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40060U - 一种换向器表面精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向器表面精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40060U
CN220240060U CN202321028397.6U CN202321028397U CN220240060U CN 220240060 U CN220240060 U CN 220240060U CN 202321028397 U CN202321028397 U CN 202321028397U CN 220240060 U CN220240060 U CN 2202400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commutator
seat
cylinder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2839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瑞续
苏小麟
金圣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Angu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Angu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Angu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Angu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2839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400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400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400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urrent Coll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向器表面精车装置,属于换向器加工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装置无法适用各种尺寸的换向器,另外无法对精车机构所切削下的碎屑进行收集,影响车间环境的同时还可能导致碎屑被压入支撑轮和换向器之间的缝隙中,影响换向器表面的光滑度等技术问题。本换向器表面精车装置,包括机架和安装座,安装座与机架固定连接,安装座上设置有车削机构、固定机构和换向器旋转机构,安装座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上互动连接有收集盒。本实用新型具有适配不同尺寸换向器的精车需求,同时可以对车削产生的碎屑进行收集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换向器表面精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向器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精车装置,特别是一种换向器表面精车装置。
背景技术
换向器是直流电机、交流串激电动机上作为电流换向,为了能够让电动机持续转动下去的一个部件,俗称整流子。电机换向器机面光洁度和粗糙度均受到极大影响,甚至有时会出现残次品,影响产品质量,所以需要对换向器的表面进行精车,目前精车装置在对换向器外圆表面进行精车时,电机换向器在支架上容易发生偏移,容易导致出现精度误差,导致产品质量差。
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换向器精车机【申请号:201120053045.7;公开号:CN 201956819 U】。这种换向器精车机包括转子支撑座、支撑轮、压轮、限位板和顶杆;两组所述支撑轮沿第一轴线并列设置在转子支撑座上,所述压轮设置在转子支撑座上并且位于支撑轮的上方;所述限位板和顶杆沿第二轴线设置在转子支撑座上并且分别位于支撑轮的两侧;所述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径向。该装置通过压轮、支撑轮、顶杆等的配合,对换向器进行固定。
该专利中公开的换向器精车机虽然可以稳定换向器并对换向器表面进行精车,但是,该装置无法适用各种尺寸的换向器,另外无法对精车机构所切削下的碎屑进行收集,影响车间环境的同时还可能导致碎屑被压入支撑轮和换向器之间的缝隙中,影响换向器表面的光滑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换向器表面精车装置,该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适配不同尺寸换向器的精车需求,同时可以对车削产生的碎屑进行收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换向器表面精车装置,包括机架和安装座,安装座与机架固定连接,安装座上设置有车削机构、固定机构和换向器旋转机构,安装座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上互动连接有收集盒,收集盒上端固定连接有斜板,斜板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侧板,侧板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内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收集板,收集板通过滑槽与斜板滑动连接,车削机构设置有车刀,车刀位于收集盒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时,通过固定机构将换向器固定,通过换向器旋转机构转动换向器,通过车削机构对换向器表面进行精车,同时弹簧推动收集板,收集板与换向器表面抵触,车削时所产生的碎屑落到收集板上,随后碎屑滑经斜板落入收集盒内,当精车结束后,滑动收集盒,使得收集盒与第二滑轨脱离,便可以取出收集盒,从而对碎屑进行处理,避免了碎屑影响车间环境,同时避免了碎屑被压入固定装置和换向器之间的缝隙中,影响换向器表面的光滑度。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轴向固定机构和径向固定机构。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轴向固定机构对换向器轴向进行固定,通过径向固定装置对换向器径向进行固定,两个方向的固定可以使得换向器在车削作业时更加稳定。
所述径向固定机构包括压辊座和托辊机构,压辊座固定连接在安装座上,压辊座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压辊架,压辊架上旋转连接有压辊。
采用以上结构,工作时,将换向器放置在托辊机构上,通过对托辊机构的调节使得换向器的轴线与轴向固定机构处于同一水平线,启动第二气缸,第二气缸伸缩端带动压辊架下降,压辊架带动压辊下降,直到压辊与换向器抵触,从而对换向器进行经向固定。
所述轴向固定机构包括第三气缸座和限位座,第三气缸座和限位座均固定连接在安装座上,第三气缸座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气缸,第三气缸伸缩端固定连接有顶块,顶块和限位座均与换向器旋转连接,顶块和限位座上均旋转连接有旋转块。
采用以上结构,工作时将换向器一端抵靠在限位座的旋转块上,开启第三气缸,第三气缸伸缩端伸长带动顶块靠近换向器,直至顶块的旋转块与换向器另一端抵触,从而对换向器进行轴向固定。
所述托辊机构包括第一滑动托辊、第二滑动托辊、第一滑轨和紧固螺栓,第一滑动托辊和第二滑动托辊结构相同,第一滑轨固定连接在安装座上,第一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托辊座,托辊座上旋转连接有托辊,托辊座上开设有螺栓孔,紧固螺栓与托辊座螺纹连接,紧固螺栓端部与第一滑轨抵触。
采用以上结构,工作时拧开紧固螺栓,根据换向器的大小,将两个托辊座相对应地移动,使得换向器的轴线处于限位座和顶块的轴线上,随后拧紧紧固螺栓对托辊座进行固定,可适应多种尺寸的换向器。
所述换向器旋转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气缸固定连接在安装座上,第一气缸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平台,安装平台上固定连接有电机和皮带轮座,皮带轮座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旋转连接有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设置有皮带,电机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穿过固定板并与第一皮带轮固定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工作时,启动第一气缸和电机,电机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带动皮带转动,第一气缸伸缩端下降带动安装平台下降,从而带动电机和皮带轮座下降,皮带轮座带动固定板下降,固定板带动第一皮带轮下降,第一皮带轮带动皮带下降至与换向器抵触,随后皮带带动换向器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换向器表面精车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工作时,通过固定机构将换向器固定,通过换向器旋转机构转动换向器,通过车削机构对换向器表面进行精车,同时弹簧推动收集板,收集板与换向器表面抵触,车削时所产生的碎屑落到收集板上,随后碎屑滑经斜板落入收集盒内,当精车结束后,滑动收集盒,使得收集盒与第二滑轨脱离,便可以取出收集盒,从而对碎屑进行处理,避免了碎屑影响车间环境,同时避免了碎屑被压入固定装置和换向器之间的缝隙中,影响换向器表面的光滑度。
2、两个方向的固定可以使得换向器在车削作业时更加稳定。
3、托辊机构的设置可适配不同尺寸换向器的精车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收集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托辊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安装座;3、第二滑轨;4、收集盒;5、斜板;6、侧板;7、滑槽;8、弹簧;9、收集板;10、压辊座;11、第二气缸;12、压辊架;13、压辊;14、第三气缸座;15、限位座;16、第三气缸;17、顶块;18、第一滑轨;19、托辊座;20、托辊;21、螺栓孔;22、紧固螺栓;23、第一气缸;24、安装平台;25、电机26、皮带轮座;27、固定板28、第一皮带轮;29、第二皮带轮;30、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6所示,本换向器表面精车装置,包括机架1和安装座2,安装座2与机架1固定连接,安装座2上设置有车削机构、固定机构和换向器旋转机构,安装座2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3,第二滑轨3上滑动连接有收集盒4,收集盒4上端固定连接有斜板5,斜板5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侧板6,侧板6上开设有滑槽7,滑槽7内固定连接有弹簧8,弹簧8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收集板9,收集板9通过滑槽7与侧板6滑动连接,车削机构设置有车刀,车刀位于收集盒4上方。
工作时,通过固定机构将换向器固定,通过换向器旋转机构转动换向器,通过车削机构对换向器表面进行精车,同时弹簧8推动收集板9,收集板9与换向器表面抵触,车削时所产生的碎屑落到收集板9上,随后碎屑滑经斜板5落入收集盒4内,当精车结束后,滑动收集盒4,使得收集盒4与第二滑轨3脱离,便可以取出收集盒4,从而对碎屑进行处理,避免了碎屑影响车间环境,同时避免了碎屑被压入固定装置和换向器之间的缝隙中,影响换向器表面的光滑度。
固定机构包括轴向固定机构和径向固定机构。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轴向固定机构对换向器轴向进行固定,通过径向固定装置对换向器径向进行固定,两个方向的固定可以使得换向器在车削作业时更加稳定。
径向固定机构包括压辊座10和托辊机构,压辊座10固定连接在安装座2上,压辊座10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11,第二气缸11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压辊架12,压辊架12上旋转连接有压辊13。
采用以上结构,工作时,将换向器放置在托辊机构上,通过对托辊机构的调节使得换向器的轴线与轴向固定机构处于同一水平线,启动第二气缸11,第二气缸11伸缩端带动压辊架12下降,压辊架12带动压辊13下降,直到压辊13与换向器抵触,从而对换向器进行经向固定。
轴向固定机构包括第三气缸座14和限位座15,第三气缸座14和限位座15均固定连接在安装座2上,第三气缸座14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气缸16,第三气缸16伸缩端固定连接有顶块17,顶块17和限位座15上均旋转连接有旋转块。
采用以上结构,工作时将换向器一端抵靠在限位座15的旋转块上,开启第三气缸16,第三气缸6伸缩端伸长带动顶块17靠近换向器,直至顶块17的旋转块与换向器另一端抵触,从而对换向器进行轴向固定。
托辊机构包括第一滑动托辊、第二滑动托辊、第一滑轨18和紧固螺栓22,第一滑动托辊和第二滑动托辊结构相同,第一滑轨18固定连接在安装座2上,第一滑轨18上滑动连接有托辊座19,托辊座19上旋转连接有托辊20,托辊座19上开设有螺栓孔21,紧固螺栓22与托辊座19螺纹连接,紧固螺栓22端部与第一滑轨18抵触。
采用以上结构,工作时拧开紧固螺栓22,根据换向器的大小,将两个托辊座19相对应地移动,使得换向器的轴线处于限位座15和顶块17的轴线上,随后拧紧紧固螺栓22对托辊座19进行固定,可适应多种尺寸的换向器。
换向器旋转机构包括第一气缸23,第一气缸23固定连接在安装座2上,第一气缸23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平台24,安装平台24上固定连接有电机25和皮带轮座26,皮带轮座26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7,固定板27上旋转连接有第一皮带轮28和第二皮带轮29,第一皮带轮28和第二皮带轮29之间设置有皮带30,电机25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穿过固定板27并与第一皮带轮28固定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工作时,启动第一气缸23和电机25,电机25带动第一皮带轮28转动,第一皮带轮28带动皮带30转动,第一气缸23伸缩端下降带动安装平台24下降,从而带动电机25和皮带轮座26下降,皮带轮座26带动固定板27下降,固定板27带动第一皮带轮28下降,第一皮带轮28带动皮带30下降至与换向器抵触,随后皮带30带动换向器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工作时,将换向器放置在托辊上,拧开紧固螺栓22,将两个托辊座19相对应地移动,使得换向器的轴线处于限位座15和顶块17的轴线上,随后拧紧紧固螺栓22对托辊座19进行固定,随后启动第二气缸11,第二气缸11伸缩端带动压辊架12下降,压辊架12带动压辊13下降,直到压辊13与换向器抵触,从而对换向器进行经向固定,将换向器一端抵靠在限位座15的旋转块上,开启第三气缸16,第三气缸6伸缩端伸长带动顶块17的旋转块靠近换向器,直至顶块17与换向器另一端抵触,从而对换向器进行轴向固定,启动第一气缸23和电机25,电机25带动第一皮带轮28转动,第一皮带轮28带动皮带30转动,第一气缸23伸缩端下降带动安装平台24下降,从而带动电机25和皮带轮座26下降,皮带轮座26带动固定板27下降,固定板27带动第一皮带轮28下降,第一皮带轮28带动皮带30下降至与换向器抵触,随后皮带30带动换向器转动,通过车削机构对换向器表面进行精车,同时弹簧8推动收集板9,收集板9与换向器表面抵触,车削时所产生的碎屑落到收集板9上,随后碎屑滑经斜板5落入收集盒4内,当精车结束后,滑动收集盒4,使得收集盒4与第二滑轨3脱离,便可以取出收集盒4,从而对碎屑进行处理,避免了碎屑影响车间环境,同时避免了碎屑被压入固定装置和换向器之间的缝隙中,影响换向器表面的光滑度。
综上,通过固定机构、收集盒4、车削机构和换向器旋转机构的配合,实现适配不同尺寸换向器的精车需求,同时可以对车削产生的碎屑进行收集的功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换向器表面精车装置,包括机架(1)和安装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与机架(1)固定连接,安装座(2)上设置有车削机构、固定机构和换向器旋转机构,安装座(2)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3),第二滑轨(3)上滑动连接有收集盒(4),收集盒(4)上端固定连接有斜板(5),斜板(5)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侧板(6),侧板(6)上开设有滑槽(7),滑槽(7)内固定连接有弹簧(8),弹簧(8)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收集板(9),收集板(9)通过滑槽(7)与侧板(6)滑动连接,车削机构设置有车刀,车刀位于收集盒(4)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器表面精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轴向固定机构和径向固定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向器表面精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固定机构包括压辊座(10)和托辊机构,压辊座(10)固定连接在安装座(2)上,压辊座(10)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11),第二气缸(11)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压辊架(12),压辊架(12)上旋转连接有压辊(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换向器表面精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固定机构包括第三气缸座(14)和限位座(15),第三气缸座(14)和限位座(15)均固定连接在安装座(2)上,第三气缸座(14)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气缸(16),第三气缸(16)伸缩端固定连接有顶块(17),顶块(17)和限位座(15)上均旋转连接有旋转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换向器表面精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机构包括第一滑动托辊、第二滑动托辊、第一滑轨(18)和紧固螺栓(22),第一滑动托辊和第二滑动托辊结构相同,第一滑轨(18)固定连接在安装座(2)上,第一滑轨(18)上滑动连接有托辊座(19),托辊座(19)上旋转连接有托辊(20),托辊座(19)上开设有螺栓孔(21),紧固螺栓(22)与托辊座(19)螺纹连接,紧固螺栓(22)端部与第一滑轨(18)抵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器表面精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器旋转机构包括第一气缸(23),第一气缸(23)固定连接在安装座(2)上,第一气缸(23)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平台(24),安装平台(24)上固定连接有电机(25)和皮带轮座(26),皮带轮座(26)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7),固定板(27)上旋转连接有第一皮带轮(28)和第二皮带轮(29),第一皮带轮(28)和第二皮带轮(29)之间设置有皮带(30),电机(25)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穿过固定板(27)并与第一皮带轮(28)固定连接。
CN202321028397.6U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换向器表面精车装置 Active CN2202400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28397.6U CN220240060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换向器表面精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28397.6U CN220240060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换向器表面精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40060U true CN220240060U (zh) 2023-12-26

Family

ID=89233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28397.6U Active CN220240060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换向器表面精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400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13707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打磨机构
CN201960139U (zh) 采用电主轴并实现圆柱形棒、管料自动对中的无心车床
CN220240060U (zh) 一种换向器表面精车装置
CN116967789B (zh) 一种用于阳极板加工的边角剪切装置
CN219521629U (zh) 一种曲轴曲柄打磨装置
CN114749719A (zh) 用于汽车零部件加工的切割设备
CN114346690A (zh) 一种压铸锁壳组合自动加工机床
CN111318941A (zh) 摩托车鼓式刹车片生产线
CN212600918U (zh) 一种半自动磨底机
CN111775039A (zh) 一种具有无心支承机构的同步环内外径超精研机
CN221019759U (zh) 一种文教柜体板材加工切割设备
CN213794239U (zh) 转子外圆自动车削设备
CN219967516U (zh) 一种自动五金平面抛光机
CN220840967U (zh) 一种金刚线切片机新型主轴拆装结构
CN219131722U (zh) 滚筒端盖研磨设备
CN218224491U (zh) 用于搓丝机的多口径搓丝结构
CN220161408U (zh) 一种轴瓦半自动拉床
CN220029740U (zh) 一种新型自动化打磨装置
CN220074279U (zh) 一种环形制件加工用磨床
CN216913197U (zh) 一种用于清除转子内表面毛刺的清除装置
CN219901569U (zh) 一种石材卧式加工设备
CN217912950U (zh) 一种飞轮总成的加工装置
CN219617358U (zh) 一种用于轴承座锻件的去毛刺装置
CN220094228U (zh) 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用上料机构
CN220007506U (zh) 汽车轴承加工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