表面12a(外接面)上远离第一接触边113的侧边为第三接触边117。
当基板12上位于镂空部116和两个缺口部114之间的部分在Y轴方向上的尺寸较小,并且基板12上位于第一接触边113与镂空部116之间的部分在Z轴方向上的尺寸较小时,若基板的应力集中在上述几个部分容易造成基板12的断裂和损坏。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表面12a(外接面)还具备正交于第一方向(Z轴方向)的第二方向(即Y轴方向),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缺口部114的长度为L,镂空部116与缺口部114的间距为Ds,其中Ds≥L/2,使基板12上处在镂空部116和两个缺口部114之间的部分在Y轴方向上的尺寸不会过小,从而防止基板12在镂空部116与缺口部114之间的区域因基板12的应力造成的断裂和损坏。
参考图7,端子组13中至少一个端子位于第一接触边113上作为外缘端子120a、至少一个端子位于第二接触边115上作为中间端子120b和至少一个端子位于第三接触边117上作为内缘端子120c。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端子131、第二端子132、第三端子133和第四端子134设置在镂空部116的+Z轴侧,第一端子131、第二端子132、第三端子133和第四端子134作为内缘端子120c落在第三接触边117上,即第一端子131、第二端子132、第三端子133和第四端子134在基板上设置在前表面和镂空部116结构的交界处,且第一端子131、第二端子132、第三端子133和第四端子134上的接触部C也位于两个面(前表面12a和镂空部116的侧壁)的交界线(第三接触边117)上,即第一端子131、第二端子132、第三端子133和第四端子134的接触部C在前表面12a上的投影位于镂空部121的边缘上;第五端子135和第九端子139分别设置在两个缺口部114的+Z轴侧,第五端子135和第九端子139作为中间端子120b落在第二接触边115上,第五端子135和第九端子139分别落在基板上设置在缺口部114的交界处,且第五端子135和第九端子139上的接触部C分别位于前表面12a和两个缺口部114的侧壁的交界线(第二接触边115)上,即第五端子135和第九端子139的接触部C在前表面12a上的投影位于缺口部114的边缘上;第六端子136、第七端子137和第八端子138作为外缘端子120a落在第一接触边113上,即第六端子136、第七端子137和第八端子138在基板上设置在前表面和底面的交界处,且第六端子136、第七端子137和第八端子138上的接触部C位于前表面12a和底面f的交界线(第一接触边113)上,即第六端子136、第七端子137和第八端子138的接触部C在前表面12a上的投影位于基板12的边缘上;本实施方式中,引入了缺口部114和镂空部116,在Z轴方向上,内缘端子120c与外缘端子120a以镂空部116阻隔,在Y轴方向上,中间端子120b与外缘端子120a以缺口部114阻隔,两个中间端子120b之间还隔着镂空部116,使得内缘端子120c、中间端子120b和外缘端子120a呈3行间隔排布,因此附着于前表面12a(外接面)上的墨水液滴或导电异物不易将不同类型的端子导通造成短路,尤其不易将工作电压较高的中间端子120b与其他两类端子导通造成短路,因此,芯片10相较于原装的芯片10在使用过程中端子之间发生短路的风险较低;且端子组13所有的端子均位于接触边上,异物在接触边上不能稳定存在,这样设置能够防止异物粘连,避免芯片10造成短路,提高芯片10使用的安全性。需要说明是的,异物的包括但不限于诸如墨水之类的导电液体,以及电线、订书钉引线和自动铅笔芯、摩擦碎屑等之类的导电固体。
进一步地,第三接触边117到第一接触边113的距离大于第二接触边115到第一接触边113的距离,第一接触边113、第二接触边115和第三接触边117在基板上相互平行。更进一步地,第一接触边113与第二接触边115的间距等于第二接触边115与第三接触边117的间距,即三条接触边中相邻两条接触边之间等距设置,这样墨盒在安装状态下,对应于内缘端子120c、中间端子120b和外缘端子120a的触针都会发生适度形变以保证接触稳定性。并且,内缘端子120c对应触针的形变幅度大于外缘端子120a对应触针的形变幅度,可防止基板12在Z轴方向上位于第一接触边113与镂空部116之间的部分以及基板12在Y轴方向上位于镂空部116和两个缺口部114之间的部分因应力过于集中而导致的损坏,这样基板12的局部受力情况更趋合理,有利于提升芯片10的耐用性能。
参考图7,芯片10上9个接触部C在Z轴方向上呈三行排列。具体地,根据各接触部C在Z轴方向上所处的位置,第一接触部C1至第四接触部C4共线并且排列构成第一行,第五接触部C5和第九接触部C9共线并且排列构成第二行,第六接触部至第八接触部共线并且排列构成第三行,通过图7可知,芯片10装至墨盒20上后第一行接触部C相对于第二行接触部C位于安装方向T的后方,第二行接触部C相对于第三行接触部C位于安装方向T的后方。
本实施例的端子均采取在前表面12a(外接面)上临近接触边的区域覆铜的形式进行设置,能够保证端子对应的接触边区段处能与触针电性连接,考虑到9个端子均通过局部覆铜工艺设置在前表面12a(外接面)上,因此实际会略微凸起于前表面12a(外接面),第一接触部C1、第二接触部C2、第三接触部C3和第四接触部C4的连线L3平行于第三接触边117,但会在+X方向上略微偏离第三接触边117;第五接触部C5和第九接触部C9的连线L2平行于第二接触边115,但在+X方向上会略微偏离第二接触边115;第六接触部C6、第七接触部C7和第八接触部C8的连线L1平行于第一接触边113,但在+X方向上会略微偏离第一接触边113。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接触边113与第二接触边115的间距等于第二接触边115与第三接触边117的间距,考虑到覆铜厚度相同,可保证L1与L2的间距d1等于L2与L3的间距d2。
芯片10装于墨盒20的外壁面上。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墨盒20大致为长方体状的盒体结构,芯片通过胶接、焊接或嵌合等方式可拆卸安装墨盒20在+X侧的外壁面上。
使用过程,参考图9,在安装好芯片10的墨盒20沿安装方向线性安装到打印装置的安装部90中,安装部中触针部30的第一触针32a、第二触针32b、第三触针32c和第四触针32d伸入镂空部116内,触针部90上的第五触针32e和第九触针32i分别伸入两个缺口部114内,第六触针32f、第七触针32g和第八触针32h伸到基板12的-Z轴侧,使端子组13上的所有端子均与触针的山脊区32a1a接触,且三个接触边处与触针的山脊区32a1a的斜边侧发生接触,部分触针插入镂空部116,部分触针插入2个缺口部114,端子组13中端子的接触部设置在三个接触边上,通过优化镂空部116和缺口部114的设置位置和尺寸可起到针对上述触针的限位作用,借助这些触针与芯片10之间的配合就能起到限制墨盒20在安装位内沿宽度方向(Y轴方向)偏移的作用。
实施例二
如图10至图11所示,本实施案例中提供了另一种墨盒,本实施案例与实施案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墨盒300的安装方式不同于墨盒20的线性安装方式。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墨盒300在+X轴方向的侧面上设有凸起310,在-X轴方向的另一侧面上设有卡合件320,即卡合件320和凸起310位于墨盒300相对的两侧上,图11展示的是对应于本实施例在墨盒300的安装部500,安装部500内设有用于卡入凸起310的凹陷部分(图中未示出)和用于与卡合件320卡合的转动件510。
结合图10和图11,在墨盒300安装到安装部90的过程中,墨盒300第一端先借助凸起310卡入安装部500内壁上的凹陷部分(图中未示出),然后墨盒300第二端沿安装方向R旋转并借助可伸缩的卡合件320与安装部500上的转动件510稳定卡合,进而保证芯片10与触针架30的电连接,同时保证出墨口330与供墨部520的对位连接。
本实施案例中,芯片和触针部的结构与实施一中一致,此处不再叙述。
实施例三
如图12至图14所示,本实施案例中提供了另一种墨盒,本实施案例与实施案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中,墨盒400上设有承接部410,能够解决芯片10墨盒采取线性安装方式(沿P方向安装)安装在安装部90时,墨盒400在从安装部90取出的过程中触针不易从镂空部116脱出,即容易发生卡针的问题。
参见图12、图13,为解决上述卡针问题,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墨盒400,其安装方向为-Z方向(与前述实施例一中的W方向一致),墨盒400包括盒体,盒体上设有与芯片10配合的承接部410,承接部410包括与后表面12b(内表面)局部贴合的抵接面411,墨盒400在抵接面411上对应于镂空部116的区域设置引导凸棱420,在芯片10安装在盒体后,引导凸棱420至少部分位于前表面12a(外接面)和后表面12b(内表面)之间,引导凸棱420具备斜侧面421,优选地,引导凸棱420位于镂空部116内,引导凸棱420可与对应于内缘端子120c的触针的山脊区32a1a配合,即在墨盒400的取出过程中,该触针的山脊区32a1a能够沿斜侧面421滑动并逐渐从镂空部116脱出,从而避免与基板12上位于镂空部116和第一接触边113之间的部分发生干涉造成的卡针。
而且,斜侧面421具备靠近第三接触边117的起始边422和靠近第一接触边113的终止边423,终止边423到内表面的距离大于起始边422到内表面的距离,起始边422大致对应于触针山脊区32a1a沿斜侧面421的滑动起点,终止边423大致对应于触针山脊区32a1a沿斜侧面421的滑动终点。
进一步地,在芯片10装于墨盒400时,本实施例引导凸棱420的起始边422和终止边423都平行于后表面12b(内表面),终止边423与芯片10的基板12上的前表面12a(外接面)齐平,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墨盒400取出过程中触针与基板12上处在镂空部116和第一接触边113之间的部分发生干涉。或者,在某些实施形式中,终止边423还可位于前表面12a(外接面)和后表面12b(内表面)之间,该情况下需满足触针山脊区大致处在终止边423时,墨盒400在-X方向具备足够的回退空间以保证触针能够从镂空部116脱出。
参见图14,承接部410还具备避让存储器11的凹陷部412,芯片10在基板12的内表面上凸出设置存储器11时,凹陷部412靠近引导凸棱420的侧壁与引导凸棱420一侧齐平,相当于墨盒400具备一个从芯片10内侧延伸至镂空部116的滑台结构,便于墨盒400盒体的局部成型。
参见图12至14,本实施例中的承接部410还包括两个定位柱413,基板12在宽度方向上的两条侧边上还设有两个定位孔118,即基板12的±Y侧边缘设置与定位柱413配合的定位孔118。在芯片10装于盒体时,芯片400通过定位柱413与定位孔118的配合可限制芯片10相对墨盒400在±Y方向上发生偏移。此外,本实施例中的引导凸棱420侧壁与镂空部116靠近第一接触边113的侧壁贴合,可限制芯片10相对墨盒400在+Z方向发生偏移,即也能起到类似定位孔的作用。
本实施案例中,芯片10和触针部90的结构与实施一中一致,此处不再叙述。
本实用新型,基板设有第一接触边,并通过在基板上设置缺口部和镂空部,设置第二接触边和第三接触边,端子组的所有端子都设置到基板上第一接触边、第二接触边和第三接触边,使端子与打印装置的触针进行配合使,通过第一接触边、第二接触边和第三接触边限制,能够加强芯片与触针的配合,防止安装状态下的墨盒在宽度方向上发生偏移,保证芯片与打印装置之间的电连接稳定性;且在基板上引入了缺口部和镂空部,端子组部端子通过缺口部或镂空部间隔,还能有效防止导电异物引发的端子间短路。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芯片,可装配于墨盒上,所述芯片包括基板和端子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外接面和内表面,所述外接面具备第一方向以及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边缘的第一接触边;
所述基板在所述第一接触边两端均设置有贯通所述外接面与所述内表面的缺口部,所述缺口部在所述外接面上远离所述第一接触边的侧边为第二接触边;
所述基板在两个所述缺口部之间设置贯通所述外接面和所述内表面的镂空部,所述镂空部在所述外接面上远离所述第一接触边的侧边为第三接触边;
所述端子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接触边上的至少一个外缘端子、位于所述第二接触边上的至少一个中间端子和位于所述第三接触边上的至少一个内缘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接触边、所述第二接触边和所述第三接触边在所述基板上相互平行,并且所述第一接触边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三接触边到所述第一接触边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接触边到所述第一接触边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三接触边与所述第二接触边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二接触边与所述第一接触边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面还具备正交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缺口部的长度为L,所述镂空部与所述缺口部的间距为Ds,其中Ds≥L/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缘端子、所述中间端子和所述内缘端子上均设有接触部,所述外缘端子的接触部在所述基板上排成第一行,所述中间端子的接触部在所述基板排成第二行,所述内缘端子的接触部在所述基板上排成第三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行与所述第二行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二行与所述第三行之间的间距。
7.一种墨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和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芯片,所述芯片安装在所述盒体上,所述盒体在外侧还设置与所述芯片配合的承接部,所述承接部包括局部与所述内表面贴合的抵接面,所述盒体在所述抵接面上对应于所述镂空部的区域设置引导凸棱,所述引导凸棱具备引导触针脱离所述镂空部的斜导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导面具备靠近所述第三接触边的起始边和靠近所述第一接触边的终止边,所述终止边到所述内表面的距离大于所述起始边到所述内表面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始边和终止边均平行于所述第一接触边,并且所述终止边与所述外接面齐平。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墨盒的安装方向。
CN202321928925.3U 2022-11-25 2023-07-20 一种芯片及墨盒 Active CN22044748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50753 2022-11-25
CN202223150753X 2022-11-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47484U true CN220447484U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26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28925.3U Active CN220447484U (zh) 2022-11-25 2023-07-20 一种芯片及墨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474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25100B2 (en) Terminals for circuit board
CN101712239B (zh) 打印材料容器和安装在打印材料容器上的电路板
EP1346834B1 (en) Ink cartridge and ink cartridge holder
US8591015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terminal module for recording apparatus
CN212636918U (zh) 芯片组及成像盒
CN211416654U (zh) 一种安装在墨盒上的芯片及使用该芯片的墨盒
JP7290746B2 (ja) チップ及び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WO2021004238A1 (zh) 成像盒及应用于成像盒上的芯片
CN220447484U (zh) 一种芯片及墨盒
CN211684116U (zh) 一种安装在墨盒上的芯片及使用该芯片的墨盒
CN116766776A (zh) 墨盒芯片、墨盒及喷墨打印设备
WO2021238581A1 (zh) 墨盒及打印设备
CN220374133U (zh) 一种芯片及打印耗材
JP7256331B2 (ja) インク容器のチップ及びインク容器
CN210634280U (zh) 用于打印装置的耗材芯片及耗材容器
CN220763882U (zh) 一种打印耗材及芯片
CN219667761U (zh) 芯片及打印耗材
CN219820996U (zh) 芯片及打印耗材
CN220576879U (zh) 芯片及墨盒
CN219838345U (zh) 一种芯片及其打印耗材
CN220220140U (zh) 一种芯片和墨盒
CN213920300U (zh) 墨盒
WO2024051851A1 (zh) 一种打印耗材及芯片
CN219927291U (zh) 芯片及打印耗材
CN217803954U (zh) 一种芯片及打印耗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