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69875U - 一种铰链盖板装置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铰链盖板装置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69875U
CN219569875U CN202321249507.1U CN202321249507U CN219569875U CN 219569875 U CN219569875 U CN 219569875U CN 202321249507 U CN202321249507 U CN 202321249507U CN 219569875 U CN219569875 U CN 2195698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ver
hinge
clamping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4950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矫振铎
张亮亮
朱美玲
管中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4950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698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698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698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铰链盖板装置及汽车,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铰链盖板装置包括盖板本体和第一连接部,盖板本体具有供铰链穿过的盖板孔,盖板本体用于安装于行李箱侧饰板的安装孔处,盖板本体一侧向上折弯设置有第一侧板,行李箱侧饰板与第一侧板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避让结构,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第一侧板连接,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用于穿过避让结构并与行李箱钣金件连接。可以保证汽车工作过程中,即使行李箱侧饰板是毛毡件,铰链盖板装置也不会发生晃动,也就是保证了盖板孔的边缘始终与铰链之间具有安全且均匀的间隙距离,两者之间不会发生摩擦,避免了异响的产生,防止用户因异响而产生售后抱怨。

Description

一种铰链盖板装置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铰链盖板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通常在其后部具有行李箱,铰链组件可旋转地将行李箱盖(或称为尾门)附接到汽车的后侧车身,以使得行李箱盖能够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运动。为了避免内部工作区的零部件直接裸露在外,大多数车辆提供有行李箱侧饰板进行遮挡。
为了保证铰链的运动,就需要在行李箱侧饰板相应位置设置安装孔,铰链装配于安装孔中,为了避免安装孔的边缘与铰链之间的间隙过大,通常需要在行李箱侧饰板的安装孔处安装盖板组件,以尽可能地覆盖安装孔与铰链之间的间隔。
但是,现有的铰链盖板组件通常只是安装在行李箱侧饰板上,而行李箱侧饰板大多是毛毡件,材质较软,汽车运动过程中,铰链盖板组件容易随行李箱侧饰板发生晃动,尤其是横向上的晃动,导致铰链盖板组件与铰链发生摩擦,从而发生异响,导致用户产生售后抱怨,同时也会导致铰链盖板组件磨损,进而增加暴露内部工作区零部件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铰链盖板装置,包括盖板本体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盖板本体具有供铰链穿过的盖板孔,所述盖板本体用于安装于行李箱侧饰板的安装孔处,并使所述盖板孔与所述安装孔的位置对应设置,且所述盖板孔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安装孔的尺寸,所述盖板本体一侧向上折弯设置有第一侧板,所述行李箱侧饰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避让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用于穿过所述避让结构并与行李箱钣金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铰链盖板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但不局限于以下技术效果:
盖板本体的盖板孔的尺寸可以小于或等于行李箱侧饰板安装孔的尺寸,在该铰链盖板装置装配在行李箱侧饰板上,且盖板孔与安装孔位置对应后,盖板本体能够尽量覆盖安装孔边缘与铰链之间的间隔,以尽可能地遮盖住下方的工作区零部件,同时盖板孔边缘与铰链之间也留有安全的间隙距离,不影响铰链正常运动,在盖板本体安装到位后,盖板本体一侧的第一侧板上的第一连接部也穿过行李箱侧饰板对应部位预设的避让结构,同时该第一连接部与行李箱钣金件对应的部位连接,进而实现了安装到位的铰链盖板装置是和行李箱钣金件相对固定的,如此,可以保证汽车行驶过程中,即使行李箱侧饰板是毛毡件,铰链盖板装置也不会发生晃动,也就是保证了盖板孔的边缘始终与铰链之间具有安全且均匀的间隙距离,两者之间不会发生摩擦,避免了异响的产生,也防止铰链盖板装置发生磨损而增加暴露工作区零部件的风险。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设置于所述盖板本体横向一侧,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安装座和第一卡接部,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第一卡接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所述行李箱钣金件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配合的第一卡接配合部,所述第一卡接部用于沿横向与所述第一卡接配合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的前侧设置有第一敞口,所述盖板本体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设置有所述盖板孔,且所述盖板孔的前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敞口对应的第二敞口,所述第二盖板用于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敞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盖板底部的横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敞口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对应的第二卡接配合部,所述第二卡接部用于沿竖向与所述第二卡接配合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敞口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承接板,所述第二卡接配合部设置于所述承接板处,当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配合时,所述第二盖板的底面抵接于所述承接板,所述第二盖板的横向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第二敞口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盖板的前侧向上折弯设置有第二侧板,所述承接板的前侧向上折弯设置有前挡板,所述第二侧板的前侧设置有钩状结构,当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配合时,所述前挡板位于所述钩状结构中,且所述前挡板纵向两侧分别抵接所述钩状结构和所述第二侧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板的横向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向下折弯设置有第三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分别与所述行李箱侧饰板相对应的部位贴合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板的后侧向下折弯设置有第四侧板,所述第四侧板与所述行李箱侧饰板相对应的部位贴合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凸柱,所述凸柱用于固定于所述行李箱侧饰板对应的柱孔中。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前所述的铰链盖板装置。
由于汽车的技术改进和技术效果与铰链盖板装置一样,因此不再对汽车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铰链盖板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去掉铰链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铰链盖板装置在第一视角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铰链盖板装置在第二视角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盖板本体;11、第一盖板;111、盖板孔;1111、第二敞口;112、第一侧板;113、承接板;1131、第二卡接配合部;114、前挡板;115、第三侧板;116、第四侧板;117、凸柱;12、第二盖板;121、第二卡接部;122、第二侧板;123、钩状结构;2、第一连接部;21、安装座;22、第一卡接部;3、行李箱侧饰板;31、安装孔;311、第一敞口;32、避让结构;33、柱孔;4、行李箱钣金件;41、第一卡接配合部;5、卡片;6、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而且,附图中X轴表示纵向,也就是前后方向,并且X轴的正向表示前,X轴的负向表示后;附图中Y轴表示横向,也就是左右方向,并且Y轴的正向表示左,Y轴的负向表示右;附图中Z轴表示竖向,也就是上下方向,并且Z轴的正向表示上,Z轴的负向表示下。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前述X轴、Y轴和Z轴表示含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铰链盖板装置,包括盖板本体1和第一连接部2,所述盖板本体1具有供铰链6穿过的盖板孔111,所述盖板本体1用于安装于行李箱侧饰板3的安装孔31处,并使所述盖板孔111与所述安装孔31的位置对应设置,且所述盖板孔111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安装孔31的尺寸,所述盖板本体1一侧向上折弯设置有第一侧板112,所述行李箱侧饰板3与所述第一侧板112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避让结构32,所述第一连接部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11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2的另一端用于穿过所述避让结构32并与行李箱钣金件4连接。
本实施例中,盖板本体1的盖板孔111的尺寸可以是小于或等于行李箱侧饰板3安装孔31的尺寸,在该铰链盖板装置在装配在行李箱侧饰板3上,且盖板孔111与安装孔31位置对应后,盖板本体1能够尽量覆盖安装孔31边缘与铰链6之间的间隔,以尽可能地遮盖住工作区零部件,同时盖板孔111边缘与铰链6之间也留有安全的间隙距离,不影响铰链6正常运动,在盖板本体1安装到位后,盖板本体1一侧的第一侧板112上的第一连接部2也穿过行李箱侧饰板3对应部位预设的避让结构32,同时该第一连接部2与行李箱钣金件4的对应部位连接固定,进而实现了安装到位的铰链盖板装置是和行李箱钣金件4相对固定的,如此,可以保证汽车行驶过程中,即使行李箱侧饰板3是毛毡件,铰链盖板装置也不会发生晃动,也就是保证了盖板孔111的边缘始终与铰链6之间有安全且均匀的间隙距离,两者之间不会发生摩擦,避免了异响的产生,也防止铰链盖板装置发生磨损而增加暴露工作区零部件的风险。
可以理解的是,安装孔31和盖板孔111的形状不做限制,主要是根据铰链6截面的形状进行确定。如果铰链6截面的形状是一个矩形,则安装孔31和盖板孔111的形状优选为矩形,如果铰链6截面的形状是一个圆形,则安装孔31和盖板孔111的形状优选为圆形。
参见图3-5,所述第一侧板112设置于所述盖板本体1横向一侧,所述第一连接部2包括安装座21和第一卡接部22,所述安装座21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112上,所述第一卡接部22安装于所述安装座21,所述行李箱钣金件4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22配合的第一卡接配合部41,所述第一卡接部22用于沿横向与所述第一卡接配合部41配合。
本实施例中,在汽车的实际运行中,发现现有的盖板组件主要是随行李箱侧饰板3进行横向上的晃动,因此,本实施例重点解决的是横向上晃动的问题。这里,第一连接部2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与行李箱钣金件4卡接固定,第一卡接部22具体是沿横向与行李箱钣金件4的第一卡接配合部41卡接固定,如此,可以保证整个铰链盖板装置不会在横向上晃动。
本实施例中,盖板本体1可以是一个注塑件,成型工艺简单,且材质轻,成本低。第一卡接部22可以与第一侧板112一体注塑成型,或者,安装座21与第一侧板112一体注塑成型,第一卡接部22的一端后装在安装座21上。第一卡接部22可以是一个卡扣,而第一卡接配合部41则是一个卡槽。
参见图4-5,可选地,所述安装孔31的前侧设置有第一敞口311,所述盖板本体1包括第一盖板11和第二盖板12,所述第一盖板11设置有所述盖板孔111,且所述盖板孔111的前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敞口311对应的第二敞口1111,所述第二盖板12用于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敞口1111处,其中,所述第一侧板112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11的横向一侧。
本实施例中,安装孔31的前侧设置有第一敞口311,如此,与铰链6装配时,铰链6能够从第一敞口311处进入安装孔31中,在汽车生产线上,通常是铰链6、行李箱侧饰板3以及行李箱钣金件4都装配好后,最后安装盖板组件,本实施例中,也是最后安装铰链盖板装置。
具体地,安装铰链盖板装置时,以安装右侧的铰链盖板装置为例进行说明,先安装第一盖板11,第一盖板11的装配方向先是从后至前,进而第一盖板11的第二敞口1111不会阻碍铰链6,使得铰链6能相对第一盖板11动至盖板孔111中,然后,将竖向移动第一盖板11,是第一盖板11底面与行李箱侧饰板3贴合,再将第一盖板11从左至右移动,直至第一侧板112抵接行李箱侧饰板3对应侧壁,同时使第一卡接部22向右穿过行李箱侧饰板3对应侧壁的避让结构32,并与行李箱钣金件4的第一卡接配合部41卡接固定,进而完成第一盖板11的装配,之后,再将第盖板安装在第一盖板11的第二敞口1111处即可。这种形式的铰链6盖板组件能快速实现安装,也方便后续维修时的拆卸,且第一盖板11和第二盖板12都不需要变形,就可以实现盖板孔111的盖板本体1的拼接,第一盖板11和第二盖板12连接处可以做到没有肉眼可见的间隙,更加美观。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避让结构32可以是开设在行李箱侧饰板3对应侧壁处的缺口或通口(图4所示的避让结构32为一个缺口)。
参见图5-6,可选地,所述第二盖板12底部的横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卡接部121,所述第二敞口1111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卡接部121对应的第二卡接配合部1131,所述第二卡接部121用于沿竖向与所述第二卡接配合部1131配合。
本实施例中,通过前文描述可知,安装完第一盖板11之后,再安装第二盖板12,第二盖板12的安装方向是从上至下,通过第二卡接部121与第二卡接配合部1131的竖向卡接固定,实现第二盖板12的安装,第二盖板12的这种安装方向,不会受到其前侧的行李箱钣金件4对应的侧壁干涉(参见图2,第二盖板12前侧是具有行李箱钣金件4对应侧壁的)。
参见图5-6,可选地,所述第二敞口11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承接板113,所述第二卡接配合部1131设置于所述承接板113处,当所述第二卡接部121与所述第二卡接部121配合时,所述第二盖板12的顶面与所述第一盖板11的顶面共面设置,且所述第二盖板12的底面抵接于所述承接板113,所述第二盖板12的横向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第二敞口1111的两端。
本实施例中,第二卡接部121可以是一个卡扣结构,第二卡接配合部1131则是一个卡槽结构,第二卡接部121向下卡入第二卡接配合部1131后,第二卡接部121以及第二盖板12不会相对第一盖板11向上运动,承接板113的存在,则保证第二盖板12不会相对第一盖板11向下移动,进而实现了第一盖板11竖向上的定位,同时,安装到位的第二盖板12的顶面是和第一盖板11顶面共面的,美观性更强,同时,第二盖板12的横向两端也分别抵接在第二敞口1111的两端壁,实现了对第二盖板12的横向定位。
参见图5-6,可选地,所述第二盖板12的前侧向上折弯设置有第二侧板122,所述承接板113的前侧向上折弯设置有前挡板114,所述第二侧板122的前侧设置有钩状结构123,当所述第二卡接部121与所述第二卡接部121配合时,所述前挡板114位于所述钩状结构123中,且所述前挡板114纵向两侧分别抵接所述钩状结构123和所述第二侧板122。
本实施例中,当第二盖板12与第一盖板11安装到位时,前挡板114正好位于第二盖板12的钩状结构123的内部,并且,前挡板114的前后两侧分别抵接钩状结构123以及第二盖板12,如此,安装到位的第二盖板12的前后方向也实现了定位。
参见图4-5,可选地,所述第一盖板11的横向远离所述第一侧板112的一侧向下折弯设置有第三侧板115,所述第一侧板112和所述第三侧板115分别与所述行李箱侧饰板3相对应的部位贴合设置;和/或,所述第一盖板11的后侧向下折弯设置有第四侧板116,所述第四侧板116与所述行李箱侧饰板3相对应的部位贴合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盖板11与行李箱侧饰板3的定位方式,是通过型面配合实现定位的,即,第一侧板112、第三侧板115和第四侧板116分别与行李箱侧饰板3对应部位贴合,不需要过多的额外零件进行定位固定,结构简单,成本低。
参见图6,可选地,所述盖板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凸柱117,所述凸柱117用于固定于所述行李箱侧饰板3对应的柱孔33中。
本实施例中,第一盖板11具有前述的型面定位的基础上,只需要少数固定点即可,例如具有两个固定点,分别是第一盖板11横向远离第一连接部2的一端以及后端设置有朝下的凸柱117,第一盖板11安装到位时,凸柱117是穿过行李箱侧饰板3的柱孔33的,之后则可以通过焊接的形式将凸柱117与行李箱侧饰板3固定,或者,通过卡片5将凸柱117固定。卡片5是可以环片,其内圈具有倒刺,卡片5通过倒刺固定在凸柱117上,防止凸柱117相对行李箱侧饰板3上移。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前所述的铰链盖板装置。
由于汽车的技术改进和技术效果与铰链盖板装置一样,因此不再对汽车赘述。
术语“第一”和“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和“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铰链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本体(1)和第一连接部(2),所述盖板本体(1)具有供铰链(6)穿过的盖板孔(111),所述盖板本体(1)用于安装于行李箱侧饰板(3)的安装孔(31)处,并使所述盖板孔(111)与所述安装孔(31)的位置对应设置,且所述盖板孔(111)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安装孔(31)的尺寸,所述盖板本体(1)一侧向上折弯设置有第一侧板(112),所述行李箱侧饰板(3)与所述第一侧板(112)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避让结构(32),所述第一连接部(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11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2)的另一端用于穿过所述避让结构(32)并与行李箱钣金件(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12)设置于所述盖板本体(1)横向一侧,所述第一连接部(2)包括安装座(21)和第一卡接部(22),所述安装座(21)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112)上,所述第一卡接部(22)安装于所述安装座(21),所述行李箱钣金件(4)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22)配合的第一卡接配合部(41),所述第一卡接部(22)用于沿横向与所述第一卡接配合部(41)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31)的前侧设置有第一敞口(311),所述盖板本体(1)包括第一盖板(11)和第二盖板(12),所述第一盖板(11)设置有所述盖板孔(111),且所述盖板孔(111)的前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敞口(311)对应的第二敞口(1111),所述第二盖板(12)用于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敞口(1111)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板(12)底部的横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卡接部(121),所述第二敞口(1111)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卡接部(121)对应的第二卡接配合部(1131),所述第二卡接部(121)用于沿竖向与所述第二卡接配合部(1131)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链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敞口(11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承接板(113),所述第二卡接配合部(1131)设置于所述承接板(113)处,当所述第二卡接部(121)与所述第二卡接部(121)配合时,所述第二盖板(12)的底面抵接于所述承接板(113),所述第二盖板(12)的横向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第二敞口(1111)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铰链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板(12)的前侧向上折弯设置有第二侧板(122),所述承接板(113)的前侧向上折弯设置有前挡板(114),所述第二侧板(122)的前侧设置有钩状结构(123),当所述第二卡接部(121)与所述第二卡接部(121)配合时,所述前挡板(114)位于所述钩状结构(123)中,且所述前挡板(114)纵向两侧分别抵接所述钩状结构(123)和所述第二侧板(122)。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11)的横向远离所述第一侧板(112)的一侧向下折弯设置有第三侧板(115),所述第一侧板(112)和所述第三侧板(115)分别与所述行李箱侧饰板(3)相对应的部位贴合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铰链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11)的后侧向下折弯设置有第四侧板(116),所述第四侧板(116)与所述行李箱侧饰板(3)相对应的部位贴合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凸柱(117),所述凸柱(117)用于固定于所述行李箱侧饰板(3)对应的柱孔(33)中。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的铰链盖板装置。
CN202321249507.1U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铰链盖板装置及汽车 Active CN2195698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49507.1U CN219569875U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铰链盖板装置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49507.1U CN219569875U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铰链盖板装置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69875U true CN219569875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59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49507.1U Active CN219569875U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铰链盖板装置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698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58185B2 (en) Belt molding structure for motor vehicles
JP2011105035A (ja) 車両内装品の組付構造
JP2014201295A (ja) ドアトリム
JP5151630B2 (ja) 車両用サイドミラー
CN219569875U (zh) 一种铰链盖板装置及汽车
US7014254B2 (en) Fastening device for a component installed in a depression in an automotive body part
JP5412479B2 (ja) 車両のスライドドア装置
JP3965914B2 (ja) ダブテールおよびリアバンパ支持構造
JP4994730B2 (ja) サンシェードのノブ
CN209068718U (zh) 一种空调装饰条装配结构及空调器
JP2002370574A (ja) 車両の前部構造
WO2020065911A1 (ja) 車両用内装部品
EP3254901B1 (en) Door mirror device
JPH11342879A (ja) 自動車ドアの組立構造
JP4462974B2 (ja) ピラーガーニッシュ組付構造
JP4234641B2 (ja) 車両部品の取付構造
JP3582637B2 (ja) リヤピラートリムの接合構造
JP7175952B2 (ja) リッド取付構造
JP4121314B2 (ja) 車両用ドアのポケット構造
JP4077284B2 (ja) スライドドア用給電装置
JP2014177140A (ja) ピラーガーニッシュ
JP4971666B2 (ja) 車両用電子機器装置取付部構造
CN211417092U (zh) 汽车尾灯安装结构及汽车
JPH072140A (ja) センターピラーロアトリムの取付構造
JP3949881B2 (ja) 自動車用ドアのコーナーピース取付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