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06928U - 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与显示屏的集成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与显示屏的集成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06928U
CN218906928U CN202320000567.3U CN202320000567U CN218906928U CN 218906928 U CN218906928 U CN 218906928U CN 202320000567 U CN202320000567 U CN 202320000567U CN 218906928 U CN218906928 U CN 2189069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creen
domain controller
cabin system
system domain
intelligent ca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0056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林
周书杰
杨波
孙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0056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069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069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069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与显示屏的集成结构及车辆。其包括中框支架、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显示屏、组合仪表灯箱架和散热器安装支架,所述中框支架的一侧安装所述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和散热器安装支架,另一侧安装所述显示屏和组合仪表灯箱架,所述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位于所述中框支架和散热器安装支架之间,所述组合仪表灯箱架位于所述中框支架和显示屏之间。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与显示屏的集成,从而提高了装配效率、减少了零部件数量和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与显示屏的集成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与显示屏的集成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电子控制单元(ECU)已经成为汽车上最为常见的部件之一,而动辙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电子控制单元对传统汽车电子电气分布式架构提出了挑战,于是一种以域为单位的汽车域控制单元(DCU)集成化架构应运而生,智能座舱域控制器是其中之一,它利用处理能力强大的多核CPU/GPU芯片集中控制全景环视(AVM)、车载数据终端(T-Box)、车载信息娱乐(IVI)和驾驶员监控(DMS)等系统,以满足日益智能化、人性化的交互/娱乐需求。
CN217672499U中公开了一种兼容性强的车载智能座舱主机盒。其包括车机主控电路板、中空底座及散热顶盖;中空底座包括底框及操作面板;底框包括相连接形成一体的左面板、后面板、右面板及底板;操作面板设在底框前侧,其左端与左面板前端可拆卸连接,其右端与右面板前端可拆卸连接;车机主控电路板水平且可拆卸的固装在底框内,其上向前设有多个通信接口;操作面板上开有以使多个通信接口对应显露或伸出的多个过口;散热顶盖可拆卸的盖合在左面板、后面板、右面板及操作面板上部外。当需要使用不同等级的车机主控电路板时,不同等级的车机主控电路板均可安装在底框内,只需更换相适配的操作面板即可,使得本申请使用兼容性强,使用适应性强,使得使用效果极佳。但该智能座舱域控制器是单独布置在车上的,未集成显示屏,从而存在装配效率低和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CN217496006U中公开了一种双联屏和汽车。其中,双联屏包括:壳体;显示屏,设于壳体,显示屏包括仪表端显示区和中控端显示区;以及安装支架,与仪表板固定连接,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及连接于支架本体的定位挂件,支架本体连接于壳体,仪表板上设有定位孔,定位挂件插设于定位孔。该技术方案旨在优化双联屏的结构,以提升双联屏的安装效率。但是未提到智能座舱控制器,因此,该装置也未实现显示屏与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的集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与显示屏的集成结构,以实现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与显示屏的集成,从而提高装配效率、减少零部件数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与显示屏的集成结构,包括中框支架、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显示屏、组合仪表灯箱架和散热器安装支架,所述中框支架的一侧安装所述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和散热器安装支架,另一侧安装所述显示屏和组合仪表灯箱架,所述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位于所述中框支架和散热器安装支架之间,所述组合仪表灯箱架位于所述中框支架和显示屏之间。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将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和显示屏安装在一个中框支架上,从而有效实现了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与显示屏的集成,不仅简化了整个智能座舱系统的逻辑架构,还实现了整车零部件数量的减少,视频线束及接插件减少,螺钉螺栓等标件减少,装配工时减少,设计验证相关试验费用减少,从而有效提高了装配效率、减少了零部件数量和降低了生产成本,从开发效率、安装效率、兼容性、成本等维度为整车创造了更高的价值;同时,通过将组合仪表灯箱架和散热器安装支架也安装在中框支架上,使得中框支架作为核心结构件,实现了核心结构件的通用化,提高了开发效率和不同车型配置的兼容性。
优选的,所述显示屏包括依次相连的中控显示屏、组合仪表显示屏和辅助显示屏,所述中控显示屏位于靠近副驾驶的一侧,所述辅助显示屏位于靠近主驾驶的一侧。
通过将显示屏设成中控显示屏、组合仪表显示屏和辅助显示屏三块显示屏,使得辅助显示屏作为驾驶员的专属显示屏,例如用于导航提示、驾驶员检测和车辆状态显示等等,从而有效帮助驾驶员更加快捷安全的获取日益增加的驾驶信息,有效保证了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优选的,所述集成结构还包括后壳体,所述后壳体卡接在所述中框支架上,所述散热器安装支架位于所述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和所述后壳体之间。
优选的,所述散热器安装支架上设有散热鳍片和散热通风孔,所述后壳体上形成有用于所述散热鳍片穿过的通孔,所述散热鳍片暴露在外,保证散热效果。
通过在散热器安装支架上设置散热鳍片和散热通风孔,有效保证了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的散热。
优选的,所述显示屏通过胶粘接固定在所述中框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组合仪表灯箱架通过螺钉装配固定在所述中框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通过螺钉装配固定在所述中框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散热器安装支架通过螺栓装配固定在所述中框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中框支架采用镁合金制成,所述中框支架用于固定在车体的仪表台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将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和显示屏安装在一个中框支架上,从而有效实现了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与显示屏的集成,不仅简化了整个智能座舱系统的逻辑架构,还实现了整车零部件数量的减少,视频线束及接插件减少,螺钉螺栓等标件减少,装配工时减少,设计验证相关试验费用减少,从而有效提高了装配效率、减少了零部件数量和降低了生产成本,从开发效率、安装效率、兼容性、成本等维度为整车创造了更高的价值;同时,通过将组合仪表灯箱架和散热器安装支架也安装在中框支架上,使得中框支架作为核心结构件,实现了核心结构件的通用化,提高了开发效率和不同车型配置的兼容性,在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正面);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背面);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5为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散热器安装支架与散热鳍片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传统座舱系统与本实用新型座舱系统逻辑架构对比图;
其中,1-中框支架;2-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3-显示屏,31-中控显示屏,32-组合仪表显示屏,33-辅助显示屏;4-组合仪表灯箱架;5-散热器安装支架,51-散热鳍片,52-散热通风孔;6-后壳体,6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构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与显示屏的集成结构,包括中框支架1、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2、显示屏3、组合仪表灯箱架4和散热器安装支架5,所述中框支架1的一侧安装所述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2和散热器安装支架5,另一侧安装所述显示屏3和组合仪表灯箱架4,所述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2位于所述中框支架1和散热器安装支架5之间,所述组合仪表灯箱架4位于所述中框支架1和显示屏3之间。
其中,如图7所示,以图像显示逻辑架构为例,传统座舱系统的FPGA芯片输出并行的LVDS视频信号后,需要由视频转换芯片处理为串行的LVDS视频信号,通过视频线传输给不同的显示屏,显示屏上的视频转换芯片再恢复成并行数据给显示屏驱动芯片实现显示功能。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和显示屏集成后,FPGA芯片输出的并行LVDS视频信号可以通过FPC排线直接传输给显示屏驱动芯片,从而有效减少了视频信号转换过程中的逻辑链路,减少了相关板块的开发及验证工作,提高了开发效率。同时,还实现了整车零部件数量的减少,视频线束及接插件减少,螺钉螺栓等标件减少,装配工时减少,设计验证相关试验费用减少,从零部件采购成本、装配制造费用都有极大的优化。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的电路板上集成了组合仪表和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的控制电路,使得在电路设计上也实现了高度集成,用一颗高算力的多核集成电路芯片同时实现组合仪表功能和娱乐应用功能,可以有效地降低电子/信息系统产品的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同时组合仪表和娱乐应用在芯片内部完成信息交互,传输速率更高,可以实现实景地图导航等数据传输,且多核集成电路芯片可以让组合仪表独立运行,保证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为了帮助驾驶员更加快捷安全的获取日益增加的驾驶信息,以保证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因此将显示屏3设计成中控显示屏31、组合仪表显示屏32和辅助显示屏33三块显示屏,且中控显示屏31位于靠近副驾驶的一侧,辅助显示屏33位于靠近主驾驶的一侧,使得辅助显示屏能作为驾驶员的专属显示屏,例如用于导航提示、驾驶员检测和车辆状态显示等等。本实施例中的三联屏设计区别于传统双联屏的两块平直显示屏方案,三块显示屏围绕驾驶员,让视野范围的主视区更少的离开最重要的正前方。且经过实车验证,三块显示屏围绕驾驶员的设计,能让驾驶员观察中控显示屏31和组合仪表显示屏32的信息时可以减少视线偏转20°左右和15°左右,让视野范围的主视区更少的离开最重要的正前方。
集成结构还包括后壳体6,后壳体6卡接在中框支架1上,散热器安装支架5位于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2和后壳体6之间。
为了保证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有效散热,在散热器安装支架5上间隔设置多个散热鳍片51和散热通风孔52,且在后壳体6上形成用于散热鳍片51穿过的通孔61,使得散热鳍片51暴露在外,从而保证散热效果,以保障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在夏天高温暴晒等极端环境下也能正常工作。其中,散热器安装支架5和散热鳍片51均采用铝制成,使得构成的整体具有较好的热传导性能,能较好的吸收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2及显示屏3等主要构件所产生的热量并传导出去,散热器安装支架5靠近上下两侧均设有散热通风孔52,通过散热通风孔52实现内外空气的对流,使得内部降温效果更好。
为了保证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2、显示屏3、组合仪表灯箱架4和散热器安装支架5均固定在中框支架1上,且保证相互之间不发生干涉,因此,采用胶将显示屏3粘接固定在中框支架1上;采用螺钉将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2和组合仪表灯箱架4装配固定在中框支架1上;采用螺栓将散热器安装支架5装配固定在中框支架1上。
因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2和显示屏3集成安装在一个中框支架1上后,整体尺寸较大,中框支架1作为结构核心件,为了提升其支撑强度,采用镁合金和压铸工艺制成中框支架1,从而有效提升中框支架1的结构稳定性,又因三联显示屏是通过中框支架1固定连接于仪表台板上的,为了保证外观美观性,三联显示屏与仪表台板及装饰件的间隙应控制在1.5mm以内,因此,中框支架1的强度高,还有利于三联显示屏与仪表台板的稳定连接,其中,中框支架1采用压铸工艺,保证了成型精度,经过压铸成型、冲切、热整形、去毛刺、CNC、化成等6道主要工艺,有利于控制三联显示屏与仪表台板的尺寸间隙。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与显示屏的集成结构,通过将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和显示屏安装在一个中框支架上,从而有效实现了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与显示屏的集成,不仅简化了整个智能座舱系统的逻辑架构,还实现了整车零部件数量的减少,视频线束及接插件减少,螺钉螺栓等标件减少,装配工时减少,设计验证相关试验费用减少,从而有效提高了装配效率、减少了零部件数量和降低了生产成本,从开发效率、安装效率、兼容性、成本等维度为整车创造了更高的价值;同时,通过将组合仪表灯箱架和散热器安装支架也安装在中框支架上,使得中框支架作为核心结构件,实现了核心结构件的通用化,提高了开发效率和不同车型配置的兼容性,在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以上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与显示屏的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框支架(1)、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2)、显示屏(3)、组合仪表灯箱架(4)和散热器安装支架(5),所述中框支架(1)的一侧安装所述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2)和散热器安装支架(5),另一侧安装所述显示屏(3)和组合仪表灯箱架(4),所述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2)位于所述中框支架(1)和散热器安装支架(5)之间,所述组合仪表灯箱架(4)位于所述中框支架(1)和显示屏(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与显示屏的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3)包括依次相连的中控显示屏(31)、组合仪表显示屏(32)和辅助显示屏(33),所述中控显示屏(31)位于靠近副驾驶的一侧,所述辅助显示屏(33)位于靠近主驾驶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与显示屏的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结构还包括后壳体(6),所述后壳体(6)卡接在所述中框支架(1)上,所述散热器安装支架(5)位于所述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2)和所述后壳体(6)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与显示屏的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安装支架(5)上设有散热鳍片(51)和散热通风孔(52),所述后壳体(6)上形成有用于所述散热鳍片(51)穿过的通孔(61),所述散热鳍片(51)暴露在外,保证散热效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与显示屏的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3)通过胶粘接固定在所述中框支架(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与显示屏的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仪表灯箱架(4)通过螺钉装配固定在所述中框支架(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与显示屏的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2)通过螺钉装配固定在所述中框支架(1)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与显示屏的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安装支架(5)通过螺栓装配固定在所述中框支架(1)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与显示屏的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支架(1)采用镁合金制成,所述中框支架(1)用于固定在车体的仪表台板上。
CN202320000567.3U 2023-01-02 2023-01-02 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与显示屏的集成结构 Active CN2189069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00567.3U CN218906928U (zh) 2023-01-02 2023-01-02 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与显示屏的集成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00567.3U CN218906928U (zh) 2023-01-02 2023-01-02 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与显示屏的集成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06928U true CN218906928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48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00567.3U Active CN218906928U (zh) 2023-01-02 2023-01-02 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与显示屏的集成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069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311723U (zh) 车载智能tsn计算单元和车载tsn网络平台硬件架构
JP2920904B2 (ja) メータモジュール組立体
CN218906928U (zh) 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域控制器与显示屏的集成结构
WO2016078424A1 (zh) 汽车内后视附加镜
CN211744929U (zh) 一种贯穿式车载中控大屏结构
CN212313749U (zh) 一种电动车龙头及电动车
CN210402478U (zh) 一种外拉四录行车记录仪
CN212353839U (zh) 一种车载双屏一体机悬浮式安装结构
CN220274095U (zh) 一种集成式车载控制器
CN219228000U (zh) 一种汽车的域控制器装置及汽车
CN217553708U (zh) 一种具有安装结构的仪表控制设备
CN217804580U (zh) 车载投影组件及车辆
CN211378623U (zh) 一种汽车导航主机
CN215154339U (zh) 一种车载影音装置
CN216424267U (zh) 导航外壳支架及其汽车导航主机
CN220798438U (zh) 一种汽车网关控制器
CN219619017U (zh) 一种车载仪表板显示屏支架的安装结构
CN215826588U (zh) 氢能汽车牌照灯、后视摄像头及行李箱开关集成安装结构
CN213799272U (zh) 一种l型悬浮车载仪表结构
CN209938466U (zh) 一种通用型车载多媒体设备
CN219497261U (zh) 一种汽车内部多媒体显示屏结构
CN213035741U (zh) 一种安装固定结构及车载信息显示屏
US11997373B2 (en) Camera module for a vehicle
CN215245290U (zh) 一种电子仪表盘结构
CN220842210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仪表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