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29818U - 一种车载内饰件的出风结构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内饰件的出风结构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29818U
CN220429818U CN202321832255.5U CN202321832255U CN220429818U CN 220429818 U CN220429818 U CN 220429818U CN 202321832255 U CN202321832255 U CN 202321832255U CN 220429818 U CN220429818 U CN 2204298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ior trim
air
trim part
vehicle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3225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冬梅
公玉田
苏小平
周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3225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298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298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298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内饰件的出风结构和车辆,其中车载内饰件的出风结构包括:内饰件,内饰件上形成有自内饰件外表面延伸至内饰件内表面的风口;通风组件,通风组件包括构成其一端的出风部;通风组件位于内饰件内表面的外侧;出风部与风口相对,且出风部抵接在内饰件的内表面。内饰件上形成的风口,并使风口和通风组件的出风部相对设置,使得流经通风组件的风能够穿过内饰件到达车辆内部。通风组件设于内饰件的内表面,并且出风部抵接在内饰件的内表面上,从而使通风组件与内饰件的连接处隐藏在内饰件的内表面,避免连接处外露在内饰件外表面,有效减少灰尘堆积。而且,出风部隐藏于内饰件的内表面,使得内饰件的外表面更加简洁美观。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内饰件的出风结构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内饰件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内饰件的出风结构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内饰件作为汽车内部重要配置,人们对其要求也日益严格。驾驶室空气循环系统作为汽车内饰件的子系统,其功能也逐渐被人们关注。驾驶室空气循环系统用作汽车内部或外部的空气循环,为便于空气循环,往往需要在内饰件上开设出风口,出风口搭配通风管道,以配合空气循环系统运行出风,从而调节汽车内部的空气环境,达到制冷或制热的目的。
现有通风管道往往形成有翻边结构,通过翻边结构与内饰件上的出风口进行装配,翻边结构压接在出风口外,以实现通风管道与出风口的对齐安装。但是采用压接的连接方式,翻边结构与出风口连接处存在间隙,且裸露于内饰件外,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容易堆积灰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内饰件的出风结构和车辆,以解决通风管道的翻边结构与出风口连接处存在间隙,且裸露于内饰件外,长时间容易堆积灰尘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内饰件的出风结构,包括:
内饰件,所述内饰件上形成有自所述内饰件外表面延伸至所述内饰件内表面的风口;
通风组件,所述通风组件包括构成其一端的出风部;
所述通风组件位于所述内饰件内表面的外侧;所述出风部与所述风口相对,且所述出风部抵接在所述内饰件的内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组件的出风部形成有翻边,所述翻边抵接在所述内饰件的内表面,且所述翻边向远离所述风口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内饰件包括内饰件本体和包覆件,所述包覆件包覆在所述内饰件本体的外表面,且所述包覆件穿过所述风口延伸至所述内饰件本体内表面;所述通风组件的出风部抵接在所述包覆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组件内设有挡风组件,所述挡风组件用于减小所述通风组件的出风部的出风横截面。
进一步的,还包括连通管道,所述通风组件还包括构成其另一端的进风部,所述连通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进风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连通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进风部的接口处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连通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进风部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部的内沿距离所述风口的内沿的距离为2.3-3mm。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部的外沿与所述包覆件压接宽度为1-1.5mm。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部的外沿与所述包覆件压接厚度为0.3-0.5mm。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体,还包括上述的车载内饰件的出风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
通过内饰件上形成的风口,并使风口和通风组件的出风部相对设置,使得流经通风组件的风能够穿过内饰件到达车辆内部。同时,通风组件设于内饰件的内表面,并且出风部抵接在内饰件的内表面上,从而使通风组件与内饰件的连接处隐藏在内饰件的内表面,避免连接处外露在内饰件外表面,有效减少灰尘堆积。而且,出风部隐藏于内饰件的内表面,使得内饰件的外表面更加简洁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内饰件的出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内饰件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向的出风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细节图。
附图标记:
1-内饰件;101-风口;11-内饰件本体;12-包覆件;2-通风组件;21-出风部;211-翻边;22-进风部;3-挡风组件;31-第一安装板;32-第二安装板;33-盲孔;4-连通管道;41-密封件;A1-出风口的内沿距离风口的内沿的距离;A2-出风口的外沿与包覆件压接宽度;A3-出风口的外沿与包覆件压接厚度;C-翻边的角度。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下”、“左”以及“右”等方位术语是相对于附图中的部件示意置放的方位来定义的,应当理解到,这些方向性术语是相对的概念,它们用于相对于的描述和澄清,其可以根据附图中部件所放置的方位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描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2和图4,一种车载内饰件的出风结构,可应用于汽车内部的出风口位置,例如车门、中控扶手或中控台上等,包括:内饰件1和通风组件2。具体的,内饰件1上形成有自内饰件1外表面延伸至内饰件1内表面的风口101,风口101与车载的内部连通,以使内部的风吹向所需的位置。
请参阅图4,通风组件2包括构成其一端的出风部21,另一端为进风部22;通风组件2位于内饰件1内表面的外侧;出风部21与风口101相对,且出风部21抵接在内饰件1靠近通风组件2的内表面。通风组件2用于与车载内部连通,由汽车提供风力,再由出风部21向外吹风,从而使得风沿风口101吹向汽车内部,以达到制冷或制热的目的。
请参阅图3和图4,通过内饰件1上形成的风口101,并使风口101和通风组件2的出风部21相对设置,使得流经通风组件2的风能够穿过内饰件1到达车辆内部。同时,通风组件2设于内饰件1的内表面,并且出风部21抵接在内饰件1的内表面上,从而使通风组件2与内饰件1的连接处隐藏在内饰件1的内表面,避免连接处外露于内饰件1外表面,有效减少灰尘堆积。而且,出风部21隐藏在内饰件1的内表面,使得内饰件1的外表面更加简洁美观。
通风组件2的出风部21形成有翻边211,翻边211抵接在内饰件1的内表面,且翻边211向远离风口101的方向延伸。通过设置翻边211,使出风部21更加靠近内饰件1的方向隐藏,从而翻边211与内饰件1的连接处更加靠近内饰件1,减少灰尘进内饰件1内,同时内饰件1外表面更加美观。本实施例中,翻边211的角度(如图5所示的C)为154度,既能够保证安装的稳定,同时隐藏效果更好;当然,在具体安装或使用时,也可以设置为其他角度。
内饰件1包括内饰件本体11和包覆件12,包覆件12包覆在内饰件本体11的外表面,且包覆件12穿过风口101延伸至内饰件本体11内表面;通风组件2的出风部21抵接在包覆件12上。包覆件12通过螺钉或螺栓等连接件与内饰件本体11进行装配,包覆件12经过风口101延伸至内饰件本体11内表面,不仅覆盖内饰件本体11,而且向内饰件本体11内表面延伸,从而内饰件1从外表面看更加简洁美观,同时也避免风口101露出在内饰件1的内表面影响触摸手感,从而改善车内内饰环境,提升用户使用感受。
本实施例中,出风结构可以应用于汽车侧除霜,在通风组件2吹出风进行侧除霜时,风速过低,从而使得侧除霜效果不佳。因此,通风组件2内设有挡风组件3,挡风组件3用于减小通风组件2的出风部21的出风横截面。通过设置挡风组件3,占用出风部21的部分横截面,减小了出风部21的出风横截面的面积,从而提高流经出风部21的风速,提高侧除霜时的风速,从而提高侧除霜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中,以图4为例,通风组件2类似于中空圆柱状结构,挡风组件3包括第一安装板31和第二安装板32,第一安装板31沿通风组件2的径向设置,第二安装板32沿通风组件2的轴向设置且第二安装板32延伸至出风部21处,第一安装板31与第二安装板32固定连接,能够减小通风组件2的用于出风的横截面积,同时第二安装板32延伸至出风部21,能够保证空气沿通风组件2的出风部21吹出时,风速大于进风部22进风的速度,从而提高侧除霜时的风速,从而提高侧除霜的效果。
出风结构还包括连通管道4,通风组件2还包括构成其另一端的进风部22,连通管道4的一端与进风部22连通。连通管道4的另一端与汽车连通,例如空调或风暖。
连通管道4的一端与进风部22的接口处设有密封件41,密封件41用于密封连通管道4的一端与进风部22接口。密封件41能够避免连通管道4和通风组件2连接处漏风,从而影响出风效果。本实施例中,密封件41为泡棉,能够有效的密封连通管道4和通风组件2的连接处,避免漏风。
请参阅图5,出风部21的内沿距离风口101的内沿的距离(如图5所示的A1)为2.3-3mm,目的是能够保证出风部21能够隐藏在内饰件1内,避免通风组件2裸露,外观更加美观。
出风部21的外沿与包覆件12压接宽度(如图5所示的A2)为1-1.5mm,出风部21的外沿与包覆件12压接厚度(如图5所示的A3)为0.3-0.5mm。不仅能够保证出风部21与内饰件1安装固定,而且能够使得出风部21隐藏的效果更佳。
实施例二
一种车辆,包括车体,还包括实施例一的车载内饰件的出风结构。可以根据使用的需求安装在车体内不同的位置,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应用于车体的车门处。具体的,请参阅图3,车载内饰件的出风结构设置在车门的内饰件1上。通过设置通风组件2,且通风组件2抵接在内饰件1的内表面,因此二者的连接处能够隐藏在内饰件1的内表面,有效减少灰尘进入内饰件1内,从而堆积在二者连接缝隙中。同时,通风组件2隐藏在内饰件1内,使车门的外观更加美观,提升用户体验。
同时,根据侧除霜的位置,通过设置挡风组件3,占用出风部21的部分横截面,减小了出风部21的出风横截面的面积,从而提高流经出风部21的风速,提高侧除霜时的风速,从而提高侧除霜的效果。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载内饰件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饰件(1),所述内饰件(1)上形成有自所述内饰件(1)外表面延伸至所述内饰件(1)内表面的风口(101);
通风组件(2),所述通风组件(2)包括构成其一端的出风部(21);
所述通风组件(2)位于所述内饰件(1)内表面的外侧;所述出风部(21)与所述风口(101)相对,且所述出风部(21)抵接在所述内饰件(1)的内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内饰件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组件(2)的出风部(21)形成有翻边(211),所述翻边(211)抵接在所述内饰件(1)的内表面,且所述翻边(211)向远离所述风口(101)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内饰件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饰件(1)包括内饰件本体(11)和包覆件(12),所述包覆件(12)包覆在所述内饰件本体(11)的外表面,且所述包覆件(12)穿过所述风口(101)延伸至所述内饰件本体(11)内表面;所述通风组件(2)的出风部(21)抵接在所述包覆件(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内饰件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组件(2)内设有挡风组件(3),所述挡风组件(3)用于减小所述通风组件(2)的出风部(21)的出风横截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内饰件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通管道(4),所述通风组件(2)还包括构成其另一端的进风部(22),所述连通管道(4)的一端与所述进风部(22)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内饰件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道(4)的一端与所述进风部(22)的接口处设有密封件(41),所述密封件(41)用于密封所述连通管道(4)的一端与所述进风部(22)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内饰件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部(21)的内沿距离所述风口(101)的内沿的距离(A1)为2.3-3mm。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内饰件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部(21)的外沿与所述包覆件(12)压接宽度(A2)为1-1.5mm。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内饰件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部(21)的外沿与所述包覆件(12)压接厚度(A3)为0.3-0.5mm。
10.一种车辆,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内饰件的出风结构。
CN202321832255.5U 2023-07-12 2023-07-12 一种车载内饰件的出风结构和车辆 Active CN2204298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32255.5U CN220429818U (zh) 2023-07-12 2023-07-12 一种车载内饰件的出风结构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32255.5U CN220429818U (zh) 2023-07-12 2023-07-12 一种车载内饰件的出风结构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29818U true CN220429818U (zh) 2024-02-02

Family

ID=89690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32255.5U Active CN220429818U (zh) 2023-07-12 2023-07-12 一种车载内饰件的出风结构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298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4098727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のエアダクト接続構造
CN220429818U (zh) 一种车载内饰件的出风结构和车辆
JP2006038322A (ja) ダクトおよびダクト連結構造
JP3425084B2 (ja) 自動車のルーフサイドダクト
CN214112493U (zh) 一种安装在汽车门内饰板上的侧除霜通风结构及汽车
CN113859174B (zh) 集成式侧除霜风管、除霜风管及车辆
JP2002154314A (ja) 空調用ダクトの接続構造
JP4123943B2 (ja) 空気通路のシール構造
JP2001213137A (ja) ダクト嵌合構造
JP3250657B2 (ja) 自動車用デフロスタ
JPH078261Y2 (ja) ドア格納式サイドデフロスタ用空調ダクトのジョイント構造
JP2011189869A (ja) ダクト入りシートクッション
CN110539803A (zh) 一种客车除霜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221250509U (zh) 一种侧除霜通风装置及车辆
CN219277191U (zh) 一种汽车顶盖风口及汽车
CN221519506U (zh) 车辆扬声器安装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2691070U (zh) 一种车辆空调管路连接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5662860U (zh) 一种带密封结构的空调箱风门
JP4487163B2 (ja) 車両の空調装置
JP3858662B2 (ja) 車両搭載機器の組み付け方法
CN211223590U (zh) 一种转向管柱防护罩
JP2508589Y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のダクト構造
JP3469140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のエアダクト接続構造
CN211075458U (zh) 密封结构及车辆
JPH082288A (ja) 自動車の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