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06748U - 座椅靠背安装结构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座椅靠背安装结构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06748U
CN219706748U CN202321150789.XU CN202321150789U CN219706748U CN 219706748 U CN219706748 U CN 219706748U CN 202321150789 U CN202321150789 U CN 202321150789U CN 219706748 U CN219706748 U CN 2197067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seat back
mounting structure
back mounting
connecting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5078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军宝
张鑫
田淼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5078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067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067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067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座椅靠背安装结构和车辆,座椅安装靠背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适于与座椅靠背连接;第二支架,第二支架适于与车身侧围连接,且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可转动连接,其中,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中的一个具有限位轴,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中的另一个具有配合部,限位轴适于插接至配合部且与配合部滑动配合。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靠背安装结构,通过第一支架与座椅靠背连接,第二支架与车身侧围连接,将座椅靠背和车身侧围固定连接;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转动连接,座椅靠背相对于坐垫的转动,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通过限位轴与配合部的滑动配合,可以对座椅靠背的转动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提高转动时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座椅靠背安装结构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座椅靠背安装结构和车辆。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车辆后排的可翻转座椅通常通过支架结构与车辆底板连接,支架结构的上部连接靠背转轴,支架结构的下部连接至底板,而由于靠背转轴位置通常较高,则导致支架结构的体积较大,占用大量车辆空间,且重量也较大,不利于车辆减重,存在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座椅靠背安装结构,可以将座椅靠背与车身侧围连接,实现简化座椅靠背安装结构和便于安装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座椅靠背安装结构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适于与座椅靠背连接;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适于与车身侧围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可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中的一个具有限位轴,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中的另一个具有配合部,所述限位轴适于插接至所述配合部且与所述配合部滑动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靠背安装结构,通过第一支架与座椅靠背连接,第二支架与车身侧围连接,可以将座椅靠背和车身侧围固定连接,相较于座椅靠背直接与车辆底板连接,可以减少座椅靠背安装结构的尺寸,简化了结构,使其更具备隐蔽性;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转动连接,使得座椅靠背可以相对车身侧围转动,即可以实现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坐垫的转动,且可通过第一支架相对于第二支架的转动,使得座椅靠背转动不同的角度,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通过在两个支架上对应设置限位轴和配合部,通过限位轴与配合部的滑动配合,可以对座椅靠背的转动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提高第一支架以及座椅靠背转动时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合部形成以所述第一支架转动中心为圆心的弧形结构,所述配合部的两端形成有限位端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合部形成向远离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中的所述一个的方向凹陷的限位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合部形成限位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向远离所述第二支架一侧延伸的环形翻边,所述环形翻边的中部形成所述限位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段设有所述限位轴或所述配合部,所述第二连接段适于与所述座椅靠背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延伸方向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的一部分向远离所述第一支架的方向凸出形成连接凸台,所述连接凸台具有用于与所述车身侧围连接的连接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三个所述连接凸台,两个所述连接凸台对称布置在另一个所述连接凸台的连接孔中心与所述第一支架的转动中心连线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通过铆钉转动连接,所述铆钉上设有衬套。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座椅靠背安装结构,通过采用上述座椅靠背安装结构,一方面节省车辆内部空间,另一方面通过预装座椅靠背安装,将减少车辆总装配用时,提高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靠背安装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靠背安装结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座椅靠背安装结构100,
第一支架10,配合部11,第一连接段12,环形翻边13,第二连接段14,第一连接孔15,
第二支架20,限位轴21,连接凸台22,第二连接孔23,
铆钉30,衬套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靠背安装结构100。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座椅靠背安装结构100包括: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第一支架10可以与座椅靠背连接;第二支架20可以与车身侧围连接,第一支架10与第二支架20可转动连接,其中,第一支架10上具有限位轴21,第二支架20具有配合部11,或者,第一支架10具有配合部11,第二支架20具有限位轴21,限位轴21可以插接至配合部11,限位轴21与配合部11滑动配合,在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相对转动时,限位轴21可以在配合部11内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靠背安装结构100,通过第一支架10与座椅靠背连接,第二支架20与车身侧围连接,可以将座椅靠背和车身侧围固定连接,相较于座椅靠背直接与车辆底板连接,可以减少座椅靠背安装结构100的尺寸,简化了结构,使其更具备隐蔽性;通过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的转动连接,使得座椅靠背可以相对车身侧围转动,即可以实现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坐垫的转动,且可通过第一支架10相对于第二支架20的转动,使得座椅靠背转动不同的角度,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通过在两个支架上对应设置限位轴21和配合部11,通过限位轴21与配合部11的滑动配合,可以对座椅靠背的转动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提高第一支架10以及座椅靠背转动时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配合部11形成弧形结构,弧形结构以第一支架10的转动中心为圆心,配合部11的两端形成有限位端面,配合部11形成圆弧形的限位导轨,限位轴21插接配合部11时,只能按照配合部11预制的限位导轨进行滑动,限位端面阻挡限位轴21滑动,由此配合部11不仅规定了限定轴21的运动轨迹,还限定了限定轴21的运动范围,进一步地,可以对座椅靠背的运动方向起到限定,同时可以限制座椅靠背的转动角度。
当然,配合部11也可以形成圆环形,该圆环以第一支架10的转动中心为圆心,使得限位轴21与配合部11的配合更加方便,同时可增大第一支架10可相对于第二支架20转动的角度,进而减少对座椅靠背可转动的角度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配合部11形成限位槽,配合部11设于第一支架10的靠近第二支架20的位置处,且限位槽向远离第二支架20的方向凹陷(如图1所示的前侧),由此第二支架20上的限位轴21能够插接至第一支架10的限位槽中,通过配合部11的宽度尺寸和深度尺寸应分别与第二支架20的限位轴21直径尺寸和轴向尺寸相适配,限位轴21能够在限位槽中顺畅滑动,通过采用限位槽的形式,限位槽可以对限位轴21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限位轴21与限位槽外侧的结构发生干涉,限位槽对限位轴21的定位效果好,在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相对转动过程中,限位槽可以更好的承受限位轴施加至限位槽上的各种方向的力,提高结构的稳定性,且限位槽可以冲压或注塑形成在第一支架10上,限位槽的设计可以提高第一支架10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进而使得座椅靠背的安装和转动更加方便可靠。
对应地,当配合部11设置在第二支架20上,限位槽向远离第一支架10的方向凹陷,配由此第一支架10上的限位轴21能够插接至第二支架20的限位槽中,通过配合部11的宽度尺寸和深度尺寸应分别与第一支架10的限位轴21直径尺寸和轴向尺寸相适配,限位轴21能够在限位槽中顺畅滑动。
如图1所示,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配合部11形成限位孔,限位孔在厚度方向上(如图1所示的前后方向)贯穿其支架形成通孔,限位轴21能够在限位孔中顺畅滑动,通过采用限位孔的设计,既便于限位孔在支架上的加工成型,同时限位孔的设计,使得不同的限位轴21长度均可以插接至限位孔内,提高支架的适配性,提高座椅靠背的安装和转动的便利性。
如图1所示,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0上设有环形翻边13,环形翻边13向远离第二支架20一侧(如图2所示的前侧)延伸,环形翻边13的中部为限位孔,即环形翻边13沿着限位孔的边沿布置,限位孔的边沿形成有竖直壁边,环形翻边13与其所在的第一支架10上的平面形成了筋板结构,环形翻边13可以提高限位孔处的结构强度,使配合部11能够承受限位轴21更大的载荷,环形翻边13还能避免应力集中和裂纹的扩展,从而提高了第一支架10的承载能力和抗疲劳能力,延长了第一支架10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座椅靠背安装结构100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0包括第一连接段12和第二连接段14,第一连接段12与第二支架20连接,第一连接段12设有限位轴21,或者,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段12上设置有配合部11,第二连接段14可以与座椅靠背连接,其中,第二连接段14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连接段12的延伸方向不同,即第一连接段12所在的平面与第二连接段14所在的平面具有一定的夹角,以便于与座椅靠背侧面和背面之间的夹角相适配;第二连接段14上具有第一连接孔15,座椅靠背上具有固定孔(未示出),通过螺接第一连接孔15和固定孔,将座椅靠背固定到第二连接段14,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段12和第二连接段14将座椅靠背与车身侧围连接,将座椅靠背与第一支架10安装点设置在座椅靠背的背面,避免安装点与第二支架20和侧围的安装位置干涉,使得座椅靠背的安装更加方便。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连接段14上设有凸台,凸台的设计使得第二连接段14局部加厚,第二连接孔23位于凸台处,由此可以提高第二连接段14与座椅靠背连接处的强度,由此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延长座椅靠背安装结构100的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支架20的一部分形成连接凸台22,连接凸台22向远离第一支架10的方向凸出(如图1所示的前后方向),连接凸台22具有第二连接孔23,第二连接孔23用于与车身侧围连接,连接凸台22所在平面应与车身侧围对应部分所在的平面平行,第二连接孔23与车身侧围上对应的部分连接固定。
如图1所示,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支架20上设有三个连接凸台22,每个连接凸台22具有对应的第二连接孔23,两个连接凸台22对称布置,其对称轴为另一个连接凸台22的第二连接孔23中心与第一支架10的转动中心的连线,由此使得第二支架20形成对称结构,由此既可以提高第二支架20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可以提高第二支架20与车身侧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现合理的力传递路径,由此提高座椅靠背安装结构100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架20与第一支架10通过铆钉30转动连接,铆钉30上设有衬套31,第一连接段12上设置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配合部11间隔布置,第二支架20上设置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限位轴21间隔布置,通过铆钉30连接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的通孔,实现第一支架10与第二支架20的连接和相对旋转,衬套31能够对铆钉30进行保护,延长座椅靠背安装结构100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座椅靠背安装结构100,通过采用上述座椅靠背安装结构100,可以将座椅靠背和车身侧围固定连接,减少座椅靠背安装结构100的尺寸,简化了结构,节省车辆内部空间,通过预装座椅靠背安装结构100,可以减少车辆总装配用时,提高装配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其中,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以图示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为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座椅靠背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适于与座椅靠背连接;
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适于与车身侧围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可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中的一个具有限位轴,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中的另一个具有配合部,所述限位轴适于插接至所述配合部且与所述配合部滑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形成以所述第一支架转动中心为圆心的弧形结构,所述配合部的两端形成有限位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形成向远离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中的所述一个的方向凹陷的限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形成限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靠背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向远离所述第二支架一侧延伸的环形翻边,所述环形翻边的中部形成所述限位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段设有所述限位轴或所述配合部,所述第二连接段适于与所述座椅靠背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延伸方向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的一部分向远离所述第一支架的方向凸出形成连接凸台,所述连接凸台具有用于与所述车身侧围连接的连接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靠背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三个所述连接凸台,两个所述连接凸台对称布置在另一个所述连接凸台的连接孔中心与所述第一支架的转动中心连线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通过铆钉转动连接,所述铆钉上设有衬套。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靠背安装结构。
CN202321150789.XU 2023-05-12 2023-05-12 座椅靠背安装结构和车辆 Active CN2197067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50789.XU CN219706748U (zh) 2023-05-12 2023-05-12 座椅靠背安装结构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50789.XU CN219706748U (zh) 2023-05-12 2023-05-12 座椅靠背安装结构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06748U true CN219706748U (zh) 2023-09-19

Family

ID=88014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50789.XU Active CN219706748U (zh) 2023-05-12 2023-05-12 座椅靠背安装结构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067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49566B (zh) 一种车门铰链和车辆
CN101357601B (zh) 用于机动车座椅并具有圆形坯料的铰链装置
EP2594433B1 (en) Vehicle door mirror
CN219706748U (zh) 座椅靠背安装结构和车辆
CN211722478U (zh) 一种扶手转动机构
CN108909445B (zh) 中间支撑架及传动轴总成
CN213269411U (zh) 用于车辆的铰链总成及车辆
CN219413240U (zh) 一种中央铰接的结构
CN219007657U (zh) 靠背锁支架总成以及车辆
CN215435853U (zh) 一种静音轮
CN212305044U (zh) 一种减少含油轴承与换向器接触面积的介子及电机
CN220391164U (zh) 用于车辆的车门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20947668U (zh) 一种座椅解锁机构、座椅及车辆
CN216886372U (zh) 连接机构及儿童安全座椅
CN219564689U (zh) 球销总成及车辆
CN215948004U (zh) 车位地锁
CN219605822U (zh) 一种平面组合式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CN219755192U (zh) 一种新型汽车车头翻转衬套
CN220452662U (zh) 转轴支撑结构、自动变速箱以及车辆
CN210563923U (zh) 用于车辆的限位器支架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3360546U (zh) 风扇用支架轴承结构
CN220353667U (zh) 用于车辆的铰链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0259904B (zh) 一种内花键丝杠
CN210083001U (zh) 座椅转盘
CN212979753U (zh) 车辆及其车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