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82441U - 一种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82441U
CN219382441U CN202320385878.6U CN202320385878U CN219382441U CN 219382441 U CN219382441 U CN 219382441U CN 202320385878 U CN202320385878 U CN 202320385878U CN 219382441 U CN219382441 U CN 2193824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lifting assembly
rear lifting
new energy
energy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8587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子昌
牟东
周爱军
夏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ant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ant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ant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ant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8587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824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824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824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平台,涉及换电站的技术领域,包括间隔设置的前抬升组件和后抬升组件,所述前抬升组件与后抬升组件之间设置有行驶踏板;所述后抬升组件背离前抬升组件的一侧设置有进车平台,所述进车平台沿远离后抬升组件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前抬升组件背离后抬升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出车平台,所述出车平台沿朝向前抬升组件方向倾斜向上设置;还包括滑动设置在前抬升组件和后抬升组件一侧的上料小车,所述换电小车上设置有测高模块。本实用新型具有高效便捷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电站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平台。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动汽车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越来越多的传统汽车厂商加入到电动汽车阵营,并且随着排放法规进一步加严,电动汽车替代传统燃油车已成为必然,因此越来越多的换电站被搭建起来。
市场现有换电站一般通过抬举车辆车身来抬升车辆换电,但对于现有的轻型物流卡车车辆而言,车架较难抬举,只能通过抬举四轮胎实现车辆抬升;但抬升车辆四轮胎时会因轮胎气压、车辆负载量、车辆负载位置不同等因素导致车辆在各个轮胎处的底盘的水平姿态不同,因此,在换电RGV行驶到待换电位置时,RGV上的待换电池与车辆底盘不平行,导致换电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平台,其具有高效便捷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平台,包括间隔设置的前抬升组件和后抬升组件,所述前抬升组件与后抬升组件之间设置有行驶踏板;
所述后抬升组件背离前抬升组件的一侧设置有进车平台,所述进车平台沿远离后抬升组件方向倾斜向下设置;
所述前抬升组件背离后抬升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出车平台,所述出车平台沿朝向前抬升组件方向倾斜向上设置;
还包括滑动设置在前抬升组件和后抬升组件一侧的上料小车,所述上料小车上设置有测高模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抬升组件包括前抬升板、设置在前抬升板两侧的前抬升支架,所述前抬升板两侧均设置有前抬升销柱,所述前抬升支架接近前抬升板的一端设置有前抬升块,所述前抬升块与前抬升销柱卡接配合,所述前抬升支架上设置有用于抬升前抬升块的前驱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位于不同前抬升支架上的所述前抬升块上分别开设有前调整圆槽和前调整腰型槽,邻近前调整圆槽的所述前抬升销柱嵌设在前调整圆槽内并与前调整圆槽同轴转动连接,邻近前调整腰型槽的所述前抬升销柱滚动设置在前调整腰型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抬升组件包括后抬升板、设置在后抬升板两侧的后抬升支架,所述后抬升板两侧均设置有后抬升销柱,所述后抬升支架接近后抬升板的一端设置有后抬升块,所述后抬升块与后抬升销柱卡接配合,所述后抬升支架上设置有用于抬升后抬升块的后驱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位于不同后抬升支架上的所述后抬升块上分别开设有后调整圆槽和后调整腰型槽,邻近后调整圆槽的所述后抬升销柱嵌设在后调整圆槽内并与后调整圆槽同轴转动连接,邻近后调整腰型槽的所述后抬升销柱滚动设置在后调整腰型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测高模块包括与上料小车固定连接的固定座、沿竖直方向活动插设在固定座内的测量杆、设置在测量杆远离固定座一端的感应器,所述测量杆上绕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与感应器相连,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测量杆沿竖直方向升降的升降组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座底部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一端从固定座的侧边露出,所述定位块露出固定座的一端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沿竖直方向贯穿定位块,所述测量杆远离感应器的一端插设在插孔内,并沿插孔轴向滑动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设置在固定座内的驱动齿轮、用于带动驱动齿轮旋转的升降电机、与感应器连接的驱动齿条,所述驱动齿条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驱动齿条的长度大于所述测量杆的长度,所述驱动齿条远离感应器的一端插入固定座内并与驱动齿轮啮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齿条远离驱动齿轮的一端一体成型有插入头,所述插入头远离驱动齿条的一端成尖锐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大大提高了换电效率,使得换电作业更加快捷方便;
2.通过设置圆槽和腰型槽,提高了换电作业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换电站平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换电站平台的俯视图;
图3是前抬升组件和后抬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前抬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前抬升组件和后抬升组件的俯视图;
图6是前抬升销柱与前抬升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上料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测高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抬升组件;11、前抬升板;12、前抬升支架;13、前抬升销柱;14、前抬升块;141、前调整圆槽;142、前调整腰型槽;15、前驱动电机;2、后抬升组件;21、后抬升板;22、后抬升支架;23、后抬升销柱;24、后抬升块;241、后调整圆槽;242、后调整腰型槽;25、后驱动电机;3、行驶踏板;4、进车平台;5、出车平台;6、上料小车;7、测高模块;71、固定座;711、定位块;712、插孔;72、测量杆;73、感应器;74、复位弹簧;75、升降组件;751、驱动齿轮;752、升降电机;753、驱动齿条;754、插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平台,包括前抬升板11和后抬升板21,前抬升板11和后抬升板21间隔设置,前抬升板11和后抬升板21之间放置有两块行驶踏板3,两块行驶踏板3分别位于前抬升板11的两端,且行驶踏板3的两端与前抬升板11、后抬升板21均为间隔设置。前抬升板11背离后抬升板21的一侧面上连接有出车平台5,出车平台5沿朝向前抬升板11方向倾斜向上设置,后抬升板21背离前抬升板11的一侧面上连接有进车平台4,进车平台4沿远离后抬升板21方向倾斜向下设置。在前抬升板11和后抬升板21位于初始状态时,两者均为水平设置。在准备换电时,待换电车辆通过进车平台4驶入换电站时,待换电车辆的前车轮停留在前抬升板11上,后车轮停留在后抬升板21上,在换电结束后,车辆通过出车平台5驶出换电站。
前抬升板11的两侧均架设有前抬升支架12,前抬升支架12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和顶板,底板和顶板之间设置有两块支撑板,两块支撑板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前抬升块14。两个前抬升支架12分别为前左支架和前右支架,前抬升块14包括位于前左支架下端的前左抬升块、位于前右支架下端的前右抬升块。前左支架上设置有两个前左抬升块,两个前左抬升块沿前抬升板11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前右支架上设置有两个前右抬升块,两个前右抬升块沿前抬升板11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前左抬升块和前右抬升块位置一一对应,相对设置的前左抬升块和前右抬升块所成的直线与前抬升板11长度方向平行。
每一前抬升支架12的顶端均设置有前驱动电机15,前驱动电机15的驱动轴沿竖直方向向下设置,前驱动电机15的驱动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驱动螺杆,驱动螺杆远离前驱动电机15的一端与前抬升支架12的底板转动连接,驱动螺杆上螺纹连接有升降座,前左抬升块和前右抬升块均连接在升降座上。
前左抬升块和前右抬升块上分别开设有前调整圆槽141和前调整腰型槽142,在本实施例中,前左抬升块上开设有前调整圆槽141,前右抬升块上开设有前调整腰型槽142,前调整圆槽141位于前左抬升块的上端面上,前调整腰型槽142位于前右抬升块的上端面上。
前抬升板11的两端均设置有前抬升销柱13,每一端的前抬升销柱13的数量设置为二,邻近前调整圆槽141的前抬升销柱13嵌设在前调整圆槽141内并与前调整圆槽141同轴转动连接,使得前抬升板11的一侧边与前左抬升块铰接,邻近前调整腰型槽142的前抬升销柱13滚动设置在前调整腰型槽142内,使得前抬升板11的一侧边可吸收因为抬升高度不同造成的水平方向的微小变化,从而提高抬升时的稳定性。
前抬升板11、前抬升支架12、前抬升块14、前抬升销柱13共同构成了用于调整车辆前部位置的前抬升组件1。
后抬升板21的两侧均架设有后抬升支架22,后抬升支架22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和顶板,底板和顶板之间设置有两块支撑板,两块支撑板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后抬升块24。两个后抬升支架22分别为后左支架和后右支架,后抬升块24包括位于后左支架下端的后左抬升块、位于后右支架下端的后右抬升块。后左支架上设置有两个后左抬升块,两个后左抬升块沿后抬升板21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后右支架上设置有两个后右抬升块,两个后右抬升块沿后抬升板21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后左抬升块和后右抬升块位置一一对应,相对设置的后左抬升块和后右抬升块所成的直线与后抬升板21长度方向平行。
每一后抬升支架22的顶端均设置有后驱动电机25,后驱动电机25驱动后抬升块24升降的方式与前驱动电机15完全一致,在此不在赘述。
后左抬升块和后右抬升块上分别开设有后调整圆槽241和后调整腰型槽242,在本实施例中,后左抬升块上开设有后调整圆槽241,后右抬升块上开设有后调整腰型槽242,后调整圆槽241位于后左抬升块的上端面上,后调整腰型槽242位于后右抬升块的上端面上。
后抬升板21的两端均设置有后抬升销柱23,每一端的后抬升销柱23的数量设置为二,邻近后调整圆槽241的后抬升销柱23嵌设在后调整圆槽241内并与后调整圆槽241同轴转动连接,使得后抬升板21的一侧边与后左抬升块铰接,邻近后调整腰型槽242的后抬升销柱23滚动设置在后调整腰型槽242内,使得后抬升板21的一侧边可吸收因为抬升高度不同造成的水平方向的微小变化,从而提高抬升时的稳定性。
后抬升板21、后抬升支架22、后抬升块24、后抬升销柱23共同构成了用于调整车辆后部位置的后抬升组件2。
前抬升组件1和后抬升组件2一侧放置有上料小车6,上料小车6通过气缸和滑轨在电池架与换电位之间移动,上料小车6上设置有测高模块7,在待换电车辆驶入换电站后,上料小车6行驶到待换电车辆底部,并借助测高模块7得出测量结果,从而开始换电作业。
测高模块7包括固定连接在上料小车6上的固定座71,固定座71的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一块定位块711,定位块711的一端从固定座71的侧边露出。定位块711露出固定座71的一端开设有插孔712,插孔712沿竖直方向贯穿定位块711设置,插孔712内插设有一根测量杆72,测量杆72沿竖直方向设置,测量杆72在插孔712内滑动。测量杆7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感应器73,感应器73平行于定位块711设置。测量杆72上绕设有复位弹簧74,复位弹簧74沿竖直方向弯折设置,复位弹簧74一端与感应器73相连,另一端与定位块711的上端面相连。
固定座71背离测量杆72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升降电机752,升降电机752的驱动轴朝向测量杆72设置,且升降电机752的驱动轴一端贯穿固定座71侧壁插入固定座71内。升降电机752插入固定座71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751。固定座71内插设有一根与驱动齿轮751啮合设置的驱动齿条753,驱动齿条753沿竖直方向设置,且的长度长于的测量杆72的长度。在驱动齿轮751的带动下,驱动齿条753沿竖直方向升降。驱动齿条753的顶端与感应器73连接。驱动齿轮751、升降电机752、驱动齿条753共同构成了用于驱动感应器73移动的升降组件75。
驱动齿条753远离驱动齿轮751的一端一体成型有插入头754,插入头754的整体成三角状,且插入头754远离驱动齿条753的一端为尖角。车辆底盘在附着有泥土等阻碍测量的杂物时,插入头754能一定程度刺穿泥土与车底盘架抵接,从而得出更为准确的数据。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待换电车辆驶入换电站时,待换电车辆的前车轮停留在前抬升板11上,后车轮停留在后抬升板21上,然后前左支架、前右支架、后左支架、后右支架上的电机共同作用,在带动前抬升板11和后抬升板21升降的同时,也使得前抬升板11和后抬升板21在水平方向上发生倾斜,从而分别调整车辆四轮的姿态,使得车辆变成水平状态,然后带有电池包的上料小车6行驶到待换电车辆底部,升降电机752带动感应器73移动,直至与车底盘架相接,从而得出测量结果,再进行换电作业。本申请中公开的换电站平台大大提高了换电效率,使得换电作业更加快捷方便。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设置的前抬升组件(1)和后抬升组件(2),所述前抬升组件(1)与后抬升组件(2)之间设置有行驶踏板(3);
所述后抬升组件(2)背离前抬升组件(1)的一侧设置有进车平台(4),所述进车平台(4)沿远离后抬升组件(2)方向倾斜向下设置;
所述前抬升组件(1)背离后抬升组件(2)的一侧设置有出车平台(5),所述出车平台(5)沿朝向前抬升组件(1)方向倾斜向上设置;
还包括滑动设置在前抬升组件(1)和后抬升组件(2)一侧的上料小车(6),所述上料小车上设置有测高模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抬升组件(1)包括前抬升板(11)、设置在前抬升板(11)两侧的前抬升支架(12),所述前抬升板(11)两侧均设置有前抬升销柱(13),所述前抬升支架(12)接近前抬升板(11)的一端设置有前抬升块(14),所述前抬升块(14)与前抬升销柱(13)卡接配合,所述前抬升支架(12)上设置有用于抬升前抬升块(14)的前驱动电机(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平台,其特征在于:位于不同前抬升支架(12)上的所述前抬升块(14)上分别开设有前调整圆槽(141)和前调整腰型槽(142),邻近前调整圆槽(141)的所述前抬升销柱(13)嵌设在前调整圆槽(141)内并与前调整圆槽(141)同轴转动连接,邻近前调整腰型槽(142)的所述前抬升销柱(13)滚动设置在前调整腰型槽(14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抬升组件(2)包括后抬升板(21)、设置在后抬升板(21)两侧的后抬升支架(22),所述后抬升板(21)两侧均设置有后抬升销柱(23),所述后抬升支架(22)接近后抬升板(21)的一端设置有后抬升块(24),所述后抬升块(24)与后抬升销柱(23)卡接配合,所述后抬升支架(22)上设置有用于抬升后抬升块(24)的后驱动电机(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平台,其特征在于:位于不同后抬升支架(22)上的所述后抬升块(24)上分别开设有后调整圆槽(241)和后调整腰型槽(242),邻近后调整圆槽(241)的所述后抬升销柱(23)嵌设在后调整圆槽(241)内并与后调整圆槽(241)同轴转动连接,邻近后调整腰型槽(242)的所述后抬升销柱(23)滚动设置在后调整腰型槽(242)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高模块(7)包括与上料小车(6)固定连接的固定座(71)、沿竖直方向活动插设在固定座(71)内的测量杆(72)、设置在测量杆(72)远离固定座(71)一端的感应器(73),所述测量杆(72)上绕设有复位弹簧(74),所述复位弹簧(74)与感应器(73)相连,所述固定座(7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测量杆(72)沿竖直方向升降的升降组件(7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71)底部设置有定位块(711),所述定位块(711)一端从固定座(71)的侧边露出,所述定位块(711)露出固定座(71)的一端开设有插孔(712),所述插孔(712)沿竖直方向贯穿定位块(711),所述测量杆(72)远离感应器(73)的一端插设在插孔(712)内,并沿插孔(712)轴向滑动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75)包括设置在固定座(71)内的驱动齿轮(751)、用于带动驱动齿轮(751)旋转的升降电机(752)、与感应器(73)连接的驱动齿条(753),所述驱动齿条(753)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驱动齿条(753)的长度大于所述测量杆(72)的长度,所述驱动齿条(753)远离感应器(73)的一端插入固定座(71)内并与驱动齿轮(751)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条(753)远离驱动齿轮(751)的一端一体成型有插入头(754),所述插入头(754)远离驱动齿条(753)的一端成尖锐状。
CN202320385878.6U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平台 Active CN2193824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85878.6U CN219382441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85878.6U CN219382441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82441U true CN219382441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95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85878.6U Active CN219382441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824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442178U (zh) 一种汽车侧部换电站
CN213442177U (zh) 一种汽车换电站的顶升定位装置
CN107901769A (zh) 一种具有防陷坑功能及发电效率高的新能源汽车
CN21938244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平台
CN109443729B (zh) 模拟汽车碾压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212863967U (zh) 一种车辆升降装置及车辆换电平台
CN215154062U (zh) 一种电动汽车换电定位举升机构
CN219526116U (zh) 一种换电站用车辆抬升装置
CN211899917U (zh) 一种无避让滑轨式立体停车库
CN219007795U (zh) 一种适用多种车型的前轮归中定位装置及车辆换电平台
CN219869594U (zh) 一种换电站用测高装置
CN219564835U (zh) 一种电池更换装置
CN220298314U (zh) 一种适用于多轴距车型轴距调节装置
CN218507480U (zh) 一种换电站车轮举升归中变距位移机构
CN220332648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新能源用储能装置
CN21789279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对中机构
CN219113987U (zh) 一种汽车车身测量固定支架
CN220884344U (zh) 一种适用于多轴距车型补位的平台
CN218877197U (zh) 一种换电站车轮归中变距机构
CN218970785U (zh) 一种升降横移式充电立体车库
CN117569665A (zh) 一种应用于底盘式商用车换电站的车辆辅助定位系统
CN22000971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拆卸装置
CN220811770U (zh) 一种可用于移动储能电源箱体的叉车
CN2592432Y (zh) 车辆运输车的上平台升举装置
CN220660881U (zh) 一种用于仓库的货物检测扫码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