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73547U - 一种生产端子用上下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产端子用上下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73547U
CN219173547U CN202320155048.4U CN202320155048U CN219173547U CN 219173547 U CN219173547 U CN 219173547U CN 202320155048 U CN202320155048 U CN 202320155048U CN 219173547 U CN219173547 U CN 2191735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frame
rack
slat
frame
slide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5504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雯徕
郭旭锋
陈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aiweila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aiweila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aiweila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aiweila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5504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735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735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735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产端子用上下料装置,其包括机架、上料机构以及移料机构,机架设有供第一条板放置的第一置物架,和设有供第二条板放置的第二置物架,上料机构设于机架,上料机构用于储放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且用于将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一一对应地移送至第一置物架和第二置物架,移料机构设于机架,移料机构用于将第一置物架上的第一条板和第二置物架上的第二条板移送至注塑设备的治具上,且用于将治具上的端子移走。通过上述结构,机架上设置的上料机构和移料机构相互配合,以能够实现对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的上料工作,以及能够实现对端子的下料工作,其中,上述上下料工作无人工的参与,因此,能够降低端子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生产端子用上下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端子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产端子用上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参照图15,一些端子700包括第一条板710、第二条板720以及注塑于第一条板710和第二条板720外部的壳件730,其中,在该端子700的生产过程中,生产人员需要人为地将第一条板710和第二条板720放置于注塑设备的治具上,且需要待注塑完成后将成型的端子700于治具移走以便于下一个端子700的生产,对此,上述人为的上下料工作其所需的人工成本会增加端子700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生产端子用上下料装置,能够降低端子的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生产端子用上下料装置,包括机架、上料机构以及移料机构,所述机架设有供第一条板放置的第一置物架,和设有供第二条板放置的第二置物架,所述上料机构设于所述机架,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储放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且用于将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一一对应地移送至所述第一置物架和所述第二置物架,所述移料机构设于所述机架,所述移料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置物架上的第一条板和所述第二置物架上的第二条板移送至注塑设备的治具上,且用于将治具上的端子移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生产端子用上下料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机架上设置的上料机构和移料机构相互配合,以能够实现对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的上料工作,以及能够实现对端子的下料工作,其中,上述上下料工作无人工的参与,因此,能够降低端子的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第一储料组件、第一送料组件、第二储料组件以及第二送料组件,所述第一储料组件设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一储料组件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用于供层叠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条板储放,所述第一储料组件能够驱使于所述第一滑道的第一条板移动,以将位于最上方的第一条板移送至所述第一滑道的顶部开口处,所述第一送料组件设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一送料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滑道的顶部开口处的第一条板移送至所述第一置物架,所述第二储料组件设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二储料组件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滑道用于供层叠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二条板储放,所述第二储料组件能够驱使于所述第二滑道的第二条板移动,以将位于最上方的第二条板移送至所述第二滑道的顶部开口处,所述第二送料组件设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二送料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二滑道的顶部开口处的第二条板移送至所述第二置物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储料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架、第一储料架、第一承托块以及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安装架设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一储料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储料架设有所述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承托块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承托块用于承托所述第一滑道内的第一条板,所述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承托块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够驱使所述第一承托块于所述第一滑道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送料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第二安装架、第三驱动件、第三安装架以及第一吸取块,所述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二安装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能够驱使所述第二安装架横移,所述第三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三安装架与所述第三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能够驱使所述第三安装架纵移,所述第一吸取块设于所述第三安装架,所述第一吸取块用于吸取所述第一滑道的顶部开口处的第一条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安装架设有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吸取块通过所述第一调节组件装于所述第三安装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能够驱使所述第一吸取块转动,且能够驱使所述第一吸取块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四安装架、第四驱动件以及第五驱动件,所述第四安装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安装架,所述第一吸取块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四安装架,所述第四驱动件设于所述第四安装架,所述第四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吸取块连接,所述第四驱动件能够驱使所述第一吸取块滑动,所述第五驱动件设于所述第四安装架,所述第五驱动件与所述第三安装架连接,所述第五驱动件能够驱使所述第四安装架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移料机构包括机械臂、第五安装架、第一吸取组件、第二吸取组件以及夹取组件,所述机械臂设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五安装架连接于所述机械臂,所述机械臂能够驱使所述第五安装架位移,所述第一吸取组件设于所述第五安装架,所述第一吸取组件用于吸取所述第一置物架上的第一条板,所述第二吸取组件设于所述第五安装架,所述第二吸取组件用于吸取所述第二置物架上的第二条板,所述夹取组件设于所述第五安装架,所述夹取组件用于夹取治具上的端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架设有槽组和通道组,所述槽组包括至少两个接料槽,所述通道组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至少两个导料通道,至少两个导料通道的出口一一对应地位于至少两个接料槽的上方,所述机架设有接分料机构,所述接分料机构用于接收经所述移料机构移走的端子,且用于将端子通过对应的所述导料通道输送至对应的接料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架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槽组和至少两个通道组,至少两个所述槽组和至少两个所述通道组均沿一直线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机架设有第六驱动件,所述接分料机构通过所述第六驱动件装于所述机架,所述第六驱动件能够驱使所述接分料机构沿所述直线方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置物架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置物架可滑动地设有第一滑条,所述第一滑条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置物架设有第七驱动件,所述第七驱动件与所述第一滑条连接,所述第七驱动件能够驱使所述第一滑条滑动,以使所述第二限位块滑动至与所述第一限位块共同夹持第一条板。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下料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第一置物架、第一储料组件以及第一送料组件的结构图;
图3为图2中所示第一送料组件的结构图;
图4为图3中所示第一吸取块位于第一滑道顶部开口上方时的结构图;
图5为图3中所示第一吸取块位于第一置物架上方时的结构图;
图6为图2中所示第一储料组件的结构图;
图7为图2中所示第一置物架的结构图;
图8为图1中所示第二置物架、第二储料组件以及第二送料组件移除部分部件后的结构图;
图9为图8中所示第二吸取块位于第二滑道顶部开口上方时的结构图;
图10为图8中所示第二吸取块位于第二置物架上方时的结构图;
图11为图1中所示第五安装架、第一吸取组件、第二吸取组件以及夹取组件的结构图;
图12为图1中所示接分料机构和第六驱动件的结构图;
图13为水平设置的第一条板层叠时的示意图;
图14为水平设置的第二条板层叠时的示意图;
图15为端子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生产端子用上下料装置,其包括机架100、上料机构200以及移料机构300。
机架100设有供第一条板710放置的第一置物架110,和设有供第二条板720放置的第二置物架120,上料机构200设于机架100,上料机构200用于储放第一条板710和第二条板720,且用于将第一条板710和第二条板720一一对应地移送至第一置物架110和第二置物架120,移料机构300设于机架100,移料机构300用于将第一置物架110上的第一条板710和第二置物架120上的第二条板720移送至注塑设备的治具上,且用于将治具上的端子700移走。
通过上述结构,机架100上设置的上料机构200和移料机构300相互配合,以能够实现对第一条板710和第二条板720的上料工作,以及能够实现对端子700的下料工作,其中,上述上下料工作无人工的参与,因此,能够降低端子700的生产成本。
位于注塑设备的治具上的第一条板710和第二条板720均水平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上料机构200用于储放倾斜的第一条板710和倾斜的第二条板720,且用于将倾斜的第一条板710和倾斜的第二条板720一一对应地翻转移送至第一置物架110和第二置物架120,使位于第一置物架110的第一条板710水平设置(第一条板710倾斜状态和水平状态分别参照图4和图5所示),使位于第二置物架120的第二条板720水平设置(第二条板720倾斜状态和水平状态分别参照图9和图10所示),移料机构300用于将第一置物架110上的水平的第一条板710和第二置物架120上的水平的第二条板720直接地移送至注塑设备的治具上。
通过上述结构,倾斜的至少两个第一条板710或倾斜的至少两个第二条板720于正上下方向层叠设置(具体参照图13和图14所示图4和图9所示),而水平的至少两个第一条板710或水平的至少两个第二条板720于斜上下方向层叠设置(具体参照图13和图14所示),故倾斜地层叠放置能够减少所占用的横向空间。
上料机构200包括第一储料组件210、第一送料组件220、第二储料组件230以及第二送料组件240。
参照图1,第一储料组件210设于机架100,第一储料组件210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两个第一滑道212A,第一滑道212A用于供层叠设置的倾斜的至少两个第一条板710储放,第一储料组件210能够驱使于第一滑道212A的第一条板710移动,以将位于最上方的第一条板710移送至第一滑道212A的顶部开口处,第一送料组件220设于机架100,第一送料组件220用于将第一滑道212A的顶部开口处的第一条板710翻转移送至第一置物架110,第二储料组件230设于机架100,第二储料组件230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两个第二滑道232A,第二滑道232A用于供层叠设置的倾斜的至少两个第二条板720储放,第二储料组件230能够驱使于第二滑道232A的第二条板720移动,以将位于最上方的第二条板720移送至第二滑道232A的顶部开口处,第二送料组件240设于机架100,第二送料组件240用于将第二滑道232A的顶部开口处的第二条板720翻转移送至第二置物架120。
第一储料组件210包括第一安装架211、第一储料架212、第一承托块213以及第一驱动件214。
参照图2和图6,第一安装架211设于机架100,第一储料架212设于第一安装架211,第一储料架212设有上述两个第一滑道212A,两个第一滑道212A并排设置,第一承托块213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一承托块213一一对应地可滑动地设于两个第一滑道212A,第一承托块213用于承托第一滑道212A内的第一条板710,第一驱动件214设于机架100,第一驱动件214与第一承托块213连接。其中,第一驱动件214设置为线性模组。
第一驱动件214能够驱使两个第一承托块213一一对应地在两个第一滑道212A上移,以使位于两个第一滑道212A的最上方的第一条板710一一对应地移动至两个第一滑道212A的顶部开口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道212A和第一承托块213均设置为一个、三个等。
第一储料架212设于第一安装架211,具体的,参照图6,第一安装架211设有安装槽211A,第一安装架211设有快速夹具211B,第一储料架212插设于安装槽211A,快速夹具211B能够与第一储料架212抵接以限制其脱离第一安装槽211A。
通过上述结构,第一储料架212与第一安装架211可拆卸地连接,当装于第一安装架211的第一储料架212的第一条板710被移取完后,生产人员能够直接更换装满第一条板710的第一储料架212。
第一驱动件214与第一承托块213连接,具体的,参照图6,第一安装架211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滑孔211C,第一储料架212设有与第一滑道212A连通的避让口212B,第一驱动件214的输出端设有驱动块214A,驱动块214A穿设于滑孔211C,驱动块214A通过避让口212B部分位于第一滑道212A,第一承托块213设于驱动块214A位于第一滑道212A的部分。
第二储料组件230包括第二安装架231、第二储料架232、第二承托块233以及第八驱动件234,第二储料架232设有上述两个第二滑道232A。其中,参照图1和图8,第二储料组件230和第一储料组件210的部件连接方式和工作动作均相同,故在此不再重复叙述。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7,第一置物架110设有四个置物位置(图中未标识),四个置物位置用于供四个第一条板710一一对应地放置,第一置物架110可滑动地设于机架100,机架100设有第九驱动件160,第九驱动件160与第一置物架110连接,第九驱动件160能够驱使第一置物架110滑动。
第一送料组件220包括第二驱动件221、第二安装架222、第三驱动件223、第三安装架224以及第一吸取块225。
参照图3,第二驱动件221设于机架100,第二安装架222与第二驱动件221连接,第二驱动件221能够驱使第二安装架222横移,第三驱动件223设于第二安装架222,第三安装架224与第三驱动件223连接,第三驱动件223能够驱使第三安装架224纵移,第一吸取块225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一吸取块225均设于第三安装架224,两个第一吸取块225用于一一对应地吸取两个第一滑道212A的顶部开口处的第一条板710。其中,第二驱动件221设置为线性模组;第三驱动件223设置为气缸等;第一吸取块225设置为真空吸头等。
两个第一吸取块225均设于第三安装架224,具体的,参照图3,第三安装架224设有第一调节组件410,两个第一吸取块225通过第一调节组件410装于第三安装架224,第一调节组件410能够驱使第一吸取块225转动,且能够驱使第一吸取块225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调节组件410能够驱使倾斜的第一条板710转动至水平状态,以配合其他部件将第一滑道212A的顶部开口处的第一条板710翻转移送至第一置物架110。
第一调节组件410包括第四安装架411、第四驱动件412以及第五驱动件413。
参照图3,第四安装架411转动连接于第三安装架224,第一吸取块225可滑动地设于第四安装架411,第四驱动件412设置为两个,第四驱动件412设于第四安装架411,两个第四驱动件412与两个第一吸取块225一一对应地连接,两个第四驱动件412能够驱使两个第一吸取块225滑动,第五驱动件413设于第四安装架411,第五驱动件413与第三安装架224连接,第五驱动件413能够驱使第四安装架411转动。其中,第四驱动件412设置为气缸等;第五驱动件413设置为气缸等。
通过上述结构,第一送料组件220和第九驱动件160配合,以能够先后地两个两个地将位于两个第一滑道212A的顶部开口处的第一条板710翻转移送至置物位置,进而,实现四个第一条板710一一对应地装于四个置物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当两个第一条板710被放置于其中两个置物位置后,第九驱动件160驱使第一置物架110移动,使另外两个置物位置位于预设的位置,以接收经第一送料组件220输送的两个第一条板710。
第一送料组件220的翻转移送工作过程为:
1、两个第四驱动件412驱使两个第一吸取块225移动,使两个第一吸取块225一一对应地与分别位于两个第一滑道212A的顶部开口处的两个第一条板710抵接;
2、两个第一吸取块225吸附两个第一条板710,两个第四驱动件412驱使两个第一吸取块225移离对应的第一滑道212A的顶部开口,其中,第一条板710处于倾斜状态;
3、第三驱动件223驱使第三安装架224上移,第二驱动件221驱使第二安装架222横移,第五驱动件413驱使第四安装架411转动,使被吸附的两个第一条板710均翻转至水平状态,且移动至对应的两个置物位置的上方;
4、第三驱动件223驱使第三安装架224下移,两个第四驱动件412驱使两个第一吸取块225靠近对应的置物位置,两个第一吸取块225停止吸附,使两个第一条板710一一对应地被放置于两个置物位置。
为了避免第一条板710于第一置物架110滑离,参照图7,第一置物架110设有四个第一限位块111,第一置物架110可滑动地设有第一滑条112,第一滑条112设有四个第二限位块112A,第一置物架110设有第七驱动件600,第七驱动件600与第一滑条112连接,第七驱动件600能够驱使第一滑条112滑动,以使四个第二限位块112A一一对应地滑动至与四个第一限位块111夹持位于四个置物位置的四个第一条板710。其中,第七驱动件600设置为气缸等。
可以理解的是,当移料机构300移取第一置物架110上的第一条板710时,第七驱动件600驱使第一滑条112移动,以解除对四个第一条板710的夹持。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8,第二送料组件240包括第十驱动件241、第六安装架242、第十一驱动件243、第七安装架244以及第二吸取块245,第二吸取块245通过第二调节组件420装于第七安装架244,第二调节组件420包括第八安装架421、第十二驱动件422以及第十三驱动件423。
其中,第二送料组件240和第一送料组件220的部件连接方式和工作动作均相同,故在此不再重复叙述;第一调节组件410和第二调节组件420的部件连接方式和工作动作均相同,故在此不再重复叙述;第二置物架120亦具有四个置物位置,第二置物架120设于机架100的方式和第一置物架110设于机架100的方式相同,第二置物架120和第一置物架110工作动作相同,故在此不再重复叙述。
移料机构300包括机械臂310、第五安装架320、第一吸取组件330、第二吸取组件340以及夹取组件350。
参照图1和图11,机械臂310设于机架100,第五安装架320连接于机械臂310,机械臂310能够驱使第五安装架320位移,第一吸取组件330设于第五安装架320,第一吸取组件330用于吸取第一置物架110上的四个第一条板710,第二吸取组件340设于第五安装架320,第二吸取组件340用于吸取第二置物架120上的四个第二条板720,夹取组件350设于第五安装架320,夹取组件350用于夹取治具上的端子700。
第一吸取组件330包括第十四驱动件331、第九安装架332以及第三吸取块333。
参照图11,第十四驱动件331设于第五安装架320,第十四驱动件331与第九安装架332连接,第十四驱动件331能够驱使第九安装架332移动,第三吸取块333设于第九安装架332,第三吸取块333设置为四个,四个第三吸取块333依次并排设置,第三吸取块333用于吸取第一置物架110上的第一条板710。其中,第十四驱动件331设置为气缸等;第三吸取块333设置为真空吸头等。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1,第二吸取组件340包括第十五驱动件341、第十安装架342以及第四吸取块343。第二吸取组件340和第一吸取组件330的部件连接方式和工作动作均相同,故在此不再重复叙述。
夹取组件350包括第十六驱动件351、第十一安装架352以及夹爪353。
参照图11,第十六驱动件351设于第五安装架320,第十六驱动件351与第十一安装架352连接,第十六驱动件351能够驱使第十一安装架352移动,夹爪353设于第十一安装架352,夹爪353设置为四个,四个夹爪353依次并排设置,夹爪353用于夹取治具上的端子700。其中,第十六驱动件351设置为气缸等。
为了减少第一条板710从第三吸取块333掉落的情况发生,参照图11,还包括第一插板组件810,第一插板组件810包括两个第十七驱动件811和四个第一插板812,第一插板812设有插条,第十七驱动件811设于第九安装架332,其中两个第一插板812与其中一个第十七驱动件811连接,另外两个第一插板812与另一个第十七驱动件811连接,两个第十七驱动件811能够驱使四个第一插板812移动,以使四个第一插板812通过插条一一对应地插设于位于第一置物架110上的四个第一条板710。
为了减少第二条板720从第四吸取块343掉落的情况发生,参照图11,还包括第二插板组件820,第二插板组件820包括两个第十八驱动件821和四个第二插板822。其中,第二插板组件820和第一插板组件810的部件连接方式和工作动作均相同,故在此不再重复叙述。
参照图1和图12,机架100设有槽组130和通道组140,槽组130包括两个接料槽131,通道组140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两个导料通道141,两个导料通道141的出口一一对应地位于两个接料槽131的上方,机架100设有接分料机构500,接分料机构500用于接收经移料机构300移走的端子700,且用于将端子700通过对应的导料通道141输送至对应的接料槽131。
在本实施例中,机架100设有四个槽组130和四个通道组140,四个槽组130和四个通道组140均沿一直线方向依次设置,机架100设有第六驱动件150,接分料机构500通过第六驱动件150装于机架100,第六驱动件150能够驱使接分料机构500沿直线方向移动。其中,第六驱动件150设置为线性模组。
接分料机构500包括第十二安装架510、第十九驱动件520、第十三安装架530以及第二十驱动件540。
参照图12,第十二安装架510设于第六驱动件150,第六驱动件150能够驱使第十二安装架510沿直线方向移动,第十九驱动件520设于第十二安装架510,第十九驱动件520与第十三安装架530连接,第十九驱动件520能够驱使第十三安装架530纵移,第十三安装架530设有四个接料通道(图中未标识),接料通道用于接收经移料机构300移走的端子700,第二十驱动件540设于第十三安装架530,第二十驱动件540设置为四个,四个第二十驱动件540用于一一对应地顶推四个接料通道的端子700,以使端子700进入对应的导料通道141。其中,第十九驱动件520设置为气缸等;第二十驱动件540设置为气缸等。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和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生产端子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00),设有供第一条板(710)放置的第一置物架(110),和设有供第二条板(720)放置的第二置物架(120);
上料机构(200),设于所述机架(100),所述上料机构(200)用于储放第一条板(710)和第二条板(720),且用于将第一条板(710)和第二条板(720)一一对应地移送至所述第一置物架(110)和所述第二置物架(120);
移料机构(300),设于所述机架(100),所述移料机构(300)用于将所述第一置物架(110)上的第一条板(710)和所述第二置物架(120)上的第二条板(720)移送至注塑设备的治具上,且用于将治具上的端子(700)移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端子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料机构(200)包括:
第一储料组件(210),设于所述机架(100),所述第一储料组件(210)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滑道(212A),所述第一滑道(212A)用于供层叠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条板(710)储放,所述第一储料组件(210)能够驱使于所述第一滑道(212A)的第一条板(710)移动,以将位于最上方的第一条板(710)移送至所述第一滑道(212A)的顶部开口处;
第一送料组件(220),设于所述机架(100),所述第一送料组件(220)用于将所述第一滑道(212A)的顶部开口处的第一条板(710)移送至所述第一置物架(110);
第二储料组件(230),设于所述机架(100),所述第二储料组件(230)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二滑道(232A),所述第二滑道(232A)用于供层叠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二条板(720)储放,所述第二储料组件(230)能够驱使于所述第二滑道(232A)的第二条板(720)移动,以将位于最上方的第二条板(720)移送至所述第二滑道(232A)的顶部开口处;
第二送料组件(240),设于所述机架(100),所述第二送料组件(240)用于将所述第二滑道(232A)的顶部开口处的第二条板(720)移送至所述第二置物架(1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产端子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储料组件(210)包括:
第一安装架(211),设于所述机架(100);
第一储料架(212),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架(211),所述第一储料架(212)设有所述第一滑道(212A);
第一承托块(213),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滑道(212A),所述第一承托块(213)用于承托所述第一滑道(212A)内的第一条板(710);
第一驱动件(214),设于所述机架(100),所述第一驱动件(214)与所述第一承托块(213)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214)能够驱使所述第一承托块(213)于所述第一滑道(212A)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产端子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送料组件(220)包括:
第二驱动件(221),设于所述机架(100);
第二安装架(222),与所述第二驱动件(221)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221)能够驱使所述第二安装架(222)横移;
第三驱动件(223),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架(222);
第三安装架(224),与所述第三驱动件(223)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223)能够驱使所述第三安装架(224)纵移;
第一吸取块(225),设于所述第三安装架(224),所述第一吸取块(225)用于吸取所述第一滑道(212A)的顶部开口处的第一条板(7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产端子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安装架(224)设有第一调节组件(410),所述第一吸取块(225)通过所述第一调节组件(410)装于所述第三安装架(224),所述第一调节组件(410)能够驱使所述第一吸取块(225)转动,且能够驱使所述第一吸取块(225)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产端子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调节组件(410)包括:
第四安装架(411),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安装架(224),所述第一吸取块(225)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四安装架(411);
第四驱动件(412),设于所述第四安装架(411),所述第四驱动件(412)与所述第一吸取块(225)连接,所述第四驱动件(412)能够驱使所述第一吸取块(225)滑动;
第五驱动件(413),设于所述第四安装架(411),所述第五驱动件(413)与所述第三安装架(224)连接,所述第五驱动件(413)能够驱使所述第四安装架(411)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端子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料机构(300)包括:
机械臂(310),设于所述机架(100);
第五安装架(320),连接于所述机械臂(310),所述机械臂(310)能够驱使所述第五安装架(320)位移;
第一吸取组件(330),设于所述第五安装架(320),所述第一吸取组件(330)用于吸取所述第一置物架(110)上的第一条板(710);
第二吸取组件(340),设于所述第五安装架(320),所述第二吸取组件(340)用于吸取所述第二置物架(120)上的第二条板(720);
夹取组件(350),设于所述第五安装架(320),所述夹取组件(350)用于夹取治具上的端子(7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端子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架(100)设有槽组(130)和通道组(140),所述槽组(130)包括至少两个接料槽(131),所述通道组(140)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至少两个导料通道(141),至少两个导料通道(141)的出口一一对应地位于至少两个接料槽(131)的上方,所述机架(100)设有接分料机构(500),所述接分料机构(500)用于接收经所述移料机构(300)移走的端子(700),且用于将端子(700)通过对应的所述导料通道(141)输送至对应的接料槽(13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生产端子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架(100)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槽组(130)和至少两个通道组(140),至少两个所述槽组(130)和至少两个所述通道组(140)均沿一直线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机架(100)设有第六驱动件(150),所述接分料机构(500)通过所述第六驱动件(150)装于所述机架(100),所述第六驱动件(150)能够驱使所述接分料机构(500)沿所述直线方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端子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置物架(110)设有第一限位块(111),所述第一置物架(110)可滑动地设有第一滑条(112),所述第一滑条(112)设有第二限位块(112A),所述第一置物架(110)设有第七驱动件(600),所述第七驱动件(600)与所述第一滑条(112)连接,所述第七驱动件(600)能够驱使所述第一滑条(112)滑动,以使所述第二限位块(112A)滑动至与所述第一限位块(111)共同夹持第一条板(710)。
CN202320155048.4U 2023-01-18 2023-01-18 一种生产端子用上下料装置 Active CN2191735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55048.4U CN219173547U (zh) 2023-01-18 2023-01-18 一种生产端子用上下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55048.4U CN219173547U (zh) 2023-01-18 2023-01-18 一种生产端子用上下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73547U true CN219173547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74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55048.4U Active CN219173547U (zh) 2023-01-18 2023-01-18 一种生产端子用上下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735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66849A (zh) 一种全自动插针折弯一体机
CN210476103U (zh) 一种同轴连接器组装机
CN114772227A (zh) 一种电路板自动插框方法及自动上下料插框设备
CN115533521A (zh) 一种小型电机定转子自动化装配装置
CN219173547U (zh) 一种生产端子用上下料装置
CN104619127A (zh) 插件机
CN109051659B (zh) 一种批咀自动装胶条机
CN105552688A (zh) 电线插头装配机
CN213827512U (zh) 自动冷雕机
CN109317965A (zh) 一种电连接器自动组装装置
CN112736624A (zh) 一种芯片全自动固定装置
CN209035959U (zh) 一种电连接器自动组装装置
CN215267992U (zh) 一种用于电机线圈骨架与接线片铆装的新型自动化装置
CN110615247A (zh) 一种集成式物料自动取放机构
CN211700869U (zh) 五孔插座全自动组装线
CN111478145B (zh) 一种连接器插pin脚方法
CN110380312B (zh) 一种自动化端子加工设备
US5123808A (en) Apparatus for loading connectors into connector applicators
CN111162424A (zh) 五孔插座全自动组装线
CN218704202U (zh) 全自动批咀包装机
CN220701529U (zh) 一种换向器自动分料及码盘装置
CN219834483U (zh) 一种具有自动上下料功能的物料翻转装置
CN116329909B (zh) 一种光纤跳线自动化装配设备
CN215870170U (zh) 一种接线端子连接器插件安装于电路板上的自动插件装置
CN214588782U (zh) 全自动插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