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供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压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供压设备。
背景技术
自动供压机能够对一些五金零部件等进行冲压及成型,但现有的自动供压机存在以下问题:
工作人员需要将加工好的工件卸载下来并装载下一个工件,工作效率低,但超过8小时的轮班操作,会使工件的产出受到影响,从而损失产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供压设备,通过自动送料机构和自动落料机构相互配合使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有效的解决了工作效率低和损失产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供压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外壁设置有自动送料机构,且自动送料机构包括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工作台顶部外壁上的对称分布的定位槽板、滑动连接于定位槽板两侧内壁上的定位轮、转动连接于定位轮顶部外壁上的牵引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牵引板一侧外壁上的电动伸缩杆;
所述牵引板顶部外壁设置有自动落料机构,且自动落料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牵引板顶部外壁上的限位框、滑动连接于限位框内壁上的对称分布的对接板、固定连接于两个对接板之间的双向气缸。
通过上述的方案,电动伸缩杆的活塞杆收缩能够将牵引板移动到压板的底部,工作人员无需挪动身体便可完成送料,节省了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当牵引板移动至第一落料孔的顶部时,通过双向气缸活塞杆的延伸会分离两块对接板,此时加工后的工件会落到输送机上,完成了工件的自动落料,节省了人力,降低了产能的损失。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顶部外壁焊接有支撑板,且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内壁上。
通过上述的方案,支撑板主要的作用是用来固定电动伸缩杆。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顶部内壁安装有液压油缸,液压油缸活塞杆固定连接有压板,压板底部外壁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压块。
通过上述的方案,液压油缸活塞杆向下延伸会带动压板底部的压块对限位框内的工件进行冲压。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顶部外壁安装有对称分布的定位杆,且定位杆外壁滑动连接有定位管,定位管顶部外壁安装有顶板,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顶板的内壁上。
通过上述的方案,当定位杆在定位管内壁滑动时,能够增加供压机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牵引板顶部外壁开设有第一落料孔,且限位框顶部外壁开设有第二落料孔。
通过上述的方案,加工完成后的工件会依次通过第二落料孔和第一落料孔落到输送机上。
优选的,所述牵引板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滑轮,且工作台底部设置有输送机。
通过上述的方案,滑轮能够降低牵引板移动时的摩擦力,输送机可用来输送加工完成后的工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设计的自动供压机,电动伸缩杆的活塞杆收缩能够将牵引板移动到压板的底部,工作人员无需挪动身体便可完成送料,节省了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设计的自动供压机,当牵引板移动至第一落料孔的顶部时,通过双向气缸活塞杆的延伸会分离两块对接板,此时加工后的工件会落到输送机上,完成了工件的自动落料,节省了人力,降低了产能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动供压设备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动供压设备的整体结构背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动供压设备的自动送料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动供压设备的自动落料机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自动送料机构、21定位槽板、22定位轮、23牵引板、24电动伸缩杆、3自动落料机构、31限位框、32对接板、33双向气缸、4支撑板、5液压油缸、6压板、7压块、8定位杆、9定位管、10顶板、11第一落料孔、12第二落料孔、13滑轮、14输送机。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3,一种自动供压设备,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顶部外壁设置有自动送料机构2,且自动送料机构2包括定位槽板21、定位轮22、牵引板23、电动伸缩杆24,所述定位轮22滑动连接于定位槽板21的两侧内壁上,牵引板23转动连接于定位轮22的顶部外壁上,电动伸缩杆2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牵引板23的一侧外壁上,电动伸缩杆24的活塞杆收缩能够将牵引板23移动到压板6的底部,工作人员无需挪动身体便可完成送料,节省了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照图4,所述牵引板23顶部外壁设置有自动落料机构3,且自动落料机构3包括限位框31、对接板32、双向气缸33,所述对称分布的对接板32滑动连接于限位框31的内壁上,双向气缸33固定连接于两个对接板32之间,当牵引板23移动至第一落料孔11的顶部时,通过双向气缸33活塞杆的延伸会分离两块对接板32,此时加工后的工件会落到输送机14上,完成了工件的自动落料,节省了人力,降低了产能的损失。
参照图2,所述工作台1顶部外壁焊接有支撑板4,且电动伸缩杆24固定连接在支撑板4的内壁上,支撑板4主要的作用是用来固定电动伸缩杆24。
参照图2,所述支撑板4顶部内壁安装有液压油缸5,液压油缸5活塞杆固定连接有压板6,压板6底部外壁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压块7,液压油缸5活塞杆向下延伸会带动压板6底部的压块7对限位框31内的工件进行冲压。
参照图1,所述工作台1顶部外壁安装有对称分布的定位杆8,且定位杆8外壁滑动连接有定位管9,定位管9顶部外壁安装有顶板10,液压油缸5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顶板10的内壁上,当定位杆8在定位管9内壁滑动时,能够增加供压机的稳定性。
参照图1-3,所述牵引板23顶部外壁开设有第一落料孔11,且限位框31顶部外壁开设有第二落料孔12,加工完成后的工件会依次通过第二落料孔12和第一落料孔11落到输送机14上。
参照图1-3,所述牵引板23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滑轮13,且工作台1底部设置有输送机14,滑轮13能够降低牵引板23移动时的摩擦力,输送机14可用来输送加工完成后的工件。
工作原理:工作人员首先将需要冲压的工件放置到限位框31内,然后,通过电动伸缩杆24的活塞杆收缩将牵引板23移动到压板6的底部,接着,液压油缸5活塞杆向下延伸会带动压板6底部的压块7对限位框31内的工件进行冲压,冲压完毕后,电动伸缩杆24复位,此时,牵引板23会移动至第一落料孔11的顶部,之后,通过双向气缸33活塞杆的延伸会分离两块对接板32,最后,加工后的工件会落到输送机14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