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30674U - 码头防撞装置 - Google Patents

码头防撞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30674U
CN219430674U CN202320507056.0U CN202320507056U CN219430674U CN 219430674 U CN219430674 U CN 219430674U CN 202320507056 U CN202320507056 U CN 202320507056U CN 219430674 U CN219430674 U CN 2194306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sliding
plate
connecting plate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0705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小涛
赵旭峰
任攀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Langshe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Langshe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Langshe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Langshe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0705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306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306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306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码头防撞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码头防撞装置,包括码头本体,码头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一侧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的内部套设有第一套杆,第一套杆的一端与第一套筒的内壁之间共同弹性连接有第一弹簧,安装板的一侧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的内部套设有第二套杆;通过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防护机构等的设置能够分别将船只对码头本体水平上的力以及竖直平面上的力得到缓冲以及对码头本体左右受到的力得到缓冲,通过拆装机构的设置能够保证连接板在损坏的时候能够对其进行更换,使用方便快捷,并且节约了装置整体的维修成本。

Description

码头防撞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码头防撞技术领域,具体是码头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码头是海边、江河边专供轮船或渡船停泊,让乘客上下、货物装卸的建筑物。码头又称渡头,是一条由岸边伸往水中的长堤,也可能只是一排由岸上伸入水中的楼梯,它多数是人造的土木工程建筑物,也有可能是天然形成的。码头上人流比较多,且时常有船只靠岸,同时由于是在水旁边,因此如果发生碰撞事故,造成人员落水,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避免各种船只之间、船只与人员之间的碰撞,是极其需要重视的事件,从而需要用到码头防撞装置来进行防护。
中国专利申请CN108677874A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码头防撞装置,属于码头防撞领域。包括缓冲滑块、防撞柱、安装基板,所述缓冲滑块的纵截面形状为C字形,缓冲滑块的防撞接触面上设置缓冲层,缓冲滑块的内侧面设置磁铁条一,缓冲柱的截面形状为T字形,截面较大的一端的外表面设置磁铁条二,缓冲滑块套设在缓冲柱截面较大一侧,缓冲柱截面较小的一端与安装基板固定连接,并设置在码头的侧壁。本发明的码头防撞装置,既能够有效地降低船体对码头的正面冲击力,而且通过滑块的设置使得防撞装置能够随着船体一起移动,减小由于船体与防撞装置之间的相对移动产生的侧向力,避免防撞装置由于长期受到侧向的应力而损坏,提高了防撞装置的使用寿命和防撞效果。
针对上述及现有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往往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码头防撞装置,基本上只能够对船只对码头水平上前后的作用力进行缓冲,而不能够对水平上左右的作用力或者竖直面上的力进行缓冲,从而使得装置在使用时受到局限;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码头防撞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了基本上只能够对船只对码头水平上前后的作用力进行缓冲,而不能够对水平上左右的作用力或者竖直面上的力进行缓冲,从而使得装置在使用时受到局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码头防撞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码头防撞装置,包括码头本体,所述码头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内部套设有第一套杆,所述第一套杆的一端与第一套筒的内壁之间共同弹性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的内部套设有第二套杆,所述第二套杆的一端与第二套筒的内壁之间共同弹性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套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套杆的另一端之间共同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所述固定板位于第一套筒的底侧,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块,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强筋,且所述加强筋的数量设置为多个,首先通过安装板将装置固定在码头本体上,利用固定板对第一筒体起到支撑的作用,通过加强筋对固定板起到稳固的作用,之后通过弹性块使得第一筒体与固定板之间起到防护的作用,当有船只撞击到装置上的时候,首先会撞击到防护机构的表面,之后防护机构向安装板的一侧移动,从而第一套杆以及第二套杆分别在第一套筒以及第二套筒的内部进行移动,同时第一弹簧以及第二弹簧被压缩,进而通过第一弹簧以及第二弹簧的作用能够分别将船只对码头本体水平上的力以及竖直平面上的力得到缓冲,进而能够对码头本体起到保护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撞板,所述防撞板的一侧转动连接于第一套筒的一端,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转动连接于防撞板的表面,所述防撞板的另一侧开设有滑槽,且所述滑槽的数量设置为多个。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内部两侧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一侧之间共同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与滑块之间共同设置有拆装机构,所述滑块的一侧与滑槽的内壁之间共同弹性连接有缓冲簧,通过防护机构的设置能够将船只对码头左右的力进行缓冲,具体为,当有船只撞击装置的时候,首先会撞击到连接板的表面,当船只对码头本体施加向左或者向右的力时,滑块会在滑槽的内部向左或者向右进行滑动,并且在缓冲簧的作用下使得码头受到的力得到缓冲,从而能够对码头本体左右受到的力得到缓冲,通过橡胶垫的作用能够增大连接板与船只表面之间的阻力,从而能够防止连接板与船只之间产生相对的滑动,进而提高了装置对码头的防护效果。
优选的,所述拆装机构包括插块,所述插块固定连接于连接板的表面,所述滑块的一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插块插接于插槽的内部,所述插块的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滑块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卡杆。
优选的,所述卡杆的一端穿过滑块的内壁并延伸至卡槽的内部,所述卡杆的另一端穿过滑块的内壁并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滑板的一侧弹性连接有抵紧簧,且所述抵紧簧套设于卡杆的外部,由于橡胶垫长时间的与船只接触并摩擦,从而会使得橡胶垫或者连接板损坏,通过拆装机构能够对连接板以及橡胶垫进行更换,当对连接板以及橡胶垫进行拆卸时,向外拉动手柄,手柄带动卡杆的一端与卡槽之间脱离,从而能够使得插块与插槽之间进行脱离,进而连接板与滑块之间分离,即能够使得连接板以及橡胶垫被拆卸下来,当对新的连接板以及橡胶垫进行安装时,首先将插块插接到插块的内部,之后在抵紧簧的作用下带动滑板以及卡杆进行移动,直到卡杆的一端与卡槽之间进行卡接,从而能够使得插块与滑块之间进行固定,进而能够使得连接板进行固定,通过拆装机构的设置能够方便快速的对连接板以及橡胶垫进行拆卸与安装,从而能够保证连接板在损坏的时候能够对其进行更换,使用方便快捷,并且节约了装置整体的维修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防护机构等的设置,通过第一弹簧以及第二弹簧的作用能够分别将船只对码头本体水平上的力以及竖直平面上的力得到缓冲,当船只对码头本体施加向左或者向右的力时,滑块会在滑槽的内部向左或者向右进行滑动,并且在缓冲簧的作用下使得码头受到的力得到缓冲,从而能够对码头本体左右受到的力得到缓冲。
2.本实用新型通过拆装机构的设置,当对连接板以及橡胶垫进行拆卸时,向外拉动手柄,手柄带动卡杆的一端与卡槽之间脱离,从而能够使得插块与插槽之间进行脱离,进而连接板与滑块之间分离,即能够使得连接板以及橡胶垫被拆卸下来,当对新的连接板以及橡胶垫进行安装时,首先将插块插接到插块的内部,之后在抵紧簧的作用下带动滑板以及卡杆进行移动,直到卡杆的一端与卡槽之间进行卡接,从而能够使得插块与滑块之间进行固定,进而能够使得连接板进行固定,通过拆装机构的设置能够方便快速的对连接板以及橡胶垫进行拆卸与安装,从而能够保证连接板在损坏的时候能够对其进行更换,使用方便快捷,并且节约了装置整体的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护机构整体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护机构顶部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拆装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码头本体;2、安装板;3、第一套筒;4、第一套杆;5、第一弹簧;6、第二套筒;7、第二套杆;8、第二弹簧;9、防护机构;91、防撞板;92、滑槽;93、滑块;94、连接板;95、橡胶垫;96、拆装机构;961、插块;962、插槽;963、卡槽;964、滑板;965、卡杆;966、手柄;967、抵紧簧;97、缓冲簧;10、固定板;11、弹性块;12、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所示,码头防撞装置,包括码头本体1,码头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安装板2的一侧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套筒3,第一套筒3的内部套设有第一套杆4,第一套杆4的一端与第一套筒3的内壁之间共同弹性连接有第一弹簧5,安装板2的一侧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套筒6,第二套筒6的内部套设有第二套杆7,第二套杆7的一端与第二套筒6的内壁之间共同弹性连接有第二弹簧8,第一套杆4的另一端与第二套杆7的另一端之间共同设置有防护机构9,安装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且固定板10位于第一套筒3的底侧,固定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块11,固定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强筋12,且加强筋12的数量设置为多个,首先通过安装板2将装置固定在码头本体1上,利用固定板10对第一筒体起到支撑的作用,通过加强筋12对固定板10起到稳固的作用,之后通过弹性块11使得第一筒体与固定板10之间起到防护的作用,当有船只撞击到装置上的时候,首先会撞击到防护机构9的表面,之后防护机构9向安装板2的一侧移动,从而第一套杆4以及第二套杆7分别在第一套筒3以及第二套筒6的内部进行移动,同时第一弹簧5以及第二弹簧8被压缩,进而通过第一弹簧5以及第二弹簧8的作用能够分别将船只对码头本体1水平上的力以及竖直平面上的力得到缓冲,进而能够对码头本体1起到保护的作用。
其中,防护机构9包括防撞板91,防撞板91的一侧转动连接于第一套筒3的一端,第二套筒6的一端转动连接于防撞板91的表面,防撞板91的另一侧开设有滑槽92,且滑槽92的数量设置为多个。
其中,滑槽92的内部两侧滑动连接有滑块93,两个滑块93的一侧之间共同设置有连接板94,连接板9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95。
其中,连接板94的一侧与滑块93之间共同设置有拆装机构96,滑块93的一侧与滑槽92的内壁之间共同弹性连接有缓冲簧97,通过防护机构9的设置能够将船只对码头左右的力进行缓冲,具体为,当有船只撞击装置的时候,首先会撞击到连接板94的表面,当船只对码头本体1施加向左或者向右的力时,滑块93会在滑槽92的内部向左或者向右进行滑动,并且在缓冲簧97的作用下使得码头受到的力得到缓冲,从而能够对码头本体1左右受到的力得到缓冲,通过橡胶垫95的作用能够增大连接板94与船只表面之间的阻力,从而能够防止连接板94与船只之间产生相对的滑动,进而提高了装置对码头的防护效果。
其中,拆装机构96包括插块961,插块961固定连接于连接板94的表面,滑块93的一侧开设有插槽962,插块961插接于插槽962的内部,插块961的表面开设有卡槽963,滑块93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964,滑板964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卡杆965。
其中,卡杆965的一端穿过滑块93的内壁并延伸至卡槽963的内部,卡杆965的另一端穿过滑块93的内壁并固定连接有手柄966,滑板964的一侧弹性连接有抵紧簧967,且抵紧簧967套设于卡杆965的外部,由于橡胶垫95长时间的与船只接触并摩擦,从而会使得橡胶垫95或者连接板94损坏,通过拆装机构96能够对连接板94以及橡胶垫95进行更换,当对连接板94以及橡胶垫95进行拆卸时,向外拉动手柄966,手柄966带动卡杆965的一端与卡槽963之间脱离,从而能够使得插块961与插槽962之间进行脱离,进而连接板94与滑块93之间分离,即能够使得连接板94以及橡胶垫95被拆卸下来,当对新的连接板94以及橡胶垫95进行安装时,首先将插块961插接到插块961的内部,之后在抵紧簧967的作用下带动滑板964以及卡杆965进行移动,直到卡杆965的一端与卡槽963之间进行卡接,从而能够使得插块961与滑块93之间进行固定,进而能够使得连接板94进行固定,通过拆装机构96的设置能够方便快速的对连接板94以及橡胶垫95进行拆卸与安装,从而能够保证连接板94在损坏的时候能够对其进行更换,使用方便快捷,并且节约了装置整体的维修成本。
工作原理:首先通过安装板2将装置固定在码头本体1上,利用固定板10对第一筒体起到支撑的作用,通过加强筋12对固定板10起到稳固的作用,之后通过弹性块11使得第一筒体与固定板10之间起到防护的作用,当有船只撞击到装置上的时候,首先会撞击到防护机构9的表面,之后防护机构9向安装板2的一侧移动,从而第一套杆4以及第二套杆7分别在第一套筒3以及第二套筒6的内部进行移动,同时第一弹簧5以及第二弹簧8被压缩,进而通过第一弹簧5以及第二弹簧8的作用能够分别将船只对码头本体1水平上的力以及竖直平面上的力得到缓冲,进而能够对码头本体1起到保护的作用;
通过防护机构9的设置能够将船只对码头左右的力进行缓冲,具体为,当有船只撞击装置的时候,首先会撞击到连接板94的表面,当船只对码头本体1施加向左或者向右的力时,滑块93会在滑槽92的内部向左或者向右进行滑动,并且在缓冲簧97的作用下使得码头受到的力得到缓冲,从而能够对码头本体1左右受到的力得到缓冲,通过橡胶垫95的作用能够增大连接板94与船只表面之间的阻力,从而能够防止连接板94与船只之间产生相对的滑动,进而提高了装置对码头的防护效果;
由于橡胶垫95长时间的与船只接触并摩擦,从而会使得橡胶垫95或者连接板94损坏,通过拆装机构96能够对连接板94以及橡胶垫95进行更换,当对连接板94以及橡胶垫95进行拆卸时,向外拉动手柄966,手柄966带动卡杆965的一端与卡槽963之间脱离,从而能够使得插块961与插槽962之间进行脱离,进而连接板94与滑块93之间分离,即能够使得连接板94以及橡胶垫95被拆卸下来,当对新的连接板94以及橡胶垫95进行安装时,首先将插块961插接到插块961的内部,之后在抵紧簧967的作用下带动滑板964以及卡杆965进行移动,直到卡杆965的一端与卡槽963之间进行卡接,从而能够使得插块961与滑块93之间进行固定,进而能够使得连接板94进行固定,通过拆装机构96的设置能够方便快速的对连接板94以及橡胶垫95进行拆卸与安装,从而能够保证连接板94在损坏的时候能够对其进行更换,使用方便快捷,并且节约了装置整体的维修成本。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6)

1.码头防撞装置,包括码头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头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的一侧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套筒(3),所述第一套筒(3)的内部套设有第一套杆(4),所述第一套杆(4)的一端与第一套筒(3)的内壁之间共同弹性连接有第一弹簧(5),所述安装板(2)的一侧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套筒(6),所述第二套筒(6)的内部套设有第二套杆(7),所述第二套杆(7)的一端与第二套筒(6)的内壁之间共同弹性连接有第二弹簧(8),所述第一套杆(4)的另一端与第二套杆(7)的另一端之间共同设置有防护机构(9),所述安装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且所述固定板(10)位于第一套筒(3)的底侧,所述固定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块(11),所述固定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强筋(12),且所述加强筋(12)的数量设置为多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码头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9)包括防撞板(91),所述防撞板(91)的一侧转动连接于第一套筒(3)的一端,所述第二套筒(6)的一端转动连接于防撞板(91)的表面,所述防撞板(91)的另一侧开设有滑槽(92),且所述滑槽(92)的数量设置为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码头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92)的内部两侧滑动连接有滑块(93),两个所述滑块(93)的一侧之间共同设置有连接板(94),所述连接板(9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9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码头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94)的一侧与滑块(93)之间共同设置有拆装机构(96),所述滑块(93)的一侧与滑槽(92)的内壁之间共同弹性连接有缓冲簧(9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码头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机构(96)包括插块(961),所述插块(961)固定连接于连接板(94)的表面,所述滑块(93)的一侧开设有插槽(962),所述插块(961)插接于插槽(962)的内部,所述插块(961)的表面开设有卡槽(963),所述滑块(93)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964),所述滑板(964)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卡杆(96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码头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杆(965)的一端穿过滑块(93)的内壁并延伸至卡槽(963)的内部,所述卡杆(965)的另一端穿过滑块(93)的内壁并固定连接有手柄(966),所述滑板(964)的一侧弹性连接有抵紧簧(967),且所述抵紧簧(967)套设于卡杆(965)的外部。
CN202320507056.0U 2023-03-16 2023-03-16 码头防撞装置 Active CN2194306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07056.0U CN219430674U (zh) 2023-03-16 2023-03-16 码头防撞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07056.0U CN219430674U (zh) 2023-03-16 2023-03-16 码头防撞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30674U true CN219430674U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35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07056.0U Active CN219430674U (zh) 2023-03-16 2023-03-16 码头防撞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306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14885B (zh) 一种具有桥墩保护功能的桥梁防撞结构
CN108974274B (zh) 一种智能可调节式船舶防撞设施的防撞方法
CN108625279B (zh) 一种防撞击的组合式桥墩
CN213142896U (zh) 一种隔仓式防撞设施
CN104314051B (zh) 一种系泊缓冲防船撞系统
CN219430674U (zh) 码头防撞装置
CN210127446U (zh) 一种方便拆卸更换的橡胶护舷
CN111455832A (zh) 一种三层导流板防冲刷桥墩
KR20170104773A (ko) 교각기둥 보호장치
CN205469668U (zh) 一种趸船连岸装置
CN101736688B (zh) 桥梁带钢臂的组合式浮动防撞装置
CN204163053U (zh) 一种系泊缓冲防船撞系统
CN217352103U (zh) 一种桥梁墩柱撞击缓冲防护装置
CN211547623U (zh) 水利工程用堤坝防撞装置
CN108625342B (zh) 一种桥梁防撞箱
CN113123297A (zh) 一种桥梁墩部结构防护装置
CN211521281U (zh) 一种用于电梯维修时的底坑防护装置
US20200377183A1 (en) Boat dock with improved ingress and egress
CN210194553U (zh) 一种可拆卸式桥墩防撞用橡胶护舷
CN213952125U (zh) 一种更耐腐蚀老化的橡胶护舷
CN218263742U (zh) 用于码头船舶防撞装置
CN217870299U (zh) 一种水运航道用的防撞装置
CN215801016U (zh) 一种新型道路桥梁工程用防护架
CN217536871U (zh) 一种涉水桥墩防护装置
CN215098166U (zh) 一种船舶进坞落墩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