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15286U - 具备较长避震行程结构的代步车 - Google Patents
具备较长避震行程结构的代步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215286U CN219215286U CN202320897139.5U CN202320897139U CN219215286U CN 219215286 U CN219215286 U CN 219215286U CN 202320897139 U CN202320897139 U CN 202320897139U CN 219215286 U CN219215286 U CN 21921528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ock
- scooter
- absorbing
- piece
- long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备较长避震行程结构的代步车,包括设置有减震组件的车架主体,减震组件包括第一避震件,及第二避震件,第一避震件及第二避震件两端均设有连接头,第一避震件及第二避震件之间通过支撑件与两连接头连接,车架主体包括座管,及设置于座管一侧的上管,座管另一侧设有向下延伸的后叉管,第一避震件设置于上管下方,且一侧紧贴座管,第一避震件底部通过第一安装件与座管连接,第二避震件设置于后叉管之间,且第二避震件一端设有与后叉管连接的第二安装件,支撑件横跨座管将第一避震件及第二避震件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于代步车的车架中部的分体式避震结构强度差,装卸步骤繁琐,乘坐舒适度不佳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代步车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备较长避震行程结构的代步车。
背景技术
代步车是以代步为目的的交通工具和辅助工具,在国内有时候可以指代步的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代步车、两轮自动平衡代步车、独轮平衡代步车。日常使用较为频繁的代步车以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居多,而目前这两种代步车均在车架上装配有用于减缓震动的避震结构,这些避震结构存在于前后轮的前叉及后叉附近,还有的车架中部下方配备了用于减缓座椅震动的避震器。而对于车身中部的减震结构,目前在市面上只存在单独方向,或双向分体式避震结构,不仅零部件零散导致装卸步骤较为繁琐,由于采用分体式结构,强度较差,且不能均匀相互分配两个方向的受力,从而导致乘坐舒适度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较长避震行程结构的代步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代步车的车架中部的分体式避震结构强度差,装卸步骤繁琐,乘坐舒适度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备较长避震行程结构的代步车,包括设置有减震组件的车架主体,
所述减震组件包括主要用于减缓竖向受力的第一避震件,及主要用于减缓横向受力的第二避震件,所述第一避震件及所述第二避震件两端均设有连接头,所述第一避震件及所述第二避震件之间通过支撑件与两所述连接头连接,
所述车架主体包括座管,及设置于所述座管一侧的上管,所述座管另一侧设有向下延伸的后叉管,所述第一避震件设置于所述上管下方,且一侧紧贴所述座管,所述第一避震件底部通过第一安装件与所述座管连接,所述第二避震件设置于所述后叉管之间,且所述第二避震件一端设有与所述后叉管连接的第二安装件,所述支撑件横跨所述座管将所述第一避震件及所述第二避震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支撑件为两条对称且外扩设置的支撑片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支撑件两端均通过转轴与所述连接头固定,且所述支撑件一侧设有用于紧固所述转轴的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支撑件靠近所述第一避震件之间设有用于减缓所述上管下压的加强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第一安装件与所述第二安装件均为通过“U”形框,且该“U”形框均为可转动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第一避震件与所述第二避震件的避震主体结构为液压避震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支撑件为一体式弯折成型,且设有加强筋的实心不锈钢夹片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后叉管之间连接有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避震件竖向安装后,底部呈向内倾斜靠近状,所述第二避震件安装后,尾部呈向下倾斜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备较长避震行程结构的代步车,通过采用可拆卸的支撑件将两个方向受力的避震件活动连接起来,即实现了减震组件的整体式连接结构,还优化了减震方式,增加了行程。由于是通过转轴连接两个方向的避震器,可实现两个避震器均匀分配受力,使乘坐驾驶舒适度增加。结构简单,易于装卸,由于采用了转轴及支撑件结构来连接两个避震装置,可适配多种规格的车架型号,使用寿命较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车架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车架主体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减震组件各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附图1中A处放大后的第二安装件及安装座、后叉管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附图2中B处放大后细节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减震组件运动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减震组件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主要部件/组件附图标记说明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目的、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实施例中的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例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状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的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下:
请参阅附图1-图7,
主要结构包括:
设置有减震组件2的车架主体1,
减震组件2包括主要用于减缓竖向受力的第一避震件21,及主要用于减缓横向受力的第二避震件22,第一避震件21及第二避震件22两端均设有连接头25,第一避震件21及第二避震件22之间通过支撑件20与两连接头25连接,车架主体1包括座管10,及设置于座管10一侧的上管11,座管10另一侧设有向下延伸的后叉管12,第一避震件21设置于上管11下方,且一侧紧贴座管10,第一避震件21底部通过第一安装件23与座管10连接,第二避震件22设置于后叉管12之间,且第二避震件22一端设有与后叉管12连接的第二安装件24,支撑件20横跨座管10将第一避震件21及第二避震件22连接。
工作原理如下:
采用双向避震通过活动连接的形式,增加了避震行程。具体为,第一避震件21主要承受来自Y轴的力,由于一侧通过可活动的转轴26及连接件,有一部分力被转导至第二避震件22上;第二避震件22主要承受来自X轴的力,但由于一侧通过可活动的转轴26及连接件,有一部分力被转导至第一避震件21上。这种较长受力行程带来的好处是可均匀分配受力,使用着会感受到更加平顺的减震效果。除此之外,两个减震装置及连接件均为可拆结构,可根据不同车架结构及大小进行安装,相比于其他焊接或单项固定的减震装置,本结构更能适用于多种规格的车架。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支撑件20为两条对称且外扩设置的支撑片结构。
向外扩的支撑片结构易于受力回弹。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支撑件20两端均通过转轴26与连接头25固定,且支撑件20一侧设有用于紧固转轴26的螺母。
转轴26是可以进行松紧调节的,也可以调节为完全固定方式。例如,完全固定时,使用者会感受到减震偏硬。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支撑件20靠近第一避震件21之间设有用于减缓上管11下压的加强件27。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第一安装件23与第二安装件24均为通过“U”形框,且该“U”形框均为可转动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第一避震件21与第二避震件22的避震主体结构为液压避震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支撑件20为一体式弯折成型,且设有加强筋的实心不锈钢夹片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后叉管12之间连接有安装座28,第二安装件24固定设置于安装座28上。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第一避震件21竖向安装后,底部呈向内倾斜靠近状,第二避震件22安装后,尾部呈向下倾斜状。
第一避震件21底部呈向内倾斜,及第二避震件22尾部呈向下倾斜有利于力向一侧传导。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具备较长避震行程结构的代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有减震组件的车架主体,
所述减震组件包括主要用于减缓竖向受力的第一避震件,及主要用于减缓横向受力的第二避震件,所述第一避震件及所述第二避震件两端均设有连接头,所述第一避震件及所述第二避震件之间通过支撑件与两所述连接头连接,
所述车架主体包括座管,及设置于所述座管一侧的上管,所述座管另一侧设有向下延伸的后叉管,所述第一避震件设置于所述上管下方,且一侧紧贴所述座管,所述第一避震件底部通过第一安装件与所述座管连接,所述第二避震件设置于所述后叉管之间,且所述第二避震件一端设有与所述后叉管连接的第二安装件,所述支撑件横跨所述座管将所述第一避震件及所述第二避震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较长避震行程结构的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两条对称且外扩设置的支撑片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较长避震行程结构的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两端均通过转轴与所述连接头固定,且所述支撑件一侧设有用于紧固所述转轴的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备较长避震行程结构的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靠近所述第一避震件之间设有用于减缓所述上管下压的加强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较长避震行程结构的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第二安装件均为通过“U”形框,且该“U”形框均为可转动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较长避震行程结构的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避震件与所述第二避震件的避震主体结构为液压避震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较长避震行程结构的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一体式弯折成型,且设有加强筋的实心不锈钢夹片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较长避震行程结构的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叉管之间连接有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较长避震行程结构的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避震件竖向安装后,底部呈向内倾斜靠近状,所述第二避震件安装后,尾部呈向下倾斜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897139.5U CN219215286U (zh) | 2023-04-20 | 2023-04-20 | 具备较长避震行程结构的代步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897139.5U CN219215286U (zh) | 2023-04-20 | 2023-04-20 | 具备较长避震行程结构的代步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215286U true CN219215286U (zh) | 2023-06-20 |
Family
ID=86746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897139.5U Active CN219215286U (zh) | 2023-04-20 | 2023-04-20 | 具备较长避震行程结构的代步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215286U (zh) |
-
2023
- 2023-04-20 CN CN202320897139.5U patent/CN21921528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191631U (zh) | 一种后悬架 | |
CN204222580U (zh) | 一种轻量化组装式汽车扭转梁悬架 | |
CN219215286U (zh) | 具备较长避震行程结构的代步车 | |
CN209889004U (zh) | 具有调节功能的自行车车座 | |
CN108001145A (zh) | 一种简单稳定的车辆后独立悬架 | |
CN213502764U (zh) | 一种大减震行程的自行车车架 | |
CN207190699U (zh) | 一种汽车扭力梁式悬架 | |
CN102364151B (zh) | 一种减震机构 | |
CN211364187U (zh) | 一种后下臂及汽车悬架 | |
CN209426856U (zh) | 一种后副车架总成 | |
CN201872846U (zh) | 两轮越野摩托车车架 | |
CN202783590U (zh) | 一种传力弹簧及安装有此弹簧的自行车架 | |
CN107128424B (zh) | 一种减震自行车车架 | |
CN201651154U (zh) | 一种双弹簧减震器 | |
CN215944798U (zh) | 一种电动三轮车减震组件及电动三轮车 | |
CN221367326U (zh) | 车架结构、自行车、三轮车 | |
CN210567523U (zh) | 一种气瓶安装固定组件 | |
CN201863936U (zh) | 摩托车前导流罩总成及其摩托车 | |
CN217603242U (zh) | 一种舒适型三级钢板弹簧 | |
CN220500902U (zh) | 一种具有可调节减震结构的电动自行车车架 | |
CN216994710U (zh) | 一种带双控制器安装位的电动自行车车架 | |
CN221418505U (zh) | 一种两轮卧式摩托车车架及两轮摩托车 | |
CN204623709U (zh) | 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自行车车架 | |
CN220947560U (zh) | 一种发动机后悬置总成 | |
CN215663790U (zh) | 一种倒三轮车前后动力驱动车辆底盘总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