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98314U - 一种适用于多轴距车型轴距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多轴距车型轴距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98314U
CN220298314U CN202322063287.XU CN202322063287U CN220298314U CN 220298314 U CN220298314 U CN 220298314U CN 202322063287 U CN202322063287 U CN 202322063287U CN 220298314 U CN220298314 U CN 2202983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base
module
driving
frame body
adjust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6328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锋
丁武俊
周晓伟
厉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ongtu Smar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ongtu Smar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ongtu Smar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ongtu Smar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6328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983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983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983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轴距车型轴距调节装置,包括架体、轴距调节模块;所述架体的一端与换电平台的驶入导坡固定连接,并且架体的两侧固定设有滑轨;所述轴距调节模块的底端对称设有至少4个的滑动轮,所述轴距调节模块通过滑动轮能够在滑轨上进行往复式滑动。本实用新型通过轴距调节模块在架体上自由滑移的方式改变换电平台上的工作区间长度,本实用新型能够轴距在2600mm‑3800mm轴距的任意车型进行换电工作;当面对承载式车身车型时,轴距调节模块可选择不工作或滑动较小的距离,当面对轻卡等中长车型时,轴距调节模块通过滑动较大或最大距离使换电平台上的工作区间长度值契合车辆的轴距。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多轴距车型轴距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换电平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多轴距车型轴距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换电站是为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提供充电和更换的能源站,现有的换电站只能满足指定轴距的车辆,或者轴距比较接近的车辆进行换电作业,在轴距相差较大的情况下,换电站无法进行换电工作,无法适用于多种车型的充换电作业。如果在换电站出现不同轴距的车型进行换电,某些不符合换电站轴距的车子无法进行换电,增加了车辆寻找充电站的难度,影响工作效率,甚至会出现车辆电量不够,找不到就近的换电站或充电站,车辆电量用光,突然停在公路上的情况,使驾驶员处于危险的环境中。
例如,CN114132215A公开了一种换电站,换电站包括:第一电池仓和第二电池仓,第一电池仓和第二电池仓并排间隔设置;第一换电装置,设置于第一电池仓和第二电池仓之间,并且第一换电装置靠近第一电池仓设置;第二换电装置,设置于第一电池仓和第二电池仓之间,并且第二换电装置靠近第二电池仓设置,第一换电装置和第二换电装置之间设置有停车位;其中,第一换电装置和第二换电装置都包括:第一座体;抓手装置;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抓手装置沿第一轨迹位移;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座体回转以及沿第二轨迹位移,第一轨迹与第二轨迹相垂直。
上述技术方案虽然能够缩短车辆的换电时间,提高换电效率;但是,该方案在面对轴距相差较大的车辆时,依然无法有效的进行换电工作,即该方案无法适用于多种车型的充换电作业,会受限于车辆的轴距以及电池的规格。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急需一种适用于多轴距车型轴距调节装置,面对不同轴距的车辆时能够进行适应性调节,使换电平台能够满足多车型的通用换电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轴距车型轴距调节装置,具有轴距调节模块,能够根据不同车型调节换电平台上的工作区间长度,以适应不同轴距的车辆进行换电工作,实现多车型的通用换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轴距车型轴距调节装置,包括架体、轴距调节模块;
所述架体的一端与换电平台的驶入导坡固定连接,并且架体的两侧固定设有滑轨;
所述轴距调节模块的底端对称设有至少4个的滑动轮,所述轴距调节模块通过滑动轮能够在滑轨上进行往复式滑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轴距调节模块在架体上自由滑移的方式改变换电平台上的工作区间长度,本实用新型能够轴距在2600mm-3800mm轴距的任意车型进行换电工作;当面对承载式车身车型时,轴距调节模块可选择不工作或滑动较小的距离,当面对轻卡等中长车型时,轴距调节模块通过滑动较大或最大距离使换电平台上的工作区间长度值契合车辆的轴距。
优选的,所述架体包括主架体、过渡架体,所述过渡架体设于主架体与驶入导坡之间;
所述滑轨设于主架体的两侧,且滑轨的外部设有防护板;
通过防护板能够保护主架体内的组件结构;
所述过渡架体的顶部固定设有过渡板。
本实用新型的主架体用于实现距调节模块的滑移工作,过渡架体用于实现车辆从驶入导坡运行到轴距调节模块之间的过渡支撑,并且过渡架体在轴距调节模块进行滑移时能够对轴距调节模块实现过渡支撑作用。
优选的,所述轴距调节模块包括主体、导向板、第一驱动模块;
所述主体靠近驶入导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具有一定坡度;
所述主架体靠近中部的位置上设有第一驱动模块,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的一端与主体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用于驱动主体移动;且当主体移动时,过渡板能够对导向板起到支撑作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驱动模块驱动主体沿主架体进行往复式滑移工作,导向板用于引导车辆进入主体上,且导向板具有一定坡度,能够便于车辆更好的驶入,且防止车辆驶入时对轴距调节模块造成损伤。
并且当本申请的主体在第一驱动模块的驱动作用下滑移最远距离时,导向板恰好覆盖过渡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丝杆、第一螺母、第一连接块、丝杆安装座;所述丝杆安装座固定设于主架体的底部,所述第一丝杆设于丝杆安装座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丝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上设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端与第一螺母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另一端与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一丝杆转动,第一丝杆与第一螺母螺纹连接,第一螺母在第一丝杆的驱动作用以及第一连接块的限位作用下,能够沿第一丝杆移动,并通过第一连接块带动主体移动。
优选的,所述主体包括辊轮调节模块与对中模块,所述主体的两端对称设有辊轮调节模块,所述辊轮调节模块上活动设有对中模块。
本实用新型通过辊轮调节模块能够使车辆的车轮进行微调调正,防止车身倾斜无法换电;通过对中模块能够使车辆的车轮对中,进而使车身与换电平台对中。更好地完成换电工作。
优选的,所述辊轮调节模块包括两排对称设置辊轮组以及辊轮驱动装置,所述辊轮组转动设于主体顶端,所述辊轮驱动装置设于主体内且用于驱动辊轮组转动。
通过辊轮驱动装置驱动两排辊轮组转动,带动轮胎调正对齐。
优选的,所述对中模块包括推板、支架、第二驱动模块;
所述支架套设在辊轮组的外侧,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推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一端与第二驱动模块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模块通过支架能够驱动推板沿辊轮组往复式移动。
通过第二驱动模块能够带动支架沿辊轮组移动,进而带动推板移动,推板能够将辊轮组上的车轮进行推动,直至调整到车身与换电平台对中。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包括第二驱动电机、联动轴、第二丝杆、第二螺母、第二连接块、限位件;
所述联动轴的一端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联动轴的另一端与第二丝杆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能够通过驱动联动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二丝杆转动;
所述限位件固定设于主体底部,所述第二丝杆穿设过限位件的轴心;所述限位件用于安装限位第二丝杆;
所述第二丝杆上设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一端与第二螺母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另一端与支架的底端固定连接。
通过第二驱动电机带动联动轴自转,联动轴自转的同时有能够带动第二丝杆转动,第二螺母在第二丝杆的驱动作用以及第二连接块的限位作用下,能够沿第二丝杆移动,并通过第二连接块带动支架和推板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驱动电机两侧均设有输出端,且第二驱动电机两侧输出端连接的联动轴错位设置,第二驱动电机能够通过两侧的联动轴分别控制第二丝杆的运动状态,以分别控制支架的运动状态,两侧的对中模块同时工作以更高效的完成车辆的对中工作。
优选的,本申请的一种适用于多轴距车型轴距调节装置还包括补位模块,所述补位模块设于轴距调节模块底部,当轴距调节模块沿滑轨滑动最大距离时,所述补位模块能够升起补位。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补位模块,当轴距调节模块移动增加轴距时,补位模块能够升起对架体空缺的部位进行补位,以更好的支撑车辆;当轴距调节模块复位时,补位模块能够下降至轴距调节模块下方,不会影响轴距调节模块的复位。
优选的,所述架体的一端对称设有一对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位于轴距调节模块上方,且限位杆的长度值大于轴距调节模块能够滑动的最大距离值。
本申请的限位杆能够对轴距调节模块起到限位作用,即使轴距调节模块在移动状态下,由于限位杆的长度值大于轴距调节模块能够滑动的最大距离值,因此限位杆时刻都能对轴距调节模块进行限位,防止轴距调节模块移动时晃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适用于多轴距车型轴距调节装置,具有轴距调节模块,能够根据不同车型调节换电平台上的工作区间长度,以适应不同轴距的车辆进行换电工作,实现多车型的通用换电;本实用新型能够轴距在2600mm-3800mm轴距的任意车型进行换电工作;当面对承载式车身车型时,轴距调节模块可选择不工作或滑动较小的距离,当面对轻卡等中长车型时,轴距调节模块通过滑动较大或最大距离使换电平台上的工作区间长度值契合车辆的轴距。
2.本实用新型的主架体用于实现距调节模块的滑移工作,过渡架体用于实现车辆从驶入导坡运行到轴距调节模块之间的过渡支撑,并且过渡架体在轴距调节模块进行滑移时能够对轴距调节模块实现过渡支撑作用。
3.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驱动模块驱动主体沿主架体进行往复式滑移工作,导向板用于引导车辆进入主体上,且导向板具有一定坡度,能够便于车辆更好的驶入,且防止车辆驶入时对轴距调节模块造成损伤。
4.本实用新型通过辊轮调节模块能够使车辆的车轮进行微调调正,防止车身倾斜无法换电;通过对中模块能够使车辆的车轮对中,进而使车身与换电平台对中。更好地完成换电工作。
5.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驱动电机两侧均设有输出端,且第二驱动电机两侧输出端连接的联动轴错位设置,第二驱动电机能够通过两侧的联动轴分别控制第二丝杆的运动状态,以分别控制支架的运动状态,两侧的对中模块同时工作以更高效的完成车辆的对中工作。
6.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补位模块,当轴距调节模块移动增加轴距时,补位模块能够升起对架体空缺的部位进行补位,以更好的支撑车辆;当轴距调节模块复位时,补位模块能够下降至轴距调节模块下方,不会影响轴距调节模块的复位。
7.本申请的限位杆能够对轴距调节模块起到限位作用,即使轴距调节模块在移动状态下,由于限位杆的长度值大于轴距调节模块能够滑动的最大距离值,因此限位杆时刻都能对轴距调节模块进行限位,防止轴距调节模块移动时晃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适用于多轴距车型轴距调节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架体与轴距调节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轴距调节模块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辊轮调节模块与对中模块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对中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之二;
其中,图中所示:架体1、滑轨12、防护板13、过渡板14、主架体17、过渡架体18、轴距调节模块2、主体21、导向板22、第一驱动电机23、第一丝杆24、第一连接块25、丝杆安装座26、驶入导坡4、辊轮调节模块5、辊轮组51、对中模块6、推板61、支架62、第二驱动电机63、联动轴64、第二丝杆65、第二连接块66、限位件67、补位模块7、限位杆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用于轴距为3200mm-3800mm的大轴距车型,例如面包车或轻卡;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轴距车型轴距调节装置,包括架体1、轴距调节模块2;
所述架体1的一端与换电平台的驶入导坡4固定连接,并且架体1的两侧固定设有滑轨12;
所述轴距调节模块2的底端对称设有至少4个的滑动轮,所述轴距调节模块2通过滑动轮能够在滑轨12上进行往复式滑动。
当需要调节轴距适应面包车或轻卡换电时,车辆由驶入导坡4驶入换电平台,同时轴距调节模块2通过滑动轮在滑轨12上滑动,改变换电平台上的工作区间长度值,以契合不同轴距的车辆。
如图1-2所示,所述架体1包括主架体17、过渡架体18,所述过渡架体18设于主架体17与驶入导坡4之间;
所述滑轨12设于主架体17的两侧,且滑轨12的外部设有防护板13;
所述过渡架体18的顶部固定设有过渡板14。
通过主架体17实现距调节模块2的滑移工作,过渡架体18用于实现车辆从驶入导坡4运行到轴距调节模块2之间的过渡支撑,并且过渡架体18在轴距调节模块2进行滑移时能够对轴距调节模块2实现过渡支撑作用。
如图2-4所示,所述轴距调节模块2包括主体21、导向板22、第一驱动模块;
所述主体21靠近驶入导坡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板22,所述导向板22具有一定坡度;用于引导车辆更好的驶入;
所述主架体17靠近中部的位置上设有第一驱动模块,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的一端与主体21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用于驱动主体21移动;且当主体21移动时,过渡板14能够对导向板22起到支撑作用。
轴距调节模块2滑移时,通过第一驱动模块驱动主体21沿主架体17滑动,主体21同步带动导向板22移动,导向板22移动时,过渡板14能够对导向板22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3-4所示,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第一驱动电机23、第一丝杆24、第一螺母、第一连接块25、丝杆安装座26;所述丝杆安装座26固定设于主架体17的底部,所述第一丝杆24设于丝杆安装座26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3的输出端与第一丝杆2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24上设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连接块25的一端与第一螺母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25的另一端与主体21的底部固定连接。
当第一驱动模块工作时,第一驱动电机23开启并带动第一丝杆24转动,第一丝杆24与第一螺母螺纹连接,第一螺母受到第一丝杆24的驱动作用以及第一连接块25的限位作用下,能够沿第一丝杆24上移动,并带动第一连接块25运动,进而带动主体21运动。
如图3,、图5-7所示,所述主体21包括辊轮调节模块5与对中模块6,所述主体21的两端对称设有辊轮调节模块5,所述辊轮调节模块上活动设有对中模块6。
当车辆驶入换电平台时,如果呈倾斜状态,则通过辊轮调节模块5对车轮进行调整进而带动车身调正,如果车辆驶入时未与换电平台对中而导致无法解锁换电时,对中模块6对车轮进行推移以改变车辆的位置使车辆与平台对中。
所述辊轮调节模块5包括两排对称设置辊轮组51以及辊轮驱动装置,所述辊轮组51转动设于主体21顶端,所述辊轮驱动装置设于主体21内且用于驱动辊轮组51转动。
通过辊轮驱动装置驱动两排辊轮组51转动以实现对车辆车轮的位置调整。
所述对中模块6包括推板61、支架62、第二驱动模块;
所述支架62套设在辊轮组51的外侧,所述支架62的一端与推板61固定连接,所述支架62的另一端与第二驱动模块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模块通过支架62能够驱动推板61沿辊轮组51往复式移动。
通过第二驱动模块带动支架62沿辊轮组51移动,支架62同步带动推板61移动进而对车轮进行推移,使车辆与平台完成对中。
如图6-7所示,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包括第二驱动电机63、联动轴64、第二丝杆65、第二螺母、第二连接块66、限位件67;
所述联动轴64的一端与第二驱动电机6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联动轴64的另一端与第二丝杆65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63能够通过驱动联动轴64转动进而带动第二丝杆65转动;
所述限位件67固定设于主体21底部,所述第二丝杆65穿设过限位件67的轴心;
所述第二丝杆65上设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连接块66的一端与第二螺母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66的另一端与支架62的底端固定连接。
第二驱动电机63两侧均设有输出端,第二驱动电机63两侧输出端连接的联动轴64错位设置,第二驱动电机63能够通过两侧的联动轴64分别控制第二丝杆65的运动状态,以分别控制支架62的运动状态,两侧的对中模块同时工作以更高效的完成车辆的对中工作。
对中模块6工作时,第二驱动电机63同步带动两侧的联动轴64以相应的功率自转,联动轴64自转时能够带动第二丝杆65转动,第二丝杆65与第二螺母螺纹连接,第二螺母受到第二丝杆65的驱动作用以及第二连接块66的限位作用下,能够沿第二丝杆65上移动,并带动第二连接块66运动,进而带动支架62移动相应的距离。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补位模块7,所述补位模块7设于轴距调节模块2底部,当轴距调节模块2沿滑轨12滑动最大距离时,所述补位模块7能够升起补位。
当轴距调节模块2移动时,架体1上会形成一端空缺,为防止车辆不能平稳驶入,此时补位模块7会进行升起补位,并对车辆驶入形成稳定的支撑。
如图1-2所示,所述架体1的一端对称设有一对限位杆8,所述限位杆8位于轴距调节模块2上方,且限位杆8的长度值大于轴距调节模块2能够滑动的最大距离值。
限位杆8能够对轴距调节模块2起到限位作用,即使轴距调节模块2在移动状态下,由于限位杆8的长度值大于轴距调节模块2能够滑动的最大距离值,因此限位杆8时刻都能对轴距调节模块2进行限位,防止轴距调节模块2移动时晃动。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当面包车或轻卡等大轴距车型驶入换电平台时,本实施例会进行轴距调节以契合车辆进行换电,第一驱动模块启动,第一驱动电机23开启并带动第一丝杆24转动,第一丝杆24与第一螺母螺纹连接,第一螺母受到第一丝杆24的驱动作用以及第一连接块25的限位作用下,能够沿第一丝杆24上移动,并带动第一连接块25运动,进而带动主体21沿主架体17滑动,主体21移动时,通过底部的滑动轮与滑轨12配合实现在滑轨12上滑动,此时换电平台上的工作区间长度随之增加,主体21滑动时同步带动导向板22移动,导向板22移动时,过渡板14能够对导向板22起到支撑作用。当当轴距调节模块2移动时,架体1上会形成一端空缺,为防止车辆不能平稳驶入,此时补位模块7会进行升起补位,并对车辆驶入形成稳定的支撑。
当车辆驶入换电平台时,如果呈倾斜状态,则通过辊轮调节模块5对车轮进行调整进而带动车身调正,如果车辆驶入时未与换电平台对中而导致无法解锁换电时,对中模块6对车轮进行推移以改变车辆的位置使车辆与平台对中。辊轮调节模块5工作时,通过辊轮驱动装置驱动两排辊轮组51转动以实现对车辆车轮的位置调整。对中模块6工作时,第二驱动电机63同步带动两侧的联动轴64以相应的功率自转,联动轴64自转时能够带动第二丝杆65转动,第二丝杆65与第二螺母螺纹连接,第二螺母受到第二丝杆65的驱动作用以及第二连接块66的限位作用下,能够沿第二丝杆65上移动,并带动第二连接块66运动,进而带动支架62移动相应的距离,进而通过推板61对车轮进行推动以带动车辆与换电平台实现对中。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用于轴距为2600mm-3100mm的小轴距车型,例如承载式车身车型;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轴距车型轴距调节装置,本实施例基于上述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如下技术内容:
当驶入车辆为承载式车身车型的小轴距车型时,第一驱动模块反转,轴距调节模块2沿滑轨12滑动复位,同时补位模块7下降,直至下降到轴距调节模块2下方,此时本实施例能够适应车辆的轴距并对车辆完成换电工作。
此外,术语“上”、“下”、“内”、“外”、“前”、“后”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步骤、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多轴距车型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轴距调节模块(2);
所述架体(1)的一端与换电平台的驶入导坡(4)固定连接,并且架体(1)的两侧固定设有滑轨(12);
所述轴距调节模块(2)的底端对称设有至少4个的滑动轮,所述轴距调节模块(2)通过滑动轮能够在滑轨(12)上进行往复式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轴距车型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包括主架体(17)、过渡架体(18),所述过渡架体(18)设于主架体(17)与驶入导坡(4)之间;
所述滑轨(12)设于主架体(17)的两侧,且滑轨(12)的外部设有防护板(13);
所述过渡架体(18)的顶部固定设有过渡板(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轴距车型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距调节模块(2)包括主体(21)、导向板(22)、第一驱动模块;
所述主体(21)靠近驶入导坡(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板(22),所述导向板(22)具有一定坡度;
所述主架体(17)靠近中部的位置上设有第一驱动模块,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的一端与主体(21)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用于驱动主体(21)移动;且当主体(21)移动时,过渡板(14)能够对导向板(22)起到支撑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轴距车型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第一驱动电机(23)、第一丝杆(24)、第一螺母、第一连接块(25)、丝杆安装座(26);所述丝杆安装座(26)固定设于主架体(17)的底部,所述第一丝杆(24)设于丝杆安装座(26)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3)的输出端与第一丝杆(2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24)上设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连接块(25)的一端与第一螺母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25)的另一端与主体(21)的底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轴距车型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21)包括辊轮调节模块(5)与对中模块(6),所述主体(21)的两端对称设有辊轮调节模块(5),所述辊轮调节模块上活动设有对中模块(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轴距车型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轮调节模块(5)包括两排对称设置辊轮组(51)以及辊轮驱动装置,所述辊轮组(51)转动设于主体(21)顶端,所述辊轮驱动装置设于主体(21)内且用于驱动辊轮组(51)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轴距车型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模块(6)包括推板(61)、支架(62)、第二驱动模块;
所述支架(62)套设在辊轮组(51)的外侧,所述支架(62)的一端与推板(61)固定连接,所述支架(62)的另一端与第二驱动模块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模块通过支架(62)能够驱动推板(61)沿辊轮组(51)往复式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轴距车型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包括第二驱动电机(63)、联动轴(64)、第二丝杆(65)、第二螺母、第二连接块(66)、限位件(67);
所述联动轴(64)的一端与第二驱动电机(6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联动轴(64)的另一端与第二丝杆(65)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63)能够通过驱动联动轴(64)转动进而带动第二丝杆(65)转动;
所述限位件(67)固定设于主体(21)底部,所述第二丝杆(65)穿设过限位件(67)的轴心;
所述第二丝杆(65)上设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连接块(66)的一端与第二螺母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66)的另一端与支架(62)的底端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轴距车型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位模块(7),所述补位模块(7)设于轴距调节模块(2)底部,当轴距调节模块(2)沿滑轨(12)滑动最大距离时,所述补位模块(7)能够升起补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轴距车型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的一端对称设有一对限位杆(8),所述限位杆(8)位于轴距调节模块(2)上方,且限位杆(8)的长度值大于轴距调节模块(2)能够滑动的最大距离值。
CN202322063287.XU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适用于多轴距车型轴距调节装置 Active CN2202983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63287.XU CN220298314U (zh)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适用于多轴距车型轴距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63287.XU CN220298314U (zh)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适用于多轴距车型轴距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98314U true CN220298314U (zh) 2024-01-05

Family

ID=89348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63287.XU Active CN220298314U (zh)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适用于多轴距车型轴距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983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84367A (zh) 电动汽车的换电平台
CN109501770A (zh) 车轮定位装置以及换电站
CN216231778U (zh) 便于减小磨损的载车平台及换电站
CN209757063U (zh) 一种固定式换电平台结构
CN111231742A (zh) 换电系统及包括其的换电站
CN110625643A (zh)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清扫机器人运输小车的向下锁止装置
CN220298314U (zh) 一种适用于多轴距车型轴距调节装置
CN109515395B (zh) 换电执行机构
CN209813946U (zh) 车轮定位装置以及车辆换电平台
CN116442848A (zh) 新能源商用车用移动式换电车
CN218145634U (zh) 一种换电站定位升降装置
CN210174831U (zh) 换电设备
CN115848321A (zh) 换电站停车机构和换电设备
CN115991172A (zh) 一种agv换电小车
CN117261678A (zh) 一种适用于多车型通用换电的轴距调节装置
CN211499978U (zh) 一种车辆位置调整装置、升降机及立体车库
CN218085453U (zh) 一种换电站车身归中变距定位机构
CN215046315U (zh) 一种发动机合装移栽装置
CN217917894U (zh) 一种可以兼容多种车型的换电站
CN220430114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自动换电装置
CN110539654A (zh) 一种封闭载具
CN219339238U (zh) 一种适用于中置轻卡换电站电池转运机构
CN218507480U (zh) 一种换电站车轮举升归中变距位移机构
CN217455733U (zh) 一种兼容不同轴距车辆换电用rgv装置
CN219194367U (zh) 一种汽车换电站车辆举升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