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86157U - 一种极耳弯折机构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极耳弯折机构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86157U
CN219786157U CN202223250739.7U CN202223250739U CN219786157U CN 219786157 U CN219786157 U CN 219786157U CN 202223250739 U CN202223250739 U CN 202223250739U CN 219786157 U CN219786157 U CN 2197861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rotating
assembly
tab
dr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5073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坚飞
王文峰
梁志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gchuang J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gchuang 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gchuang J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gchuang 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5073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861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861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861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极耳弯折机构,包括抓取器和转动组件,所述抓取器设置于所述转动组件座上,所述抓取器用于抓取电芯上的极耳,所述转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抓取器进行转动,以使所述极耳相对于所述电芯弯折。该极耳弯折机构无需专门的定位机构,也可避免极耳在弯折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极耳弯折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极耳弯折机构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极耳弯折机构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池加工过程中,需要对电芯上的极耳弯折,以方便将与所述极耳连接的盖板压合固定到铝壳的开口内。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折弯头直接将电芯上的极耳压弯。
比如,专利号为CN201922069894.0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极耳弯折装置,包括:电芯定位机构,用于固定电芯,所述电芯的极耳从所述电芯定位机构的一侧伸出;折弯定位机构;和折弯机构,所述折弯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电芯定位机构和所述折弯机构之间;所述折弯定位机构包括支撑臂和安装在所述支撑臂上的定位件,所述支撑臂用于移动所述定位件至所述极耳所在位置,所述折弯机构包括折弯头、折弯转轴和驱动器,所述折弯转轴传动连接所述驱动器,所述折弯头连接所述折弯转轴,所述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折弯转轴,所述折弯转轴用于带动所述折弯头转动以压迫所述极耳伸出所述电芯定位机构的一端,使所述极耳绕所述定位件弯折。
上述极耳弯折装置通过压迫的方式来使所述极耳压弯,所述极耳的弯折角度固定,与所述折弯头的压迫面角度一致,但是,不同类型、不同型号的电池上需要不同弯折角度的极耳,若要将所述极耳弯折至其他角度的话,则需要更换具有对应压迫面角度的折弯头,更换所述折弯头的成本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极耳弯折机构,可实现极耳不同大小的弯折角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极耳弯折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极耳弯折机构,包括抓取器和转动组件,所述抓取器设置于所述转动组件座上,所述抓取器用于抓取电芯上的极耳,所述转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抓取器进行转动,以使所述极耳相对于所述电芯弯折。
进一步地,所述抓取器包括承载座、活动板、固定板、开合导轨和开合驱动器,所述承载座与所述转动组件连接,所述固定板、开合导轨和开合驱动器固定设置于所述承载座上,所述活动板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开合导轨上;所述活动板和固定板之间相对设置,所述开合驱动器连接驱动所述活动板在所述开合导轨上滑动,以使所述活动板相对于所述固定板移动,进而使所述活动板和固定板相配合抓取或松开所述电极上的极耳。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座、转动轴和转动驱动器,所述转动驱动器通过所述转动轴连接驱动所述转动座进行转动;所述抓取器设置于所述转动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底座和转轴座,所述转轴座和转动驱动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转动轴通过穿设于所述转轴座内,并通过转动轴承与所述转轴座相连接,其一端于所述转轴座的一侧外与所述转动座相连接,另一端于所述转轴座的另一侧外与所述转动驱动器相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运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设置于所述运动组件上,所述运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转动组件及位于所述转动组件上的抓取器相对于所述电芯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运动组件为双轴运动组件,包括水平支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水平支架上的水平运动组件和竖直运动组件,所述水平运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转动组件及位于所述转动组件上的抓取器相对于所述电芯水平移动,所述竖直运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转动组件及位于所述转动组件上的抓取器相对于所述电芯竖直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运动组件包括水平导轨、水平滑座和水平运动驱动器,所述水平导轨和水平运动驱动器设置于所述水平支架上,所述水平滑座设置于所述水平导轨上,所述水平运动驱动器连接驱动所述水平滑座在所述水平导轨上水平移动;所述竖直运动组件包括竖直导轨、竖直滑座和竖直运动驱动器,所述竖直导轨和竖直运动驱动器设置于所述水平滑座上,所述竖直滑座设置于所述竖直导轨上,所述竖直运动驱动器连接驱动所述竖直滑座在所述竖直导轨上竖直移动;所述转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竖直滑座上。
一种极耳弯折装置,包括电芯定位机构和上述的极耳弯折机构,所述电芯定位机构和极耳弯折机构之间相对设置;所述电芯定位机构用于固定电芯,并将所述电芯上的极耳向所述极耳弯折机构伸出。
进一步地,所述电芯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定位座上的定位夹具,所述定位夹具用于夹持所述电芯,并使所述电芯上的极耳朝向所述极耳弯折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夹具包括设置于所述定位座上的承载部以及位于所述承载部上方的压合部,还有连接驱动所述压合部相对于所述承载部移动,以使所述压合部和承载部配合共同压紧或松开所述电芯的压合驱动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极耳弯折机构通过所述抓取器来抓取所述电芯上的极耳,然后通过所述转动组件驱动所述抓取器进行转动,以使所述抓取器带动所述极耳相对于所述电芯转动,将所述极耳相对于所述电芯弯折至所需的角度,通过对所述转动组件进行设置,可实现不同大小的弯折角度,以适用于不同类型、不同型号的电池。
附图说明
图1为电芯上的极耳在弯折后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耳弯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极耳弯折机构中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极耳弯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极耳弯折机构中运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耳弯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极耳弯折机构,包括抓取器110和转动组件120,所述抓取器110设置于所述转动组件120座上,所述抓取器110用于抓取电芯400上的极耳401,所述转动组件120用于带动所述抓取器110进行转动,以使所述极耳401相对于所述电芯400弯折。
该极耳弯折机构通过所述抓取器110来抓取所述电芯400上的极耳401,然后通过所述转动组件120驱动所述抓取器110进行转动,以使所述抓取器110带动所述极耳401相对于所述电芯400转动,将所述极耳401相对于所述电芯400弯折至所需的角度,且通过对所述转动组件120进行设置,可实现不同大小的弯折角度,以适用于不同类型、不同型号的电池。
另外,由于所述抓取器110抓取所述极耳401后,即与所述极耳401相固定,所述极耳401不会在弯折过程中相对于所述抓取器110发生位置偏移,故无需专门的定位机构来对所述极耳401进行定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在具体实现时,所述抓取器110可以为手爪、磁铁或吸盘等常规器件。
本实施例中,所述抓取器110为手爪,包括承载座111、活动板112、固定板114、开合导轨114和开合驱动器115,所述承载座111与所述转动组件120连接,所述固定板114、开合导轨114和开合驱动器115设置于所述承载座111上,所述活动板112设置于所述开合导轨114上;所述活动板112和固定板114之间相对设置,所述开合驱动器115连接驱动所述活动板112在所述开合导轨114上滑动,以使所述活动板112相对于所述固定板114移动,进而使所述活动板112和固定板114相配合抓取或松开所述电极上的极耳401。
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合驱动器115为气缸。
如图3所示,所述转动组件120包括转动座121、转动轴122和转动驱动器123,所述转动轴122的一端与所述转动座121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动驱动器123相连接;所述抓取器110设置于所述转动座121上。
在工作时,所述转动驱动器123通过所述转动轴122驱动所述转动座121进行转动,进而使所述转动座121上的抓取器110带动所述极耳401相对于所述电芯400弯折。
所述转动组件120还包括底座124和转轴座125,所述转轴座125和转动驱动器123设置于所述底座124上;所述转动轴122通过穿设于所述转轴座125内,并通过转动轴承126与所述转轴座125相连接,其一端于所述转轴座125的一侧外与所述转动座121相连接,另一端于所述转轴座125的另一侧外与所述转动驱动器123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驱动器123为电机,其输出轴与所述转动轴122相垂直,通过相互啮合且垂直的第一斜面齿轮127和第二斜面齿轮128与所述转动轴122连接。
实施例二
作为实施例一的优化方案,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极耳弯折机构还包括运动组件130,所述转动组件120设置于所述运动组件130上,所述运动组件130用于带动所述转动组件120及位于所述转动组件120上的抓取器110相对于所述电芯400移动。
在工作时,所述运动组件130先带动所述抓取器110和转动组件120移动,以将所述抓取器110移动靠近所述电芯400上的极耳401(使所述极耳401进入所述活动板112和固定板113之间),然后所述抓取器110抓取所述极耳401,接着所述转动组件120带动所述抓取器110转动,以将所述极耳401相对于所述电芯400弯折,然后所述抓取器110松开所述极耳401,接着所述运动组件130再带动所述抓取器110和转动组件120移动,以将所述抓取器110移动离开所述电芯400上的极耳401(使所述极耳401离开所述活动板112和固定板113之间),最后所述转动组件120带动所述抓取器110转动复位。
所述运动组件130可以为单轴运动组件、双轴运动组件或三轴运动组件。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运动组件130为双轴运动组件,包括水平运动组件和竖直运动组件,所述水平运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转动组件120及位于所述转动组件120上的抓取器110相对于所述电芯400水平移动,所述竖直运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转动组件120及位于所述转动组件120上的抓取器110相对于所述电芯400竖直移动。
所述水平运动组件包括水平支架131、水平导轨132、水平滑座133和水平运动驱动器134,所述水平导轨132和水平运动驱动器134设置于所述水平支架131上,所述水平滑座133设置于所述水平导轨132上,所述水平运动驱动器134连接驱动所述水平滑座133在所述水平导轨132上水平移动;所述竖直运动组件包括竖直支架135、竖直导轨136、竖直滑座137和竖直运动驱动器138,所述竖直支架135设置于所述水平滑座133上,所述竖直导轨136和竖直运动驱动器138设置于所述竖直支架135上,所述竖直滑座137设置于所述竖直导轨136上,所述竖直运动驱动器138连接驱动所述竖直滑座137在所述竖直导轨136上竖直移动;所述转动组件120设置于所述竖直滑座137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运动驱动器134和竖直运动驱动器138均为丝杆电机。
实施例三
如图6所示,一种极耳弯折装置,包括电芯定位机构200和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述的极耳弯折机构100,所述电芯定位机构200和极耳弯折机构100之间相对设置;所述电芯定位机构200用于固定电芯400,并将所述电芯400上的极耳401向所述极耳弯折机构100伸出。
所述电芯定位机构200包括定位座210以及设置于所述定位座210上的定位夹具220,所述定位夹具220用于夹持所述电芯400,并使所述电芯400上的极耳401朝向所述极耳弯折机构100。
所述定位夹具220包括设置于所述定位座210上的承载部221以及位于所述承载部221上方的压合部222,还有连接驱动所述压合部220相对于所述承载部221移动,以使所述压合部220和承载部210配合共同压紧或松开所述电芯400的压合驱动器(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合驱动器可以为气缸或丝杆电机。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极耳弯折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抓取器和转动组件,所述抓取器设置于所述转动组件座上,所述抓取器用于抓取电芯上的极耳,所述转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抓取器进行转动,以使所述极耳相对于所述电芯弯折;
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座、转动轴、转动驱动器、底座和转轴座,所述转动驱动器通过所述转动轴连接驱动所述转动座进行转动;所述转轴座和转动驱动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转动轴通过穿设于所述转轴座内,并通过转动轴承与所述转轴座相连接,其一端于所述转轴座的一侧外与所述转动座相连接,另一端于所述转轴座的另一侧外与所述转动驱动器相连接;所述抓取器设置于所述转动座上;
所述抓取器包括承载座、活动板、固定板、开合导轨和开合驱动器,所述承载座与所述转动组件连接,所述固定板、开合导轨和开合驱动器固定设置于所述承载座上,所述活动板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开合导轨上;所述活动板和固定板之间相对设置,所述开合驱动器连接驱动所述活动板在所述开合导轨上滑动,以使所述活动板相对于所述固定板移动,进而使所述活动板和固定板相配合抓取或松开所述电芯上的极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弯折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运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设置于所述运动组件上,所述运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转动组件及位于所述转动组件上的抓取器相对于所述电芯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弯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组件为双轴运动组件,包括水平支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水平支架上的水平运动组件和竖直运动组件,所述水平运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转动组件及位于所述转动组件上的抓取器相对于所述电芯水平移动,所述竖直运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转动组件及位于所述转动组件上的抓取器相对于所述电芯竖直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耳弯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运动组件包括水平导轨、水平滑座和水平运动驱动器,所述水平导轨和水平运动驱动器设置于所述水平支架上,所述水平滑座设置于所述水平导轨上,所述水平运动驱动器连接驱动所述水平滑座在所述水平导轨上水平移动;所述竖直运动组件包括竖直导轨、竖直滑座和竖直运动驱动器,所述竖直导轨和竖直运动驱动器设置于所述水平滑座上,所述竖直滑座设置于所述竖直导轨上,所述竖直运动驱动器连接驱动所述竖直滑座在所述竖直导轨上竖直移动;所述转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竖直滑座上。
5.一种极耳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定位机构和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极耳弯折机构,所述电芯定位机构和极耳弯折机构之间相对设置;所述电芯定位机构用于固定电芯,并将所述电芯上的极耳向所述极耳弯折机构伸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耳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定位座上的定位夹具,所述定位夹具用于夹持所述电芯,并使所述电芯上的极耳朝向所述极耳弯折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耳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夹具包括设置于所述定位座上的承载部以及位于所述承载部上方的压合部,还有连接驱动所述压合部相对于所述承载部移动,以使所述压合部和承载部配合共同压紧或松开所述电芯的压合驱动器。
CN202223250739.7U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极耳弯折机构及装置 Active CN2197861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50739.7U CN219786157U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极耳弯折机构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50739.7U CN219786157U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极耳弯折机构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86157U true CN219786157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83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50739.7U Active CN219786157U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极耳弯折机构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861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445128U (zh) 一种接线盒的抓取机构及组装装置
CN219786157U (zh) 一种极耳弯折机构及装置
CN212676325U (zh) 一种一拖多电芯翻转装置
CN213105324U (zh) 太阳能电池片焊接机构
CN113258402A (zh) 一种用于风电滑环的生产线及生产工艺
CN216462833U (zh) 一种金属插接件定位送料装置
CN215709953U (zh) 一种取料机构
CN216264407U (zh) 一种定子绝缘片上料装配设备
CN214639376U (zh) 一种汽车板簧压弯边装置
CN213916992U (zh) 多工位自动化螺丝锁付装置
CN114393072A (zh) 一种金属管加工的冲压折弯成型装置
CN114871549A (zh) 一种壳体与接线端子、保护盒焊接设备
CN211027655U (zh) 一种电池冷却管弯管设备
CN109244914B (zh) 变电站高压开关柜的地刀压板打开机构
CN215731853U (zh) 一种叠台装置、叠片机和电芯加工系统
CN218052661U (zh) 核酸样品前处理系统电抓手
CN220016329U (zh) 一种冶金设备专用管道夹紧固件
CN220292289U (zh) 引线入槽装置
CN213946481U (zh) 电动夹爪
CN213763767U (zh) 一种钣金加工的夹托架
CN219788375U (zh) 铜制电极片组装装置
CN218311327U (zh) 一种电路板加工点焊机
CN214350851U (zh) 大行程底座
CN214187219U (zh) 全自动热处理用有轨装取树脂镜片机械手
CN219053400U (zh) 一种用于组装制造锂电池盖板的焊接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