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91119U - 一种具有承托结构的冲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承托结构的冲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91119U
CN218891119U CN202223311615.5U CN202223311615U CN218891119U CN 218891119 U CN218891119 U CN 218891119U CN 202223311615 U CN202223311615 U CN 202223311615U CN 218891119 U CN218891119 U CN 2188911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die
fixedly arranged
ejection
ejection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1161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存生
柏宝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unzhou Met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hengyi Jingg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hengyi Jingg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hengyi Jingg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1161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911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911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911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承托结构的冲压模具,包括下模具、承托机构、第一顶出机构和第二顶出机构,所述承托机构位于下模具的下端,所述第一顶出机构位于承托机构的下端,所述第二顶出机构位于第一顶出机构的外端,所述承托机构包括承托箱、定位块、套管、导向柱、限位板、支撑柱和底座。该具有承托结构的冲压模具,通过设置承托机构,承托箱对下模具起到承托作用,导向柱在下模具被顶出至最外部时已经被拉至最顶端了,因此在脱模底板继续被向上顶起时,导向柱会对下模具起到一定的拉拽作用,使得下模具不会被第二液压缸一并顶起,使得下模具内成型的物品更容易受力,从而更加方便脱模。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承托结构的冲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承托结构的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在对冲压模具进行脱模时,往往采用液压缸向上顶托,使得最终成型的物品脱离下模具,但是在脱模时,由于下模具外部缺乏承托结构,液压缸在向上顶起下模具的底板时,由于下模具相对的拉力,因此可能会出现液压缸向上顶起下模具,或者下模具内的物品难以受力,难以被顶出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承托结构的冲压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在脱模时,由于下模具外部缺乏承托结构,液压缸在向上顶起下模具的底板时,由于下模具相对的拉力,因此可能会出现液压缸向上顶起下模具,或者下模具内的物品难以受力被顶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承托结构的冲压模具,包括下模具、承托机构、第一顶出机构和第二顶出机构,所述承托机构位于下模具的下端,所述第一顶出机构位于承托机构的下端,所述第二顶出机构位于第一顶出机构的外端,所述承托机构包括承托箱、定位块、套管、导向柱、限位板、支撑柱和底座,所述承托箱活动安装在下模具的外端,所述定位块固定安装在下模具的外端,所述定位块与承托箱相卡合,所述套管固定安装在承托箱的内部,所述导向柱固定安装在定位块的下端,所述导向柱活动安装在套管的内部,所述限位板固定安装在导向柱的下端,所述支撑柱固定安装在承托箱的下端所述底座固定安装在支撑柱的下端,通过设置承托机构,使得下模具内成型的物品更容易受力,从而更加方便脱模。
优选的,所述第一顶出机构包括第一液压缸、第一顶出杆和凹槽,所述第一液压缸固定安装在底座的上端,所述第一顶出杆固定安装在第一液压缸输出端的上端,所述凹槽固定设置在承托箱的下端,通过设置第一顶出机构,使得下模具脱离承托箱。
优选的,所述第二顶出机构包括连接环、支撑板、第二液压缸、第二顶出杆、脱模底板、定位柱和定位槽,所述连接环固定安装在第一顶出杆的外端,所述连接环呈对称分布,所述支撑板固定安装在连接环的外端,通过设置第二顶出机构,可以将下模具内部成型的物品顶出。
优选的,所述第二液压缸固定安装在支撑板的下端,所述第二顶出杆固定安装在第二液压缸输出端的上端,所述连接环、支撑板贯穿凹槽并延伸至凹槽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脱模底板活动安装在下模具的底端,所述定位柱固定安装在脱模底板的下端,所述定位槽固定设置在定位柱的下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具有承托结构的冲压模具,通过设置承托机构,承托箱对下模具起到承托作用,导向柱在下模具被顶出至最外部时已经被拉至最顶端了,因此在脱模底板继续被向上顶起时,导向柱会对下模具起到一定的拉拽作用,使得下模具不会被第二液压缸一并顶起,使得下模具内成型的物品更容易受力,从而更加方便脱模;
2、该具有承托结构的冲压模具,通过设置第一顶出机构,第一液压缸带动第一顶出杆以及下模具向上运动,使得下模具脱离承托箱,使得下模具外部的热量能更快散发,从而提高冷却脱模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模具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下模具;2、承托机构;201、承托箱;202、定位块;203、套管;204、导向柱;205、限位板;206、支撑柱;207、底座;3、第一顶出机构;301、第一液压缸;302、第一顶出杆;303、凹槽;4、第二顶出机构;401、连接环;402、支撑板;403、第二液压缸;404、第二顶出杆;405、脱模底板;406、定位柱;407、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承托结构的冲压模具,包括下模具1、承托机构2、第一顶出机构3和第二顶出机构4,承托机构2位于下模具1的下端,第一顶出机构3位于承托机构2的下端,第二顶出机构4位于第一顶出机构3的外端,承托机构2包括承托箱201、定位块202、套管203、导向柱204、限位板205、支撑柱206和底座207,承托箱活动安装在下模具1的外端,定位块202固定安装在下模具1的外端,定位块202与承托箱201相卡合,套管203固定安装在承托箱201的内部,导向柱204固定安装在定位块202的下端,导向柱204活动安装在套管203的内部,限位板205固定安装在导向柱204的下端,支撑柱206固定安装在承托箱201的下端底座207固定安装在支撑柱206的下端,通过设置承托机构2,承托箱201对下模具1起到承托作用,导向柱204在下模具1被顶出至最外部时已经被拉至最顶端了,因此在脱模底板405被向上顶起时,导向柱204会对下模具1起到一定的拉拽作用,使得下模具1不会被第二液压缸403一并顶起,使得下模具1内成型的物品更容易受力,从而更加方便脱模;
第一顶出机构3包括第一液压缸301、第一顶出杆302和凹槽303,第一液压缸301固定安装在底座207的上端,第一顶出杆302固定安装在第一液压缸301输出端的上端,凹槽303固定设置在承托箱201的下端,通过设置第一顶出机构3,第一液压缸301带动第一顶出杆302以及下模具1向上运动,使得下模具1脱离承托箱201,使得下模具1外部的热量能更快散发,从而提高冷却脱模的速度;第二顶出机构4包括连接环401、支撑板402、第二液压缸403、第二顶出杆404、脱模底板405、定位柱406和定位槽407,连接环401固定安装在第一顶出杆302的外端,连接环401呈对称分布,支撑板402固定安装在连接环401的外端,通过设置第二顶出机构4,在下模具1上升至最高点时,第二液压缸403带动第二顶出杆404、脱模底板405向上运动,从而可以将下模具1内部成型的物品顶出;第二液压缸403固定安装在支撑板402的下端,第二顶出杆404固定安装在第二液压缸403输出端的上端,连接环401、支撑板402贯穿凹槽303并延伸至凹槽303的上方;脱模底板405活动安装在下模具1的底端,定位柱406固定安装在脱模底板405的下端,定位槽407固定设置在定位柱406的下端,通过设置定位柱406和定位槽407,可以方便对第二顶出杆404进行定位,防止其在顶出时发生偏移;
第一液压缸301呈对称分布,第一顶出杆302呈对称分布,第一顶出杆302与下模具1的底端固定连接;定位槽407与第二顶出杆404活动连接,定位槽407与第二顶出杆404相适配。
工作原理:在脱模时,首先,第一液压缸301带动第一顶出杆302以及下模具1向上运动,使得下模具1脱离承托箱201,在下模具1上升至最高点时,第二液压缸403带动第二顶出杆404向上运动,使得第二顶出杆404与定位槽407卡合,然后带动脱模底板405向上运动,从而将下模具1内部成型的物品顶出。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具有承托结构的冲压模具,包括下模具(1)、承托机构(2)、第一顶出机构(3)和第二顶出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机构(2)位于下模具(1)的下端,所述第一顶出机构(3)位于承托机构(2)的下端,所述第二顶出机构(4)位于第一顶出机构(3)的外端,所述承托机构(2)包括承托箱(201)、定位块(202)、套管(203)、导向柱(204)、限位板(205)、支撑柱(206)和底座(207),所述承托箱活动安装在下模具(1)的外端,所述定位块(202)固定安装在下模具(1)的外端,所述定位块(202)与承托箱(201)相卡合,所述套管(203)固定安装在承托箱(201)的内部,所述导向柱(204)固定安装在定位块(202)的下端,所述导向柱(204)活动安装在套管(203)的内部,所述限位板(205)固定安装在导向柱(204)的下端,所述支撑柱(206)固定安装在承托箱(201)的下端所述底座(207)固定安装在支撑柱(206)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承托结构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出机构(3)包括第一液压缸(301)、第一顶出杆(302)和凹槽(303),所述第一液压缸(301)固定安装在底座(207)的上端,所述第一顶出杆(302)固定安装在第一液压缸(301)输出端的上端,所述凹槽(303)固定设置在承托箱(201)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承托结构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出机构(4)包括连接环(401)、支撑板(402)、第二液压缸(403)、第二顶出杆(404)、脱模底板(405)、定位柱(406)和定位槽(407),所述连接环(401)固定安装在第一顶出杆(302)的外端,所述连接环(401)呈对称分布,所述支撑板(402)固定安装在连接环(401)的外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承托结构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压缸(403)固定安装在支撑板(402)的下端,所述第二顶出杆(404)固定安装在第二液压缸(403)输出端的上端,所述连接环(401)、支撑板(402)贯穿凹槽(303)并延伸至凹槽(303)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承托结构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底板(405)活动安装在下模具(1)的底端,所述定位柱(406)固定安装在脱模底板(405)的下端,所述定位槽(407)固定设置在定位柱(406)的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承托结构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缸(301)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一顶出杆(302)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一顶出杆(302)与下模具(1)的底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承托结构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407)与第二顶出杆(404)活动连接,所述定位槽(407)与第二顶出杆(404)相适配。
CN202223311615.5U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具有承托结构的冲压模具 Active CN2188911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11615.5U CN218891119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具有承托结构的冲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11615.5U CN218891119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具有承托结构的冲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91119U true CN218891119U (zh) 2023-04-21

Family

ID=85998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11615.5U Active CN218891119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具有承托结构的冲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911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46317B (zh) 一种换向器压注成型模具
CN219988361U (zh) 一种能够连续顶料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18891119U (zh) 一种具有承托结构的冲压模具
CN115556309B (zh) 一种倒钩塑胶件模具及其脱模方法
CN214239097U (zh) 美容仪手柄成型模具
CN220942742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用脱模装置
CN218928516U (zh) 一种手机支架用模具
CN220075449U (zh) 一种双内凸壳体产品无损顶出模具结构
CN111546588A (zh) 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
CN215431136U (zh) 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用模具
CN213533645U (zh) 一种横向稳定手套箱锁杆衬套的生产模具
CN220741968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安装结构
CN220837640U (zh) 一种汽车拉延模具的顶出机构
CN215703764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
CN218503306U (zh) 一种油缸二次抽芯压铸模具
CN219543886U (zh) 一种具有顶出结构的注塑模具
CN219768879U (zh) 一种模具的快速脱模装置
CN219926656U (zh) 一种顶针内缩模具
CN216031923U (zh) 斜顶弹针模具结构
CN216992930U (zh) 一种塑料胶壳生产用脱模辅助装置
CN214926706U (zh) 一种路锥机的升降式脱模机构
CN209775422U (zh) 一种高效便携汽车仪表板注塑模具
CN216658794U (zh) 一种塑胶制品生产用注塑模具
CN215434855U (zh) 便捷式复位顶杆机构
CN219381443U (zh) 一种便于抽芯的塑料成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16

Address after: 201615 No. 90, Lane 369, Yinxi Road, high tech park, Jiuting Town,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shunzhou metal product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24199 No. 61 Xikang South Road, Dafe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Yancheng City,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Shengyi Jinggong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