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03812U - 一种带多模腔组件的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多模腔组件的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03812U
CN218803812U CN202222538475.9U CN202222538475U CN218803812U CN 218803812 U CN218803812 U CN 218803812U CN 202222538475 U CN202222538475 U CN 202222538475U CN 218803812 U CN218803812 U CN 2188038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screw
fixed frame
base
injection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3847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鹏飞
谭孝银
刘星
李建耀
谢培六
王文金
李兴磊
张飞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Boao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Boao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Boao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Boao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3847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038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038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038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带多模腔组件的注塑模具,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连接有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上侧位于固定架上安装有上模结构,所述下模座的下侧设置有顶出组件,所述下模座的上端面开设有注塑模腔;所述上模结构包括上模座,所述上模座上贯穿有螺杆,所述螺杆与固定架的连接处安装有轴承,所述螺杆的上端连接有旋柄;所述顶出组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端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上侧设置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的上端连接有顶杆,通过在该带有多模腔组件的注塑模具中设置上模结构和顶出组件,能够在分离上模座和下模座的同时将注塑件从下模座内的注塑模腔内顶出,便于快速对注塑件进行脱模,并且较为省力。

Description

一种带多模腔组件的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多模腔组件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多模腔注塑模具是一种带有两个或多个模腔的注塑成型生产工艺用模具,注塑成型是指通过注塑机加热融化原料并喷射入模具的模腔内,经冷却固化后,得到塑胶成型品的一种方法。
现有的多模腔注塑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在注塑件在多模腔注塑模具内冷却成型后,不仅不便对模具的上模和下模进行分离,还不便将注塑件从下模内的模腔内取出。
因此需要一种带多模腔组件的注塑模具对上述问题作出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多模腔组件的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多模腔组件的注塑模具,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连接有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上侧位于固定架上安装有上模结构,所述下模座的下侧设置有顶出组件,所述下模座的上端面开设有注塑模腔;
所述上模结构包括上模座,所述上模座上贯穿有螺杆,所述螺杆与固定架的连接处安装有轴承,所述螺杆的上端连接有旋柄;
所述顶出组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端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上侧设置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的上端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外侧位于限位片的上端设置有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下模座与固定架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焊接,所述上模座与固定架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螺杆与上模座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所述螺杆通过轴承与固定架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连接板与螺杆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所述连杆与限位片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活动插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顶杆与下模座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活动插接,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下模座和限位片固定焊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连接板与固定架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所述连杆、顶杆和弹簧的数量均为四组,且呈阵列排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该带有多模腔组件的注塑模具中设置上模结构和顶出组件,上模结构中的螺杆旋转能够驱动上模座和连接板同时移动,从而能够在分离上模座和下模座的同时将注塑件从下模座内的注塑模腔内顶出,便于快速对注塑件进行脱模,并且较为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剖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模结构整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顶出组件拆分示意图。
图中:1、固定架;2、下模座;3、上模结构;301、上模座;302、螺杆;303、轴承;304、旋柄;4、顶出组件;401、连接板;402、连杆;403、限位片;404、顶杆;405、弹簧;5、注塑模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上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行更全面的描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竖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带多模腔组件的注塑模具,包括固定架1,固定架1上连接有下模座2,下模座2的上侧位于固定架1上安装有上模结构3,下模座2的下侧设置有顶出组件4,下模座2的上端面开设有注塑模腔5;上模结构3包括上模座301,上模座301上贯穿有螺杆302,螺杆302与固定架1的连接处安装有轴承303,螺杆302的上端连接有旋柄304;下模座2与固定架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焊接,上模座301与固定架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固定架1便于安装螺杆302;螺杆302与上模座30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螺杆302通过轴承303与固定架1转动连接,轴承303能够减小螺杆302与固定架1之间的摩擦力;通过旋柄304旋转螺杆302,在螺杆302与上模座30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的条件下,螺杆302旋转驱动上模座301上升与下模座2分离。
在该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图4,顶出组件4包括连接板401,连接板401的上端连接有连杆402,连杆402的上侧设置有限位片403,限位片403的上端连接有顶杆404,顶杆404的外侧位于限位片403的上端设置有弹簧405;连接板401与螺杆30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连杆402与限位片403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活动插接,限位片403便于顶杆404与弹簧405连接;顶杆404与下模座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活动插接,弹簧405的两端分别与下模座2和限位片403固定焊接,弹簧405便于驱动顶杆404回位;连接板401与固定架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连杆402、顶杆404和弹簧405的数量均为四组,且呈阵列排布;上模座301上升的同时连接板401在螺杆302的驱动下同时上升,连接板401通过连杆402和顶杆404将多组注塑模腔5内的注塑件同时顶出。
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在使用本方案设计的带有多模腔组件的注塑模具时,通过注塑机通过注塑口将原料注入下模座2内的注塑模腔5内,待注塑模腔5内的原料冷却成型后,在螺杆302通过轴承303与固定架1转动连接的条件下,通过旋柄304旋转螺杆302,在螺杆302与上模座30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的条件下,螺杆302旋转驱动上模座301上升与下模座2分离,同时在连接板401与螺杆30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的条件下,上模座301上升的同时连接板401在螺杆302的驱动下同时上升,在顶杆404与下模座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活动插接的条件下,连接板401通过连杆402和顶杆404将多组注塑模腔5内的注塑件同时顶出,能够在分离上模座301和下模座2的同时将注塑件从下模座2内的注塑模腔5内顶出,能够快速对注塑件进行脱模,并且较为省力。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上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带多模腔组件的注塑模具,包括固定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上连接有下模座(2),所述下模座(2)的上侧位于固定架(1)上安装有上模结构(3),所述下模座(2)的下侧设置有顶出组件(4),所述下模座(2)的上端面开设有注塑模腔(5);
所述上模结构(3)包括上模座(301),所述上模座(301)上贯穿有螺杆(302),所述螺杆(302)与固定架(1)的连接处安装有轴承(303),所述螺杆(302)的上端连接有旋柄(304);
所述顶出组件(4)包括连接板(401),所述连接板(401)的上端连接有连杆(402),所述连杆(402)的上侧设置有限位片(403),所述限位片(403)的上端连接有顶杆(404),所述顶杆(404)的外侧位于限位片(403)的上端设置有弹簧(4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多模腔组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2)与固定架(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焊接,所述上模座(301)与固定架(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多模腔组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302)与上模座(30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所述螺杆(302)通过轴承(303)与固定架(1)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多模腔组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01)与螺杆(30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所述连杆(402)与限位片(403)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活动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多模腔组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404)与下模座(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活动插接,所述弹簧(405)的两端分别与下模座(2)和限位片(403)固定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多模腔组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01)与固定架(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所述连杆(402)、顶杆(404)和弹簧(405)的数量均为四组,且呈阵列排布。
CN202222538475.9U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带多模腔组件的注塑模具 Active CN2188038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38475.9U CN218803812U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带多模腔组件的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38475.9U CN218803812U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带多模腔组件的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03812U true CN218803812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043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38475.9U Active CN218803812U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带多模腔组件的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038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803812U (zh) 一种带多模腔组件的注塑模具
CN211709874U (zh) 一种双炮台旋转叠模注塑系统
CN201960713U (zh) 注塑局部深型腔塑料件的预先顶出结构
CN212979125U (zh) 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顶出结构
CN214188178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新型模具
CN213830162U (zh) 一种方便脱料的注塑模具
CN210501181U (zh) 一种开关面板注塑模具
CN211591064U (zh) 用于单色注塑机的双色模具
CN208084865U (zh) 用于斜面结构的注塑模具以及新型注塑模具
CN215825863U (zh) 一种打印机壳体注塑件的注塑成型模具
CN218803814U (zh) 一种多注塑模具加工装置
CN215242619U (zh) 具有多脱模块的车篮注塑模具
CN210651687U (zh) 一种一出二成型旋钮定位块的模具
CN218777054U (zh) 一种手机镜筒模具斜顶结构及模具
CN213260906U (zh) 一种带自动顶出机构的箱盖注塑模具
CN211363278U (zh) 一种便于出料的注塑模具
CN210820733U (zh) 一种注塑模具双级脱模机构
CN213919374U (zh) 一种应用于高抗冲高耐光氧老化户外桌的注塑模具
CN221022134U (zh) 一种斜顶大行程注塑模具
CN214324059U (zh) 一种注塑模具用脱模装置
CN218593559U (zh) 一种眼镜镜片注塑模具用顶出机构
CN209050979U (zh) 塑料前盖的注塑模具
CN213260819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20482468U (zh) 一种注塑模具顶出结构
CN213533631U (zh) 一种注塑模自动顶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