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41145U - 一种smt全自动缓存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smt全自动缓存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41145U
CN219741145U CN202321250320.3U CN202321250320U CN219741145U CN 219741145 U CN219741145 U CN 219741145U CN 202321250320 U CN202321250320 U CN 202321250320U CN 219741145 U CN219741145 U CN 2197411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closing sliding
pcb
threaded rod
clo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5032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Lijie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Lijie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Lijie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Lijie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5032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411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411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411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SMT全自动缓存机,包括机箱、进料口、缓存架,缓存架上下滑动设置在机箱内,进料口内部两侧滑动设有限位板,用于对PCB板进行居中限位;缓存架包括纵向支撑柱和水平支撑框,纵向支撑柱设有四个,且平行设置,水平支撑框设有多个,且从上至下均匀设置在四个纵向支撑柱之间,水平支撑框上相邻两侧均设有开合滑移机构一,两个开合滑移机构一之间设有两个开合滑移机构二,四者组成一个矩形,开合滑移机构二上设有两个角支撑块。本实用新型在进料口对PCB板居中定位,通过开合滑移机构一、二带动四个角支撑块相互靠近或分离,从而实现根据PCB板大小进行调节功能,适用于不同大小的PCB板。

Description

一种SMT全自动缓存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缓存机,具体是指一种SMT全自动缓存机。
背景技术
SMT是表面组装技术(表面贴装技术),是电子组装行业里最流行的一种技术和工艺,SMT贴片指的是在PCB基础上进行加工的系列工艺流程的简称。
SMT缓存机设置在两个加工机器之间,用于承接上位机送出的PCB板,如果下位机同时要板时顺利将PCB板送至下位机,如果下位机不要板则对PCB板进行暂存的装置,现有技术中的SMT缓存机是跟具生产需要设计制作的固定大小的SMT缓存机,其只适用于一种大小的PCB板,当需要生产不同大小的PCB板时需要根据PCB板大小进行定制专门的SMT缓存机,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SMT全自动缓存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SMT全自动缓存机,包括机箱、进料口、缓存架,所述机箱一侧设有进料口,用于接收上位机的来板,缓存架上下滑动设置在机箱内,用于暂存PCB板,所述进料口内部两侧滑动设有限位板,用于对PCB板进行居中限位;所述缓存架包括纵向支撑柱和水平支撑框,所述纵向支撑柱设有四个,且平行设置,水平支撑框设有多个,且从上至下均匀设置在四个纵向支撑柱之间,所述水平支撑框上相邻两侧均设有开合滑移机构一,两个开合滑移机构一之间设有两个开合滑移机构二,四者组成一个矩形,所述开合滑移机构一带动两个开合滑移机构二开合移动,开合滑移机构二上设有两个角支撑块,开合滑移机构二带动两个角支撑块开合移动,四个角支撑块对PCB板四角进行限位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内设有双向螺纹杆一和限位杆,两者平行设置,限位板上对应设有螺纹孔和限位孔,双向螺纹杆一转动带动两个限位板开合移动。
进一步的,两个限位板为喇叭状分布,外端距离较大,内端距离较小。
进一步的,所述开合滑移机构一与开合滑移机构二结构相同,均包括滑槽、双向螺纹杆二和滑座,所述双向螺纹杆二转动设置在滑槽内,滑座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双向螺纹杆二两端,双向螺纹杆二转动带动两个滑座开合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一端设有驱动马达,用于带动双向螺纹杆二转动,两个开合滑移机构一同步动作,两个开合滑移机构二同步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开合滑移机构一的滑座与开合滑移机构二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角支撑块底部与开合滑移机构二的滑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支撑柱外侧壁上设有齿条,机箱内对应转动设有齿轮,通过齿轮与齿条配合,带动缓存架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进料口对PCB板居中定位,通过开合滑移机构一、二带动四个角支撑块相互靠近或分离,从而实现根据PCB板大小进行调节功能,适用于不同大小的PCB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SMT全自动缓存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方向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SMT全自动缓存机的缓存架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SMT全自动缓存机的缓存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SMT全自动缓存机的水平支撑框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机箱;2、进料口;3、缓存架;4、纵向支撑柱;5、水平支撑框;6、开合滑移机构一;7、开合滑移机构二;8、角支撑块;9、双向螺纹杆一;10、限位杆;11、滑槽;12、双向螺纹杆二;13、滑座;14、驱动马达;15、齿条;16、齿轮;17、限位板;18、驱动座;19、驱动辊;20、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结合附图,一种SMT全自动缓存机,包括机箱1、进料口2、缓存架3,所述机箱1一侧设有进料口2,用于接收上位机的来板,另一侧设有出料口,用于向下位机供板,进料口2和出料口底部均设有输送带,用于将PCB板送进、送出,缓存架3上下滑动设置在机箱1内,用于暂存PCB板,所述机箱1底部设有驱动座18,驱动座18的顶面面积略小于最小的PCB板面积,所述驱动座18顶面上转动设有多个驱动辊19,用于带动PCB板向出口方向移动(驱动座18内设有用于带动驱动辊转动的驱动马达),将其送出,PCB板底部设有彩色标记点,驱动座18中心处设有针对彩色标记点颜色的感应器20,感受到标记点证明PCB板送入到位(下述的四个角支撑块8与PCB板四角对应),如果下位机要板,则顺利通过,送至下位机,如果下位机不要板,则缓存架3上移,通过角支撑块8限位支撑PCB板,进行缓存,待上位机没有来板,且下位机要板时,缓存架3下移,使PCB板接触驱动辊19,缓存架3继续下降,使PCB板离开角支撑块8,驱动辊19转动将PCB板送出。
所述进料口2内部两侧滑动设有限位板17,用于对PCB板进行居中限位;两个限位板17为喇叭状分布,外端距离较大,内端距离较小。所述进料口2内设有双向螺纹杆一9和限位杆10,两者平行设置,限位板17上对应设有螺纹孔和限位孔,双向螺纹杆一9转动带动两个限位板17开合移动(进料口2上对应于双向螺纹杆一9一端设有驱动马达)。
所述缓存架3包括纵向支撑柱4和水平支撑框5,所述纵向支撑柱4设有四个,且平行设置,水平支撑框5设有多个,且从上至下均匀设置在四个纵向支撑柱4之间,所述水平支撑框5上相邻两侧均设有开合滑移机构一6,两个开合滑移机构一6之间设有两个开合滑移机构二7,四者组成一个矩形,所述开合滑移机构一6带动两个开合滑移机构二7开合移动,开合滑移机构二7上设有两个角支撑块8,开合滑移机构二7带动两个角支撑块8开合移动,四个角支撑块8对PCB板四角进行限位支撑(角支撑块8结构如图所示,可以防止PCB板滑动)。
所述开合滑移机构一6与开合滑移机构二7结构相同,均包括滑槽11、双向螺纹杆二12和滑座13,所述双向螺纹杆二12转动设置在滑槽11内,滑座13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双向螺纹杆二12两端,双向螺纹杆二12转动带动两个滑座13开合移动。
所述滑槽11一端设有驱动马达14,用于带动双向螺纹杆二12转动,两个开合滑移机构一6同步动作,两个开合滑移机构二7同步动作。
所述开合滑移机构一6的滑座13与开合滑移机构二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角支撑块8底部与开合滑移机构二7的滑座13固定连接。
所述纵向支撑柱4外侧壁上设有齿条15,机箱1内(机箱内设有机架,机架上转动设有齿轮并设有驱动装置驱动齿轮转动)对应转动设有齿轮16,通过齿轮16与齿条15配合,带动缓存架3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上位机将PCB板送至进料口,经过限位板进行限位,使PCB板居中,进入机箱内移动由驱动座承接,如果下位机不要板,移动到位后(感应器感应到标记点后),缓存架上移,角支撑块承接PCB板(驱动座的顶面面积略小于最小的PCB板面积,生产的PCB板最小时,四个角支撑块与驱动座的侧边滑动接触),继续上移,进行暂存,等待下一PCB板进入,如果下位机要板则,移动到位后继续向出口移动,供给下位机,如果上位机没有来板,且下位机要板时,缓存架下移,使PCB板接触驱动辊,并离开角支撑块,将PCB板送出;
可根据PCB板的大小调节角支撑块的位置,开合滑移机构一和开合滑移机构二上的驱动马达带动双向螺纹杆二转动,带动角支撑块移动,进行调节;
可根据PCB板的大小调节两个限位板之间的距离,通过进料口上的驱动马达带动双向螺纹杆一转动,并在限位杆的限位作用下,带动两个限位板开合移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SMT全自动缓存机,包括机箱(1)、进料口(2)、缓存架(3),所述机箱(1)一侧设有进料口(2),用于接收上位机的来板,缓存架(3)上下滑动设置在机箱(1)内,用于暂存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2)内部两侧滑动设有限位板(17),用于对PCB板进行居中限位;所述缓存架(3)包括纵向支撑柱(4)和水平支撑框(5),所述纵向支撑柱(4)设有四个,且平行设置,水平支撑框(5)设有多个,且从上至下均匀设置在四个纵向支撑柱(4)之间,所述水平支撑框(5)上相邻两侧均设有开合滑移机构一(6),两个开合滑移机构一(6)之间设有两个开合滑移机构二(7),四者组成一个矩形,所述开合滑移机构一(6)带动两个开合滑移机构二(7)开合移动,开合滑移机构二(7)上设有两个角支撑块(8),开合滑移机构二(7)带动两个角支撑块(8)开合移动,四个角支撑块(8)对PCB板四角进行限位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MT全自动缓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2)内设有双向螺纹杆一(9)和限位杆(10),两者平行设置,限位板(17)上对应设有螺纹孔和限位孔,双向螺纹杆一(9)转动带动两个限位板(17)开合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SMT全自动缓存机,其特征在于:两个限位板(17)为喇叭状分布,外端距离较大,内端距离较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MT全自动缓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滑移机构一(6)与开合滑移机构二(7)结构相同,均包括滑槽(11)、双向螺纹杆二(12)和滑座(13),所述双向螺纹杆二(12)转动设置在滑槽(11)内,滑座(13)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双向螺纹杆二(12)两端,双向螺纹杆二(12)转动带动两个滑座(13)开合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SMT全自动缓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1)一端设有驱动马达(14),用于带动双向螺纹杆二(12)转动,两个开合滑移机构一(6)同步动作,两个开合滑移机构二(7)同步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SMT全自动缓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滑移机构一(6)的滑座(13)与开合滑移机构二(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角支撑块(8)底部与开合滑移机构二(7)的滑座(13)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MT全自动缓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支撑柱(4)外侧壁上设有齿条(15),机箱(1)内对应转动设有齿轮(16),通过齿轮(16)与齿条(15)配合,带动缓存架(3)上下移动。
CN202321250320.3U 2023-05-23 2023-05-23 一种smt全自动缓存机 Active CN2197411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50320.3U CN219741145U (zh) 2023-05-23 2023-05-23 一种smt全自动缓存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50320.3U CN219741145U (zh) 2023-05-23 2023-05-23 一种smt全自动缓存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41145U true CN219741145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63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50320.3U Active CN219741145U (zh) 2023-05-23 2023-05-23 一种smt全自动缓存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411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41647B2 (en) Transfer for tray feeder
TWI708746B (zh) 玻璃熱彎上下料機
CN104113987A (zh) 全自动补强板假贴机
CN206032599U (zh) 一种缓存机
CN108601229B (zh) 一种自动pcb翻板机
CN219741145U (zh) 一种smt全自动缓存机
CN115301574A (zh) 一种印刷电路板用筛选码垛设备
CN212245192U (zh) 一种全自动分拣输送装置
CN203984789U (zh) 冲裁式补强板假贴机
CN209598431U (zh) 用于汽车发动机缸体的激光打码自动生产线
CN114308701B (zh) 一种pcb薄板的检修系统及其检修方法
CN113306760B (zh) 一种柔性震动机械手摆盘机
CN215923392U (zh) 一种翻转收片装置及收片输送线
CN112354899B (zh) 一种三极管自动化检测装置
CN209815070U (zh) 一种升降入料的磁芯排列机
CN209905971U (zh) 一种用于印刷设备的自动送纸装置
CN111217166A (zh) 一种布料整平输送机
CN219610388U (zh) 一种防卡料的敲管机构
CN205771811U (zh) 一种自动接发料装置
CN220697533U (zh) 一种硅片检测剔除装置
CN216072249U (zh) 一种纸箱印刷机的纸板进料机构
CN205668786U (zh)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CN219155741U (zh) 垂直式n型板架放板机
CN217393033U (zh) 一种智能制造用成品检测装置
CN220244923U (zh) 一种纸板加工用翻转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