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34280U - 用于打印装置的耗材芯片及耗材容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打印装置的耗材芯片及耗材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34280U
CN210634280U CN201921008037.3U CN201921008037U CN210634280U CN 210634280 U CN210634280 U CN 210634280U CN 201921008037 U CN201921008037 U CN 201921008037U CN 210634280 U CN210634280 U CN 2106342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p
contact
consumable
terminal
conductiv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0803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夏艳
康泽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ha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pex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ex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pex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0803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342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342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342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打印装置的耗材芯片及耗材容器,打印装置设有触针架,多个触针从触针架伸出,该耗材芯片包括芯片本体、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导电端子,第一连接部位于芯片本体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第二连接部邻近第一连接部设置,第一连接部相对于第二连接部凸出或凹陷,并且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分别至少设置有一个定位槽,导电端子设置于定位槽,并且导电端子与触针对应设置。本申请设置有定位槽,当设置有该耗材芯片的耗材容器安装进打印装置中并安装到位时,打印装置中的触针与导电端子接触形成的接触部位于定位槽中,进而通过定位槽的限定,将触针包裹在定位槽内,降低了导电端子与触针对位错误的风险。

Description

用于打印装置的耗材芯片及耗材容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打印耗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打印装置的耗材芯片及耗材容器。
背景技术
在喷墨打印机中,作为向喷墨打印机供给墨水的墨盒,可拆卸地安装在喷墨打印机的容器安装部中。为了保证打印效果达到最佳,需要打印机能够识别墨盒内和与墨盒相关的信息,如墨水量,墨水类型,墨水颜色等;另外,也需要检测容器安装部中已安装的墨盒的安装情况。为了实现这些功能,通常在墨盒上设有小型芯片,芯片的表面有多个与不同功能相对应的、可与喷墨打印机进行通信的导电端子。使用时,将设有芯片的墨盒安装到打印机的容器安装部上,芯片上的导电端子与容器安装部的触针接触。
现有技术中,耗材容器中例如墨水或碳粉材料,因为不能完全避免这类材料在打印机中分布不均以及沉积在不同的位置。因此,在打印机使用较长时间后或者是由于功能错误而导致这些材料进入电路板所在区域并停在此处,在更换墨盒的时候电路板或芯片的定位误差较大,结果导致至少电路板上单个连接区的连接不良或失败,使得打印机不能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芯片上的导电端子与容器安装部的触针准确定位的用于打印装置的耗材芯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打印装置的耗材芯片,该打印装置设有触针架,多个触针从所述触针架的触针架平面伸出,所述耗材芯片包括:
芯片本体,包括上表面和垂直于上表面的截面,当所述耗材芯片安装到所述打印装置中时,所述上表面与触针架平面相对,所述截面与所述触针相对。
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截面上,所述芯片本体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定位槽。
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截面上,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连接部邻近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定位槽。
在垂直于所述截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凸出或凹陷。
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设有所述定位槽或所述定位槽设有所述导电端子,并且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触针对应进行接触。
优选地,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接触面、第二接触面和侧边棱,所述第一接触面设置于所述定位槽的内表面,所述第二接触面设置于所述芯片本体的上表面,所述侧边棱设置于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的连接处;当所述触针与所述导电端子接触时,二者所形成的接触部位于所述导电端子的任一部位。
优选地,所述导电端子包括高压端子和低压端子,所述高压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至少部分所述低压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
优选地,其中一部分所述低压端子设置于所述芯片本体的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检测端子,所述检测端子设置于所述芯片本体的上表面,用于检测所述高压端子与所述低压端子之间是否产生短路。
优选地,多个所述低压端子包括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所在的定位槽的深度比其余所述低压端子所在的定位槽的深度浅。
优选地,在垂直于所述截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部较所述第二连接部凸出时,至少两个所述低压端子与至少两个所述高压端子的连线呈四边形,其余端子都位于所述四边形内。
优选地,在垂直于所述截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连接部较所述第一连接部凸出。
优选地,所述耗材芯片以其上表面与所述触针架平面平行的方式进行接触,或所述耗材芯片以其上表面与所述触针架平面倾斜的方式进行接触。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耗材容器,该耗材容器包括上述的耗材芯片,所述耗材容器可拆卸安装于打印装置本体。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耗材芯片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有定位槽,并将导电端子设置于定位槽,当设置有该耗材芯片的耗材容器安装进打印装置中并安装到位时,打印装置中的触针与导电端子接触形成的接触部位于定位槽中,进而通过定位槽的限定,将触针包裹在定位槽内,使得触针不易发生错位而接触到相邻两个定位槽之间的截面,降低了导电端子与触针对位错误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耗材芯片的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触针的侧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耗材芯片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导电端子排布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触针的立体图。
图6为申请实施例一耗材芯片与触针接触的过程图。
图7为定位槽与端子的关系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的导电端子排布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的触针的立体图。
图10为申请实施例二的耗材芯片与触针接触的过程图。
图1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导电端子排布图。
图1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导电端子排布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三的导电端子排布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四的耗材芯片示意图。
图15为芯片倾斜与探针接触示意图。
附图标识:
1、耗材芯片;
11、芯片本体;
110、定位槽;
111、第一连接部;
112、第二连接部;
113、截面;
12、导电端子;
121、第一接触面;
122、第二接触面;
123、侧边棱;
124、低压端子;
124a、电源端子;
124b、时钟端子;
124c、复位端子;
124d、接地端子;
124e、数据端子;
125、高压端子;
126、检测端子;
13、隔断凸起;
2、触针;
21、按压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该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打印装置的耗材芯片1,打印装置包括多个触针2和触针架,触针2的一端具有山脊状的按压部21,且触针2具有伸缩性。组装时,将触针2设置于触针架内,并使触针2从触针架平面伸出。在触针2未与耗材芯片1接触时,触针2上山脊状的按压部21露出打印装置的触针架平面,在触针2与耗材芯片1接触时,触针2的按压部21会向触针架内部收缩。耗材芯片1包括芯片本体11和导电端子12,芯片本体11包括面对且平行于触针架平面的上表面,及与上表面垂直且在耗材芯片安装进打印装置时面对着触针的截面113,截面113设置有定位槽110,导电端子12设置于定位槽110或定位槽110设置于导电端子12,定位槽110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排布在定位槽110中的导电端子12的数量,并且导电端子12的数量与触针2的数量对应相等。
当安装有耗材芯片1的耗材容器装入打印装置中并安装到位时,打印装置中的触针2的山脊状的按压部21与导电端子12接触形成的接触部位于定位槽110中。进而通过定位槽110限制触针2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即,将触针2包裹在定位槽110内,使得触针2不易发生错位而接触到相邻两个定位槽110之间的截面,降低了导电端子12与触针2对位错误的风险,增加了耗材芯片与打印装置之间接触的稳定。
具体地,耗材芯片1还包括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12,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12分别位于芯片本体11的截面113上。第一连接部111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连接部111分别设置于第二连接部112的两端,并且在垂直于截面113的方向上,第二连接部112凸出于第一连接部111。定位槽110设置于第一连接部111及第二连接部112,并且相邻两个定位槽110之间的截面长度小于定位槽110的宽度,如图3所示,相邻两个定位槽110的截面长度为L1,定位槽110的宽度为L2,则L1<L2。
本申请的耗材芯片设置为至少具有两个连接部,并使其中一个连接部凸出于另一个连接部,使得在安装带有该耗材芯片1的耗材容器时,能够通过不处于同一截面的两个连接部来实现安装定位。同时,将定位槽110的宽度设置为大于相邻两个定位槽110之间的截面长度,进一步防止触针2由于发生错位而接触到相邻两个定位槽110之间的截面。
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二连接部112设置为凸出于第一连接部111,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连接部111设置为凸出于第二连接部112。
导电端子12包括第一接触面121、第二接触面122和侧边棱123,第一接触面121设置于定位槽110内,第二接触面122设置于芯片本体11的上表面,侧边棱123设置于第一接触面121和第二接触面122的连接处。一般情况下,当触针2与导电端子12接触时,二者所形成的接触部位于导电端子12的任一部位,皆可实现通讯连接。优选地,当安装有耗材芯片1的耗材容器装入打印装置中并安装到位时,打印装置中的触针2与侧边棱123接触,实现通讯连接。
本申请通过在芯片本体11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接触面和一个侧边棱,使得安装有耗材芯片1的耗材容器在随字车运动的过程中,即使耗材芯片1在垂直于耗材芯片1上表面的方向上有偏移,触针2与导电端子12的接触部偏离侧边棱123,但由于第一接触面121和第二接触面122的设置,触针2依然与第一接触面121或第二接触面122接触,实现触针2与耗材芯片1稳定的通讯连接。
如图4、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导电端子12设置为低压端子,即,设置为五个通讯端子,该五个通讯端子分别为电源端子(VCC)124a、时钟端子(CLK)124b、复位端子(RST)124c、接地端子(GND)124d和数据端子(DAT)124e。电源端子124a负责给芯片供电;时钟端子124b为芯片内部电路的运作提供基准,使其知道该何时进行运作;复位端子124c可以用于清除内部寄存器的标记;接地端子124d为芯片提供参考地;数据端子124e负责数据的收发。
对应地,打印装置包括多个触针2,触针2的数量与导电端子12的数量对应相等,即,触针2对应地设置有五根。
如图6所示,在耗材容器安装到打印装置的容器安装部的过程中,首先,由于耗材芯片1的第二连接部112的截面比第一连接部111的截面要突出,因此,位于第二连接部112上导电端子12的侧边棱123首先与触针2接触;当耗材容器继续安装对位时,触针2受到向f方向的挤压力往f方向形变;最后,当耗材容器安装到位时,位于第一连接部111上导电端子12的侧边棱123分别与触针2接触,沿触针2行排列的方向看,触针2与耗材芯片1的导电端子12接触形成两行接触部。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触面121的宽度与定位槽110的宽度相等,第二接触面122的宽度与定位槽110的宽度相等,如图7a所示。并且,优选地,第二接触面122的长度大于截面113到定位槽110底部的距离,即L3>L4。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接触面121的宽度也可以大于或小于定位槽110的宽度,第二接触面122的宽度也可以大于或小于定位槽110的宽度,如图7b、图7c所示。
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还披露了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耗材芯片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的耗材芯片结构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导电端子12还包括高压端子125,该高压端子125可以是高压安装检测端子或传感器端子,高压安装检测端子通过检测触针2与导电端子12之间接触是否良好来判断单个墨盒是否正确安装到位,传感器端子通过检测耗材芯片1上传感器元件的振动频率来判断耗材容器中耗材量情况。
一般地,低压端子,如通讯端子接收的电压均不高于3.2V,高压端子接收的电压为42V左右,二者的电压差过大,若储存在耗材容器中的耗材(如墨水)因泄露滴落在高压端子和低压端子之间,二者之间发生短路会造成高压错误地施加在低压端子上,可能会损坏芯片。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将两个高压端子125分别设置于第一连接部111的定位槽110,将电源端子124a和时钟端子124b设置于芯片本体11的上表面,且与高压端子125不在同一行排上。如此,利用第一连接部111与第二连接部112的高度差,增大了高压端子和低压端子之间的距离,墨水滴落在两个端子间时不容易形成回路。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触针2分为两排。如图10所示,在耗材容器安装到打印装置的容器安装部的过程中,即,耗材芯片1与打印装置的触针2的接触过程中。由于第二连接部112凸出于第一连接部111,因此,与位于芯片本体11表面的导电端子接触的一排触针2首先与芯片本体11平面的空白处抵接,使得与位于芯片本体11表面的导电端子接触的一排触针2受到向f方向的挤压力往f方向形变,耗材容器继续安装对位,此时,位于耗材芯片1的第二连接部112的导电端子12的侧边棱123与对应触针2接触;然后,耗材容器继续安装对位时,与设置于第二连接部112上的导电端子12对应的触针2也受到向f方向的挤压力往f方向形变;最后,当耗材容器安装到位时,设置于第一连接部111上的导电端子12的侧边棱123分别与对应的触针2接触,位于芯片本体11上表面的导电端子12也与对应的触针2正确对位,沿触针2行排列的方向看,触针2与导电端子12接触形成两行接触部。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接地端子124d的定位槽110的深度比设置有其他导电端子12的定位槽110的深度相同。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设置有接地端子124d的定位槽110的深度比设置有其他导电端子12(如电源端子、时钟端子、复位端子或数据端子)的定位槽110的深度要浅。使得在耗材芯片1与打印装置的触针2在接触的过程中,接地端子124d最先与触针2接触,进一步降低了由于向芯片电路错误地施加高压导致故障的可能,如图11所示。
如图12所示,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耗材芯片1还包括隔断凸起13,隔断凸起13设置有两个,两个隔断凸起13设置于芯片本体11的上表面,并位于高压端子125与低压端子124之间,隔断凸起13可以与芯片本体11为一体成型,也可以与芯片本体11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本申请将低压端子124和高压端子125分隔开来,若高压端子125上滴落墨水时,由于隔断凸起13的存在,阻隔了墨水向邻近的低压端子124扩散,降低了高压端子125与低压端子124发生短路导致芯片故障的风险。
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还披露了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耗材芯片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的耗材芯片结构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导电端子12还包括检测端子126,检测端子126可以是短路检测端子,短路检测端子用于检测高压端子125与低压端子124之间是否发生短路,若发生短路及时切断或降低高电压的输出,起到保护芯片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端子126设置在电源端子124a和时钟端子124b的外侧且靠近高压端子125,由于检测端子126位于高压端子125和低压端子124之间,因此,若高压端子125与低压端子124由于滴落在二者之间的墨水发生短路,那么位于二者之间的检测端子126很大概率也会被墨水沾染到,从而检测出短路及时切断或降低高电压的输出,保护芯片不受损坏。
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还披露了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耗材芯片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的耗材芯片结构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1凸出于第二连接部112,使得耗材芯片1整体结构呈“门”字型。当耗材芯片1与打印装置的触针接触形成接触部时,设置于第一连接部111的两个高压端子125和设置于芯片本体11上表面的两个检测端子126的连线呈四边形,电源端子124a、时钟端子124b、复位端子124c、接地端子124及数据部子124e位于该四边形中,即,其余导电端子与触针2接触形成的接触部位于该四边形中,若四个安装检测端子检测到与触针接触稳定,则位于四边形中的导电端子与触针接触也稳定,增强了导电端子与触针接触的稳定性。
本申请还公开公开了一种耗材容器,该耗材容器包括上述的耗材芯片,并且该耗材容器可拆卸安装于打印装置本体。
上述所有实施例中耗材芯片与触针以二者平行的关系进行电接触,即,耗材芯片以其上表面与触针架平面平行的方式进行接触。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耗材芯片还可以倾斜地与触针进行电接触,即,耗材芯片以其上表面与触针架平面倾斜的方式进行接触。
其安装到位的接触示意图如图15所示,也是形成三行接触部。下排触针中与位于截面更突出的定位槽中的导电端子接触的触针会被挤压得更深,因此芯片受到的与f方向相反的反向作用力更大,使得芯片和墨盒贴合更紧密,在打印机字车的运动过程中,芯片不容易发生位移,导电端子与触针的接触更加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打印装置的耗材芯片,所述打印装置设有触针架,多个触针从所述触针架的触针架平面伸出,其特征在于,所述耗材芯片包括:
芯片本体,包括上表面和垂直于上表面的截面,当所述耗材芯片安装到所述打印装置中时,所述上表面与所述触针架平面相对,所述截面与所述触针相对;
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截面上,所述芯片本体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定位槽;
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截面上,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连接部邻近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定位槽;
在垂直于所述截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凸出或凹陷;
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设有所述定位槽或所述定位槽设有所述导电端子,并且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触针对应进行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耗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接触面、第二接触面和侧边棱,所述第一接触面设置于所述定位槽的内表面,所述第二接触面设置于所述芯片本体的上表面,所述侧边棱设置于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的连接处;当所述触针与所述导电端子接触时,二者所形成的接触部位于所述导电端子的任一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耗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括高压端子和低压端子,所述高压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至少部分所述低压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耗材芯片,其特征在于,其中一部分所述低压端子设置于所述芯片本体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耗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检测端子,所述检测端子设置于所述芯片本体的上表面,用于检测所述高压端子与所述低压端子之间是否产生短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耗材芯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低压端子包括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所在的定位槽的深度比其余所述低压端子所在的定位槽的深度浅。
7.根据权利要求3-6之一所述的耗材芯片,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截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部较所述第二连接部凸出时,至少两个所述低压端子与至少两个所述高压端子的连线呈四边形,其余端子都位于所述四边形内。
8.根据权利要求3-6之一所述的耗材芯片,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截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连接部较所述第一连接部凸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耗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耗材芯片以其上表面与所述触针架平面平行的方式进行接触,或所述耗材芯片以其上表面与所述触针架平面倾斜的方式进行接触。
10.一种耗材容器,其特征在于,该耗材容器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耗材芯片,所述耗材容器可拆卸安装于打印装置本体。
CN201921008037.3U 2019-07-01 2019-07-01 用于打印装置的耗材芯片及耗材容器 Active CN2106342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8037.3U CN210634280U (zh) 2019-07-01 2019-07-01 用于打印装置的耗材芯片及耗材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8037.3U CN210634280U (zh) 2019-07-01 2019-07-01 用于打印装置的耗材芯片及耗材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34280U true CN210634280U (zh) 2020-05-29

Family

ID=70790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08037.3U Active CN210634280U (zh) 2019-07-01 2019-07-01 用于打印装置的耗材芯片及耗材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342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51851A1 (zh) * 2022-09-09 2024-03-14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耗材及芯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51851A1 (zh) * 2022-09-09 2024-03-14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耗材及芯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12239B (zh) 打印材料容器和安装在打印材料容器上的电路板
JP2020128100A (ja) 印刷材収容体
US7125100B2 (en) Terminals for circuit board
EP1792733B1 (en) Printing material housing device
CN212636918U (zh) 芯片组及成像盒
EP1757456A1 (en) Ink cartridge
US7485394B2 (en) Battery having a case with an identification recess and guide grooves for coupling to an electronic device
CN210634280U (zh) 用于打印装置的耗材芯片及耗材容器
CN117021769A (zh) 墨盒芯片、墨盒及喷墨打印设备
WO2022001954A1 (zh) 芯片及墨盒
CN215620870U (zh) 芯片及打印耗材
CN113942313B (zh) 连接件、耗材芯片、耗材容器及电子成像设备、安装连接件与耗材容器的方法
CN220447484U (zh) 一种芯片及墨盒
CN220374133U (zh) 一种芯片及打印耗材
CN217917313U (zh) 一种芯片及打印耗材
CN219467339U (zh) 打印机墨盒及打印机
CN212708576U (zh) 墨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9075 1st, 3rd, 4th, 5th, 6th, 7th and 8th floors, building 01, No. 83, Guangwan street, Xiangzhou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hai Micro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9075 1st, 3rd, 4th, 5th, 6th, 7th and 8th floors, building 01, No. 83, Guangwan street, Xiangzhou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PEX MICROELECTRONIC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