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01769A - 一种具有防陷坑功能及发电效率高的新能源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防陷坑功能及发电效率高的新能源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901769A CN107901769A CN201711349722.8A CN201711349722A CN107901769A CN 107901769 A CN107901769 A CN 107901769A CN 201711349722 A CN201711349722 A CN 201711349722A CN 107901769 A CN107901769 A CN 10790176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pitfall
- energy automobile
- generating efficiency
- mo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8/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y from forces of nature, e.g. sun or wind
- B60L8/003—Converting light into electric energy, e.g. by using photo-voltaic syste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15/00—Wheels or wheel attachments designed for increasing trac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6/00—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power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from forces of nature, e.g. sun or win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6/00—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power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from forces of nature, e.g. sun or wind
- B60K2016/003—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power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from forces of nature, e.g. sun or wind solar power drive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90—Energy harvesting concepts as power supply for auxiliaries' energy consumption, e.g. photovoltaic sun-ro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防陷坑功能及发电效率高的新能源汽车,包括车体、车轮、壳体、爬坑机构和调节机构,爬坑机构包括固定板、紧固组件和移动组件,紧固组件包括驱动单元和两个紧固单元,移动组件包括控制单元和两个爬坑单元,调节机构包括升降组件、转动组件和太阳能电池板。该具有防陷坑功能及发电效率高的新能源汽车中,通过爬坑机构,可以使得汽车能够轻松的驶出凹坑及沙地等地方,省时省力,并且整个装置便于装拆,方便维护,通过调节机构,可以使得太阳能电池板与太阳光充分接触,提高发电效率,并且还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通过这些大大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陷坑功能及发电效率高的新能源汽车。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
然而,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在使用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汽车陷坑的问题,汽车一旦陷入沙地及凹坑,仅依靠个人的力量很难推动汽车,如果拨打专业拖车的话,不仅要浪费时间等待,而且还需要破费资金,十分不便,此外,由于很多的新能源汽车都是依靠电力驱动,如何使得太阳能电池板高效发电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能够解决以上问题,将大大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防陷坑功能及发电效率高的新能源汽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防陷坑功能及发电效率高的新能源汽车,包括车体、车轮、壳体、爬坑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车轮设置在车体的下方,所述爬坑机构设置在车轮上,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壳体的内部;
所述爬坑机构包括固定板、紧固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固定板竖向设置在车轮的远离车体的一侧,所述紧固组件和移动组件均设置在固定板的内部;
所述紧固组件包括驱动单元和两个紧固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电机水平固定在固定板的内部,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第一齿轮的上方,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固定板的中部;
两个紧固单元分别设置在第二齿轮的两侧且关于第二齿轮对称,所述紧固单元包括丝杆、移动块、固定杆和卡块,所述丝杆水平设置,所述丝杆与第二齿轮同轴设置,所述移动块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设有与丝杆匹配的内螺纹,所述丝杆经通孔穿过移动块,所述第二齿轮分别通过两个丝杆驱动两个移动块相向运动,所述卡块设置在移动块的上方,所述固定杆竖向设置,所述移动块通过固定杆与卡块相连;
为了方便拆卸安装,第一电机启动,第一齿轮随之转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丝杆转动,通过控制第一电机的转向,可以使得两个移动块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移动块通过固定杆带动卡块移动,从而可以对车轮的轮毂进行紧固或者松开,当两个卡块将轮毂卡紧后,固定板就会被固定在车轮上,为汽车爬坑做准备,当两个卡块互相远离时,可以方便的将固定板从车轮上取下,便于清洗修护。
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控制单元和两个爬坑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二电机水平固定在固定板的内部,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三齿轮传动连接;
两个爬坑单元分别设置在第三齿轮的两侧且关于第三齿轮中心对称,所述爬坑单元包括条形齿轮、电动推杆和推板,所述条形齿轮水平设置,所述第三齿轮与条形齿轮啮合,所述电动推杆水平设置在条形齿轮上,所述电动推杆的推杆与推板相连,所述推板水平设置。
当汽车陷坑时,第二电机启动,第三齿轮随之转动,第三齿轮带动条形齿轮移动,移动齿轮带动电动推杆往固定板的外部移动,通过控制电动推杆,可以对推板的伸出长度进一步调节,此时,汽车启动,车轮转动,带动推板与地面凹陷处接触,通过推板与地面的接触,增大摩擦,同时起到一个支撑作用,使得车轮在转动的过程中不再打滑,汽车能够轻松的驶出凹坑及沙地等地方,与人力推车相比,不仅省力,而且避免了在推车过程中滑倒、碰伤等情况的发生,与呼叫拖车队推车相比,不仅省时,而且节约了拖车费用,减少了经济损失,大大提高了汽车的实用性。
作为优选,为了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升降调节及保护,当需要将太阳能电池板升高接受更多的光照时,气缸启动,带动滑动块向左移动,滑动块给伸缩架下侧的一端提供一个作用力,使得伸缩架带动太阳能电池板上升到适合高度接受光照发电,当遇到冰雹暴雨等恶劣天气,伸缩架带动太阳能电池板下降到壳体的内部,起到保护作用。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升降组件、转动组件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所述转动组件设置在升降组件的内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转动组件的上方,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气缸、滑动块、伸缩架和升降块,所述气缸水平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所述气缸的气杆与滑动块传动连接,所述滑动块在壳体的内部滑动,所述伸缩架竖向设置,所述伸缩架下侧的两端中,其中一端与滑动块铰接,另一端与壳体的内部铰接,所述伸缩架上侧的两端均设置在升降块的内部且在升降块的内部滑动,所述升降块的上端与太阳能电池板的下方的中部铰接。
作为优选,为了使太阳能电池板转动以接受最大光照,第三电机启动,驱动轮转动,驱动轮的转动使得连接线伸长或缩短,从而使得太阳能电池板绕着铰接处转动,使得光照面积最大。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两个转动单元,两个转动单元分别设置在升降板的内部的两侧,两个转动单元关于太阳能电池板对称,所述转动单元包括第三电机、驱动轮和连接线,所述第三电机水平设置在升降块的内部,所述第三电机与驱动轮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轮通过连接线与太阳能电池板的下方相连。
作为优选,为了检测条形齿轮的移动距离,从而确定推板伸长距离,条形齿轮在移动的过程中会给弹簧提供一个作用力,使其伸长或缩短,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力的大小,从而确定推板的移动距离。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还设有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弹簧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弹簧水平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固定板的内部,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弹簧与条形齿轮相连。
作为优选,为了使移动块水平稳定的移动,所述移动块的两侧设有两根导向杆,两个导向杆分别水平设置在移动块的上下两侧且关于丝杆对称,所述导向杆与移动块抵靠,所述导向杆与移动块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卡块夹紧过度,对车毂造成损坏,所述卡块上设有橡胶垫。
作为优选,为了使第一电机精确稳定的工作,所述第一电机为伺服电机。
作为优选,为了使得气缸可靠的工作,移动距离精确,所述气缸为电子气缸。
作为优选,为了将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流进行调节,方便储存,所述车体的内部设有整流器,所述整流器与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能够遥控汽车,所述车体的内部还设有天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防陷坑功能及发电效率高的新能源汽车中,通过爬坑机构,可以使得汽车能够轻松的驶出凹坑及沙地等地方,省时省力,并且整个装置便于装拆,方便维护,通过调节机构,可以使得太阳能电池板与太阳光充分接触,提高发电效率,并且还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通过这些大大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有防陷坑功能及发电效率高的新能源汽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具有防陷坑功能及发电效率高的新能源汽车的紧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具有防陷坑功能及发电效率高的新能源汽车的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具有防陷坑功能及发电效率高的新能源汽车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2.车轮,3.壳体,4.固定板,5.第一电机,6.第一齿轮,7.第二齿轮,8.丝杆,9.移动块,10.固定杆,11.卡块,12.第二电机,13.第三齿轮,14.条形齿轮,15.电动推杆,16.推板,17.弹簧,18.压力传感器,19.气缸,20.滑动块,21.伸缩架,22.升降块,23.第三电机,24.驱动轮,25.连接线,26.太阳能电池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具有防陷坑功能及发电效率高的新能源汽车,包括车体1、车轮2、壳体3、爬坑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车轮2设置在车体1的下方,所述爬坑机构设置在车轮2上,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壳体3的内部;
所述爬坑机构包括固定板4、紧固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固定板4竖向设置在车轮2的远离车体1的一侧,所述紧固组件和移动组件均设置在固定板4的内部;
所述紧固组件包括驱动单元和两个紧固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电机5、第一齿轮6和第二齿轮7,所述第一电机5水平固定在固定板4的内部,所述第一电机5与第一齿轮6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7设置在第一齿轮6的上方,所述第一齿轮6与第二齿轮7啮合,所述第二齿轮7设置在固定板4的中部;
两个紧固单元分别设置在第二齿轮7的两侧且关于第二齿轮7对称,所述紧固单元包括丝杆8、移动块9、固定杆10和卡块11,所述丝杆8水平设置,所述丝杆8与第二齿轮7同轴设置,所述移动块9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设有与丝杆8匹配的内螺纹,所述丝杆8经通孔穿过移动块9,所述第二齿轮7分别通过两个丝杆8驱动两个移动块9相向运动,所述卡块11设置在移动块9的上方,所述固定杆10竖向设置,所述移动块9通过固定杆10与卡块11相连;
为了方便拆卸安装,第一电机5启动,第一齿轮6随之转动,带动第二齿轮7转动,第二齿轮7带动丝杆8转动,通过控制第一电机5的转向,可以使得两个移动块9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移动块9通过固定杆10带动卡块11移动,从而可以对车轮2的轮毂进行紧固或者松开,当两个卡块11将轮毂卡紧后,固定板4就会被固定在车轮2上,为汽车爬坑做准备,当两个卡块11互相远离时,可以方便的将固定板4从车轮2上去下,便于清洗修护。
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控制单元和两个爬坑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二电机12和第三齿轮13,所述第二电机12水平固定在固定板4的内部,所述第二电机12与第三齿轮13传动连接;
两个爬坑单元分别设置在第三齿轮13的两侧且关于第三齿轮13中心对称,所述爬坑单元包括条形齿轮14、电动推杆15和推板16,所述条形齿轮14水平设置,所述第三齿轮13与条形齿轮14啮合,所述电动推杆15水平设置在条形齿轮14上,所述电动推杆15的推杆与推板16相连,所述推板16水平设置。
当汽车陷坑时,第二电机12启动,第三齿轮13随之转动,第三齿轮13带动条形齿轮14移动,移动齿轮14带动电动推杆15往固定板4的外部移动,通过控制电动推杆15,可以对推板16的伸出长度进一步调节,此时,汽车启动,车轮2转动,带动推板16与地面凹陷处接触,通过推板16与地面的接触,增大摩擦,同时起到一个支撑作用,使得车轮2在转动的过程中不再打滑,汽车能够轻松的驶出凹坑及沙地等地方,与人力推车相比,不仅省力,而且避免了在推车过程中滑倒、碰伤等情况的发生,与呼叫拖车队推车相比,不仅省时,而且节约了拖车费用,减少了经济损失,大大提高了汽车的实用性。
作为优选,为了对太阳能电池板26进行升降调节及保护,当需要将太阳能电池板26升高接受更多的光照时,气缸19启动,带动滑动块20向左移动,滑动块20给伸缩架21下侧的一端提供一个作用力,使得伸缩架21带动太阳能电池板26上升到适合高度接受光照发电,当遇到冰雹暴雨等恶劣天气,伸缩架21带动太阳能电池板26下降到壳体3的内部,起到保护作用。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升降组件、转动组件和太阳能电池板26,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壳体3的内部,所述转动组件设置在升降组件的内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6设置在转动组件的上方,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气缸19、滑动块20、伸缩架21和升降块22,所述气缸19水平设置在壳体3的内部,所述气缸19的气杆与滑动块20传动连接,所述滑动块20在壳体3的内部滑动,所述伸缩架21竖向设置,所述伸缩架21下侧的两端中,其中一端与滑动块20铰接,另一端与壳体3的内部铰接,所述伸缩架21上侧的两端均设置在升降块22的内部且在升降块22的内部滑动,所述升降块的上端与太阳能电池板26的下方的中部铰接。
作为优选,为了使太阳能电池板26转动以接受最大光照,第三电机23启动,驱动轮24转动,驱动轮24的转动使得连接线25伸长或缩短,从而使得太阳能电池板26绕着铰接处转动,使得光照面积最大。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两个转动单元,两个转动单元分别设置在升降板的内部的两侧,两个转动单元关于太阳能电池板26对称,所述转动单元包括第三电机23、驱动轮24和连接线25,所述第三电机23水平设置在升降块22的内部,所述第三电机23与驱动轮24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轮24通过连接线25与太阳能电池板26的下方相连。
作为优选,为了检测条形齿轮14的移动距离,从而确定推板16伸长距离,条形齿轮14在移动的过程中会给弹簧17提供一个作用力,使其伸长或缩短,通过压力传感器18检测力的大小,从而确定推板16的移动距离。所述固定板4的内部还设有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弹簧17和压力传感器18,所述弹簧17水平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18设置在固定板4的内部,所述压力传感器18通过弹簧17与条形齿轮14相连。
作为优选,为了使移动块9水平稳定的移动,所述移动块9的两侧设有两根导向杆,两个导向杆分别水平设置在移动块9的上下两侧且关于丝杆8对称,所述导向杆与移动块9抵靠,所述导向杆与移动块9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卡块11夹紧过度,对车毂造成损坏,所述卡块11上设有橡胶垫。
作为优选,为了使第一电机5精确稳定的工作,所述第一电机5为伺服电机。
作为优选,为了使得气缸19可靠的工作,移动距离精确,所述气缸19为电子气缸。
作为优选,为了将太阳能电池板26产生的电流进行调节,方便储存,所述车体1的内部设有整流器,所述整流器与太阳能电池板26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能够遥控汽车,所述车体1的内部还设有天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具有防陷坑功能及发电效率高的新能源汽车中,该具有防陷坑功能及发电效率高的新能源汽车中,通过爬坑机构,可以使得汽车能够轻松的驶出凹坑及沙地等地方,省时省力,并且整个装置便于装拆,方便维护,通过调节机构,可以使得太阳能电池板26与太阳光充分接触,提高发电效率,并且还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通过这些大大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实用性。。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有防陷坑功能及发电效率高的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车轮(2)、壳体(3)、爬坑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车轮(2)设置在车体(1)的下方,所述爬坑机构设置在车轮(2)上,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壳体(3)的内部;
所述爬坑机构包括固定板(4)、紧固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固定板(4)竖向设置在车轮(2)的远离车体(1)的一侧,所述紧固组件和移动组件均设置在固定板(4)的内部;
所述紧固组件包括驱动单元和两个紧固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电机(5)、第一齿轮(6)和第二齿轮(7),所述第一电机(5)水平固定在固定板(4)的内部,所述第一电机(5)与第一齿轮(6)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7)设置在第一齿轮(6)的上方,所述第一齿轮(6)与第二齿轮(7)啮合,所述第二齿轮(7)设置在固定板(4)的中部;
两个紧固单元分别设置在第二齿轮(7)的两侧且关于第二齿轮(7)对称,所述紧固单元包括丝杆(8)、移动块(9)、固定杆(10)和卡块(11),所述丝杆(8)水平设置,所述丝杆(8)与第二齿轮(7)同轴设置,所述移动块(9)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设有与丝杆(8)匹配的内螺纹,所述丝杆(8)经通孔穿过移动块(9),所述第二齿轮(7)分别通过两个丝杆(8)驱动两个移动块(9)相向运动,所述卡块(11)设置在移动块(9)的上方,所述固定杆(10)竖向设置,所述移动块(9)通过固定杆(10)与卡块(11)相连;
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控制单元和两个爬坑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二电机(12)和第三齿轮(13),所述第二电机(12)水平固定在固定板(4)的内部,所述第二电机(12)与第三齿轮(13)传动连接;
两个爬坑单元分别设置在第三齿轮(13)的两侧且关于第三齿轮(13)中心对称,所述爬坑单元包括条形齿轮(14)、电动推杆(15)和推板(16),所述条形齿轮(14)水平设置,所述第三齿轮(13)与条形齿轮(14)啮合,所述电动推杆(15)水平设置在条形齿轮(14)上,所述电动推杆(15)的推杆与推板(16)相连,所述推板(16)水平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陷坑功能及发电效率高的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升降组件、转动组件和太阳能电池板(26),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壳体(3)的内部,所述转动组件设置在升降组件的内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6)设置在转动组件的上方,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气缸(19)、滑动块(20)、伸缩架(21)和升降块(22),所述气缸(19)水平设置在壳体(3)的内部,所述气缸(19)的气杆与滑动块(20)传动连接,所述滑动块(20)在壳体(3)的内部滑动,所述伸缩架(21)竖向设置,所述伸缩架(21)下侧的两端中,其中一端与滑动块(20)铰接,另一端与壳体(3)的内部铰接,所述伸缩架(21)上侧的两端均设置在升降块(22)的内部且在升降块(22)的内部滑动,所述升降块的上端与太阳能电池板(26)的下方的中部铰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防陷坑功能及发电效率高的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两个转动单元,两个转动单元分别设置在升降板的内部的两侧,两个转动单元关于太阳能电池板(26)对称,所述转动单元包括第三电机(23)、驱动轮(24)和连接线(25),所述第三电机(23)水平设置在升降块(22)的内部,所述第三电机(23)与驱动轮(24)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轮(24)通过连接线(25)与太阳能电池板(26)的下方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陷坑功能及发电效率高的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4)的内部还设有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弹簧(17)和压力传感器(18),所述弹簧(17)水平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18)设置在固定板(4)的内部,所述压力传感器(18)通过弹簧(17)与条形齿轮(14)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陷坑功能及发电效率高的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9)的两侧设有两根导向杆,两个导向杆分别水平设置在移动块(9)的上下两侧且关于丝杆(8)对称,所述导向杆与移动块(9)抵靠,所述导向杆与移动块(9)滑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陷坑功能及发电效率高的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11)上设有橡胶垫。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陷坑功能及发电效率高的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5)为伺服电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陷坑功能及发电效率高的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19)为电子气缸。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防陷坑功能及发电效率高的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内部设有整流器,所述整流器与太阳能电池板(26)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陷坑功能及发电效率高的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内部还设有天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349722.8A CN107901769A (zh) | 2017-12-15 | 2017-12-15 | 一种具有防陷坑功能及发电效率高的新能源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349722.8A CN107901769A (zh) | 2017-12-15 | 2017-12-15 | 一种具有防陷坑功能及发电效率高的新能源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901769A true CN107901769A (zh) | 2018-04-13 |
Family
ID=61869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349722.8A Withdrawn CN107901769A (zh) | 2017-12-15 | 2017-12-15 | 一种具有防陷坑功能及发电效率高的新能源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901769A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82135A (zh) * | 2018-04-25 | 2018-09-04 | 龙岩丽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可调节的太阳能板安装架 |
CN108708617A (zh) * | 2018-05-07 | 2018-10-26 | 深圳市晓控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发电效率高的通讯铁塔 |
CN109050241A (zh) * | 2018-07-20 | 2018-12-21 | 南京骁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公交车用太阳能电池板 |
CN109050242A (zh) * | 2018-07-20 | 2018-12-21 | 南京骁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新能源公交车用太阳能电池板 |
CN109130696A (zh) * | 2018-05-14 | 2019-01-04 | 杨梅 | 一种基于气缸机构调节的汽车快速脱险的装置 |
CN109291789A (zh) * | 2018-10-29 | 2019-02-01 | 浙江氢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可适用于多种光照模式的太阳能电动车发电板 |
CN110539645A (zh) * | 2019-10-09 | 2019-12-06 | 南京虞如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续航力强的智能驾驶汽车 |
CN113978341A (zh) * | 2021-10-28 | 2022-01-28 | 凤台县晶谷粮油贸易有限公司 | 应用于农产品运输的冷藏物流车 |
-
2017
- 2017-12-15 CN CN201711349722.8A patent/CN107901769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82135A (zh) * | 2018-04-25 | 2018-09-04 | 龙岩丽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可调节的太阳能板安装架 |
CN108708617A (zh) * | 2018-05-07 | 2018-10-26 | 深圳市晓控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发电效率高的通讯铁塔 |
CN108708617B (zh) * | 2018-05-07 | 2020-10-02 | 泗县汉能诚信电气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发电效率高的通讯铁塔 |
CN109130696A (zh) * | 2018-05-14 | 2019-01-04 | 杨梅 | 一种基于气缸机构调节的汽车快速脱险的装置 |
CN109050241A (zh) * | 2018-07-20 | 2018-12-21 | 南京骁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公交车用太阳能电池板 |
CN109050242A (zh) * | 2018-07-20 | 2018-12-21 | 南京骁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新能源公交车用太阳能电池板 |
CN109291789A (zh) * | 2018-10-29 | 2019-02-01 | 浙江氢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可适用于多种光照模式的太阳能电动车发电板 |
CN109291789B (zh) * | 2018-10-29 | 2024-03-19 | 浙江氢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可适用于多种光照模式的太阳能电动车发电板 |
CN110539645A (zh) * | 2019-10-09 | 2019-12-06 | 南京虞如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续航力强的智能驾驶汽车 |
CN113978341A (zh) * | 2021-10-28 | 2022-01-28 | 凤台县晶谷粮油贸易有限公司 | 应用于农产品运输的冷藏物流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901769A (zh) | 一种具有防陷坑功能及发电效率高的新能源汽车 | |
CN201095585Y (zh) | 全自动高空取料机 | |
CN206971849U (zh) | 一种圆形塔库 | |
CN205344556U (zh) | 一种伸缩式车载太阳能装置 | |
CN109823165A (zh) |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发电效率高的太阳能汽车 | |
CN110158507A (zh) | 一种公路桥梁用可调限宽限高装置 | |
CN207931499U (zh) | 一种具有防陷坑功能及发电效率高的新能源汽车 | |
US20220144611A1 (en) | Electric lifting type cargo work platform | |
US20120120674A1 (en) | Mobile Lighting Apparatus | |
CN107901890A (zh) | 一种具有防陷坑及车厢空间调节功能的新能源汽车 | |
CN204210365U (zh) | 一种电力维修车 | |
CN206255805U (zh) | 液压举升车 | |
CN110492383B (zh) | 一种可升降越障电动飞车 | |
CN205135056U (zh) | 一种液压夹持式车辆搬运器 | |
CN203514882U (zh) | 一种俯仰式二层升降停车设备 | |
CN214166182U (zh) | 一种电动升降式载货作业平台 | |
CN215160606U (zh) | 一种车用可倾斜跑道式举升机 | |
CN204955915U (zh) | 新型轮胎移运器 | |
CN213063115U (zh) | 一种梳齿式智能搬运器 | |
CN205113108U (zh) | 车载滑轨收折式车辆举升机构 | |
CN104176685A (zh) | 一种伸缩式悬臂升降平台车 | |
CN107933366A (zh) | 一种具有防火及充电保护功能的新能源汽车 | |
CN205857858U (zh) | 一种立体停车设备 | |
CN208777798U (zh) | 一种便捷立体可升降式车库 | |
CN215663142U (zh) | 一种拖挂式舞台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