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16882U - 车辆的车身结构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车身结构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16882U
CN218616882U CN202222156901.2U CN202222156901U CN218616882U CN 218616882 U CN218616882 U CN 218616882U CN 202222156901 U CN202222156901 U CN 202222156901U CN 218616882 U CN218616882 U CN 2186168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ide wall
ups
turn
body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5690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长一
张欢
岳占芳
郭洪钢
张树宽
尚颂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5690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168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168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168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的车身结构以及车辆,车辆的车身结构包括:车身骨架,车身骨架包括:侧围钣金和轮罩,轮罩与侧围钣金的端部相连接,侧围钣金的端部设置有第一翻边;以及侧围包覆件,侧围包覆件包括:主体部和接角部,接角部连接于主体部的端部,主体部贴设在侧围钣金的下部表面上,接角部包覆在第一翻边上且与第一翻边卡接配合。接角部可以对第一翻边进行卡设,使接角部与第一翻边之间保持相对固定,也就是可以实现接角部与车身骨架之间的固定,而且通过接角部对第一翻边的包裹,可以实现对轮罩和侧围钣金连接位置处的包裹,防止外漏,从而可以提升车身结构的整体性,而且可以减少第一翻边与外界环境接触,降低第一翻边的腐蚀风险。

Description

车辆的车身结构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的车身结构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轮罩和侧围钣金的配合位置处,第一翻边容易外漏,从而影响车身结构的整体性,而且第一翻边与外部环境接触容易发生锈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辆的车身结构,该车辆的车身结构可以实现接角部与车身骨架之间的固定,也可以提升车身结构的整体性,减少第一翻边与外界环境接触,降低第一翻边的腐蚀风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车身结构,包括:车身骨架,所述车身骨架包括:侧围钣金和轮罩,所述轮罩与所述侧围钣金的端部相连接,所述侧围钣金的端部设置有第一翻边;以及侧围包覆件,所述侧围包覆件包括:主体部和接角部,所述接角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端部,所述主体部贴设在所述侧围钣金的下部表面上,所述接角部包覆在所述第一翻边上且与所述第一翻边卡接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车身结构,通过接角部可以对第一翻边进行卡设,从而可以使接角部与第一翻边之间保持相对固定,也就是可以实现接角部与车身骨架之间的固定,而且通过接角部对第一翻边的包裹,可以实现对轮罩和侧围钣金连接位置处的包覆,防止外漏,从而可以提升车身结构的整体性,而且可以减少第一翻边与外界环境接触,降低第一翻边的腐蚀风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接角部包括接角板、第一卡接板和第二卡接板,所述接角板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端部,所述第一卡接板和所述第二卡接板均设置于所述接角板上,所述第一卡接板和所述第二卡接板之间形成卡槽,所述第一翻边卡接在所述卡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翻边包括第一弯折边和第二弯折边,所述第一弯折边相对所述第二弯折边弯折设置;所述第一卡接板包括第一板段和第二板段,所述第二板段相对所述第一板段弯折设置,所述第二卡接板包括:第三板段和所述第四板段,所述第四板段相对所述第三板段弯折设置,所述第三板段和所述第一板段位于所述第一弯折边的两侧,所述第四板段和所述第二板段位于所述第二弯折边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卡接板远离所述主体部设置,所述第一卡接板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翻边凸出的支撑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支撑筋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筋在所述第一卡接板的长度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主体部包括:主板、第一上唇边和第一下唇边,所述第一上唇边和所述第一下唇边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板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上唇边和所述第一下唇边抵接在所述侧围钣金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接角部包括:接角板、第二上唇边和第二下唇边,所述接角板连接于所述主板的端部,所述第二上唇边和所述第二下唇边分别设置于所述接角板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二上唇边与所述第一上唇边相对应,所述第二下唇边与所述第一下唇边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主体部还包括:内凸板,所述内凸板设置于所述主板的内侧且与所述主板形成有空腔,所述内凸板贴设在所述侧围板金的下部表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车辆的车身结构还包括:防溅垫和挡泥板,所述防溅垫设置于所述轮罩上,所述防溅垫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抵接在所述接角部的内侧,所述挡泥板设置于所述防溅垫的下部,所述挡泥板的外边缘遮挡所述第二翻边和所述接角部的抵接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以上所述的车辆的车身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2中的第一角度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的第二角度的剖视图;
图5是图2中的第三角度的剖视图;
图6是侧围包覆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接角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车身结构;
1、车身骨架;2、侧围包覆件;3、侧围钣金;4、空腔;5、第一翻边;501、第一弯折处;502、第二弯折处;6、主体部;601、主板;602、第一上唇边;603、第一下唇边;7、接角部;701、接角板;702、第一卡接板;703、第二卡接板;704、第一板段;705、第二板段;706、第四板段;707、第三板段;708、第二上唇边;709、第二下唇边;8、支撑筋;9、内凸板;10、防溅垫;11、挡泥板;12、第二翻边;13、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车身结构100。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车身结构100,包括:车身骨架1和侧围包覆件2。车身骨架1构成车身结构100的整体部分,可以起到支撑和安装的作用,侧围包覆件2则可以起到包裹的作用,防止车身骨架1的结构外漏,从而可以使车身结构100更加整体和简洁。
车身骨架1包括:侧围钣金3和轮罩,轮罩与侧围钣金3的端部相连接,这样可以使轮罩与侧围钣金3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可以使车身骨架1更加整体性。侧围钣金3的端部设置有第一翻边5,侧围钣金3通过第一翻边5可以更好地与轮罩进行连接。
如图6所示,侧围包覆件2包括:主体部6和接角部7,接角部7连接于主体部6的端部,这样可以使侧围包覆件2形成一个整体,从而便于侧围包覆件2的安装和设置。主体部6贴设在侧围钣金3的下部表面上,这样主体部6可以对侧围钣金3进行遮挡,防止侧围钣金3外漏,从而可以使车身结构100的外形更加整体和简洁。
如图4和图5所示,接角部7包覆在第一翻边5上,而且接角部7与第一翻边5卡接配合,也就是说,通过接角部7可以对第一翻边5进行卡设,从而可以使接角部7与第一翻边5之间保持相对固定,也就是可以实现接角部7与车身骨架1之间的固定,而且通过接角部7对第一翻边5的包裹,可以实现对轮罩和侧围钣金3连接位置处的包覆,防止外漏,从而可以提升车身结构100的整体性,而且可以减少第一翻边5与外界环境接触,降低第一翻边5的腐蚀风险。
其中,如图4和图6所示,接角部7包括:接角板701、第一卡接板702和第二卡接板703,接角板701连接于主体部6的端部,第一卡接板702和第二卡接板703均设置于接角板上701,第一卡接板702和第二卡接板703之间形成卡槽13,第一翻边5卡接在卡槽13内。第一卡接板702和第二卡接板703可以起到卡接的作用,第一卡接板702和第二卡接板703之间形成卡槽13,这样可以将第一翻边5卡接在卡槽13内,通过卡槽13对第一翻边5进行卡设,从而可以保证接角部7与第一翻边5之间的固定效果。接角板701连接于主体部6的端部,这样可以使侧围包覆件2形成一个整体,便于侧围包覆件2的安装和设置,当然,第一卡接板702和第二卡接板703均设置于接角板701上,这样则可以使接角部7形成一个整体,从而便于接角部7的安装和连接。
此外,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翻边5包括:第一弯折边501和第二弯折边502,第一弯折边501相对第二弯折边502弯折设置,第一卡接板702包括:第一板段704和第二板段705,第二板段705相对第一板段704弯折设置,第二卡接板703包括:第三板段707和第四板段706,第四板段706相对第三板段707弯折设置,第三板段707和第一板段704位于第一弯折边501的两侧,第四板段706和第二板段705位于第二弯折边502的两侧。
第一弯折边501相对第二弯折边502弯折设置,这样设置合理,与侧围钣金3的端部结构相适配,而第二板段705相对第一板段704弯折设置,第四板段706相对第三板段707弯折设置,这样第三板段707和第一板段704与第一弯折边501的结构相对应,可以更好地设置于第一弯折边501的两侧,第四板段706和第二板段705与第二弯折边502的结构相对应,可以更好地设置于第二弯折边502的两侧,从而可以通过第三板段707和第一板段704对第一弯折边501进行夹紧固定,通过第四板段706和第二板段705对第二弯折边502进行夹紧固定,从而可以实现接角部7与第一翻边5之间保持相对固定。
当然,如图4和图6所示,相较于第二卡接板703,第一卡接板702远离主体部6设置,第一卡接板701设置有朝向第一翻边5凸出的支撑筋8。将第一卡接板702远离主体部6设置,这样第一卡接板702与主体部6之间可以形成配合间隙,这样第一翻边5可以通过该配合间隙卡设于卡槽13内,从而可以实现第一翻边5与接角部7之间的连接和固定。而第一卡接板701设置有朝向第一翻边5凸出的支撑筋8,这样可以通过支撑筋8与第一翻边5进行接触,从而可以实现对第一翻边5卡设作用,保证第一卡接板701对于第一翻边5的卡设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支撑筋8为多个,多个支撑筋8在第一卡接板702的长度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例如:支撑筋8可以设置有4个,4个支撑筋8在第一卡接板702的长度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这样可以避免多个支撑筋8之间产生干涉,而且可以增大支撑筋8与第一翻边5之间的接触面积,提升支撑筋8的承载能力,提高第一翻边5与接角部7之间的固定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3所示,主体部6包括:主板601、第一上唇边602和第一下唇边603,第一上唇边602和第一下唇边603分别设置于主板601的上下两侧,第一上唇边602和第一下唇边603抵接在侧围钣金3上。将第一上唇边602和第一下唇边603分别设置于主板601的上下两侧,这样可以使主板601、第一上唇边602和第一下唇边603连接成一个整体,便于主体部6的整体安装和设置。而第一上唇边602和第一下唇边603抵接在侧围钣金3上,这样第一上唇边602和第一下唇边603可以与侧围钣金3连接固定,而又可以通过主板601对侧围钣金3进行遮挡,从而可以避免车身骨架1的外漏,使车身结构100的外观更加整体。
另外,如图4所示,接角部7包括:接角板701、第二上唇边708和第二下唇边709,接角板701连接于主板601的端部,第二上唇边708和第二下唇边709分别设置于接角板701的上下两侧,第二上唇边708与第一上唇边602相对应,第二下唇边709与第一下唇边603相对应。接角板701连接于主板601的端部,这样可以使侧围包覆件2形成一个整体,便于侧围包覆件2的安装和设置,当然,第二上唇边708和第二下唇边709分别设置于接角板701的上下两侧,这样则可以使接角部7形成一个整体,从而便于接角部7的安装和连接。另外,第二上唇边708与第一上唇边602相对应,第二下唇边709与第一下唇边603相对应,这样可以使接角部7的结构与主体部6的结构相适配,从而可以保证接角部7与主体部6的外观结构的连续性效果。
可选地,如图3所示,主体部6还包括:内凸板9,内凸板9设置于主板601的内侧,而且内凸板9与主板601形成有空腔4,内凸板9贴设在侧围板金3的下部表面上。将内凸板9设置于主板601的内侧,这样内凸板9可以贴设在侧围板金3的下部表面上,内凸板9可以对侧围板金3进行支撑配合,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升主体部6与侧围板金3之间的配合效果。而内凸板9与主板601形成有空腔4,这样可以减轻主体部6的整体重量,实现主体部6的轻量化设计。
除此之外,如图2和图5所示,车辆的车身结构100还包括:防溅垫10和挡泥板11,防溅垫10设置于轮罩上,防溅垫10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翻边12,第二翻边12抵接在接角部7的内侧,挡泥板11设置于防溅垫10的下部,挡泥板11的外边缘遮挡第二翻边12和接角部7的抵接处。防溅垫10可以防止泥土飞溅,从而对其他部件造成污染,而挡泥板11可以起到挡泥的作用。防溅垫10设置于轮罩上,这样可以固定防溅垫10,使防溅垫10可以更好地工作。防溅垫10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翻边12,第二翻边12抵接在接角部7的内侧,这样防溅垫10可以通过第二翻边12与接角部7进行配合,避免第二翻边12翘起,从而影响防溅垫10的整体外观结构。而挡泥板11设置于防溅垫10的下部,并且挡泥板11的外边缘遮挡第二翻边12和接角部7的抵接处,也就是说,挡泥板11可以遮挡第二翻边12和接角部7配合处的缝隙,实现第二翻边12的隐藏式设计,避免第二翻边12外漏,从而影响车身结构100的整体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以上实施例所述的车辆的车身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的车身结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身骨架(1),所述车身骨架(1)包括:侧围钣金(3)和轮罩,所述轮罩与所述侧围钣金(3)的端部相连接,所述侧围钣金(3)的端部设置有第一翻边(5);以及
侧围包覆件(2),所述侧围包覆件(2)包括:主体部(6)和接角部(7),所述接角部(7)连接于所述主体部(6)的端部,所述主体部(6)贴设在所述侧围钣金(3)的下部表面上,所述接角部(7)包覆在所述第一翻边(5)上且与所述第一翻边(5)卡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身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角部(7)包括:接角板(701)、第一卡接板(702)和第二卡接板(703),所述接角板(701)连接于所述主体部(6)的端部,所述第一卡接板(702)和所述第二卡接板(703)均设置于所述接角板上(701),所述第一卡接板(702)和所述第二卡接板(703)之间形成卡槽(13),所述第一翻边(5)卡接在所述卡槽(1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车身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5)包括:第一弯折边(501)和第二弯折边(502),所述第一弯折边(501)相对所述第二弯折边(502)弯折设置;
所述第一卡接板(702)包括:第一板段(704)和第二板段(705),所述第二板段(705)相对所述第一板段(704)弯折设置,所述第二卡接板(703)包括:第三板段(707)和第四板段(706),所述第四板段(706)相对所述第三板段(707)弯折设置,所述第三板段(707)和所述第一板段(704)位于所述第一弯折边(501)的两侧,所述第四板段(706)和所述第二板段(705)位于所述第二弯折边(502)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车身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板(702)远离所述主体部(6)设置,所述第一卡接板(702)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翻边(5)凸出的支撑筋(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车身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8)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筋(8)在所述第一卡接板(702)的长度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6)包括:主板(601)、第一上唇边(602)和第一下唇边(603),所述第一上唇边(602)和所述第一下唇边(603)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板(601)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上唇边(602) 和所述第一下唇边(603)抵接在所述侧围钣金(3)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车身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角部(7)包括:接角板(701)、第二上唇边(708)和第二下唇边(709),所述接角板(701)连接于所述主板(601)的端部,所述第二上唇边(708)和所述第二下唇边(709)分别设置于所述接角板(701)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二上唇边(708)与所述第一上唇边(602)相对应,所述第二下唇边(709)与所述第一下唇边(603)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车身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6)还包括:内凸板(9),所述内凸板(9)设置于所述主板(601)的内侧且与所述主板(601)形成有空腔(4),所述内凸板(9)贴设在所述侧围钣金(3)的下部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身结构(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溅垫(10)和挡泥板(11),所述防溅垫(10)设置于所述轮罩上,所述防溅垫(10)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翻边(12),所述第二翻边(12)抵接在所述接角部(7)的内侧,所述挡泥板(11)设置于所述防溅垫(10)的下部,所述挡泥板(11)的外边缘遮挡所述第二翻边(12)和所述接角部(7)的抵接处。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足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车身结构(100)。
CN202222156901.2U 2022-08-16 2022-08-16 车辆的车身结构以及车辆 Active CN2186168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56901.2U CN218616882U (zh) 2022-08-16 2022-08-16 车辆的车身结构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56901.2U CN218616882U (zh) 2022-08-16 2022-08-16 车辆的车身结构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16882U true CN218616882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58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56901.2U Active CN218616882U (zh) 2022-08-16 2022-08-16 车辆的车身结构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168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91747U (zh) 一种前保险杠总成支撑组件及车辆
CN218616882U (zh) 车辆的车身结构以及车辆
CN217435573U (zh) 冰箱固定支架及车辆
CN213035727U (zh) 用于车辆的车门总成和车辆
CN216443450U (zh) 一种车门内板与窗框连接结构
CN209938507U (zh) 后保险杠总成及后保险杠组件
CN211008109U (zh) 发动机罩铰链安装结构
CN218257747U (zh) 一种副仪表板安装支架、中央通道连接结构及车辆
CN218877410U (zh) 翼子板总成和车辆
CN220429879U (zh) 汽车副仪表板及车辆
CN213892678U (zh) 一种翼子板支架及侧边梁结构
CN219487571U (zh) 一种车身后围总成及车辆
CN209921013U (zh) 一种车门扶手盒的安装支架及汽车
CN209776110U (zh) 汽车门护板下部翻边的支撑结构及汽车门护板
CN215851047U (zh) 一种前窗装饰件
CN217730574U (zh) 后围裙总成构造
CN218805208U (zh) 一种水箱安装组件以及车辆
CN214984795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支架结构
CN210912632U (zh) 翼子板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20262652U (zh) 一种汽车组合灯座板连接板
CN213768736U (zh) 竖向安装的翼子板结构总成、前侧围板结构总成和车辆
CN213413475U (zh) 用于车辆的车门总成和车辆
CN220447828U (zh) 保险杠加强支架及车辆
CN219056409U (zh) 一种轮罩支撑支架及车辆
CN214776171U (zh) 前围总成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