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25450U - 一种中央空调热交换器胀管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央空调热交换器胀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25450U
CN219425450U CN202223482678.7U CN202223482678U CN219425450U CN 219425450 U CN219425450 U CN 219425450U CN 202223482678 U CN202223482678 U CN 202223482678U CN 219425450 U CN219425450 U CN 2194254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heat exchanger
guide
frame
expa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8267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晓明
张运广
秦扬宣
邓石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s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ms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s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ms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8267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254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254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254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央空调热交换器胀管设备,包括机架及设置于机架上的胀管装置及传送装置,本中央空调热交换器胀管设备通过中央空调热交换器胀管设备构的胀杆给热交换器的热交换管进行胀管,而胀管的同时另一端采用顶管伸缩定位机构顶住热交换管的尾端,并且能够在热交换管的尾端缩入散热翅片模组时都能够保持一直与热交换管的端面相顶;而本中央空调热交换器胀管设备传送装置通过升降座的升降能够使热交换器的每一层的热交换管能够被胀开,而且通过抬升板与输送架的配合,能够实现热交换器的入料、胀管及出料的循环工作,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中央空调热交换器胀管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管用膨胀设备,特别是一种中央空调热交换器胀管设备。
背景技术
中央空调的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管需要与散热翅片模组经过膨胀而紧密接触从而形成良好的热交换效果,上述结构一般都是通过中央空调热交换器胀管设备来实现。
普通的中央空调的热交换管两端是凸出于翅片模组的两侧侧面,但是目前有一种水机中央空调的热交换器的热交换管的两端是与散热翅片模组的两侧侧面相平,如果采用以前的胀管装置就需要在胀管完成后将两端的凸出的热交换管切割掉,这样不仅工序多而且浪费材料,因而以前的胀管装置就不适用于该款热交换器的胀管,而且为了能够适应多种规格的热交换器的胀管,以及与后续的设备进行连线配套,中央空调热交换器胀管设备的传送装置也需要重新设计,因而本申请人设计了一台中央空调热交换器胀管设备来解决上述所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央空调热交换器胀管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中央空调热交换器胀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及设置于机架上的胀管装置及传送装置,所述胀管装置包括中央空调热交换器胀管设备构及顶管机构,所述中央空调热交换器胀管设备构包括胀杆、带动胀杆移动的胀杆驱动机构、给胀杆导向的前导向装置,所述顶管机构包括顶管伸缩定位机构及带动顶管伸缩定位机构移动的顶管驱动机构,所述顶管伸缩定位机构包括后顶杆、后顶套及弹性复位件,所述后顶杆与所述后顶套的套孔滑动配合,且所述后顶套与后顶杆间设有限制后顶套脱出后顶杆的限位结构,所述弹性复位件设置于后顶杆上且能够推压后顶套,所述传送装置包括升降座,升降座通过升降驱动结构与机架连接,所述升降座上设有若干抬升座,所述抬升座上设有抬升驱动单元及通过抬升驱动单元带动的抬升板,所述抬升座上还设有输送架及驱动输送架移动的输送驱动结构,热交换器能够通过输送架输送到胀管位置及下一工位,所述抬升板能够将位于胀管位置的热交换器抬起,且位于胀管位置的热交换器能够通过胀管装置进行胀管。
所述胀杆驱动机构包括杆驱动架、设置于机架上的导轨组件一、丝杆组件一,所述杆驱动架与导轨组件一及丝杆组件一均连接,所述杆驱动架上设有杆驱动电机,该杆驱动电机通过杆传动机构与丝杆组件连接而驱动丝杆组件中的螺母转动从而带动杆驱动架整体移动,所述胀杆固定于杆驱动架的座孔中。
所述前导向装置包括导向管及前导向架,所述导向管固定于前导向架上,所述胀杆穿过导向管。
所述后顶杆包括杆一及杆二,所述杆一与所述后顶套的套孔滑动配合,所述杆一的端面设有避空孔。
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杆一上的台阶面及设置于套孔内的凸环,所述凸环能够与台阶面相抵,所述杆一包括杆头及杆体,且所述台阶面由杆头与杆体相交的端面构成。
所述升降驱动结构包括升降驱动电机、传动结构、排布成矩形的四个升降器,所述升降座与升降器固定,所述升降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结构与四个所述升降器连接,从而驱动四个所述升降器同步升降。
所述输送驱动结构包括安装于抬升座上的输送电机及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齿轮,所述输送架通过导轨组件二与抬升座连接,且输送架上设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齿条。
所述输送架包括相对设置的输送板,输送板两端通过连接杆固定为一体,所述导轨组件二设置于抬升座的两侧,所述抬升座位于两输送板间。
所述胀杆驱动机构与前导向装置间设有若干滑动导向机构,所述滑动导向机构包括相对设置于机架上的导向滑轴及与导向滑轴滑动配合的导向滑座,所述导向滑座间通过拉索连接,且最靠近前导向装置的导向滑座通过拉索与前导向装置连接,而最靠近杆驱动架的导向滑座通过拉索与杆驱动架连接,所述导向滑座上设有导向滑孔,所述胀杆与导向滑孔滑动配合。
所述杆驱动架上设有导板、卡板,所述座孔位于导板上,所述导板上还设有与座孔连通的容纳孔,所述卡板上设有卡孔及与卡孔部分相交的避让孔,所述胀杆上设有凸出的限制环,当限制环位于容纳孔内时,所述卡板能够通过锁固驱动单元降下,从而使卡孔的位置与胀杆同轴而能够与限制环相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中央空调热交换器胀管设备通过中央空调热交换器胀管设备构的胀杆给热交换器的热交换管进行胀管,而胀管的同时另一端采用顶管伸缩定位机构顶住热交换管的尾端,并且能够在热交换管的尾端缩入散热翅片模组时都能够保持一直与热交换管的端面相顶,直至最后胀管完成后热交换管缩入散热翅片模组内,上述结构生产的热交换器不用切割热交换管,不仅减少了工序,而且节省材料,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而本中央空调热交换器胀管设备传送装置的升降座通过升降驱动结构与机架连接,通过升降座的升降能够使热交换器的每一层的热交换管能够被胀开,而且通过抬升板与输送架的配合,能够实现热交换器的入料、胀管及出料的循环工作,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视图;
图2是顶管驱动机构的结构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刚开始胀管时顶管伸缩定位机构的结构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胀管完成后顶管伸缩定位机构的结构视图。
图6是中央空调热交换器胀管设备构及滑动导向机构的结构视图;
图7是胀杆与杆驱动架固定结构的剖视结构图;
图8是前导向装置的结构视图;
图9是传送装置的结构视图;
图10是升降器及传动轴排布的结构视图;
图11是升降座部分的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通过参照附图描述的以下实施方案来阐明本公开的优点和特征以及其实施方法。然而,本公开可以体现为不同的形式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方案。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案,以使得本公开将是全面而完整的,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地传递本公开的范围。此外,本公开仅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限定。
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附图中所公开的形状、尺寸、比例、角度和数目仅是示例,因此本公开不限于所示出的细节。贯穿本说明书,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在以下描述中,当相关已知功能或配置的详细描述被确定为不必要地模糊本公开的重点时,将省略该详细描述。在使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包括”、“具有”和“包含”的情况下,除非使用“仅”,否则可以添加其他部件。除非被相反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的术语可以包括复数形式。
在对元件进行解释时,尽管没有明确描述,但是元件被理解为包括误差范围。
在描述位置关系时,例如,当位置关系被描述为“在……上”、“在……上方”、“在……下方”和“与……毗邻”时,除非使用“紧接”或“直接”,否则可以在两个其他部分之间布置一个或更多个部分。
在描述时间关系时,例如,当时间顺序被描述为“在……之后”、“随后”、“接下来”以及“在……之前”时,除非使用“刚好”或“直接”,否则可以包括不连续的情况。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文中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其他元件区分。例如,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并且类似地,第二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而不偏离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充分理解的,本公开的不同实施方案的特征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彼此耦合或组合,并且可以以各种方式彼此协作并在技术上被驱动。本公开的实施方案可以彼此独立地执行,或者可以以相互依赖的关系一起执行。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央空调热交换器胀管设备,包括机架1及设置于机架1上的胀管装置及传送装置111,所述胀管装置包括中央空调热交换器胀管设备构112及顶管机构113,所述中央空调热交换器胀管设备构112包括胀杆13、带动胀杆13移动的胀杆13驱动机构、给胀杆13导向的前导向装置,当热交换器114被传送装置111送到胀管位置后,顶管机构113会顶住热交换管的尾端,同时胀杆13通过前导向装置的引导插入热交换管的前端进行胀管,因为前端经过胀管后与散热翅片模组是紧密固定,因而热交换管的收缩移动最后都是集中在尾端,当然我们会通过计算在尾端留有收缩量,保证胀管完成后尾端刚好缩入散热翅片模组中且与散热翅片模组相平。
如图2至图5所示,顶管机构113包括顶管伸缩定位机构及带动顶管伸缩定位机构移动的顶管驱动机构,所述顶管伸缩定位机构包括后顶杆12、后顶套2及弹性复位件3,所述后顶杆12与所述后顶套2的套孔滑动配合,且所述后顶套2与后顶杆12间设有限制后顶套2脱出后顶杆12的限位结构,所述弹性复位件3设置于后顶杆12上且能够推压后顶套2,通过上述结构实现在胀管的最后阶段,后顶套2与散热翅片模组4的侧面接触后能够沿后顶杆12缩回,从而保证了后顶杆12的端面能够一直与热交换管5的端面相顶,直至最后胀管完成后热交换管5缩入散热翅片模组4内。
本申请中,为了制造及装配方便,所述后顶杆12包括杆一6及杆二7,所述杆一6与所述后顶套2的套孔滑动配合,因而当后顶套2套在热交换管5的端部时,杆一6的端面与热交换管5的端面接触顶压,作为进一步的结构,所述杆一6的端面设有避空孔8,所述避空孔8为锥形孔,在胀管完成后,另一端穿过来的胀杆13端部需要容纳空间,因而需要避空孔8,作为锥形孔能够与胀杆13端部的锥形相匹配。
如图所示,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杆一6上的台阶面及设置于套孔内的凸环9,所述凸环9能够与台阶面相抵,所述杆一6包括杆头及杆体,且所述台阶面由杆头与杆体相交的端面构成,当然杆头的直径大于杆体的直径,当弹性复位件3推压后顶套2时,通过台阶面的限制,后顶套2不会脱离杆一6。
如图所示,所述弹性复位件3为压缩弹簧,所述杆二7上设有连接螺孔,所述杆一6上设有与连接螺孔配合的连接螺纹,因为杆二7的直径大于杆一6的直径,因而杆二7的端面边缘部分能够相比杆一6的外表面高,从而压缩弹簧一端与杆二7的端面相抵,且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后顶套2相抵,而且压缩弹簧为常规部件,容易采购成本低,因而当后顶套2收缩后能够通过压缩弹簧的推动而复位。
如图所示,所述杆一6及杆二7内均设有通孔10,且杆二7与油管转接头11连接且所述通孔10与油管转接头11的内孔连通,油管转接头11与外界的油泵连接,从而在胀管时会通过通孔10向热交换管5内泵入润滑油,从而给胀杆13起到润滑作用。
本申请的顶管驱动机构包括顶管移动座14,顶管伸缩定位机构、电机15及带传动机构均安装于顶管移动座14上,而电机15通过带传动机构带动丝杆螺母转动,从而使顶管移动座14沿直线导轨移动,上述结构均是机械领域常用的传动结构,因而具体的连接关系不详述,通过上述机构保证热交换管的尾端在收缩时,后顶杆12能够在顶管驱动机构带动下移动使后顶杆12的端面能够一直与热交换管5的端面相顶。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胀杆驱动机构包括杆驱动架16、设置于机架1上的导轨组件一17、丝杆组件一,所述杆驱动架16与导轨组件一17及丝杆组件一均连接,所述杆驱动架16上设有杆驱动电机18,该杆驱动电机18通过杆传动机构与丝杆组件连接而驱动丝杆组件中的螺母转动从而带动杆驱动架16整体移动,所述胀杆13固定于杆驱动架16的座孔19中,通过上述结构,胀杆13能够在杆驱动电机18的驱动下沿导轨组件一17移动,从而胀管,杆传动机构为带传动结构,带传动结构、导轨组件一17及丝杆组件一均是机械领域常用的传动结构,因而具体的连接关系不详述。
如图所示,胀杆13的具体固定结构在于:所述杆驱动架16上设有导板20、卡板21,所述座孔19位于导板20上,所述导板20上还设有与座孔19连通的容纳孔23,所述卡板21上设有卡孔24及与卡孔24部分相交的避让孔25,卡孔24与避让孔25相交整体呈葫芦形,所述胀杆13上设有凸出的限制环26,限制环26焊在胀杆13上,当限制环26位于容纳孔23内时,所述卡板21能够通过锁固驱动单元27降下,从而使卡孔24的位置与胀杆13同轴而能够与限制环26相抵。锁固驱动单元27为气缸,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便于更换维护胀杆13,当卡板21升起时避让孔25与座孔19及容纳孔23同轴,容纳孔23及避让孔25的孔径均比座孔19及卡孔24大从而能够通过限制环26,因而当胀杆13插入座孔19后,限制环26能够穿过避让孔25插入容纳孔23中,然后卡板21下降复位,此时胀杆13能够从避让孔25卡入卡孔24,此时卡孔24与座孔19及容纳孔23同轴,限制环26的直径大于卡孔24与座孔19的直径,因而限制环26被卡在卡孔24与座孔19间,从而使胀杆13与杆驱动架16固定,当然为了保证卡板21顺利升降,导板20中开有槽,所述卡板21位于该槽中,该槽通过面板22封闭。
如图8所示,所述前导向装置包括导向管28及前导向架29,所述导向管28固定于前导向架29上,所述胀杆13穿过导向管28,导向管28与前导向架29的固定方式与胀杆13与杆驱动架16固定的方式是相同的,因而具体不详述,而且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前导向架29上安装有驱使前导向架29移动的的前导向架驱动装置30,前导向架驱动装置30的结构和原理与顶管驱动机构是相同的,因而具体不详述。
如图所示,因为胀杆13很长,为了防止在胀杆13弯曲,需要在杆驱动架16与前导向架29间设有若干滑动导向机构,所述滑动导向机构包括相对设置于机架1上的导向滑轴31及与导向滑轴31滑动配合的导向滑座32,所述导向滑座32间通过拉索连接,且最靠近前导向装置的导向滑座32通过拉索与前导向装置连接,而最靠近杆驱动架16的导向滑座32通过拉索与杆驱动架16连接,所述导向滑座32上设有导向滑孔,所述胀杆13与导向滑孔滑动配合。通过上述结构,滑动导向机构均匀排布于胀杆驱动机构与前导向装置间,当杆驱动架16带动胀杆13胀管时,会逐渐推动靠近的导向滑座32随杆驱动架16一起移动,直至胀管完成,而导向滑座32的复位也很简单,杆驱动架16复位时会通过拉索顺序拉动所有的导向滑座32复位,上述结构简单、成本低。
如图9至图11,传送装置111包括升降座33,升降座33通过升降座驱动结构与机架1连接,所述升降座33与升降器34固定,所述升降驱动电机35通过传动结构与四个所述升降器34连接,升降驱动结构具体结构在于:所述升降驱动结构包括升降驱动电机35、传动结构、排布成矩形的四个升降器34,升降驱动电机35带减速器安装于机架1的中间位置,传动结构包括机架1上一字排开的三个转向箱36及若干传动轴6,两侧的转向箱36的位置与升降器34共线,转向箱36之间以及转向箱36与对应的升降器34之间通过传动轴37连接,通过上述结构我们能够通过一个电机15同步驱动四个升降器34升降,从而带动升降座33升降,而且相比气缸或是油缸带动升降座33精度高。
本申请中,所述升降座33上平行排布有三个抬升座38,抬升座38通过两端的支脚固定于升降座33上,所述抬升座38上设有抬升驱动单元39及通过抬升驱动单元39带动的抬升板40,本申请中,所述抬升驱动单元39为气缸,气缸通过螺钉固定在抬升座38底面,气缸的轴穿过抬升座38与抬升板40固定,从而带动抬升板40在抬升座38上方升降。
如图所示,所述抬升座38上还设有输送架及驱动输送架移动的输送驱动结构,热交换器114能够通过输送架输送到胀管位置及下一工位,所述抬升板40能够将位于胀管位置的热交换器114抬起。输送驱动结构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输送驱动结构包括安装于抬升座38上的输送电机41及与输送电机41连接的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齿轮42,所述输送架通过导轨组件16与抬升座38连接,且输送架上设有与主动齿轮42啮合的齿条43,上述结构简单而且成本低。而输送架的具体结构在于:所述包括相对设置的方形输送板44,输送板44两端通过连接杆45固定为一体,所述导轨组件16设置于抬升座38的两侧,所述抬升座38位于两输送板44间,这样输送架在输送电机41的驱动下能够沿抬升座38移动,从而输送热交换器114。
本结构的原理简述:初始状态时升降座33位于最低位置,而抬升板40也没有升起,且抬升板40的顶面低于输送板44的侧顶边缘,此时输送架的左端位于上料的位置,热交换器114通过机械手或是转送台输送于输送架的左端上,此时输送架的右端位于胀管位置处,然后输送架的左端移动到胀管位置,此时抬升板40升起,托起热交换器114,然后开始胀管,在胀管过程中,输送架复位,输送架的左端位于上料的位置,从而可以将等待胀管的热交换器114放置于其上,此时输送架的右端又位于胀管位置处,等待胀管完成,当胀管完成后,抬升板40落下使胀管完成的热交换器114落在输送架的右端,此时,输送架再次移动使输送架的左端移动到胀管位置,同时输送架的右端将胀管完成的热交换器114送到下一生产设备处,而同时抬升板40又将等待胀管的热交换器114抬起开始胀管,从而不断循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中央空调热交换器胀管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中央空调热交换器胀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及设置于机架上的胀管装置及传送装置,所述胀管装置包括中央空调热交换器胀管设备构及顶管机构,所述中央空调热交换器胀管设备构包括胀杆、带动胀杆移动的胀杆驱动机构、给胀杆导向的前导向装置,所述顶管机构包括顶管伸缩定位机构及带动顶管伸缩定位机构移动的顶管驱动机构,所述顶管伸缩定位机构包括后顶杆、后顶套及弹性复位件,所述后顶杆与所述后顶套的套孔滑动配合,且所述后顶套与后顶杆间设有限制后顶套脱出后顶杆的限位结构,所述弹性复位件设置于后顶杆上且能够推压后顶套,所述传送装置包括升降座,升降座通过升降驱动结构与机架连接,所述升降座上设有若干抬升座,所述抬升座上设有抬升驱动单元及通过抬升驱动单元带动的抬升板,所述抬升座上还设有输送架及驱动输送架移动的输送驱动结构,热交换器能够通过输送架输送到胀管位置及下一工位,所述抬升板能够将位于胀管位置的热交换器抬起,且位于胀管位置的热交换器能够通过胀管装置进行胀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央空调热交换器胀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胀杆驱动机构包括杆驱动架、设置于机架上的导轨组件一、丝杆组件一,所述杆驱动架与导轨组件一及丝杆组件一均连接,所述杆驱动架上设有杆驱动电机,该杆驱动电机通过杆传动机构与丝杆组件连接而驱动丝杆组件中的螺母转动从而带动杆驱动架整体移动,所述胀杆固定于杆驱动架的座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央空调热交换器胀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向装置包括导向管及前导向架,所述导向管固定于前导向架上,所述胀杆穿过导向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央空调热交换器胀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顶杆包括杆一及杆二,所述杆一与所述后顶套的套孔滑动配合,所述杆一的端面设有避空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央空调热交换器胀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杆一上的台阶面及设置于套孔内的凸环,所述凸环能够与台阶面相抵,所述杆一包括杆头及杆体,且所述台阶面由杆头与杆体相交的端面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央空调热交换器胀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结构包括升降驱动电机、传动结构、排布成矩形的四个升降器,所述升降座与升降器固定,所述升降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结构与四个所述升降器连接,从而驱动四个所述升降器同步升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中央空调热交换器胀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驱动结构包括安装于抬升座上的输送电机及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齿轮,所述输送架通过导轨组件二与抬升座连接,且输送架上设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齿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中央空调热交换器胀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架包括相对设置的输送板,输送板两端通过连接杆固定为一体,所述导轨组件二设置于抬升座的两侧,所述抬升座位于两输送板间。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央空调热交换器胀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胀杆驱动机构与前导向装置间设有若干滑动导向机构,所述滑动导向机构包括相对设置于机架上的导向滑轴及与导向滑轴滑动配合的导向滑座,所述导向滑座间通过拉索连接,且最靠近前导向装置的导向滑座通过拉索与前导向装置连接,而最靠近杆驱动架的导向滑座通过拉索与杆驱动架连接,所述导向滑座上设有导向滑孔,所述胀杆与导向滑孔滑动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央空调热交换器胀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杆驱动架上设有导板、卡板,所述座孔位于导板上,所述导板上还设有与座孔连通的容纳孔,所述卡板上设有卡孔及与卡孔部分相交的避让孔,所述胀杆上设有凸出的限制环,当限制环位于容纳孔内时,所述卡板能够通过锁固驱动单元降下,从而使卡孔的位置与胀杆同轴而能够与限制环相抵。
CN202223482678.7U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中央空调热交换器胀管设备 Active CN2194254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82678.7U CN219425450U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中央空调热交换器胀管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82678.7U CN219425450U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中央空调热交换器胀管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25450U true CN219425450U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42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82678.7U Active CN219425450U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中央空调热交换器胀管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254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72934A (zh) * 2024-02-28 2024-03-29 河南诚兴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无缝分支管生产设备及无缝分支管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72934A (zh) * 2024-02-28 2024-03-29 河南诚兴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无缝分支管生产设备及无缝分支管
CN117772934B (zh) * 2024-02-28 2024-05-24 河南诚兴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无缝分支管生产设备及无缝分支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39298B (zh) 一种扁线电机定子端部扭头的装置及方法
CN110227921B (zh) 一种电涌保护器及其装配设备
CN219425450U (zh) 一种中央空调热交换器胀管设备
CN106516683B (zh) 物料传输转移系统
CN108057792B (zh) 铝型材框架生产线的装配角码装置
CN115556037A (zh) 一种阀门内阀套滤网自动化组装与焊接装置
CN114474110A (zh) 一种机械手柔性夹持结构及其在快换装置中的应用
CN116551348B (zh) 光伏板接线盒全自动安装主机
CN115805271A (zh) 一种胀管机
CN108188302B (zh) 冷凝器生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1682711A (zh) 定子铁芯整形装置及定子铁芯整形方法
KR19990014516A (ko) 열교환기의 헤더 조립장치
CN205200946U (zh) 发热管管端组装机的送料机构
CN220055322U (zh) 适用于多尺寸工件的定位滑台装置
CN214161647U (zh) 一种半自动攻牙机
CN217606866U (zh) 电芯装配导向工装及电芯装配系统
CN215709186U (zh) 一种电机转子焊接压敏电阻生产用环形循环输送机构
CN221041389U (zh) 方形电池壳体整形设备
CN214291583U (zh) 一种激光加工初步定位结构
CN203109078U (zh) 一种保障管片式换热器翅片间距的装置
CN116159892A (zh) 自带上下料功能的双头管材校圆装置
CN219843256U (zh) 一种铜片与头插内芯组装机构
CN212150764U (zh) 一种pcie扩展卡用封装机的快速下料机构
CN214079244U (zh) 拔棒机
CN212518707U (zh) 定子铁芯整形机构及定子铁芯整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