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76879U - 芯片及墨盒 - Google Patents

芯片及墨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76879U
CN220576879U CN202321777811.3U CN202321777811U CN220576879U CN 220576879 U CN220576879 U CN 220576879U CN 202321777811 U CN202321777811 U CN 202321777811U CN 220576879 U CN220576879 U CN 220576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ntact
contact pin
chip
reference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7781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凤荣
陈伟健
徐婧熹
朱一静
何珺
陈名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76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768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及墨盒,芯片用于墨盒,墨盒用于打印装置上,打印装置具有安装部,墨盒与安装部连接,墨盒包括芯片和盒体,芯片包括基板和设置于基板的端子组,安装部具有触针部,端子组与触针部电连接;端子组包括多个端子,多个端子中至少部分为辅触端子;芯片、盒体和所述触针部的任一者上设有触针引导部,触针引导部被配置为引导触针部接触所述辅触端子;每个端子均具有接触部,多个端子的所述接触部沿第一参照线的投影在第二参照线的方向上位于不同位置,其中,第一参照线沿墨盒相对于安装部的安装方向延伸,第二参照线与第一参照线正交设置,提高芯片与触针部电连接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芯片及墨盒
本申请要求于2022年10月28日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2222869231.9、申请名称为“一种芯片及使用该芯片的耗材盒”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本申请要求于2022年11月07日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2222976090.0、申请名称为“一种芯片及使用该芯片的耗材盒”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本申请要求于2023年1月18日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2320162342.8、申请名称为“芯片及使用该芯片的打印耗材”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本申请要求于2023年1月18日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2320156799.8、申请名称为“打印耗材”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打印设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芯片及墨盒。
背景技术
打印装置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打印耗材是一个需要经常更换的部件。芯片是打印耗材上的一个部件,以打印耗材为例说明:打印耗材上的芯片用于存储生产厂信息、墨水量信息、打印耗材类别信息、墨水颜色等信息,喷墨打印装置用芯片对于喷墨打印装置的正常工作起到决定性作用。
现有技术中,用户在安装过程中或安装后的使用过程中,芯片很容易沿与安装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发生位置的偏移,影响芯片与触针电连接的稳定性。这种情况下芯片上的端子有可能无法与打印机建立正常连接而致使打印机无法识别该芯片,或者因芯片上的端子没有与触针正确连接而导致芯片、打印机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及墨盒,以及解决墨盒的芯片与打印装置上触针电连接的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芯片用于墨盒,墨盒用于打印装置上,打印装置具有安装部,芯片与所述安装部连接,芯片包括基板和设置于基板的端子组,安装部具有触针部,端子组与触针部电连接;
端子组包括多个端子,多个端子中至少部分为辅触端子;
每个端子均具有与触针部相接触的接触部,多个端子的接触部沿第一参照线的投影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位于不同位置,其中,第一参照线沿墨盒相对于安装部的安装方向延伸,第二参照线与第一参照线正交设置;
多个端子分别分布在第一参照线的两侧,并在第一参照线的两侧形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多个端子的接触部沿第一参照线的投影分别分布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内;
多个端子包括接地端子、时钟端子和复位端子,接地端子、时钟端子和复位端子中的至少一者为辅触端子;
时钟端子的接触部沿第一参照线的投影位于第一区域内,复位端子的接触部沿第一参照线的投影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区域内。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端子接触部分布在不同区域,避免芯片在安装过程中或安装后的使用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发生位置的偏移,提高芯片与触针电连接的稳定性,降低了芯片上的端子有可能无法与打印机建立正常连接而致使打印机无法识别该芯片或者因芯片上的端子没有与触针正确连接而导致芯片、打印机损坏的风险。同时,通过端子之间隔离设置,可以防止异物或摩擦碎屑粘连至端子造成端子之间短路,避免芯片造成短路,提高芯片使用的安全性。
可选地,墨盒包括盒体,芯片、盒体和触针部的任一者上设有触针引导部,触针引导部被配置为引导触针部接触辅触端子。
可选地,接地端子的接触部沿第一参照线的投影位于第二区域内。
可选地,复位端子为辅触端子,触针引导部引导对应的触针部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朝向远离时钟端子的一侧偏转且接触复位端子。
可选地,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接地端子指向时钟端子的方向为-Y轴方向;接地端子、时钟端子为辅触端子,触针引导部引导对应的触针部朝向-Y轴方向偏转且接触接地端子、时钟端子。
可选地,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接地端子指向时钟端子的方向为-Y轴方向;接地端子、时钟端子、复位端子为辅触端子,触针引导部引导对应的触针部朝向-Y轴方向偏转且接触接地端子、时钟端子;触针引导部引导对应的触针部朝向+Y轴方向偏转且接触复位端子。
可选地,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接地端子指向时钟端子的方向为-Y轴方向;接地端子、复位端子为辅触端子,触针引导部引导对应的所述触针部朝向-Y轴方向偏转且接触接地端子;触针引导部引导对应的触针部朝向+Y轴方向偏转且接触复位端子。
可选地,触针引导部设置于基板上,触针引导部与至少部分端子相邻;触针引导部凸出于基板的表面设置。
可选地,基板上设有第一凹陷部,第一凹陷部与至少部分端子相邻;触针引导部为多个,至少部分触针引导部与第一凹陷部相邻设置。
可选地,第一参照线穿过多个端子的接触部的最远两个接触部的中间位置。
可选地,多个端子还包括数据端子、电源端子;数据端子的接触部、电源端子的接触部沿第一参照线的投影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区域内。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芯片,用于安装在墨盒上,芯片可拆卸的安装于打印装置上,打印装置具有安装部,墨盒与安装部连接,芯片包括基板和设置于基板的端子组,安装部具有触针部,端子组与触针部电连接;
端子组包括多个端子,多个端子中至少部分为辅触端子;
每个端子均具有与触针部相接触的接触部,多个端子的接触部沿第一参照线的投影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位于不同位置,其中,第一参照线沿墨盒相对于安装部的安装方向延伸,第二参照线与第一参照线正交设置;
多个端子包括接地端子、时钟端子和复位端子,触针部包括与时钟端子相接触的第二触针、与复位端子相接触的第四触针;芯片安装到安装部时,时钟端子的接触部与复位端子的接触部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大于自然状态下第二触针与第四触针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
可选地,墨盒包括盒体,芯片、盒体和触针部的任一者上设有触针引导部,触针引导部被配置为引导所述触针部接触所述辅触端子。
可选地,第一参照线穿过多个所述端子的接触部的两个最远所述接触部的中间位置。
可选地,多个所述端子分别分布在所述第一参照线的两侧,并在所述第一参照线的两侧形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时钟端子的所述接触部沿所述第一参照线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接地端子的所述接触部沿所述第一参照线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复位端子的所述接触部沿所述第一参照线的投影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区域内。
可选地,复位端子为辅触端子,触针部包括与所述接地端子相接触的第五触针;所述芯片安装到安装部时,所述复位端子的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接触部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小于自然状态下所述第四触针与所述第五触针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
可选地,时钟端子、复位端子为辅触端子;多个端子还包括电源端子,触针部包括与所述接地端子相接触的第五触针、与电源端子相接触的第三触针,芯片安装到安装部时,复位端子的接触部与接地端子的接触部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小于自然状态下第四触针与第五触针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芯片安装到安装部时,电源端子的所述接触部与时钟端子的接触部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大于自然状态下第三触针与第二触针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
可选地,接地端子、时钟端子、复位端子为辅触端子;多个所述端子还包括电源端子,触针部包括与所述接地端子相接触的第五触针、与所述电源端子相接触的第三触针,所述芯片安装到安装部时,所述复位端子的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接触部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小于自然状态下所述第四触针与所述第五触针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所述芯片安装到安装部时,所述电源端子的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时钟端子的所述接触部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大于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三触针与所述第二触针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所述芯片安装到安装部时,所述电源端子的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复位端子的所述接触部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大于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三触针与所述第四触针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
可选地,接地端子、复位端子为辅触端子;多个所述端子还包括电源端子,触针部包括与所述接地端子相接触的第五触针、与所述电源端子相接触的第三触针,所述芯片安装到安装部时,所述复位端子的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接触部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小于自然状态下所述第四触针与所述第五触针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所述芯片安装到安装部时,所述电源端子的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复位端子的所述接触部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大于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三触针与所述第四触针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
可选地,触针引导部设置于所述基板上,触针引导部与至少部分端子相邻;触针引导部凸出于基板的表面设置。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墨盒,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芯片。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墨盒,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芯片,触针引导部设置于所述墨盒的盒体上,基板上设有凹陷部,触针引导部为多个,至少一个触针引导部穿设于凹陷部,并凸出于基板的表面。
可选地,触针引导部包括触针挤压部,安装部上设有突出部,所述芯片安装至所述打印装置上时,所述触针挤压部与所述突出部抵接,以使所述触针挤压部迫使所述触针部形变并与所述辅触端子抵接。
可选地,触针引导部包括活动件和导轨部,所述活动件设置于所述导轨部,并可沿所述导轨部移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活动件抵接,并驱动所述活动件在所述导轨部上移动,以使所述活动件推动所述触针与所述端子抵接。
可选地,触针引导部包括插件,所述插件安设于所述触针部上,所述插件被配置为使所述触针部与所述端子抵接。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申请提供的芯片及墨盒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墨盒欲安装到安装部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墨盒中触针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墨盒中第一触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墨盒中芯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墨盒中芯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墨盒中芯片安装至盒体上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墨盒中芯片和触针相接触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申请实施例二中墨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申请实施例二中墨盒去掉芯片的立体图;
图10为本申请申请实施例二中芯片的立体图;
图11为本申请申请实施例二中芯片的俯视图;
图12为本申请申请实施例二中墨盒安装在安装部过程中触针与芯片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申请实施例二中墨盒安装到安装部时触针与芯片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申请实施例三中芯片的立体图;
图15为本申请申请实施例三中芯片的俯视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三中墨盒的立体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三中墨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三中墨盒去掉芯片的立体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三中墨盒安装在安装部过程中触针与芯片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9中A位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三中墨盒安装到安装部时触针与芯片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1中B位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四中打印装置的立体图;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四中插件安装在触针部上的立体图;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四中插件的立体图;
图26为本申请实施例四中触针部的立体图;
图27为本申请实施例四中墨盒安装在打印装置时的立体图;
图28为本申请实施例四中芯片的俯视图;
图29为本申请中打印装置的立体图;
图30为本申请实施例五中墨盒的立体图;
图31为图30中G位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2为本申请实施例五中墨盒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3为本申请实施例五中芯片的立体图;
图34为本申请实施例五中芯片的俯视图;
图35为本申请实施例五中活动件的立体图一;
图36为本申请实施例五中活动件的立体图二;
图37为本申请实施例五中墨盒上导轨部位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8为本申请实施例五中墨盒安装在安装部时触针与芯片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9为图38中H位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打印耗材是打印机上经常需要更换的部件,芯片是打印耗材上的一个部件。打印耗材可以是耗材盒(墨盒)、硒鼓、色带等。芯片可以是墨盒、硒鼓或者色带上的芯片。打印装置设有触针部,触针部上设有触针,在打印耗材安装打印装置时,打印耗材上安装的芯片能够与触针抵接,使芯片与触针电性连接,将芯片上记录的墨盒的信息传递到打印装置上。
下文使用“墨盒”为例对相应内容进行说明。
一种芯片,用于安装在墨盒上,芯片可拆卸的安装于打印装置上,打印装置具有安装部,芯片与安装部连接,芯片包括基板和设置于基板的端子组,安装部具有触针部,端子组与触针部电连接;端子组包括多个端子,多个端子中至少部分为辅触端子;每个端子均具有与触针部相接触的接触部,多个端子的接触部沿第一参照线的投影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位于不同位置,其中,第一参照线沿墨盒相对于安装部的安装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参照线与第一参照线正交设置;多个所述端子分别分布在第一参照线的两侧,并在第一参照线的两侧形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多个端子的接触部沿第一参照线的投影分别分布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内;多个端子包括接地端子、时钟端子和复位端子,接地端子、时钟端子和复位端子中的至少一者为辅触端子;时钟端子的接触部沿所述第一参照线的投影位于第一区域内,复位端子的接触部沿第一参照线的投影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区域内。
端子组中的多个端子的接触部可以全部位于基板的前表面上;也可以部分位于基板的前表面上,部分位于其它表面上。如果端子组的接触部并没有直接或者全部都位于基板的前表面上,将接触部投影先到第一平面上。比如,如果辅触端子的接触部没有位于基板的前表面上,则需要将辅触端子的接触部投影到前表面上形成辅触接触部投影部位,然后再沿第一参照线的投影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
墨盒包括盒体,芯片、盒体和触针部的任一者上设有触针引导部,触针引导部被配置为引导触针部接触辅触端子。
另一种芯片,用于安装在墨盒上,芯片可拆卸的安装于打印装置上,打印装置具有安装部,墨盒与安装部连接,芯片包括基板和设置于基板的端子组,安装部具有触针部,端子组与触针部电连接;端子组包括多个端子,多个端子中至少部分为辅触端子;每个端子均具有与触针部相接触的接触部,多个端子的接触部沿第一参照线的投影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位于不同位置,其中,第一参照线沿所述墨盒相对于安装部的安装方向延伸,第二参照线与第一参照线正交设置;多个端子包括接地端子、时钟端子和复位端子,触针部包括与时钟端子相接触的第二触针、与复位端子相接触的第四触针;芯片安装到安装部的状态时时钟端子的接触部与复位端子的接触部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大于自然状态下第二触针与第四触针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
实施例一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墨盒欲安装到安装部上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安装部90是打印设备的部件,用于承载多个或者一个墨盒10,墨盒10沿安装方向P可拆卸地安装到安装部90中,当墨盒10使用完毕后,需要更换新的耗材盒。墨盒10包括芯片100、把手30、出墨口40、盒体50,安装部90具有触针部91、供墨部92、开口95、底壁90a。墨盒10沿安装方向P从开口95安装到安装部90中。盒体50内存储有墨水,墨水经出墨口40到达供墨部92处,进而供墨部92可以将墨水供给到打印头处,从而墨水可以用于执行打印的动作。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墨盒中触针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触针部91包括触针91a及触针板91b(也称为基座910),触针91a设置在触针板91b上。芯片100上具有端子组,端子组包括多个端子,多个端子可以与触针部91的触针91a接触电连接,用于电信号之间的相互传输。把手30用于将墨盒10固定到安装部90上,防止墨盒10从安装部90中脱离出来。设定三维直角坐标系,即XYZ轴坐标系,墨盒10的三维直角坐标系与安装部90的三维直角坐标系一致。以墨盒10安装到安装部90的方向为-Z轴方向(即安装方向P),则墨盒10从安装部90脱离的方向为+Z轴方向,开口95位于+Z轴方向上,底壁90a位于-Z轴方向上。一般情况下,打印设备平放在办公桌面或者打印桌面上,安装部90的开口95位于重力方向的上方,底壁90a位于重力方向的下方,由此方便了使用者安装或者拆卸墨盒10。进一步的,安装部90可以承载多个或者一个墨盒10,具有多个或者一个安装位,四个耗材盒内可以存储四种不同颜色的墨水,例如黑色、黄色、蓝色、红色。
本实施例中,安装部90是一个近似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具有开口95的部件,安装部90的内侧壁及底壁90a构成了安装位。触针部91安装在安装部90的第一侧壁90c上,安装位在Y轴方向上依次排列,四个安装位在Y轴方向上依次排列。同时垂直于Y轴和Z轴的方向为X轴方向,其中,从安装部90内部指向触针部91的方向为+X轴方向。+X轴垂直于第一侧壁90c,沿+X轴方向观察,在YZ平面上,+Z轴在上方时,+Y轴方向位于左侧。
如图2所示,触针部91具有:基座910、安装在基座910上的多个触针91a,多个触针91a分别为第一触针911、第二触针912、第三触针913、第四触针914、第五触针915。触针为薄片状的金属片,可以起到导电作用,且不易磨损。基座910具有多个狭缝,包括狭缝981、狭缝982、狭缝983、狭缝984、狭缝985。其中,狭缝981、982、983、984、985分别与触针911、912、913、914、915一一对应,多个狭缝981-985均呈U字形,其具有+Z轴方向的狭缝口,多个触针911-915沿-Z轴方向分别通过狭缝口安装到狭缝981-985中。具体地,第一触针911沿-Z轴方向通过狭缝口安装到第一狭缝981中;第二触针912-第五触针915的安装方式与之相同,在此不重复阐述。
第一触针911-第五触针915中的每一个触针的一侧通过安装部90内部的电路连接到喷墨打印设备(也称为打印装置)的主电路上,另一侧连接到芯片100。第一触针911-第五触针915的结构一致,如图3所示。以第一触针911为例,第一触针911分为第一部分911a、第二部分911b和第三部分911c。第一部分911a用于与芯片100相连接,第二部分911b用于与喷墨打印设备(也称为打印装置)的内部电路相连接,第三部分911c与第一部分911a、第二部分911b相连接。第三部分911c位于第一触针911的+Z轴方向,第一触针911通过第三部分911c或者是第三部分911c的一部分(例如是第三部分911c的水平部分911h)固定在第一狭缝981。第一部分911a、第二部分911b设置在第一触针911的-Z轴方向的末端,使得第一部分911a、第二部分911b可以弹性变形且变形后易恢复至原状。第一触针911的第一部分911a设置在-X轴方向,第二部分911b设置在+X轴方向。第一部分911a、第二部分911b突出于基座910,第三部分911c非突出于基座910。进一步地,第一部分911a、第二部分911b在X轴方向上突出于基座910,基座910位于第一部分911a与第二部分911b之间。第一部分911a相比第二部分911b更靠近安装位,第三部分911c分为垂直于X轴方向的第一垂直部分911k与第二垂直部分911j、平行于X轴方向的水平部分911h;水平部分911h连接第一垂直部分911k与二垂直部分911j。第一垂直部分911k与第二垂直部分911j沿平行于耗材盒安装到安装部的安装方向(即Z轴方向)上延伸。第一垂直部分911k相比第二垂直部分911j更靠近安装位,第一垂直部分911k的末端连接第一部分911a,第二垂直部分911j的末端连接第二部分911b,水平部分911h或者第一垂直部分911k、第二垂直部分911j在+Z轴方向上固定在第一狭缝981。第一部分911a位于第一触针911的末端。
第一触针911的第一部分911a与墨盒10的芯片100电连接,形成有接触区域;第二部分911b与喷墨打印设备内的电路相连接。第三部分911c连接第一部分911a和第二部分911b。如图3所示,第一部分911a包括第一表面部911a1、第二表面部911a2、第三表面部911a3以及第四表面部(图未示出),其中第三表面部911a3与第四表面部沿X方向相对设置,第一表面部911a1与第二表面部911a2围合区域形成山脊区,第一垂直部分911k就是垂直区,而第二部分911b就是另一山脊区,第二垂直部分911j就是另一垂直区。第二触针912-第五触针915与第一触针911具有相同的布置、结构,这里将不再提供其详细图示和阐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芯片100具有存储器(图中未示出)、基板120、多个端子130。如图4所示,基板120具有前表面120a,后表面(图中未示出),左侧面120c,右侧面120d,顶面120e,底面120f,与底面120f平行的第一底面1201f和第二底面1202f。其中,前表面120a与后表面相对设置,且前表面120a位于后表面的+X侧;左侧面120c与右侧面120d相对设置,且左侧面120c位于右侧面120d的-Y轴侧;顶面120e和底面120f相对设置,且顶面120e位于底面120f的+Z轴侧。第一底面1201f和第二底面1202f平行设置,且第一底面1201f位于第二底面1202f的-Y轴侧。在靠近底面120f处,由左侧面120c向右侧面120d形成的第一凹陷部124,第一凹陷部124上壁面为第一底面1201f、右壁面为第一左侧面1201c,在靠近右侧面120d处,由下侧面120f向上侧面120e形成第二凹陷部125,第二凹陷部125上壁面为第二底面1202f、右壁面为第二左侧面1202c。第一左侧面1201c、第二左侧面1202c为触针引导部。
前表面120a上设置有端子,故前表面120a也称为第一端子面。第一底面1201f上设置有端子,故第一底面1201f也称为第二端子第一底面1201f。第二底面1202f上设置有端子,故第二底面1202f也称为第三端子第二底面1202f。第一端子131、第三端子133、第四端子134都设置在基板120的前表面120a(第一端子面)上。本实施例中,第一端子131、第三端子133、第四端子134在Y轴上坐标均不相同,第一端子131、第四端子134在Z轴上坐标相同,但第一端子131、第三端子133在Z轴上坐标不相同。第二端子132位于第二端子第一底面1201f上,其部分延伸至前表面120a,第五端子135位于第三端子第二底面1202f上,其部分延伸至前表面120a。
如图4、5所示,将墨盒10安装在安装部90的滑架上的方向定义为安装方向P。安装方向P也是基板120安装在安装部90的滑架上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方向P是-Z方向。将彼此正交的两个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Z方向,第二方向为X方向。将沿着芯片100的基板120表面两条正交的直线被定义为第一参照线L1和第二参照线L2。第一参照线L1定义为沿着第一方向(Z方向)的方向的延长线,第二参照线L2定义为沿着第二方向的方向的延长线。在平面视图中,将正交的两条直线作为第一参照线L1及第二参照线L2,将设置在所述基材上的所有端子的所有接触部投影到所述第二参照线L2时,所有端子(第一端子131-第五端子135)的接触部分投影在不同的位置,以及上述所有的端子的接触部分的投影位置中,第一参照线L1穿过两个最远的投影位置的中间位置D(即第二端子132和第五端子135的投影的位置的中间),并且相对于第一参照线L1,将一个区域(第一参照线L1的-Y轴一侧)定义为第一区域R1,另一个区域(第一参照线L1的+Y轴一侧)定义为第二区域R2,部分端子(第一端子131(数据端子)、第二端子132(时钟端子)、第三端子133(电源端子))位于第一区域内,第四端子134(复位端子)部分位于第一区域内,部分位于第二区域内,第五端子135(接地端子)位于第二区域内。
可选的,第一参照线L1和第二参照线L2也可定义为沿基板120前表面120a方向的两条正交直线。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实质上是沿着基板120前表面120a的方向。
存储器与端子130设置在基板120上,存储器用于存储生产厂信息、墨水量信息、耗材盒类别信息、墨水颜色等信息。当墨盒10安装到打印机的安装部内时,存储器与打印机之间会进行数据传输、确认、数据交互等,且二者通过端子130与打印机触针之间的连接而实现的。
存储器可以设置在前表面120a——底面120f的任一或者任几个面上,优选的,存储器设置在后表面上。芯片100的具体形状结构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进行设置,如可以将芯片100设置为矩形结构、切角矩形结构、圆角矩形结构、T形结构、梯形结构、平行四边形结构均可;此外,对于存储器设置的位置不做限定,如可以将存储器设置于芯片100上靠近安装方向P的后端的一侧,或者也可以将存储器设置于芯片100上靠近安装方向P的前端的一侧,还可以将存储器设置于芯片100的中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进行设置,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端子130的数量优选为5个,需要说明的是,端子的数量还可以为多个。5个端子130分别包括:用于进行数据信号的发送或者接收的第一端子131(数据端子);用于接收时钟信号的第二端子132(时钟端子);用于向存储器提供工作电压的第三端子133(电源端子);用于对存储器内部数据进行复位的第四端子134(复位端子);用于向存储器提供接地电压的第五端子135(接地端子)。
每个端子130都具有一个接触部C,其分别为第一接触部C1、第二接触部C2、第三接触部C3、第四接触部C4、第五接触部C5。接触部C是当墨盒10安装到打印机上时,触针在端子130上的最可能的接触区域。接触部C使用实心阴影部分表示。
如图4、5所示,芯片100具有定位孔,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芯片100具有第一孔121、第二孔122。第一孔121、第二孔122均为基板120上的通孔,均贯通基板120的前表面120a和后表面。其中,第一孔121是由上侧面120e向下侧面120f形成的矩形凹陷部分,第二孔122是位于基板120的前表面120a或后表面120b的靠近底面120f一面的通孔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定位孔的数目在此不受限制,具体的,可以只设置1个定位孔(比如,第一孔121),也可以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定位孔。此外,定位孔的形状也不受限制,定位孔可以是圆形孔,也可以是方形孔,或者是不规则形状的孔。同样的,定位柱和限制部的具体形状和数量在此也不作过多限制。
芯片100还具有第三凹陷部分123,第三凹陷部分123沿Y轴方向上位于第一端子131与第四端子134之间。
如图6所示,能够安装本实施例的芯片100的墨盒10上设置有芯片安装部,芯片安装部包括第一定位柱601、第二定位柱602、限制部603(也称为触针引导部),第一定位柱601与第二定位柱602会与第一孔121、第二孔122呈突出的方式相结合,然后通过热焊头焊接的方式将芯片100固定到盒体50上,防止芯片100在安装过程或安装完成后的使用过程中发生位置的偏移。本实施例中,限制部603(也称为触针引导部)设置在第一端子131的+Y轴侧、第四端子134的-Y轴侧。限制部603的+Y轴侧表面为限制面603a。
如图7所示,关于芯片与触针的不同接触形式有以下几种情况:1.复位端子为辅触端子,触针引导部引导对应的触针部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朝向远离时钟端子的一侧偏转且接触所述复位端子。其余端子(第一端子131、第三端子133、第二端子132、第五端子135)分别与其余触针(第一触针911、第三触针913、第二触针912、第五触针915)的对应第一部分911a、913a、912a、915a的第二表面部实现电连接。具体的,安装有本实施例的芯片100的墨盒10在装入安装部90的过程中,限制面603a会引导第四触针914的第一部分914a进入限制部603(也称为触针引导部)的+Y轴侧,从而限制部603接触第四触针914的第一部分914a的第四表面部并向+Y轴方向挤压第四触针914,使第四触针914的第一部分914a向+Y轴方向偏转/形变,第四触针914的第一部分914a的第二表面部与第四端子134实现电连接,从而使得安装状态下第二端子132(时钟端子)的接触部C2与第四端子134(复位端子)的接触部C4在Y轴方向上的距离d1大于自然状态下第二触针912与第四触针914沿Y轴方向的距离d2。芯片100/墨盒10安装到安装部的状态时第四端子134(复位端子)的接触部C4与第五端子(接地端子)的接触部C5在第二参照线L2的延伸方向(Y轴方向)上的距离小于自然状态下第四触针914与第五触针915在第二参照线L2的延伸方向(Y轴方向)上的距离。
2.接地端子、时钟端子为辅触端子,触针引导部引导对应的触针部朝向-Y轴方向偏转且接触接地端子、时钟端子。其余端子(第一端子131、第三端子133、第四端子134)分别与其余触针(第一触针911、第三触针913、第四触针914)的对应第一部分911a、913a、914a的第二表面部实现电连接。具体的,安装有本实施例的芯片100的墨盒10在装入安装部90的过程中,第二左侧面1202c(触针引导部)会引导第五触针915的第一部分915a进入第二凹陷部125,从而第二左侧面1202c(触针引导部)接触第五触针915的第一部分915a的第三表面部并向-Y轴方向挤压第五触针915,使第五触针915的第一部分915a向-Y轴方向偏转/形变,第五触针915的第一部分915a的第一表面部与第五端子135实现电连接;第一左侧面1201c(触针引导部)会引导第二触针912的第一部分912a进入第一凹陷部124,从而第一左侧面1201c接触第二触针912的第一部分912a的第三表面部并向-Y轴方向挤压第二触针912,使第二触针912的第一部分912a向-Y轴方向偏转/形变,第二触针912的第一部分912a的第一表面部与第二端子132实现电连接。从而使得安装状态下第三端子133(电源端子)的接触部C3与第五端子135(接地端子)的接触部C5在Y轴方向上的距离d1小于自然状态下第三触针913与第五触针915沿Y轴方向的距离d2。这样设计的好处是能够使得端子排布紧凑,有利于实现芯片100的小型化。芯片100/墨盒10安装到安装部的状态时第二端子132(时钟端子)的接触部C2与第四端子134(复位端子)的接触部C4在Y轴方向上的距离d1大于自然状态下第二触针912与第四触针914沿Y轴方向的距离d2。芯片100/墨盒10安装到安装部的状态时第四端子134(复位端子)的所述接触部C4与第五端子135(接地端子)的接触部C5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小于自然状态下第四触针914与第五触针915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芯片100/墨盒10安装到安装部90的状态时第三端子133(电源端子)的接触部C3与第二端子132(时钟端子)的接触部C2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大于自然状态下第三触针913与第二触针912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
3.接地端子、时钟端子、复位端子为辅触端子,所述触针引导部引导对应的触针部朝向-Y轴方向偏转且接触接地端子、时钟端子;触针引导部引导对应的触针部朝向+Y轴方向偏转且接触复位端子。其余端子(第一端子131、第三端子133)分别与其余触针(第一触针911、第三触针913)的对应第一部分911a、913a的第二表面部实现电连接。具体的,安装有本实施例的芯片100的墨盒10在装入安装部90的过程中,限制面603a会引导第四触针911的第一部分914a进入限制部603(也称为触针引导部)的+Y轴侧,从而限制部603接触第四触针914的第一部分914a的第四表面部并向+Y轴方向挤压第四触针914,使第四触针914的第一部分914a向+Y轴方向偏转/形变,第四触针914的第一部分914a的第二表面部与第四端子134实现电连接;第二左侧面1202c(触针引导部)会引导第五触针915的第一部分915a进入第二凹陷部125,从而第二左侧面1202c(触针引导部)接触第五触针915的第一部分915a的第三表面部并向-Y轴方向挤压第五触针915,使第五触针915的第一部分915a向-Y轴方向偏转/形变,第五触针915的第一部分915a的第一表面部与第五端子135实现电连接;第一左侧面1201c(触针引导部)会引导第二触针912的第一部分912a进入第一凹陷部124,从而第一左侧面1201c接触第二触针912的第一部分912a的第三表面部并向-Y轴方向挤压第二触针912,使第二触针912的第一部分912a向-Y轴方向偏转/形变,第二触针912的第一部分912a的第一表面部与第二端子132实现电连接。芯片100/墨盒10安装到安装部的状态时第二端子132(时钟端子)的接触部C2与第四端子134(复位端子)的接触部C4在Y轴方向(Y轴方向)上的距离d1大于自然状态下第二触针912与第四触针914沿Y轴方向的距离d2。芯片100/墨盒10安装到安装部的状态时第四端子134(复位端子)的接触部C4与第五端子135(接地端子)的接触部C5在第二参照线L2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小于自然状态下第四触针914与第五触针915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Y轴方向)上的距离;芯片100/墨盒10安装到安装部90的状态时第三端子133(电源端子)的接触部C3与第二端子132(时钟端子)的接触部C2在第二参照线L2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大于自然状态下第三触针915与第二触针912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Y轴方向)上的距离;芯片100/墨盒10安装到安装部90的状态时第三端子133(电源端子)的接触部C3与第四端子134(复位端子)的接触部C4在第二参照线L2的延伸方向(Y轴方向)上的距离大于自然状态下第三触针913与第四触针914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Y轴方向)上的距离。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限制部603(触针引导部)为在X轴方向上突出于基板120的凸起。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当墨盒10意外掉落至地板上且芯片基板120的前表面120a朝地时,限制部603会先于芯片基板120接触地面,避免了芯片100由于碰撞受到损伤或刮花。同时,限制部603位于第一端子131和第四端子134之间,将第一端子131和第四端子134分隔,当有异物或摩擦碎屑聚集或粘连在第一端子131上时,异物不易落到第四端子134的接触部上,使异物或摩擦碎屑粘连至第一端子131与第四端子134中,造成短路,提高芯片使用的安全性。需要说明是的,异物的包括但不限于诸如墨水之类的导电液体,以及电线、订书钉引线和自动铅笔芯、摩擦碎屑等之类的导电固体。
实施二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请参照图8至图13,如图8至图13所示的一种打印耗材,打印耗材上设有芯片100,其能与打印装置上的触针部91连接,使墨盒10与打印装置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芯片100具有存储器(图中未示出)、基板120、多个端子130。如图10所示,基板120具有前表面120a、后表面120b、左侧面120c、右侧面120d、顶面120e和底面120f,其中,前表面120a与后表面120b相对设置,且前表面120a位于后表面120b的+X侧;左侧面120c与右侧面120d相对设置,且左侧面120c位于右侧面120d的-Y轴侧;顶面120e和底面120f相对设置,且顶面120e位于底面120f的+Z轴侧。
进一步地,基板在靠近底面120f处,由左侧面120c向右侧面120d形成的第一凹陷部124,第一凹陷部124上壁面为第一底面1201f,在靠近右侧面120d处,由底面120f向顶面120e形成第二凹陷部125,第二凹陷部125上壁面为第二底面1202f,且在第一底面1201f和第二底面1202f之间还具有第三底面1203f,使底面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底面1201f、第二底面1202f和第三底面1203f,且第一底面1201f位于第二底面1202f的-Y轴侧,第一底面1201f位于第三底面1203f的-Y轴侧,面1203f位于第二底面1202f的-Y轴侧。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端子130的数量优选为5个,5个端子130分别包括:用于进行数据信号的发送或者接收的第一端子131(数据端子);用于接收时钟信号的第二端子132(时钟端子);用于向存储器提供工作电压的第三端子133(电源端子);用于对存储器内部数据进行复位的第四端子134(复位端子);用于向存储器提供接地电压的第五端子135(接地端子)。需要说明的是端子的数量还可以为四个、六个或者七个,此处不做限制。
在多个端子130中,一部分设置在前表面120a上,一部分设置在底面120f上,故前表面120a也称为第一端子面。故底面120f也称为第二端子面。具体地,第一端子131和第三端子133都设置在基板120的前表面(第一端子面)120a上,在底面120f上,第一底面1201f和第二底面1202f上分别设置有第二端子132和第五端子135。
进一步地,基板120上还设有第一孔121,第一孔121可以是设置在基板上的凹槽或通槽,优选地,第一孔121为凹槽,还设有一部分端子130于凹槽结构的侧壁上。具体地,凹槽的底面与前表面120a平行,凹槽上设置与底面120f平行的侧壁,第四端子134设置在该侧壁上。通过第一端子131和第三端子133设置在前表面120a,第二端子132和第五端子135设置在底面120f上,第四端子134设置在第一孔121的侧壁上。通过将多个端子130设置在基板120的前表面和非前表面(除前表面外的面)上,端子130位于不同面上,多个端子130之间能够分隔开来,防止异物或摩擦碎屑粘连至端子130中,避免芯片100造成短路,提高芯片100使用的安全性。需要说明是的,异物的包括但不限于诸如墨水之类的导电液体,以及电线、订书钉引线和自动铅笔芯、摩擦碎屑等之类的导电固体。而且本实施例中,第一端子131、第二端子132、第三端子133、第四端子134和第五端子135在Y轴上坐标均不相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端子130上还设有接触部C。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接触部C为端子130中心位置的圆形区域,第一端子131、第二端子132、第三端子133、第四端子134和第五端子135上均设有接触部C,分别为第一接触部C1、第二接触部C2、第三接触部C3、第四接触部C4和第五接触部C5,当墨盒10安装到打印装置上时,接触部C为触针91a在端子130上的最可能的接触区域。
如图11所示,将墨盒10安装在安装部90的方向定义为安装方向P。安装方向P也是基板120安装在安装部90设置的滑架上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方向P是-Z方向。将彼此正交的两个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Z方向,第二方向为Y方向。将沿着芯片100的基板120表面两条正交的直线被定义为第一参照线L1和第二参照线L2。第一参照线L1定义为沿着第一方向的方向的延长线,第二参照线L2定义为沿着第二方向的方向的延长线。在平面视图中,将正交的两条直线作为第一参照线L1及第二参照线L2,将设置在所述基材上的所有端子130的所有接触部C投影到所述第二参照线L2时,所有端子(第一端子131、第二端子132、第三端子133、第四端子134和第五端子135)的接触部C分投影在不同的位置,以及上述所有的端子130的接触部C的投影位置中,第一参照线L1穿过两个最远的投影位置的中间位置D(即第二端子132和第五端子135的投影的位置的中间),并且相对于第一参照线L1,将一个区域(第一参照线L1的-Y轴一侧)定义为第一区域R1,另一个区域(第一参照线L1的+Y轴一侧)定义为第二区域R2,部分端子(第一端子131、第二端子132、第三端子133)位于第一区域内,第四端子134部分位于第一区域内,部分位于第二区域内,第五端子135位于第二区域内。
芯片100上还设有触针引导部200,在芯片100安装在墨盒10上,墨盒10安装在打印装置时,打印装置内的一部分触针91a能够被芯片100上的触针引导部200引导,发生变形,与芯片100上的端子130抵接,使芯片100与打印装置电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触针引导部200设置在基板120上,为基板120上设置的三个突起(第一突起210、第二突起220和第三突起230),三个突起与基板120为一体结构,且突起在基板120上突出于基板120的前表面120a,即三个突起在+X方向高于前表面120a。当墨盒10意外掉落至地板上且基板120的前表面120a朝地时,触针引导部200会先于基板120接触地面,避免了芯片100由于碰撞受到损伤或刮花。且在墨盒10安装在打印装置时,芯片100的前表面120a朝向安装部90上的触针91a,触针91a能够被触针引导部200引导发生变形,与芯片100上的端子130抵接。
进一步地,触针引导部200的三个突起分别与第一孔121、第一凹陷部124以及第二凹陷部125邻接,使触针引导部200能够与第四端子134、第二端子132以及第五端子135邻接,墨盒10安装在打印装置时,触针引导部200引导触针91a变形与第四端子134、第二端子132以及第五端子135抵接,实现触针91a与芯片100的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Y方向上,触针引导部200的三个突起分别位于第一孔121的-Y侧、第一凹陷部124的+Y侧以及第二凹陷部125的+Y侧,使得在墨盒10安装在打印装置时,第四触针914、第二触针912和第五触针915分别在第一凹陷部124的-Y侧、第一凹陷部124的+Y侧以及第二凹陷部125的+Y侧与触针引导部200的突起抵接,并沿着触针引导部200的突起移动,与第四端子134、第二端子132以及第五端子135抵接。
参考图10,触针引导部200的第一突起210位于第一孔121的-Y侧,触针引导部200的第一突起210位于第三端子133和第四端子134之间,将第三端子133和第四端子134分隔,当有异物或摩擦碎屑聚集或粘连在第三端子133上时,异物不易落到第四端子134的接触部C4上,防止异物或摩擦碎屑粘连至第三端子133与第四端子134中;触针引导部200的第一突起210接触第四触针914的第一部分914a的第四表面部并向+Y轴方向挤压第四触针914,使第四触针914的第一部分914a向+Y轴方向偏转/形变,第四触针914的第一部分914a的第二表面部与第四端子134实现电连接。触针引导部200的第二突起220位于第一凹陷部124的+Y侧时,触针引导部200的第二突起220位于第二端子132和第一端子131之间,将第一端子131和第二端子132分隔,当有异物或摩擦碎屑聚集或粘连在第一端子131上时,异物不易落到第二端子132的接触部C2上,防止异物或摩擦碎屑粘连至第一端子131与第二端子132中,避免芯片造成短路,提高芯片使用的安全性。需要说明是的,异物的包括但不限于诸如墨水之类的导电液体,以及电线、订书钉引线和自动铅笔芯、摩擦碎屑等之类的导电固体;触针引导部200的第二突起220接触第二触针912的第一部分912a的第三表面部并向-Y轴方向挤压第二触针912,使第二触针912的第一部分912a向-Y轴方向偏转/形变,第二触针912的第一部分912a的第一表面部与第二端子132实现电连接。触针引导部200的第三突起230位于第二凹陷部125的+Y侧,触针引导部200的第三突起230位于第五端子135的+Y轴侧,触针引导部200的第三突起230接触第五触针915的第一部分915a的第三表面部并向-Y轴方向挤压第五触针915,使第五触针915的第一部分915a向-Y轴方向偏转/形变,第五触针915的第一部分915a的第一表面部与第五端子135实现电连接。
更进一步地,触针引导部200的三个突起上均设有引导面240,在墨盒10安装在打印装置时,安装部90上的部分触针91a与触针引导部200上的引导面240抵接,并随着墨盒10的安装,触针91a沿着引导面240移动,进而变形与端子130抵接,使芯片100与打印装置电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面240为突起在Y方向上其中一侧设置的弧形面,触针91a与引导面240抵接时,能够在引导面240上移动,用于引导触针91a移动到与端子130抵接的位置上。
芯片100还在墨盒10上可拆卸安装,芯片100设有第二孔122,墨盒10上设有芯片安装部11,芯片100可拆卸安装在芯片安装部11上,且芯片安装部上设有定位销11a(相当于实施例一的第二定位柱602),芯片100安装在芯片安装部11时,定位销11a与第二孔122位置相对应,芯片100通过定位销11a插入第二孔122内,使芯片100在芯片安装部11上固定。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孔122为芯片100上沿X方向贯穿基板的定位孔,在墨盒10的侧面上设有芯片安装部11,芯片安装部11的形状与芯片100的形状相适配,芯片100能够安装在芯片安装部11上,且在芯片安装部11上设有沿+X方向突出的圆柱状凸起,该圆柱状凸起作为定位销11a,在芯片100安装在芯片安装部11时,芯片100上的定位孔位置与芯片安装部11上的定位销11a位置相对应,定位销11a能够插入定位孔内,使芯片100固定在芯片安装部11上。或者在一些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芯片100上设置定位销,在芯片安装部11上设置定位孔,芯片100安装在芯片安装部11时,定位销11a插入定位孔内,使芯片100固定在芯片安装部11上。需要说明的是,定位孔的数目在此不受限制,具体的,可以只设置一个定位孔,也可以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定位孔。此外,定位孔的形状也不受限制,定位孔可以是圆形孔,也可以是方形孔,或者是不规则形状的孔。同样的,定位销11a具体形状和数量可以根据定位孔的变化而变化,在此也不作过多限制。
存储器也安装在基板120上,存储器用于存储生产厂信息、墨水量信息、墨盒10类别信息、墨水颜色等信息,且存储器与端子130电连接。当墨盒10安装到打印装置的安装部90内时,通过打印装置的触针91a与端子130连接,使存储器与打印装置之间会进行数据传输、确认、数据交互等。
进一步地,存储器可以设置在基板120的前表面120a或底面120f的任一或者任几个面上,优选的,存储器设置在基板120的后表面上。芯片100的具体形状结构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进行设置,如可以将芯片100设置为矩形结构、切角矩形结构、圆角矩形结构、T形结构、梯形结构、平行四边形结构均可;此外,在一些其他实施方式中,对于存储器设置的位置不做限定,如可以将存储器设置于芯片100上靠近方向P的后端的一侧,或者也可以将存储器设置于芯片100上靠近方向P的前端的一侧,还可以将存储器设置于芯片100的中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进行设置,在此不再赘述。
把手30用于将墨盒10固定到安装部90上,防止墨盒10从安装部90中脱离出来。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把手30上可以设置卡勾31,安装部90上可以设置卡扣结构96,当墨盒10安装在安装部90时,触针部91与卡扣结构96卡合,使墨盒10通过把手30固定在安装部90内。
使用过程:
在安装好芯片100的墨盒10安装到打印装置的安装部90的过程中,第二触针912的第一部分912a的第三表面部首先贴住触针引导部200的第二突起220在-Y方向上的引导面240,沿安装方向P往下安装放入墨盒10,触针引导部200的第二突起220的引导面240对第二触针912的第一部分912a的第三表面部911a3施加一个沿-Y方向的力,使第二触针912的第一部分912a沿-Y方向发生偏转/形变。
进一步地,此时的第二触针912基本不具体沿X方向的移动,尤其是沿+X方向的移动。减少第二触针912沿X方向的移动,有益于保证后续第一触针911和第二触针912能更好地沿着第二突起220的引导面240被引导至与第二端子132抵接。
当墨盒10完全安装至安装部90后,沿-Y方向发生形变后的第二触针912的第一部分912a的第一表面部接触第二端子132的接触部C2,从而发生电连接。
第五触针915安装过程中形变的原理同第二触针912,在此不赘述。
第四触针914安装过程中的形变原理同第二触针912,不同的是,第四触针914的第一部分914a的第四表面部首先贴住触针引导部200的第一突起210+Y方向上的引导面240,越沿安装方向P往下安装放入墨盒10,触针引导部200的第一突起210的引导面240对第四触针914的第一部分914a的第四表面部施加一个沿+Y方向的力,使第四触针914的第一部分914a沿+Y轴发生偏转/形变,发生形变后的第四触针914的第一部分914a的第一表面接触第四端子134的接触部C4,从而发生电连接。
示例性的,芯片100/墨盒10安装到安装部时,第二端子132(时钟端子)的接触部C2与第四端子134(复位端子)的接触部C4在Y轴方向上的距离d1大于自然状态下第二触针912与第四触针914沿Y轴方向的距离d2。芯片100/墨盒10安装到安装部的状态时第四端子134(复位端子)的接触部C4与第五端子135(接地端子)的接触部C5在第二参照线L2的延伸方向(Y轴方向)上的距离小于自然状态下第四触针914与第五触针915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芯片100/墨盒10安装到安装部90时,第三端子133(电源端子)的接触部C3与第二端子132(时钟端子)的接触部C2在第二参照线L2的延伸方向(Y轴方向)上的距离大于自然状态下第三触针915与第二触针912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Y轴方向)上的距离;芯片100/墨盒10安装到安装部90时,第三端子133(电源端子)的接触部C3与第四端子134(复位端子)的接触部C4在第二参照线L2的延伸方向(Y轴方向)上的距离大于自然状态下第三触针913与第四触针914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Y轴方向)上的距离。
而且,基板120上有第一孔121,使墨盒10在安装时,第四触针914能够在第一孔121内移动,能够防止墨盒10安装初始状态下,基板120前表面120a接触第四触针914的第一部分914a的第二表面部接触,从而基板120给第四触针914的第一部分914a施加一个向+X轴的力,使第四触针914的第一部分914a沿远离芯片的方向退缩,缩进触针板91b的狭缝中。
至于其余第一触针911、第三触针913,当墨盒10安装到安装部90后,第一触针911、第三触针913的对应第一部分911a、913a的第二表面部分别与其余第一端子131、第三端子133直接实现电连接,第一触针911和第三触针913在Y方向上不发生变形;但为保证第一触针911、第三触针913分别与第一端子131、第三端子133稳定接触,第一触针911、第三触针913与基板120抵接,可产生沿+X轴方向的移动/形变。
实施例三
如图14至图22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打印耗材,与实施案例一相比,本实施案例中,芯片100上不设置触针引导部200,墨盒10设有触针引导部200,在芯片100安装在墨盒10时,触针引导部200在芯片100上突出,用于引导触针91a与端子130抵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芯片100同样具有存储器(图中未示出)、基板120、多个端子130。
如图14所示,基板120具有前表面120a、后表面(图中未示出)、左侧面120c、右侧面120d、顶面120e和底面120f,其中,前表面120a与后表面相对设置,且前表面120a位于后表面的+X侧;左侧面120c与右侧面120d相对设置,且左侧面120c位于右侧面120d的-Y轴侧;顶面120e和底面120f相对设置,且顶面120e位于底面120f的+Z轴侧。
进一步地,基板120在靠近底面120f处,由左侧面120c向右侧面120d形成的第一凹陷部124,第一凹陷部124上壁面为第一底面1201f,在靠近右侧面120d处,由下侧面120f向上侧面120e形成第二凹陷部125,第二凹陷部125上壁面为第二底面1202f,且在第一底面1201f和第二底面1202f之间还具有面1203f,使底面120f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底面1201f、第二底面1202f和面1203f,且第一底面1201f位于第二底面1202f的-Y轴侧,第一底面1201f位于面1203f的-Y轴侧,面1203f位于第二底面1202f的-Y轴侧。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端子130的数量优选为5个,5个端子130分别包括:用于进行数据信号的发送或者接收的第一端子131(数据端子);用于接收时钟信号的第二端子132(时钟端子);用于向存储器提供工作电压的第三端子133(电源端子);用于对存储器内部数据进行复位的第四端子134(复位端子);用于向存储器提供接地电压的第五端子135(接地端子)。需要说明的是端子130的数量还可以为四个、六个或者七个,此处不做限制。
在多个端子130中,一部分设置在前表面120a上,一部分设置在底面120f上,故前表面120a也称为第一端子面。故底面120f也称为第二端子面。具体地,第一端子131和第三端子133都设置在基板120的前表面(第一端子面)120a上,在底面120f上,第一底面1201f和第二底面1202f上分别设置有第二端子132和第五端子135。
进一步地,基板120上还设有第三孔123,第三孔123可为基板120上设置的凹槽或通槽,优选地,第二避让部为凹槽,多个端子130中还有一部分设置在凹槽的侧壁上。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孔123为基板120上设置的凹槽,第三孔123的底面与前表面120a平行,第三孔123上设置与底面120f平行的侧壁,第四端子134设置在该侧壁上,该第四端子134设置在侧壁时与底面120f上的第二端子132、第五端子135平行。
通过第一端子131和第三端子133设置在前表面120a,第二端子132和第五端子135设置在底面120f上,第四端子134设置在第三孔123的侧壁上,使多个端子130分别设置在前表面120a和非前表面120a(除前表面外的面),多个端子130之间分隔开来,防止异物或摩擦碎屑粘连至端子130中,避免芯片100造成短路,提高芯片100使用的安全性。需要说明是的,异物的包括但不限于诸如墨水之类的导电液体,以及电线、订书钉引线和自动铅笔芯、摩擦碎屑等之类的导电固体。而且,本实施例中,第一端子131、第二端子132、第三端子133、第四端子134和第五端子135在Y轴上坐标均不相同。
如图15所示,将墨盒10安装在安装部90的方向定义为安装方向P。安装方向P也是基板120安装在安装部90设置的滑架上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方向P是-Z方向。将彼此正交的两个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Z方向,第二方向为Y方向。将沿着芯片100的基板120表面两条正交的直线被定义为第一参照线L1和第二参照线L2。第一参照线L1定义为沿着第一方向的方向的延长线,第二参照线L2定义为沿着第二方向的方向的延长线。在平面视图中,将正交的两条直线作为第一参照线L1及第二参照线L2,将设置在所述基材上的所有端子130的所有接触部C投影到所述第二参照线L2时,所有端子(第一端子131、第二端子132、第三端子133、第四端子134和第五端子135)的接触部C分投影在不同的位置,以及上述所有的端子130的接触部C的投影位置中,第一参照线L1穿过两个最远的投影位置的中间位置D(即第二端子132和第五端子135的投影的位置的中间),并且相对于第一参照线L1,将一个区域(第一参照线L1的-Y轴一侧)定义为第一区域R1,另一个区域(第一参照线L1的+Y轴一侧)定义为第二区域R2,第一端子131、第二端子132、第三端子133位于第一区域内,第五端子135、第四端子134位于第二区域内,具体的,第四端子134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二区域内。
参考图17、图18,墨盒10上设有能够安装本实施例的芯片100的墨盒10上设置有芯片安装部11,芯片安装部11包括定位销11a(相当于实施例一的第二定位柱602)和触针引导部200,芯片100上设有第二孔122,芯片100安装在墨盒10时,定位销11a与第二孔122相结合,然后通过热焊头焊接的方式将芯片100固定到盒体50上,防止芯片100在安装过程或安装完成后的使用过程中沿Y轴或Z轴方向发生位置的偏移。定位销11a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且定位销11a的形状可以为圆柱形,长方形、定位孔的数量。或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芯片安装部11上设置定位部,芯片100上设有定位销,通过定位销与定位部相结合,然后通过热焊头焊接的方式将芯片100固定到盒体50上。
进一步地,在第三孔123上还设有通孔123a,通孔123a设置在第三孔123的底部,在X方向上贯穿基板120。
在本实施例中,触针引导部200设置在墨盒10的芯片安装部11上,触针引导部200包括设置在墨盒10的三个突起(第一突起210、第二突起220和第三突起230),芯片100安装在芯片安装部11时,三个突起分别通过芯片100上的第三孔123内的通孔123a、第一凹陷部124和第二凹陷部125,伸出芯片100的基板,使触针引导部200的三个突起分别设置在第四端子134的-Y轴侧、第二端子132的+Y轴侧以及第五端子的+Y轴侧。而且,触针引导部200伸出基板120后,第一突起210位于第二避让部内,第二突起220与第一凹陷部124邻接,第三突起230与第二凹陷部125邻接,使触针引导部200能够与第四端子134、第二端子132以及第五端子135邻接,墨盒10安装在打印装置时,触针引导部200引导第四触针914、第二触针912以及第五触针915变形,使其分别与第四端子134、第二端子132以及第五端子135抵接,实现触针91a与芯片100的连接。具体的,第一突起210位于第四端子134的-Y轴侧,第一突起210接触第四触针914的第一部分914a的第四表面部并向+Y轴方向挤压第四触针914,使第四触针914的第一部分914a向+Y轴方向偏转/形变,第四触针914的第一部分914a的第二表面部与第四端子134实现电连接。第二突起220位于第二端子132的+Y轴侧,第二突起220接触第二触针912的第一部分912a的第三表面部并向-Y轴方向挤压第二触针912,使第二触针912的第一部分912a向-Y轴方向偏转/形变,第二触针912的第一部分912a的第一表面部与第二端子132实现电连接。第三突起230位于第五端子135的+Y轴侧,第三突起230接触第五触针915的第一部分915a的第三表面部并向-Y轴方向挤压第五触针915,使第五触针915的第一部分915a向-Y轴方向偏转/形变,第五触针915的第一部分915a的第一表面部与第五端子135实现电连接。
同样的,与实施例一相同,触针引导部200的三个突起上均设有引导面240,引导面240至少部分为圆弧面,此处不再叙述。
使用过程:
在安装好芯片的墨盒10安装到打印装置的安装部90的过程中,第二触针912的第一部分912a的第三表面部首先贴住触针引导部的第二突起220在-Y方向上的引导面240。越沿安装方向P往下安装放入墨盒10,触针引导部200的第二突起220的引导面240对第二触针912的第一部分912a的第三表面部911a3施加一个沿-Y方向的力,使第二触针912的第一部分912a沿-Y方向发生偏转/形变。
进一步地,此时第二触针912基本不具体沿X方向的移动,尤其是沿+X方向的移动。减少第二触针912沿X方向的移动,有益于保证后续第一触针911和第二触针912能更好地沿着第二突起220的引导面240被引导至与第二端子132抵接。
当墨盒10完全安装至安装部90后,沿-Y方向发生形变后的第二触针912的第一部分912a的第一表面部接触第二端子132的接触部C2,从而发生电连接。
第五触针915安装过程中形变的原理同第二触针912,在此不赘述。
第四触针914安装过程中的形变原理同第二触针912,不同的是,第四触针914的第一部分914a的第四表面部首先贴住触针引导部200的第一突起210+Y方向上的引导面240,越沿安装方向P往下安装放入墨盒10,触针引导部200的第一突起210的引导面240对第四触针914的第一部分914a的第四表面部施加一个沿+Y方向的力,使第四触针914的第一部分914a沿+Y轴发生偏转/形变,发生形变后的第四触针914的第一部分914a的第一表面接触第四端子134的接触部C4,从而发生电连接。
示例性的,芯片100/墨盒10安装到安装部的状态时第二端子132(时钟端子)的接触部C2与第四端子134(复位端子)的接触部C4在Y轴方向上的距离d1大于自然状态下第二触针912与第四触针914沿Y轴方向的距离d2。芯片100/墨盒10安装到安装部的状态时第四端子134(复位端子)的接触部C4与第五端子135(接地端子)的接触部C5在第二参照线L2的延伸方向(Y轴方向)上的距离小于自然状态下第四触针914与第五触针915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芯片100/墨盒10安装到安装部90的状态时第三端子133(电源端子)的接触部C3与第二端子132(时钟端子)的接触部C2在第二参照线L2的延伸方向(Y轴方向)上的距离大于自然状态下第三触针915与第二触针912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Y轴方向)上的距离;芯片100/墨盒10安装到安装部90的状态时第三端子133(电源端子)的接触部C3与第四端子134(复位端子)的接触部C4在第二参照线L2的延伸方向(Y轴方向)上的距离大于自然状态下第三触针913与第四触针914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Y轴方向)上的距离。
而且,基板120上有第三孔123,使墨盒10在安装时,第四触针914能够在第三孔123内移动,能够防止墨盒10安装初始状态下,基板120前表面120a接触第四触针914的第一部分914a的第二表面部接触,从而基板120给第四触针914的第一部分914a施加一个向+X轴的力,使第四触针914的第一部分914a沿远离芯片的方向退缩,缩进触针板的狭缝中。
至于其余第一触针911、第三触针913,当墨盒10安装到安装部90后,第一触针911、第三触针913的对应第一部分911a、913a的第二表面部分别与其余第一端子131、第三端子133直接实现电连接,第一触针911和第三触针913在Y方向上不发生变形。但为保证第一触针911、第三触针913分别与第一端子131、第三端子133稳定接触,第一触针911、第三触针913与基板120抵接,可产生沿+X轴方向的移动/形变。
本实施案例中,墨盒10上的其他结构、芯片100上的其他结构以及打印装置结构与实施例一中一致,此处不再叙述。
实施例四
如图23至图27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打印装置,与实施案例一相比,本实施案例中,芯片100或者墨盒10的盒体50上均不设触针引导部200,而在打印装置的安装部90的触针部91上设有插件60,插件60安装在触针部91上能够挤压触针部91上部分的触针91a,使触针91a发生变形,使墨盒10安装在安装部90时,触针91a能够与芯片100准确连接。
参考图24,插件60包括活动件610、导轨部620和挤压部630(触针引导部),导轨部620能够安装在触针部91上,插件60上设有多个导轨部620,一个导轨部620能够固定在一个触针部91上,且一个导轨部620上连接有一个挤压部630,挤压部630能够用于在触针部91上挤压触针91a;触针部91能够将多个导轨部620连接在一起,使其形成一个插件60。具体地,安装部90内一般设有四个安装墨盒10的安装位,每个安装位内均设有一个触针部91用于与墨盒10的芯片100电连接,插件60上设有四个导轨部620,插件60安装安装部90时,插件60的四个导轨部620分别固定在安装部90内四个触针部91上,且导轨部620上连接的挤压部630能够在触针部91挤压触针91a,从而使墨盒10安装时,触针91a能够与芯片100上的端子130准确连接。
参考图25,导轨部620包括位于-X方向的导轨621、位于+Y方向的顶板622、位于+X方向的后板623,导轨621和后板623之间通过顶板622进行连接,形成一个可以安装在触针部上的罩状导轨部620;导轨部620上还设有卡扣部624,卡扣部624设置为弹性卡扣,触针部91在触针板沿+X方向的面设有凹槽91c,导轨部620的卡扣部624可与凹槽91c卡合,使导轨部620安装固定于触针板91b上,插件60固定在触针部91上。
挤压部630(触针引导部)在触针部91上能够挤压一个或多个触针91a。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挤压部630为板状件,一端连接在导轨部620上,另一端设置为倒角形;且挤压部630设置为倒三角形的一端上,其-Y的一面与Z轴平行,其+Y轴的一面呈倾斜设置,导轨部620固定在触针部91时,挤压部630用于挤压触针部91上的第四触针914,使第四触针914发生形变;具体的,挤压部630接触第四触针914的第一部分914a的第四表面部并向+Y轴方向挤压第四触针914,使第四触针914的第一部分914a向+Y轴方向偏转/形变,第四触针914的第一部分914a的第二表面部与第四端子134实现电连接。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芯片100包括存储器、基板120和五个端子130,存储器和多个端子130均设置在基板120上,基板120安装在墨盒10上,五个端子130均安装在基板120的前表面120a上,第四触针914通过挤压部630挤压变形后,能够与第四端子134位置相对应,从而使第四触针914稳定接触芯片100上的第四端子134。
示例性的,芯片100/墨盒10安装到安装部的状态时,第二端子132(时钟端子)的接触部C2与第四端子134(复位端子)的接触部C4在Y轴方向上的距离d1大于自然状态下第二触针912与第四触针914沿Y轴方向的距离d2。芯片100/墨盒10安装到安装部的状态时第四端子134(复位端子)的接触部C4与第五端子(接地端子)的接触部C5在第二参照线L2的延伸方向(Y轴方向)上的距离小于自然状态下第四触针914与第五触针915在第二参照线L2的延伸方向(Y轴方向)上的距离。
而且,参考图28,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端子130排布,墨盒10安装在安装部90的方向定义为安装方向P。安装方向P也是基板120安装在安装部90的滑架上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方向P是-Z方向。将彼此正交的两个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Z方向,第二方向为Y方向。将沿着芯片100的基板120表面两条正交的直线被定义为第一参照线L1和第二参照线L2。第一参照线L1定义为沿着第一方向的方向的延长线,第二参照线L2定义为沿着第二方向的方向的延长线。在平面视图中,将正交的两条直线作为第一参照线L1及第二参照线L2,将设置在所述基基板120上的所有端子130的所有接触部C投影到所述第二参照线L2时,所有端子(第一端子131、第二端子132、第三端子133、第四端子134和第五端子135)的接触部C投影在不同的位置,以及上述所有的端子130的接触部C的投影位置中,第一参照线L1穿过两个最远的投影位置的中间位置D(即第二端子132和第五端子135的投影的位置的中间),并且相对于第一参照线L1,将一个区域(第一参照线L1的-Y轴一侧)定义为第一区域R1,另一个区域(第一参照线L1的+Y轴一侧)定义为第二区域R2,部分端子(第一端子131、第二端子132、第三端子133)位于第一区域内,第四端子134部分位于第一区域内,部分位于第二区域内,第五端子135位于第二区域内。使第四端子远离第一端子131、第二端子132和第三端子133,防止当基板120上沾有异物或摩擦碎屑时,位于基板120上的端子130两两之间容易发生短路。
本实施案例中,墨盒10上的其他结构、芯片100上的其他结构以及打印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中一致,此处不再叙述。
实施例五
如图29至图39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打印耗材,与实施案例一相比,本实施案例中,墨盒10还设有触针挤压机构600(与触针引导部的作用相同),在墨盒10安装在打印装置时,触针挤压机构600也可以挤压部分触针91a,使触针91a准确与芯片100上的端子130连接。
参考图29,在安装部90上还设有突出部97,突出部97位于触针部91的侧面上。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部97分别为设置在安装部90上的位于触针部91的-Y方向和+Y方向的第一突起肋97a和第二突起肋97b。
本实施例提供的芯片100同样具有存储器(图中未示出)、基板120、多个端子130。
如图33所示,基板120具有前表面120a、后表面120b、左侧面120c、右侧面120d、顶面120e和底面120f,其中,前表面120a与后表面120b相对设置,且前表面120a位于后表面的+X侧;左侧面120c与右侧面120d相对设置,且左侧面120c位于右侧面120d的-Y轴侧;顶面120e和底面120f相对设置,且顶面120e位于底面120f的+Z轴侧。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端子130的数量优选为5个,5个端子130分别包括:用于进行数据信号的发送或者接收的第一端子131(数据端子);用于接收时钟信号的第二端子132(时钟端子);用于向存储器提供工作电压的第三端子133(电源端子);用于对存储器内部数据进行复位的第四端子134(复位端子);用于向存储器提供接地电压的第五端子135(接地端子)。需要说明的是端子130的数量还可以为四个、六个或者七个,此处不做限制。而且,本实施例中,五个端子130均设置在基板120的前表面上。
进一步地,端子130上还设有接触部C。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接触部C为端子130中心位置的圆形区域,第一端子131、第二端子132、第三端子133、第四端子134和第五端子135上均设有接触部C,分别为第一接触部C1、第二接触部C2、第三接触部C3、第四接触部C4和第五接触部C5,当墨盒10安装到打印装置上时,接触部C为触针91a在端子130上的最可能的接触区域。
参考图34,将墨盒10安装在安装部90的方向定义为安装方向P。安装方向P也是基板120安装在安装部90设置的滑架上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方向P是-Z方向。将彼此正交的两个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Z方向,第二方向为Y方向。将沿着芯片100的基板120表面两条正交的直线被定义为第一参照线L1和第二参照线L2。第一参照线L1定义为沿着第一方向的方向的延长线,第二参照线L2定义为沿着第二方向的方向的延长线。在平面视图中,将正交的两条直线作为第一参照线L1及第二参照线L2,将设置在所述基材上的所有端子130的所有接触部C投影到所述第二参照线L2时,所有端子130(第一端子131、第二端子132、第三端子133、第四端子134和第五端子135)的接触部C分投影在不同的位置;以及上述所有的端子130的接触部C的投影位置中,第一参照线L1穿过两个最远的投影位置的中间位置D(即第二端子132和第五端子135的投影的位置的中间),将设置在将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所有端子130的所有接触部C投影到所述第一参照线L1时,第二端子132、第三端子133和第五端子135的接触部C分投影在相同的位置,第一端子131和第四端子134的接触部C分投影在相同的位置,第一端子131、第四端子134与第二端子132、第三端子133、第五端子135的接触部C分投影在不同的位置,并且相对于第一参照线L1,将一个区域(第一参照线L1的-Y轴一侧)定义为第一区域R1,另一个区域(第一参照线L1的+Y轴一侧)定义为第二区域R2,第一端子131、第二端子132、第三端子133位于第一区域内,第四端子134部分位于第一区域内,部分位于第二区域内,第五端子135位于第二区域内。
参考图31、图37所示,墨盒10上还设有触针挤压部200a,在芯片100安装在墨盒10上,墨盒10安装在打印装置时,打印装置内的突出部97能够与触针挤压部200a抵接,随着墨盒10的安装,突出部97挤压触针挤压部200a变形,且打印装置内的一部分触针91a能够被芯片安装部11上变形的触针挤压部200a挤压,发生变形,与芯片100上的端子130准确抵接,使芯片100与打印装置电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触针挤压部200a设置在芯片安装部11上,包括芯片安装部11上设置的延伸板210a、延伸板210a上设置的触发突起220a和延伸板上设置的第一挤压部230a(触针引导部),延伸板210a、触发突起220a和第一挤压部230a为一体结构,延伸板210a为芯片安装部11侧面延伸出到芯片100+X侧的板状结构,且延伸板210a在+Y侧突出有触发突起220a,延伸板210a在-Y侧突出有第一挤压部230a,当墨盒10安装在打印装置时,触针挤压部200a位于芯片100和触针部91之间,位于触针部91侧面的突出部97能够与触发突起220a抵接,随着墨盒10的安装,突出部97挤压触发突起220a,使延伸板210a变形,延伸板210a变形使一体结构的第一挤压部230a变形,能够挤压触针部91上的部分触针91a,使触针部91上的触针91a与芯片100上的端子130连接。当墨盒10意外掉落至地板上且基板120的前表面120a朝地时,触针挤压部200a会先于芯片100接触地面,避免了芯片100由于碰撞受到损伤或刮花。且触针挤压部200a为可受挤压变形材料制成,使触针挤压部200a被突出部97挤压时不会损坏。
如图31所示,触针挤压部200a设置在第五端子135的+Y侧,且触发突起220a设置在第一挤压部230a(触针引导部)的+Y侧,在墨盒10安装在打印装置时,触针挤压部200a的触发突起220a与触针部+Y侧的第二突起肋97b抵接,触针挤压部200a的第一挤压部230a在第五端子135的+Y侧与第五触针915抵接,对第五触针915施加一个-Y方向的力,使第五触针915往-Y方向偏转/形变,与第五端子135抵接。第一挤压部230a为触针引导部。第一挤压部230a(触针引导部)位于第五端子135的+Y轴侧,第三突起230(触针引导部)接触第五触针915的第一部分915a的第三表面部并向-Y轴方向挤压第五触针915,使第五触针915的第一部分915a向-Y轴方向偏转/形变,第五触针915的第一部分915a的第一表面部与第五端子135实现电连接。
更进一步地,触针挤压部200a的触发突起220a上设有第一引导面221,在打印耗材10安装在打印装置时,安装部90上的第二突起肋97b与触针挤压部200a上的第一引导面221抵接,并随着墨盒10的安装,第二突起肋97b对第一引导面221施加了力,使和触发突起220a一体的延伸板210a发生形变,第一挤压部230a往-Y方向移动挤压第五触针915,直至墨盒10在打印装置内安装到位,第五触针915被第一挤压部230a挤压变形与第五端子135抵接,使芯片100与打印装置电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引导面221为触发突起在+Y,-Z方向上其中一侧设置的弧形面,突出部97的第二突起肋97b与第一引导面221抵接时,随着墨盒10不断沿着安装方向P安装,第一引导面221可以缓冲第二突起肋97b施加给触针挤压部200a的力,用于避免第二突起肋97b与触发突起220a抵接时,突出部97撞坏触发突起220a。
参考图31、图35至图39,触针挤压机构600与触针挤压部200a一样设置在墨盒10的芯片安装部11上,在墨盒10安装在打印装置时,触针挤压机构600与触针部91在-Y侧的第一突起肋97a抵接,第一突起肋97a对触针挤压机构600施加一个+Y方向的力,使触针挤压机构600能够挤压触针。
进一步地,参考图31,触针挤压机构600包括活动件610和导轨部620,导轨部620设置在芯片安装部11上,活动件610安装在导轨部620上并能够在导轨部620上进行移动,墨盒10安装在打印装置时,突出部97与活动件610抵接,驱动活动件610在所述导轨部620上移动,活动件610能够挤压触针91a。
具体地,参考图35、图36,在本实施方式中,活动件610为大概n字型结构,活动件610在-Y的一侧作为抵扣部611,在+Y的一侧设置挤压部612(也可称作触针引导部),挤压部612为活动件610在+Y侧凸起,且芯片100安装在芯片安装部11时,活动件610位于芯片100的+X侧,挤压部612位于芯片100上第四端子134的+Y侧;活动件610的底部还设有滑块613,即滑块613设置在活动件的-X侧,导轨部620包括设置在芯片安装部11上的导轨621,活动件610通过滑块613安装在导轨621上,使活动件610能够安装在导轨部620上进行移动;在墨盒10安装在打印装置时,突出部97与活动件610抵接,随着墨盒10的安装,突出部97驱动活动件610在导轨部620上移动,活动件610能够挤压第四触针914,使第四触针914在+Y方向变形,第四触针914与芯片100上的第四端子134抵接。挤压部612(也可称作触针引导部)接触第四触针914的第一部分914a的第四表面部并向+Y轴方向挤压第四触针914,使第四触针914的第一部分914a向+Y轴方向偏转/形变,第四触针914的第一部分914a的第二表面部与第四端子134实现电连接。
参考图37,导轨部620上还设有顶板622,活动件610安装在导轨621时,通过顶板622能够防止活动件610在导轨621脱出。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顶板622为导轨621的端部上设置的挡块,挡块设置在导轨621的端部上能够使活动件610移动时,不会从导轨621上脱出。
更进一步地,参考图31,活动件610被突出部97挤压后,还能够在导轨部620上进行复位,即墨盒10安装在打印装置时,活动件610通过突出部97挤压,能够与第四触针914抵接,使第四触针914与第四端子134抵接,而在墨盒10在打印装置取出时,活动件610能够在导轨部620上复位。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导轨部620还包括后板623,优选地,后板623为弹簧,导轨621内的一端设有弹簧柱621a,活动件610安装在导轨621时,弹簧一端套在弹簧柱621a上,另一端与活动件610抵接,使活动件610在导轨621上移动时,能够受弹簧的弹力作用,在导轨621上复位;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顶板622设置在导轨621的-Y端,弹簧柱621a设置在导轨621的+Y端,弹簧设置在活动件610的+Y侧,设置在弹簧柱621a的-Y侧,使活动件610在受到突出部97往+Y方向的力往+Y方向移动后,能够通过弹簧的作用,往-Y方向复位。
活动件610的抵扣部611上还设有第二引导面611a,第二引导面611a为圆弧面,使突出部97触针挤压机构600抵接时,不会损坏触针挤压机构600。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触针挤压机构600为不易变形的材料制成,如:塑料。
使用过程:
在安装好芯片的墨盒10安装到打印装置的安装部90的过程中,触针挤压部200a的触发突起220a触碰触针部91+Y侧第二突起肋97b,第二突起肋97b给触发突起220a一个沿-Y方向的力,使延伸板210a沿-Y方向发生形变,形变的过程中,与延伸板210a一体结构的第一挤压部230a往-Y方向形变,第一挤压部230a接触第五触针915的第一部分915a的第三表面,并对其施加一个沿-Y方向的力,使第五触针915的第一部分915a沿+Y轴方向发生形变,当墨盒10完全安装至安装部90后,发生形变后的第五触针915的第一部分915a的第二表面部接触第五端子135的接触部C5,从而发生电连接。
且触针挤压机构600的抵扣部611触碰触针部91在-Y侧第一突起肋97a,第一突起肋97a给活动件610一个沿+Y方向的力,使活动件610在导轨621上沿+Y方向发生移动,移动的过程中,活动件610的挤压部612接触第四触针914的第一部分914a的第四表面,并对其施加一个沿+Y轴方向的力,使第四触针914的第一部分914a沿+Y轴方向发生形变,当墨盒10完全安装至安装部后,发生形变后的第四触针914的第一部分914a的第二表面部接触第四端子134的接触部C4,从而发生电连接。
示例性的,芯片100/墨盒10安装到安装部的状态时第二端子132(时钟端子)的接触部C2与第四端子134(复位端子)的接触部C4在Y轴方向上的距离d1大于自然状态下第二触针912与第四触针914沿Y轴方向的距离d2。芯片100/墨盒10安装到安装部的状态时第四端子134(复位端子)的接触部C4与第五端子135(接地端子)的接触部C5在第二参照线L2的延伸方向(Y轴方向)上的距离小于自然状态下第四触针914与第五触针915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芯片100/墨盒10安装到安装部90的状态时第三端子133(电源端子)的接触部C3与第四端子134(复位端子)的接触部C4在第二参照线L2的延伸方向(Y轴方向)上的距离大于自然状态下第三触针913与第四触针914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Y轴方向)上的距离。
至于其余第一触针911、第二触针912和第三触针913,当墨盒10安装到安装部90后,其余触针第一触针911、第二触针912和第三触针913的对应第一部分911a、912a、913a的第二表面部分别与第一端子131、第二端子132和第三端子133直接实现电连接,第一触针911、第二触针912和第三触针913不沿Y轴方向发生变形;但为保证第一触针911、第二触针912和第三触针913分别与第一端子131、第二端子132和第三端子133稳定接触,第一触针911、第二触针912和第三触针913与基板120抵接,可产生沿+X轴方向的移动/形变。
本实施案例中,墨盒10上的其他结构、芯片100上的其他结构以及打印装置结构与实施例一中一致,此处不再叙述。
在一些其他实施方式中,在芯片安装部11上也可以只设置触针挤压机构600,不设置触针挤压部200a。
本申请通过设置触针挤压部或/和触针挤压机构,在打印耗材安装在打印装置时,突出部挤压触针挤压部或/和触针挤压机构,触针挤压部或/和触针挤压机构挤压触针,使触针准确与端子连接,触针与端子之间通过触针挤压部或/和触针挤压机构挤压实现连接,使端子之间间隔可以设置得较大,使多个端子之间分隔开来,防止异物或摩擦碎屑粘连至端子时,端子之间能够隔离,避免芯片造成短路,提高芯片使用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Claims (25)

1.一种芯片,用于安装在墨盒上,所述芯片可拆卸的安装于打印装置上,所述打印装置具有安装部,所述芯片与所述安装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基板和设置于所述基板的端子组,所述安装部具有触针部,所述端子组与所述触针部电连接;
所述端子组包括多个端子,多个所述端子中至少部分为辅触端子;
每个所述端子均具有与所述触针部相接触的接触部,多个所述端子的所述接触部沿第一参照线的投影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位于不同位置,其中,所述第一参照线沿所述墨盒相对于安装部的安装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参照线与所述第一参照线正交设置;
多个所述端子分别分布在所述第一参照线的两侧,并在所述第一参照线的两侧形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多个所述端子的所述接触部沿第一参照线的投影分别分布在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内;
多个所述端子包括接地端子、时钟端子和复位端子,所述接地端子、所述时钟端子和所述复位端子中的至少一者为所述辅触端子;
所述时钟端子的所述接触部沿所述第一参照线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复位端子的所述接触部沿所述第一参照线的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包括盒体,所述芯片、所述盒体和所述触针部的任一者上设有触针引导部,所述触针引导部被配置为引导所述触针部接触所述辅触端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接触部沿所述第一参照线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端子为所述辅触端子,所述触针引导部引导对应的所述触针部在所述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朝向远离时钟端子的一侧偏转且接触所述复位端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接地端子指向所述时钟端子的方向为-Y轴方向;所述接地端子、所述时钟端子为所述辅触端子,所述触针引导部引导对应的所述触针部朝向-Y轴方向偏转且接触所述接地端子、所述时钟端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接地端子指向所述时钟端子的方向为-Y轴方向;所述接地端子、所述时钟端子、所述复位端子为所述辅触端子,所述触针引导部引导对应的所述触针部朝向-Y轴方向偏转且接触所述接地端子、所述时钟端子;所述触针引导部引导对应的所述触针部朝向+Y轴方向偏转且接触所述复位端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接地端子指向所述时钟端子的方向为-Y轴方向;所述接地端子、所述复位端子为所述辅触端子,所述触针引导部引导对应的所述触针部朝向-Y轴方向偏转且接触所述接地端子;所述触针引导部引导对应的所述触针部朝向+Y轴方向偏转且接触所述复位端子。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针引导部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触针引导部与至少部分所述端子相邻;所述触针引导部凸出于所述基板的表面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设有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与至少部分所述端子相邻;所述触针引导部为多个,至少部分触针引导部与所述第一凹陷部相邻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照线穿过多个所述端子的接触部的最远两个接触部的中间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端子还包括数据端子、电源端子;所述数据端子的所述接触部、所述电源端子的所述接触部沿所述第一参照线的投影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区域内。
12.一种芯片,用于安装在墨盒上,所述芯片可拆卸的安装于打印装置上,所述打印装置具有安装部,所述墨盒与所述安装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基板和设置于所述基板的端子组,所述安装部具有触针部,所述端子组与所述触针部电连接;
所述端子组包括多个端子,多个所述端子中至少部分为辅触端子;
每个所述端子均具有与所述触针部相接触的接触部,多个所述端子的所述接触部沿第一参照线的投影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位于不同位置,其中,所述第一参照线沿所述墨盒相对于安装部的安装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参照线与所述第一参照线正交设置;
多个所述端子包括接地端子、时钟端子和复位端子,触针部包括与所述时钟端子相接触的第二触针、与所述复位端子相接触的第四触针;所述芯片安装到安装部时,所述时钟端子的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复位端子的所述接触部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大于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二触针与所述第四触针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包括盒体,所述芯片、所述盒体和所述触针部的任一者上设有触针引导部,所述触针引导部被配置为引导所述触针部接触所述辅触端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照线穿过多个所述端子的接触部的两个最远所述接触部的中间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端子分别分布在所述第一参照线的两侧,并在所述第一参照线的两侧形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所述时钟端子的所述接触部沿所述第一参照线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接触部沿所述第一参照线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所述复位端子的所述接触部沿所述第一参照线的投影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区域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端子为所述辅触端子,触针部包括与所述接地端子相接触的第五触针;所述芯片安装到安装部时,所述复位端子的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接触部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小于自然状态下所述第四触针与所述第五触针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钟端子、复位端子为所述辅触端子;多个所述端子还包括电源端子,触针部包括与所述接地端子相接触的第五触针、与所述电源端子相接触的第三触针,所述芯片安装到安装部时,所述复位端子的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接触部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小于自然状态下所述第四触针与所述第五触针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所述芯片安装到安装部时,所述电源端子的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时钟端子的所述接触部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大于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三触针与所述第二触针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端子、所述时钟端子、所述复位端子为所述辅触端子;多个所述端子还包括电源端子,触针部包括与所述接地端子相接触的第五触针、与所述电源端子相接触的第三触针,所述芯片安装到安装部时,所述复位端子的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接触部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小于自然状态下所述第四触针与所述第五触针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所述芯片安装到安装部时,所述电源端子的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时钟端子的所述接触部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大于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三触针与所述第二触针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所述芯片安装到安装部时,所述电源端子的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复位端子的所述接触部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大于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三触针与所述第四触针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端子、所述复位端子为所述辅触端子;多个所述端子还包括电源端子,触针部包括与所述接地端子相接触的第五触针、与所述电源端子相接触的第三触针,所述芯片安装到安装部时,所述复位端子的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接触部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小于自然状态下所述第四触针与所述第五触针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所述芯片安装到安装部时,所述电源端子的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复位端子的所述接触部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大于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三触针与所述第四触针在第二参照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
20.根据权利要求13-19任一项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针引导部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触针引导部与至少部分所述端子相邻;所述触针引导部凸出于所述基板的表面设置。
21.一种墨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芯片。
22.一种墨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12-19任一项所述的芯片,所述墨盒的盒体上设置有触针引导部,所述基板上设有凹陷部,所述触针引导部为多个,至少一个所述触针引导部穿设于所述凹陷部,并凸出于所述基板的表面。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触针引导部包括触针挤压部,所述安装部上设有突出部,所述芯片安装至所述打印装置上时,所述触针挤压部与所述突出部抵接,以使所述触针挤压部迫使所述触针部形变并与所述辅触端子抵接。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触针引导部包括活动件和导轨部,所述活动件设置于所述导轨部,并可沿所述导轨部移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活动件抵接,并驱动所述活动件在所述导轨部上移动,以使所述活动件推动触针部与所述端子抵接。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触针引导部包括插件,所述插件安设于所述触针部上,所述插件被配置为使所述触针部与所述端子抵接。
CN202321777811.3U 2022-10-28 2023-07-06 芯片及墨盒 Active CN22057687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69231 2022-10-28
CN2022228692319 2022-10-28
CN202222976090 2022-11-07
CN2022229760900 2022-11-07
CN2023201623428 2023-01-18
CN2023201567998 2023-01-18
CN202320162342 2023-01-18
CN202320156799 2023-01-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76879U true CN220576879U (zh) 2024-03-12

Family

ID=9011465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30661.6A Pending CN117944371A (zh) 2022-10-28 2023-07-06 芯片及墨盒
CN202321777811.3U Active CN220576879U (zh) 2022-10-28 2023-07-06 芯片及墨盒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30661.6A Pending CN117944371A (zh) 2022-10-28 2023-07-06 芯片及墨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7944371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44371A (zh) 2024-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61897A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a memory device disposed substantially within boundaries if a recording head unit
US7252375B2 (en)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 cartridge therefor
US4734717A (en) Insertable, multi-array print/cartridge
RU2612851C2 (ru) Картридж для печатающего материала и система подачи печатающего материала
EP1757456A1 (en) Ink cartridge
JP5765027B2 (ja)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用の端子モジュール
AU2003203214A1 (en) A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 Cartridge Therefor
CN213138259U (zh) 一种成像盒芯片及成像盒
JP7164845B2 (ja) イメージング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メージングカートリッジに適用されるチップ
CN220576879U (zh) 芯片及墨盒
JP2004106542A (ja) アンテナ基板のシールド装置および該装置を備える液体噴射装置
CN117021769A (zh) 墨盒芯片、墨盒及喷墨打印设备
CN211416655U (zh) 用于打印设备的墨盒
CN214383315U (zh) 一种芯片及墨盒
CN219838345U (zh) 一种芯片及其打印耗材
CN212499511U (zh) 一种用于墨水容器的芯片及使用该芯片的墨水容器
CN220763882U (zh) 一种打印耗材及芯片
US8647143B2 (en) Terminal module having a housing with a plurality of slits with varying widths and an inclined guide surface
CN212796256U (zh) 芯片及墨盒
CN219820996U (zh) 芯片及打印耗材
CN220374133U (zh) 一种芯片及打印耗材
JPH08108546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220447484U (zh) 一种芯片及墨盒
CN217495612U (zh) 一种芯片以及打印耗材
CN219927291U (zh) 芯片及打印耗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