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67713U - 驾驶室及作业机械 - Google Patents

驾驶室及作业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67713U
CN218667713U CN202222717208.8U CN202222717208U CN218667713U CN 218667713 U CN218667713 U CN 218667713U CN 202222717208 U CN202222717208 U CN 202222717208U CN 218667713 U CN218667713 U CN 2186677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
bending
back panel
skin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1720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铭
李云
肖扬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1720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677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677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677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作业机械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驾驶室及作业机械。驾驶室包括:底座总成,包括设置在驾驶室后部的后围板和与后围板连接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用于与车架连接;上架体总成,包括后围背板和后围蒙皮,后围蒙皮设置在后围背板朝向驾驶室外侧的一侧,后围背板设置在后围板朝向驾驶室内侧的一侧;其中,后围板的顶端向驾驶室的外侧翻折并形成向下倾斜的第一折弯部,和/或,后围蒙皮的底端向后围背板翻折形成第二折弯部,第二折弯部的自由端向下翻折形成第三折弯部。利用后围蒙皮上的第二折弯部、后围蒙皮上的第三折弯部以及后围板上的第一折弯部,形成挡水结构,防止外界的雨水进入到驾驶室内。

Description

驾驶室及作业机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驾驶室及作业机械。
背景技术
压路机等作业机械的驾驶室通常分为整体式驾驶室和分体式驾驶室,其中整体式驾驶室的结构紧凑,但是在对作业机械进行运输转运的过程中,驾驶室的高度过高,必须要整体拆除驾驶室,操作费时费力。而分体式驾驶室采用驾驶室可分离的设计,能够减少零件的拆装数量,提高拆装效率。
分体式驾驶室通常包括底座总成和上架体总成,其中底座总成用于与作业机械的车架连接,并且底座总成的后围设有用于与车架总成的连接结构。上架体总成可拆卸地安装在底座总成上。由于底座总成的后围设有用于与车架连接的连接结构,因此底座总成与上架体总成的安装分离面常常设于驾驶室的后围部分。为了避免驾驶室后围部分的安装分离面漏水,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安装分离面设置密封垫或者打密封胶形成密封结构。作业机械的工作环境恶劣,经多次拆卸后,密封胶或者密封垫等密封结构存在防水性能下降甚至失效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驾驶室及作业机械,用以解决或改善现有技术中密封胶或者密封垫等密封结构容易出现防水性能下降甚至失效的缺陷,实现避免密封结构出现防水性能下降或者失效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驾驶室,包括:
底座总成,包括设置在所述驾驶室后部的后围板和与所述后围板连接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用于与车架连接;
上架体总成,包括后围背板和后围蒙皮,所述后围蒙皮设置在所述后围背板朝向所述驾驶室外侧的一侧,所述后围背板设置在所述后围板朝向所述驾驶室内侧的一侧;
其中,所述后围板的顶端向所述驾驶室的外侧翻折并形成向下倾斜的第一折弯部,和/或,所述后围蒙皮的底端向所述后围背板翻折形成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折弯部的自由端向下翻折形成第三折弯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驾驶室,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用于与所述车架连接的连接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驾驶室,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第三折弯部的外侧,所述第三折弯部的自由端的高度小于所述安装板的顶面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驾驶室,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折弯部的外侧,所述第一折弯部的自由端的高度小于所述安装板的顶面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驾驶室,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连接板,所述安装板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后围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驾驶室,所述上架体总成还包括第一连接架,所述后围蒙皮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架与所述后围背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驾驶室,所述底座总成还包括第二连接架,所述连接结构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架与所述后围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驾驶室,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折弯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驾驶室,所述第一折弯部设有供所述连接结构置入的卡槽,用于为所述连接结构定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作业机械,包括如上所述的驾驶室。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驾驶室,在淋雨的过程中,驾驶室后围部分的雨水沿着后围蒙皮向下流动,后围蒙皮上的大部分雨水从后围蒙皮掉落。小部分雨水沿着第二折弯部流动,从第二折弯部掉落或者沿第二折弯部流动至第三折弯部所在的位置被第三折弯部阻挡,并沿第三折弯部流动并掉落。由于后围蒙皮设置在后围背板朝向驾驶室外侧的一侧,第二折弯部和第三折弯部实际上形成了后围蒙皮与后围背板之间的挡水结构,使得后围蒙皮上的雨水不会流动至后围背板上,从而使得雨水不会沿后围背板进入到驾驶室内。
而通过将后围板的顶部边翻折形成向下倾斜的第一折弯部,第一折弯部能够将从第二折弯部或第三折弯部掉落的水导流至驾驶室外侧。即第一折弯部实际上形成了设置在后围板顶部的挡水结构,使得雨水不会流动至后围板上,进一步地防止雨水沿后围板流动至驾驶室内。
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驾驶室利用后围蒙皮上的第二折弯部、后围蒙皮上的第三折弯部以及后围板上的第一折弯部,形成挡水结构,防止外界的雨水进入到驾驶室内,由于挡水结构是由结构件形成的机械式密封结构,不存在防水性能降低和失效的问题,可靠性更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密封胶或者密封垫等密封结构容易出现防水性能下降甚至失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的作业机械,由于包含了本实用新型中的驾驶室,因此同时包含了驾驶室的上述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驾驶室的俯视图;
图2是图1所示视图中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视图中的Ⅰ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驾驶室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底座总成与上架体总成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后围蒙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后围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底座总成;101、后围板;101-1、第一折弯部;101-2、卡槽;102、连接结构;102-1、安装板;102-2、连接板;102-3、加强筋;103、第二连接架;2、上架体总成;201、后围背板;202、后围蒙皮;202-1、第二折弯部;202-2、第三折弯部;203、第一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的分体式驾驶室通常包括底座总成和上架体总成,其中底座总成用于与作业机械的车架连接,并且底座总成的后围设有用于与车架总成的连接结构。上架体总成可拆卸地安装在底座总成上。由于底座总成的后围设有用于与车架连接的连接结构,因此底座总成与上架体总成的安装分离面常常设于驾驶室的后围部分。为了避免驾驶室后围部分的安装分离面漏水,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安装分离面设置密封垫或者打密封胶形成密封结构。作业机械的工作环境恶劣,经多次拆卸后,密封胶或者密封垫等密封结构存在防水性能下降甚至失效的问题。为了解决或改善现有技术中密封胶或者密封垫等密封结构容易出现防水性能下降甚至失效的问题,实现避免密封结构出现防水性能下降或者失效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驾驶室及作业机械。
下面结合图1至图7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驾驶室。
具体而言,驾驶室包括底座总成1和上架体总成2。
底座总成1用于与作业机械的车架连接。底座总成1通常装配有座椅、扶手箱、前仪表台、蒸发器、地垫、操纵系统及制动系统中的任意一者或者任意组合。
上架体总成2与底座总成1可拆卸连接,例如上架体总成2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在需要进行集装箱运输或者在其他需要拆卸驾驶室的情况下,可以将上架体与底座总成1拆开,只吊装上架体总成2,底座总成1仍与车架连接。上架体总成2通常装配有内饰、雨刮器、照明灯、转向灯、内外后视镜、收音机及空调冷凝器中的任意一者或者任意组合。
其中,底座总成1包括后围板101和连接结构102。其中,后围板101设置在驾驶室的后部,连接结构102与后围板101连接。连接结构102用于与车架连接,即在将底座总成1安装于车架上时,底座总成1通过连接结构102与车架连接。
上架体总成2包括后围背板201和后围蒙皮202。后围蒙皮202设置在后围背板201朝向驾驶室外侧的一侧,即后围蒙皮202设置在后围背板201的外侧。后围背板201设置在后围板101朝向驾驶室内侧的一侧,即后围背板201设置在后围板101的内侧。例如,后围背板201与后围板101相贴合,并且二者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
其中,后围板101的顶端向驾驶室的外侧翻折并形成向下倾斜的第一折弯部101-1。和/或,后围蒙皮202的底端向后围背板201翻折形成第二折弯部202-1,即后围蒙皮202的底端向后围背板201所在的方向翻折。并且第二折弯部202-1的自由端向下翻折形成第三折弯部202-2。
需要说明的是,后围板101的顶端是指后围板101安装于驾驶室时,后围板101靠近驾驶室顶部的部分。后围蒙皮202的底端是指后围蒙皮202安装于驾驶室时,后围蒙皮202靠近驾驶室底部的部分。
可选地,自驾驶室的底部至顶部的方向上,后围板101逐渐向驾驶室的外侧倾斜,第一折弯部101-1的折弯角度为90度。
可选地,第二折弯部202-1的折弯角度为90度。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折弯部202-1的自由端是指第二折弯部202-1靠近后围背板201的一端。
可选地,第三折弯部202-2与第二折弯部202-1的夹角为锐角,如此设置挡水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驾驶室,在淋雨的过程中,驾驶室后围部分的雨水沿着后围蒙皮202向下流动,后围蒙皮202上的大部分雨水从后围蒙皮202掉落。小部分雨水沿着第二折弯部202-1流动,从第二折弯部202-1掉落或者沿第二折弯部202-1流动至第三折弯部202-2所在的位置被第三折弯部202-2阻挡,并沿第三折弯部202-2流动并掉落。由于后围蒙皮202设置在后围背板201朝向驾驶室外侧的一侧,第二折弯部202-1和第三折弯部202-2实际上形成了后围蒙皮202与后围背板201之间的挡水结构,使得后围蒙皮202上的雨水不会流动至后围背板201上,从而使得雨水不会沿后围背板201进入到驾驶室内。
而通过将后围板101的顶部边翻折形成向下倾斜的第一折弯部101-1,第一折弯部101-1能够将从第二折弯部202-1或第三折弯部202-2掉落的水导流至驾驶室外侧。即第一折弯部101-1实际上形成了设置在后围板101顶部的挡水结构,使得雨水不会流动至后围板101上,进一步地防止雨水沿后围板101流动至驾驶室内。
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驾驶室利用后围蒙皮202上的第二折弯部202-1、后围蒙皮202上的第三折弯部202-2以及后围板101上的第一折弯部101-1,形成挡水结构,防止外界的雨水进入到驾驶室内,由于挡水结构是由结构件形成的机械式密封结构,不存在防水性能降低和失效的问题,可靠性更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密封胶或者密封垫等密封结构容易出现防水性能下降甚至失效的问题。
同时,由于第一折弯部101-1、第二折弯部202-1及第三折弯部202-2的形成方式均是通过折弯形成的,因此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结构102包括水平设置的安装板102-1,安装板102-1上设有用于与车架连接的连接孔。例如,螺纹紧固件穿过连接孔与作业机械的车架连接,从而将安装板102-1固定于车架上。可选地,安装板102-1的数量设置为一对。如此设置,能够提高底座总成1与车架的连接强度。
参考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板102-1设置在第三折弯部202-2的外侧,第三折弯部202-2的自由端的高度小于安装板102-1的顶面的高度。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折弯部202-2的自由端即是指第三折弯部202-2远离第二折弯部202-1的一端。如此设置,一方面,砸落在安装板102-1上的雨水形成的飞溅水滴能够被第三折弯部202-2阻挡,避免安装板102-1上的飞溅水滴进入到驾驶室的内侧。另外,第三折弯部202-2对于在安装板102-1上流动的雨水也具有一定的阻挡作用,防止安装板102-1上的雨水向驾驶室内侧流动。
参考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板102-1设置在第一折弯部101-1的外侧,第一折弯部101-1的自由端的高度小于安装板102-1的顶面的高度。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折弯部101-1的自由端是指第一折弯部101-1朝下的一端。如此设置,从安装板102-1顶面流动的雨水流动至第一折弯部101-1后,在第一折弯部101-1的引导作用下,雨水沿第一折弯部101-1向下流动掉落,从而避免雨水进入到驾驶室内侧。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结构102还包括连接板102-2。安装板102-1通过连接板102-2与后围板101连接。具体地,连接板102-2与后围板101连接,安装板102-1与连接板102-2连接。如图3所示,可选地,连接板102-2与安装板102-1对接并焊接连接。进一步地,连接结构102还包括加强筋102-3。加强筋102-3分别与连接板102-2和安装板102-1焊接连接,从而提高连接板102-2与安装板102-1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上架体总成2还包括第一连接架203。后围蒙皮202通过第一连接架203与后围背板201连接。具体而言,如图2-图3所示,后围蒙皮202连接于第一连接架203的外侧,后围背板201连接于第一连接架203的内侧。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架203,既提高了上架体总成2的结构刚度,又便于后围蒙皮202与后围背板201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架203的内侧是指第一连接架203朝向驾驶室内侧的一侧,第一连接架203的外侧是指第一连接架203朝向驾驶室外侧的一侧。
可选地,后围蒙皮202和后围背板201均与第一连接架203焊接连接。可选地,第一连接架203为型材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座总成1还包括第二连接架103。连接结构102通过第二连接架103与后围板101连接。具体而言,连接结构102连接于第二连接架103的外侧,后围板101连接在第二连接架103的内侧。通过设置第二连接架103既提高了底座总成1的结构刚度,又便于连接结构102与后围板101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连接架103的内侧是指第二连接架103朝向驾驶室内侧的一侧,第二连接架103的外侧是指第二连接架103朝向驾驶室外侧的一侧。可选地,第二连接架103为型材结构。
可选地,连接结构102和后围板101均与第二连接架103焊接连接。其中,连接结构102的连接板102-2与第二连接架103焊接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结构102与第一折弯部101-1连接。例如,连接结构102与第一折弯部101-1焊接连接。具体地,连接结构102的连接板102-2与第一折弯部101-1的自由端焊接连接。如此设置,安装板102-1上的部分雨水沿连接板102-2流动至第一折弯部101-1,并沿第一折弯部101-1掉落。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折弯部101-1设有供连接结构102置入的卡槽101-2,用于为连接结构102定位。如此设置,能够保证连接结构102与后围板101的相对位置更加准确。
具体地,如图7所示,卡槽101-2设置在第一折弯部101-1的自由端,并且卡槽101-2的数量设置为一对,一对卡槽101-2设置在第一折弯部101-1的两侧,一对连接结构102的连接板102-2分别卡入对应的卡槽101-2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作业机械。
具体而言,作业机械包括如上所述的驾驶室。
需要说明的是,作业机械包括了驾驶室,同时也就包含了驾驶室的所有优点,此处不再赘述。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作业机械包括但不限于压路机和挖掘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驾驶室,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总成(1),包括设置在所述驾驶室后部的后围板(101)和与所述后围板(101)连接的连接结构(102),所述连接结构(102)用于与车架连接;
上架体总成(2),包括后围背板(201)和后围蒙皮(202),所述后围蒙皮(202)设置在所述后围背板(201)朝向所述驾驶室外侧的一侧,所述后围背板(201)设置在所述后围板(101)朝向所述驾驶室内侧的一侧;
其中,所述后围板(101)的顶端向所述驾驶室的外侧翻折并形成向下倾斜的第一折弯部(101-1),和/或,所述后围蒙皮(202)的底端向所述后围背板(201)翻折形成第二折弯部(202-1),所述第二折弯部(202-1)的自由端向下翻折形成第三折弯部(20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102)包括水平设置的安装板(102-1),所述安装板(102-1)上设有用于与所述车架连接的连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02-1)设置在所述第三折弯部(202-2)的外侧,所述第三折弯部(202-2)的自由端的高度小于所述安装板(102-1)的顶面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02-1)设置在所述第一折弯部(101-1)的外侧,所述第一折弯部(101-1)的自由端的高度小于所述安装板(102-1)的顶面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102)还包括连接板(102-2),所述安装板(102-1)通过所述连接板(102-2)与所述后围板(10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架体总成(2)还包括第一连接架(203),所述后围蒙皮(202)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架(203)与所述后围背板(20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总成(1)还包括第二连接架(103),所述连接结构(102)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架(103)与所述后围板(10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102)与所述第一折弯部(101-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部(101-1)设有供所述连接结构(102)置入的卡槽(101-2),用于为所述连接结构(102)定位。
10.一种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驾驶室。
CN202222717208.8U 2022-10-14 2022-10-14 驾驶室及作业机械 Active CN2186677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17208.8U CN218667713U (zh) 2022-10-14 2022-10-14 驾驶室及作业机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17208.8U CN218667713U (zh) 2022-10-14 2022-10-14 驾驶室及作业机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67713U true CN218667713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65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17208.8U Active CN218667713U (zh) 2022-10-14 2022-10-14 驾驶室及作业机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677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33228U (zh) 一种汽车顶盖安装结构
CN218667713U (zh) 驾驶室及作业机械
CN206067919U (zh) 用于车辆的通风盖板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9668113U (zh) 一种行李箱盖摄像头安装支架、汽车行李箱盖及汽车
CN214776184U (zh) 一种翼子板总成、车身及汽车
CN217496271U (zh) 汽车通风盖板及汽车
CN217435646U (zh) 流水槽组件、车身结构、车辆
CN218257967U (zh) 雷达支架及车辆
CN217598427U (zh) 一种一体式灯罩支架总成
CN216916054U (zh) 一种后保险杠与后底护板集成安装结构及车辆
CN112407054B (zh) 一种车辆侧围结构及车辆
CN217496270U (zh) 车身前部结构及汽车
CN220349803U (zh) 侧围尾灯安装板、侧围流水槽总成、车身后部结构及车辆
CN220349620U (zh) 一种安装于车门外板腰线的装饰盖
CN219622964U (zh) 一种微挖用液压油箱
CN218616882U (zh) 车辆的车身结构以及车辆
CN218751032U (zh) 机舱盖板及车辆
CN219707123U (zh) 一种散热器框架结构及车辆
CN213354475U (zh) 车顶安装座、车顶结构及轨道车辆
CN218257747U (zh) 一种副仪表板安装支架、中央通道连接结构及车辆
CN217730590U (zh) 拉杆梁以及车辆
CN218431109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驾驶室内饰结构、驾驶室及矿用自卸车
CN217514968U (zh) 安装支架及车辆
CN217145658U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支架结构
CN210234622U (zh) 一种车辆门护板与附件的装配结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