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36888U - 支撑组件、翼子板安装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支撑组件、翼子板安装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36888U
CN218536888U CN202222575967.5U CN202222575967U CN218536888U CN 218536888 U CN218536888 U CN 218536888U CN 202222575967 U CN202222575967 U CN 202222575967U CN 218536888 U CN218536888 U CN 2185368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nder
support
piece
supporting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7596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华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chuang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chuang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chuang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chuang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7596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368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368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368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架安装结构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支撑组件、翼子板安装结构及车辆,其中,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以及用以安装翼子板的连接件;第一支撑件的一端连接连接件,另一端用以连接车架的纵梁;第二支撑件的一端同样连接连接件,另一端用以连接纵梁。与现有技术相对比,利用本支撑组件对翼子板进行安装时,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能够同时对连接件进行受力支撑,且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连接件以及纵梁组合形成闭环连接结构,其整体的支撑能力较高,结构稳定性较高。该安装结构解决了车辆造型及分缝,造成翼子板安装点离车身固定结构件较远,而导致翼子板安装点刚性不足的问题,很好地保证了翼子板的安装结构刚性。

Description

支撑组件、翼子板安装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架安装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支撑组件、翼子板安装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的日益普及,汽车前脸造型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导致汽车前脸翼子板与前保险杠和机盖的分缝位置也各式各异,前脸分缝难免会出现翼子板安装点离车身固定结构远的情况,此时翼子板安装支架将会出现悬臂较长导致整体支撑刚性不足的情况,存在安装结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支撑组件、翼子板安装结构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支撑刚性较低的问题,具有安装结构稳定性较高的优点。
一种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以及用以安装翼子板的连接件;
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件,另一端用以连接车架的纵梁;
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件,另一端用以连接所述纵梁。
与现有技术相对比,利用本支撑组件对翼子板进行安装时,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能够同时对连接件进行受力支撑,且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连接件以及纵梁组合形成闭环连接结构,其整体的支撑能力较高,结构稳定性较高。该安装结构解决了车辆造型及分缝,造成翼子板安装点离车身固定结构件较远,而导致翼子板安装点刚性不足的问题,很好地保证了翼子板的安装结构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螺栓安装孔,所述纵梁设置有与所述螺栓安装孔匹配的孔位,所述连接件通过螺栓与所述纵梁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加强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设置有多个,且沿所述连接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栓安装孔邻近所述加强筋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供线束穿过的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所述连接件以及所述纵梁组合形成闭环连接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或第二支撑件为杆状件、板状件或柱状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翼子板安装结构,包括上述方案所述的支撑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翼子板安装结构对翼子板具备较强的支撑能力,在该安装结构中,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能够同时对连接件进行受力支撑,且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连接件以及纵梁组合形成闭环连接结构,其整体的支撑能力较高,结构稳定性较高。该安装结构解决了车辆造型及分缝,造成翼子板安装点离车身固定结构件较远,而导致翼子板安装点刚性不足的问题,很好地保证了翼子板的安装结构刚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方案所述的翼子板安装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对比,翼子板整体通过支撑组件安装在车辆的车架上,支撑组件代替现有技术中悬臂式的安装结构,其整体的支撑能力较高,结构稳定性较高,解决了因翼子板支架翼子板安装点刚性不足而造成的翼子板与机盖、前保险杆间隙面差的外观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支撑组件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状态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一支撑件;20、第二支撑件;30、连接件;301、侧板;40、纵梁;50、螺栓安装孔;60、安装面;70、通孔;80、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随着车辆的日益普及,汽车前脸造型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汽车的前脸翼子板与前保险杠和机盖的分缝位置也各式各异,前脸分缝难免会出现翼子板安装点离车身固定结构远的情况,此时翼子板安装支架将会出现悬臂较长导致整体支撑刚性不足的情况。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支撑组件、翼子板安装结构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支撑刚性较低的问题,具有安装结构稳定性较高的优点,其具体方案如下:
参照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10、第二支撑件20以及用以安装翼子板的连接件30。其中,第一支撑件10的一端连接连接件30,另一端用以连接车架的纵梁40。第二支撑件20的一端同样连接连接件30,另一端用以连接纵梁40。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0和/或第二支撑件20为杆状件、板状件或柱状件。其中第一支撑件10、第二支撑件20主要起到连接、固定连接件30的作用,并且对连接件30起到稳定支撑的效果,故在该实施例中,对第一支撑件10以及第二支撑件20的整体形状可以设置为杆状、板状或柱状,第一支撑件10以及第二支撑件20的整体形状只需满足能够对连接件30进行稳定、可靠的支撑即可。
另外,第一支撑件10和第二支撑件20,两者与连接件30以及纵梁40的连接方式可选为螺栓连接、焊接或胶粘,而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0和第二支撑件20均与纵梁40焊接固定,连接件30与第一支撑件10以及第二支撑件20的连接方式亦采用焊接固定。
示例性的,利用本支撑组件对翼子板进行安装时,翼子板整体安装固定在连接件30上,连接件30通过第一支撑件10以及第二支撑件20与车架上的纵梁40连接。在该安装结构中,第一支撑件10与第二支撑件20能够同时对连接件30进行受力支撑,且第一支撑件10、第二支撑件20、连接件30以及纵梁40组合形成闭环连接结构,其整体的支撑能力较高,结构稳定性较高。该安装结构解决了车辆造型及分缝,造成翼子板安装点离车身固定结构件较远,而导致翼子板安装点刚性不足的问题,很好地保证了翼子板的安装结构刚性。
在一实施例中,对连接件30的整体结构作出进一步的细化,在该实施例中,连接件30上设置有螺栓安装孔50,纵梁40设置有与螺栓安装孔50匹配的孔位,连接件30通过螺栓与纵梁40连接。具体的是,螺栓安装孔50为翼子板螺栓安装孔。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连接件30设置有供翼子板贴合安装的安装面60,翼子板亦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连接件30的安装面60上,故连接件30整体提供焊接或螺栓连接两种连接方式,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安装需求选择合适的安装方式,整体安装结构的灵活度较高。
更优的是,在该实施例中,连接件30上开设有供前保险杆安装的通孔70。具体地,在该实施例中,通孔70的数量设置有3个,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整体组件的装配,通孔70亦可以是保险杠的安装过孔在一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支撑组件的整体结构刚性,在该实施例中,连接件30上设置有加强筋80。具体地,在该实施例中,加强筋80设置有多个,具体地,多个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具体数量根据连接件30的长度而设置,连接件30长度较长时,适当增设连接件30以保持连接件30的结构强度,加强件沿连接件3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更优的是,在该实施例中,螺栓安装孔50邻近加强筋80设置。需要注意的是,在连接件30上,越靠近加强筋80的位置,其局部的结构刚性会越高,故通过优化螺栓安装孔50的位置布局,即可优化连接件30与翼子板的连接结构强度,令翼子板的安装结构能够更为稳定。
在一实施例中,对支撑组件的整体结构作出进一步的细化,在该实施例中,连接件30整体为横截面为几字形的板状结构件,其中,供翼子板安装的安装面60位于顶部,两个向下延伸的侧板301分别与第一支撑件10和第二支撑件20连接。连接件30两侧的两个弯曲部位同样能够起到加强筋80提高结构刚性的效果,第一支撑件10、第二支撑件20、连接件30以及纵梁40组合形成闭环连接结构,具体的是,在该实施例中,该闭合连接结构整体呈口字型设置。
另外,第一支撑件10以及第二支撑件20均为板状结构件,且第一支撑件10与第二支撑件20的板长与连接件30的两个侧板301的板长对应设置,故第一支撑件10、第二支撑件20与连接件30两个侧板301的连接方式均为贴合式固定连接,该翼子板的支撑组件完全可以替代悬臂式翼子板支架结构,当翼子板安装点离车身结构较远,翼子板支架悬臂结构刚性无法满足时,运用该支撑组件可以很好地解决安装点刚性问题,整体的结构稳定性较高。
参照图2以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翼子板安装结构,包括上述方案提及的支撑组件,其中,翼子板以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连接件30的安装面60上。
本翼子板安装结构对翼子板具备较强的支撑能力,翼子板整体安装固定在连接件30上,连接件30通过第一支撑件10以及第二支撑件20与车架上的纵梁40连接。在该安装结构中,第一支撑件10与第二支撑件20能够同时对连接件30进行受力支撑,且第一支撑件10、第二支撑件20、连接件30以及纵梁40组合形成闭环连接结构,其整体的支撑能力较高,结构稳定性较高。该安装结构解决了车辆造型及分缝,造成翼子板安装点离车身固定结构件较远,而导致翼子板安装点刚性不足的问题,很好地保证了翼子板的安装结构刚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方案所提及的翼子板安装结构。随着车辆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汽车的前脸翼子板与前保险杠和机盖的分缝位置也各式各异,前脸分缝难免会出现翼子板安装点离车身固定结构远的情况,而在本方案中,翼子板整体通过支撑组件安装在车辆的车架上,支撑组件代替现有技术中悬臂式的安装结构,其整体的支撑能力较高,结构稳定性较高,解决了因翼子板支架翼子板安装点刚性不足而造成的翼子板与机盖、前保险杆间隙面差等外观问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件(10)、第二支撑件(20)以及用以安装翼子板的连接件(30);
所述第一支撑件(10)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件(30),另一端用以连接车架的纵梁(40);
所述第二支撑件(20)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件(30),另一端用以连接所述纵梁(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0)上设置有螺栓安装孔(50),所述纵梁(40)设置有与所述螺栓安装孔(50)匹配的孔位,所述连接件(30)通过螺栓与所述纵梁(4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0)上设置有加强筋(8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80)设置有多个,且沿所述连接件(3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安装孔(50)邻近所述加强筋(80)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0)上设置有供前保险杆安装的通孔(7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10)、所述第二支撑件(20)、所述连接件(30)以及所述纵梁(40)组合形成闭环连接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10)和/或第二支撑件(20)为杆状件、板状件或柱状件。
9.一种翼子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支撑组件。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翼子板安装结构。
CN202222575967.5U 2022-09-28 2022-09-28 支撑组件、翼子板安装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185368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75967.5U CN218536888U (zh) 2022-09-28 2022-09-28 支撑组件、翼子板安装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75967.5U CN218536888U (zh) 2022-09-28 2022-09-28 支撑组件、翼子板安装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36888U true CN218536888U (zh) 2023-02-28

Family

ID=85275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75967.5U Active CN218536888U (zh) 2022-09-28 2022-09-28 支撑组件、翼子板安装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368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50085946A (ko) 다용도 차량을 위한 전방프레임부품
CN218536888U (zh) 支撑组件、翼子板安装结构及车辆
CN112018286B (zh) 电池包以及车辆
CN104827926A (zh) 电动车及用于电动车的电池箱固定组件
CN110294020B (zh) 一种汽车转向支撑安装支架结构
CN219769682U (zh) 具有快换连接器安装支架的电动汽车
CN215553558U (zh) 后悬置总成和车辆
CN113183739A (zh) 动力电池支架、动力电池支架总成及车辆
CN202508039U (zh) 工程车辆及其保险杠骨架
CN213008413U (zh) 用于车辆的地板总成及车辆
CN219360952U (zh) 蓝牙模块的安装支架和车辆
CN219406596U (zh) 横梁、车架及车辆
CN219904034U (zh) 用于车辆的电池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3768733U (zh) 机舱上层支架总成的安装架、车辆机舱前围和车辆
CN205905727U (zh) 用于车门的后视镜安装板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9446782U (zh) 防下潜结构、车辆座椅和汽车
CN217022163U (zh) 车辆发动机悬挂结构
CN215771349U (zh) 动力电池的下壳体、动力电池以及车辆
CN213008390U (zh) 车辆的车身前纵梁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3895519B (zh) 前加长梁组合支架
CN216034676U (zh) 用于车辆的前舱结构和车辆
CN219096836U (zh) 车辆顶盖与侧围总成的连接板和车辆
CN218021838U (zh) 连接支架、侧围结构及车辆
CN217969657U (zh) 车身后纵梁、后地板总成和车辆
CN217917589U (zh) 电池包安装支架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