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31010U - 一种侧围组合抛光治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围组合抛光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31010U
CN220331010U CN202321482297.0U CN202321482297U CN220331010U CN 220331010 U CN220331010 U CN 220331010U CN 202321482297 U CN202321482297 U CN 202321482297U CN 220331010 U CN220331010 U CN 2203310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side wall
plate
movable clamping
poli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8229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天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yungang Jiaru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nyungang Jiaru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nyungang Jiaru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nyungang Jiaru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8229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310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310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310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rinding And Polishing Of Tertiary Curved Surfaces And Surfaces With Complex Sha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围组合抛光治具,涉及抛光治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侧围本体,放置于治具上方;活动夹持机构,连接于侧围本体外侧面;所述活动夹持机构包括活动板、连接于活动板两侧的活动杆和放置于活动板上方的活动夹板;以及;活动转向机构,连接于活动夹持机构外侧面。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活动夹持机构和活动转向机构,解决了现有的汽车侧围在进行抛光时,通常会因为型号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治具进行固定,并且在抛光时,需要对侧围进行移动,进行全方位的抛光,但是,侧围大且重,移动困难,使用不便,并且在抛光时,固定的角度不能直接观察抛光后情况,且部分内侧无法抛光到,导致抛光后需要二次抛光,影响抛光效率和质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侧围组合抛光治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治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侧围组合抛光治具。
背景技术
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而汽车侧围在进行抛光时,由于汽车侧围体积较大且重量较重,通常采用治具固定后再进行抛光。
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现有的汽车侧围在进行抛光时,通常会因为型号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治具进行固定,并且在对汽车侧围进行抛光时,需要对汽车侧围进行移动,以使被遮挡的部位发生改变,从而进行全方位的抛光,但是,汽车侧围体积较大且重量较重,移动困难,使用不便,并且在对汽车侧围进行抛光时,固定的角度不能直接观察抛光后的情况,且部分内侧无法抛光到,导致抛光后需要二次抛光,影响抛光效率和质量。
因此,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围组合抛光治具,通过设置活动夹持机构和活动转向机构,解决了现有的汽车侧围在进行抛光时,通常会因为型号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治具进行固定,并且在对汽车侧围进行抛光时,需要对汽车侧围进行移动,以使被遮挡的部位发生改变,从而进行全方位的抛光,但是,汽车侧围体积较大且重量较重,移动困难,使用不便,并且在对汽车侧围进行抛光时,固定的角度不能直接观察抛光后的情况,且部分内侧无法抛光到,导致抛光后需要二次抛光,影响抛光效率和质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侧围组合抛光治具,包括侧围本体,放置于治具上方,用于被进行抛光;
活动夹持机构,连接于侧围本体外侧面;
所述活动夹持机构包括活动板、连接于活动板两侧的活动杆和放置于活动板上方的活动夹板;
以及;
活动转向机构,连接于活动夹持机构外侧面,用于对活动夹持机构进行角度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侧围本体放置于活动夹板内,且侧围本体放置于活动板上方位置;
具体的,通过活动夹板,将侧围本体固定在活动板上方,以使对侧围本体进行抛光时,不会发生晃动或掉落。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侧端面上开设有空心槽一,活动板上端面上开设有空心槽二,活动杆上端面上开设有空心槽三,活动夹板末端上开设有空心圆槽一;
具体的,通过移动活动夹板在螺栓上的位置,可以使侧围本体固定在活动板上不同高度,并且通过改变活动夹板相对位置,可以对不同厚度的侧围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杆末端放置于空心槽一内,且活动杆通过螺栓与活动板相连接;
所述活动夹板通过螺栓与活动杆相连接;
具体的,通过移动活动杆,可以使连接在活动杆上的螺栓和活动夹板改变位置,以对侧围本体的不同位置进行夹持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转向机构包括固定板、连接于固定板上端面的支撑杆、连接于支撑杆内端面的转动轴和连接于转动轴上的转向电机;
具体的,固定板用于对支撑杆和活动板进行固定,转向电机用于带动转动轴进行旋转,以使连接于转动轴的活动板改变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侧端面上开设有空心圆槽二,支撑杆上部位置开设有空心圆槽三;
所述转动轴放置于空心圆槽二内,且活动板通过转动轴连接于支撑杆上;
具体的,转动轴贯穿活动板放置于空心圆槽二内,转动轴两端固定于空心圆槽三内,且转动轴侧一端于转向电机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活动夹板,可以对不同厚度的侧围本体进行夹持固定,并且通过改变活动夹板在螺栓上的高度,可以将侧围本体固定在活动板上的不同高度上,另外,通过改变活动杆在活动板上的不同位置,可以改变对侧围本体夹持的位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同时,通过增设转向电机和转动轴,可以对固定在转动轴上的活动板进行角度调整,在需要对侧围本体进行不同角度观察或者抛光时,可以直接通过转向电机带动侧围本体进行角度调整,避免因观察不当造成二次抛光或抛光质量问题。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夹持机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转向机构结构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0、侧围本体;200、活动夹持机构;210、活动板;220、活动杆;230、活动夹板;300、活动转向机构;310、固定板;320、支撑杆;330、转动轴;340、转向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侧围组合抛光治具,包括侧围本体100,放置于治具上方,用于被进行抛光;
活动夹持机构200,连接于侧围本体100外侧面;
活动夹持机构200包括活动板210、连接于活动板210两侧的活动杆220和放置于活动板210上方的活动夹板230;
侧围本体100放置于活动夹板230内,且侧围本体100放置于活动板210上方位置;
活动板210侧端面上开设有空心槽一,活动板210上端面上开设有空心槽二,活动杆220上端面上开设有空心槽三,活动夹板230末端上开设有空心圆槽一;
活动杆220末端放置于空心槽一内,且活动杆220通过螺栓与活动板210相连接;
活动夹板230通过螺栓与活动杆220相连接;
进行活动夹持机构200的使用;
将活动杆220末端放置于空心槽一内,使用螺栓穿过空心槽一和空心槽二,将活动杆220固定在活动板210上,再将活动夹板230固定于螺栓上,并使用螺栓穿过空心圆槽一和空心槽三内,将螺栓固定在活动杆220上,同时使活动夹板230位置固定;
此时,通过改变活动夹板230的相对位置,即可对不同厚度的侧围本体100进行夹持固定,通过改变活动夹板230在螺栓上的高度,即可改变侧围本体100在活动板210上的高度,通过改变活动杆220在空心槽一内的位置,即可对侧围本体100的不同位置进行夹持固定。
实施例2
其中如图3所示,以及;
活动转向机构300,连接于活动夹持机构200外侧面,用于对活动夹持机构200进行角度调节;
活动转向机构300包括固定板310、连接于固定板310上端面的支撑杆320、连接于支撑杆320内端面的转动轴330和连接于转动轴330上的转向电机340;
活动板210侧端面上开设有空心圆槽二,支撑杆320上部位置开设有空心圆槽三;
转动轴330放置于空心圆槽二内,且活动板210通过转动轴330连接于支撑杆320上;
进行活动转向机构300的使用;
将转动轴330贯穿于活动板210上的空心圆槽二内,并将转动轴330两端固定在支撑杆320上的空心圆槽三内,将转动轴330一端与转向电机相340相连接;
此时,将侧围本体100固定在活动夹板230上,通过转向电机340带动活动板210进行转动,即可改变侧围本体100的角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侧围组合抛光治具,其特征在于;
包括侧围本体(100),放置于治具上方,用于被进行抛光;
活动夹持机构(200),连接于侧围本体(100)外侧面;
所述活动夹持机构(200)包括活动板(210)、连接于活动板(210)两侧的活动杆(220)和放置于活动板(210)上方的活动夹板(230);
以及;
活动转向机构(300),连接于活动夹持机构(200)外侧面,用于对活动夹持机构(200)进行角度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围组合抛光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本体(100)放置于活动夹板(230)内,且侧围本体(100)放置于活动板(210)上方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围组合抛光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210)侧端面上开设有空心槽一,活动板(210)上端面上开设有空心槽二,活动杆(220)上端面上开设有空心槽三,活动夹板(230)末端上开设有空心圆槽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围组合抛光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220)末端放置于空心槽一内,且活动杆(220)通过螺栓与活动板(210)相连接;
所述活动夹板(230)通过螺栓与活动杆(220)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围组合抛光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转向机构(300)包括固定板(310)、连接于固定板(310)上端面的支撑杆(320)、连接于支撑杆(320)内端面的转动轴(330)和连接于转动轴(330)上的转向电机(34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侧围组合抛光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210)侧端面上开设有空心圆槽二,支撑杆(320)上部位置开设有空心圆槽三;
所述转动轴(330)放置于空心圆槽二内,且活动板(210)通过转动轴(330)连接于支撑杆(320)上。
CN202321482297.0U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侧围组合抛光治具 Active CN2203310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82297.0U CN220331010U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侧围组合抛光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82297.0U CN220331010U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侧围组合抛光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31010U true CN220331010U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59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82297.0U Active CN220331010U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侧围组合抛光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310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445204U (zh) 一种汽车冲压件去毛刺装置
CN111958341A (zh) 一种圆柱木材环绕式打磨装置
CN112497028A (zh) 一种精密铸造件抛光装置及其抛光方法
CN220331010U (zh) 一种侧围组合抛光治具
CN213351839U (zh) 一种汽车轮毂倒角加工设备
CN215547314U (zh) 一种收缩式管坯内孔修磨机
CN208758745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毛刺去除装置
CN217453300U (zh) 一种不锈钢加工用毛刺去除装置
CN113894306A (zh) 一种航空用铝合金加工振动切削设备及工作方法
CN215092701U (zh) 一种铸造毛坯件专用加工设备
CN211540077U (zh) 一种能够固定后再次调整位置的白车身焊装装置
CN216967431U (zh) 一种用于汽车轴承加工用的打磨夹持装置
CN218856887U (zh) 一种汽车车架用定位加工平台
CN219403616U (zh) 一种机械加工打磨设备
CN216265017U (zh) 铝合金打磨设备
CN110788716A (zh) 全自动晶棒粗精磨组合式磨面倒角一体机及晶棒磨削单元
CN218639249U (zh) 一种模具零部件边角研磨装置
CN219234618U (zh) 一种汽车油箱盖生产用环形夹具
CN217194634U (zh) 镁合金锭自动抛光设备
CN214024202U (zh)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支撑梁加工的焊接装置
CN218799600U (zh) 一种汽车轮毂表面去毛刺装置
CN216229255U (zh) 一种大型船舶舾装件可移动加工平台
CN220445444U (zh) 一种汽车支架焊接工装
CN221088466U (zh) 一种铝合金压铸件抛光机构
CN220094061U (zh) 一种用于五金配件加工毛边抛光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