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20300U - 墨盒 - Google Patents

墨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20300U
CN213920300U CN202022320862.6U CN202022320862U CN213920300U CN 213920300 U CN213920300 U CN 213920300U CN 202022320862 U CN202022320862 U CN 202022320862U CN 213920300 U CN213920300 U CN 2139203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cartridge
ink
chip
wall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2086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仕超
陈伟健
朱一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EP2181243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EP4159447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1/091324 priority patent/WO2021238581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203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203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墨盒,墨盒包括盒体和芯片,盒体内容置有墨水,芯片设置在盒体的第一壁上;盒体具有出墨口和接合部,出墨口设置在与第一壁相交的底壁上,且出墨口和芯片相邻近设置,接合部设置在第一壁上,墨盒与打印机安装部连接时,接合部与触针部的触针接合,以使墨盒与打印机安装部连接固定,防止墨盒脱离打印机安装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墨盒,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造,不会出现零部件之间的运动配合卡死的情况,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Description

墨盒
本实用新型要求于2020年06月04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021000434.9、申请名称为“墨盒”的中国专利实用新型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交叉引用结合在本实用新型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墨打印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墨盒。
背景技术
打印机作为常见的办公设备,为现代化办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现有的打印机主要为喷墨打印机,喷墨打印机使用容纳有墨水的墨盒安装在安装部上向纸张等记录介质形成需要打印的文字或者图案。
图1所示为背景技术的墨盒与设置在打印机上的安装部的匹配示意图。如图1所示,安装部10包括孔110、容纳腔120、供墨部130、打印机侧端子部140。墨盒20包括把手210、墨腔220、出墨口230、芯片240。把手210上设置有卡合位211,用于与孔110相匹配。当墨盒20安装到安装部10上时,卡合位211进入到孔110内,且与孔110相卡合,可以将墨盒20固定到安装部10的上容纳腔120内,防止墨盒20脱离安装部10。与此同时,芯片240与打印机侧端子部140形成电连接,出墨口230与供墨部130相匹配,将墨腔220内的墨水供给给打印机的打印头,为打印工作提供墨水。其中在Z轴方向上,把手210和卡合位211位于墨盒20的+Z轴方向上,芯片240位于墨盒20的-Z轴方向上,即卡合位211远离芯片240设置。
然而,背景技术中的卡合位211远离芯片240设置,当卡合位211发生偏移时,相应的芯片240也会出现更大的偏差,导致芯片240不能准确的与打印机侧端子部140形成电连接。在其他的现有技术中的墨盒与安装部的接合部结构复杂,各个零部件之间需要相互多个运动关系,其运动关系复杂容易发生卡死情况;且生产效率低,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墨盒,墨盒的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造,不会出现零部件之间的运动配合卡死的情况,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墨盒,所述墨盒与打印机安装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触针部,包括:盒体和芯片,所述盒体内容置有墨水,所述芯片设置在所述盒体的第一壁上;
所述盒体具有出墨口和接合部,所述出墨口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壁相交的底壁上,且所述出墨口和所述芯片相邻近设置,所述接合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壁上,所述墨盒与所述打印机安装部连接时,所述接合部与所述触针部的触针接合,以使所述墨盒与所述打印机安装部连接固定,防止所述墨盒脱离所述打印机安装部。
进一步的,所述墨盒与所述打印机安装部连接时,所述接合部与所述触针的底部相接合。
进一步的,接合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壁上且沿远离所述第一壁的方向延伸的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墨盒包括安装表面,所述芯片安装在所述安装表面上;所述芯片包括基板、至少一个凹部和至少一个端子,所述端子间隔排列在所述基板上,至少一个所述端子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与所述安装表面相交的侧表面上,所述端子具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用于与对应的所述触针抵接。
进一步的,凹部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端子的下方。
进一步的,至少一个凹部是设置在所述基板的通孔,所述接合部穿过所述凹部,以和所述触针的底部相接合。
进一步的,所述接触部呈多排排列,所述接合部设置在所述多排接触部中的某一排接触部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接合部和所述接触部之间具有供所述触针伸入的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接合部的端部具有过渡面,所述过渡面为弧面或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壁上还具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可容纳所述芯片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接合部的至少一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壁倾斜于所述底壁。
进一步的,所述接合部位于所述芯片的下方,所述接合部和所述芯片之间具有供所述触针伸入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墨盒及打印机,墨盒通过在第一壁上设置有接合部,在将墨盒与安装部连接时,第一壁上的接合部与触针部的触针接合,一方面可以使得芯片与打印机触针部形成良好的电连接,同时也能保证墨盒与打印机安装部的连接固定,进而提高了打印质量。当墨盒安装到安装部上时,芯片与触针部上的触针相接触,接合部与触针相接合,防止墨盒脱离安装部,避免了接合部远离芯片造成的位置偏差的情况。同时,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造,不会出现零部件之间的运动配合卡死的情况,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背景技术的墨盒与设置在打印机上的安装部的匹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打印机端子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墨盒中触针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墨盒中芯片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墨盒中接合部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墨盒与安装部的一种配合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墨盒与安装部的另一种配合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墨盒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墨盒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墨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接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打印机作为常见的办公设备,为现代化办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现有的打印机主要为喷墨打印机,喷墨打印机使用容纳有墨水的墨盒安装在安装部上向纸张等记录介质形成需要打印的文字或者图案。图1所示为背景技术的墨盒与设置在打印机上的安装部的匹配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安装部10包括孔110、容纳腔120、供墨部130、打印机侧端子部140。墨盒20包括把手210、墨腔220、出墨口230、芯片240。把手210上设置有卡合位211,用于与孔110相匹配。当墨盒20安装到安装部10上时,卡合位211进入到孔110内,且与孔110相卡合,可以将墨盒20固定到安装部10的上容纳腔120内,防止墨盒20脱离安装部10。与此同时,芯片240与打印机侧端子部140形成电连接,出墨口230与供墨部130相匹配,将墨腔220内的墨水供给给打印机的打印头,为打印工作提供墨水。其中在Z轴方向上,把手210和卡合位211位于墨盒20的+Z轴方向上,芯片240位于墨盒20的-Z轴方向上,即卡合位211远离芯片240设置。
然而,背景技术中的卡合位211远离芯片240设置,当卡合位211发生偏移时,相应的芯片240也会出现更大的偏差,导致芯片240不能准确的与打印机侧端子部140形成电连接。在其他的现有技术中的墨盒与安装部的接合部结构复杂,各个零部件之间需要相互多个运动关系,其运动关系复杂容易发生卡死情况;且生产效率低,成本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墨盒,通过在第一壁上设置的接合部与触针部的触针接合,一方面可以使得芯片与打印机触针部形成良好的电连接,同时也能保证墨盒与打印机安装部的连接固定,进而提高了打印质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墨盒进行详细说明。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打印机端子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墨盒中触针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墨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墨盒中芯片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墨盒中接合部的放大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墨盒与安装部的一种配合的剖视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墨盒与安装部的另一种配合的剖视图。
实施例一:
如图2至图10所示,墨盒1包括盒体10和芯片20,墨盒1与打印机安装部2可拆卸连接,安装部2上设置有触针部22。盒体10内容置有墨水,芯片20设置在盒体10的第一壁11上;盒体10具有出墨口12和接合部13,出墨口12设置在与第一壁11相交的底壁19上,且出墨口12和芯片20相邻近设置,接合部13设置在第一壁11上,墨盒1与打印机安装部2连接时,接合部13与触针部22的触针接合,以使墨盒1与打印机安装部2连接固定,从而防止墨盒1脱离打印机安装部2。
如图2所示,安装部2是具有安装部开口2b的大体呈长方体形状的一组件。安装部2具有安装部底壁2a、安装部开口2b、安装部第一侧壁2c、安装部第二侧壁2d、安装部第三侧壁2e、安装部第四侧壁2f。安装部2包括容纳腔25、多个安装位26、供墨部24、触针部22、棱23。底壁2a与开口2b相对设置,第一侧壁2c与第二侧壁2d相对设置,第三侧壁2e与第四侧壁2f相对设置。底壁2a、第一侧壁2c、第二侧壁2d、第三侧壁2e、第四侧壁2f围成容纳墨盒1的容纳腔25。供墨部24设置在底壁2a上,触针部22设置在第一侧壁2c上。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XYZ坐标系。X轴、Y轴、Z轴相互垂直。底壁2a指向开口2b的方向为+Z轴方向,第二侧壁2d指向第一侧壁2c的方向为+X轴方向,第三侧壁2e指向的第四侧壁2f方向为+Y轴方向。第一侧壁2c上设置有多个打印机侧端子部、多条棱23。安装部2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多个棱23,多个棱23用于将多个打印机侧触针部22固定在侧壁上,且将多个打印机侧触针部22分隔开,避免各个打印机侧触针部22之间发生短路。安装部2可以安装4个墨盒1,具有4个安装位,每个安装位都会有一个相对应的触针部22,触针部22之间有棱23进行间隔。
图3为图2中打印机端子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墨盒中触针的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打印机端子部具有多个触针部22,多个触针部22的结构都一致。以其中一个触针部22为例进行说明,触针部22具有基座221、触针222、卡槽223。触针为薄片状的金属片,可以起到导电作用,且不易磨损。基座221具有多个卡槽223,多个卡槽223与多个触针222一一对应,多个卡槽223均呈U字形,其具有+Z轴方向的狭缝口,多个触针222沿-Z轴方向通过狭缝口安装到多个卡槽223中。
触针部22的每一个触针222的一侧通过安装部2内部的电路连接到喷墨打印机的主电路上;另一侧连接到墨盒1的芯片。各触针222之间的结构一致,均如图4所示。以触针222为例,触针222分为第一部分222a、第二部分222b、第三部分222c。第一部分222a或者第三部分222c用于与墨盒的芯片相接触;第二部分222b用于与喷墨打印机内部电路相连接,例如:其通过保持部芯片与喷墨打印机内的主电路相连接。第三部分222c与第一部分222a、第二部分222b相连接。第一部分222a分为斜坡部222x、尖顶部222y、底部222z。对于第一部分222a而言,在X轴的最宽的位置为尖顶部222y,尖顶部222y的+Z轴方向侧的部分为斜坡部222x,尖顶部222y的-Z轴方向侧的部分为底部222z。
第三部分222c连接第一部分222a和第二部分222b。第三部分位于触针222的+Z轴方向,触针222通过第三部分222c或者是第三部分222c的一部分(例如是第三部分222c的水平部分222h)固定在卡槽223中。第一部分222a、第二部分222b设置在触针222的-Z轴方向的末端,使得,第一部分222a、第二部分222b可以弹性变形且变形后易恢复至原状。触针222第一部分222a设置在-X轴方向,第二部分222b设置在+X轴方向。第一部分222a、第二部分222b突出于基座221,第三部分222c非突出于基座221进一步的,第一部分222a、第二部分222b在X轴方向上突出于基座221,基座221位于第一部分222a与第二部分222b之间。第三部分222c分为垂直于X轴方向的第一垂直部分222k与第二垂直部分222j、平行于X轴方向的水平部分222h;水平部分222h连接第一垂直部分222k与二垂直部分222j。第一垂直部分222k与第二垂直部分222j沿Z轴方向延伸。第一垂直部分222k相比第二垂直部分222j更靠近第一安装位31。第一垂直部分222k的末端连接第一部分222a,第二垂直部分222j末端连接第二部分222b,当水平部分222h或者第一垂直部分222k、第二垂直部分222j+Z轴方向上固定在卡槽223的时候,触针222的此种结构可以使得触针222的第一部分222a、第二部分222b具有弹性,避免了因与喷墨打印机内部电路、墨盒的芯片硬性接触磨损芯片和相邻的其它触针222。
需要指出的是,墨盒1安装到安装部2的容纳腔25内。安装部2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安装位26,分别可以容纳一个或者多个(例如四个)墨盒1。墨盒1可以为相同颜色的墨盒1(例如:黑色),也可以为四种不同颜色的墨盒1(例如:黑色、红色、黄色、蓝色),在此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制。每个安装位都具有对应的打印机侧触针部22、棱23、供墨部24等。
盒体10内容置有墨水,盒体10可放置到容纳腔25内的对应的安装位中。盒体10具有第一壁11,第一壁11为盒体10两个侧壁之中的其中一个,且第一壁11与盒体10的底壁19相交,芯片20和接合部13设置在第一壁11上。在盒体10的底壁19上,出墨口12设置在底壁19上。其中出墨口12与安装部2的供墨部24相适配,芯片20可与打印机侧触针部22电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墨盒1,通过在第一壁11上设置有接合部13,在将墨盒1与安装部2连接时,第一壁11上的接合部13与触针部22的触针222接合,一方面可以使得芯片20与打印机触针部22形成良好的电连接,同时也能保证墨盒1与打印机安装部的连接固定,进而提高了打印质量。当墨盒1安装到安装部2上时,芯片20与触针部22上的触针222相接触,接合部13与触针222相接合,防止墨盒1脱离安装部2,避免了接合部13远离芯片20造成的位置偏差的情况。同时,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造,不会出现零部件之间的运动配合卡死的情况,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为了保证接合部13与触针222之间接合的稳定性,可选的,墨盒1与打印机安装部2连接时,接合部13与触针222的底部相接合。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第一壁11上的接合部13与与触针底部222z相接合,防止墨盒1脱离安装部2,避免了接合部远离芯片造成的位置偏差的情况。同时,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造,不会出现零部件之间的运动配合卡死的情况,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可选的,接合部13为设置在第一壁11上且沿远离第一壁11的方向延伸的凸起,即接合部13由盒体10上的第一壁11朝向盒体10外侧伸出,作为凸起与触针222的底部相接合。
可选的,墨盒1包括安装表面111,芯片20安装在安装表面111上;芯片20包括基板201、至少一个凹部202和至少一个端子203,端子203间隔排列在基板201上,至少一个端子203设置在基板201的与安装表面111相交的侧表面,端子203具有接触部2031,接触部2031用于与触针222对应抵接,从而相互之间可进行电信号的传输、存储等,完成墨盒与打印机之间的电信号传输、存储等工作。
其中,端子203设置在芯片20的正面或者正面和侧表面(断面)位置上,且多个端子203的接触部2031分别与触针222对应匹配抵接,从而完成电信号的传输、存储等。
具体的,如图7所示,多个端子203分别为第一端子203A、第二端子203B、第三端子203C、第四端子203D、第五端子203E、第六端子203F、第七端子203G、第八端子203H、第九端子203I,其分别与相对应的触针222相匹配,相互之间可进行电信号的传输、存储等,完成墨盒与打印机之间的电信号传输、存储等工作。
各个端子的功能与作用:
一、与晶元相连接的第二端子203B、第三端子203C、第五端子203E、第六端子203F、203G,统称为晶元端子:
复位端子:第二端子203B,对晶元内部数据进行复位。
时钟端子:第三端子203C,用于接收时钟信号
电源端子:第五端子203E,接收不同于接地电位的电源电位(比如3.6V),通过此端子为晶元的工作提供电源。
接地端子:第六端子203F,用于接收接地电位。
数据端子:第七端子203G,用于进行数据信号的发送或者接收。
二、可与打印机的高压电源相通的第八端子203H、第九端子203I,统称为高压端子:
第一高压端子(第八端子203H)、第二高压端子(第九端子203I):用于接收安装检测电压(比如42V),完成墨盒安装到安装部上的安装检测功能。
例如,第一高压端子、第二高压端子之间连接一个高电阻,通过检测电流或者电压的变化来判断墨盒是否已经安装到安装部内。
三、检测晶元端子与高压端子之间是否短路的第一端子203A、第四端子203D,统称为短路端子:
第一短路端子(第一端子203A)、第二短路检测端子(第四端子203D):用于端子之间是否发生短路的短路,具体的,用于检测高压端子与短路端子之间是否发生短路。
当高压端子与短路端子之间短路时,打印机就能检测到短路端子上的电压被升高了,随即打印机提示短路信息,避免了芯片或者打印机因短路被损坏的风险。
四、延伸端子:
第二端子203B、第三端子203C都有向外延伸的部分,成为延伸端子,如图7所示,延伸端子环绕在短路端子周围。
端子在Z轴方向上形成了多排排列,示例性的,多个端子203在Z轴方向上呈4排排列,分别为第一排L1、第二排L2、第三排L3、第四排L4。具体的,第一端子203A、第四端子203D排布在第一排L1上;第二端子203B、第三端子203C排布在第二排L2上;第五端子203E、第六端子203F、第七端子203G排布在第三排L3上;第八端子203H、第九端子203I排布在第四排L4上。进一步的,多个端子203的接触部2031呈多排排列,具体的,多个接触部2031在Z轴方向上呈4排排列。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贯通孔205是芯片20固定到墨盒1上的部位。具体的,其中,贯通孔205与墨盒1上的突起部15对应固定的。如图5至图8所示,具体的,墨盒1中的突起部15穿过贯通孔205并使用热熔方式将突起部15与芯片20固定到一起,进而将芯片20固定到墨盒1上。
凹部202设置在至少一个端子203的下方,即凹部202是芯片20的的其中一个断面的-Z轴的部分,且凹部202是分别对应第一端子203A、第四端子203D的-Z轴位置处,从而使得凹部202可以分别容纳相对应的至少一个触针222。在将墨盒1与安装部2连接时,第一端子203A、第四端子203D与相应触针的斜坡部或者第一垂直部分相接触。
缺口206是芯片20的的另一个断面的-Z轴的部分,且缺口206是分别对应第八端子203H、第九端子203I的-Z轴位置处,从而使得缺口206可以分别容纳相对应的至少一个触针222。在将墨盒1与安装部2连接时,第八端子203H、第九端子203I与相应触针的斜坡部或者第一垂直部分相接触。
其中,为了保证贯通孔205分别与墨盒1上的凸起部15对应固定,可选的,至少一个贯通孔205是设置在基板201的通孔。凹部202是设置在基板201的通孔,接合部13穿过凹部202,以和相对应的触针222的底部接合。
如图7所示,在基板201上开设有多个凹部202、贯通孔205、缺口206,其中至少一个贯通孔205是设置在基板201上的通孔,在将芯片20固定在墨盒1上的凹陷部14时,凹部202与接合部13对应,且接合部13由凹部202内朝向墨盒1的外侧伸出,从而与外侧的触针222的底部相接合。
进一步地,芯片20具有多排接触部2031,接合部13设置在多排接触部2031中的某一排接触部2031的下方。芯片20具有多排接触部2031,接合部13设置在多排接触部2031中的位于最上方的第一排接触部2031的下方。具体的,芯片20具有多排接触部2031,接合部13设置在多排接触部2031中的第一排接触部2031的下方。其中,优选的,凹部202与各接合部13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接合部13也可以穿过缺口206与对应触针底部相接合,缺口206是设置在端子203的第八端子203H、第九端子203I的-Z轴方向上,相应的触针222可以插入到接合部132与第八端子203H/第九端子203I之间的间隙中。
其中,为了保证接合部13可以与触针222的底部222z相接合,由此对触针222的位置进行固定,可选的,接合部13位于芯片20的底部下方,且接合部13和芯片20之间具有供触针222伸入的间隙。在将墨盒1安装到安装部2上时,接合部13的水平面133与第一触针222的底部222z相接合,可以保证墨盒1对第一触针222的反作用力不足以让第一触针222向-X轴方向形变。当墨盒1需要取出时,使用者对墨盒1施加向+Z轴方向的力,使得第一触针222向+X轴方向发生形变,进而使得墨盒1脱离安装部2。
如图8所示,接合部13包括:垂直面131、过渡面132、水平面133。其中,芯片20的端子203的接触部2031与触针222的斜坡部222x接触,此时接合部13与触针222的底部222z相接合,防止墨盒1脱离安装部2,更好的定位墨盒1特别是芯片20与安装部2的位置关系。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为了方便取出安装部2中的墨盒1,在第一壁11的一侧设置有把手30,可以使得墨盒1在X轴方向上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且可以保证墨盒可以更好的固定到安装部2上。其中,把手30在外力作用下可弯曲,且当外力消失时,把手30可恢复初始状态。优选的,把手30为弹性件。在墨盒1的-X轴侧增加一个弹性件,可以使得墨盒1在X轴方向上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且可以保证墨盒1可以更好的固定到安装部2上。弹性件可以是与墨盒本体10之间具有一定距离的可活动件、弹簧、硅胶、橡胶等弹性材料。
墨盒1安装到安装部2的过程:
A.准备好待安装的墨盒1,使用者手握把手30与墨盒1的后侧壁。
B.将墨盒1沿-Z轴方向从安装部2的开口2b向底壁2a运动。
C.触针222接触到接合部13,向+X轴方向变形,使得接合部13沿着第一部分222a的外形相对滑动,触针222也相对发生变形。
D.墨盒1继续向-Z轴方向运动,当接合部13越过触针222后,触针222的第一部分222a位于对端子203与接合部13之间的空间内;且同时墨盒安装到位,芯片20上端子203的接触部2031与触针222电连接,出墨口12与供墨部24相匹配。
当墨盒1需要从安装部2中取出时的过程:
A.使用者手握把手30与第墨盒1的后侧壁对墨盒施加向+Z轴方向的力。
B.使得接合部13沿着第一部分222a的外形相对滑动,触针222向+X轴方向变形。
C.当墨盒1的接合部13脱离触针222时,安装部2对墨盒1的卡合作用解除。
D.墨盒1继续向+Z轴方向运动,即可将墨盒1取出。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此配合方式:在墨盒1安装到安装部2上时,接合部13的过渡面132与触针222的底部222z相接合,可以保证墨盒1对触针222的反作用力不足以让第一触针222向-X轴方向形变。当墨盒1需要取出时,使用者对墨盒1施加向+Z轴方向的力,使得触针222向+X轴方向发生形变,进而使得墨盒1脱离安装部2。
如图10所示,此配合方式:在墨盒1安装到安装部2上时,接合部13的过渡面132与触针222的底部222z相接合,可以保证墨盒1对触针222的反作用力不足以让触针222向-X轴方向形变。当墨盒1需要取出时,使用者对墨盒1施加向+Z轴方向的力,使得触针222向+X轴方向发生形变,进而使得墨盒1脱离安装部2。此配合方式比起图9所示的配合方式,接合部13起接合作用的是过渡面122,第一触针222起起接合作用的是更靠近尖顶部222y的部分,如此结构墨盒1更容易从安装部2中取出,且不易损坏触针222。
进一步的,接合部13的过渡面132可以与触针222的底部222z相接合,也可以是接合部13的水平面133可以与触针222的底部222z相接合。触针222的底部222z是第一部分222a在X轴方向上最宽的位置处的下方部分,故第一部分222a位于尖顶部222y的-Z轴方向的部位均为底部222z。过渡面132可以为圆弧面、也可以为斜面。优选的,过渡面132与Z轴方向形成角度大于0度。
在正常状态下,为了避免芯片20上的晶元受到磨损,可选的,第一壁11上具有凹陷部14,凹陷部14可容纳芯片20的至少一部分和接合部13的至少一部分,凹陷部14为开设在第一壁11上与芯片20对应的位置,凹陷部14作为对芯片20上晶元的避让凹部,避免了芯片20安装在第一壁11上时位于芯片内侧的晶元受到磨损。
进一步的,接合部13也可以是多个,例如,接合部13的数量是2个,都是部分容纳在凹陷部14中的凸起,且延伸到芯片20的多个凹部202处。2个接合部13与2个触针222的底部222z相接合。再例如,接合部13的数量是4个,都是部分容纳在凹陷部14中的凸起,且延伸到芯片20的4个凹部202处。4个接合部13与4个触针222的底部222z相接合。又比如,接合部13的数量是2个,都是部分容纳在凹陷部14中的凸起,且延伸到芯片440的2个凹部202位置处。接合部13与设置在触针部22最底端两侧的触针222的底部222z相接合。
需要注意的是,墨盒1上的接合部13可以是与墨盒本体一体注塑成型的凸起;也可以是接合部13被配置在一个可替换部件上,如此同一结构可匹配多种不同的墨盒结构;还可以是单独黏贴、卡设等方式安装在第一壁11上的凸起部件;此外还可以是黏贴、卡设、过盈配合等方式安装在第一壁11上的具有弹性的凸起部件,此弹性的凸起部件可以是硅胶、橡胶、木塞等材料制成的。
实施例二:
图11为实施例二的墨盒示意图。在墨盒1的第一壁11上,没有设置把手30,此实施方式也是可以实现本申请的有益效果的。
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墨盒1的第一壁11的+Z轴侧上设置有一些防滑纹,也是可以实现本申请的有益效果的。在取出墨盒1时,防滑纹可以起到防止使用者手与墨盒1之间的相对滑动。
芯片20与实施例一的芯片不同。如图11所示,芯片20的第五端子203E、第六端子203F、第七端子203G设置在芯片20的正面及断面位置处。芯片20的第五端子203E、第六端子203F、第七端子203G与相应触针的斜坡部或者第一垂直部分相接触。其余端子与相应触针的尖顶部相接触。芯片20的第五端子203E、第六端子203F、第七端子203G的-Z轴方向上具有凹部17。接合部13上设置在凹孔14上的凸起,且延伸到凹部17位置处。当墨盒1安装到安装部2上时,多个触针222的第一部分222a与接合部13之间的空间内,接合部13与各触针的底部相接合,防止墨盒1脱离安装部2。此结构,同一个接合部13可以与多个触针的底部接合,使得墨盒1结构更简单,墨盒1可以更稳固的固定到安装部2上。
其余与实施例一一致。
实施例三:
图12为实施例三的墨盒示意图。墨盒1的第一壁11是倾斜的与底壁19相交的。墨盒还设置有第二壁11a。第一壁11是与底壁19、第二壁11a倾斜相交的,位于底壁19和第二壁11a之间的角部上。芯片440和接合部13设置在倾斜的第一壁11上。当墨盒1安装到安装部2上时,芯片20与触针222相接触,接合部13与触针的底部相接合,防止墨盒1脱离安装部。
图12中示出了触针222。芯片20上的端子203设置在芯片20的正面及断面上,端子呈一排排列。端子与触针的斜坡部相接触。
具体的,此实施例中端子203只有4个端子,且4个端子都是设置在芯片20的正面及断面上。
当墨盒1安装到安装部上时,触针的第一部分位于对端子203与接合部13之间的空间内,接合部13与触针底部相接合,防止墨盒1脱离安装部。
在墨盒1上还设置有把手30、第二卡合部18。把手30具有第一卡合部31。第一卡合部31、第二卡合部18也可以与安装部上的相应部分接合,防止墨盒1脱离安装部。这样可以保证墨盒1可以更好的固定到安装部上。
当墨盒1需要取出安装部时,使用者手捏把手30,使得第一卡合部31与安装部相脱离;同时施加+Z轴方向的力,使得接合部13与触针相脱离;继而第二卡合部18与安装部脱离;墨盒1即可顺利取出。
过渡面132可以为圆弧面、也可以为斜面。优选的,过渡面与第一侧壁之间的角度大于0度。
其余与实施例一一致。
实施例四: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墨盒1的第一壁11是倾斜的与底壁19相交的,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墨盒示意图,如图13所示,墨盒1还设置有第二壁12a,第一壁11是与底壁19、第二壁12a倾斜相交的,位于底壁19和第二壁11a之间的角部上,芯片20设置在第一壁11上,在第一壁11上设置有两个接合部13,分别为13a和13b。接合部13a、13b设置在第一壁11上。当墨盒1安装到安装部2上时,芯片20与触针222相接触,接合部13a、13b与触针222的底部222z相接合,防止墨盒1脱离安装部2。
在墨盒1上还设置有卡合部16,卡合部16也可以与安装部上的相应部分接合,防止墨盒1脱离安装部。
接合部分为接合部13a、13b。两个接合部13a、13b位于同一高度,两个接合部13的结构相同,也可以不同。其中一个接合部13a的顶面131a可以设置成倾斜面,另一个接合部13b的顶面131b设置成水平面。安装部2上的两个棱23的锁止面与两个接合部13的顶面相匹配,即其中一个棱23的锁止面可以设置成倾斜面,另一个棱23的锁止面设置成水平面。通过两个形状不同的接合部13与两个棱23的锁止面相抵接,使得墨盒1具有一定的浮动空间,从而避免墨盒1卡死在安装部2的情况。
其余与实施例一一致。
实施例五: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壁11上设置有两个接合部13,两个接合部13位于同一高度,两个接合部13的形状相同。两个接合部13的顶面131可以设置成弧形面。安装部2上的两个棱23的锁止面与两个接合部13的顶面131相匹配,即锁止面为弧形面。通过两个接合部13与两个棱23的锁止面相抵接,可以使得芯片20与打印机侧端子部22准确定位电连接。
可选地,其中一个接合部13的顶面131设置成弧形面,另一个接合部13的顶面131设置成平面。
示例性地,第一壁11上设置有两个接合部13,两个接合部13位于同一高度,两个接合部13的形状不同。其中一个接合部13a的顶面131a可以设置成弧形面,另一个接合部13b的顶面131b设置成水平面。安装部2上的两个棱23的锁止面与两个接合部13的顶面131相匹配,通过两个形状不同的接合部13与两个棱23的锁止面相抵接,使得墨盒1具有一定的浮动空间,从而避免墨盒1卡死在安装部2的情况。本实施例也可以达到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墨盒,所述墨盒与打印机安装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触针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包括:盒体和芯片,所述盒体内容置有墨水,所述芯片设置在所述盒体的第一壁上;
所述盒体具有出墨口和接合部,所述出墨口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壁相交的底壁上,且所述出墨口和所述芯片相邻近设置,所述接合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壁上,所述墨盒与所述打印机安装部连接时,所述接合部与所述触针部的触针接合,以使所述墨盒与所述打印机安装部连接固定,防止所述墨盒脱离所述打印机安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盒与所述打印机安装部连接时,所述接合部与所述触针的底部相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壁上且沿远离所述第一壁的方向延伸的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包括安装表面,所述芯片安装在所述安装表面上;所述芯片包括基板、至少一个凹部和至少一个端子,所述端子间隔排列在所述基板上,至少一个所述端子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与所述安装表面相交的侧表面上,所述端子具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用于与对应的所述触针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端子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凹部是设置在所述基板的通孔,所述接合部穿过所述凹部,以和所述触针的底部相接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部呈多排排列,所述接合部设置在所述多排接触部中的某一排接触部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和所述接触部之间具有供所述触针伸入的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的端部具有过渡面,所述过渡面为弧面或斜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上还具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可容纳所述芯片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接合部的至少一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倾斜于所述底壁。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位于所述芯片的下方,所述接合部和所述芯片之间具有供所述触针伸入的间隙。
CN202022320862.6U 2020-05-25 2020-10-19 墨盒 Active CN2139203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1812432.9A EP4159447A4 (en) 2020-05-25 2021-04-30 INK CARTRIDGE AND PRINTING DEVICE
PCT/CN2021/091324 WO2021238581A1 (zh) 2020-05-25 2021-04-30 墨盒及打印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004349 2020-06-04
CN202021000434 2020-06-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20300U true CN213920300U (zh) 2021-08-10

Family

ID=77162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20862.6U Active CN213920300U (zh) 2020-05-25 2020-10-19 墨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203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12239B (zh) 打印材料容器和安装在打印材料容器上的电路板
CN1990255B (zh) 打印材料容器和安装在打印材料容器上的电路板
JP5720148B2 (ja) 印刷材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印刷材供給システム
CN213920304U (zh) 墨盒及打印设备
US8752944B2 (en) Cartridge and printing material supply system
CN213138259U (zh) 一种成像盒芯片及成像盒
CN211416654U (zh) 一种安装在墨盒上的芯片及使用该芯片的墨盒
CN213920300U (zh) 墨盒
CN205890224U (zh) 一种芯片及包括该芯片的墨盒
CN211684116U (zh) 一种安装在墨盒上的芯片及使用该芯片的墨盒
US20240083176A1 (en) Consumable container, consumable chip, and inkjet printer
WO2021238581A1 (zh) 墨盒及打印设备
CN213501445U (zh) 墨盒
CN215620870U (zh) 芯片及打印耗材
WO2022001954A1 (zh) 芯片及墨盒
CN210634280U (zh) 用于打印装置的耗材芯片及耗材容器
JP5858125B2 (ja) 印刷材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アダプター
CN220374133U (zh) 一种芯片及打印耗材
CN220220138U (zh) 墨盒和打印装置
CN211617051U (zh) 一种保持部及使用该保持部的打印机
CN219838345U (zh) 一种芯片及其打印耗材
CN220576879U (zh) 芯片及墨盒
CN217778126U (zh) 打印喷头及智能墨盒可靠接触结构
EP3991974A1 (en) Chip of ink container and ink container
CN215041407U (zh) 墨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