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47223U - 一种旋转夹持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转夹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47223U
CN218747223U CN202222754893.1U CN202222754893U CN218747223U CN 218747223 U CN218747223 U CN 218747223U CN 202222754893 U CN202222754893 U CN 202222754893U CN 218747223 U CN218747223 U CN 2187472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threaded rod
clamping mechanism
carriage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5489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留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Northern Yongsheng Motorcy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Northern Yongsheng Motorcy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Northern Yongsheng Motorcy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Northern Yongsheng Motorcy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5489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472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472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472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夹持机构,包括底板、万向轮、承重架、用于对工件进行夹紧固定的夹紧机构,所述底板下方环绕设置有四个所述万向轮,所述承重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方,所述夹紧机构位于所述承重架之间。有益效果:通过第一电机动能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滑动架在第一螺纹杆上水平移动,再通过第二电机动能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从而使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进而带动从动齿轮转动,再通过电动推杆推动连接罩做上下升降的移动,再通过第三电机动能带动连接架转动,通过多者的共同作用,使其下方的连接架进行角度和位置的全方位的调节,进而更好的适应于各种工件的加工角度,提高了加工的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旋转夹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转夹持机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转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摩托车,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或三轮车,轻便灵活,行驶迅速,广泛用于巡逻和客货运输等,也用作体育运动器械,从大的方向上来说,摩托车分为街车、公路赛摩托车、越野摩托车、巡航车和旅行车等。
通过对比专利专利号CN210909024U一种摩托车配件生产用旋转夹持机构,包括旋转底座,所述旋转底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旋转底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旋转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台,所述旋转台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台的顶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旋转台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承,所述旋转轴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旋转丝杆,所述旋转丝杆的外部套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活动轴,两个所述活动轴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板,两个所述活动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夹板。
此装置中在对摩托车配件进行夹持加工时,缺少了对其进行角度方位调节的功能,可能会造成某些细小特殊的零件在加工时候可能需要调整好必要的角度才能更好的对其加工处理,因此存在了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旋转夹持机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旋转夹持机构,包括底板、万向轮、承重架、用于对工件进行夹紧固定的夹紧机构,所述底板下方环绕设置有四个所述万向轮,所述承重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方,所述夹紧机构位于所述承重架之间,还包括用于对夹紧中的工件进行旋转移动的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位于所述夹紧机构上方;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螺纹杆、第一滑动架、第二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电动推杆、连接罩、第三电机、连接架,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承重架一侧,所述承重架上方内壁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螺纹杆安装在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滑动架设置在所述第一螺纹杆下侧,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架前侧,所述主动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二电机后侧,所述从动齿轮设置在所述主动齿轮下侧,所述电动推杆设置在所述从动齿轮下侧,所述连接罩设置在所述电动推杆下侧,所述第三电机安装在所述连接罩内,所述连接罩下侧安装有第一转动轴,所述连接架设置在第一转动轴下侧。
优选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第四电机、第二螺纹杆、第二滑动架、第五电机、夹持块、第一转动板、第二转动板,所述第四电机设置在所述连接架一侧,所述连接架下方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螺纹杆安装在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螺纹杆两侧均套设有所述第二滑动架,所述第五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架中间,所述第二滑动架下侧前后对称安装有所述第一转动板,所述第二转动板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动板一侧,所述夹持块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板与所述第二转动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螺纹杆键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与所述承重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与所述第一滑动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架与所述承重架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主动齿轮键连接,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均与所述第一滑动架转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连接罩与第一转动轴键连接,所述连接罩与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四电机与所述第二螺纹杆键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与所述连接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两侧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第二螺纹杆与所述第二滑动架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架与所述连接架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板中间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五电机与第二转动轴键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架与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架转动连接,所述夹持块均与所述第一转动板和所述第二转动板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设置有第四电机、第五电机、夹持块等,通过第四电机动能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利用第二螺纹杆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从而同时带动两侧的第二滑动架进行相向的移动,再通过第五电机动能带动第二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前后两侧的第一转动板相啮合,使其同时转动,从而通过与第二转动板的转动配合,进而带动前后两侧的夹持块相向移动,从而对工件进行有效的夹紧固定,进而可以适应于不同规格大小的工件,从而也可以通过两侧的夹持块分别对两个小工件进行夹持,从而方便了对多个工件进行同时的加工,加快了加工的速度。
通过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等,通过第一电机动能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滑动架在第一螺纹杆上水平移动,再通过第二电机动能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从而使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进而带动从动齿轮转动,再通过电动推杆推动连接罩做上下升降的移动,再通过第三电机动能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连接架转动,通过多者的共同作用,使其下方的连接架进行角度和位置的全方位的调节,进而更好的适应于各种工件的加工角度,提高了加工的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旋转夹持机构的空间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旋转夹持机构的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旋转夹持机构的第一滑动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旋转夹持机构的连接罩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旋转夹持机构的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旋转夹持机构的第二滑动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旋转夹持机构的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之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底板;2、万向轮;3、承重架;4、旋转机构;41、第一电机;42、第一螺纹杆;43、第一滑动架;44、第二电机;45、主动齿轮;46、从动齿轮;47、电动推杆;48、连接罩;49、第三电机;410、连接架;5、夹紧机构;51、第四电机;52、第二螺纹杆;53、第二滑动架;54、第五电机;55、夹持块;56、第一转动板;57、第二转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7所示,一种旋转夹持机构,包括底板1、万向轮2、承重架3、用于对工件进行夹紧固定的夹紧机构5,底板1下方环绕设置有四个万向轮2,承重架3设置在底板1上方,夹紧机构5位于承重架3之间,还包括用于对夹紧中的工件进行旋转移动的旋转机构4,旋转机构4位于夹紧机构5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夹紧机构5包括第四电机51、第二螺纹杆52、第二滑动架53、第五电机54、夹持块55、第一转动板56、第二转动板57,第四电机51设置在连接架410一侧,连接架410下方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螺纹杆52安装在第二滑槽内,第二螺纹杆52两侧均套设有第二滑动架53,第五电机54设置在第二滑动架53中间,第二滑动架53下侧前后对称安装有第一转动板56,第二转动板57安装在第一转动板56一侧,夹持块55设置在第一转动板56与第二转动板57之间,第四电机51与第二螺纹杆52键连接,第二螺纹杆52与连接架410转动连接,第二螺纹杆52两侧螺纹方向相反,第二螺纹杆52与第二滑动架53螺纹连接,第二滑动架53与连接架410滑动连接,第一转动板56中间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轴,第五电机54与第二转动轴键连接,第二滑动架53与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第二转动板57与第二滑动架53转动连接,夹持块55均与第一转动板56和第二转动板57转动连接,通过第四电机51动能带动第二螺纹杆52转动,利用第二螺纹杆52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从而同时带动两侧的第二滑动架53进行相向的移动,再通过第五电机54动能带动第二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前后两侧的第一转动板56相啮合,使其同时转动,从而通过与第二转动板57的转动配合,进而带动前后两侧的夹持块55相向移动,从而对工件进行有效的夹紧固定,进而可以适应于不同规格大小的工件,从而也可以通过两侧的夹持块55分别对两个小工件进行夹持,从而方便了对多个工件进行同时的加工,加快了加工的速度;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机构4包括第一电机41、第一螺纹杆42、第一滑动架43、第二电机44、主动齿轮45、从动齿轮46、电动推杆47、连接罩48、第三电机49、连接架410,第一电机41安装在承重架3一侧,承重架3上方内壁上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螺纹杆42安装在第一滑槽内,第一滑动架43设置在第一螺纹杆42下侧,第二电机44设置在第一滑动架43前侧,主动齿轮45安装在第二电机44后侧,从动齿轮46设置在主动齿轮45下侧,电动推杆47设置在从动齿轮46下侧,连接罩48设置在电动推杆47下侧,第三电机49安装在连接罩48内,连接罩48下侧安装有第一转动轴,连接架410设置在第一转动轴下侧,第一电机41与第一螺纹杆42键连接,第一螺纹杆42与承重架3转动连接,第一螺纹杆42与第一滑动架43螺纹连接,第一滑动架43与承重架3滑动连接,第二电机44与主动齿轮45键连接,主动齿轮45和从动齿轮46均与第一滑动架43转动连接,主动齿轮45与从动齿轮46相啮合,连接罩48与第一转动轴键连接,连接罩48与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通过第一电机41动能带动第一螺纹杆42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滑动架43在第一螺纹杆42上水平移动,再通过第二电机44动能带动主动齿轮45转动,从而使主动齿轮45与从动齿轮46相啮合,进而带动从动齿轮46转动,再通过电动推杆47推动连接罩48做上下升降的移动,再通过第三电机49动能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连接架410转动,通过多者的共同作用,使其下方的连接架410进行角度和位置的全方位的调节,进而更好的适应于各种工件的加工角度,提高了加工的速度。
工作原理:首先通过下方的万向轮2将装置移动到所需工作的地方,然后通过第四电机51动能带动第二螺纹杆52转动,利用第二螺纹杆52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从而同时带动两侧的第二滑动架53进行相向的移动,再通过第五电机54动能带动第二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前后两侧的第一转动板56相啮合,使其同时转动,从而通过与第二转动板57的转动配合,进而带动前后两侧的夹持块55相向移动,从而对工件进行有效的夹紧固定,进而可以适应于不同规格大小的工件,从而也可以通过两侧的夹持块55分别对两个小工件进行夹持,再通过第一电机41动能带动第一螺纹杆42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滑动架43在第一螺纹杆42上水平移动,再通过第二电机44动能带动主动齿轮45转动,从而使主动齿轮45与从动齿轮46相啮合,进而带动从动齿轮46转动,再通过电动推杆47推动连接罩48做上下升降的移动,再通过第三电机49动能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连接架410转动,通过多者的共同作用,使其下方的连接架410进行角度和位置的全方位的调节,进而更好的适应于各种工件的加工角度,提高了加工的速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旋转夹持机构,包括底板(1)、万向轮(2)、承重架(3)、用于对工件进行夹紧固定的夹紧机构(5),所述底板(1)下方环绕设置有四个所述万向轮(2),所述承重架(3)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方,所述夹紧机构(5)位于所述承重架(3)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夹紧中的工件进行旋转移动的旋转机构(4),所述旋转机构(4)位于所述夹紧机构(5)上方;
所述旋转机构(4)包括第一电机(41)、第一螺纹杆(42)、第一滑动架(43)、第二电机(44)、主动齿轮(45)、从动齿轮(46)、电动推杆(47)、连接罩(48)、第三电机(49)、连接架(410),所述第一电机(41)安装在所述承重架(3)一侧,所述承重架(3)上方内壁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螺纹杆(42)安装在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滑动架(43)设置在所述第一螺纹杆(42)下侧,所述第二电机(44)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架(43)前侧,所述主动齿轮(45)安装在所述第二电机(44)后侧,所述从动齿轮(46)设置在所述主动齿轮(45)下侧,所述电动推杆(47)设置在所述从动齿轮(46)下侧,所述连接罩(48)设置在所述电动推杆(47)下侧,所述第三电机(49)安装在所述连接罩(48)内,所述连接罩(48)下侧安装有第一转动轴,所述连接架(410)设置在第一转动轴下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5)包括第四电机(51)、第二螺纹杆(52)、第二滑动架(53)、第五电机(54)、夹持块(55)、第一转动板(56)、第二转动板(57),所述第四电机(51)设置在所述连接架(410)一侧,所述连接架(410)下方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螺纹杆(52)安装在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螺纹杆(52)两侧均套设有所述第二滑动架(53),所述第五电机(54)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架(53)中间,所述第二滑动架(53)下侧前后对称安装有所述第一转动板(56),所述第二转动板(57)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动板(56)一侧,所述夹持块(55)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板(56)与所述第二转动板(57)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41)与所述第一螺纹杆(42)键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42)与所述承重架(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42)与所述第一滑动架(43)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架(43)与所述承重架(3)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44)与所述主动齿轮(45)键连接,所述主动齿轮(45)和所述从动齿轮(46)均与所述第一滑动架(43)转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45)与所述从动齿轮(46)相啮合,所述连接罩(48)与第一转动轴键连接,所述连接罩(48)与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电机(51)与所述第二螺纹杆(52)键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52)与所述连接架(41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52)两侧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第二螺纹杆(52)与所述第二滑动架(53)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架(53)与所述连接架(410)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板(56)中间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五电机(54)与第二转动轴键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架(53)与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板(57)与所述第二滑动架(53)转动连接,所述夹持块(55)均与所述第一转动板(56)和所述第二转动板(57)转动连接。
CN202222754893.1U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旋转夹持机构 Active CN2187472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54893.1U CN218747223U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旋转夹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54893.1U CN218747223U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旋转夹持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47223U true CN218747223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700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54893.1U Active CN218747223U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旋转夹持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472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747223U (zh) 一种旋转夹持机构
CN210909024U (zh) 一种摩托车配件生产用旋转夹持机构
CN113601201A (zh) 一种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加工用可旋转夹具
CN214237551U (zh) 一种摩托车零件的打磨抛光装置
CN206704338U (zh) 一种爬壁磁吸附机器人的行走底盘装置
CN211330907U (zh) 摩托车配件加工用圆管冲弧机
CN216723976U (zh) 一种摩托车展示用安全支撑旋转台
CN210307531U (zh) 一种摩托车配件生产用配件夹持装置
CN2170912Y (zh) 一种自行车往复式脚踏省力装置
CN210968786U (zh) 一种加工摩托车配件的工装
CN101284552B (zh) 动平衡独轮移动机器人本体
CN216504307U (zh) 一种用于摩托车零件的研磨装置
CN211680691U (zh) 一种摩托车车架组合焊接夹具
CN214770553U (zh) 一种摩托车汽缸头铣床加工用夹具
CN213164658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摩托车配件打磨装置
CN213795616U (zh) 一种用于摩托车把手的打磨装置
CN217570337U (zh) 全自动摩托车车架弯管设备
CN212890763U (zh) 一种摩托车架三角加强板
CN205362834U (zh) 一种圆管切割装置
CN215146972U (zh) 车头管数控加工设备
CN212662694U (zh) 一种新型的玩具摩托车
CN220347548U (zh) 一种汽车制造用左右挡泥板夹具
CN220128033U (zh) 管件焊接夹持装置
CN210334555U (zh) 摩托车配件精确切割装置
CN217533122U (zh) 摩托车前车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