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88212U - 一种气雾发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雾发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88212U
CN218588212U CN202223110591.7U CN202223110591U CN218588212U CN 218588212 U CN218588212 U CN 218588212U CN 202223110591 U CN202223110591 U CN 202223110591U CN 218588212 U CN218588212 U CN 2185882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guide
air
wall
generating device
conductive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1059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彧
朱峰
肖海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ost Vap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ost Vap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ost Vap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ost Vap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1059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882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882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882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雾发生装置,包括雾化主体和供电主体,所述供电主体内设有导气防漏液结构,所述导气防漏液结构具有相互独立的第一导气腔、第二导气腔,以及适配腔,所述雾化主体可拆卸地插入所述适配腔,所述供电主体上开设有用于气流进入所述第一导气腔的进气部,所述第一导气腔设有用于气流进入所述第二导气腔的第一通气部,所述第二导气腔设有用于气流进入所述适配腔的第二通气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雾发生装置,通过设计导气防漏液结构,抽烟时不仅可以正常通气流,而且抽完烟后雾化主体产生的冷凝液可依次流入两个导气腔储存,防止冷凝液和漏油流到供电主体内造成短路,或者流出气雾发生装置造成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气雾发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雾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气雾发生装置又名虚拟香烟、电子烟、气溶胶发生装置,蒸汽烟等等,主要是用于在不影响健康的前提下模拟吸烟感觉,以供戒烟或替代香烟使用。
目前,现有的气雾发生装置,抽烟时气流是从供电主体底壁或侧壁上的进气通孔进入供电主体内,然后再从供电主体顶部的通气通道进入雾化主体的雾气通道,此种设计都使气流从供电主体内部通过,抽完烟雾化主体的雾气通道中产生的冷凝液会通过气流通道进入供电主体内,从而导致冷凝液流到控制板和电芯上造成气雾发生装置短路,或者流出雾化器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雾发生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气雾发生装置,气流通道与供电主体内部互不隔离,导致冷凝液造成气雾发生装置短路和污染气雾发生装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雾发生装置,包括雾化主体和供电主体,所述供电主体内设有导气防漏液结构,所述导气防漏液结构具有相互独立的第一导气腔、第二导气腔,以及适配腔,所述雾化主体可拆卸地插入所述适配腔,所述供电主体上开设有用于气流进入所述第一导气腔的进气部,所述第一导气腔设有用于气流进入所述第二导气腔的第一通气部,所述第二导气腔设有用于气流进入所述适配腔的第二通气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进气部和所述第一通气部,以及所述第二通气部分别是由通孔和/或通道形成。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气防漏液结构包括导气主体、第一腔壁,以及第二腔壁,所述导气主体顶端内凹形成所述适配腔,所述导气主体的一侧外壁内凹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导气主体的另一侧外壁内凹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腔壁覆盖在所述导气主体的一侧外壁上并在所述第一凹槽处形成所述第一导气腔,所述第二腔壁覆盖在所述导气主体的另一侧外壁上并在所述第二凹槽处形成所述第二导气腔。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开设有贯穿至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一通气通道,所述第一通气通道作为所述第一通气部,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贯穿至所述适配腔的第二通气通道,所述第二通气通道作为所述第二通气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供电主体包括主体壳和封气片,所述导气主体设在主体壳内,所述主体壳的外壁作为所述第一腔壁抵接在所述导气主体一侧外壁,所述封气片作为所述第二腔壁粘贴在所述导气主体另一侧外壁,所述主体壳的外壁上开设有作为所述进气部的进气通孔,所述进气通孔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应且相通。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主体壳顶端开设有插入口,所述插入口与所述适配腔相对应且相通,所述雾化主体通过所述插入口插入所述适配腔。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适配腔内还设有第一磁吸件和第一导电电极,以及第二导电电极,所述雾化主体底端设有第二磁吸件和第三导电电极,以及第四导电电极,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第二磁吸件相对应,所述第一导电电极与所述第三导电电极相抵接,所述第二导电电极与所述第四导电电极相抵接。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雾化主体底端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气通道相通的第三通气通道,所述雾化主体内形成有储油腔,所述储油腔内设有雾化管,所述雾化管内形成有雾气通道,所述雾气通道下端也与所述第三通气通道相通,所述雾化主体顶端开设有吸烟口,所述雾气通道上端与所述吸烟口相连通。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雾气通道内设有发热芯,所述雾化管外壁开设有与所述发热芯相对应的进油孔,所述发热芯与所述第三导电电极和所述第四导电电极电连接。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供电主体还包括电芯和控制板,所述电芯和所述控制板设在所述主体壳内,所述电芯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第一导电电极和所述第二导电电极电连接。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供电主体还包括主体壳盖,所述主体壳盖安装在所述主体壳上,所述主体壳盖上设有电源按键和档位按键,所述控制板上设有电源按钮和档位按钮,所述电源按钮与所述电源按键相对应,所述档位按钮与所述档位按键相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记载了大量的技术特征,分布在各个技术方案中,如果要罗列出本申请所有可能的技术特征的组合(即技术方案)的话,会使得说明书过于冗长。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本申请上述实用新型内容中公开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下文各个实施方式和例子中公开的各技术特征、以及附图中公开的各个技术特征,都可以自由地互相组合,从而构成各种新的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均因视为在本说明书中已经记载),除非这种技术特征的组合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例如,在一个例子中公开了特征A+B+C,在另一个例子中公开了特征A+B+D+E,而特征C和D是起到相同作用的等同技术手段,技术上只要择一使用即可,不可能同时采用,特征E技术上可以与特征C相组合,则A+B+C+D的方案因技术不可行而应当不被视为已经记载,而A+B+C+E的方案应当视为已经被记载。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气雾发生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气雾发生装置,通过设计导气防漏液结构,抽烟时不仅可以正常通气流,而且抽完烟后雾化主体产生的冷凝液可依次流入第二导气腔和第一导气腔储存,防止冷凝液和漏油流到供电主体内造成短路,或者流出气雾发生装置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更加明确。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气雾发生装置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气雾发生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气雾发生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气雾发生装置的雾化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气雾发生装置的供电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气雾发生装置的导气主体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气雾发生装置的导气主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气雾发生装置的导气主体与封气片组合的剖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气雾发生装置的导气主体与封气片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气雾发生装置的气流走向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气雾发生装置的漏液走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雾发生装置,包括雾化主体1和供电主体100,供电主体100内设有导气防漏液结构,导气防漏液结构具有相互独立的第一导气腔507、第二导气腔508,以及适配腔503,雾化主体100可拆卸地插入适配腔503,供电主体100上开设有用于气流进入第一导气腔507的进气部,第一导气腔507设有用于气流进入第二导气腔508的第一通气部,第二导气腔508设有用于气流进入适配腔503的第二通气部。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计导气防漏液结构,抽烟时不仅可以正常通气流,而且抽完烟后雾化主体1产生的冷凝液可依次流入第二导气腔508和第一导气腔507储存,防止冷凝液和漏油流到供电主体100内造成短路,或者流出气雾发生装置造成污染。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气部和第一通气部,以及第二通气部分别是由通孔和/或通道形成。需要说明的是,采用通孔和/或通道来通气可以使气流不会分散,可以加快气流流速使烟雾降温快,同时可使冷凝液流动顺畅,不会堵住气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气防漏液结构包括导气主体5、第一腔壁,以及第二腔壁,导气主体5顶端内凹形成适配腔503,导气主体5的一侧外壁内凹形成有第一凹槽501,导气主体5的另一侧外壁内凹形成有第二凹槽502,第一腔壁覆盖在导气主体5的一侧外壁上并在第一凹槽501处形成第一导气腔507,第二腔壁覆盖在导气主体5的另一侧外壁上并在第二凹槽502处形成第二导气腔508。其中,第一腔壁和第二腔壁用于封堵第一凹槽501和第二凹槽502,使其在第一凹槽501和第二凹槽502内形成第一导气腔507和第二导气腔508,第一腔壁和第二腔壁可以是粘贴或包覆在导气主体5外周壁上的任一部件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槽501的底壁开设有贯穿至第二凹槽502的第一通气通道504,第一通气通道504作为第一通气部,第二凹槽502的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贯穿至适配腔503的第二通气通道505,第二通气通道505作为第二通气部。需要说明的是,气流进入第一凹槽501与第一腔壁形成的第一导气腔507后,可通过第一通气通道504进入第二凹槽502与第二腔壁形成的第二导气腔508内,然后再通过第二通气通道505进入适配腔503,雾化主体1产生的冷凝液在适配腔503内,可通过第二导气通道流到第二导气腔508内储存,当第二气腔内的冷凝液没过第一通气通道504后可流入第一导气腔507内储存。
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电主体100包括主体壳7和封气片6,导气主体5设在主体壳7内,主体壳7的壳壁作为第一腔壁抵接在导气主体5一侧外壁,封气片6作为第二腔壁粘贴在导气主体5另一侧外壁,主体壳7的壳壁上开设有作为进气部的进气通孔702,进气通孔702与第一凹槽501相对应且相通。其中,导气主体5可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然后组装在主体壳7内,也可以与主体壳7一体成型,封气片6是由带粘性面的PC材质制成,造价低,粘贴在导气主体5外壁上不易脱落,用于作为第二腔壁来密封第二凹槽502从而在第二凹槽502内形成第二导气腔508,主体壳7的壳壁用于作为第一腔壁来密封第一凹槽501,从而在第一凹槽501内形成第一导气腔507,抽烟时外界气流可从主体壳7的壳壁上的进气通孔702进入第一导气腔507。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壳7顶端开设有插入口701,插入口701与适配腔503相对应且相通,雾化主体1通过插入口701插入适配腔503。其中,插入口701的外形和适配腔503的外形与插入雾化主体1的外出相匹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适配腔503内还设有第一磁吸件4和第一导电电极2,以及第二导电电极3,雾化主体1底端设有第二磁吸件103和第三导电电极104,以及第四导电电极105,第一磁吸件4与第二磁吸件103相对应,第一导电电极2与第三导电电极104相抵接,第二导电电极3与第四导电电极105相抵接。需要说明的是,雾化主体1插入适配腔503,通过第一磁吸件4和第二磁吸件103磁吸相吸与供电主体100可拆卸连接,通过第一导电电极2与第三导电电极104相抵接,第二导电电极3与第四导电电极105相抵接与供电主体100电连接,其中,第一磁吸件4和第二磁吸件103均为铝铁硼磁铁,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不仅磁吸腔连接牢固,而且硬度强受到撞击后不易碎裂。
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主体1底端还开设有与第一通气通道504相通的第三通气通道102,雾化主体1内形成有储油腔106,储油腔106内设有雾化管107,雾化管107内形成有雾气通道108,雾气通道108下端也与第三通气通道102相通,雾化主体1顶端开设有吸烟口101,雾气通道108上端与吸烟口101相连通。需要说明的是,储油腔106用于储存烟油,雾气通道108用于通气流和排烟雾,第三通气通道102用于将进入适配腔503的气流导入雾气通道108,吸烟口101用于将烟雾吸出然后被吸食。
在一些实施例中,雾气通道108内设有发热芯109,雾化管107外壁开设有与发热芯109相对应的进油孔110,发热芯109与第三导电电极104和第四导电电极105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发热芯109用于加热烟油至产生烟雾,进油孔110用于将储油腔106内烟油导入发热芯109内,第三导电电极104和第四导电电极105用于给发热芯109接电,使其通电发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电主体100还包括电芯8和控制板9,电芯8和控制板9设在主体壳7内,电芯8与控制板9电连接,控制板9与第一导电电极2和第二导电电极3电连接。其中,电芯8用于给控制板9导电使其启动电控功能,控制板9用于给发热芯109输出正常发热所需的电压和电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电主体100还包括主体壳盖10,主体壳盖10安装在主体壳7上,主体壳盖10上设有电源按键1001和档位按键1002,控制板9上设有电源按钮901和档位按钮902,电源按钮901与电源按键1001相对应,档位按钮902与档位按键1002相对应。其中,在主体壳盖10上按压电源按键1001,电源按钮901受动后可控制控制板9给发热芯109通电或断电,在主体壳盖10上按压档位按键1002,档位按钮902受动后可控制控制板9给发热芯109输出不同电压和电流,使发热芯109发热量升高或降低。
下面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气雾发生装置包括:雾化主体1、第一导电电极2、第二导电电极3、第一磁吸件4、导气主体5、封气片6、主体壳7、电芯8、控制板9、主体壳盖10,其中,导气主体5安装在主体壳7内固定,导气主体5顶端内凹形成适配腔503用于安装雾化主体1,主体壳7顶端开设有与适配腔503相对应且相通的插入口701,雾化主体1通过插入口701插入适配腔503内,导气主体5的一侧外壁内凹形成有第一凹槽501,导气主体5的另一侧外壁内凹形成有第二凹槽502,主体壳7内壁与导气主体5的一侧外壁抵接并在第一凹槽501处形成第一导气腔507,用于导气和收集冷凝液,主体壳7外壁开设有与第一导气腔507相对应且相通的进气通孔702,用于抽烟时往第一导气腔507内进气流,封气片6粘贴在导气主体5的另一侧外壁上并在第二凹槽502处形成第二导气腔508,也用于导气和收集冷凝液,第一凹槽501的底壁开设有贯穿至第二凹槽502的第一通气通道504,用于通气流和导冷凝液,第二凹槽502的侧壁开设有三个贯穿至适配腔503的第二通气通道505,也用于通气流和导冷凝液,第一磁吸件4安装在适配腔503底部固定,第一导电电极2和第二导电电极3也安装在适配腔503底部固定,雾化主体1底端设有第二磁吸件103,第二磁吸件103与第一磁吸件4相对应,用于利用磁吸将雾化主体1可拆卸地连接在适配腔503内,雾化主体100底端还设有第三导电电极104和第四导电电极105,第三导电电极104与第一导电电极2相抵接,用于起导电连接作用,第四导电电极105与第二导电电极3相抵接,也用于起导电连接作用,雾化主体1内形成有储油腔106用于储存烟油,储油腔106内设有雾化管107,雾化管107内形成有雾气通道108用于通气流和排烟雾,雾气通道108内设有发热芯109用于加热烟油,发热芯109与第三导电电极104和第四导电电极105电连接,雾化管107外壁开设有进油孔110用于将储油腔106内烟油导入发热芯109内,雾化主体1底端开设有第三通气通道102,也用于通气流和冷凝液,第三通气通道102上下两端分别与雾气通道108和第二通气通道505相通,雾化主体1顶端开设有吸烟口101,用于将烟雾吸出,雾气通道108上端与吸烟口101相连通,电芯8和控制板9也安装在主体壳7内固定,电芯8与控制板9电连接用于给控制板9供电使其启动电控功能,控制板9与第一导电电极2和第二导电电极3电连接,用于给发热芯109导电使其发热,主体壳盖10安装在主体壳7上固定,主体壳盖10上设有电源按键1001和档位按键1002,控制板9上设有电源按钮901和档位按钮902,电源按键1001和电源按钮901相对应,档位按键1002与档位按钮902相对应,在主体壳盖10上按压电源按键1001,电源按钮901受动后可控制控制板9给发热芯109通电或断电,在主体壳盖10上按压档位按键1002,档位按钮902受动后可控制控制板9给发热芯109输出不同电压和电流,使发热芯109发热量升高或降低。
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气雾发生装置的气流走向具体实施说明,抽烟时气流气流从进气通孔702进入,第一凹槽501与主体壳7的壳壁围合形成的第一导气腔507内,然后通过第一通气通道504进入,第二凹槽502与封气片6围合形成的第二导气腔508内,然后通过第二通气通道505进入适配腔503,然后通过雾化主体1底端的第三通气通道102进入雾气通道108,然后带动发热芯109加热烟油产生的烟雾排出吸烟口101被用户吸食。
如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气雾发生装置的冷凝液走向具体实施说明,抽烟后,雾化管107的雾气通道108内会产生冷凝液,冷凝液可从第三通气通道102流到适配腔503内,然后通过第二通气通道505流到,第二凹槽502与封气片6围合形成的第二导气腔508内储存,当第二导气腔508内的冷凝液没过第一通气通道504后,可通过第一通气通道504流到,第一凹槽501与主体壳7的壳壁围合形成的第一导气腔507内储存,防止冷凝液流入主体壳7内与电芯8和控制板9接触造成短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主体和供电主体,所述供电主体内设有导气防漏液结构,所述导气防漏液结构具有相互独立的第一导气腔、第二导气腔,以及适配腔,所述雾化主体可拆卸地插入所述适配腔,所述供电主体上开设有用于气流进入所述第一导气腔的进气部,所述第一导气腔设有用于气流进入所述第二导气腔的第一通气部,所述第二导气腔设有用于气流进入所述适配腔的第二通气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部和所述第一通气部,以及所述第二通气部分别是由通孔和/或通道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防漏液结构包括导气主体、第一腔壁,以及第二腔壁,所述导气主体顶端内凹形成所述适配腔,所述导气主体的一侧外壁内凹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导气主体的另一侧外壁内凹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腔壁覆盖在所述导气主体的一侧外壁上并在所述第一凹槽处形成所述第一导气腔,所述第二腔壁覆盖在所述导气主体的另一侧外壁上并在所述第二凹槽处形成所述第二导气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开设有贯穿至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一通气通道,所述第一通气通道作为所述第一通气部,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贯穿至所述适配腔的第二通气通道,所述第二通气通道作为所述第二通气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主体包括主体壳和封气片,所述导气主体设在主体壳内,所述主体壳的外壁作为所述第一腔壁抵接在所述导气主体一侧外壁,所述封气片作为所述第二腔壁粘贴在所述导气主体另一侧外壁,所述主体壳的外壁上开设有作为所述进气部的进气通孔,所述进气通孔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应且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壳顶端开设有插入口,所述插入口与所述适配腔相对应且相通,所述雾化主体通过所述插入口插入所述适配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腔内还设有第一磁吸件和第一导电电极,以及第二导电电极,所述雾化主体底端设有第二磁吸件和第三导电电极,以及第四导电电极,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第二磁吸件相对应,所述第一导电电极与所述第三导电电极相抵接,所述第二导电电极与所述第四导电电极相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主体底端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气通道相通的第三通气通道,所述雾化主体内形成有储油腔,所述储油腔内设有雾化管,所述雾化管内形成有雾气通道,所述雾气通道下端也与所述第三通气通道相通,所述雾化主体顶端开设有吸烟口,所述雾气通道上端与所述吸烟口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气通道内设有发热芯,所述雾化管外壁开设有与所述发热芯相对应的进油孔,所述发热芯与所述第三导电电极和所述第四导电电极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主体还包括电芯和控制板,所述电芯和所述控制板设在所述主体壳内,所述电芯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第一导电电极和所述第二导电电极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主体还包括主体壳盖,所述主体壳盖安装在所述主体壳上,所述主体壳盖上设有电源按键和档位按键,所述控制板上设有电源按钮和档位按钮,所述电源按钮与所述电源按键相对应,所述档位按钮与所述档位按键相对应。
CN202223110591.7U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气雾发生装置 Active CN2185882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10591.7U CN218588212U (zh)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气雾发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10591.7U CN218588212U (zh)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气雾发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88212U true CN218588212U (zh) 2023-03-10

Family

ID=85406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10591.7U Active CN218588212U (zh)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气雾发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882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02035B (zh) 一种电子烟
EP3718420A1 (en) Atomiz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having the same
CN215075542U (zh) 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216701640U (zh) 进气结构、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3712276A (zh) 一种排气防漏油的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0782921U (zh) 雾化头、雾化器及电子烟
US11758943B2 (en) Oil leakage proof electronic cigarette with replaceable atomizing core
CN113712275A (zh) 一种防漏油的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8588212U (zh) 一种气雾发生装置
CN213695701U (zh)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及雾化器
CN211091883U (zh) 一种带有冷凝液回收结构的电子烟
CN115644513A (zh) 一种导气防漏液的气雾发生装置
CN218737229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CN115670014A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烟弹
CN211065055U (zh) 一种具有负压辅助导油雾化器的电子烟
CN211153820U (zh) 电池组件及电子烟
CN218790607U (zh) 一种油气分离的电子雾化装置
CN113142664A (zh) 一种电子烟
CN218571414U (zh) 一种可提升击喉感的电子烟
CN220236053U (zh) 一种可变吸阻的电子雾化装置
CN219556339U (zh) 一种可更换咪头的气雾发生装置
CN216961506U (zh) 用于电子烟的烟弹和电子烟
WO2023060867A1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8790532U (zh) 一种可导气隔油的电子雾化装置
CN220403098U (zh) 一种通气隔液的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